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价格预期工资决定与失业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理性预期与劳动市场出清
理性预期是一种“前向预期” ,它是根据对未来政府政策的预期 形成的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而不是像适应性预期那样根据过去的价格 水平形成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 理性预期理论坚持市场出清假说, 即每一时期的工资水平应根据 未来经济情况将预期设定在使未来的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的水平上。 或者说, 下一时期名义工资的决定应使下一时期的预期实际工资等于 充分就业的工资水平。设对下一时期的通货膨胀预期为 Pt e 1 ,下一时 + 期的名义工资应使得 (W t +1 / Pt +1 ) e = WP f ,因此近似地有:
π te+1 = π te + v(π t − π te ) ,
从上式看, 对下期通货膨胀的预期取决于本期的预测误差对实际 通货膨胀的修正。当 π t > π te ,π te+1 向上修正,即 π te+1 ↑ ;当 π t < π te ,π te+1 向下修正,即 π te+1 ↓ 。 其中, v 表示对预测误差的修正速度。该值越小,表示通货膨胀 预期修正越慢,当期的实际通货膨胀对下期的预期影响越小。该值越 大,表示通货膨胀预期对实际通货膨胀的反应越迅速。当修正速度
W t +1 = Pt e 1 ( wp ) f , +
上式表明,如果厂商和工会对下时期的价格预期是正确的, 那么实际工资就处于市场出清水平,经济处于充分就业, 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 根据理性预期假说,实际失业率偏离自然率只是随机的和暂时的, 一般预期错误得到修正,失业率立即回到自然率状态。 下一时期的实际工资可表示为:
两边同除以 W,得到:
Pt +1 − Pt = π t = − b (U t − U n ) ,即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呈负相关。 Pt
三、菲利普斯曲线
展开前述的菲利普斯曲线,得到 (
ˆ W ˆ ˆ ) t +1 = Wt +1 − Pt +1 = −b(ut − u n ) , P
由于工资合同只规定名义工资水平, 我们得到下一个时期的名义 工资为:
利用静态预期机制,有:
1 u0 −un =− (π1 −π0) b 1 u1 −un =− (π2 −π1) b ... 1 uT −un =− (πT −πT−1),⇒ b 1 (u0 −un) +(u1 −un) +...+(uT −un ) =− {(π1 −π0) +(π2 −π1) +...+(πT −πT−1)} b 1 =− (−π0 −πT ), b 1 ⇒SR = b
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动态联系
在动态的凯恩斯模型中, 由于工资是预先设定的, 工资根据预期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变化。 因此今天的总需求不仅影响当期的产量和价格水平, 还将通过工资合同影响未来的产量和价 格水平。 我们首先考察名义工资上涨的行为。现阶段的名义工资上涨,既可能是因为上一期失业 率的下降, 也可能因为上一起的通货膨胀预期的增加。 名义工资上涨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从而使产量减少,总供给曲线左移,即从 Qt−1移向 Qt 。
s s
3、供给冲击型的通货膨胀 、
通货膨胀也可能与货币增长无关,发生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来自供给方 面,称为供给冲击型的通货膨胀。供给冲击的形式主要有: (1)气候条件的改变。农作物产量减少,价格上升,供给曲线左移; (2)流行病、传染病的爆发。历史上最著名的例子是14世纪下半叶发生 在欧洲的黑死病,导致上千百万人死亡。这导致劳动力供给在短期内严 重不足,产量下降,价格上涨。根据经济史学家诺斯的估计,英格兰的 物价水平上涨了50%。 (3)原材料价格的突然上升。如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使得原材料 成本快速上涨,导致产量下降和价格上涨。 (4)名义工资的上升,导致成本增加,进而导致产量下降和价格上升, 供给曲线左移。 图 持续的通货膨胀往往是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工资上 涨,如果没有需求扩张的配合,往往是不能持久的。
