单片机第12章习题解答
第12章 ADDA转换
![第12章 ADDA转换](https://img.taocdn.com/s3/m/531cb38c312b3169a551a49b.png)
VF
Vi
转换过程如下:初始时,逐次逼近寄存器SAR内的数字被清为全0。转
换开始,先把SAR的最高位置1(其余位仍为0),SAR中的数字经D/A转换
01
图12-2 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原理框 图12-3 逐次逼近式A/D转换过程示意
图
图
01
图12-3所示为4位A/D转换过程示意图。每一次的试探V量F (反馈量)
01
2.转换时间 指A/D转换器完成一次A/D转换所需时间。转换时间越短,适应输入信
号快速变化能力越强。当A/D转换的模拟量变化较快时就需选择转换时间 短的A/D转换器,否则会引起较大误差。
01
12.1.2 A/D转换原理
A/D转换电路是将大小随时间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电
路,其核心通常是一个A/D转换器芯片。A/D转换器芯片的种类有很多,按
出,有自动量程控制信号输
出,国内相同产品为5G14433;
有5G7135;
位
位精度的ICL7135,国内相同产品
01
3.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
图12-2所示为这种A/D转换器的原理框图。
这种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和用天平称量重物一样。在A/D转换中,Vi 输入模
VF
拟电压 相当于重物,比较器相当于天平,D/A转换器给出的反馈电压
同样,单片机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后,发出的控制信号如阀门开度、
采用A/D、D/A转换电路的单片机控制系统的一般结构如图8-17所示。
图12-1 采用A/D、D/A转换电路的单片机控制系统的一般 结构
本章要点: • 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 ADC0809转换器与8051单片机的接口电路 • A/D转换器的选择
01
第c12章 51内核单片机LPC935入门
![第c12章 51内核单片机LPC935入门](https://img.taocdn.com/s3/m/9f16c90516fc700abb68fc31.png)
作者:夏路易
电子工业出版社所有
《单片机技术基础教程与实践》
(1)PORT0(P0.0~P0.7):P0口是输出类型可定义的8位I/O 口,在上电复位时,P0口配置 为仅为输入模式。P0口可以设定为开漏、准双向、推挽或是仅输入模式,其中准双向与标准 51单片机用法相同,每一个引脚均可单独设定。P0口还具有键盘输入中断功能。所有引脚都 具有施密特触发输入。
P1 .0 /TX D P1 .1 /R XD P1 .2 /T0 /SC L P1 .3 /IN T0 /S DA P1 .4 /IN T1 P1 .5 /R ST(IN PUT ) P1 .6 /O CB P1 .7 /O CC/A D0 0 P2 .0 /IC B/D AC0 /AD0 3
18 17 12 11 10 6 5 4 1 2 13 14 15 16 27 28
(1)DATA
《单片机技术基础教程与实践》
00H-7FH:128字节的内部数据存储器,可以直接或是间接存取,堆栈常 放在该区中。
(2)IDATA
00H-FFH:256字节的间接数据存储器,包含DATA区的128字节,可以 使用间接存取指令存取。
(3)SFR 只能直接存取的CPU寄存器、外围控制和状态寄存器。 (4)XDATA 外部数据或辅助RAM,容量为512字节,该存储器空间类似于51单片机 使用MOVX指令存取的64k存储空间。 (5)CODE 代码存储空间,寻址范围为64k。 (5)E2PROM 通过SFR存取的512字节的数据存储器,可以在断电后保存数据不丢失。 作者:夏路易 电子工业出版社所有
作者:夏路易
电子工业出版社所有
OSCCLK经过分频模块DIVM后产生如下时钟: (1)CCLK
《单片机技术基础教程与实践》
第12章STC12C5A60S2的串行口及SPI接口讲述
![第12章STC12C5A60S2的串行口及SPI接口讲述](https://img.taocdn.com/s3/m/0751faab71fe910ef12df866.png)
11/95
8.2
STC12C5A60S2单片机的串行口
STC12C5A60S2单片机具有2个采用UART工作方式 的全双工串行通信接口(串口1和串口2)。每个串口由2个 数据缓冲器、1个移位寄存器、1个串行控制寄存器和一个 波特率发生器等组成。每个串口的数据缓冲器由串行接收 缓冲器和发送缓冲器构成,它们在物理上是独立的,既可 以接收数据也可以发送数据,还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 接收缓冲器只能读出,不能写入,而发送缓冲器则只能写 入,不能读出。它们共用一个地址号。STC12C5A60S2的 串行口既可以用于串行异步通信,也可以构成同步移位寄 存器。如果在串行口的输入/输出引脚上加上电平转换器, 可以方便地构成标准的RS-232接口。串口1与传统8051单片 机的串口完全兼容。串口2的结构、工作原理与串口1类似。
