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透皮促进剂

合集下载

伤科止痛膏中透皮促进剂的选择_李晓松

伤科止痛膏中透皮促进剂的选择_李晓松
+ 中图分类号:R944. 2 1
文献标识码:A
1528 ( 2010 ) 08134804 文章编号:1001-
伤科止痛膏由人工麝香、 红花、 续断等十六味中 是我院已故著名武医专家郑怀贤教授的经 药组成, 验方, 具有活血化淤、 驱风散寒、 镇痛等作用。 用于 运动创伤及损伤后遗症, 临床疗效确切。 贴膏剂作 为一种高分子黏附制剂, 可透过皮肤和黏膜起局部 近年来正成为外用制剂的发展方向 。 或全身作用, 为使伤科止痛膏中的有效成分快速地渗透皮肤而被 吸收, 提高血药浓度, 更好地发挥药效, 我们考察了 不同促透剂及用量对伤科止痛膏中欧前胡素经皮渗 透的影响。 1 1. 1 仪器与试药 仪器 79HW1 型恒温磁力搅拌器 ( 江苏金坛市金城 国胜实验仪器厂 ) ; FA1104 型电子天平 ( 上海精科
1016 收稿日期:2009096 ) 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厅基金项目资助( 07JY029作者简介:李晓松( 1973 - ) , 男, 药师, 主要从事药物制剂研究。Tel:( 02 卷 第 8 期
中成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仪器厂) ;Franz 扩散池( 上海有机所) ;美国 DIONEX UVD170U 检 测 器, 公司 P680 高 效 液 相 色 谱 仪, chromeleon 工作站; SZ93 自动双重纯水蒸馏器 ( 上 海亚荣生化仪器厂 ) ;0. 45 μm 的微孔滤膜 ( 天津奥 特赛恩斯仪器有限公司) ; 1. 2 试剂 欧前胡 素 对 照 品 ( 中 国 药 品 生 物 物 制 品 检 定 200505 ) ;氮酮( 上海三浦化工有限 所, 批号:110708丙二醇 ( 分析纯, 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 公司) , 剂公司) 。甲醇为色谱纯, 其余试剂为分析纯; 1. 3 实验动物 成都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 小白鼠 ( 昆明种,

透皮吸收促进剂研究进展

透皮吸收促进剂研究进展

透皮吸收促进剂研究进展透皮吸收促进剂是一类能提高或增加药物透皮速率或透皮量的物质,是经皮给药制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研究发现,一些新型透皮吸收促进剂具有较高促渗透作用,且刺激性小、不良反应少、理化性质稳定。

本文整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透皮吸收促进剂的研究成果,为合理选择透皮吸收促进剂提供参考。

Abstract:Penetration enhancers are substances to improve the rate or amount of transdermal permeation which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 (TDDS). Recent researches have found that some of the new penetration enhancers have a higher penetration-effect,little irritation,fewer adverse reactions,and stable properties. In this article,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reports on penetration enhancers have been collected and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enetration enhancers were reviewed,with a purpose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reasonable selection of penetration enhancers.Key words:penetration enhancer;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review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TDDS)是指药物透过皮肤,经毛细血管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而产生药效的一类制剂。

透皮促进剂在透皮吸收制剂中的应用

透皮促进剂在透皮吸收制剂中的应用

・综述・透皮促进剂在透皮吸收制剂中的应用李 琳,侯玉艳,谢景文,赵 斌(兰州军区总医院药剂科,730050)[关键词] 透皮促进剂;透皮吸收制剂;透皮速率[中图分类号] R962;R969.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20781(2001)0620383202 透皮给药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具有许多优点而受到药学工作者的重视。

其理论基础为给药后药物能迅速穿透皮肤,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而产生疗效。

因此,研究经皮给药制剂首先必须解决药物对皮肤的穿透性和透皮速率。

安全、有效、作用强的透皮促进剂的开发应用,已成为药学工作者的研究重点。

1 新型促渗剂①目前使用最多的是氮酮(Az one),对亲水性或疏水性药物都能显著增强透皮速率。

M ichniak等[1]合成了22吡咯烷酮212醋酸及其各种酯类、N2环庚基酰胺类同系物和Az one的11个同系物,以考察其对氢化可的松的促渗作用。

结果氢化可的松被动扩散24h累积渗透量(Q24)为(0.27±0.25)mm ol,采用Az one作为促渗剂可使Q24提高到(28.84±4.62)mm ol,采用22吡咯烷酮2十二烷酯可使Q24达到(136±20.5)mm ol,比Az one的作用强4.7倍。

