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武汉市人口空间分布格局演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7 8 ]
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1 . 1
武汉市位于中国腹地中心, 湖北省东部, 介于东经 1 1 3 ° 4 1 ′ ~ 1 1 5 ° 0 5 ′ 、 北纬 2 9 ° 5 8 ′ ~ 3 1 ° 2 2 ′ , 地处长江与汉江 交汇处, 是全国特大城市和重要的交通枢纽, 也是湖北 省省会, 华中地区和长江中下游的经济、 科技、 教育和文
只精确到行政区域, 不能反映人口的实际分布。 现有研究表明, 城市人口密度空间信息提取方法能 解决上述问题, 常用的城市人口密度空间模拟的方法
4 ] 5 ] 有: 城市人口密度模型 [ 、 内插法空间分布模型 [ 、 地理 6 ] 因子相关性模型 [ 等。相较于城市人口密度模型、 内插
法空间分布模型来说, 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由于考虑了 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改善了模型结果, 能更好地模拟 城市内部人口的实际分布。在众多地理因子相关分析 的方法之中, 夜间灯光强度估算方法由于具有在较少数 据源的情况下快速反演大区域人口密度的优点而被广 泛运用于区域人口空间分布模拟之中
0 引言
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经济
1 ] 集聚程度及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 [ 。开展城市
1 3 ] 。 展在时空上的演变, 用于揭示人口的空间分布规律 [
2 0 0 0 —2 0 1 2 年, 武汉市由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 城市跃居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 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表 现活跃, 其中心地位及辐射带动作用促使人口数量和结 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研究该区域的人口空间分布 及演变对于揭示我国中部地区人口空间分布规律、 促进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基于 2 0 0 0 , 2 0 1 2年武汉市分区人口统计数 D M S P / O L S夜 间 灯 光 指 数、 据、 武汉 市 土 地 利 用 数 据、 S P O T V E G E T A T I O N逐旬 N D V I 数据, 借助 A r c G I S1 0 . 0 、 E N V I 5 . 0等工具, 采用夜间灯光强度估算方法, 实现了 武汉市人口统计数据的空间化; 在此基础上, 利用空间 自相关分析方法, 分析武汉市人口分布时空演变规律。 相比传统意义上基于行政区划的人口空间自相关分析, 能揭示更多武汉市人口空间分布的细节信息。
1 . 2 . 1 武汉市行政区划数据。该数据通过 A r c G I S1 0 . 0 空间数字化得到, 用于裁剪研究区域的其他数据。 1 . 2 . 2 武汉市土地利用数据。2 0 0 0年土地利用数据来 源于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数据中心, 2 0 1 2 年的数据则
( E m a i l ) 1 3 4 1 9 5 6 6 6 7 9 @1 6 3 . c o m 。 要从事土地资源管理研究, - 通信作者:马才学( 1 9 6 1 ) , 男, 湖北天门市人, 教授, 博士, 主要 ( E m a i l ) m a c a i x u e @m a i l . h z a u . e d u . c n 。 从事土地资源管理研究,
( 华中农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武汉 4 3 0 0 7 0 ) 摘要:基于 D M S P / O L S 夜间灯光指数和 S P O T V E G E T A T I O N逐旬 N D V I 数据构建人居指数, 模拟武汉市 2 0 0 0 , 2 0 1 2 年人口空间分布。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 从时空角度分析 2 0 0 0 —2 0 1 2年武汉市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演变规 律。结果表明: ① 利用夜间灯光强度估算方法可快速准确模拟武汉市人口空间分布。 ② 人口空间分布格局有向武 汉市中心城区集聚的趋势, 具有“ 中间高周围低” 的特征。 ③ 武汉市人口空间分布表现出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 根 据局部自相关分析, “ 高- 高” 类型区主要分布在武昌、 口、 江汉、 江岸等中心区, “ 低- 高” 类型区主要出现在江河流 域附近;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分布的“ 高- 高” 类型区扩大, 表明武汉市人口在向中心城区聚集的过程中远城区也形 成了相应的人口集聚中心。 关 键 词:D M S P / O L S 夜间灯光指数; S P O T V E G E T A T I O N逐旬 N D V I ; 人口空间格局; 空间自相关; 武汉市 中图分类号:K 9 0 1 . 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0 0 3 2 3 6 3 ( 2 0 1 6 ) 0 3 0 1 6 5 0 5 ? ? ?
