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无性繁殖植物育种

合集下载

植物的无性繁殖PPT.

植物的无性繁殖PPT.

5.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工作责任制,对配备的消防设施和器材要加强日常维护,保证其能够有效使用,并设置消防安全标志,保
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畅通。
三、学校学生日常安全管理制度
有上述(1)-(5)条情形之一的供应商,成交无效;有上述(6)-(11)条情形之一的供应商,按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十四、库房内货架商品存放要与照明灯、整流器、射灯、装饰灯、火警报警器、消防喷淋头、监视头保持一定间隔(消防规定垂直距
离不少于50cm)。
4.在教学楼进行教学活动和晚自习时,学应当合理安排学生疏散时间和楼道上下顺序,同时安排人员巡查,防止发生拥挤踩踏伤害事
步骤四
▪ 25天后绿萝的茎生出新芽
实验二:土豆的分离繁殖
步骤一
▪ 选择一个完好的土豆
步骤二
▪ 将土豆一分为二,切口向下放在盘里
步骤三
▪ 在盘中加水,水深1cm左右
步骤四
▪ 一个星期的时间土豆块茎开始发芽
步骤五
▪ 有过了两个星期,土豆块茎新芽根部生出 新根
步骤六
▪ 4天之后新芽和新跟都已超过1cm,可以移 栽了
3.6
1.6评估应聘者
让知道的人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答
步骤十二
▪ 约1个星期,土豆芽从土豆里钻出来了
步骤十三
一、立即消除致害因素。技术损害一旦发生,首先发现者应当立即设法终止致害因素;当致害因素的识别和判定有困难时,应当立即
▪ 三四天的时间,新芽就长高了,并且在土 呼叫上级医护人员指导处理,不可迟疑拖延。
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主管副校长是安全直接责任人。各处室负责人、年级主任为该部门安全、年级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 各班主任为该班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

植物的无性繁殖教学

植物的无性繁殖教学
缺点
营养繁殖苗无主根,根系发育差,容易衰老;用于建园时结果晚,树体矮小;病毒病严重的树不能通过营养繁 殖来育苗。
03
分裂生殖方式详解
细菌分裂过程剖析
细菌分裂的起始
细菌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首先会进行DNA 的复制,为分裂做准备。
细胞质和细胞器的分配
细胞质和细胞器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确保子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小突起发育成新个体
随着小突起的不断生长,其逐渐发育 成一个新的酵母菌个体。
低等植物出芽现象举例
水螅类出芽
水螅类动物在环境条件适 宜时,会从母体上长出小 芽体,逐渐发育成新个体 。
海绵动物出芽
某些海绵动物也会通过出 芽的方式进行繁殖,从母 体上长出小海绵体。
藻类植物出芽
一些藻类植物在环境条件 适宜时,也会从母体上长 出小芽体进行繁殖。
营养繁殖和无性繁殖
除了通过分生孢子进行繁殖外 ,多细胞真菌还可以通过营养 繁殖和无性繁殖方式进行繁殖

04
出芽生殖方式探讨
酵母菌出芽过程展示
酵母菌母细胞形成小突起
在营养条件良好时,酵母菌的细胞壁 上会形成一个小突起,逐渐长大。
新个体与母细胞分离
当新个体长到一定大小时,会与母细 胞分离,成为一个独立的酵母菌。
06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
组织培养基本原理和步骤
基本原理
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即每一个细胞都包 含有该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在适宜条件 下可以发育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选择适当部位如茎尖、叶片等作为外植体 ,并进行表面消毒。
接种与培养
继代培养与扩大繁殖
将外植体接种到培养基上,在无菌条件下 进行培养。

植物无性繁殖方法及栽培管理

植物无性繁殖方法及栽培管理
– – – – 割接 合接 靠接 芽接
割接法




將砧木離地6~8cm處剪除上部,由斷面往下 縱切,縱切時略帶木質部,使切口露出形 成層。 取帶有1~2個芽的接穗,基部斜切,反面略 削去樹皮,2切面皆露出形成層。 將接穗插入砧木,使接穗及砧木之形成層 緊密接合,以繩子捆綁固定。 以塑膠袋包裹,保持高濕狀態。
製備區
酸鹼度計、攪拌器
高溫高壓滅菌釜
無菌操作台
培養室
培養基組成