二、工资决定方程与工资调整滞后模型
定义通货膨胀为, π t +1 = Pt +1 − Pt Pt 根据工资决定模型,名义工资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即谈判时的 失业率和下一年的通货膨胀率。注意工资决定方程为:
W = P F (u, z)
e + −
其中,U为失业率,Z为失业补贴。 失业率对工资水平的影响。在失业率下降时,工人和工会讨价还 价的能力增强,实际工资倾向于增加。而在失业率上升时,由于 厂商很容易招到新的工人,工会和工人处于劣势,实际工资倾向 于下降。 W 设劳动市场均衡的工资水平为 ( P ) f 在此处劳动市场出清。
S2 预期形成机制与菲利普斯曲线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替代关系取决于经济主体预测未来通货 膨胀的特定机制。 经济主体预测未来价格水平变化的机制有两种预期 方式,一是适应性预期,另一种为理性预期。我们首先分析适应性预 期。 一、适应性预期 适应性预期是指经济主体根据过去的通货膨胀率来预期未来的 通货膨胀,可将适应性预期定义为:
Wt +1 Pt e 1 = ( + )( wp f ) , Pt +1 Pt +1
经过转换,我们得到:
Wt +1 = wp f − wp f (π t +1 − π te+1 ) Pt +1
上式表明, 只有未被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才影响下一时期的实际工 资。如果 π t +1 > π te=1 ,则实际工资小于均衡的工资水平;如果 π t+1 < π te=1 , 则实际工资小于大于充分就业的工资水平。只有当 π t+1 = π te=1 时,下一 时期的实际工资恰好等于均衡的工资水平。 从理性预期的观点看, 只有意外的需求冲击才能导致意外的通货 膨胀。因此,关于通货膨胀和失业关系的理性预期假说是建立在意外 的需求冲击之上的
在极端假设下,我们可以将上式转化为现在通用的、标准的菲利 普斯曲线。 假设生产函数为劳动的边际产出为常数, 即极端凯恩斯模型中的 生产函数:
Q = aL ⇒, MPL = a = W / P ,
即均衡的实际工资为常数。在这种情况下,名义工资的变化率等
ˆ ˆ 于价格的变化率, W = P ,得到:
π t +1 = π te+1 − b(u t − u n ) 。
v = 1 时,我们定义为适应性预期。即
π te+1 = π t ,即对下期的通货膨胀预期完全由本期的实际通货膨胀
决定。适应性预期也称为“静态预期” 。
根据适应性预期假设,可将菲利普斯曲线改写为:
π t +1 = π t − b ( u t − u n )
上式表明,只有当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通货膨胀水平 才是不变的。 u t > u n , t +1 < π t , 当 即通货膨胀下降; u t < u n , t +1 > π t , 当 π π 即通货膨胀上升。这体现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变化之间的替代关 系。 具体地说,如果实际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一个百分点,通货膨 胀率在就增加 b 个百分点。 自然失业率在经济学文献中也称为无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 简 称 NAIRU(nonaccelerating inflation rate of unemployment) 。即实际失 业率小于自然失业率,通货膨胀加速,在自然失业率以上,通货膨胀 减速。
第13讲 价格预期、工资决定与失业
13·1菲利普斯曲线 13.2 预期形成与菲利普斯曲线 13.3 自然失业率与失业的动态变化
S1 菲利普斯曲线
一、工资-价格动态模型 工资 价格动态模型
1、工资合同与名义工资刚性 长期工资合同的一个特点是,当期的工资水平是由过去 的工资合同规定的,而不是由当前的劳动力市场供求状 况决定的。这是劳动市场市场与其他市场的一个重要区 别。 如美国工会的工资合同一般规定3年期间的工资水平。 一些国家曾经对工资合同实行指数化管理,这更增加了 工资合同中的名义工资刚性程度,因此其中的一些国家 如智利就取消了工资指数化政策。