增强型8051单片机实用开发技术
3/95
并行通信与串行通信
通信的基本方式可分为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两种。 并行通信,是指数据的各位同时进行传送的方式。其特 点是传输速度快,但当距离较远,位数又多时导致了通 信线路复杂且成本高。串行通信,是指数据一位一位的 顺序传送的通信方式。其特点是通信线路简单,只要一 对传输线就可以实现通信,从而大大的降低了成本,特 别适用于远距离通信,但传送速度慢。
增强型8051单片机实用开发技术
1/95
第8章
串行通信
8.1 通信的有关概念
8.2 STC12C5A60S2单片机的串行接口 8.3 STC12C5A60S2单片机的SPI接口
增强型8051单片机实用开发技术
2/95
8.1 通信的有关概念
实际应用中,计算机的CPU与外部设备之间常常要进 行信息的交换,计算机之间也需要交换信息,所有这些 信息的交换均称为“通信”。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最全课后习题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最全课后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612912fbcd126fff7050baf.png)
MOV
MOV LOOP: MOV
R2,#20H
MAX,#0 A,@R0
;查找次数,32个单元
CJNE
JC MOV
A,MAX,$+3
NEXT MAX,A ;(A)< (MAX) , 不管 ;(A)≥(MAX) , (A) →MAX
NEXT: INC
DJNZ RET
R0
R2,LOOP
;指向下一个单元
;次数未到继续查
MOV B,A
PUSH Acc
;(B)=04H
MOVC A,@A+DPTR ;(A)=30H
;(SP)=51H, (51H)=30H
第3章习题
7*.假定(A) = 83H,(R0) = 17H,(17H) = 34H,执行以下指令后, (A) = CBH 。 ;(A) ∧ 17H→A ;(A) ∨ (17H)→17H ;(A)⊕((R0))→A ;(A)=CBH 0000 0011 ∨ 0011 0100 0 0 1 1 0 1 11 0000 0011 ⊕ 0011 0111 0 0 1 1 0 1 00 (A)=03H (17H)=37H
习题
第1章习题幻灯片 2 第3章习题幻灯片 10 C第3章习题幻灯片 25 第6章习题幻灯片 42 第8章习题幻灯片 73 第10章习题幻灯片 86
第2章习题幻灯片 3
第4章习题幻灯片 18
第5章习题幻灯片 34
第7章习题幻灯片 60
第9章习题幻灯片 80
第11章习题幻灯片 98
第12章习题幻灯片 108 第13章习题幻灯片 111
第4章习题
本章习题还存在的问题如下:
(1). 程序可精简的地方
①. MOV A,@R0 CJNE A,#0AAH,NEXT
第12章 STC单片机ADC原理及实现
![第12章 STC单片机ADC原理及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9c568c890242a8956bece4e9.png)
逐次逼近寄存器型(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Register,SAR) ADC结构
模数转换器的类型
--Σ-Δ ADC(Sigma-delta ADC)
模数转换器的类型
--积分型ADC
模数转换器的类型
--数字跃升型ADC
STC单片机内ADC的结构原理
ADC控制寄存器ADC_CONTR
该寄存器位于STC单片机特殊功能寄存器地址为0xBC的位置。
当复位后,该寄存器的值为“00000000”。
ADC控制寄存器ADC_CONTR各位的含义
比特
B7
B6
B5
B4
B3
B2 B1 B0
名字 ADC_POWER SPEED1 SPEED0 ADC_FLAG ADC_START CHS2 CHS1 CHS0
--STC单片机内ADC的结构
STC15系列单片机内集成了8路10位高速ADC转换器模块
通过ADC控制寄存器ADC_CONTR中SPEED1和SPEED0比特 位的控制,该ADC模块的最高采样速率可以达到300KHz,即: 30万次采样/秒(30kSPS,30k Sample Per Second)。
P17ASF P16ASF P15ASF P14ASF P13ASF P12ASF P11ASF P10ASF
P17ASF
模拟输入通道7控制位。当该位为1时,P1.7引脚用于模拟信号输入;当该位为0 时,P1.7引脚用作普通I/O。
STC单片机内ADC寄存器组
--P1口模拟功能控制寄存器P1ASF
ADC结果高位寄存器ADC_RES各位的含义
比特 B7 B6 B5 B4 B3 B2 B1 B0
单片机基础(第3版)——第12章1 看-