水分 無機鹽類:
–大量元素:氮、磷、鉀、鈣、鎂、硫、鐵 –微量元素:硼、錳、鋅、碘、鉬、銅、鈷

有機化合物:
–胺基酸:甘胺酸 –維生素:B1、B6 –肌醇 –醣類:蔗糖、葡萄糖、果糖等 –植物生長調節劑:


生長素(auxin):IAA、IBA、NAA 、2,4-D 細胞分裂素(cytokinin):BA、2ip
氮(N) 製造葉綠素主要成分,促進枝葉生長、 濃綠。 缺乏時:生長停頓,葉片黃化掉落。 過量時:徒長、抑制花芽分化及開花。
磷(p)
構成細胞核主要成分。促進根部 發育、花芽分化及結果。 缺乏時:開花數少、花小、花色 淡,果實發育不良。
鉀(k)
促進細胞新成代謝,使枝幹粗狀, 抗病蟲害。 缺乏時:枝葉軟弱,發育不良, 葉片提早老化。
接芽
砧木
接芽塞入砧木切口中
靠接法

接穗及砧木各自削去樹皮,切口深及木質部形成層。 將2傷口接合,用塑膠布捆綁固定。 傷口癒合後,接穗將接合點以上之部位剪除,砧木剪 除接合點下部。
嫁接存活的原因



砧木接穗間形成層接觸面積愈大,存活力愈高。 砧木接穗間須具親合力,砧木及接穗在分類上, 系統愈近親和力愈大。同種同屬親和力最強, 同科異屬次之。 適當嫁接時期,如夏秋季生育旺盛,適於芽接; 春季植物萌動前可將落葉樹施以切接法。 嫁接後切口處保持高濕,並避免感染病原菌。

无性系品种种子生产技术ppt课件

无性系品种种子生产技术ppt课件
★ 培养基:MS + NAA0.2~0.5 + D-泛酸钙10 + 3%蔗糖 ★ 培养条件:20-25度,3000-4000LX,14-16小时光照,每 3周继代一次,单芽茎段约1厘米,可插也可平放,原则试管 苗用2年—3年。
(3) 驯化与移栽
★ 为增强试管苗对温室内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移植前对试
(二)、甘薯的快繁
1、脱毒苗的快繁:可使用1/2或1/4MS(大量元素)培 养基进行增殖。 2、原原种的繁育 :在无病毒土壤上种脱毒苗,让其结 薯,即为原原种薯 。 3、原种的繁育 :以原原种为种植材料在无病毒土壤中 栽种,结薯即为原种。 4、种薯的繁育 :种薯可分为不同的等级,一级种薯的 生产要求:在隔离地块上栽培原种,地块四周500米以 内的范围内不栽甘薯,种薯每种一年降一级。
★ 培养条件:21~25℃、2000~3000lx、12h/d。
★ 生长情况: 2~3周愈伤,4-5周绿点,3~6月长成2~3 厘米小芽,越慢越好,出芽很快的扔掉。
(2)继代和生根
★ 培养成功的马铃薯脱毒苗,经ELISA(试剂盒)鉴定后(检测:1次/3月,
4次/年)鉴定后,采用固体、液体培养基相结合方法扩繁。 ★ 取试管苗单节切段扦插在(或平放)固体培养基上培养,长成5~10cm 高,继续切段繁殖,每月可繁殖5~8倍;试管苗也可采用浅层静鉴定材料
1、指示植物鉴定
在马铃薯的病毒鉴定中,汁液鉴定是最常用的方法, X病毒、S病毒和纺锤块状病毒很容易通过汁液来接 种。
2、鉴定寄主的准备
马铃薯常用的鉴定寄主植物有苋科的千日红,茄科的 洋酸浆、毛曼佗罗、烟草等。寄主植物应在无虫网室 中培养。
指示植物鉴定
3、接种液制备及接种
(1) 直接块茎繁殖 (2) 扦插繁殖 (3) 组织培养切段繁殖