计数据的方法, 构建人居指数能防止夜间灯光指数的过
1 41 5 ] 饱和现象而导致反演结果的偏差, 计算方法如下 [ : -
- ( 1 )+ N Fra Baidu bibliotek V I O L S m a x n o r H S I= 。 ( 1 ) - + + ( 1 O L S ) N D V I L S N D V I n o r m a x O n o r× m a x
2 化中心。武汉市现辖 1 3个区, 面积 84 9 4 . 4 1k m 。截至
。
在获取城市人口信息的基础上, 国内学者对人口空 间分布的研究主要包括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变、 人 口与社会经济的空间耦合及人口空间分布的驱动因素 等
[ 9 ]
2 0 1 2 年底, 武汉市年末总人口 8 2 1 . 7 0 88万人, 基于行政 区界的人口统计密度及空间位置见图 1 。其中江岸、 江 汉、 口、 汉阳、 武昌为人口分布高密度区, 江夏、 蔡甸、 汉南、 黄陂、 新洲为人口分布低密度区。
作为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化的载体。 综合遥感夜间灯光指数与年 N D V I 最大值构建人居 指数( H S I ) 提取人口空间分布的方法参照于现有研
1 4 ] 究[ 。相对于单纯的基于夜间灯光指数空间化人口统
借助于 E N V I 5 . 0 对该年的 L a n d s a t 7T M 影像进行监督分 类得到。土 地 利 用 类 型 分 为 建 设 用 地、 耕 地、 林 地、 草 地、 裸地、 水体六大地类, 其作用在于进行人口统计数据 空间化时剔除不适宜人居住的水体部分。为保持数据 × 的空间一致性, 将土地利用数据重采样为 1k m 1k m 。 1 . 2 . 3 D M S P / O L S夜间灯光指数。数据由美国国家地 球物理数据中心( N G D C ) 提供, 其空间分辨率为 1k m 。 D M S P卫星以每天 1 4 轨的速度绕地球飞行, 经过赤道的 时间有 2 个, 分别为 1 0 : 5 0和 2 2 : 5 0 。使用前需对其进 l b e r s 等面积投影。 行投影转换, 转换后的投影系统为 A 1 . 2 . 4 S P O T V E G E T A T I O N逐旬 N D V I 数据。数据来源 于比利时佛莱芒技术研究所, 对逐旬 N D V I 数据进行处 理, 使之转换为与夜间灯光指数数据一样的投影系统与 空间分 辨 率。在 获 取 逐 旬 N D V I 数 据 的 基 础 上, 利用 V G T E x t r a c t 软件对其进行处理, 提取年最大 N D V I 值。 1 . 2 . 5 2 0 0 0 , 2 0 1 2 年武汉市分区人口统计数据。分区人 口统计数据来源于 2 0 0 1 , 2 0 1 3年的《 武汉市统计年鉴》 , 根据各辖区面积计算分区人口密度, 并结合武汉市行政 区界数据将其空间化, 用于对夜间灯光强度估算方法得 到的人口数据进行校正, 使反演出的人口空间分布结果 达到分区零误差。
1 6 ] 行模拟 [ , 其表达式为:
l n( p ) =a×l n( H S I ′ )+b 。
( 2 )
式中: p 表示分区人口统计密度;H S I ′ 表示分区平均人 居指数, 由武汉市各区人居指数的总和除以该区对应的 宜居面积确定; a 和b 为回归模型的参数。
2 研究方法
2 . 1 ! *+,在借助夜间灯光强度估算方法空间化人口统计数 据的基础上, 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 探索武汉市 2 0 0 0 , 2 0 1 2 年人口空间分布及演变规律。首先, 由D M S P / O L S 夜间灯光指数、 土地利用数据和 S P O T V E G E T A T I O N逐 旬N D V I 数据构建人居指数; 其次, 基于武汉市分区行政 区划图计算分区平均统计人口和分区平均人居指数, 并 对其进行 P e a r s o n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 构建分区人居 指数和分区人口密度间的回归方程; 再次, 利用此回归 方程, 基于第一步中所构建的人居指数分布图, 反推出 武汉市人口密度分布数据, 并用分区人口统计数据对其 进行校正, 构建分 区 人 口 零 误 差 的 人 口 密 度 空 间 分 布
作水体掩膜, 与年 N D V I 值进行叠加, 剔除占武汉市土地 总面积 2 5 %的水体部分, 剩余部分为适宜居住区, 用于
