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二):实验十二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全部重要知识点
![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全部重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4e17846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5a.png)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全部重要知识点单选题1、如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甲病和乙病相关基因分别用A/a,E/e表示,其中有一种疾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男性人群中隐性基因a占1%。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Ⅱ—5为纯合子的概率是100%B.Ⅱ—6乙病致病基因来自于I—1C.Ⅲ—7为甲病患者的可能性是1/303D.可通过遗传咨询以确定Ⅲ—7是否患有甲病答案:C分析:根据1号、2号正常,其女儿患甲病,可判断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
根据1号、2号正常,其儿子患乙病,可判断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A、通过遗传图谱的分析,可以判定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1的基因型是AaX E Y,I-2的基因型是AaX E X e,Ⅱ-5的基因型是aaX E X-,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2,A错误;B、Ⅱ-6乙病致病基因来自于I-2,B错误;C、男性人群中隐性基因a占1%,Ⅱ-3的表现型是正常的,其在正常男性中为Aa的概率是(2×99%×1%)/(1-1%×1%)=2/101,Ⅱ-4是Aa的概率是2/3,计算可得出Ⅲ-7是aa的概率是1/303,C正确;D、通过遗传咨询可以预测子代发病率,不能确定Ⅲ-7是否患有甲病,D错误。
故选C。
2、下图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1~8表示基因。
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与2 .3 .4互为等位基因,与6 .7 .8互为非等位基因B.同一个体的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也应含有基因1~8C.1与3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1与2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分离D.1分别与6 .7 .8组合都能形成重组型的配子答案:B分析:由图可知,图中为一对同源染色体,1与2 .5与6 .3与4 .7与8为相同基因,1(或2)与3或4可能是等位基因,5(或6)与7或8可能是等位基因。
高中生物第二册 2 1 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2课后作业
![高中生物第二册 2 1 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2课后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29b9672b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94.png)
2.1.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2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通过观察兔的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来了解减数分裂过程B.用洋葱根尖制成装片,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分离现象C.必须在高倍镜下才能分辨出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D.用蝗虫的精巢做实验,视野中可以看到处于有丝分裂时期的细胞2.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②在次级卵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③着丝点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DNA数目不变⑤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二次减数分裂A.①②B.①③C.①④D.①⑤3.下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它属于下列何种细胞()A.肝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C.第一极体D.卵细胞4.下图为马蛔虫细胞的分裂图像,四个细胞来自同一个体的生殖器官。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细胞④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细胞②中B.细胞①②③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C.细胞①分裂形成的是体细胞,细胞④分裂形成的是精细胞D.图中细胞分裂时都由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动,减数分裂实际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5.某同学在观察某个哺乳动物生殖器官的细胞装片时,不小心与其他动物细胞分裂装片混在一起,将观察结果绘制成如下各示意图后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图中①②③④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B.图中①③细胞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C.图中②与④细胞可能来自同一个体D.图中①②③④细胞所含核DNA分子总数相同6.下列有关果蝇(2n=8)的精原细胞进行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观察到一个细胞中有2条X染色体,则这2条X染色体一定为同源染色体B.若观察到一个细胞中有2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中可能含有姐妹染色单体C.若观察到一个细胞中有4条X染色体,则该细胞不可能处于减数分裂过程中D.若观察到一个细胞中有1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可能出现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现象7.某实验小组将某二倍体生物(2n=18)的卵原细胞的全部核DNA分子的两条链都用32P标记,然后置于不含放射性同位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期间收集到甲、乙、丙、丁四个细胞,四个细胞中染色体和DNA分子被标记的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甲乙丙丁染色体DNA 染色体DNA 染色体DNA 染色体DNA 被标记数18 36 18 18 9 18 18 18 未标记数0 0 18 18 0 0 0 0A.只有甲细胞可能正在发生基因重组B.只有乙细胞不可能处于减数分裂过程中C.乙细胞可能处于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D.只有丁细胞可能正在发生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8.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时9.对果蝇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根据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将细胞分为甲、乙、丙三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甲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B.乙组细胞暂时没有进行分裂C.丙组细胞的出现与减数分裂有关D.甲组细胞数目是三组中最多的10.下列关于受精作用,错误的是()A.精子与卵细胞之间的相互识别离不开细胞膜内侧的糖蛋白B.受精卵中来自卵细胞的染色体有50%,而DNA多于50%C.