②Chatterjee等[2]考察了甲氨蝶呤通过无毛小鼠皮的转运,采用丙二醇(PG)、异丙醇(IP A)和聚乙二醇(PEG400)分别作为溶剂,发现药物经皮稳态流率IP A>PG>PEG400。

另外,癸基甲基亚砜(DC MS)得到F DA批准使用,在低浓度即有促渗活性,对极性药物的促渗效果大于非极性药物。

③促渗剂42癸基 唑222酮(Dermac SR238)与皮肤相容性好,无刺激性和过敏性,含量1%~10%时对利多卡因、匹鲁卡因、双氯芬酸、氢化可的松、吲哚美辛、可乐定、硫氮 酮、硝酸异山梨酯、吗啡和黄体酮等均有促渗作用[3]。

透皮促进剂

透皮促进剂

透皮促进剂透皮促进剂是指所有能够增加药物透皮速度而对皮肤不造或严重制激和损害的物质,近年来,经皮给药系统的基础实取得了可喜进展,透皮制剂的组方及用现代方法材药物在体内或体外透皮吸收进行较系统的研究成绩显著,经皮给药的理论基础为给药后,药物能迅速穿透皮肤,被吸收进人血液循而产生疗效。

因此,研究经皮给两制剂时首先必须解决药物料皮肤的穿透性和透皮速率,日前的技术多采用添加月桂氮( Azone),亚油酸、丙二醇(PG)等透皮促进剂来增加药物透性和提高药物的透皮速率,在应用这些促进剂时,研究发现按一定比例,把部分促进剂组合成多元促可取得比单一的促进剂更好的效果,同时,有人发现,某些中药也具有Amne似的促进作用,现将近年来报道的中新促进剂和多元促进剂综述如下1中药促进剂的应用1.1薄荷脑,薄荷醇,薄荷油:据报道,薄荷脑对扑热息痛,甲硝唑有明显促透作用张志平等实验证明,薄荷脑具有显著促进扑热息痛透皮吸收作用,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到,用博荷脑实验组的胎儿皮肤皱折增多,角质局部断裂脱屑,呈破骗絮状,表皮细胞同隙如宽,毛囊口扩氧,毛干的毛小皮剥脱而变细,提示薄荷促扑热息痛的透皮吸收机制与改变丧皮结构密切相关;薄荷醇对水杨酸、抗生素、5-氟尿嘧啶,由松、双氯灭等有促作用;薄街油对达克罗宁有通皮吸收作用11.2龙脑( bornel born,又名冰片):朱健平等以改良的ng双室渗透装置进行药物体外透试验,以家兔在体试验体皮肤苍白试验进行药物活体透皮试验证明,在整体兔试验中,龙脑能使水杨酸经皮顿增在志者前臂内试验中,龙脑能提高醋酸曲安奈松的生物利用度。

另外,在商体蛇蜕皮吸收试验中,龙脑能增加甲磷啡,氟尿密的透皮吸收,存在量效应关系,提示龙脑是一种有牧的透皮促进剂1.3川尊提取物:难波恒雄等在进行生药溶液的研究时发现,川尊壁提取物中本内酯、Senkyunolide,蛇床内酯,丁烯基呋内柴,新蛇床内斯均具有皮肤渗透作用,且川尊醚提取物挥发油成分,甲醇提取物以及0.4%的本内酯均能明显促进安息酸的透皮吸收(P<0.01),且这种作用与温度有关。

透皮吸收促进剂

透皮吸收促进剂

透⽪吸收促进剂发表于 2005-10-10 12:11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透⽪吸收促进剂(简称促透剂)系指可以加快药物穿透⽪肤的速度⽽不对⽪肤形成严重刺激和损害的物质。

