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种生产类型及生产流程

合集下载

生产菌种流程

生产菌种流程

生产菌种流程
生产菌种的流程可以根据具体的菌种类型和生产设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一般流程如下:
1. 菌种选育:
•选择适合用于生产的优良菌种,通常需要进行筛选、培育和评价,确保其在生产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发酵性能和产量。

2. 培养基制备:
•根据菌种的特性和需求,制备适合的培养基。

培养基通常包括碳源、氮源、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成分。

3. 接种培养:
•将选育好的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中,并进行适当的培养条件调节,如温度、pH、氧气和搅拌等,促进菌种的生长和繁殖。

4. 扩大培养:
•当菌种在小规模培养中达到一定的生长量后,需要进行扩大培养,将菌种转移到更大容量的培养罐或发酵罐中继续培养。

5. 发酵生产:
•在大规模发酵罐中进行菌种的发酵生产。

这个阶段通常需要严格控制发酵条件,如温度、pH、氧气和搅拌速度,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菌种的产量和质量。

6. 收获和提取:
•当菌种发酵达到一定程度时,停止发酵过程,收获发酵液或菌体。

接着,对菌种进行提取和纯化,以获取纯净的菌种产品。

7. 产品包装和贮存:
•将提取得到的菌种产品进行包装,并进行适当的贮存和保存,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8. 质量控制和检验:
•对菌种产品进行质量控制和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以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9. 记录和档案:
•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记录和档案管理,包括菌种选育、培养基制备、发酵生产、质量检验等,以便日后的追溯和分析。

以上是生产菌种的一般流程,具体实施时需要根据菌种类型、生产设备和生产规模的不同进行调整和优化。

微生物菌剂车间操作流程

微生物菌剂车间操作流程

微生物菌剂车间操作流程微生物菌剂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来降解有机废物、改善土壤质量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生物制剂。

在微生物菌剂车间操作流程中,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和安全操作流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引言概述、正文内容和结尾三个部分来详细阐述微生物菌剂车间操作流程。

引言概述:微生物菌剂车间操作流程是指在生产车间中,根据微生物菌剂的特性和要求,进行生产操作的一系列步骤。

正确的操作流程能够保证微生物菌剂的质量和效果,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能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正文内容:一、原料准备1.1 原料采购:根据生产计划和产品要求,选择优质的原料,并确保供应商的信誉度和原料的安全性。

1.2 原料检验:对采购的原料进行检验,包括外观、气味、质量指标等方面的检测,确保原料符合要求。

1.3 原料储存:将合格的原料进行分类储存,并采取适当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防止原料受潮、变质或污染。

二、菌种培养2.1 菌种接种:将采购的菌种按照一定比例接种到培养基中,培养基的选择要符合菌种的生长需求。

2.2 发酵过程:控制培养基的温度、酸碱度、氧气供应等条件,促进菌种的生长和代谢,达到最佳发酵效果。

2.3 菌种分离:将发酵后的菌液进行分离,得到纯净的菌种,以备后续的制剂生产使用。

三、制剂生产3.1 菌剂配方:根据产品要求和菌种特性,确定菌剂的配方,包括菌种的比例、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等。

3.2 混合操作:将菌种、添加剂和辅助材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确保每个批次的菌剂质量均一。

3.3 灭菌处理:对混合后的菌剂进行适当的灭菌处理,以杀死其中的有害微生物,保证菌剂的纯度和质量。

四、包装与存储4.1 包装操作:将灭菌后的菌剂装入适当的包装容器中,如瓶子、袋子等,并进行密封和标识,确保产品的安全和追溯性。

4.2 包装检验:对包装后的产品进行外观、封装完整性等方面的检验,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4.3 存储条件:将包装好的菌剂储存于干燥、阴凉、避光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以保持产品的活性和稳定性。

微生物菌种的分离和纯化方法

微生物菌种的分离和纯化方法

微生物菌种的分离和纯化方法1.空气平板法空气平板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菌种分离方法。

将待分离的微生物样品进行适当的稀释并均匀涂布在含有经过固化的琼脂平板上,然后放置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培养。

微生物在平板上呈现为单个菌落,每个菌落都代表一个来自单一细胞的微生物。

通过挑取单个菌落,将其再次传代培养,最终可以得到纯净的菌种。

2.稀释平板法稀释平板法也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菌种分离方法,在空气平板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先将待分离的微生物样品按一定比例稀释,然后将稀释后的样品均匀涂布在琼脂平板上。

