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_各单元知识点小结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_各单元知识点小结](https://img.taocdn.com/s3/m/f857c41a4b35eefdc8d333c0.png)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每单元【小结】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小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2、亿以内数的读法:小结: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3、亿以内数的写法:小结: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
4、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小结:①、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5、改写成“万”做单位的数:小结:去掉个级末尾的4个0,换成一个“万”字。
如:2850000=285万6、求近似数:小结: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7、表示物体个数:1 2 3 4 5 6 ……. 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数个的。
8、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亿以上数的读法:小结:亿以上的数也是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10、亿以上数的写法:小结:1、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
2 、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11、“亿”做单位的数:小结: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就要看千万位进行四舍五入。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复习汇总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复习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e70a7efba0d4a7302763abd.png)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复习汇总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数位:个位、十位、百位、……亿位等等,都是数位。
注意区分计数单位与数位。
3、数级:个级、万级、亿级……都是数级,一个数级包括四个数位。
个级包括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包括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级包括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5、大数的读法:先分级,再读数。
注意虚线分级。
(1)含有两级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含有三级数的读法: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每级末尾不论有几个0,都不读;每一级中间和前面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6、大数的写法:先分级,再写数。
注意虚线分级。
(1)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2)含有三级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7、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8、改写成不同计数单位的数:(1)整万、整亿的数:将个级的4个0改写成“万”,将万级、个级共8个0改写成“亿”注意:整万、整亿的数的改写属于准确数,要用“=”连接。
(2)非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将万位以后的数作为尾数,对尾数的最高位(千位)四舍五入,再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3)非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将亿位以后的数作为尾数,对尾数的最高位(千万位)四舍五入,再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9、省略尾数(求近似数):先分级,再看省略的最高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或舍去。
注意:四舍五入后的结果是近似数,所以符号一定要用“≈”。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与归纳(全面)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与归纳(全面)](https://img.taocdn.com/s3/m/09117048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60.png)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与归纳(全面)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认识数位顺序表在我国的计数惯中,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从右边起依次为个级、万级、亿级。
计数单位包括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等。
个级的计数单位包括个、十、百、千,万级的计数单位包括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级的计数单位包括亿、十亿、百亿、千亿。
每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称为数位。
个级的数位包括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的数位包括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级的数位包括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称为十进制计数法。
二、读数的方法读数时,先分级,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亿以内数的读法是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都只读一个。
亿以上数的读法是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读亿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读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都只读一个。
三、写数的方法亿以内数的写法要保证个级是四位数,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如果某个数位上没有计数单位,就在那个数位上写占位。
亿以上数的写法也要保证个级和万级都是四位数,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同样,如果某个数位上没有计数单位,就在那个数位上写占位。
四、比较多位数大小的方法比较多位数大小时,先确定数位数,看位数是否相同。
1、当数的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比位数少的数大。
2、当数的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如果相同则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1、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先分级,将个级的四个数字省略,换成“万”字。
2、将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先分级,将个级和万级的八个数字省略,换成“亿”字。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梳理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466a9ae0aaea998fcd220e7d.png)
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知识点1:什么是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知识点2:每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比如: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知识点3:什么叫做数位?数级?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是叫做数位,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分别为个级、万级和亿级。