精子与卵细胞的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D.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随机性有关11.下列关于人体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受精卵中来自精子和卵细胞的核基因数量不一定相同B.导致配子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C.精卵识别的物质基础是精子细胞膜上的信息分子和卵细胞膜上相应受体D.初(次)级卵母细胞不均等分裂是为了将营养物质最终尽可能多的集中在卵细胞中12.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的生理作用()A.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B.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D.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13.图1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图2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1曲线可表示有丝分裂部分时期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B.若图1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23C.若图1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1D.图2所示为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相应变化可发生在图1中的b点时14.某夫妇表现型正常,却生育了一个(染色体)三体男孩,已知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减数分裂的观察
![减数分裂的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0c4690ca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5c.png)
实验一减数分裂的观察一、实验目的:通过显微镜观察玉米,小麦,蚕豆等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制片,熟悉减数分裂过程,着重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为深入理解遗传学基本规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大原理:减数分裂是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它包括连续两的细胞分裂阶段:每一次分裂为染色体数目的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为染色体数目的等数分裂。
两次分裂可根据染色钵变化特点各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由于第一次前期时间较长,染色体变化比较复杂,故其前期又可分为五个时期。
在减数整个过程中,同源当染色体之间发生联会、交换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进行自由组合。
最终分裂为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四个子细胞,从而发育为雌性或雄性配子。
雌雄配子通过受精又结合成为合子,发育为新的个体,这样又恢复了染色体数目。
由于不同雌雄配子染色体的重新组合,产生了大量的遗传变异,有利于生物的适应和进化。
生物的性母细胞成熟时,减数分裂各期染色体变化的特征简述如下:第一次分裂:前期:可分为以下五个时期:细线期:核内染色体呈细长线状,互相缠绕,难以辨别成双的染色体。
偶线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成为联会。
这样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称为二价体。
粗线期:配对后的染色体逐渐缩短变粗,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这样一个二价体中就包含了四条染色单体,故称为四合体。
在此期间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能发生片段交换。
双线期:各对同源染色体开始分开,由于在粗线期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换,因而同源染色体在一定区段出现交叉结。
此期可清楚地观察到交叉现象。
终变期:染色体更为浓缩粗短,交叉结向二价体的两端移动,核仁和核膜开始消失,此时各二价体分散在核内,适于记数染色体的数目。
中期:核仁和核摸消失,所有二价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细胞质里出现纺锤体,每个二价体的两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别趋向纺锤体的两极,此时最适于计数染色体的数目和观察各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高中生物必修2判断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2判断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8110dcfab069dc51220110.png)
1.某正常分裂中的细胞如果含有两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不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
2.某一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同源染色体正在移向两极,同时细胞质也在进行均等的分配,则该细胞一定是初级精母细胞。
3.将精原细胞所有的DNA分子用32P标记后在31P的培养基中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继续进行减数分裂后产生8个精子,含有32P标记的一定占1/2。
4.减数分裂过程中,一定会发生交叉互换。
5.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核DNA与染色体数目之比为2的时期包括G2期、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与中期。
6.基因型同为Aa的雌雄个体,产生的含A的精子与含a的卵细胞的数目之比为1:1。
7.某二倍体生物在细胞分裂后期含有10条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8.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某种变化,使得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分别为A和a,则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这种变化可能是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
9.在正常情况下,同时含有2条X染色体的细胞一定不可能出现在雄性个体中。
10.二倍体生物的有丝分裂过程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但是四分体的数目为0。
11.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发现细胞质均匀分配,则此细胞一定来源于雄性动物体内。
12.在具有有性染色体的生物中,如果染色体在大小形态上两两相同,则此个体一定为雌性。
13.DNA不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但一切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14.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同位素标记是一种基本的技术。
在侵染实验前首先要获得同时含有32P与35S标记的噬菌体。
15.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前,用分别含有32P与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从而让噬菌体带上放射性标记。
