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评选主题及内容

合集下载

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潍坊市申报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

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潍坊市申报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

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潍坊市申报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潍坊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7.25•【字号】潍政发[2006]48号•【施行日期】2006.07.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潍坊市申报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潍政发〔2006〕4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市市政管理局关于《潍坊市申报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批转你们,请认真组织抓好落实。

二00六年七月二十五日潍坊市申报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实施方案(市市政管理局二00六年七月二十五日)为充分展示我市在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奖”,特别是水环境治理方面的成果,进一步提高潍坊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市政府决定申报2006年“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

为确保申报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市建设为总抓手,采取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的办法,完成中国人居环境奖各项申报工作,不断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高潍坊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

二、任务要求(一)“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评选条件:1.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建有科学、完善的城市排水系统;2.重视城市污水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有效控制城市污水的排放量,实行达标排放;3.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明显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负荷率达到国家有关要求;4.全面实行污水处理收费政策,并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收费标准,运行资金解决较好;5.规划区内的河、湖、渠已全面整治改造;6.水体沿岸绿化良好、具有特色,已形成绿化景观和较好的生态效应。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中国人居环境奖申报与评选管理办法的通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中国人居环境奖申报与评选管理办法的通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中国人居环境奖申报与评选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日期】2022.01.21•【文号】建城〔2022〕12号•【施行日期】2022.01.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其他规定正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中国人居环境奖申报与评选管理办法的通知建城〔2022〕12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城市管理委、水务局、园林绿化局,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城市管理委、水务局,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委、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水务局,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城市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水务厅:现将《中国人居环境奖申报与评选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2年1月21日中国人居环境奖申报与评选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加强对人居环境建设工作的指导,规范中国人居环境奖的申报与评选管理,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一)本办法适用于中国人居环境奖的申报、评选、动态管理及复查等工作。

中国人居环境奖包括中国人居环境奖(综合)、中国人居环境奖(范例)两类。

“中国人居环境奖(综合)”授予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城市(含直辖市的区)。

“中国人居环境奖(范例)”授予在改善人居环境相关领域具有重要示范价值的项目。

(二)中国人居环境奖申报评选管理遵循自愿申报、分类评选、动态管理和复查的原则。

(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中国人居环境奖申报评选管理工作。

二、申报主体中国人居环境奖(综合)的申报主体是城市(含直辖市的区)人民政府。

中国人居环境奖(范例)的申报主体是城市(含直辖市的区)和县人民政府。

三、评选区域范围中国人居环境奖(综合)评选区域范围为城市建成区。

中国人居环境奖(范例)评选区域范围为城市(县城、镇)建成区或者村庄。

关于2010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关于2010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关于2010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获奖名单的公示建城综函[2011]15号根据•关于印发†中国人居环境奖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评选主题及内容>‣(建城…2010‟120号)及•关于做好2010年中国人居环境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组织申报和复查工作的通知‣(建办城[2010]23号),经中国人居环境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初审、现场考察和专家评审,并经中国人居环境奖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批准,决定授予银川、无锡、黄山、吴江、寿光市2010年“中国人居环境奖”;授予“北京市通州大运河公园建设项目”等35个项目2010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为保证评审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现将评审结果进行公示,以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公示时间为:2011年2月18日至2月28日。

如有不同意见,请在公示期间以书面形式将反映的情况寄(送)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邮寄的材料以邮戳日期为准)。

单位反映情况要加盖公章,个人反映情况要签署真实姓名,并留下真实的联系电话、地址、邮编。

来信请寄: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9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邮 编:100835联系电话:(010)58933661传真:(010)58934664附件:2010年中国人居环境奖获奖名单附件2010年中国人居环境奖名单中国人居环境奖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江苏省无锡市安徽省黄山市江苏省吴江市山东省寿光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1、北京市通州区大运河公园建设项目2、天津市大板楼节能改造工程3、天津市天津大道绿化工程4、天津市梅江风景区工程5、上海市闵行区立体绿化建设和绿色交通项目6、上海市闸北区临汾路街道社区建设项目7、上海市农村村庄改造项目8、重庆市公园大渡口项目9、河北省唐山市中心区再生水回用项目10、山西省大同市富乔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11、山西省临汾市城市公厕项目12、内蒙古自治区美丽草原宜居小镇项目13、辽宁省大连市绿色低碳住宅小区项目14、辽宁省锦州市东湖公园工程项目15、吉林省通化县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项目16、黑龙江省大庆油田乘风湖环境综合治理项目17、黑龙江省海林农场生态特色小城镇建设项目18、江苏省可再生能源在江苏建筑上的推广应用项目19、江苏省昆山市锦溪镇古镇保护项目20、江苏省宜兴市官林镇规划建设管理项目21、江苏省太仓市居民住房改善项目22、浙江省杭州市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工程23、浙江省奉化市生态滕头和谐家园项目24、安徽省芜湖市保兴垾城市排涝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项目25、安徽省阜阳市城市中心区生态环境建设项目26、山东省胶南市海之韵住宅小区海水冲厕示范工程27、山东省诸城市辛兴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28、山东省临沂市临沂城区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程29、山东省德州市旧城区改造与环境提升项目30、河南省新安县仓头镇小城镇建设项目31、湖北省随州市白云湖两岸生态环境建设项目32、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商业文化中心区再生水、雨水综合利用项目33、四川省长宁县城市绿化项目34、青海省西宁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35、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大道景观水系建设项目。