自然失业率 u n =
U l = 。 N l+ f
ຫໍສະໝຸດ Baidu
离职率提高,自然失业率上升;就职率提高,自然失业率下降。 例子: l = 0.01, f = 0.15, ⇒ un =
0.01 = 6.2% 0.01 + 0.15
就职率、离职率
假设劳动力人数不变,为1亿(10 000万)人。初始 时期就业人数为9000万,失业人数为1000万。因此 经济的初始失业率为10%。 在时期1, 9000万中有1%的离职率,即有90万人失 去工作, 同时,失业者中有15%(就职率),即150万重新就 业。 就业净变化=150-90=60万。失业人数下降60万。 假设整个时期就职率和离职率保持不变,直到失业人 数=620万,即失业率为6.2%,就业净变化等于零为 止。 此时重新就业人数=失去工作人数。
失业的动态变化与自然失业率 单位:100万人
时期 就业人数L 失业人数U 失去工作 找到工作人数 就业净变化 失业净变化
1
2 3 4 5
90.0 90.6 91.1 91.5 91.9 93.8
10.0 9.4 8.9 8.4 8.1 6.2
0.9 0.9 0.9 0.9 0.9 0.9
1.5 1.4 1.3 1.3 1.2 0.9
0.6 0.5 0.4 0.4 0.3 0
-0.6 -0.5 -0.4 -0.4 -0.4 0
6
二、美国失业率的变化 平均失业率因人口统计特征而变化
时期 全部人口 20岁及以上 工人 男性 20岁及以上 青少年 白人 女性 (16-19) 黑人及其他 少数民族
ˆ ˆ Wt +1 = Pt +1 − b(u − un ) 。
即雇主和雇员根据本期的失业率水平决定下一时期的名义工资 水平。但由于无法直接观察到下期的通货膨胀率,只能根据本期的物 价水平对下期的物价水平进行预测,得到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因此我 们得到:
ˆ ˆ Wt +1 = Pt e 1 − b(u − un ) , +
2、长期工资合同的后果
长期工资合同意味着不同群体工人的名义工资谈判是在不同时期 进行的。 如普遍实行3年期工资合同的国家,每年只有1/3的工人才有机会 重新进行工资谈判,被称为“叠代合同”。 如果所有的工人同时进行重新谈判,则被称为“同步合同”。 由于长期叠代工资合同中的名义工资水平是“预先设定”的,这 种工资刚性给通货膨胀的控制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 如果总供给曲线因为预期工资水平增加而向左上方移动,则无法 同时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我们以下图来分析政府需求管理政策的这种两难处境。 ——菲利普斯曲线形成的主要原因。 图
二、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替换
长期中,失业率与通胀率之间的替换是不可能的,失 业率将回到自然失业率的水平,菲利浦斯曲线是垂直 的。 假设初始时期,通货膨胀率=0,失业率=自然失业率。 假设政府为降低失业率到自然失业率以下, 短期菲利浦斯曲线随着通货膨胀预期的调整而逐步上 移。 同时总供给曲线因为价格预期和名义工资的上升而向 上移动。实际失业率上升到自然失业率的水平。
S3 自然失业率与失业的动态变化
一、自然失业率的定义
设总劳动力为 N,就业人数为 L,失业人数为 U,则有 L=N-U。 以 f 表示就职率、 l 表示离职率,则各期就业人数的变化为:
∆L = fU − lL 。
当 ∆L = 0 时,此时的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
fU = lL = l ( N − U ) ,
劳动市场出清于 ( ) f ,由于劳动市场调整滞后(如长期合同) ,实际工资一般不 等于均衡工资,如高于均衡工资水平,将产生失业。 实际工资取决于失业率水平,因此有:
W P
(W ˆ P )t +1 = −b(U t − U n ) , /
(W / P ) t +1 − (W / P ) t (W ˆ P ) t +1 = / 其中, (W / P )t
三、牺牲率
我们把降低通货膨胀的成本,定义为降低的通货膨胀率而必须承担的 失业率增加。
1 U t − U n = − (π t +1 − π t ) , b
牺牲率为累积失业缺口对通胀率下降量的比率。 到 T 期的牺牲率为: 0
SR ={(u0 −un ) + (u1 −un ) + (u2 −un ) +... + (uT −un )}/ (π0 −π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