促透剂的作⽤机制主要是通过可逆性改变⽪肤结构来渗透进⼊⽪肤并降低药物经过⽪肤所受阻⼒,达到促进药物全⾝吸收或局部治疗的⽬的。

现在研究应⽤较为多见的促透剂类型主要有:①天然促透剂。

包括萜类、精油及内酯等,如簿荷脑、龙脑、桉油及川芎、⼩⾖蔻提取物等。

②合成促透剂。

主要有吡咯烷酮类、磷脂及磷酸盐类、有机酸及酯类和酞胺类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桂氮酮(氮酮、Azone)。

迄今为⽌,研究应⽤最多并以此为实验参照物的仍为Azone。

③⼆元或多元促透剂。

随着促透剂开发品种的增多及有关研究的延伸,⼀些天然与合成促透剂复合⽽成⼀元或多元的促透剂也进⼊研究视野,结果发现,按⼀定⽐例配成的多元促透剂可以达到单⼀促透剂⽆法⽐拟的效果,但前者并⾮都⽐后者好,主要还是与药物的溶解性等理化性质有关。

天然促透剂薄荷脑(薄荷油、簿荷醇)属于单萜类化合物,常⽤于⽪肤外⽤制剂中,发挥局部⽌痒、⽌病和清凉及轻微局⿇作⽤。

近年来发现其具有显著促透作⽤,⼀般在1%~5%范围内呈剂量效应关系。

其渗透作⽤随着浓度增⼤⽽增强,但达到⼀定程度后则作⽤不再增强,⽽且对于不同的药物此浓度界限也不同。

其促透作⽤与Azone相似或更强,且起效快。

经实验证实,薄荷脑作为促透剂单独使⽤可对解热镇痛药如⽔杨酸、扑热息痛等,抗炎药如酮洛芬、双氯芬酸等,抗肿瘤药如氟尿嘧啶,激素类药如曲安缩松、氟轻松、氯氟轻松等,抗⽣素、抗菌药如酮康吡、替硝唑等,⼼⾎管类药如普萘洛尔等均有良好的促透作⽤,可与Azone相媲美。

龙脑(冰⽚)也常⽤于局部⽪肤制剂中,起凉爽、⽌痛、⽌痒作⽤。

有实验表明,它可增加⽔杨酸、甲硝唑、氟尿嘧啶的透⽪吸收,是⼀种有效的促透剂。

另外,桉油能促进马来酸噻吗洛尔、丙酸氯倍他索等药物经⽪吸收,也是⼀种有研究阶值的促透剂。

新型透皮吸收促进剂

新型透皮吸收促进剂

新型透皮吸收促进剂
徐敏;胡小姜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情报》
【年(卷),期】2000(006)005
【摘要】皮肤对大多数药物是一道难以渗透的屏障,许多药物透皮给药的渗透速率达不到治疗要求,所以,寻找促进药物渗透波肤的方法是开发透皮给药系统的关键,改善药物经皮吸收的化学方法主要是加入渗透促进剂,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几种新型的透皮吸收促进剂。

【总页数】3页(P27-29)
【作者】徐敏;胡小姜
【作者单位】浙江省中医院,杭州;浙江省社会劳动保障厅医保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44.9
【相关文献】
1.不同透皮吸收促进剂对消炎润麻胶浆透皮吸收作用的影响∗ [J], 赵玉娜;高婷;陈晶
2.透皮吸收促进剂对接骨乳膏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 [J], 吴彦;王慧娟;俸婷婷;彭礼军;周英
3.不同透皮吸收促进剂对黄绵马酸BB乳膏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 [J], 梁玉婷; 刘小赟; 潘敬灵; 吴小诗; 黄晓彤; 唐春萍; 沈志滨
4.透皮吸收促进剂在中药巴布剂中的应用及研究 [J], 白晶梅;晋梅
5.新型药物透皮吸收促进剂——月桂氮酮 [J], 黄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透皮吸收促进剂_药剂学_理论说明

透皮吸收促进剂_药剂学_理论说明

透皮吸收促进剂药剂学理论说明1. 引言1.1 概述透皮吸收促进剂是一种重要的药剂学研究领域,它被广泛应用于药物透皮给药系统中。

通过使用透皮吸收促进剂,可以增强药物在皮肤层中的吸收能力,提高治疗效果,同时降低副作用和毒性。

随着对透皮给药系统的需求不断增加,人们对于透皮吸收促进剂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进行阐述。

首先,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介绍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定义、原理以及其分类和应用领域。