社区人居环境评比活动方案

社区人居环境评比活动方案

社区人居环境评比活动方案
一、活动宗旨
1.倡导文明、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提高居民环境卫生意识。

2.改善社区人居环境,营造整洁、有序、和谐的社区氛围。

3.激发居民的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增强社区凝聚力。

二、活动内容
1.评比范围:住宅小区、单元楼栋、家庭。

2.评比项目:
(1)小区环境:绿化环境、环境卫生、基础设施。

(2)单元楼栋:楼道卫生、公共区域整洁。

(3)家庭环境:室内卫生、垃圾分类、节能环保。

三、评比方式
1.成立评委会,由社区工作人员、居民代表组成。

2.制定评分细则,对评比项目进行量化评分。

3.采取实地考察、暗访等方式进行评比。

四、奖励措施
1.对获奖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颁发奖状和奖品。

2.在社区公示栏、宣传栏等位置展示获奖名单。

3.在社区活动中宣传推广获奖单位和个人的经验做法。

五、活动时间
1.宣传动员阶段:X月X日-X月X日
2.评比实施阶段:X月X日-X月X日
3.评选总结阶段:X月X日-X月X日
六、活动要求
1.广泛宣传,动员居民积极参与。

2.评比过程公开、公正、公平。

3.注重活动的长效性,形成良好习惯。

七、工作分工
1.社区党委:统筹协调,监督指导。

2.社区综合办:具体实施,组织评比。

3.社区其他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各司其职。

通过此次评比活动,有助于进一步改善社区人居环境,培养居民的环保意识,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评选主题及申报材料编制导则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评选主题及申报材料编制导则

附件3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评选主题及申报材料编制导则第一部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评选主题及内容 (2)第二部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申报材料编制导则 (15)第一部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评选主题及内容主题1:住房条件改善一、住房改善1.住房供应体系完善,供应结构合理。

2.住房保障体系健全,保障性住房基本满足中低收入家庭需要,建成区内基本完成现有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

3.住房保障机构健全,保障性住房申请、审核、配租、配售制度完善,住房保障管理和服务规范有序。

4.房地产市场有序、交易规则健全,增量市场、存量市场、租赁市场体系健全,住宅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

5.住房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得到有效启动。

6.商品房空置量处于合理的区间。

7.住宅建设广泛采用无障碍、节能设计,注重养老设施建设,有效改善残疾人、老年人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

8.房屋产权、产籍档案管理科学规范。

9.房地产交易、产权管理程序合理、服务规范。

10.市场规则比较健全。

11.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实施专业化物业管理。

二、住宅科技1.编制完成住宅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引进和开发关键技术,促进住宅产业化的发展。

2.积极推行康居示范工程,引导住宅规划设计质量的提高和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

3.推广应用装配式建造方式及其它先进的结构建造技术,增进居住功能。

4.积极推广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促进住宅整体技术的进步。

5.注重住宅基础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技术突破。

6.在住宅技术标准化工作、实施工业化成套技术方面有杰出贡献。

7.在住宅部品生产、运行和流通体制方面,努力实现通用化、系列化、标准化,改善部品质量。

8.提高住宅全装修比例。

主题2:社区建设1.新建住宅小区全部实行专业化物业管理,大多数的旧住宅小区经过整治后实施了专业化物业管理。

2.社区内生活、文化、卫生、教育等各类设施配套齐全,经常性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健康有益。

15分钟社区便捷生活圈实现全覆盖。

中国人居环境奖 联合国人居奖 申报陈述材

中国人居环境奖 联合国人居奖 申报陈述材

一、广州市概况二、申报“人居奖”类别城市环境建设与管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道路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架构城市道路主骨架,完善城市交通路网,增强城市服务功能。

●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整治城市脏乱现象,规范城市管理秩序,改善城市环境面貌。

●大气污染治理治理废气污染,推广使用清洁汽车,发展绿色交通。

●水源污染治理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处理率,整治工业污染源。

●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完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建设生态公园和森林公园,构建现代化生态城市新格局。