《植物育种学》第五章选择育种复习题及答案

《植物育种学》第五章选择育种复习题及答案

《植物育种学》第五章选择育种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纯系学说认为,在自花授粉作物原始品种群体中选择()A、有效B、无效C、有的人选择有效,有的人选择无效D、难以确定2、关于选择育种法,不正确的说法是()A、是在现有品种群体内的自然变异类型中选B、选择育种法简便易行C、在综合性状上难以有大的突破D、主要是选择好亲本3、群体内按统一标准,群体间按多项标准选择,其方法为()A、集团选择法B、改良混合法C、衍生系统法D、“---粒传”混合法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单株选择法的特点的是()A、选择效果好B、工作量大C、后代群体基因型不同D、有利基因丧失的风险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混合选择法的特点的是()A、保持群体异质性B、手续简便C、省工省时D、可以进行单株后代测验6、关于选择在品种改良中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A、促进生物进化B、使有利基因积累C、群体基因频率不发生改变D、提高性状平均表现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鉴定的方法的是()A、田间鉴定B、人工鉴定C、直接鉴定D、自然鉴定8、从原始群体中选择优良的相似个体,混合脱粒,混合种植的选择育种方法是()A、系统选择育种B、单向混合选择育种C、集团混合选择育种D、改良混合选择育种9、从原始品种中,选择个体,分系鉴定的选择育种方法是()A、系统选择育种B、单向混合选择育种C、集团混合选择育种D、改良混合选择育种10、对系统选择育种主要工作环节进行排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①株行(系)比较试验;②选择优良变异株;③品种审定与推广;④品系比较试验;⑤区域/生产试验。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④⑤C、②①④⑤③D、①③②⑤④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选择育种特点的是()A、简便易行B、推广应用快C、育种年限短D、有利变异频率高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作物品种自然变异的原因的是()A、天然杂交B、基因突变C、剩余变异D、人工干预13、同一纯系内不同个体中选择是()A、有效B、无效C、有的人选择有效,有的人选择无效D、难以确定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提高选择育种效率的措施的是()A、确定选株的对象B、明确选择的目标C、选株质量D、多看精选15、无性繁殖植物的主要选择方法是()A、单株选择法B、混合选择法C、集团选择法D、改良混合选择法16、关于选择育种中选株数量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群体越大,数量越多,成功可能性越小B、选株数量的多少主要取决选择对象的变异程度C、选株数量的多少主要取决变异类型的真实遗传程度D、一般最少数十株,多至数千株17、关于选择育种中选择目标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保持原品种综合性状优良的基础上着重克服个别突出的缺点B、良种繁育的选株:符合原品种典型性状C、育种的选株:符合原品种典型性状D、良种繁育的选株:主要选择新类型18、“纯系学说”在哪一年被提出()A、1901B、1902C、1903D、19041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选择的方法是()A、单株选择法B、混合选择法C、集团选择法D、诱导选择法20、关于单株选择法用途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自花、常异花作物品种改良和良种繁育B、异花授粉作物品种群体的改良C、无性繁殖植物的繁育D、作物杂交后代的选择二、填空题1、选择的基本方法有和。

《植物的无性生殖》课件

《植物的无性生殖》课件
《植物的无性生殖》PPT 课件
通过本课件,我们将深入探讨植物的无性生殖,包括定义、不同的繁殖方式 以及无性生殖的意义和局限性。
一、什么是无性生殖
无性生殖是指植物通过无需花粉与卵细胞结合的方式进行繁殖。它既可以是 植物独立进行的,也可以是通过植物体不同部分实现的。
• 无性生殖概述 • 与有性生殖的比较 • 植物中的无性生殖
适应环境变化
无性生殖使植物能够快速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其生存能力。
继承良好基因组
通过无性生殖,植物可以将自身的优良基因组传递给后代,提高后代的适应力。
四、无性繁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 植物的监测和调控
2 疏于管理可能带来的问题
在无性繁殖过程中,植物需要进行监测和调控, 以确保繁殖的成功。
如果无性繁殖过程中疏于管理,可能会导致的未来发展方向
区别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对生物世界的意义
未来,植物无性生殖的研究将进一步延伸,以探索新的 繁殖方式和应用。我们将不断挖掘植物无性生殖的潜力。
深入理解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之间的区别,对于我们更 好地认识植物繁殖的机制和生物世界的多样性具有重要 意义。
二、植物的无性生殖方式
1
蔓延茎
蔓延茎是通过地下茎或地上茎的伸展和扩展来进行繁殖的方式。
2
萌芽繁殖
萌芽繁殖是指植物通过萌发新芽来进行繁殖,如地下茎芽和茎节芽。
3
块根繁殖
块根繁殖是指植物通过块根分离和再生来进行繁殖。
三、植物无性生殖的意义
促进种群扩张
无性生殖可以帮助植物快速繁殖,促进种群的数量增长。

