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⑵有利于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各民族经济的进步发展。
⑶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⑷开发南洋,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贡献。 ⑸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
我国古代人口政策及其教训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生产力的构成因素。人类社会迄今已存在三代生产 力:手工生产力、机器生产力和信息生产力。我国整个古代都处于第一 代生产力,以简陋的手工工具为整个生产力基础,人的体力成为主要动 力,劳动者为体力型。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或劳动人手的增加,对于 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就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此,我国古 代国家往往采取鼓励人口增殖的政策,众多的人口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人既是生产者,又是征税和服兵役的对象,因此人力资源倍受重视。国 家鼓励人口增殖的政策,具体表现在:①对生育子女者,免征赋税;② 对晚婚子女,课以重税;③对世代同居的大户征收重税。 我国古代,一般把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当作发展社会经济的先决条件。 不仅如此,还把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当作社会繁荣昌盛和国力强大的象 征。
②特点:a.流动据经济定向,主要是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 流向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b.季节性流动以成年民 工为主,“外籍工人”以年轻人居多。c.流动不稳定。d.文化 素质偏低。 ③利弊:民工的流动有效调整了我国各地区劳动力的余缺,促 进了经济的发展;许多外来民工为城市发展和繁荣起了积极作 用;民工的劳务收入、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对改善农村经济, 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利”是主要的。但 民工盲目无序流动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最突出的的城镇民 工的违法犯罪率有所上升;违反计划生育, 城市人口激增, 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增加城市就业压力,损害环境等。
重大工程(水利工程)
1、历代兴修的水利工程
2、古代开挖地运河 3、古代对黄河的治理 4、古代著名的建筑工程
5、中国古代水利建设上的经验教训 6、大运河的启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对长城的评价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⑴前期陆路为主,后期以海陆为主。唐以前以陆路交通为 主,唐朝时海陆并重,宋元明清是海陆贸易地位日渐上升。 原因有:①西北少数民族政权的阻隔。②路上丝路本身存 在南移克服的缺点。③与当时主要外贸商品有关,汉代以 丝织品为主,两宋以陶瓷为主,不易陆路运输。④经济重 心南移,南方经济地位提高,尤以海运为主。⑤宋代航海 业和造船业的发展,航海经验的积累。 ⑵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目的,而着力加强友好往来。
⑶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
⑷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元朝回族的形成。
2、我国古代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 ⑴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 ⑵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⑶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的萌芽。
⑷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
⑥封建地租很重,农民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产品,这影响了 手工业的扩大在生产。
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⑴有利条件:①发达的农业,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为手工业发展提供充 足的原料;②发达的手工业生产,水平高,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③发 达的商业,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繁荣促进了商品经济的活跃;④充足 的货币条件,尤其是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⑤科技优势, 四大发明的传播和科技巨著的问世。
国家促进、鼓励人口和劳动力增长的政策,在一定时期内直接促进了经 济的兴盛。但人口的过多增长,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将产生消极后果。 如滥垦滥伐、盲目开荒、于水争地等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反过来 又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民工流动的成因、特点和利弊
①成因:a.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经济收入低;b.农村生态环境 压力大;c.农村劳动艰辛,文化落后;d.农村体制改革;e.城 市的吸引力。
3、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地原因 ①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在农村根深蒂固,成为商品生产难 以突破的障碍。 ②土地买卖制度和高额地租吸引着已经聚集起来的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投 向土地,加强了封建经济。 ③“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政策压抑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④在自然经济形态下,生产手段落后、分散保守,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和科学技术的积累,使旧的生产方式得以牢固、持久的保持。 ⑤手工作坊和包买商与封建统治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我国古代人口流向 ⑴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黄河流域迁移。如东汉以后的五族 内迁;元朝时女真和蒙古人的南下。 ⑵北方人民南迁。如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南迁;五代十国时 期中原人民流落江南。 ⑶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如秦朝迁50万中原人去越族地区;元 统一后许多汉族人到边疆去。 ⑷华人外流。如唐朝时有人到南洋;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 更多。 ⑸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道我 国一些地区居住;元朝时形成回族。
中国古代经济史
人口问题
1、我国古代人口数量的增长
⑴秦朝时全国人口约200万。
⑵西汉末年达到5059万,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
⑶从秦代到清康熙元年,除两宋和明代中期我国人口曾 达到1亿左右外,一般在6000万徘徊。
⑷从清康熙元年到鸦片战争爆发前的178年终,我国人 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人口总数连闯四关:1684 年达到1亿;1762年突破2亿;1790年越过3亿;1834 年超过4亿
3、我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原因 ⑴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的落后和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少数民族内迁。 ⑵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北人南迁。 ⑶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
⑷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并等,使农民流离失所,导致人口被迫迁移。
4、我国古代人口迁移的意义
⑴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⑵不利条件:①自然经济的顽固性、封闭性,造成国内市场的狭窄;② 缺乏资本积累,手工业难以扩大再生产;③封建制度的束缚,重重关卡, 征收重税,抑制工商业的发展;④对外转向闭关自守,未能形成海外市 场;⑤传统观念习俗的影响,自然科学技术没有转化为生产力,且日益 落后。 对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评价 在封建社会的不同时期,商品经济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起着不同的 国拥,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①封建社会初期,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封建 地主阶级的形成和封建统治的加强。②封建社会中期,商品经济发展有 利于封建政权的巩固,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③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 济发展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的作用。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 经济上瓦解着封建制度,政治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思想上出现早期 民主思想冲击着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