三、广州市人居环境改变的过程●未实施改善环境之前的情况。

前几年,随着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广州市的城市区域迅速扩展,周边农村大幅纳入市区范围;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迅速调整,城市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负荷不断增大;机动车辆迅速增长,城市道路建设相对滞后;农村人口迅速向城镇流动集中,城市管理面日趋复杂,广州市面临的环境脏乱和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需要,交通阻塞状况严重;商业网点和室内市场建设跟不上市场发展的需要,违法建设现象大量涌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跟不上用水量的大幅增长,珠江和流溪河等水源水体污染比较严重;废气和扬尘污染指标急剧升高,城市大气环境受到污染;城市绿化跟不上城区扩展的步伐,市区“温室效应”不断增大,城市居住环境呈现恶化的态势。

●广州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过程。

(2)整治城市脏乱现象。

对市区道路两侧、农贸市场周边、市区铁路沿线、城乡结合部、珠江两岸和城市进出口等部位的脏乱现象进行全面整治,按照岭南建筑风格对市内陈旧楼宇的立面屋顶进行整饰改造,“穿衣戴帽”,美化市容景观。

全面清拆违法建设和临时建筑,强化城市规划管理,近三年来年,共清拆违法建设和临时建筑870万平方米。

整治户外广告,规范户外广告的管理,1999年全部清拆了户外烟草广告,使广州市迈入了无户外烟草广告城市的行列。

对环境卫生进行规范化管理,城市道路实行16小时保洁制度,城市垃圾和粪便全部实行无害化处理,营造良好的环境秩序。

加强生态保护 全力争创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加强生态保护 全力争创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加强生态保护全力争创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长宁县政府副县长刘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生态保护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搞好生态保护和城市绿化建设,不仅长宁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举措,而且也是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创建省级生态县、申报“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打造“四川丘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明珠”的重要内容。

因此,当前应结合长宁县生态保护及城市绿化建设的现状和打造“四川丘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明珠”的奋斗目标,按照社会生活的综合需求和环境资源合理配置城市绿地,将“生态人居、养生名城”的规划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使长宁县形成绿化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为长宁县成为中国竹生态养生名城,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长宁县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生态保护的现状近年来,随着长宁县“碧玉溪”、“淯江河”综合治理及沿岸绿化;城市公园、广场建设及庭院绿化;全民参与的“大竹海”战略等一大批大型绿化工程的初见成效,长宁县建成区的园林绿化建设已取得长足的进步,初步改善了城区公共场绿地偏少的状况。

截止2009年底,建成区园林绿地总面积达到213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246公顷,建成区公园绿地面积达到76公顷,建成区绿地率达35.98%,绿化覆盖率达41.55%,建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34平方米,城区内淯江河、碧玉溪水体清澈透明,地表水达到国家二类标准,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Ⅱ级良。

城区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51.3dB(A),均优于国家标准。

二、搞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生态保护的原则和目标(一)搞好长宁县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生态保护的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以结构合理、功能优化、产出高效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全面规划建设城市绿地系统,形成与城市用地布局相适应的多级园林绿地结构。

2.以人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城市未来的拓展方向和模式,完善城市功能组团分隔,营造自然与人造和谐的立体绿化网络,满足城市居民对绿地的各种功能要求。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申报材料山东省德州市建设委员会二○○四年五月打造城市名片提升城市形象德州市新湖风景区申报‚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汇报材料一、项目开始前的情形德州市新湖风景区位于德州市中心,由五个相对独立的湖面组成,初为自然形成的水塘,德州俗称‚海子‛。

历届政府都倾力保护利用,几经开挖整治,形成人工湖泊。

原德州城区有着丰富的自然水面,号称‚九十九‘海子’‛,作为城市宝贵的环境资源,一直是城市的黄金地段。

随着城市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自20世纪70年代后居民、单位纷纷填水造地,进行建设,城区水面迅速缩减。

作为市区最大的水面——新湖,更是各单位、居民的建设首选地,湖面岸线被各单位分割占有,多数市民享受不到。

同时近40万平方米水面一直作为周围部分单位的排污和蓄洪湖,致使大量的污水不经处理进入新湖,水体富养化严重,水生植物基本绝迹;水质恶化、蚊蝇孳生,夏季频繁发生鱼类大量死亡事件,半个城市腥臭难闻。

围绕湖周围的商业、餐饮、办公区域板房、临建遍布,人流繁杂,卫生状况和环境秩序十分恶劣。

环湖周围除东岸有10米左右的绿化带和叠翠山周围小面积绿地外,仅有少量树木分散在各机关院内。

湖区虽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但环境状况与市民对新湖的期望相距过远,当时的情况与城市中心区的地位极不相称。

二、项目的确定和实施过程1、确定重点新湖的规划控制早在20世纪60年代先后有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在编制德州市总体规划时确定新湖周围建设市中心公园,80年代又邀请山东省有关专家进行指导对湖区进行规划控制。

90年代结合省建委开展‚三标‛的要求,对新湖风景区的规划进一步调整完善,并获二等奖。

特别是94年地改市后,市委、市政府确定城市建设‚高起点、出精品、创一流‛的整体思路,以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条件为重点的新湖风景区的综合治理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