接着,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探讨与该主题相关的药剂学基础知识,包括药物透皮吸收过程、药物分子在皮肤层中的扩散原理以及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

然后,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详细讨论目前已有的透皮吸收促进剂作用机制与方法的研究进展,并按照化学增渗法、物理增渗法和生物技术增渗法这三种方法进行分类介绍。

最后,在第五部分中我们将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归纳,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探讨未来透皮吸收促进剂领域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阐述透皮吸收促进剂的药剂学理论知识,提供关于透皮吸收促进剂作用机制与方法的研究进展的详细分析,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进行探讨。

通过深入了解透皮吸收促进剂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指导合理应用该技术,以进一步推动药物透皮给药系统的发展,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 透皮吸收促进剂2.1 定义和原理:透皮吸收促进剂是一类能够提高药物经皮肤吸收的化合物或技术。

其作用机制通常通过改变皮肤的屏障特性,增加药物在皮肤层中的渗透,从而促进药物的吸收。

2.2 分类和应用:根据作用机制和来源,透皮吸收促进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化学增渗法: 这类促进剂通过改变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角质层的阻力或破坏细胞之间的连接来提高药物经皮肤吸收。

例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是一种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可通过破坏角质层间脂质结构来增加药物的渗透。

- 物理增渗法: 这类促进剂利用物理手段如电流、超声波、微针等来改变皮肤层的结构和通透性,从而提高药物吸收。

透皮给药制剂

透皮给药制剂

主要包含含量测定、体外释放度检验,体外经皮 透过性测定及粘着性能检验等。
2、体内评价
主要是指生物利用度测定和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透皮给药制剂
第38页
(二)其它一些质量控制
粘性是TDDS制剂主要性质之一。
1、粘附力测定
粘附力指是贴剂与皮肤或与基材充分接触后产生 抵抗力。
通常采取测定剥离力方法,普通使用剥离角度为 180°。
药品释放是先溶解在水溶性聚合物中,继而向骨 架分配,扩散经过骨架到达皮肤表面。
透皮给药制剂
第19页
三、经皮吸收制剂分类
包囊储库型:
将药品制成微型胶囊后分散在胶粘剂中,涂布在 背衬膜上,加保护膜而成。亦能够将经皮吸收促 进剂制成微型胶囊,与药品一起分散在压敏胶或 聚合物骨架中,促进剂释放速率控制药品经皮吸 收速率。
透皮给药制剂
第14页
三、经皮吸收制剂分类
充填封闭型:
与复合膜型不一样是其药品储库是液体或软膏和 凝胶等半固体充填封闭于背衬膜与控释膜之间。
透皮给药制剂
第15页
三、经皮吸收制剂分类
多储库型:
该类系统能够有经皮吸收促进剂和药品两个储库, 二者之间用控释膜隔开,控释膜用于控制经皮吸 收促进剂释放速度进而控制药品经皮吸收速度。 该类系统适合用于药品与促进剂长久接触会产生 相互作用或促进剂需控制释放情况。
透皮给药制剂
第16页
三、经皮吸收制剂分类
使用者活化型:
有些药品制成经皮给药系统在存放过程中不稳定, 为克服这个问题,有些人设计了(UATS),这种系 统含有没有渗透活性药品及活化剂,二者之间由 隔膜分隔开,无渗透活性药品在存放过程中较稳 定,应用前使用者稍施压力使隔离膜破裂,无渗 透活性药品与活化剂混合转变成具渗透活性药品。