![单片机基础(第3版)——第12章1 看-](https://img.taocdn.com/s3/m/9fdcce4e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fa.png)
;t0值送A,舍弃乘积低8位
CLR C
;清进位位
SUBB A, B;t0-K×VT
CJNE A, #0AH, COMP1
COMP1:JNC COMP4
;温度低于10℃,显示F
CJNE A, #97H, COMP2
COMP2:JC
COMP3
;温度低于151℃,则转移
COMP4:MOV 27H, #0FH
① 要计算计数初值。 ② 采用中断方式,即通过中断服务程序进行计数器溢出次数的累计,
计满8次即得到秒计时。
③ 通过在程序中的数值累加和数值比较来实现从秒到分和从分到时 的计时。
④ 设置时钟显示缓冲区。
2. 程序流程
(1)主程序MAIN
主程序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定时器/计数器的初始化编程,然后通过反 复调用显示子程序的方法,等待125 ms定时中断的出现。流程
② 十进制调整。加1后须进行十进制调整。
③ 分数。把加1后的时间值再拆分成两个字 节,送回各自的缓冲单元中。
3. 程序清单(略)
12.1.2 数字式热敏电阻温度计
1. 热敏电阻温度转换原理
热敏电阻与普通热电阻不同,它具有负电阻温度特性,当温度升高 时,电阻值减小。其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 。常在要求不高的一 般应用中,作出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与阻值成线性关系的假 定,以简化计算。
假定6位数码管显示缓冲区的存储单元为内部RAM 27H~2CH(对应 LED0~LED5)。输入的A/D转换电压VT在累加器A中,扩大 256倍后的K值为0XXH,T0值为0YYH。温度计算程序如下:
COMP: MOV B, #0XXH
;扩大256倍的K值送B
MUL AB;256×K×VT
第12章_单片机常用串行总线解析
![第12章_单片机常用串行总线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f87811076c66137ee061996.png)
第12章
单片机常用串行总线LFra bibliotekgoLogo
第12章 单片机常用串行总线
微型计算机、单片机系统大都采用总线结构。这种结构 是采用一组公共的信号线作为微型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 通信线,这组公共信号线就称为总线。单片机的常用总 线是并行总线和串行总线,串行总线包括RS-232、RS485、CAN、I2C总线和SPI总线等。其中RS-232、RS-485 和CAN为外总线,它们是系统之间通信用总线。I2C和 SPI是内总线,主要用于系统内芯片之间的数据传输。 本章主要介绍RS-232、RS-485、CAN、I2C和SPI总线的 原理。
Logo
第12章 单片机常用串行总线
12.2
RS-422/485标准总线及应用
1. RS-422标准接口 (1) (2) RS-422A电平转换 RS-422A接口
Logo
第12章 单片机常用串行总线
2. RS-485标准接口
Logo
第12章 单片机常用串行总线
12.3
CAN 总 线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又称为控制器局域 网络,是Bosch公司在现代汽车技术中领先推出的一种 多主机局域网,由于其卓越的性能、极高的可靠性、独 特灵活的设计和低廉的价格,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现 场控制、智能大厦、小区安防、交通工具、医疗仪器、 环境监控等众多领域,CAN总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被公认为几种最有前途的现场总线之一。国外许多大公 司的产品采用了这一技术。
Logo
第12章 单片机常用串行总线
1. SPI总线的特点 2. SPI总线系统的构成 3. SPI串行总线在MCS-51系列单片机中的实现
第12章 AD转换器习题
![第12章 AD转换器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9aa9419964bcf84b9d57bed.png)
1 9 果在 A / D换过程 中突然被 中止 , 在 常情况下 , 启 一 次的 A / D 转 如 转 正 动下 换则至少 需要 等待
A 。l C。 3
T 的延时时 间。 个 ⑾
B 。 2 D 。4
zO 但
当 复位后 ,将 A/D转 器模 块 产 生 一 定 的影 响 ,主 的相关 系统 对 换 要 内容 表现在 以下 方 面 , 除外 。 A。 A/D转 块关 闭 ,任 转换 都停 止 使 换模 何 B。 A/D转 有 关 的寄 存 器 回 到复位状 态 换 C。 A/D输 引脚 全 部设 置 为模 拟输 人 方式 人 D。 A/D转 模 块 自动进人 RC内 时钟 源方 式 换 部