为此市委、市政府把新湖风景区建设放到了首位,制定了分步实施的方案,并连续多年把新湖风景区的建设项目作为当年的城建重点。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申报条件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申报条件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申报条件1. 要是想申报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啊,居住环境得特别棒。

就好比你去朋友家做客,一进门就觉得神清气爽,那环境肯定是干净整洁又舒适的。

小区里垃圾都能及时清理,道路也没有坑洼,就像人脸上干净净没有污渍一样。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呢,要是居住的地方到处乱糟糟、脏兮兮的,怎么好意思申报这个奖呢?2. 这申报啊,还得看基础设施建设。

比如说那交通设施得完善吧。

就像一个身体里的血管一样,道路得四通八达,公交线路得合理安排。

像我上次去一个城市,那里的公交站点到处都是,想去哪都方便,而且道路标识清楚,就像有人在给你贴心指路一样。

要是交通乱七八糟的,大家出门都不方便,还谈什么人居环境范例奖呀?3. 环保方面那可是重中之重啊。

空气得清新吧,水得干净吧。

这就像人需要健康的食物和干净的水来生存一样。

我听说有的地方,以前河水又黑又臭,后来经过治理,现在清澈见底,还有小鱼游来游去呢。

要是周围的环境到处都是污染,那还能叫适合人居吗?还怎么去申报这个奖呢?4. 社区服务也不能差。

你想啊,住在社区里,就像住在一个大家庭里。

社区工作人员就像家里的管家一样,得把各种事情都安排好。

像有老人需要照顾,小孩需要玩耍的地方,社区都能提供相应的服务。

我住的社区,有专门的老年活动室,孩子们也有小广场可以玩,这才是好的社区服务啊。

要是社区对居民的需求不管不顾,这可不符合申报的条件哦。

5. 住房条件也在考察范围内呢。

房子质量得过硬吧,不能住着住着就出问题。

这就好比你穿衣服,质量差的衣服穿几次就破了,房子可不能这样。

我朋友买了个房子,结果经常漏水,这多闹心啊。

要是住房都不能让人安心居住,还怎么去申报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呢?6. 公共安全也是个关键因素。

就像你晚上走在路上,不用担心突然有坏人出现一样。

社区里有安保措施,城市里治安良好。

我有次去一个城市旅游,晚上在街头闲逛都觉得很安全,没有那种提心吊胆的感觉。

要是一个地方安全都不能保证,谁愿意住在那里呢?更别说申报这个奖了。

申报[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重庆陈述材料)

申报[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重庆陈述材料)

申报[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重庆陈述材料)---申报“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陈述材料---生态保护与城市绿化建设——重庆南岸长江滨江路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一、项目简况项目位于重庆市主城区长江南岸,东西长7.8公里,南北宽0.5至2公里,面积5.15平方公里;北望渝中半岛,东依南山绿色屏障。

昔日南滨,窄街陋巷,棚房旧楼,破损频危;岸陡坡高,交通困难;垃圾成山,污水横溢,扬尘漫天,一派破、旧、脏、乱、差的景象,洪水、滑坡年年威胁居民安全。

生态环境恶劣,绿化几乎为零。

二、领导决策1998年,南岸区区委、区政府决定:举全区之力,实施滨江路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彻底改变沿江地带的面貌,创建良好的人居生态环境。

项目按照南岸区“发展江边”、“以路兴区”和“建设山水园林城区”的城市建设指导思想实施,符合重庆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重庆市防洪总体规划和重庆市南岸区城区绿地系统规划要求。

三、建设思路坚持综合整治,以堤路建设为主线,以全面建设城市、改善市民生活条件为目的,按照“以文化为灵魂、以绿色为生命、以灯饰为特色”的原则,打造“最有人气的旅游观光带、最显活力的经济增长极、最具品味的人居环境”;同步构筑完善的交通网络,同步开展大规模旧城改造,同步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同步进行沿线景观建设,实现对沿江景观、旧城面貌、道路交通、码头泊位、危岩滑坡、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综合治理,以实现重庆市政府批准的“关于南岸滨江地带城市设计”的规划,建成“集居住、商贸、都市旅游和休闲于一体的滨水花园城区”。

四、建设举措创新资金运作模式,堤路带动相关产业。

项目建设采取了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实行“以路带房,以房补路,以地生财,综合补偿,滚动发展”的方针,项目业主投入有限的资金,带动了300多亿的开发投入,形成良性运作态势。

各类工程建设中,未拖欠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拆迁中注重以人为本,无集访事件发生。

项目于1998年11月24日正式开工建设,2002年2月9日,南滨路正式剪彩通车,9条配套连接道路同时建成投入使用,总投资11.5亿元。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申报材料内容简介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申报材料内容简介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申报材料内容简介青岛开发区作为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国务院、山东省委、省政府、青岛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不断打造全国精品开发区为目标,以不断探索体制和机制创新为架构,以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抢抓半岛都市经济圈的发展机遇,自觉担负起发展大青岛,建设北方第一大港口的重任,全力培育山东半岛经济发展的“龙眼”。