林木育种中的无性繁殖技术研究与应用

林木育种中的无性繁殖技术研究与应用

林木育种中的无性繁殖技术研究与应用林木育种是提高林木质量和产量的关键环节,其中无性繁殖技术在林木育种中占有重要地位。

无性繁殖技术是指通过非性细胞途径繁殖林木的方法,具有繁殖速度快、遗传稳定性高、适应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林木育种和生产中。

本文将对林木育种中的无性繁殖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林木育种中的主要无性繁殖技术。

目前,常用的无性繁殖技术主要包括扦插、嫁接、分株、组织培养等。

扦插是指将植物的茎、叶、根等器官插入土壤或水中,通过其生根、发芽形成新的植株。

扦插繁殖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繁殖速度快,且后代能够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在林木育种中,扦插技术常用于繁殖优良品种,如杨树、柳树等。

嫁接是将两个不同植物体的组织接合在一起,使它们生长为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嫁接技术具有很高的繁殖效率和遗传稳定性,能够将不同植物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品种。

在林木育种中,嫁接技术常用于苹果、梨、桃等果树的生产。

分株是指将植物的茎、根等器官分割成若干部分,每部分都能够生根、发芽形成新的植株。

分株繁殖具有操作简单、繁殖速度快的优点,且后代能够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在林木育种中,分株技术常用于繁殖优良品种的竹类植物。

组织培养是指将植物的组织、细胞、器官等在无菌条件下培养,通过调节培养基的成分和生长条件,使其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组织培养技术具有繁殖速度快、遗传稳定性高、可大规模繁殖等优点,在林木育种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上只是对林木育种中的无性繁殖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进行详细分析。

以上内容为左右,主要包括了对林木育种中无性繁殖技术的定义、主要技术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的简要介绍。

后续内容将对每种技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期为林木育种提供有益的参考。

无性繁殖技术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实例在了解了无性繁殖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方法后,我们来看一些在林木育种中成功应用的实例。

植物的无性繁殖

植物的无性繁殖
因在种群中蔓延,影响植物的抗病能力。Fra bibliotek人类利用
人类可以利用无性繁殖技 术快速繁殖植物,满足不 同用途的需求。 植物无性繁殖可以帮助人 类进行植物改良,生产更 加优质的农作物。
环境保护
植物无性繁殖对于环境保 护有一定影响,需注意避 免对生态平衡造成负面影 响。 无性繁殖技术在环境修复 中也有一定作用,可以快 速恢复植被覆盖率。
成本
无性繁殖成本低,有性繁 殖成本较高
适应性
有性繁殖使植物具有更好 的环境适应性
未来展望
植物无性繁殖领域的研究将继续深入,基因工程 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为这一领域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优质作物通过无性繁殖 得到改良,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做出更大贡献。
● 06
第六章 总结
无性繁殖的意义
的研究
应用拓展
将基因工程与无 性繁殖结合应用 于更多作物的改