在 R A 、 R E 端 口 , 共 有 个 。
A 。4
B。 5
换器 第 1 2 章 A / 1 ) 转 习题 10 ・ D
59
C 。8
8
除 以 等 A / D 模 的转换 结束 , 可 有 以下 多种方式 , 但 块 待 否被硬件 自动清 O A 。 环查 向状 态控 制 位 G O 是 循 否被硬件 自动 置位 B 。 环 查询 中断标 志位 A D I F 是 循 转 C。 软件 循环踏 步等 待 A / D 换 结 束 的 中断 响应 N是 D 。 环 查询 工 作状 态位 A D ( ) 否被 硬件 自动清 0 循
B 。 次 比较 寄存 器 逐
5
A/D模 块 的转换精度 与许 多因素有关 , 但 处于 A。 当单 片机 时钟 频率较 高 时 C 。 用 自带 R C 振 器 的睡眠方式 选 荡
状态条件下 , A / D 转 换精度为最高 。 B。 当单 片机 时钟 频率较 低 时 s 模拟 电压 ( V s寸 日 D。 。
单片机课后习题第11 12章参考答案
![单片机课后习题第11 12章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a8dbd076a20029bd642d2e.png)
第11章 AT89S51单片机与D/A转换器、A/D转换器的接口参考答案1.答: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I/V转换电路2.答:同步3.答:(1)错,D/A转换器也要考虑“转换速度”或“转换时间”问题,即建立时间(转换时间);(2)对;(3)错,是D/A转换器的分辨率;(4)对。
4. 答:D/A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分辨率:D/A转换器的分辨率指输入的单位数字量变化引起的模拟量输出的变化,是对输入量变化敏感程度的描述。
建立时间:建立时间是描述D/A转换速度快慢的一个参数,用于表明转换速度。
其值为从输入数字量到输出达到终位误差±(1/2)GB(最低有效位)时所需的时间。
转换精度:理想情况下,精度与分辨率基本一致,位数越多精度越高。
严格讲精度与分辨率并不完全一致。
只要位数相同,分辨率则相同.但相同位数的不同转换器精度会有所不同。
当DAC为二进制12位,满量程输出电压为5V时,分辨率为1.22 mV5. 答:A/D转换器的两个最重要指标:(1) 转换时间和转换速率--转换时间A/D完成一次转换所需要的时间。
转换时间的倒数为转换速率。
(2) 分辨率--A/D转换器的分辨率习惯上用输出二进制位数或BCD码位数表示。
6. 答:量化误差是由于有限位数字且对模拟量进行量化而引起的;最大的量化误差为0.195%;7. 答: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逐次逼近式转换器、双积分式转换器、∑-△式A/D转换器。
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在精度、速度和价格上都适中,是最常用的A/D转换器件。
双积分A/D转换器:具有精度高、抗干扰性好、价格低廉等优点,但转换速度慢,近年来在单片机应用领域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式A/D转换器:具有积分式与逐次逼近式ADC的双重优点,它对工业现场的串模干扰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不亚于双积分ADC,它比双积分ADC有较高的转换速度。
与逐次逼近式ADC相比,有较高的信噪比,分辨率高,线性度好,不需要采样保持电路。
单片微机原理及应用 徐春辉第12章 习题答案
![单片微机原理及应用 徐春辉第12章 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7128057c1cfad6185fa788.png)
单片微机原理及应用徐春辉第12章习题答案第12章习题解答1.I/O接口和I/O端口有什么区别?I/O接口的功能是什么?解:I/O端口简称I/O口,常指I/O接口电路中具有端口地址的寄存器或缓冲器。
I/O接口是指单片机与外设间的I/O接口芯片。
I/O接口的主要功能:一.实现和不同外设的速度匹配;二.输出数据缓存;三.输入数据三态缓冲。
除此之外,还可能有信号转换、提供状态和控制信息及时序协调等功能。
2.常用的I/O接口编址有哪两种方式?它们各有什么特点?AT89S51的I/O端口编址采用的是哪种方式?解:一.独立编址方式:独立编址方式就是I/O地址空间和存储器地址空间分开编址。
独立编址的优点是I/O地址空间和存储器地址空间相互独立,界限分明。
但是,却需要设置一套专门的读写I/O的指令和控制信号。
二.统一编址方式:这种编址方式是把I/O端口的寄存器与数据存储器单元同等对待,统一进行编址。
统一编址的优点是不需要专门的I/O指令,直接使用访问数据存储器的指令进行I/O操作,简单、方便且功能强大。
AT89S51单片机使用的是I/O和外部数据存储器RAM统一编址的方式。