16.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不仅直接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也直接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17.人的遗传物质含有4种碱基,细菌的遗传物质可能为DNA或RNA,烟草的遗传物质为RNA。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实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实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https://img.taocdn.com/s3/m/398a89e6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30.png)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实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
裂固定装片
实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一、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的阶段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
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
胞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
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三、材料选择和染色剂:蝗虫精子细胞容易获得,易于观察,染色体数量少。
每个
时期的染色体形态都可以观察到。
染色剂选择:易用碱性染料染色
四、实验步骤:
知识电话:
1、实验材料的选择宜选用雄性个体生殖器官,
原因是:
(1)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细胞数。
(2)动物卵巢的减数分裂尚未完成。
排卵期间只有次级卵母细胞排出。
次级卵母细
胞只有在与精子相遇并受到精子刺激后才能继续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
2、观察减数分裂过程选取的材料是能进行减数分裂的,如植物的花药,动物的精巢、卵巢等。
3.减数分裂固定负载的产生过程包括:解离
漂洗
染色
制片四个环节,这些环节的操作与有丝分裂固定装片制作相同。
高中生物人教新教材必修二长句表述类问题填空练习(附参考答案)
![高中生物人教新教材必修二长句表述类问题填空练习(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7652fb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b8.png)
高中生物必修二长句表述类问题填空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豌豆花传粉和受粉的特点:。
2.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
3.判断控制某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依据:。
4.有些转入抗盐基因的植物自交,其后代抗盐∶不抗盐=3∶1,另一些转入抗盐基因的植物自交,其后代抗盐∶不抗盐=15∶1,原因:。
5.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精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原因是。
6.同源染色体联会的意义:。
7.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宜选用雄性个体生殖器官的原因:。
8.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9.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型,其比例为44%∶6%∶6%∶44%,请解释出现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
10.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他的依据是。
11.常用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的原因:。
12.一对表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型,据此推测基因的位置及造成性别比例改变的可能原因:。
13.艾弗里及其同事进行了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该实验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
14.要获得32P(或35S)标记的噬菌体,必须用含32P(或35S)的大肠杆菌培养,而不能用含32P(或35S)的培养基培养,原因是。
15.对噬菌体进行同位素标记的大致过程:。
16.将一个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
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原因是,因此在得到的n个噬菌体中只有2个带标记。
17.生物学中,经常使用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研究DNA合成情况,原理是,因此可根据放射性强度变化来判断DNA的合成情况。
18.DNA分子复制的意义:。
减数分裂的观察
![减数分裂的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7e7d280416fc700abb68fc4b.png)
实验用品
1.器材:解剖器材,盖玻片,培养皿,吸管。 2.试剂:1NHCl,Carnoy固定液;改良苯酚品红。 3.实验材料:大葱花
实验步骤
取花蕾长度在3~4mm,花药长度为 1~1.1mm的大葱花,投入Carnoy固定液中 固定1~2小时,也可将材料置于70%的酒 精中长期保存。 制片的方法同根尖染色体的制备方法。
减数分裂的观察
目的要求 实验原理 实验用品 方减数分裂过程及各个时期 的特点 2.掌握小鼠精巢减数分裂标本的制备过程
实验原理
减数分裂(meiosis)是高等生物个体在形成生 殖细胞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的分裂方式。在 这个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 次,结果形成的生殖细胞染色体减半,称为减 数分裂。减数分裂是生物遗传与变异的细胞学 基础。
减数分裂前期I
减数分裂中期I
减数分裂后期I
减数分裂后期I
减数分裂末期I
实验报告
在取材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绘图表示植物细胞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1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1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7d234ac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5f.png)
受精阶段
①精卵相遇→顶体反应 (释放顶体酶,穿越 放射冠和透明带)
放射冠
(卵丘细胞)
透明带
卵细胞膜 第一极体
②精子接触卵细胞膜→透明带反应
(防止多精入卵受精的第一道屏障)
③精子入卵→卵细胞膜反应
(防止多精入卵受精的第二道屏障)
释放顶体酶,溶解 顶体酶将透明带 卵丘细胞之间物质 溶出一条孔道
①精卵相遇,发生顶体反应,精子穿入 放射冠,接触并穿越透明带
过程相似点: 减II和有丝过程相同,都是通过着丝点分裂,将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最大区别:
减II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有同源染色体。
精细胞
次
级
精
母
精细胞
细
胞
精细胞经过变形成为精子
不
属
于
减
数
精
分
细
裂
胞
变形
精 子
的
过
尾部
程
头部
(细胞核)
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个分裂阶段的比较
项目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②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
①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长度和着丝点位置相同) 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一般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
一对同源染色体 一对同源染色体
思考:所有同源染色体的大小 都相同吗?
不一定,例如人体的X和Y是一对同源 染色体,但大小不相同。
能联会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考点二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Copyright © 2018 芃苇_PengV. All Rights Reserved.