常用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可修改全文

常用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可修改全文

四、软膏剂的生产工艺及设备
各种 基质 消毒 过滤
消毒
管 子
油性药膏生产工艺
药物 抽样检查
说明 书 封签 纸箱
油性 基质 消毒
油箱
乳化剂
消毒
管 子
乳剂药膏生产工艺
纯化 水 药物 抽样检查
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书 封签 纸箱
(一)基质的净化与灭菌
主要针对凡士林、液状石蜡等油脂性基质,若质地纯净可直接取用, 若混有异物或在大生产时应先加热熔化后,用数层细布(绒布或绸布) 或120目铜丝筛网乘热滤过除去杂质,如须经灭菌的基质,可再分别 加热至150℃灭菌1小时以上,并除去水分。
(一)油脂性基质 1.共同特点: ① 促进皮肤水合作用,软化、保护表皮(较其它基质强); ② 润滑、无刺激性、稳定性较好,可与多种药物配伍; ③ 释药性差,油腻性大,不易与水性液体混合,不易洗除; ④ 主要用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制备软膏剂;不适用于有渗出液的皮
损 ⑤ 一般不单独用于制备软膏剂,为克服疏水性常加入表面活性剂或
影响皮肤的正常功能。 ❖ D:适用于多数药物,不适用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 ❖ E:适用于亚急性、慢性、无渗出液的皮损和皮肤骚痒症,不适用
于糜烂、溃疡、水疱及脓疱症。
3、类型 :O/W(雪花膏),W/O(冷霜) 常用的油相:多为半固体、固体物质,硬脂酸、蜂蜡、石蜡、高级醇
(十八醇)、 凡士林、 液状石蜡、植物油 常用的水相:多为纯化水、药物的水溶液及一些亲水性的物质 常用的乳化剂:
混匀,再加入基质中 共熔性成分:先共熔再与基质混匀 中药浸出物:若为液体(如煎剂、流浸膏),先浓缩至膏状再加入基质
中。固体浸膏加少量水或稀醇等研成糊状,再与基质混合。
(四)常用设备 三滚筒软膏研磨机

透皮吸收促进剂在皮肤外用制剂中的应用考虑

透皮吸收促进剂在皮肤外用制剂中的应用考虑

透皮吸收促进剂在皮肤外用制剂中的应用考虑摘要:透皮吸收促进剂均可通过不同机制降低皮肤阻滞力,促进药物透过皮肤,因此目前常被申请人用于皮肤外用制剂。

然而对于常见局部用药局部起效制剂,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应用是否合理,是否会因渗透量的变化影响产品的安全有效性,常缺乏相应研究。

本文介绍了一些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应用考虑,供研发参考。

关键词:透皮吸收促进剂皮肤外用制剂透皮吸收促进剂系能够降低药物通过皮肤的阻力,加速药物穿透皮肤的物质。

应能可逆地降低皮肤的屏障性能,而又不损害皮肤的其他功能。

主要分为月桂氮卓酮及其同系物、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类、有机酸及酯、萜烯类、角质保湿及软化剂等,常用于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TDDS)。

但在近期的技术审评中,我们发现部分研发者对透皮吸收促进剂应用的范畴有不同认识,除常规的透皮吸收制剂外,一些研发单位在部分局部用药局部起效的皮肤外用制剂处方设计中也开始逐渐使用这些辅料,但并没有在申报资料中说明其应用的合理性,存在研发上的不足。

为此前期我部曾撰写了“浅谈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合理使用”一文意图给予一定引导,但随后的一些申报资料仍然显示此方面研究不足,为更好地引导研发,提高注册效率,我们进行信息收集整合,通过多层次的讨论交流,制订出透皮吸收促进剂在不同类型皮肤外用制剂中的应用原则,希望为外用制剂研发者提供研发帮助,生产出高质量的皮肤外用制剂,真正达到保障国民用药健康。

我们在掌握申报资料情况的基础上,通过CNKI和EMCC等文献数据库对近期国内外文献进行了充分调研,并与多家皮肤科药物生产厂的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了交流,根据交流内容对以下三个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知:(一)不同类别透皮吸收促进剂的透皮作用机制、国外新的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应用情况理想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应具备以下条件:1、对皮肤和肌体无药理作用、无毒、无刺激性及无过敏反应。