建区二十年来,青岛开发区已经从一个荒野渔村发展成为一座山海城交融,海派文化浓郁,生活舒适、环境优美、文明、清新的现代化新城区。

在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青岛开发区致力于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始终坚持“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环境取胜”的战略思想,突出抓好城市生态保护和绿化建设,城在绿中,人在景中,海天一色,气候宜人,这里已经成为人类最适合居住的地方。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申报材料一、城市概况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青岛开发区)南濒黄海,西依珠山,风光秀丽,四季宜人。

行政区现辖五个街道办事处及一镇,总面积274.1平方公里,总人口42.2万,其中常住人口26万。

2003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12.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1亿元。

青岛开发区是198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1985年3月28日正式动工兴建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青岛母城隔海相望(海上最近距离2.26海里),背靠数万平方公里的平原地带,是环胶州湾构建“大青岛”的战略核心。

建区以来,通过致力于实施最佳人居和现代化国际城区的目标,使青岛开发区由一个地域狭小、人居环境相对较差的荒野渔村发展成为地域广阔、环境优美的新型生态城区。

二、申报内容以生态建设为龙头全面打造“五个佳境”,即:品位高雅的文化环境,求实开放的创业环境,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美丽清新的休闲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

以绿地建设为载体坚持因地制宜、精雕细琢,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增绿、补绿的“绿色计划”。

以科学养管为基础创新养护观念,完善管理措施,加大科技含量,倡导“依德养绿”。

中国人居环境奖 政策文件

中国人居环境奖 政策文件

中国人居环境奖政策文件
中国人居环境奖政策文件是指关于中国人居环境奖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中国人居环境奖是中国政府设立的一个重要奖项,旨在表彰在人居环境建设
和改善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个人、组织和单位。

根据中国人居环境奖政策文件,该奖项的评选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候选人在人居环境建设方面应具备杰出的贡献。

他们应该在城市规划、
住房建设、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和公共设施建设等领域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

候选人在人居环境改善方面应有显著的创新和成果。

他们应该通过引进
新的科技、理念和技术,创造了独特的人居环境建设模式,有效改善了居民
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

第三,候选人在社会影响和可持续性方面应有突出表现。

他们的工作应
该具有较大的示范和推广作用,并能够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和经验。

候选人应符合道德和专业的要求。

他们应具备高度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同时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根据政策文件,中国人居环境奖的评选程序包括提名、初评、终评和颁
奖等环节。

相关部门将根据上述评选标准,通过专家评审和评委投票等方式,最终确定获奖者。

中国人居环境奖政策文件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激励和推动人们对人居
环境建设和改善的关注和投入,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
要支持。

这一政策文件将继续不断完善,以推动人居环境建设更好地满足人
民群众的需求和期待。

中国人居环境奖(范例)评选主题及内容

中国人居环境奖(范例)评选主题及内容

附件2
中国人居环境奖(范例)
评选主题及内容
第一类生态宜居
主题1城市水环境
主题2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
主题3公园绿地系统
主题4绿色建筑
第二类健康舒适
主题1完整居住社区
主题2城市社区服务设施(便民、养老、卫生)主题3体育休闲活动场地
主题4老旧小区改造
第三类安全韧性
主题1城市内涝治理
主题2海绵城市
主题3城市生命线安全
第四类交通便捷
主题1城市慢行交通系统
主题2绿色出行
主题3公共交通
第五类风貌特色
主题1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主题2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保护与复兴
主题3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
第六类整洁有序
主题1城市生活垃圾分类
主题2城市街道净化
主题3城市治理
第七类多元包容
主题1无障碍设施建设
主题2住房保障(住有所居)
主题3适老化
第八类创新活力
主题1智慧城市
主题2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
主题3智慧社区
第九类宜居村镇
主题1美丽宜居村镇建设
主题2农村和村庄建设现代化
主题3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
主题4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和乡村风貌提升
注:中国人居环境奖(范例)采用专家评价的方法,按百分制,由专家从申报材料质量、项目成效、综合创新和示范价值等方面对申报中国人居环境奖(范例)的项目进行评定,择优选取。

坚持科学发展努力建设宜居新瓷都我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坚持科学发展努力建设宜居新瓷都我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坚持科学发展努力建设宜居新瓷都我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日前,2006年“中国人居环境奖”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颁奖仪式在山东威海隆重举行。

此次大会由国家建设部举办,大会以“人居&#8226;生态&#8226;和谐”为主题,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快科学发展,打造人居福地。

会上景德镇市等四十一个城市获本次“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何鲁丽、建设部副部长齐骥等出席了颁奖仪式。