考点二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一、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点比较
实验十二细胞减数分裂实验
![实验十二细胞减数分裂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7e493cf9e45c3b3567ec8bdf.png)
减数分裂末期Ι(玉米花药压片)
• 染色体到达两极后,解螺旋为细丝状、核膜 重建、核仁形成,同时进行胞质分裂。
实验报告内容和要求
• 减数分裂:前期I的偶线期、双 线期、终变期和中期I各绘一图
• 以点线结构绘图,各细胞结构标 注清楚
• 简述各分裂时期分裂相形态特征及 染色体的形态变化
实验十二 细胞减数分裂实验
细胞的减数分裂
(必做,综合性实验,4学时)
概述
细胞分裂
细胞的生长与增殖是生命的重要特征,是生 物繁育的基础.每个生物体通过细胞分裂才 能达到生长与繁育的目的. 因此细胞分裂 (cell division)是这一过程的关键环节.
细胞通过分裂将复制的遗传物质均匀地分 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证了细胞遗传物质的 稳定.
减数分裂前期Ι(玉米花药压片)
• 偶线期:是同源染色体配对的时期即同源染色体联 会(synapsis) 。 配对后同源染色体形成二价体(bivalent). 染色体虽然比细线期清晰,仍然细长,尚不能辨清其 数目.
减数分裂前期Ι(玉米花药压片)
• 粗线期:染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变粗变短,同源染色体配对完成, 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四分体染色 体),染色体头尾基本可见,核仁附着在特定的染色 体(核仁组织者染色体)上.
实验原理
减数分裂Ι的显微观察内容
➢ 细线期(leptotene) ➢ 偶线期(zygotene) ➢ 粗线期(pachytene) ➢ 双线期(diplotene) ➢ 终变期(diakinesis)
中期Ι 后期Ι 末期Ι
减数分裂前期Ι(玉米花药压片2N=20)
• 细线期: 染色体呈细线状,具有念珠状的染色 粒.细线期虽然染色体已经复制,但光镜下分辨 不出双线结构.
高中生物备课素材:如何通过实验观察减数分裂
![高中生物备课素材:如何通过实验观察减数分裂](https://img.taocdn.com/s3/m/848e6c2dad51f01dc381f1d8.png)
如何通过实验观察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第二章第一节内容,是整本教材内容的基础,唯有充分理解减数分裂的过程及意义,才能有效学习和认识生物的遗传与进化。
在显微镜下,学生通过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各分裂相,可清晰地观察到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深刻认识减数分裂的动态过程。
而在教材中,只有减数分裂的模拟实验,虽能满足教学要求,但缺乏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欠缺实验方法及详细的操作步骤。
那么,如何通过实验观察减数分裂?试题解析试题1:下列有关几个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看到有四分体的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B.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时两条相同颜色的染色体代表同源染色体C.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先要进行设计再选择多种类型的核苷酸为材料D.根据调查的数据,就能确定各种遗传病的类型和发病的根本原因解析:本题考查了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以及遗传病的调查等方面的知识。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A正确;同源染色体是形态、大小相同,一条来自于父方、一条来自于母方的两条染色体,应该用两条颜色不同的染色体代表同源染色体,B错误;DNA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组成的,因此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要设计四种类型的核苷酸为材料,C错误;根据调查的数据,只能获得该遗传病的发病率,D错误。
故答案为A。
试题2:下图为“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实验的相关照片,图中MⅠ代表减数第一次分裂,MⅡ代表减数第二次分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过程中要进行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等操作B.该实验可直接用高倍镜进行观察C.可在显微镜视野下观察到乙图变化的连续过程D.可在图乙的MⅠ①中找到图甲的结构解析:该实验是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所以不需要进行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等操作,A错误;该实验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目标,再换高倍镜观察,B错误;制作装片后细胞已经死亡,因此不能观察到乙图变化的连续过程,C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有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现象,故可在图乙的MⅠ①中找到图甲的结构,D正确。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受精作用(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受精作用(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16ed328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e4.png)
受精作用合格考达标练1.卵原细胞内含有Aa、Bb两对同源染色体,已知此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Ab(不考虑交叉互换),则其产生的3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分别为()A.AB、Ab、AbB.Aa、Bb、ABC.Ab、aB、abD.Ab、aB、aBAb,推知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极体的染色体组成为Ab;第一极体形成的两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均为aB,D项正确。
2.下列材料中,最适合观察细胞减数分裂的是()A.蚕豆的花药B.成熟花粉粒C.蚕豆的根尖D.马蛔虫的受精卵,成熟花粉粒已经完成了减数分裂过程,不能作为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
3.某种生物的三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D与d)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如图表示该生物的精细胞,试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组成,判断这些精细胞至少来自几个精原细胞(不考虑互换)()A.2个B.3个C.4个D.5个,根据这一点可以判断①④可来自一个精原细胞,②⑥可来自一个精原细胞,③来自一个精原细胞,⑤来自一个精原细胞,故这些精细胞至少来自4个精原细胞,C项正确。
4.下列能体现受精作用实质的是()A.精子识别卵细胞B.精子进入卵细胞内C.卵细胞会发生一系列反应阻止其他精子进入D.精子细胞核与卵细胞细胞核的融合5.在显微镜下观察动物组织切片,发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有的是体细胞的一半,有的是体细胞的2倍,该切片取自()A.人的小肠表皮B.家兔胚胎C.绵羊肝脏D.牛精巢,这些组织或器官的细胞所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都是有丝分裂,不可能出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的情况,而牛的精巢内,一部分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精细胞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一部分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