知识点4:一个数字是几位数?每个数位是的数字表示什么意义?哪一位上是几,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比如:65780035中,7所占的位置是十万位,7表示7个十万。
知识点5:一个数是几位数?一个数由几个简单数字组成,占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
比如:536由5、3、6三个简单的数字组成,它们占了百位、十位、个位三个数位,就是三位数。
知识点6:什么叫做自然数?自然数有什么特点?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这些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自然数都是整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知识点7:什么叫做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知识点9:大数的读法:一划:个位起,每四位,划虚线,分数级;二看:各数级,多少亿,多少万,多少一;三读:高位起,开始读,一级一级往下读。
亿级和万级,都照个级读,亿级读完加“亿”字,万级读完“万”字;四想:末尾0,都不读,其他0,读一个。
知识点10:大数的写法:一找:找亿、万,分数级;二看:各数级,多少亿,多少万,多少一;三写:高位起,开始写,一级一级往下写;四想:若数位,没单位,就用0,去占位。
知识点11: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划虚线,分数级,去掉末尾4个0,再在后面加“万”字。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各个单元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各个单元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876953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f3.png)
四年级上册数学各个单元知识点整理第1单元:《升和毫升》1.为了准确测量或计量容器的容量,要使用统一的单位:升和毫升。
2.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做单位。
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3.1升水正好可以装满棱(leng)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
也相当于是2瓶500ml毫升的矿泉水。
4.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做单位。
毫升可以用字母“ml”表示。
1毫升水大约只有十几滴。
5.(1)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80升;(2)一瓶酱油大约有400毫升;(3)一锅水大约有5升;(4)一汤勺水大约有10毫升;6.1升=1000毫升。
第2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1.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60÷20=3。
(可以想20×3=60,所以60÷20=3;也可以想6÷2=3,所以60÷20=3)2.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笔算时当被除数的前两位够除时,商的最高位要写在十位上。
试商时:350里最多有()个40;542里最多有()个80。
3.180分=()时;(180÷60=3)540秒=()分;(540÷60=9)4.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1)从一个数里连续除以两个数就等于从这个数里除以后两数之积。
(270÷6÷5=270÷(6×5)=270÷30=9)(2)从一个数里除以两数之积就等于从这个数里连续除以这两个数。
(210÷35=210÷(7×5)=210÷7÷5=6)(3)典型练习1:有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一共放了224本书,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第一种思路:①先算一个书架放多少本:224÷2=112(本);②再算每层有多少本:112÷4=28(本)。
第二种思路:①先算一共有几层:4×2=8(层);②再算每层有多少本:224÷8=28(本)。
四年级上册数学每个单元的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每个单元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a3f8f5b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3e.png)
四年级上册数学每个单元的知识点以下是四年级上册数学每个单元的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 记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
2. 数的组成:每相邻两个记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即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百是一千,10个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 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或“万”字。
4. 数的写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占位。
5. 近似数的认识:有时候一些数的值太大或太小,不好算,可以估算。
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 认识公顷: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2. 认识平方千米: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3. 面积单位的换算: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1. 角的概念: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2. 认识度数: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6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3. 角的度量: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的测量工具。
使用量角器测量角时,角的一条边与量角器的“0”刻度线重合,另一条边指向刻度线几度就是几度。
4. 角的大小比较: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5. 角的分类:锐角<90°,直角=90°,钝角>90°,平角=180°。
6. 余角和补角:两个角的和是90°,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两个角的和是180°,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7. 用尺子画角:先画一条射线,再用量角器确定度数,最后再画一条射线。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16b5953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ed.png)
主要内容
1、计数单位及数位顺序表 2、数的读法和写法 3、数的大小比较 4、数的改写
数位
读法
写法
比较
改写
练习
• 10个一万是( )
十万
• 10个十万是(
)
• 10个一百万是(
)
• 10个一千万是( )
一百万
• 小结:
•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1)4公顷 ○ 400平方米 >
(2)8999平方米 ○ 8公顷
<
(3)3000平方米○ 3公顷
<
(4) 5公顷 ○ 50000平方米 =
解决问题 1.一个正方形果园的周长是1200米,这个果园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
2.一辆洒水车的洒水宽度是5米,现在以每分钟200米的速度在路上行驶,1小时能洒水多少公顷 ?
一千万
一亿
10
数计位数顺位单序位表
亿
……
位
千 百 十 万万 万万万 位 位位 位
千百十 个 位位位 位
亿级
万级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个级
读出下面各数。
807030
读作: 三百二十四万零五百八十一 读作: 八十万七千零三十 读作: 一千二百万零八百
亿以内数的读法: 1)从( )读起,一高级位一级往下读;
506×15= 与0相乘后,再加上进位数,写在相应的数位上。
270×36=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 写几个0.