新繁殖策略
探索新的无性繁 殖策略,拓展植 物繁殖的可能性
基因工程与植物 无性繁殖
植物无性繁殖与基因 工程的结合,是现代 科技的重要领域之一。 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帮 助植物实现定向改良, 提高产量和抗逆性。 这种结合为植物育种 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也推动了农业生产的 发展。
无性繁殖是植物生存 和繁衍的重要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植物 可以快速产生后代, 提高种群数量。这对 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植 物多样性起到关键作 用。
无性繁殖的优势
高效快速
植物无性繁殖能 够快速增加后代 数量,加快繁殖
速度。
适应环境
植物无性繁殖可 以帮助植物适应 环境变化,让后 代具有更好的生
存能力。
展望未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植物无性繁殖将在农业、 园艺、生物科技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研 究和应用无性繁殖技术,人类可以更好地利用植 物资源,提高植物的生产力和抗逆能力,推动农 业生产的发展,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植物的无性生殖 课件

植物的无性生殖 课件

右图是某果树芽接步骤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接穗 ,②表示_______ 砧木 (1)图中①表示____ 。 (2)嫁接可以分为枝接 ____和芽接 ____两种情况,

嫁接可以用来繁殖优良品种。 形成层 紧密结合,以确保 (3)嫁接时使①与②的_______ 嫁接成功。

优点:可以在短时间内大 量繁殖植物新个体。还可 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 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原理:细胞的全能性 优点:
课堂总结
(一)植物的营养繁殖

1.嫁接: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密合
2.扦插 3.压条 (二)植物的组织培养 1.定义 2.优点:繁殖速度快、培育无病毒植 株。
1.园艺师将一株野生的菊花培育成具有多种颜色的 “塔菊”,采用的技术是 ( D ) A.扦插 B.种子繁殖 C.压条D.嫁接 2.“无心插柳柳成荫”是说柳树能进行 B ( ) A. 嫁接繁殖 B. 扦插繁殖C. 有性生殖D. 压条繁殖 3.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繁殖的最大优点 ( D ) A.速度较快 B. 降低成本C. 较易培养D. 保持亲代 优良性状 4 植物园引进了一批稀有花卉,技术人员想在短时 间内将其大量繁殖,比较理想的方法是 B A. 种子繁殖 B. 组织培养 C. 扦插D. 压条





5.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最大区别是 (B ) A.是否产生生殖细胞 B. 生殖细胞是否结合 C. 后代是否有性别区别 D. 是否用茎繁殖 6.毛桃味酸,水蜜桃味甜,用毛桃植株作砧木,用水蜜桃的 枝条作接穗,将来结出的果实味道是( A ) A.甜 B.酸 C.酸甜知半 D.不确定 7.下列植物的繁殖方式中,属于有性繁殖的是 ( B ) A.用柳树的枝进行繁殖 B.用水稻的种子进行 繁殖 C.用马铃薯的茎进行繁殖 D.用椒草的叶进行繁 殖

无性系育种

无性系育种

无性系育种无性系育种一、无性系育种的概念和现状无性繁殖(vegetative propagateion)是指没有精子或卵子直接参与的繁殖过程。

由树木母体的一群细胞、一部分组织或器官,通过体细胞的有丝分裂,而分化发育成各种组织和器官,直到长成完整的植株。

无性系(clone)是指某一原始母株通过无性繁殖所产生的一群个体的总称无性系育种(clonal breeding)是相对于有性选育过程而言的。

对于易于无性繁殖的树种,从普通林分、人工林分或杂种群体中选出的优良单株,用无性繁殖形成无性系,按育种目标和要求对各无性系进行比较鉴定,评选出最优无性系,最后推广应用于生产。

这整个过程较无性系育种。

70年代以来,树木的无性繁殖应用在林木遗传改良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开辟了无性系林业的新阶段。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几十个国家都开展了林木树种无性繁殖和无性系造林的研究。

在阔叶用材树种中,已在人工林和园林绿化中应用无性系的树种有:杨树、柳树、桉树、泡桐、木麻黄、柚木、刺槐、悬铃木、杜仲、榆树、鹅掌揪等。

经济林树种有油茶、油桐、漆树、核桃、板栗、枣等杨树、柳树无性系的应用,在林业生产中已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森林树种无性系应用最早取得成效的实例。

分析其原因,一是因为这类树种易于种间杂交,容易获得杂种;二是容易扦插繁殖。

通过种间杂交,使显性、超显性和加性遗传效应共同作用,产生杂种优势,利用无性繁殖,固定这些优势,获得最大的遗传增益,并使生产群体的性状稳定一致,以利于提高产量和便于经营。