由于稀释后的样品中菌落之间的距离更远,因此每个菌落代表的是来自更少数的微生物细胞,得到纯净的菌种的几率更高。

3.前体菌种法前体菌种法是一种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将目标微生物分离出来的方法。

选择性培养基可以通过添加特定的抗生素、酸碱度调节和特定营养物等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而促进目标微生物的生长。

将待分离的微生物样品进行适当的稀释后接种在选择性培养基上,利用培养基的选择性促使目标微生物生长并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最终得到纯净的菌种。

4.形态学分离法形态学分离法是一种根据微生物在形态和结构上的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先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将待分离的微生物样品进行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观察并挑选出形态和结构上有明显差异的微生物,然后将其进行单菌维持培养,并通过形态特征进一步分离和纯化菌种。

5.生理生化特性分离法生理生化特性分离法是一种根据不同微生物菌株在代谢和物质转化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根据微生物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如生长速度、氨基酸利用能力、产酸产气等,将微生物菌株进行初步分离,然后通过进一步的生化鉴定和特性测试,最终得到纯净的菌种。

总结起来,微生物菌种的分离和纯化方法有很多种类,选择合适的方法依赖于待分离的微生物特性和研究目的。

这些方法在微生物学的研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为了获得纯净的微生物菌种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第二章发酵工业微生物菌种制备原理和技术-PPT

第二章发酵工业微生物菌种制备原理和技术-PPT

筛选一些具有特殊性质得微生物时,需根据该微生物独特 得生理特性到相应得地点采样(极端环境)。如:
高温酶产生菌:温度较高得南方,或温泉、火山爆发处 及北方得堆肥中采集样品;
低温酶产生菌:寒冷得地方,如南北极地区、冰窖、深 海中采样;
耐压菌:海洋底部采样。 耐高渗透压酵母菌:通常到甜果、蜜饯或甘蔗渣堆积处
菌种纯化就是指在特定环境中只让1种来自同一祖先得微生物 群体生存得技术。
菌株分离、筛选虽为两个环节,但却不能绝然分开,因为分离中 得一些措施本身就具有筛选作用。工业微生物产生菌得筛选 一般包括两大部分:一就是从自然界分离所需要得菌株,二就是 把分离到得野生型菌株进一步纯化并进行代谢产物鉴别。
3、分离思路
从自然界筛选
B、采样季节:以温度适中,雨量不多得秋初为好。
C、采土方式:在选好适当地点后,用小铲子除去表土,取 离地面5-15cm处得土约10g,盛入清洁得牛皮纸袋或塑 料袋中,扎好,标记,记录采样时间、地点、环境条件等, 以备查考。为了使土样中微生物得数量与类型尽少变 化,宜将样品逐步分批寄回,以便及时分离。
别出来。
抗生素筛选
6、生产性能得测定
由于纯种分离后,得到得菌株数量非常大,如果对每 一菌株都作全面或精确得性能测定,工作量十分巨大, 而且就是不必要得。一般采用两步法,即初筛与复筛, 经过多次重复筛选,直到获得1~3株较好得菌株,供 发酵条件得摸索与生产试验,进而作为育种得出发菌 株。这种直接从自然界分离得到得菌株称为野生型 菌株,以区别于用人工育种方法得到得变异菌株(亦 称突变株)。
采样。如有人曾在花蜜中分离到一株能耐30%高糖得耐 高渗透压得酵母菌。
(3)含微生物样品得富集培养(优化得过程) ----施加选择性压力分离法