判断并改错:
134 × 16
480 × 17
704 × 39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0772224240c844768eaee0c.png)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数的组成: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
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百亿是一千亿。
2.数级:数级是为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
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逗号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3.数级分类(1)四位分级法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我国读数的习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
如:万(数字后面4个0)、亿(数字后面8个0)、兆(数字后面12个0,这是中法计数)……。
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
(2)三位分级法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这是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
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
4.数位: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位顺序表: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即满十进一)。
6.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8.亿以上的数的读法:(1)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2)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亿”字或“万”字;(3)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9.亿以上的数的写法:(1)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级写起;(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10.两个数比较大小:(1)首先看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b34d6c17c1cfad6185fa711.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一(个)、十 、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3、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4、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5、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6、亿以上数的读法:① 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
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 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亿以上数的写法:① 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 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比较数的大小:① 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②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9、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10、表示物体个数:1,2 ,3, 4, 5 ,6 ,7 ,8 ,9 ,10, ……. 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3、ON ╱CE :开关及清除屏键,清除显示屏上的内容。
AC: 清除键,清除所有内容。
整数部分数级 … 亿级万级个级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计数 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四年级数学单元上册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单元上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b2e5759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00.png)
四年级数学单元上册知识点一、数的认识1. 自然数及其基本性质1.1 自然数的概念1.2 自然数的读法、写法及分类1.3 自然数的顺序、比较和排列2. 十以内的加减2.1 加减法定义和概念2.2 加减法的基本性质2.3 加减法的口算及写法二、数的拓展1. 数的进位和退位1.1 进位的概念1.2 进位的方法1.3 退位的概念和方法2. 带进位减法2.1 带进位减法的概念和口算法2.2 带进位减法的列式计算2.3 带进位减法的解决问题3. 数量单位3.1 数量单位的概念3.2 数量单位的常用记法3.3 数量单位的换算三、长度的认识1. 长度的量和单位1.1 长度概念和量1.2 长度单位的种类1.3 长度单位的换算2. 长度的比较和排序2.1 长度大小的比较2.2 长度大小的排序3. 长度的测量3.1 长度测量的基本方法3.2 规范使用尺、直尺和卷尺四、重量的认识1. 重量的量和单位1.1 重量概念和量1.2 重量单位的种类1.3 重量单位的换算2. 重量的比较和排序2.1 重量大小的比较2.2 重量大小的排序3. 重量的测量3.1 重量测量的基本方法3.2 规范使用天平和千分秤五、时间的认识1. 时间的量和单位1.1 时间的概念和量1.2 时间单位的种类1.3 时间单位的换算2. 时间的刻画2.1 时刻的刻画2.2 时间的长度刻画3. 时间的读、写和计算3.1 时间的读法和写法3.2 时间的加减六、数据统计1. 数据的收集1.1 数据的概念1.2 数据收集的方法2.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2.1 数据的图像表示2.2 数据的简单统计3. 数据的解读和应用3.1 数据的解读和分析3.2 数据的应用七、空间形状1. 几何图形1.1 点、直线、线段、射线1.2 角1.3 三角形和四边形2. 立体图形2.1 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2.2 常见的立体图形八、思维拓展1. 探究数学1.1 数学领域及其应用1.2 数学解决问题1.3 发现规律2. 算法和计算2.1 算法的定义和表示2.2 算法的求解过程2.3 算法的实际应用。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fdab701f7ec4afe04a1df6e.png)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数一数、认识更大的数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2、十进制计数法。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制关系。
3、数一数:能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一百万一百万地数……人口普查、国土面积1、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
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
每级末尾的零不读,在各级中间的零必须读。
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2、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
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
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
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4、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5、改写的意义:为了读数、写数方便。
近似数1、精确数与近似数的特点。
精确数一般都以“一”为单位,近似数都是省略尾数,以“万”或“亿”为单位。
2、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
首先确定要精确到哪一位(即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先找到这一位数,并在其下方点一点做上标记,要舍还是入,要看这一位数的后一位数,如果后一位数是0、1、2、3、4则是四舍,如果是5、6、7、8、9则是五入的情况,则必须把做标记的数+1,不管是舍还是入,做记号的数的后面有几位数就都用0去代替他们。
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
第二单元《线与角》线的认识1、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和射线。
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
读作:直线AB或直线BA。