据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的统计,当前全世界杨树人工林面积约140万hm2,这个统计尚不包括中国的数据。

中国杨树人工林面积已居世界首位。

在用材树种中,杨树无性系育种和无性系造林开展的最早,规模最大,也最有成效。

这些人工林所使用的无性系,大多起源于黑杨派,即美洲黑杨、欧洲黑杨和它们的杂种一欧美杨。

自80年代初大规模推广杨树无性系造林以来,在我国黄淮、江淮平原营造工业原料人工林50万hm2,已具有工业利用规模,使这些原本缺林少村的地区,成为了我国特有的工业原料林基地。

第15章无性繁殖植物育种

第15章无性繁殖植物育种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二点 十七分。
第二节 无性繁殖植物的杂交育种
一、无性繁殖品种的性状遗传特点 1. 遗传杂结合程度大,实生后代变异幅度大,且复杂。 2. 有性杂交后代经济性状平均水平显著下降 3. 歧化选择性状在实生后代中表现趋中变异 4. 质量性状异常分离 5. 蕴藏较多的体细胞突变 6. 常携高频率的隐性致死基因 7. 拥有较多的倍性系列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二点 十七分。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二点 十七分。
2. 杂交技术特点
(1)诱导开花 (2)杂交花的培育和选择 (3)花期的调节 (4)去雄授粉和管理
3. 营养系杂种培育的特点
(1)提高杂交种子的发芽和成苗率 (2)缩短幼年期,提早开花结果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二点 十七分。
4、无性繁殖植物杂种的选择
• 种子阶段的选择 • 苗期阶段的选择 • 成年阶段的选择 • 营养系阶段的选择
第十五章 无性繁殖植物育种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二点 十七分。
本章要点
• 无性繁殖植物育种特点 • 无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 无性繁殖亲本选配及杂交技术的特点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五:二、有利于植物快速、大量繁殖 二、有利于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 三、能防止植物受到虫害干扰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二点 十七分。
三、亲本选配及杂交技术的特点
1. 亲本选配 (1)雌、雄性细胞的育性(可孕性) (2)交配亲和性 (3)胚的育性 (4)嵌合体问题 (5)基因型和传递力问题 (6)控制非目标性状的分离 (7)选拔优选率最高亲本和组合 (8)扩大亲本的遗传基础 (9)杂交技术和效率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二点 十七分。
二、无性繁殖植物品种遗传变异的研究方法

植物育种学习题及答案

植物育种学习题及答案

《植物育种学》思考题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1. 无性繁殖作物进行杂交育种时,大体上要作哪些工作,才能育出品种?2. 试述通过有性杂交培育无性繁殖作物的特点。

3. 根据品种群体内个体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以及个体间基因型的情况,可将不同的品种归纳为哪几种群体类型?4. 农作物品种有哪些基本特性?5. 不同类型的品种群体的育种特点是什么?第二章种质资源1.种质资源在作物育种中有哪些作用?2.简述本地资源、外地资源、野生资源和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的特点与利用价值。

3.试述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主要工作内容与鉴定方法。

4.建拓作物基因库有何意义?如何建拓作物基因库?5.建立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有何意义,如何建立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第三章育种目标1.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有哪些基本要求?2.制订育种目标的原则是什么?3.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有哪些?4.怎样才能正确地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育种目标?5.对你所熟悉的地区,拟订一个作物的育种目标,交说明理由。

第四章引种与选择育种1.如何提高引种成功的可能性?2.根据你熟悉地区的生态特点及生产需要怎样尽快的将外地小麦或水稻品种引入到生产中,请说明步骤及理由。

3.来自同一生态区的某种农作物品种有何共同特点?4.简述引种成功的影响因素及引种规律。

5.比较单株选择法和混合选择法的差别,优缺点及其应用范围。

第五章杂交育种1.杂交育种中,亲本选配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说正确选配亲本是杂交育种的关键?2.三个各具不同特点的亲本品种,试设计一个三品种三交及三品种双交的育种方案。