菌种制作及保藏

菌种制作及保藏

第六节 消毒与灭菌
一、概念 1、 灭菌 :在一定范围内彻底杀灭物料及其容 、 器中的一切微生物。 器中的一切微生物。 2、消毒: 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消灭物体表 、消毒: 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 面或环境中一部分微生物的措施。 面或环境中一部分微生物的措施。也称简易非 彻底的灭菌。 彻底的灭菌。在医学上泛指对病原微生物的杀 灭。
加棉塞
质检
三、 各级菌种的培养时间 1、试管种 7-10天 、 天 2、二级种 30-60天 、 天 3、三级种 30-60天 、 天
四、全年菌种生产时间安排 时间 名称 香菇 木耳 银耳 金针菇 侧耳类 猴头菇 双孢菇 草菇 段木 2-4月 月 3-4月 月 3-4月 月 袋料 8-9月 月 2-3月(春) 8-9月(秋) 月春 月秋 3-4月(春) 9-10月(秋) 月春 月秋 11-1月 月 2-4月(春) 8-10月(秋) 月春 月秋 3-4月(春) 8-9月(秋) 月春 月秋 9-10月 月 6-8月 (华中 4-10月(华南 华中) 华南) 月 华中 月 华南
三、常用药品 1、HgCl2 、 2、C2H5OH(60%—70%) 、 ( ) 3、KMnO4 、 4、CH3COOOH(过氧乙酸) 、 (过氧乙酸) 5、HCHO(38%) 、 6、C6H4CH3OH(来苏尔) 、 (来苏尔) 7、C6H5OH 、 8、C21H38NB(新洁尔灭) 、 (新洁尔灭) 9、气雾消毒盒 、
二、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 (一)、按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分液体培养基、固化 一 、按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分液体培养基、 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二)、按营养物质的成分;可分为天然培养基、 二 、按营养物质的成分;可分为天然培养基、 半合成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 (三)、根据培养基的主料,可分为马铃薯培养基、 三 、根据培养基的主料,可分为马铃薯培养基、 玉米粉培养基、胡萝卜培养基、果汁培养基、 玉米粉培养基、胡萝卜培养基、果汁培养基、棉 籽壳培养基、麦粒培养基、木屑培养基、木块培 籽壳培养基、麦粒培养基、木屑培养基、 养基、粪草培养基等。 养基、粪草培养基等。

食 用 菌 制 种 技 术 1

食 用 菌 制 种 技 术 1

食用菌制种技术 1食用菌制种前言食用菌生产所用的菌种,是提供繁殖而分级制作的菌丝体培养物,相当于高等植物的种子。

在自然界中,食用菌繁衍后代依靠孢子,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下,萌发成菌丝体。

菌丝体生长繁衍达到生理成熟后,在适宜的环境下,就可形成子实体。

在人工栽培食用菌时,孢子虽然是它的种子,但人们至今都不用孢子直接播种,而是用孢子或子实体组织萌发而成的纯菌丝体作为播种材料。

因此,通常所指的菌种,实际上是经过人工培养并进一步繁殖的食用菌的纯菌丝体。

制种是食用菌生产最重要的环节。

常言道:“有收无收在于种,收多收少在于管”,可见菌种在生产中的重要性。

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菌种好坏,直接影响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

因此,培育优良菌种,是提高食用菌生产水平的重要环节。

人工培养的菌种,根据菌种培养的不同阶段,可分为母种、原种和栽培种三类。

一般把从自然界中,首次通过孢子分离或组织分离而得到的纯菌丝体称为母种,或称一级种。

它是菌种类型的原始种。

原始母种通过移接(转管)成数支试管(斜面)种,这些移接的试管种,亦可称为母种。

把母种移接到木屑、谷粒、棉籽壳、粪草等瓶(袋)培养基上培养而成的菌种称为原种,或称二级种。

它是母种和栽培种之间的过渡种。

把原种扩接到相同或类似的材料上,进行培养直接用于生产的菌种称栽培种,或称三级种。

制作菌种的具体操作工艺流程见图4—1。

原种和栽培种,均能直接用于生产。

栽培种不能再扩大繁殖栽培种(银耳菌种例外),否则会导致生活能力下降。

分离母种培养基制备→高压灭菌→接种→筛选提纯→原始种→中试后确定母种↓↓—————转管扩接←保贮↓原种培养基制备→高压或常压灭菌→接种→培养→原种∣↓栽培种培养基制备→常压或高压灭菌→接种→培养→栽培种图4-1 制种工艺流程图食用菌的菌种生产,基本上是按菌种分离→母种扩大培养→原种培养→栽培种培养的程序进行。

菌种通过三级扩大,菌种数量大为增加,同时菌丝也从初生菌丝发育到次生菌丝,使菌丝更加粗状,分解基质的能力也增强。

庆大霉素B(GentamicinB)生产菌种和技术

庆大霉素B(GentamicinB)生产菌种和技术

庆大霉素B(Gentamicin B) 生产菌种和技术
简介:
庆大霉素B(Gentamicin B)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庆大霉素的B 组分,采用工程育种和分子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获得只产庆大霉素B 突变株。