线段: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40f2e11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5e.png)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一)附录:混合运算:运算顺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没有括号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1、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计算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时,要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
2、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计算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加减法。
3、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在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中,不管算式中有加、减、乘、除哪种运算,都要先算括号内的,再算括号外的。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1、1 升(L)=1000 毫升(ml 、mL)2、从里面量长、宽、高都是1 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正好是 1 升。
1 升水重1 千克。
生活中:一杯水大约 250 毫升;一个高压锅大约盛水 6 升;一个家用水池大约盛水30 升;一个脸盆大约盛水 10 升;一个浴缸大约盛水 400 升;一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 2 升;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 30 升;一瓶饮料大约是 400 毫升;一锅水有 5 升;一汤勺水有 10 毫升。
3、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血液总量约为 4000----5000 毫升。
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 200 毫升。
4、1 毫升大约等于 20 滴水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1.试商时,将除数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若除数变大(五入试商),则初商可能偏小;若除数变小(四舍试商),则初商可能偏大。
例1:362÷43,将43看作(4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偏大);362÷48,将48看作(5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偏小)。
2. ()53÷56,若商是一位数,()里能够填(5,4,3,2,1),最大是(5);若商是两位数,()里能够填(6,7,8,9),最小是(6)。
439÷()4,若商是一位数,()里能够填(4,5,6,7,8,9),最小是(4);若商是两位数,()里能够填(3,2,1),最大填(3)。
3.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则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4.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c853707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96.png)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2、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3、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4、数位顺序表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是数位,一(个)、十、百、千、万⋯⋯是计数单位。
从右往左每四个数位分一级,数级包括:个级、万级、亿级。
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6、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7、读数时,只是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8、写数:万级和亿级上的数都是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够用0补足。
9、改写和省略(1)改写去掉末尾的四个0,将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如:450000=45万去掉末尾的八个0,将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如:200000000=2亿(2)省略去掉末尾的四位数字,将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3)去掉末尾的八位数字,将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用“四舍五入”法,要注意看清去掉部分的最高位,如果是5或比5大,要向前一位进一。
) 如:54340≈ 5万56070≈6万720023000≈7亿459800000≈5亿改写和省略的区别:改写不改变数的大小用=连接如:450000=45万200000000=2亿省略改变了数的大小用≈连接如:54340≈5万720023000≈7亿计算工具的认识:1、由我国古代发明的,沿用至今的计算工具是(算盘)。
2、算盘的上珠代表5,下珠代表1。
3、计算器上的按键:ON/C开关及清除屏键OFF 关机键 AC 清除键 CE 清除键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一、常用的长度和面积单位及进率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进率: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进率: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二、单位之间互化的方法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133b29fa8114431b90dd8c1.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3.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4.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5.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6.亿以上数的读法: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
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亿以上数的写法:①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比较数的大小:①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9.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10.表示物体个数:1,2 ,3, 4, 5 ,6 ,7 ,8 ,9 ,10,……. 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3.ON╱CE:开关及清除屏键,清除显示屏上的内容。
AC: 清除键,清除所有内容。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公顷: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作单位。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791cd29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ef.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1. 数的认识与比较第一个单元主要介绍了数的认识和比较的知识点。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认识数字,并能够准确地读写出来。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如何比较数字的大小,并能够运用比较符号进行比较。
首先,我们要学会认识数字。
在数的认识中,最基本的是学习数字0到9的读写和认识。
通过识别这些数字,并能将其正确地写出来,我们能够打下数学学习的基础。
在学习数字的过程中,教材中给出了很多有趣的图片和图案,帮助我们认识数字,并能够将其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数字的含义。
其次,我们学习了数字的比较。
比较数字的大小是数学中非常常见和重要的一个操作。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通过使用比较符号(大于、小于、等于)来表示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通过练习,我们能够灵活运用比较符号,并能够准确地判断数字之间的大小,如3<5,7>4等。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不仅能够准确地认识数字,还能够比较数字的大小,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加法与减法第二个单元主要介绍了加法与减法的知识点。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首先,我们学习了加法。