2、应用后立即其作用,去除后皮肤能恢复正常的屏障功能。

5透皮促进剂解析

5透皮促进剂解析

LOGO
【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1. 透皮促进作用 对多种亲水性和亲脂性药物 的透皮吸收均有显著作用。作用机制与破坏角 质层细胞的空隙和可逆性破坏细胞间脂质结构 有关。 2. 具有清凉、止痛作用 在药剂学上可作为防 腐剂,亦作为化妆品中的香料以及在食品中用 于生产糖果。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轻微, 外用对皮肤有轻度的刺激。
LOGO
冰片
冰片(borneol) 为多种挥发油所含有 的成分,亦可用普通 樟脑经初生态氢还原 而得。本品为白色半 透明块,香如樟脑而 味辛灼。能溶于醇及 醚,极微溶于水。本 品为一种小分子脂溶 性单萜类物质。
LOGO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1. 透皮促进作用 对水杨酸、双氯灭痛等多种药物
LOGO
三、萜烯类
存在于中草药中。具有起效快、效果好、副 作用小等优点。研究较多的有薄荷醇、柠檬 烯、冰片等单萜化合物以及桉叶油、薄荷油、 冬青油、藏茴香油、丁香油和松节油等精油,
它们穿透力强,能与角质层中脂质发生相互
作用,使细胞间微孔增加,促进药物的扩散,
产生较好的促渗作用。
LOGO
薄荷醇
薄荷醇(menthol) 为无色结晶,香如薄 荷,能溶于醇、醚、 氯仿、石油醚、冰醋 酸,石蜡油、脂肪油 及挥发油,微溶于水。 本品为萜烯类促透剂 中应用最广泛者,以 其高安全性被FDA称 为公认的安全药物”
主要采用透皮促进剂,来促进药物透皮吸收。
其中透皮促进剂法最为方便而有效的方法.
LOGO
透皮促进剂 :
是指能够促进药物制剂中的主药更 快或更多地透入皮肤内或透过皮肤
进入循环系统,从而发挥局部或全 身治疗作用的一大类物质。
LOGO
一、透皮促进剂的特点

透皮给药系统及其常用的中药透皮促进剂

透皮给药系统及其常用的中药透皮促进剂

透皮给药系统及其常用的中药透皮促进剂
年建华;吕伯东;黄晓军
【期刊名称】《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8(018)006
【摘要】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TTS)是指药物以一定的速率通过皮肤或黏膜进入体循环产生治疗作用的一种给药系统。

利用皮肤或黏膜作为药物输入体循环的门户,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是对传统给药观念的突破。