庆大霉素B 是合成异帕米星的重要前体物质。

异帕米星(Isepamicin),是一种新的半合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在庆大霉素 B 结构中的氨基上引如异丝氨酸所得,临床应用为硫酸盐,白色至微黄白色粉末,无嗅。

异帕米星与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与西索米星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相比,毒性低,抗菌谱相似,一般不产生耐药性。

生产技术:
发酵类型:批次+补料
生产水平:1000U/ml
发酵时间:120 小时
产品得率:70%
装料系数:75%
生产菌:紫色小单孢菌(绛红小单孢菌)
产品规格:硫酸庆大霉素B(610ug/mg)
工艺过程:斜面---种子---生产罐---过滤---离子交换----脱色---浓缩---喷雾干燥---成品
工艺原料:豆粕、淀粉糖、豆油、氨水、硫酸、树脂等,过程需要控制温度、溶氧(DO)与PH。

菌种的来源—食用菌菌种的概念与类型(食用菌生产技术课件)

菌种的来源—食用菌菌种的概念与类型(食用菌生产技术课件)

不能够进行人工栽 培如:大兴安岭泥
碳中的蘑菇
能够进行人工栽培, 如榆黄蘑
3
作物生产技术
二、 菌种的类型
(一)以生产繁殖程序 和使用目的不同可分为母种、 原种和栽培种。
食用菌生产技术
食用菌菌种
4
作物生产技术
食用菌生产技术
1、母 种 名称:又叫一级菌种、试管菌种、斜面菌种、保藏菌种、再生菌种。 来源:通过分离方法获得的纯菌丝体。 用途:用于生产原种、菌种的保藏和扩繁再生,扩繁不能超过4次。 特点:菌丝弱而少,不可以直接用于栽培。 承装容器:试管或培养皿。
3、栽培菌种 名称:又叫生产菌种、三级菌种、袋装菌种 来源:是由原种扩大培养而成,用于接种栽培袋或直接出菇。 用途:用于栽培生产。 特点:菌丝多而粗状,适应力较强。 承装容器:聚丙烯袋或聚乙烯袋比较多,亦或液体菌种发酵罐。
11
作物生产技术
不能用于再扩大繁殖菌种!
食用菌生产技术
黑木耳栽培种
杏鲍菇栽培种
5
作物生产技术
食用菌生产技术
灵芝母种
菇类母种
母种培养箱内培养
培养皿母种培养基准备
6
作物生产技术
食用菌生产技术
培 养 皿 母 种 培 养 基 准 备
7
作物生产技术
食用菌生产技术
2、原 种 名称:又叫二级菌种、瓶装菌种。 来源:通过母种扩大到粗放的一些培养基上培养而来。 用途:原种用于生产栽培种(三级菌种)。 特点:菌丝多而粗状,适应力较强。 承装容器:瓶或袋
8
作物生产技术
木屑菌种
食用菌生产技术
玉米粒菌种
麦粒菌种
塑料袋
玻璃瓶
塑料瓶
9
作物生产技术