加法是数学中最基本和最常见的运算之一。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通过使用加号来表示两个数字的相加。
通过掌握加法的基本原理和运算方法,我们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并能够灵活运用加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然后,我们学习了减法。
减法是与加法相对应的运算。
在减法中,我们通过使用减号来表示两个数字的相减。
通过练习,我们能够掌握减法的基本原理和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计算,还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我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3. 乘法与除法第三个单元主要介绍了乘法与除法的知识点。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并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知识。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大全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0debf06dd88d0d233d46acd.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亿以内数的认识1.数位: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数级: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是亿级。
2.亿以内数的读法:(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万级的数都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例:780¦6009 读作:七百八十万¦六千零九3.亿以内数的写法:(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例:三百零二万¦六千写作:302¦60004.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例:50¦6012>5¦0601 50¦6012<50¦60225.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去掉末尾的4个0,再加上一个“万”字;例:32¦0000=32万(目的是为了读写方便)6.不是整万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近似数:要将“千位”上的数四舍五人,然后再加上“万”字。
例:5¦3850≈5¦0000=5万5¦7220≈6¦0000=6万7.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先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如果小于5就把它和后面的尾数全部舍去,改写成0;如果等于或大于5就先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后面的尾数全部舍去,改写成0。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8.数的产生:数是应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
四年级上册数学1到6单元知识点整理
![四年级上册数学1到6单元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08df29b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de.png)
四年级上册数学1到6单元知识点整理《四年级上册数学1到6单元知识点整理》四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一单元可有趣啦。
那是关于大数的认识呢。
数可变得超级大,什么亿呀,万呀的。
就像我们生活中的钱,要是有一亿块钱,那可不得了啦。
这里面要学会读大数,从高位读起,就像排着队点名一样,一个一个来。
写数的时候也得小心,哪个数位上是几就写几,可不能乱写哦。
第二单元是公顷和平方千米。
这就和我们的土地呀,面积呀有关啦。
公顷是个很大的面积单位,就像我们学校的操场,可能就有几公顷呢。
平方千米就更大啦,一个城市的面积可能就会用到平方千米。
知道了这些,我们就能想象出不同地方到底有多大啦。
第三单元的角的度量也很有意思。
角有好多类型呢,锐角就像个小尖尖,钝角就是个大弯弯。
量角的时候要用量角器,就像给角量身高一样。
把角的一边和量角器的零刻度线对齐,然后看另一条边指着多少度,这个角就是多少度。
还有画角也好玩,按照度数在纸上画出不同的角,就像在纸上变魔术一样。
第四单元是三位数乘两位数。
这就像把好多东西加在一起的感觉。
计算的时候要注意数位对齐,然后按照乘法的规则一步一步来。
比如说,123乘以45,就先算123乘以5,再算123乘以40,最后把结果加起来。
这就像是在搭积木,一块一块搭好才能有完整的房子。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也很奇妙。
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平行,它的样子就像个歪歪的长方形。
梯形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它们在生活中也到处都是,像窗户的形状可能就是平行四边形,梯子的形状就有点像梯形。
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有点小难度咯。
要试商,就像猜数字一样。
先把除数看成一个接近它的整十数,然后去试商。
有时候一次就能试对,有时候可能要试好几次呢。
就像走迷宫,可能要试几条路才能走出去。
我觉得四年级上册数学1到6单元的知识点都很实用呢。
它们让我们能更好地认识数字、测量、图形还有计算。
这些知识就像一把把小钥匙,能打开很多生活中的数学小秘密。
学好了这些,我们就能在数学的世界里玩得更开心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大数的读法(1)从高位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2)读亿级和万级时,按个级的读法来读,读完亿级后加上一个“亿”字,读完万级后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每级中间和前面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2.大数的写法(1)先写出数位顺序表。
(2)从高位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3)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3.大数的大小的比较(1)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
(2)位数相同时,比较最高位,最高位大的数就大。
(3)最高位相同时,再比较下一位,依次找下去。
4.大数的改写(1)如果是整万的数,直接去掉末尾的4个0,在后面加上“万”字;如果是整亿的数,直接去掉末尾的8个0,在后面加上“亿”字。
都用“=”连接。
(2)如果不是整万的数,就从数的末尾起向左数出4位后,根据“四舍五入”法改写成整万的数;如果不是整亿的数,就从数的末尾起向左数出8位后,根据“四舍五入”法改写成整亿的数。
都用“≈”连接。
5.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依次类推。
6.数位顺序表,从个位开始每4个一级,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7.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11…的数叫做自然数。
8.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10."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2."(算盘)是我国古代的发明,是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
13."xx一个代表5,下珠一个代表1."14."(计算器)是目前人们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
15."计算器上的AC键是清除键。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6."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做单位。
17."计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常用(平方千米)做单位,字母表示为(km2)。
18."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19."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20."1平方千米=1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平方米21."400米跑道围起来的部分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
22."鸟巢的占地面积约为20公顷,(5)个鸟巢的占地面积约为1平方千米。