景德镇市委常委、副市长冯林华参加了颁奖仪式并领取了奖牌。

据了解,建设部于2000年设立“中国人居环境奖”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重在表彰在改善城镇人居环境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城镇和单位,引导城市建设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推动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

截止目前,全国共有13个城市获“中国人居环境奖”,193个城市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景德镇市减少空气污染综合工程”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主要是由于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实施城市道路改造、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和“蓝天碧水”工程。

淘汰了能耗高、效能低、污染重的各种煤烧窑炉,代之以新式梭式窑、轻质节能保温快烧隧道窑等,调整了能源结构。

近年来,先后拆除各种煤烧工业窑炉223座(其中煤烧圆窑183座),推倒烟囱606根,使我市每年削减烟尘2万吨、二氧化硫1.6万吨,城市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比2000年分别下降了42%、19%、56%;大气污染指数下降25%;空气降尘量减少90%以上,从而使我市大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城市环境质量明显好转,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在江西省城市环境综合质量考核中,我市从2002年以来连续多年获全省第一。

本次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将进一步提高我市城市品位,促进瓷都经济、旅游、房地产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申报材料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申报材料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申报材料项目概况**区地处胶东半岛南部,是**市1994年区划时成立的新区,总面积533.2平方公里,人口约46万。

建区以来,**区依据功能定位,充分挖掘潜力和优势,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经济和社会事业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建筑节能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来抓。

坚决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积极探讨监管新举措,建筑节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先后被授予全国绿色小康县(区)、国家生态示范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绿化建设)、山东省小城镇建设先进区、山东省建筑节能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项目申报陈述一、城乡规划的编制和修订**区本着坚持以人为本,立足技术创新,搞好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绿色建筑节能材料,推进建筑节能和住宅产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城乡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编制了《**区民用建筑节能十一五发展规划》,制定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目标和措施,完善政府监管体系,建立可持续发展体系,建设节约型城镇。

二、探索新思路,创造性开展建筑节能工作(一)区政府高度重视,有效保障推行建筑节能**区始终将建筑节能作为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来抓,坚决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

成立了**区建筑节能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前瞻的规划,完善各项规章和制度,为管理工作提供强大的保障。

(二)创新管理体制,建筑节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区在**市率先将建筑节能与工程质量监督有机结合,形成闭合管理的一站式服务机制。

1、机制创新,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实现工作方式的转变,由被动式管理转变为主动式管理,大幅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实现工作广度的转变,监管范围由城区69平方公里扩大到全区553.2平方公里;三是实现工作深度的转变,由原来粗放式的管理转变为施工图审查、材料检测和施工质量全方位的监管。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居住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居住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申报材料——哈尔滨道外区人居环境改善目录前言 (3)一、道外区规划与建设背景 (3)二、道外区规划建设的整体理念 (5)三、道外区显著的规划实施效果 (6)1、通过老工业基地改造,推动城市功能更新 (6)2、通过住房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7)3、通过绿化和公共空间建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9)4、通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增强城市文化魅力 (9)5、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载体功能 (10)四、道外区规划建设经验和影响 (11)附表1 道外区“十五”期间城市规划与建设所影响的人居环境系统变化一览表 (12)附表2 道外区“十五”期间搬迁工业企业一览表 (13)附表3 道外区“十五”期间改造危棚房一览表 (13)附表4 道外区“十五”期间危棚房改造情况对比 (14)附表5 道外区“十五”期间新增居住小区统计表 (15)附表6 道外区“十五”期间新增建设各类绿地一览表 (16)附表7 道外区“十五”期间绿化建设情况对比 (20)附表8 道外区“十五”期间新增停车场一览表 (21)附表9 道外区“十五”期间道路统计一览表 (22)附表10 道外区“十五”期间人居环境改善情况对比表 (23)附录道外区规划建设成果案例 (24)前言哈尔滨市是一座有百年历史的北方城市,道外区是哈尔滨市历史悠久的老城区之一,地处哈尔滨市的中北部,其范围北起松花江南岸,南至大方里以南坎下;西起景阳街,东至振江街,总面积为4.17平方公里。

2006年总人口137400人,人口密度32950人/平方公里。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功能日趋复杂,道外区已不适应城市整体快速发展的需求。

为此,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为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针对道外区的更新改造进行了一系列实施工作。

一、道外区规划与建设背景新世纪开始,党和国家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多项方针政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评选主题及内容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评选主题及内容主题1:住房条件改善一、住房改善住房供应体系完善,供应结构合理。

住房保证体系健全,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差不多满足低收入家庭住房需要,棚户区、旧住宅区得到有效改善和整治。

住房保证机构健全,保证性住房申请、审核、配租、配售制度完善,住房保证治理和服务规范有序。

房地产市场有序、交易规则健全,增量市场、存量市场、租赁市场体系健全,住宅供求总量差不多平稳、结构差不多合理、价格差不多稳固。

住房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得到有效启动。

商品房空置量处于合理的区间。

住宅建设广泛采纳无障碍、节能设计,注重养老设施建设,有效改善残疾人、老年人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