菌种生产类型及生产流程

菌种生产类型及生产流程
菌种生产类型及生产流程菌种生产工艺流程食用菌制种工艺流程图一级种培养基制备高压灭菌接种培养筛选提纯原始种中试后确定一级种保存孢子或组织分离一级种转管扩大菌种二级种培养基制备高压灭菌接种培养二级菌种罐头瓶菌种袋三级种培养基制备高压或常压灭菌接种三级菌种栽培培养菌种生产类型及生产流程制种设备器材药品一制种设备1
菌种生产类型及生产流程—菌种生产类型
一、菌种生产类型 食用菌菌种是通过三级逐步扩大培养的方式来 生产的,所以通常把菌种分为一级菌种、二级菌种 和三级菌种。 1.一级菌种 从孢子分离培养或组织分离培养获得的纯菌丝 体,在生产上称一级菌种菌丝体或一级菌种或试管 种或母种。一级菌种是在实验室内经分离提纯后获 得的菌种,培育技术较复杂,对制种设备要求较高, 通常由专门的育种单位来培养。
菌种生产类型及生产流程—制种设备、器材、药品
(二)基本器具 玻璃器皿:试管、三角瓶、培养皿、漏 斗、烧杯、酒精灯、菌种瓶、试剂瓶等 衡量器具:天平、杆秤、磅秤、量杯、 量筒、移液管等 基础设备:药品橱、玻璃器皿橱、一级 种配料工作台……
菌种生产类型及生产流程—制种设
备、器材、药品
(三)基本药品 一级菌种常用化学药剂:化学纯的葡萄 糖、蔗糖、蛋白胨、KH2PO4、K2HPO4、MgSO4、 NaOH、HCl、麦芽浸出膏、酵母浸出膏、广泛 或精密pH试纸等。 二、三级菌种常用化学药品:工业级的 石膏、碳酸钙、石灰、MgSO4、过磷酸钙、 KH2PO4、K2HPO4等。
菌种生产类型及生产流程—菌种生产类型
2.二级菌种 由一级菌种扩大繁殖成的菌丝体,有的称为原 种,它是一级菌种和三级菌种之间的过度种。 3、三级菌种 由二级菌种扩大繁殖成的菌丝体,是直接用于 栽培的菌种,又称栽培种或生产种。 二、三级菌种的培养基及其制种过程大同小异。

菌种生产

菌种生产

加富PDA
4.2.2原种、栽培种培养基
(1)种类 A.棉籽壳培养基 配方 棉籽壳78% 、麦麸20% 主料 白糖1% 、石灰1% 辅料 含水量 60%(料水比=1:1.2) 棉壳、麦麸干混 辅料溶于水后浇入主料 配制 清水翻拌至含水量
B.颗粒培养基 配方
主料 麦粒、玉米粒等98.5% 辅料 石膏粉1%,碳酸钙0.5% 颗粒洗净,1%石灰水泡胀 文火煮沸15~20min 晾至无明水后拌入余料 pH:一般为8.0左右 原种培养基装大口瓶 栽培种培养基装菌种袋
4.1培养基的类型 原料 来源 类 型 状态 天然:天然有机物 合成:已知成分的化学药品 半合成: 液体:营养液 固体:天然固体原料 固体 固化:加1.5%~2%琼脂
4.2各级菌种的培养基 4.2.1母种培养基 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 PDA 琼脂15~20g、水1000m1
PDA
PSA
简便,易成功 保持原菌种性状 重复多次后易退化 不适于耳类
步骤 选种菇 种菇 消毒 取接 组织 外观典型、大小适中、无病虫害、 八成熟、第1~2茬的子实体 用燃烧的酒精棉球迅速擦拭 纵剖(撕)菇体 取柄盖交界处绿豆粒大的组织 放入新斜面中部
3.3基内菌丝分离法 (适用:子实体一时难以获得,或小而薄呈 胶质,如木耳、银耳) (1)菇木分离法 (2)代料基质分离法 (3)土中菌丝分离法
固体菌种液体菌种121各级菌种用分离法首次得到的纯次生菌丝体概念培养环境试管斜面培养基用途再生母种扩大原种保藏用种菌丝弱而少不可直接栽培特点2二级种原种将母种扩大至粗放培养基上形成的菌种概念培养环境菌丝较多而壮适应性较强特点用途扩大栽培种大口瓶较粗放的液体或固体培养基3三级种栽培种将原种扩大至粗放培养基上形成的菌种概念培养环境菌丝多而壮适应性强特点用途栽培生产菌种袋较粗放的液体或固体培养基122状态不同的菌种用固体基质培养的菌种固体菌种概念特点设备工艺简单发酵率较低用液体基质培养的菌种液体菌种概念特点设备工艺较复杂发酵率高易老化和自溶液体菌种固体菌种返回本节21布局仓库配料室灭菌室接种室培养室办公室栽培棚晒料场22设备切片粉碎两用机原种栽培种培养基的灭菌高压灭菌

