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与统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调查与统计
1、社会调查是人们有目的地认识社会的一种活动。是指人们运用特定的方法和手段,
从调查对象或调查地收集信息资料,并对其作出描述和解释的一种自觉的社会认识过程或活动。(P3)
2、社会调查的题材主要有:1)某一人群的社会背景;2)某一人群与公共政策相关的社会行为的活动;3)某一人群持有的意见和态度。(P4)
3、社会调查的社会功能:描述、解释、预测。(P4)
4、社会研究的资料分为三类:1)直接调查得来的数据资料;2)直接调查得来的文字
资料;3)文献资料。(P5)
5、调查研究的对象范围:1)全面调查,即普查,是对构成总体的所有个体无一例外地
逐个进行调查。有全国、全省、全市、全县普查或某一行业、系统的普查。2)非全面调查指按照一定规则对调查对象总体中一部分所进行的调查,有典型调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个案调查等。(P6)
6、社会调查的过程:(P7-9)
1)选题阶段:选择问题、选择调查课题、提出研究假设,课题明确
2)准备阶段:实现调查目标的而进行的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包括调查设计、抽样、测量、问卷设计等。
3)调查阶段:即收集资料阶段或调查方案的实施阶段。包括资料收集、自填或邮寄问卷、结构访问或电话访问等。
4)研究阶段:鉴别整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开展理论研究。
5)总结阶段:撰写调查报告,总结调查工作,评估调查质量。
7、研究路线:实地研究:观察—概括—理论(从具体观察入手,通过经验概括和归纳
推理,得出理论,并用这一理论对最初额的观察进行说明和解释);调查研究:理论—假设—观察(从现有理论入手,运用演绎推理得出假设,再通过经验的观察来检验最初的理论)(P11)
8、社会调查的历史发展:1)早期17C末以前,萌芽阶段:奴隶社会初期,在奴隶主
阶级治理国家中产生并发展,史书记载,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对人口、土地、财产的调查—行政领域;2)近代17C末—20C初:早期资本主义时代,17C法国在兴起,19C末20C初应用于社会领域;3)现代20C20-30S —至今,20-30S用于市场及科研领域,40-70数量化研究法发展。(P14-15)
9、社会调查方法科学形成的标志是数理统计学的发展及其在社会调查中的应用、专门
的社会调查机构的出现、电子计算机技术在社会调查中的广泛应用以及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在高校的普遍开设。(SPS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P15)
10、调查课题:调查题目,社会调查所要反映或解决的问题。分类:1)按调查的任务
性质分为理论性课题(侧重于通过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调查来发展和丰富理论,并提供有关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知识的课题)与应用性课题(侧重于解答各个实际工作部门、各个社会领域中具体问题的课题)2)按调查的深度层次分为描述性课题(对社会现象的真实情况进行具体描写或叙述的课题,主要回答“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解释性课题(揭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社会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课题,主要回答“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和预测性课题(说明社会现象的现状及其因果联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推测社会现象的发展趋势或状况的课题)。这三类课题一类比一类深入、困难,前者是后者的基础。3)按具体来源分为自选课题(研究者根据自己所从事的科研、教学或实际工作的需要,或者是根据自己的专业领域、研究方向或研究兴趣,并结合社会的某种需要,自己选定的课题)和委派课题(由有关的机构、部门、单位或个人
根据他们的某种需要所确定并委托或指派研究者进行调查的课题)。4)按调查研究本人与他人研究的关系分为承续性课题、再生性课题、创见性课题、开拓性课题。
(P22-23)
11、选择调查课题的意义:决定调查的方向、制约调查的过程、体现调查的水平、影响
调查的质量。(P24-26)
12、选择调查课题的标准:1)重要性:调查课题所具有的意义或价值;2)创新性:调
查课题应该具有某种新的东西,具有某种与众不同的地方,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3)可行性: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调查课题的条件;4)合适性:调查课题最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包括研究者对该调查课题的兴趣,对与调查课题相关的社会生活领域的熟悉程度等。(P26-30)
13、选择调查课题的途径:现实社会、个人经历、文献资料。(P30-33)
14、调查课题明确化:通过对调查课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的陈述,,以达到将最
初头脑中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明确的调查主题;将最初比较笼统、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特定领域中的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的目的。可以采取将宽泛的问题转化为狭窄的问题,将一般性问题转化为特定问题的做法,同时最好能用变量语言来对调查课题进行陈述。(P33-34)
15、文献回顾:对到目前为止的与某一研究问题相关的各种文献进行系统查阅、综合分
析、归纳整理和评论,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的过程。最关键的是在进行综合整理陈述后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批判性评价。(P34)
16、文献回顾的意义:帮助研究者明确调查选题;帮助研究者熟悉和了解本领域中已有
的研究成果;为研究者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为解释研究结果提供背景资料。(P35)
17、文献回顾的主要任务:查找文献;选择文献;阅读文献;写作文献述评。注意的是,
文献评述不是简单的文献摘要,而是要有自己的见解。(P35-38)
18、分析单位:指被研究的对象,是研究对象的具体界定。包括个体、群体、组织、社
区、社会产品。(P41-43)
19、方法论谬误:1)区群谬误:将宏观单位的分析结果推论到微观单位;2)简化论:
将微观单位的分析结果推论到宏观单位。(P44)
20、调查方案设计的具体内容:选题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研究类型;调查的范围、
对象和分析单位;调查的理论假设;调查资料收集方法与分析方法;调查人员的组织;调查的时间进度和经费使用安排;其他有选择地说明:工作制度、经费管理制度、调查工作保密、其他相关事项、附录等。(P45-49)
21、调查设计的基本原则:系统性原则、规划性原则、经济原则、可行性原则、一定的
弹性原则。(P49-50)
22、测量:根据一定的规则将数字或其他符号分派给分析单位,以表示其特定属性。包
含测量客体、测量内容、测量法则和数字符号四要素。(P50)
23、测量过程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不管是定性研究还是定量研究,都适合两个
过程:概念化和操作化。
概念化是指捕捉一个构想,并通过赋予其概念或理论定义的方式来提炼它。概念化的最终产物是一组具体的指标,对指标的分层即维度。概念化就是要具体区分概念的不同纬度和确定概念的每一个指标,在调查时要筛选出最有效、最可靠的指标。
操作化是将命题和概念转换成可以依据一定的效度和信度进行经验观察的假设和指标的过程。
定量研究的测量序列:概念化、操作化、应用操作定义测量或收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