23."一个教室的面积约63(平方米)水立方占地面积约6(公顷)200个50平方米的教室面积大约是(1公顷)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面积约1100(平方千米)第三单元《角的度量》①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不可以度量它的长度。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不可以无限延长,可以度量它的长度。
③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不可以度量它的长度。
④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⑤经过任意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也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⑥经过任意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⑦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角的边是射线。
⑧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⑩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11."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
12."直角=90°锐角小于90°钝角大于90°小于180°平角=180°1平角=2直角周角=360°1周角=2平角=4直角对顶角相等13."从大到小顺序排列: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14."一个平角与一个钝角的差,一定是锐角;一个直角与锐角的和,一定是钝角。
15."角的个数=(射线数-1)×射线数÷2线段数=(点数-1)×点数÷216."量角的步骤:(1)把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0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2)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17."画角的步骤:(1)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600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3)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18."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
19."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20."平角(不是)直线,周角(不是)射线。
(3时)和(9时)分针和时针的夹角是(直角);(6时)分针和时针的夹角是(平角);(12时)分针和时针的夹角是(周角)。
21."在放大镜下,角的大小不变。
22."一副三角尺可以拼出150、"750、"450、"1050、"1200、"1350、"1500、"1800。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
2.70千米每小时可以表示为70千米/时3、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总价÷单价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路程÷速度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4、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几,(0除外)积不变。
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0除外)积也乘几。
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0除外)积也除以几。
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乘3,另一个因数乘2 ,积×3×2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乘3,另一个因数除以2 ,积×3÷2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3、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4、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5、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6、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7、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8、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9、正方形对角线互相垂直。
10、"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
1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12、"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13、"在平行四边形上剪一刀,其中一个是平行四边形,另一个是梯形或三角形。
14、"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15、"平行四边形内可以画无数条高。
16、"梯形内可以画无数条高。
17、"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
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
等腰梯形有一条对称轴。
18、"四边形4个内角和360度。
长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容易变形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20、"(1)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直角顶点是垂足,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2)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
注意,画图时一般左手持三角尺,右手画线。
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必须通过给定的这个点。
21、"平行线的画法。
(1)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
(2)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
(3)沿一条直角边在画出另一条直线。
22、"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图。
23、"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梯形只有1条对称轴。
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三位数除两位数的商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一)位数。
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
3.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4.被除数和除数都(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5.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商也(乘)几。
6.除数不变,被除数(除以)几,商也(除以)几。
7.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商反而(除以)几。
8.被除数不变,除数(除以)几,商反而(乘)几。
9、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因数=积÷另一个因数第七单元《统计》1、条形统计图的作用和特点:能比较容易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2、条形统计图可以分为(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3、在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时,可以根据纸张和实际情况制成(横向)和(纵向)。
4、复式统计图与单式统计图相比,除了具备单式统计图的好处外,还有利于两组数据的对比和分析。
5、"在制作和识别复式条形统计图时,要注意弄清统计图以下几个组成部分:(1)标题;(2)横轴;(3)纵轴;(4)图例;(5)直条;(6)数量。
第八单元《数学xx》1、沏茶问题(同时完成),关键在于确定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完成。
2、烙饼问题(锅不空着)。
关键在于如何安排使锅里不空着。
(1)当两面所需时间相等时,一只锅可以同时烙两个时。
可以这样来思考:A、当烙饼个数为双数时,就2个的烙。
B、当烙饼个数为单数时,就先2个的烙,最后剩3个再烙。
因此,可以总结出这个公式:烙一面的时间×饼的个数(不包括1)=总时间。
(2)当两面所需时间不相等时,一只锅可以同时烙多个时。
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合理安排确定时间。
3、对策问题(取胜策略),关键在于确定取胜的策略。
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