蘑菇菌种和生产

蘑菇菌种和生产

蘑菇菌种与生产蘑菇生长繁殖离不开菌种。

在英语中,蘑菇菌种译为“Spawn”,此词来源于拉丁文,为扩大的意思,因此蘑菇接种的本意是“移植”。

第一节有关菌种的概念蘑菇的“种籽”是孢子,通常所用的菌种是菌丝体,相当于高等植物的秧苗。

种籽一般处于休眠状态,而秧苗常处于生长状态。

蘑菇栽培用的菌种是菌丝体,就如水稻不用种籽,而用秧苗一样。

蘑菇菌种由三部分组成,即蘑菇菌株的纯菌丝体、菌丝体着生的基质和包装容器。

蘑菇菌种因培养基质结构不同,有固体菌种与液体菌种之分。

在固体菌种中,按基质成分的不同,又分为粪草菌种、谷粒菌种等。

若按菌种生产繁殖过程的先后,又有母种、原种、栽培种之分,或称其为一级种;二级种、三级种。

蘑菇菌种的生产与作物种子的扩繁有本质的差别,其原因是菌种生产为无性繁殖过程,不发生遗传重组,母种、原种和栽培种之间的基因型是不变的,所以蘑菇菌种的分级尤其是原种与栽培种的划分是人为的。

在生产实践中,原种与栽培种可能有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不是由于菌种本身种性的差别,而是在菌种生产过程中由于隐性污染,栽培种的纯度可能比原种低。

做为食用菌生产者,弄清有关蘑菇菌种的概念是很有益的,本节介绍有关知识。

一、种、品种、菌株及菌号的区别(一)种“种”(species)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在“属”(Genus)之下,特指具有一定形态特性和生理特性以及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

同一种的个体之间遗传特性相似,彼此间交配可育。

不同种间的个体则不能相互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有生育能力的后代。

生物的每个种都有学名,学名按双名法,用两个拉丁词组成。

前一个为属名,用拉丁文名词表示,如Agaricus 意为“蘑菇属”;后一个为种名,常用拉丁文形容词表示,以描述该种的主要特征,如bisporus意为“双孢的” 。

(二)品种每一个品种均有共同祖先,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是遗传性状比较一致的人工栽培的食用菌群体,蘑菇品种参照农作物对品种的定义(variety指植物;breed指动物)。

芽孢杆菌菌剂的生产工艺流程

芽孢杆菌菌剂的生产工艺流程

芽孢杆菌菌剂的生产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芽孢杆菌菌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畜牧业和环境保护领域的微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

食用菌教材内容

食用菌教材内容

项目一食用菌生产技术概述知识一概述一、食用菌的基本概念二、食用菌的分类地位知识二食用菌的价值一、食用和药用价值二、生态价值三、食用菌的其他价值知识三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一、我国食用菌栽培历史与现状二、食用菌生产的特点三、食用菌与农业资源利用四、产业发展趋势知识四如何学好食用菌练习与思考项目二食用菌生物学基础知识一食用菌的形态结构一、菌丝体的形态结构二、特化的菌丝三、子实体的形态结构四、子实体的发育类型知识二食用菌繁殖方式及生活史知识三食用菌的营养一、食用菌的营养类型二、营养物质知识四食用菌的生态环境一、食用菌生长的理化环境二、食用菌的生物环境练习与思考项目三食用菌的生产流程知识一培养料的选择与配制一、培养料的选择及处理二、培养基制备三、填料装袋(瓶)知识二消毒一、消毒的概念二、培养基质的消毒三、接种与培养环境的消毒知识三接种一、接种的概念二、常用的接种用具三、接种条件四、无菌环境的建立五、接种方法六、影响接种成活率的关键因素知识四培菌管理一、常用的培菌设备设施及场所二、培菌方法知识五排场及出菇管理一、菌丝成熟度的控制二、菇蕾的催生三、菇蕾的培养四、采收五、休息养菌练习与思考项目四食用菌菌种生产知识一食用菌菌种概述一、菌种的概念二、菌种的类型知识二食用菌制种的条件一、食用菌制种的程序二、制种的条件知识三食用菌菌种培养基一、培养基二、母种培养基三、原种、栽培种培养基知识四食用菌菌种的分离……应用技能篇拓展提高篇实训指导。

新型青霉素生产工艺流程

新型青霉素生产工艺流程

新型青霉素生产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新型青霉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生素,以下是一种可能的生产工艺流程:1. 菌种培养:从冷冻保存的菌种中取出适量的菌株,接种到含有适当培养基的培养皿或培养瓶中。