3.I/O数据传送有哪几种传送方式?分别在哪些场合下使用?解:一.同步传送方式:同步传送又称为有条件传送。
当外设速度可与单片机速度相比拟时,常常采用同步传送方式,最典型的同步传送就是单片机和外部数据存储器之间的数据传送。
二.查询传送方式:查询传送方式又称为有条件传送,也称异步传送。
单片机通过查询得知外设准备好后,再进行数据传送。
异步传送的优点是通用性好,硬件连线和查询程序十分简单,但是效率不高。
为了提高单片机的工作效率,通常采用中断方式。
三.中断传送方式:中断传送方式是利用AT89S51本身的中断功能和I/O接口的中断功能来实现I./O数据的传送。
单片机只有在外设准备好后,发出数据传送请求,才中断主程序,而进入与外设进行数据传送的中断服务程序,进行数据的传送。
单片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全).
![单片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b220c9e8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d4.png)
单片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全).单片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 什么是单片机?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其中包含了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各种输入输出接口。
它能够完成各种控制任务,并且在各种嵌入式系统中广泛应用。
2. 单片机的特点有哪些?- 小巧、体积小:单片机可以集成多个功能在一个芯片内部,所以体积相对较小。
- 低功耗:单片机工作时功耗较低,适合用于一些需要长时间运行的电子产品。
- 低成本:相对于使用多个离散电子元件实现同样功能的电路,单片机的成本较低。
- 高可靠性:单片机内部通过硬件逻辑实现各种功能,不易受外界干扰,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 程序可编程:单片机可以通过编程改变其功能,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3. 单片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单片机内部通过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等硬件组成,运算器负责执行各种算术、逻辑操作,控制器负责协调和控制各种操作,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
当单片机上电后,控制器开始执行存储器中的程序,按照指令的执行顺序执行各个操作。
单片机的输入输出接口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实现与外部环境的交互。
4. 单片机的应用领域有哪些?单片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中,包括电子产品、电子仪器、通讯设备、汽车电子、医疗设备等。
它能够实现各种控制任务,如温度控制、风扇控制、光控制、家电控制等。
5. 单片机的编程语言有哪些?常见的单片机编程语言包括汇编语言、C语言和基于C语言的高级语言。
汇编语言是一种底层的编程语言,直接面向单片机的硬件操作;C语言是一种高级语言,可以方便地进行开发和调试;基于C语言的高级语言如Basic、Pascal等是对C 语言进行了扩展和封装,更加简化了编程过程。
6. 单片机系统的开发流程是什么?单片机系统的开发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硬件设计:确定系统所需的输入输出接口及硬件电路,并进行电路设计和原理图绘制。
- 软件设计:编写程序代码,实现系统的各种功能。
- 系统调试:将软件下载到单片机中,通过调试工具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51课后答案第一二三四章答案
![51课后答案第一二三四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a33e300912a216147929d0.png)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1. 为什么计算机要采用二进制数?学习十六进制数的目的是什么?在计算机中,由于所采用的电子逻辑器件仅能存储和识别两种状态的特点,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存储、处理和传送均采用二进制数的形式。
可以说,二进制数是计算机硬件能直接识别并进行处理的惟一形式。
十六进制数可以简化表示二进制数。