6.下列关于受精作用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精卵相互识别的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B.后代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DNAC.使后代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变异D.后代继承了双亲的全部遗传性状,相互识别依赖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A项错误。
高中生物人教2019版必修2减数分裂讲义
![高中生物人教2019版必修2减数分裂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a6f2f76e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07.png)
2.1.1 减数分裂 讲义 学生版一、减数分裂的相关概念 1.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1)适用范围:进行__________的生物。
(2)时间:原始生殖细胞形成__________时。
(3)特点:染色体复制__________,细胞连续分裂__________。
(4)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__________。
2.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1)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__________,一条来自__________,一条来自__________。
(2)非同源染色体:形状、大小__________,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进行__________的染色体。
3.联会和四分体(1)联会: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__________的现象。
(2)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__________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
联会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过程,而四分体是联会的结果,是同源染色体的特殊存在形式。
由上图可知: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1.形成场所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__________。
2.染色体的主要行为(1)间期一部分精原细胞的体积增大,染色体__________,成为__________,此时的染色体呈__________的状态。
(2)减数分裂过程①减数分裂Ⅰ②减数分裂Ⅱ三、卵细胞的形成1.形成场所:____________。
2.形成过程3.结果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__________,三个__________都退化消失。
四、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1.实验原理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通过变形形成精子。
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________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高中生物教材实验知识点梳理
![高中生物教材实验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01910f4cf524ccbff0218476.png)
高中生物教材实验知识点梳理(共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二部分高中生物教材实验知识点梳理高中考纲规定教材的19个实验可分为:(1)显微镜观察类实验:一、三、四、六、十、十二;(2)探究性实验:七、九、十三、十五、十七、十九;(3)验证性实验:二、八;(4)模拟实验:五、十一、十六;(5)调查类实验:十四、十八。
实验一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必修一P26)1、原理、步骤、结论2、实验注意事项(1)选材:口腔上皮细胞或洋葱内表皮细胞(无色)【不能用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或叶肉细胞,防止颜色的干扰】(2)缓水流冲洗目的:防止玻片上的细胞被冲走。
(3)几种试剂在实验中的作用①%NaCl溶液(生理盐水):保持口腔上皮细胞正常形态。
②8%盐酸:a.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b.使染色体中DNA与蛋白质分开,有利于染色。
③甲基绿吡罗红染液:混合使用且需现配现用。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必修一P18)1、实验原理及步骤2、实验注意事项(1)还原糖鉴定实验材料要求:需为白色或浅色,且还原糖含量高。
【不能用绿色叶片、西瓜、血液等材料,防止颜色的干扰;不能用马铃薯(含淀粉)、甘蔗、甜菜(含蔗糖)。
】(2)唯一需要加热:还原糖鉴定,且必需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若不加热则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3)非还原糖(如蔗糖)+斐林试剂(水浴加热),现象不是无色而是浅蓝色[Cu(OH)2的颜色]。
(4)唯一需要显微镜——脂肪鉴定,实验用50%酒精的作用——洗掉浮色。
(5)斐林试剂:需混合加入,且现配现用;双缩脲试剂:需分别加入(先加A液,后加B液)。
实验三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必修一P7)1、显微镜的使用22、显微镜使用的注意事项:先低后高:先低倍镜后高倍镜。
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的放大倍数。
镜头与放大倍数的关系:目镜越短,物镜越长,物镜距离玻片越近,放大倍数越大。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1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1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53ae8ee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78.png)
均等分裂 变形
卵母细胞 不均等 分裂;第一极体 均等 分 裂
不变形
(续表)
结果
1个精原细胞→4个精细胞 1个卵原细胞→ 1 个较大的卵细
→变形成为4个 精子 ( 胞(成熟配子)和 3 个较小的极体
成熟配子)
(退化消失,不能受精)
相同点
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相同
4.受精作用 (1)概念: 卵细胞和精子 相互识别、融合成为 受精卵 的过程。 (2)实质:精子的 细胞核 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 染色体 会合在
(× )
(6)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 × )