中药发酵的菌种配比及生产工艺流程

中药发酵的菌种配比及生产工艺流程

中药发酵的菌种配比及生产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中药发酵的菌种配比与生产工艺流程详解中药发酵技术是现代中药研究和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它通过微生物的生物转化作用,提高中药的药效成分,降低毒性,改善口感,便于吸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用菌栽培学
制种技术—菌种生产类型及生产流程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组
2006年春
制种技术
食用菌一般是通过播种来菌种来栽培的,食用菌生产包括两个步骤: 第一步:培养菌种——通过采收孢子或从菇体组织中分离来培养食 用菌的纯菌丝体,并逐级扩大繁殖。也就是制种。 第二步:栽培——将繁殖好的菌种接种于培养料(培养基质)上, 以培植食用菌的子实体。 两个基本概念:培养基、菌种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培养基:根据食用菌对营养、水分、酸碱度的要求,人为配制成的 供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基质。 菌种(广义):是指以保藏、试验、栽培和其它用途为目的,具有 繁衍能力,遗传特性相对稳定的孢子、组织或菌丝体及其营养性或非营 养性的载体。 菌种(狭义):是指以适宜的营养培养基为载体进行纯培养的菌丝 体,也就是培养基质和菌丝体的联合体。或者说是指人工培养,并供进 一步繁殖的食用菌的纯菌丝体。
食用菌制种工艺流程图
孢子或组织分离
一级种培 养基制备
斜 面
高压灭菌
接种→ 培养
筛选 提纯
原始种
中试后确 定一级种
保存
一级种转管、扩大
二级种培 养基制备
菌种 瓶
高压灭菌
接种

罐头瓶 菌种袋
高压或 常压灭菌
接种
培养
三级菌种
栽培
菌种生产类型及生产流程—制种设备、器材、药品 (一)制种设备 1.配制培养基设备:切片机、粉碎机、过筛 机、拌料机、装瓶或装袋机 2.灭菌设备:高压灭菌锅(手提式、立式、 卧式)、常压灭菌灶 3.接种设备:净化工作台、接种箱、接种室 4.培养设备:培养箱(电热恒温、恒温恒 湿)、培养室、培养架、空调 5.菌种保藏设备:电冰箱
菌种生产类型及生产流程—制种设备、器材、药品
(二)基本器具 玻璃器皿:试管、三角瓶、培养皿、漏 斗、烧杯、酒精灯、菌种瓶、试剂瓶等 衡量器具:天平、杆秤、磅秤、量杯、 量筒、移液管等 基础设备:药品橱、玻璃器皿橱、一级 种配料工作台……
菌种生产类型及生产流程—制种设
备、器材、药品
(三)基本药品 一级菌种常用化学药剂:化学纯的葡萄 糖、蔗糖、蛋白胨、KH2PO4、K2HPO4、MgSO4、 NaOH、HCl、麦芽浸出膏、酵母浸出膏、广泛 或精密pH试纸等。 二、三级菌种常用化学药品:工业级的 石膏、碳酸钙、石灰、MgSO4、过磷酸钙、 KH2PO4、K2HPO4等。
菌种生产类型及生产流程—菌种生产类型
一、菌种生产类型 食用菌菌种是通过三级逐步扩大培养的方式来 生产的,所以通常把菌种分为一级菌种、二级菌种 和三级菌种。 1.一级菌种 从孢子分离培养或组织分离培养获得的纯菌丝 体,在生产上称一级菌种菌丝体或一级菌种或试管 种或母种。一级菌种是在实验室内经分离提纯后获 得的菌种,培育技术较复杂,对制种设备要求较高, 通常由专门的育种单位来培养。
菌种生产类型及生产流程—复习思考题 1.什么叫培养基?培养基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2.什么叫菌种?菌种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3.菌种为什么要经过三级逐步扩大培养? 4.简述菌种生产的基本过程?
菌种生产类型及生产流程—菌种生产类型
2.二级菌种 由一级菌种扩大繁殖成的菌丝体,有的称为原 种,它是一级菌种和三级菌种之间的过度种。 3、三级菌种 由二级菌种扩大繁殖成的菌丝体,是直接用于 栽培的菌种,又称栽培种或生产种。 二、三级菌种的培养基及其制种过程大同小异。
菌种生产类型及生产流程—菌种生产工艺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