图1 研究区人口密度图 F i g . 1 T h ema po f p o p u l a t i o nd e n s i t yi ns t u d ya r e a
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是协调城市人口、 经济、 社会、
2 ] 环境等问题的基础 [ 。传统意义上我国常用的城市人
口信息的获取方法有全国人口普查、 人口抽查等, 此种 基于行政区界的人口统计数据难以与其他地理信息边 界相匹配, 不利于人口数据与其他信息数据关联进行综
3 ] 合分析 [ 。且利用该数据进行人口分布分析时, 其精度
2 . 2 ! ./01$2345607&289
以求 得 的 年 最 大 N D V I值 为 基 础, 使值落在 [ 0 . 1 , 0 . 9 ] 的区间, 剔除 N D V I 值小于 0 . 1和大于 0 . 9的 区域, 此类区域多为裸岩、 水体或植被郁闭度过高的森
7 ] 林而不适宜人类居住 [ 。利用武汉市土地利用数据制
·1 6 6 ·
地域研究与开发
第3 5 卷
0 0 0 , 2 0 1 2 年的武汉 图; 最后, 对基于上述步骤所求出的 2 市分区人口零误差空间分布图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 通 o r a n ’ s I , M o r a n 散点图及 L I S A集聚图, 分 过求取全局 M 析武汉市人口空间分布及动态演变规律。
式中: 为S P O T V E G E T A T I O N逐旬 N D V I 的年最 N D V I m a x 为经过标准化处理的夜间灯光指数, 其值 大值; O L S n o r 为0 ~ 1 。
2 . 3 ! 9:607&;6<=>&'?@AB
以武汉市分区行政区划数据为基准, 分区计算各区 总人居指数, 除以各区宜居面积构建分区平均人居指数 H S I , 其中每个 H S I 分别对应 1 个人口统计密度数据。将 武汉市 1 3 个区的数据作为样本, 测算其 P e a r s o n相关关 系, 并建立回归模型。经过多种模型的选择比较, 发现 对数相关关系对于模拟 H S I 与对应的人口统计密度数 据最为有效, 本研究最终选择了回归最优的对数模型进
第 3 5 卷 第 3 期 2 0 1 6 年 6 月
地域研究与开发 A R E A LR E S E A R C H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V o l . 3 5 N o . 3 J u n . 2 0 1 6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武汉市人口空间分布格局演化
赵利利 ,孟 芬 ,马才学
。其中, 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演变是研究其他
[ 1 0 ]
人口问题的基础, 通常采用人口重心模型 度模型
[ 1 1 ]
、 人口集疏
、 空间自相关模型
[ 1 2 ]
等方法探索区域人口发
1 . 2
- - - - 收稿日期:2 0 1 5 0 9 1 6 ;修回日期:2 0 1 5 1 2 3 1 - 作者简介:赵利利( 1 9 8 9 ) , 女, 河北邯郸市人, 硕士研究生, 主
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1 . 1
武汉市位于中国腹地中心, 湖北省东部, 介于东经 1 1 3 ° 4 1 ′ ~ 1 1 5 ° 0 5 ′ 、 北纬 2 9 ° 5 8 ′ ~ 3 1 ° 2 2 ′ , 地处长江与汉江 交汇处, 是全国特大城市和重要的交通枢纽, 也是湖北 省省会, 华中地区和长江中下游的经济、 科技、 教育和文
只精确到行政区域, 不能反映人口的实际分布。 现有研究表明, 城市人口密度空间信息提取方法能 解决上述问题, 常用的城市人口密度空间模拟的方法
4 ] 5 ] 有: 城市人口密度模型 [ 、 内插法空间分布模型 [ 、 地理 6 ] 因子相关性模型 [ 等。相较于城市人口密度模型、 内插
法空间分布模型来说, 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由于考虑了 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改善了模型结果, 能更好地模拟 城市内部人口的实际分布。在众多地理因子相关分析 的方法之中, 夜间灯光强度估算方法由于具有在较少数 据源的情况下快速反演大区域人口密度的优点而被广 泛运用于区域人口空间分布模拟之中