①假设亲本并注明其主要特点;②杂种后代处理方法及各世代工作重点,并说明理由;③方案要求写出杂交到品种比较试验,并注明世代年限。

3.杂交育种工作中,常用的杂交方式为单交和复交,两种杂交方式有什么区别?4.为什么说杂交方式是影响杂交育种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杂交方式有哪些?试说明在单交、三交、四交、双交等杂交方式中,每一亲本遗传组成的比重如何?为什么在三交和四交中要把农艺性状好的亲本放在最后一次杂交?5.简述系谱法、混合法、衍生系统法和单籽传法及它们各自的工作特点,并比较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及应用。

芽变选种

芽变选种
2013-7-4
芽变选种:
一、有关概念

芽变(sport)来源于芽的分生组织细胞发 生遗传物质的突变。 芽变总是以枝变或株变的形式出现。

芽变选种是指对由芽变发生的变异进行选 择,从而育成新品种的选择育种方法。
正确区分芽变与饰变(由种种环境因素造 成的不能遗传的彷徨变异)。

2013-7-4

早熟富士芽变
2013-7-4
4倍体大果富士芽变

观赏类植物中芽变,例如牡丹花的花型进化, 先由单瓣类发展到半重瓣类(即千层类), 以至最后形成重瓣类(即楼子类),也是 一个芽变育种的过程。
脐橙最早是由巴西的一个甜橙品种芽变形 成,传到美国命名为华盛顿脐橙,后来的 脐橙品种基本上均由其芽变而来。 菊花和荷花的品种绝大多数由芽变而来。
同一品种相同类型的芽变,可以在不同时 期、不同地点、不同单株上重复发生,这 就是芽变的重演性。其实质是基因突变的 重演性。
2013-7-4
芽变性状的稳定性

有些芽变很稳定,无论采用何种繁殖方法, 都能遗传。有些芽变只能在无性繁殖下保 持稳定。还有些芽变在生长过程中有复原 现象,即回归突变。 芽变能否稳定,实质上与基因突变的可逆 性及芽变的嵌合结构有关。
2013-7-4
(3)变异体的分离同型化
由于芽变往往以嵌合体的形式存在, 为使变异体达到同型化和稳定,可采用分 离繁殖、短截或多次短截修剪、组织培养 等方法。
2013-7-4
2.复选
包括鉴定圃和复选圃
(1)鉴定圃 是用于对变异性状虽十分优良, 但仍不能肯定其为芽变的个体,与其原品 种类型进行比较。鉴定圃可采用高接或移 植的形式。对个体大、进入结果期迟的果 树等园艺作物,以采用高接鉴定圃为宜。

无性繁殖植物的育种PPT课件

无性繁殖植物的育种PPT课件
Two Types of Deletions
第30页/共59页
Cytological Detection of a Deletion
第31页/共59页
Visualization of a Deletion
第32页/共59页
Inversion Loops
Mutagenic induced change in the sequence of DNA
Sectoral Chimera
第23页/共59页
不完全周缘嵌合体
第24页/共59页
2 )嵌合体的发生 梢端分生组织的 L I 、 L Ⅱ 和 L Ⅲ 三个层次的细胞,
在正常情况下具有相同的基因型,而突变往往是发生在 某一组织层的单一细胞。三层细胞同时发生同一突变的 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的。因此,芽变开始发生时总是以 嵌合体的形式出现。 此后,变与未变的细胞成为同时分裂、竞争共存的嵌合 体。由于突变发生时期的早晚、突变细胞在变异发生时 所处的位置及以后在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层间取代作用, 导致多种结构类型嵌合体的形成。
第四代:1980年,从新红 星等品种中选出首红 (Redchief)等一批着色 早、短枝、浓红、高桩、 五棱突起明显、市场竞争 力强的新一代品种。
第7页/共59页
彭福田副教授等选育的金久红桃新品种,具有 果个大、外观美、品质优及耐储运等显著优点, 已大面积示范推广。
第8页/共59页
3、分类
芽变的表现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为形态特征的变异,包括茎、叶、花、果等形状、
abcde abcde
abcde e
a
第33页/共59页
d. Mutagenic induced chromosome Translocations