2.(1) 01111001 79H (2) 0.11 0.CH (3) 01111001.11 79.CH(4) 11101010.101 0EA.AH (5)01100001 61H (6) 00110001 31H3.(1) 0B3H (2)80H 17.AH (4) 0C.CH4.(1)01000001B 65 (2) 110101111B 431 (3)11110001.11B 241.75(4)10000011111010 84425.(1) 00100100 00100100 00100100 (2) 10100100 11011011 11011100(3) 01111111 01111111 01111111 (4)1000 0000 1111 1111 1000 0000(5) 10000001 11111110 11111111 (6)11111001 10000110 100001116.00100101B 00110111BCD 25H7.137 119 898.什么是总线?总线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总线是连接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一组公共的信号线。
一般情况下,可分为系统总线和外总线。
系统总线应包括:地址总线(AB)控制总线(CB)数据总线(DB)地址总线(AB):CPU根据指令的功能需要访问某一存储器单元或外部设备时,其地址信息由地址总线输出,然后经地址译码单元处理。
地址总线为16位时,可寻址范围为216=64K,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了所寻址存储器容量或外设数量的范围。
MCS-51单片机原理和接口技术习题参考答案
![MCS-51单片机原理和接口技术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d63300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71.png)
MCS-51单片机原理和接口技术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1解答:第一台计算机的研制目的是为了计算复杂的数学难题。
它的特点是:计算机字长为12位,运算速度为5000次/,使用18800个电子管,1500个继电器,占地面积为150m2,重达30t,其造价为100多万美元。
它的诞生,标志着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1-2解答: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
一个完整的单片机芯片至少有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定时/计数器及I/O接口等部件。
1-3解答:单片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0—1974年),为4位单片机阶段;第二阶段(1974—1978年),为低中档8位单片机阶段;第三阶段(1978—1983年),为高档8位单片机阶段;第四阶段(1983年至今),为8位单片机巩固发展阶段及16位单片机、32位单片机推出阶段。
1-4解答:Intel公司的MCS-48系列、MCS-51系列、MCS-96系列产品;Motorola公司的6801、6802、6803、6805、68HC11系列产品;Zilog公司的Z8、Super8系列产品;Atmel公司的AT89系列产品;Fairchild公司的F8和3870系列产品;TI公司的TMS7000系列产品;NS公司的NS8070系列产品;NEC公司的μCOM87(μPD7800)系列产品;National公司的MN6800系列产品;Hitachi公司的HD6301、HD63L05、HD6305。
1-5解答:(1)8031/8051/8751三种型号,称为8051子系列。
8031片内没有ROM,使用时需在片外接EPROM。
8051片内含有4KB的掩模ROM,其中的程序是生产厂家制作芯片时烧制的。
8751片内含有4KB的EPROM,用户可以先用紫外线擦除器擦除,然后再利用开发机或编程器写入新的程序。
(2)8032A/8052A/8752A是8031/8051/8751的增强型,称为8052子系列。
单片机原理与C51程序设计基础教程第12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单片机原理与C51程序设计基础教程第12章课后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db132dbcd126fff7050b66.png)