0 引言
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经济
1 ] 集聚程度及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 [ 。开展城市
1 3 ] 。 展在时空上的演变, 用于揭示人口的空间分布规律 [
2 0 0 0 —2 0 1 2 年, 武汉市由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 城市跃居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 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表 现活跃, 其中心地位及辐射带动作用促使人口数量和结 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研究该区域的人口空间分布 及演变对于揭示我国中部地区人口空间分布规律、 促进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基于 2 0 0 0 , 2 0 1 2年武汉市分区人口统计数 D M S P / O L S夜 间 灯 光 指 数、 据、 武汉 市 土 地 利 用 数 据、 S P O T V E G E T A T I O N逐旬 N D V I 数据, 借助 A r c G I S1 0 . 0 、 E N V I 5 . 0等工具, 采用夜间灯光强度估算方法, 实现了 武汉市人口统计数据的空间化; 在此基础上, 利用空间 自相关分析方法, 分析武汉市人口分布时空演变规律。 相比传统意义上基于行政区划的人口空间自相关分析, 能揭示更多武汉市人口空间分布的细节信息。
1 . 2 . 1 武汉市行政区划数据。该数据通过 A r c G I S1 0 . 0 空间数字化得到, 用于裁剪研究区域的其他数据。 1 . 2 . 2 武汉市土地利用数据。2 0 0 0年土地利用数据来 源于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数据中心, 2 0 1 2 年的数据则
( E m a i l ) 1 3 4 1 9 5 6 6 6 7 9 @1 6 3 . c o m 。 要从事土地资源管理研究, - 通信作者:马才学( 1 9 6 1 ) , 男, 湖北天门市人, 教授, 博士, 主要 ( E m a i l ) m a c a i x u e @m a i l . h z a u . e d u . c n 。 从事土地资源管理研究,
( 华中农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武汉 4 3 0 0 7 0 ) 摘要:基于 D M S P / O L S 夜间灯光指数和 S P O T V E G E T A T I O N逐旬 N D V I 数据构建人居指数, 模拟武汉市 2 0 0 0 , 2 0 1 2 年人口空间分布。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 从时空角度分析 2 0 0 0 —2 0 1 2年武汉市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演变规 律。结果表明: ① 利用夜间灯光强度估算方法可快速准确模拟武汉市人口空间分布。 ② 人口空间分布格局有向武 汉市中心城区集聚的趋势, 具有“ 中间高周围低” 的特征。 ③ 武汉市人口空间分布表现出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 根 据局部自相关分析, “ 高- 高” 类型区主要分布在武昌、 口、 江汉、 江岸等中心区, “ 低- 高” 类型区主要出现在江河流 域附近;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分布的“ 高- 高” 类型区扩大, 表明武汉市人口在向中心城区聚集的过程中远城区也形 成了相应的人口集聚中心。 关 键 词:D M S P / O L S 夜间灯光指数; S P O T V E G E T A T I O N逐旬 N D V I ; 人口空间格局; 空间自相关; 武汉市 中图分类号:K 9 0 1 . 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0 0 3 2 3 6 3 ( 2 0 1 6 ) 0 3 0 1 6 5 0 5 ? ? ?