房屋产权、产籍档案治理科学规范。

房地产交易、产权登记程序合理、服务规范。

市场规则比较健全。

二、住宅科技编制完成住宅产业进展规划,主动引进和开发关键技术,促进住宅产业化的进展。

主动推行康居示范工程,引导住宅规划设计质量的提升和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

推广应用先进的结构建筑技术,增进居住功能。

主动推广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促进住宅整体技术的进步。

注重住宅基础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技术突破。

在住宅技术标准化工作、实施工业化成套技术方面有杰出奉献。

在住宅部品生产、运行和流通体制方面,努力实现通用化、系列化、标准化,改善部品质量。

主题2:社区建设新建住宅小区全部实行了物业治理,大多数的旧住宅小区通过整治后实施了物业治理。

社区内生活、文化、卫生、教育等各类设施配套齐全,经常性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健康有益。

社区居民团结互助、文明居住,重视开展社区的公益活动。

社区社会稳固,治安情形良好,各类矛盾得到有效的和谐和化解。

重视失业或下岗人员的就业安排,社区里没有工作能力的老弱病残人员及其子女得到有效的接济。

妇女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爱护,妇女参与社区公共服务及治理的程度较高。

社区有居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正式程序,并得到认真实施。

重视社区之间的协作与交流。

主题3:供水安全保证全面实施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重视都市水源地爱护,建立水源地水质报告制度。

加大都市供水设施建设,保证都市用水的有效供给;用水普及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公共供水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重视都市供水管网的技术改造,有效降低都市供水管网漏失率,达到《都市供水管网漏损操纵及评定标准》(CJJ 92-2002)要求。

完善都市各类用水的区不水价和超额累进加价收费制度,有效促进水的节约和优化配置。

提升都市供水水质安全保证率,近三年内无重大供水安全事故。

供水服务质量全面达到《城镇供水服务》(CJ/T 316-2009)标准要求。

提升都市供水可连续进展能力,打算使用水资源,供水管网有打算实施更新,供水设施、管网做到定期爱护。

开展打算用水和节约用水工作,主动创建“节水型都市”,并已被命名。

开展“水体污染操纵与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饮用水安全保证技术研究与示范”主题研究任务,达到考核指标,在饮用水水质达标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主题4:提升空气环境质量加大都市燃气设施建设,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减少都市煤烟污染,差不多实现集中管道输配燃气。

三北地区都市主动进展集中供热,逐步实行用热商品化、货币化,实行供热计量收费,努力提升都市集中供热水平和热能利用效率。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都市工业废气和机动车尾气的治理。

都市内的建筑施工场地有防止扬尘的措施。

建立都市空气质量日报制度。

都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主题5:水环境治理按照都市总体规划建有较为科学、完善的都市排水系统,努力实现雨污分流,污水管网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加大都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都市污水处理能力明显提升,污水处理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重视都市污水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有效操纵都市污水的排放量,都市污水处理厂负荷率达到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实行达标排放,污水、污泥全部得到稳固无害化处理处置。

全面实行污水处理收费政策,并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收费标准,运行资金解决较好。

规划区内的河、湖、渠已全面整治改造,无直截了当向都市水体的排污口。

水体沿岸绿化良好、具有特色,按照生态学原则进行驳岸和水底处理,生态效益和景观成效明显。

河道无大规模硬质护坡和衬砌。

开展“水体污染操纵与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都市水体污染操纵与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研究与示范”主题研究任务,达到考核指标,在水污染操纵与治理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主题6:都市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主动推行都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促进都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

重视都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过程中的可燃气体、有机肥料和热能等资源性产品的合理利用,促进都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认真落实国家关于都市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染防治的技术政策,科学、合理地选择都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持续提升都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水平。

都市生活垃圾处理项目的建设和运行,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

全面实施垃圾处理收费政策,运行资金解决较好。

主题7:促进能源节约利用主动落实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节能,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展节能省地型建筑的要求,主动出台有关政策法规,持续完善节能技术标准,建立行之有效的行政监管体系,主动开展建筑节能宣传培训。

可再生能源在建筑(小区)中得到规模化应用。

在建筑和小区中主动推广使用节能、环保的照明产品和技术。

都市建设中幸免过度景观照明。

主题8:生态爱护及都市绿化建设重视对都市规划区内森林、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和生态脆弱区等专门生态系统的爱护,并将其列入都市的可连续进展规划中。

重视都市在周边地区植树造林等复原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工作;大力推进城郊绿化,在都市周围、都市功能分区的交界处建设绿化隔离带。

认真实施《都市绿地系统规划》,严格实行都市绿线管制制度。

重视都市中心区绿化建设,努力提升都市绿化水平。

都市道路绿化符合《都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全市形成林荫路系统,道路绿化具有本地特点。