【总页数】2页(P394-封3)
【作者】年建华;吕伯东;黄晓军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2006级硕士研究生,杭州310005;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中药透皮促进剂的研究进展 [J], 王红;韦云川;韦继雯
2.中药透皮促进剂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初探 [J], 汪栋材;王玲
3.中药透皮促进剂的研究进展 [J], 许德河;王玮
4.中药透皮促进剂在熏洗疗法中的应用 [J], 裴崇墨;郭宏华;张玉盘;田桂荣;裴崇儒
5.透皮促进剂在中药透皮制剂中应用的研究 [J], 张鹏;肖洪彬;闫雪莹;王信;何德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能影响角质层脂质 结构,使之发生结构变化,增加脂质流动性, 从而促进药物的渗透。油酸的促渗作用比较 持久。 油酸对阳离子药物具有独特的促进效果,这 是由于油酸能与阳离子药物形成离子对复合 物,后者对角质层有较好的渗透作用。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轻微, 对皮肤几无刺激,因是天然脂肪酸,无毒而 安全。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DCMS不能够分配进入角质层脂质结构,而是与角 质蛋白发生某种程度的相互作用,从而增加脂质的 流动性。DCMS对极性药物的促进作用大于非极性 药物,如用含15%DCMS的丙酮溶液作溶剂可使 甘露醇通过人离体皮肤的渗透速率提高260倍,使 氢化可的松提高8.6倍。常用浓度为1%~4%
酸。
LOGO
LOGO
LOGO
表面活性剂按化学结构分为阴离子型、阳离 子型和非离子型三种,其对皮肤的渗透能力 和对药物的促渗作用依次为阴离子型>阳离 子型>非离子型。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代表为十二烷基硫酸钠、 十四烷基硫酸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代表为 十六烷基三甲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代 表为吐温、司盘等。
LOGO
主要采用透皮促进剂,来促进药物透皮吸收。
其中透皮促进剂法最为方便而有效的方法.
LOGO
透皮促进剂 :
是指能够促进药物制剂中的主药更 快或更多地透入皮肤内或透过皮肤
进入循环系统,从而发挥局部或全 身治疗作用的一大类物质。
LOGO
一、透皮促进剂的特点
理想的透皮促进剂应具备以下主要特点: ①优良的生物相容性 ②稳定的理化性质
LOGO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DMSO的缺点是恶臭和皮肤刺激性。高浓度
DMSO可致皮肤实质性损害,皮肤结构改变。
高于70%浓度的DMSO可产生局部刺激,引
起烧灼感、瘙痒、红斑,偶可致瘢痕或刺激性
皮炎。大面积使用可引起溶血。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已经不允许在 药品中使用
LOGO
癸基甲基亚砜(DCMS)
五、脂肪酸类
研究较多的是油酸。十二个碳原子的脂肪酸 具有最大的促透作用。增加双键数目,促透 作用增强。
LOGO
油酸
油酸(oleic acid) 即十八烯酸,为无色油 状液体,露置空气中色 渐变深。易溶于醇、醚、 氯仿、苯、石油精、挥 发油及脂肪油;仅微溶 于水。本品是目前公认 的较理想的脂肪酸类透 皮促进剂。
十四烷基硫酸钠
为白色无臭的蜡状固体,可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1. 透皮促进作用 2. 抗菌作用 用于配制外用制剂 用于配制
3. 改善皮肤的血液供应,促进毛发生长
生发搽剂,治疗秃发。
【不良反应注意事项】
LOGO
本品无毒、安全、对皮肤
粘膜无刺激性。偶致过敏反应,有过敏史者慎用。
③促透效果快,持续时间长,并适合于多种药物;
④撤药后,角质层的屏障功能应迅速而完全地恢复;
⑤在透皮促进剂影响下皮肤的屏障功能只单向降低,
内源性物质不能通过皮肤扩散损失;
⑥无色、无臭、无味且价廉。
LOGO
二、透皮促进剂作用机制 (一)破坏高度有序排列的皮肤角质层胞间类
脂结构。
(二)与角蛋白的相互作用 松弛它们之间的结
LOGO
可用于治疗某些急、慢性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本品毒性极低。外用极少产生不良反应,即
使浓度高达50%也未对皮肤产生刺激性和致
敏性。本品不宜与强酸或凡士林配伍。
LOGO
二甲基亚砜类
它们包括二甲基亚砜(DMSO)、二甲基甲酰胺
(DMF)、二甲基乙酰胺(DMA)和癸基甲基亚
砜(DCMS)等。
第四章Leabharlann 透皮促进剂医疗美容技术系 陈盛兰
LOGO
学习目标
1. 掌握理想透皮促进剂应具有的特点
2. 掌握常用的透皮促进剂的分类及其药理作用
和应用 3. 熟悉二甲亚砜及其类似物的透皮吸收性能 4. 了解透皮促进剂作用机制的LPP理论
LOGO
目前采用的促进药物透皮吸收方法可分为物 理法、化学法和药剂学方法。 物理法主要包括超声波导入法和直流电离子 导入法等;化学方法以合成前体药为主;药剂学
LOGO
七、其它类