计数据的方法, 构建人居指数能防止夜间灯光指数的过
1 41 5 ] 饱和现象而导致反演结果的偏差, 计算方法如下 [ : -
- ( 1 )+ N Fra Baidu bibliotek V I O L S m a x n o r H S I= 。 ( 1 ) - + + ( 1 O L S ) N D V I L S N D V I n o r m a x O n o r× m a x
2 化中心。武汉市现辖 1 3个区, 面积 84 9 4 . 4 1k m 。截至
。
在获取城市人口信息的基础上, 国内学者对人口空 间分布的研究主要包括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变、 人 口与社会经济的空间耦合及人口空间分布的驱动因素 等
[ 9 ]
2 0 1 2 年底, 武汉市年末总人口 8 2 1 . 7 0 88万人, 基于行政 区界的人口统计密度及空间位置见图 1 。其中江岸、 江 汉、 口、 汉阳、 武昌为人口分布高密度区, 江夏、 蔡甸、 汉南、 黄陂、 新洲为人口分布低密度区。
作为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化的载体。 综合遥感夜间灯光指数与年 N D V I 最大值构建人居 指数( H S I ) 提取人口空间分布的方法参照于现有研
1 4 ] 究[ 。相对于单纯的基于夜间灯光指数空间化人口统
借助于 E N V I 5 . 0 对该年的 L a n d s a t 7T M 影像进行监督分 类得到。土 地 利 用 类 型 分 为 建 设 用 地、 耕 地、 林 地、 草 地、 裸地、 水体六大地类, 其作用在于进行人口统计数据 空间化时剔除不适宜人居住的水体部分。为保持数据 × 的空间一致性, 将土地利用数据重采样为 1k m 1k m 。 1 . 2 . 3 D M S P / O L S夜间灯光指数。数据由美国国家地 球物理数据中心( N G D C ) 提供, 其空间分辨率为 1k m 。 D M S P卫星以每天 1 4 轨的速度绕地球飞行, 经过赤道的 时间有 2 个, 分别为 1 0 : 5 0和 2 2 : 5 0 。使用前需对其进 l b e r s 等面积投影。 行投影转换, 转换后的投影系统为 A 1 . 2 . 4 S P O T V E G E T A T I O N逐旬 N D V I 数据。数据来源 于比利时佛莱芒技术研究所, 对逐旬 N D V I 数据进行处 理, 使之转换为与夜间灯光指数数据一样的投影系统与 空间分 辨 率。在 获 取 逐 旬 N D V I 数 据 的 基 础 上, 利用 V G T E x t r a c t 软件对其进行处理, 提取年最大 N D V I 值。 1 . 2 . 5 2 0 0 0 , 2 0 1 2 年武汉市分区人口统计数据。分区人 口统计数据来源于 2 0 0 1 , 2 0 1 3年的《 武汉市统计年鉴》 , 根据各辖区面积计算分区人口密度, 并结合武汉市行政 区界数据将其空间化, 用于对夜间灯光强度估算方法得 到的人口数据进行校正, 使反演出的人口空间分布结果 达到分区零误差。
1 6 ] 行模拟 [ , 其表达式为:
l n( p ) =a×l n( H S I ′ )+b 。
( 2 )
式中: p 表示分区人口统计密度;H S I ′ 表示分区平均人 居指数, 由武汉市各区人居指数的总和除以该区对应的 宜居面积确定; a 和b 为回归模型的参数。
2 研究方法
2 . 1 ! *+,在借助夜间灯光强度估算方法空间化人口统计数 据的基础上, 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 探索武汉市 2 0 0 0 , 2 0 1 2 年人口空间分布及演变规律。首先, 由D M S P / O L S 夜间灯光指数、 土地利用数据和 S P O T V E G E T A T I O N逐 旬N D V I 数据构建人居指数; 其次, 基于武汉市分区行政 区划图计算分区平均统计人口和分区平均人居指数, 并 对其进行 P e a r s o n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 构建分区人居 指数和分区人口密度间的回归方程; 再次, 利用此回归 方程, 基于第一步中所构建的人居指数分布图, 反推出 武汉市人口密度分布数据, 并用分区人口统计数据对其 进行校正, 构建分 区 人 口 零 误 差 的 人 口 密 度 空 间 分 布