植物生殖生物学与无性繁殖技术

植物生殖生物学与无性繁殖技术

植物生殖生物学与无性繁殖技术植物生殖生物学是研究植物繁殖过程的一门学科,主要关注植物的有性和无性繁殖机制。

其中,无性繁殖技术是指以无需受精的方式复制植物个体,以快速繁殖有利特性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植物生殖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无性繁殖技术。

第一部分:植物生殖生物学基本原理植物生殖生物学研究的是植物的繁殖过程,包括有性和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是指通过花粉和卵细胞的结合,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而无性繁殖则是通过植物本身的某些特殊组织或细胞,快速繁殖出与原始个体相同的植株,不需要与他体结合。

第二部分:无性繁殖技术的意义无性繁殖技术具有多种意义。

首先,通过无性繁殖技术可以获得与亲本相同的后代。

这在育种工作中非常有价值,因为可以固定有利特性,实现良好特性的一代代传承。

其次,无性繁殖技术可以加速植物的繁殖速度,缩短育种周期,提高产量。

最后,无性繁殖技术还可以在植株受到伤害或环境恶劣时,实现快速修复和再生。

第三部分:常见的无性繁殖技术无性繁殖技术有多种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无性繁殖技术。

1. 嫁接嫁接是将两个不同植物的许多细胞接合在一起,使它们生长并形成一个新的植株。

常用于育种和果树繁殖中。

2. 分株分株是将植物的一个部分切割下来,然后将其直接种植到新的生长环境中。

被切割下的部分通常会生长并形成独立的植株。

3. 植株扦插植株扦插是将一段植株的茎或根插入土壤或其他生长介质中,等待其生根并发芽成为新的植株。

这是一种常见的家庭园艺繁殖方法。

4. 离体培养离体培养是将植物的组织或细胞从体内取出,放入含有适宜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使其生长并发芽成植株。

这种技术常用于植物组织培养和微繁殖中。

5. 角果、块茎和鳞茎的分离繁殖角果、块茎和鳞茎等特殊结构植物的分离繁殖是通过将这些结构从植株分离出来,然后将其种植到适宜的环境中,等待其生长并发芽成为新的植株。

第四部分:无性繁殖技术的应用无性繁殖技术在农业、园艺和育种工作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亲本选配及杂交技术的特点
1. 亲本选配 (1)雌、雄性细胞的育性(可孕性) (2)交配亲和性 (3)胚的育性 (4)嵌合体问题 (5)基因型和传递力问题 (6)控制非目标性状的分离 (7)选拔优选率最高亲本和组合 (8)扩大亲本的遗传基础 (9)杂交技术和效率
பைடு நூலகம்
2. 杂交技术特点
(1)诱导开花 (2)杂交花的培育和选择 (3)花期的调节 (4)去雄授粉和管理
2. 有性杂交后代经济性状平均水平显著下降 3. 歧化选择性状在实生后代中表现趋中变异 4. 质量性状异常分离 5. 蕴藏较多的体细胞突变 6. 常携高频率的隐性致死基因 7. 拥有较多的倍性系列
二、无性繁殖植物品种遗传变异的研究方法
1. 性状遗传方式 2. 质量性状的遗传 (1)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2)从育种材料中获得遗传信息 (3)遗传交配试验 3. 数量性状遗传 (1)遗传力的估算 (2)通过优选率研究亲本效应 (3)通过正反交对比研究母本效应 (4)强亲效应的研究 (5)营养系品种配合力的测定
第十五章 无性繁殖植物育种
本章要点
• 无性繁殖植物育种特点 • 无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 无性繁殖亲本选配及杂交技术的特点
第一节 无性繁殖的特点
一、有利于植物快速、大量繁殖 二、有利于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 三、能防止植物受到虫害干扰
第二节 无性繁殖植物的杂交育种
一、无性繁殖品种的性状遗传特点
1. 遗传杂结合程度大,实生后代变异幅度大,且复杂。
3. 营养系杂种培育的特点
(1)提高杂交种子的发芽和成苗率 (2)缩短幼年期,提早开花结果
4、无性繁殖植物杂种的选择
• 种子阶段的选择 • 苗期阶段的选择 • 成年阶段的选择 • 营养系阶段的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