(一)烷类 鲨烷是该类促进剂中的典型 代表, 系由鲨烯氢化而得到的饱 和烃类化合物,为透明油状液体, 几乎无味。可溶于油类、乙醚、 石油醚、氯仿,微溶于无水乙醇、 甲醇、丙酮和冰乙酸,不溶于水。 本品有透皮促进作用,促进 药物透过皮肤,也有润滑作用。 用作透皮促进剂、溶剂和软膏基 质。本品的优点是与人的皮脂相 溶性极佳,无毒,对皮肤粘膜也 无刺激性。
LOGO
【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1. 透皮促进作用 对多种亲水性和亲脂性药物 的透皮吸收均有显著作用。作用机制与破坏角 质层细胞的空隙和可逆性破坏细胞间脂质结构 有关。 2. 具有清凉、止痛作用 在药剂学上可作为防 腐剂,亦作为化妆品中的香料以及在食品中用 于生产糖果。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轻微, 外用对皮肤有轻度的刺激。
LOGO
冰片
冰片(borneol) 为多种挥发油所含有 的成分,亦可用普通 樟脑经初生态氢还原 而得。本品为白色半 透明块,香如樟脑而 味辛灼。能溶于醇及 醚,极微溶于水。本 品为一种小分子脂溶 性单萜类物质。
LOGO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1. 透皮促进作用 对水杨酸、双氯灭痛等多种药物
LOGO
(二)角质保湿剂
尿素为常用的角质保湿剂。
尿素能增加角质层的水合作用,使皮肤柔软, 30%~40%的尿素是强烈的角质溶解剂, 对角化过度的皲裂有效,同时有抗菌和止痒 作用。
LOGO
(三)脂类 可可脂为白色或淡黄色的固体脂,略有脆性,
有可可香味,热至25℃可变软。易溶于乙醚、
石油醚和氯仿,可溶于无水乙醇,微溶于乙
LOGO
三、萜烯类
存在于中草药中。具有起效快、效果好、副 作用小等优点。研究较多的有薄荷醇、柠檬 烯、冰片等单萜化合物以及桉叶油、薄荷油、 冬青油、藏茴香油、丁香油和松节油等精油,
它们穿透力强,能与角质层中脂质发生相互
作用,使细胞间微孔增加,促进药物的扩散,
产生较好的促渗作用。
LOGO
薄荷醇
薄荷醇(menthol) 为无色结晶,香如薄 荷,能溶于醇、醚、 氯仿、石油醚、冰醋 酸,石蜡油、脂肪油 及挥发油,微溶于水。 本品为萜烯类促透剂 中应用最广泛者,以 其高安全性被FDA称 为公认的安全药物”
本品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奇臭,味微苦,吸湿性强,
可吸收相当于自身重量的70%的水分,与水形成
氢键,具脂溶性和水溶性,除不能与石蜡和松节油
混合外,能与水、乙醇、丙酮以及许多有机溶剂任
意混合,故有万能溶媒之称。
LOGO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1. 促进药物透皮吸收 本品具有高度的穿透性与运载
能力,DMSO与皮肤角质层脂质的相互作用和对药物 的增溶性质是其主要促渗机理。DMSO常作为药物穿 透皮肤屏障的转运载体,促进某些药物的透皮吸收。 2. 消炎、止痛、止痒、促进伤口愈合 性皮肤病、烧伤和冻疮等。 可用于急、慢
具有透皮促进作用。冰片本身穿透能力很强,如冰 片制成滴眼剂,易透入眼内组织。 2. 本品具有抑菌、抗炎、抗生育,提高耐缺氧能力 等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本品对皮肤有轻微刺激 性。
LOGO
四、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的促渗效果是其自身与皮肤的相 互作用以及药物从胶团中释放快慢这两种因 素的综合结果。表面活性剂可渗入皮肤并与 角质层中的角蛋白作用,损害角质层的完整 性,破坏皮肤的屏障作用,从而有利于药物 的渗透。 低浓度时往往使药物的吸收速率和程度增加, 但高浓度时往往相反,使药物通过生物膜的 速率降低。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1. 透皮促进作用
本品促渗作用有以下特点: (1)对多种药物具有促渗作用,且促渗作用强 (2) 促渗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 (3) 起效缓慢 (4) 与其他促渗剂合用常可获得增加促渗效果 (5) 其他:本品不仅可促进许多药物的透皮吸收,也可促进口 腔和直肠粘膜对药物的吸收。
2. 消炎、止痛和止痒作用 皮肤病。
合力以致形成微细孔道,从而提高极性分子对
细胞内通道的渗透性。 (三)提高药物在基质与皮肤间的分配 增强药 物在角质层的溶解性和分配性
LOGO
第二节
常用的透皮促进剂
一、月桂氮卓酮类 月桂氮卓酮
本品为无臭、无味、无色或微黄澄明的油状
液,不溶于水,能与多数有机溶剂混溶,性质
稳定,但遇强酸易分解。
LOGO
LOGO
六、醇类
常用者为丙二醇,其次有丙三醇和聚乙二醇。 以丙二醇促渗作较强。 机制:丙二醇能使角质层中角蛋白溶剂化, 占据角蛋白的氢链结合部位,减少药物与组 织结合而促渗。当与月桂氮卓酮合用时,大 量丙二醇进入角质层并使药物在细胞内扩散, 丙二醇/月桂氮酮这两种极性不同的物质通过 相互影响水溶性和脂溶性通道使得药物的渗 透作用增强。
LOGO
月桂酸
亦称十二烷酸,白色针状结晶或白色粉末, 溶于乙醇、氯仿和丙酮,易溶于乙醚、苯和 矿物油,几不溶于水。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本品有良好的透皮 促进作用,也可用作药物基质,制备软膏、 油膏、洗剂等。在日化工业中用于制备霜剂、 香波等化妆品和洗涤剂,也用作食品添加剂。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本品是天然脂肪 酸,无毒,对皮肤和粘膜几乎无刺激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