填空题1. 双键互锁方式和N键巡回方式2.动态静态3.直插式贴片式4. 中断方式5. 段控信号位控信号选择题1.b2.c3.AB4.B5 B上机题1. #include "reg51.h"unsigned char code TAB[]={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0xbf,0xff};char disp[2][4]={{2 0 0 8},{0 3 1 5}};void delay1ms(int);void scanner(char);main(){char i;while(1){for(i=0;i<2;i++){scanner(i);P1=0xff;delay1ms(480);}}}void delay1ms(int x){int i,j;for(i=0;i<x;i++)for(j=1;j<=120;j++);}void scanner(char x){char i,j,BCD,scan;for(i=0;i<30;i++){scan=0xf7;for(j=0;j<4;j++){p2=0xff;P1=scan;BCD=disp[x][j];P2=TAB[BCD];delay1ms(4);scan>>=1;}}}2. #include "reg51.h"#define SEG P2#define SCANP P1sbit LED=P0^&;#define count_M1 50000#define TH_M1 (65536-COUNT_M1)/256#define TH_M1 (65536-COUNT_M1)%256int count_T0=0;#define count_M2 250#define TH_M2 (256-count_M2)unsigned char code TAB[]={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0xbf,0xff}; char disp[2]={0xc0,0xc0};char seconds=0;char scan=0;main(){IE=0X8A;TMOD=0X21;TH0=TH_M1;TL0=TL_M1;TR0=1;TH1=TH_M2;TL0=TL_M2;TR1=1;LED=1;while(1);}void T0 1s(void) interrupt 1{TH0=TH_M1;TL0=TL_M1;if(++count_T0==20){count_T0=0;seconds++;if(++count_T0==20){count_T0=0;seconds++;if(seconds==60){seconds=0;LED=~LED;}}disp[1]=TAB[second/10];disp[0]=TAB[second%10];}}void T1_8ms(void) interrupt3{if(++count_T1==32){count_T1=0;if(++scan==3)scan=1;SEG=0XFF;SCANP=~scan;SEG=disp[scan-1];}}3.#include "reg51.h"unsigned char code TAB[]={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0xbf,0xff}; #define counts 6char disp[counts+7]={10,10,10,10,1,2,3,4,5,6,10,10,10};void delay1m(int);void scanner(char);main(){char i;while(1)for(i=0;i<counts;i++)scanner(i);}void delay1m(int x){int i,j;for(i=0;i<x;i++)for(j=1;j<=120;j++)}void scanner(char x){char i,j,BCD,scan;for(i=0;i<30;i++){scan=0xf7;for(j=0;j<4;j++){P2=0xff;p1=scan;BCD=disp[x+j];P2=TAB[BCD];DELAY1M(4);scan>>=1;}}}。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各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各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6a86cbbb4cf7ec4afed06d.png)
第1章单片机概述参考答案1.答:微控制器,嵌入式控制器2.答:CPU、存储器、I/O口、总线3.答:C4.答:B5.答:微处理器、微处理机和CPU它们都是中央处理器的不同称谓,微处理器芯片本身不是计算机。
而微计算机、单片机它们都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单片机是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用于测控目的的单片微计算机。
嵌入式处理器一般意义上讲,是指嵌入系统的单片机、DSP、嵌入式微处理器。
目前多把嵌入式处理器多指嵌入式微处理器,例如ARM7、ARM9等。
嵌入式微处理器相当于通用计算机中的CPU。
与单片机相比,单片机本身(或稍加扩展)就是一个小的计算机系统,可独立运行,具有完整的功能。
而嵌入式微处理器仅仅相当于单片机中的中央处理器。
为了满足嵌入式应用的特殊要求,嵌入式微处理器虽然在功能上和标准微处理器基本是一样的,但在工作温度、抗电磁干扰、可靠性等方面一般都做了各种增强。