都市公园绿地布局合理、分布平均、公园设计突出植物景观,绿化面积符合标准,植物群落富有特色,爱护治理良好。

都市绿化建设因地制宜,主动培养、应用乡土树种,加大植物新品种的研究和引种驯化,丰富绿化植物种类。

都市广场以植物造景为主,乔、灌、花、草有机结合。

都市古树名木爱护治理法规健全,古树名木爱护建档立卡,责任落实,措施有力。

重视庭院绿化美化。

新建居住小区和改造旧居住区重视绿化建设,小区绿化符合标准。

主动推广建筑物、屋顶、墙面、立交桥等立体绿化,取得良好成效。

主题9:进展都市绿色交通编制了《都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并通过了技术审查,制定了保证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

都市道路网结构合理,道路资源分配合理,道路通行能力强。

优先进展都市公共交通,确立了公共交通在都市交通中的优先地位,明确了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制定了相应的保证政策和措施。

都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公交优先车道(路)设置科学,公共交通运营结构合理,出行分担率持续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重视都市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建设,制定了专项规划和政策措施。

都市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完善,人行道、自行车道安全、连续、畅通,无被非法侵占现象,机非分离、人车分离、行人、自行车过街等安全设施完善。

制定了停车设施专项规划,停车设施利用情形良好,无配建停车设施挪作他用现象。

开展“中国都市无车日”活动,制定活动工作方案,如期开展活动,大力宣传绿色交通,绿色出行意识持续提升。

主题10:历史文化遗产爱护制定了有关的法规和规章,以及相应的爱护措施和政策。

已编制有关的爱护规划,并按规定的程序依法批准实施。

保留了真实的历史遗存,有较完整的历史风貌,并在爱护规定中划定了爱护范畴。

各级文物爱护单位爱护状况良好,未列入爱护等级的历史建筑也得到妥善爱护。

注重对地点传统特色文化进行爱护,包括地点戏剧、传统工艺、饮食、民俗等。

关于具有旅行价值的爱护区,制定了相应的游客治理措施,并注意幸免由旅行引发的对居(村)民传统生活方式产生的不良阻碍。

建立有规范的爱护治理档案。

主题11:旧城改造编制旧城改造规划,并逐步得到实施。

开展旧城教育、医疗、商业服务、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更新改造,差不多满足旧城居民生活需求。

旧城道路、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更新改造完毕,旧城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旧城内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和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爱护。

都市老旧小区道路、绿化、照明等基础设施及居住环境普遍得到改善,全面实施物业治理。

主题12:都市安全都市各项建设严格执行国家的强制性规范。

完成对都市险情和易受损害程度的评判,按照实情制定以社区为重点的、系统的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和实施细则,并认真执行。

建立早期灾情警报系统,及时向居民公布灾情警告。

建立建设(城建)档案(专门是地下管线和重大工程档案)信息治理系统,为都市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地下管线事故明显减少,抢修救险能力明显提升。

划分各要紧职能部门和行为主体在防灾减灾方面的职责,有完整的危机处理程序和计策。

做好都市防灾减灾的宣传工作,提升都市居民(专门是老弱病残人员)和各有关方面的防灾减灾意识,确保居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重视都市之间防灾减灾方面的协作和交流。

主题13:灾后复原与重建都市政府对灾后复原和重建工作制定了近期规划和长远目标,从资金的筹集、人力的动员到重建工作的开展,都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打算。

政府各部门明确界定各自的职责,相互配合,争取同所有社会团体、民间组织进行广泛合作,支持各种参加救济、复原和重建的活动,使复原重建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把受灾的缺失降到最低。

在灾后重建的工作中要重点考虑老人、妇女和儿童的需要,鼓舞妇女主动参加与灾难的规划和治理工作。

交通运输、电力供应、住宅、市政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文化等各方面得到较好的复原,居民生产生活得到较好复原和进展。

主题14:风景名胜资源爱护认真贯彻执行“科学规划、严格爱护、统一治理、永续利用”的方针。

已完成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并按程序通过批准。

严格遵守经批准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服从规划治理。

严格执行《风景名胜区条例》,风景名胜区内的各项建设项目应符合风景名胜区规划,其建设选址按规定通过审批。

风景名胜区内没有破坏自然、人文景观,违章建筑,乱砍树木,捕猎动物等行为发生。

古建筑、古树名木储存完好。

风景名胜区内有严格的安全保证制度并得到认真地执行。

风景名胜区内的生态、生物多样性得到了切实有效地爱护。

主题15:小城镇建设城镇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已按法定的程序、权限审查批准并公布。

镇规划范畴内的各项建设严格执行“一书两证”制度。

对周边农村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较强,公共服务覆盖镇域农村和农民,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范畴较大,对农民和非农产业集聚具有较强的吸纳力。

镇区绿化状况良好,要紧街道和河、渠两岸植被丰富,镇域内各类古树名木储存完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