[解析]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7)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 ( × ) [解析]同源染色体配对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8)二倍体生物细胞进行着丝点分裂时,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 ) [解析]二倍体生物细胞进行着丝点分裂时,该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若为前者,则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9)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则该细胞分裂的前一时期细胞内应 存在四分体。 ( × ) [解析]二倍体生物细胞内一般含有2个染色体组,含4个染色体组的细胞可能处 于有丝分裂后期,而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易错辨析】 (1)联会的一对染色体必定会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 ( × ) [解析]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相互分离,之后进入不同 的子细胞。 (2)用显微镜观察胚胎干细胞的细胞分裂时,可见同源染色体配对。( × ) [解析]胚胎干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 配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配对。 (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 √ )
高中生物 减数分裂的观察
![高中生物 减数分裂的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bb8e1200f111f18583d05a6b.png)
减数分裂的观察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用品 实验步骤 绘图 思考题
实验目的
了解动物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各时期的主要 特点,掌握动物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 标本装片的制作技术。
了解高等植物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过 程,观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 学习并掌握植物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标本 的制作方法。
范围内涂成薄层。
(4)染色 在涂好的载玻片上滴加一滴或半滴染液,稍后用镊子把所有可见 花药壁残渣清除干净。
(5) 初检与压片 染色后置于低倍显微镜下初步检查,若花粉母细胞正处于分 裂期,即可压片。
(6) 镜检观察 在低倍镜下寻找适当视野,并正确区分处于减数分裂各个时 期的花粉母细胞、二分体、四分体以及花粉粒、花药壁残留组织与细胞。
实验原理
减数分裂是生物在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的一 种特殊的细胞分裂,它包括连续两次的细胞分裂阶段:第一次分 裂为染色体数目的减数分裂,第二次为染色体数目的等数分裂。 两次分裂可根据染色体变化特点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由于第一次分裂前期较长,而且变化复杂,故其前期又分为五个 时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联会、交换和分 离,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进行自由组合,最终分裂成为染色体数目 减半的四个子细胞。精卵细胞经过受精结合成为受精卵发育为新 的个体,这样又恢复了原有染色体的数目。在动物的有性生殖过 程中,精巢首先分化为精母细胞(2n),经第一和第二次分裂, 形成4个精子(n)。在适当的时间给动物注射秋水仙素,并取动 物的精巢,经低渗、固定等处理后,可观察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 染色体的变化。
(2)固定 卡诺氏固定液固定2~4小时,经95%酒精洗2~3 次后,转入70%酒精保存。
最新生物实验十二: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必修2)
![最新生物实验十二: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7d8bddbc84254b35eefd34f7.png)
实验专题十三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一.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的阶段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
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三.注意(1)选择蝗虫作实验材料的理由:蝗虫染色体数目较少,染色体较大,易于观察。
在同一染色体玻片标本上可以观察到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还可以观察精子的形成过程。
(2)雄蝗虫精原细胞内含有23条染色体,雌蝗虫细胞内含有24条染色体;其中常染色体11对,22条,雌雄相同;性染色体在雄性中为一条,即为XO,雌性中为两条,即为XX。
(3)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的是不同细胞所处的不同细胞分裂时期,是静态的图像,由于细胞已经在制作装片时被杀死,我们不可能看到减数分裂的动态过程。
(4)实验成功的关键是掌握镜下区别两次分裂时期细胞的方法四、方法步骤:A.精巢管顶端B.减数第一次分裂C.减数第二次分裂D.精子细胞E.精子五.课后讨论:1.减数第一次分裂会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成、同源染色体在赤道板位置成对排列、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分别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等现象。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非同源染色体成单排列在细胞赤道板位置,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2.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别排列在细胞赤道板的两侧,末期在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由该细胞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组成,其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每条染色体均由两条染色单体构成。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的赤道板的位置。
末期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3.同一生物的细胞,所含遗传物质相同;增殖的过程相同;不同细胞可能处于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十二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P21
1、目的要求: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2、材料用具: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显微镜。
3、方法步骤:
(1)在低倍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
胞和精细胞。
(2)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4、讨论:
(1)如何判断视野中的一个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还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查看《五年高考三年模拟》P68)
(2)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相比,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的不同点是什么?末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