作水体掩膜, 与年 N D V I 值进行叠加, 剔除占武汉市土地 总面积 2 5 %的水体部分, 剩余部分为适宜居住区, 用于
图1 研究区人口密度图 F i g . 1 T h ema po f p o p u l a t i o nd e n s i t yi ns t u d ya r e a
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是协调城市人口、 经济、 社会、
2 ] 环境等问题的基础 [ 。传统意义上我国常用的城市人
口信息的获取方法有全国人口普查、 人口抽查等, 此种 基于行政区界的人口统计数据难以与其他地理信息边 界相匹配, 不利于人口数据与其他信息数据关联进行综
3 ] 合分析 [ 。且利用该数据进行人口分布分析时, 其精度
2 . 2 ! ./01$2345607&289
以求 得 的 年 最 大 N D V I值 为 基 础, 使值落在 [ 0 . 1 , 0 . 9 ] 的区间, 剔除 N D V I 值小于 0 . 1和大于 0 . 9的 区域, 此类区域多为裸岩、 水体或植被郁闭度过高的森
7 ] 林而不适宜人类居住 [ 。利用武汉市土地利用数据制
·1 6 6 ·
地域研究与开发
第3 5 卷
0 0 0 , 2 0 1 2 年的武汉 图; 最后, 对基于上述步骤所求出的 2 市分区人口零误差空间分布图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 通 o r a n ’ s I , M o r a n 散点图及 L I S A集聚图, 分 过求取全局 M 析武汉市人口空间分布及动态演变规律。
式中: 为S P O T V E G E T A T I O N逐旬 N D V I 的年最 N D V I m a x 为经过标准化处理的夜间灯光指数, 其值 大值; O L S n o r 为0 ~ 1 。
2 . 3 ! 9:607&;6<=>&'?@AB
以武汉市分区行政区划数据为基准, 分区计算各区 总人居指数, 除以各区宜居面积构建分区平均人居指数 H S I , 其中每个 H S I 分别对应 1 个人口统计密度数据。将 武汉市 1 3 个区的数据作为样本, 测算其 P e a r s o n相关关 系, 并建立回归模型。经过多种模型的选择比较, 发现 对数相关关系对于模拟 H S I 与对应的人口统计密度数 据最为有效, 本研究最终选择了回归最优的对数模型进
第 3 5 卷 第 3 期 2 0 1 6 年 6 月
地域研究与开发 A R E A LR E S E A R C H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V o l . 3 5 N o . 3 J u n . 2 0 1 6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武汉市人口空间分布格局演化
赵利利 ,孟 芬 ,马才学
。其中, 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演变是研究其他
[ 1 0 ]
人口问题的基础, 通常采用人口重心模型 度模型
[ 1 1 ]
、 人口集疏
、 空间自相关模型
[ 1 2 ]
等方法探索区域人口发
1 . 2
- - - - 收稿日期:2 0 1 5 0 9 1 6 ;修回日期:2 0 1 5 1 2 3 1 - 作者简介:赵利利( 1 9 8 9 ) , 女, 河北邯郸市人, 硕士研究生, 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