6.答:MCS-51系列单片机的基本型芯片分别:8031、8051和8071。
它们的差别是在片内程序存储器上。
8031无片内程序存储器、8051片内有4K字节的程序存储器ROM,而8751片内有集成有4K 字节的程序存储器EPROM。
7.答:因为MCS-51系列单片机中的“MCS”是Intel公司生产的单片机的系列符号,而51系列单片机是指世界各个厂家生产的所有与8051的内核结构、指令系统兼容的单片机。
8.答:相当于MCS-51系列中的87C51,只不过是AT89S51芯片内的4K字节Flash存储器取代了87C51片内的4K字节的EPROM。
9.单片机体积小、价格低且易于掌握和普及,很容易嵌入到各种通用目的的系统中,实现各种方式的检测和控制。
单片机在嵌入式处理器市场占有率最高,最大特点是价格低,体积小。
DSP是一种非常擅长于高速实现各种数字信号处理运算(如数字滤波、FFT、频谱分析等)的嵌入式处理器。
由于对其硬件结构和指令进行了特殊设计,使其能够高速完成各种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
单片机课后习题答案详细版.doc
![单片机课后习题答案详细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ec3129f1b7360b4c2f3f64b6.png)
单片机课后习题答案1.89C51单片机内包含哪些主要逻辑功能部件?答:80C51系列单片机在片内集成了以下主要逻辑功能部件:(l)CPU(中央处理器):8位(2)片内RAM:128B(3)特殊功能存放器:21个(4)程序存储器:4KB (5)并行I/O口:8位,4个(6)串行接口:全双工,1个(7)定时器/计数器:16位,2个(8)片内时钟电路:1个2.89C51的EA端有何用途?答:/EA端接高电平时,CPU只访问片内flash Rom并执行内部程序,存储器。
/EA端接低电平时,CPU只访问外部ROM,并执行片外程序存储器中的指令。
/EA端保持高电平时,CPU执行内部存储器中的指令。
3.89C51的存储器分哪几个空间?如何区别不同空间的寻址?答:ROM〔片内ROM和片外ROM统一编址〕〔使用MOVC〕〔数据传送指令〕〔16bits地址〕〔64KB〕片外RAM〔MOVX〕〔16bits地址〕〔64KB〕片内RAM 〔MOV〕〔8bits地址〕〔256B〕4.简述89C51片内RAM的空间分配。
答:片内RAM有256B,低128B是真正的RAM区,高128B是SFR〔特殊功能存放器〕区。
5.简述布尔处理存储器的空间分配,片内RAM中包含哪些可位寻址单元。
答:片内RAM区从00H~FFH〔256B〕其中20H~2FH〔字节地址〕是位寻址区对应的位地址是00H~7FH6. 如何简捷地判断89C51正在工作?答:用示波器观察8051的XTAL2端是否有脉冲信号输出〔判断震荡电路工作是否正常?〕ALE〔地址锁存允许〕〔Address Latch Enable〕输出是fosc的6分频用示波器观察ALE是否有脉冲输出〔判断8051芯片的好坏?〕观察PSEN〔判断8051能够到EPROM 或ROM中读取指令码?〕因为/PSEN接外部EPROM〔ROM〕的/OE端子OE=Output Enable〔输出允许〕7. 89C51如何确定和改变当前工作存放器组?答:PSW〔程序状态字〕〔Program Status Word〕中的RS1和RS0 可以给出4中组合,用来从4组工作存放器组中进展选择PSW属于SFR〔Special Function Register〕〔特殊功能存放器〕9.读端口锁存器和“读引脚〞有何不同?各使用哪种指令?答:读锁存器〔ANLP0,A〕就是相当于从存储器中拿数据,而读引脚是从外部拿数据〔如MOV A,P1这条指令就是读引脚的,意思就是把端口p1输入数据送给A〕传送类MOV,判位转移JB、JNB、这些都属于读引脚,平时实验时经常用这些指令于外部通信,判断外部键盘等;字节交换XCH、XCHD算术及逻辑运算ORL、CPL、ANL、ADD、ADDC、SUBB、INC、DEC控制转移CJNE、DJNZ都属于读锁存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章思考题及习题12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步进电机是将信号转变为或的控制元件。
答:脉冲,角位移,线位移,开环
2.给步进电机加一个脉冲信号,电机则转过一个。
答:步距角
3.直流电机多用在没有、的场合,具有等特点
答:交流电源,方便移动,低速大力矩
4.直流电机的旋转速度与施加的成正比,输出转矩则与成正比。
答:电压,电流
5.单片机控制直流电机的采用的是信号,将该信号转换为有效的。
答:PWM,直流电平
6.单片机调节就可改变步进电机的转速;而改变各相脉冲的先后顺序,就可以改变步进电机的。
答:脉冲信号频率,旋转方向
二、判断对错
1.步进电机在非超载的情况下,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
对
2.单片机对直流电机是不能精确地控制其旋转速度或转矩。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