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逻辑的类别辨析
必备逻辑知识点总结高中
![必备逻辑知识点总结高中](https://img.taocdn.com/s3/m/9ebeff14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e5.png)
必备逻辑知识点总结高中一、论证方法1. 归纳论证: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式,通过一系列具体事实或观察结果来推断一般规律的方法。
例如:这只鸟飞不起来,那只鸟飞不起来,那只鸟也飞不起来。
可以得出结论:所有这种鸟飞不起来。
2. 演绎论证: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式,通过已知的普遍规律来推断具体情况的方法。
例如:所有人类都是动物,张三是人类,所以张三是动物。
3. 类比论证:通过比较两个事物的相似性来推断它们在某些方面也是相似的方法。
例如:水果和蔬菜都是植物,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蔬菜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二、命题逻辑1. 命题与连词:命题是陈述句,可以肯定、否定或具争议。
连词包括合取、析取、蕴涵和等价等关系。
2. 命题的等值变形:通过等值变形,可以将一个命题逻辑表达式转化为另一个等效的表达式。
例如:P∨Q等价于¬P→Q。
3. 命题的合取范式和析取范式:合取范式是一个命题逻辑表达式由若干个合取式的合取构成,析取范式是一个命题逻辑表达式由若干个析取式的析取构成。
三、谬误与辨析1. 高中生常见的逻辑谬误:包括悖论谬误、偷换概念谬误、诉诸情感谬误等。
2. 辨析:进行推理时要澄清命题的含义,分清各种命题和连词之间的逻辑关系,识别并纠正谬误。
四、推理规则1. 假言推理:若p→q为真,且p为真,则q为真。
2. 拒取式推理:若p→q为真,且q为假,则p为假。
3. 假言三段论:若p→q为真,且q→r为真,则p→r为真。
五、集合与命题1. 集合: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有共同特征的对象组成的一个整体,包括并集、交集和补集等概念。
2. 命题:具有真假性的陈述句,包括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等概念。
六、范畴逻辑1. 范畴: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习惯使用的思维模式和理论构造,包括时间、空间、数量、关系、动作、状态等范畴。
2. 范畴逻辑:通过范畴之间的关系来进行推理和论证。
以上是高中阶段必备的逻辑知识点总结,逻辑规范思维是高中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们应该在平时积极实践逻辑思维,加强逻辑推理的训练,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知乎 逻辑的划分
![知乎 逻辑的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e90d866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e.png)
逻辑的划分
逻辑的划分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逻辑划分:
1. 具象逻辑:具象逻辑就是生活在现实世界里观察得到的、有大量事实依据做支撑的、遵循客观规律的现象。
比如球从天台往下扔就会往下掉、生鸡蛋砸石头就会碎、用火去烧水水会开等,这些都是具象的逻辑,具象的逻辑是客观存在的。
2. 抽象逻辑:抽象逻辑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
这是高级的思维方式,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
3. 对称逻辑:对称逻辑是指对称的思维规律与思维方式,也指研究人的整体思维规律的学说。
对称逻辑以对称规律为基本的思维规律,是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科学本质与客观本质对称的逻辑。
4. 形式逻辑:形式逻辑是逻辑学的基础,它研究的是命题和推理的形式结构。
形式逻辑关注的是推理的形式,而不考虑具体内容的真假。
形式逻辑可以分为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
5. 实质逻辑:实质逻辑是对具体内容的逻辑分析,它关注的是命题的真假和推理的正确性。
实质逻辑可以分为识别逻辑和推理逻辑。
识别逻辑研究的是命题的真假和判断的正确性,推理逻辑则研究的是推理过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上海市考研逻辑学常见逻辑推理解析
![上海市考研逻辑学常见逻辑推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296e87e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fa.png)
上海市考研逻辑学常见逻辑推理解析逻辑学是考研政治学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是许多考生感到困惑和难以理解的内容之一。
在上海市考研当中,逻辑学的题目经常出现,并且要求考生掌握常见的逻辑推理方法。
本文将对上海市考研逻辑学中常见的逻辑推理进行解析和讲解,并给出相应的例题。
1. 命题逻辑推理命题逻辑是逻辑学中最基本的一种逻辑,其研究的是命题之间的关系。
命题逻辑推理一般有三种形式:假言推理、拒取推理和假言拒取推理。
1.1 假言推理假言推理是根据条件命题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理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假言推理形式有三角形推理、联言推理和归谬推理。
三角形推理如下:如果A成立,则B成立;B不成立;所以,A不成立。
联言推理如下:A成立;B成立;所以,A与B同时成立。
归谬推理如下:如果A成立,则B成立;B不成立;所以,A不成立。
1.2 拒取推理拒取推理是基于否命题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理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拒取推理形式有联言推理和病句推理。
联言推理如下:A和B都不成立;所以,A或B不成立。
病句推理如下:如果A成立,则B不成立;B成立;所以,A不成立。
1.3 假言拒取推理假言拒取推理是基于条件命题和否命题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理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假言拒取推理形式有三角形推理。
三角形推理如下:如果A成立,则B成立;所以,如果B不成立,则A不成立。
2. 谬误推理谬误推理是逻辑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在推理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或不合逻辑的论证。
常见的谬误推理有四种类型:附加条件、错误类比、因果关系混淆和无中生有。
2.1 附加条件附加条件是指在论证中引入一些无关的条件,从而改变了原有命题的真值。
一个经典的例子是“如果我裁判员,球一定进了”。
2.2 错误类比错误类比是指将两个不相同的事物相提并论,产生不合理的类比关系。
一个常见的例子是“冬天的葡萄是紫色的,夏天的葡萄也应该是紫色的”。
2.3 因果关系混淆因果关系混淆是指在论证中将因果关系弄混或者逆转。
阅读文本中的逻辑关系掌握推理和辨析技巧
![阅读文本中的逻辑关系掌握推理和辨析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2d45820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76.png)
阅读文本中的逻辑关系掌握推理和辨析技巧阅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各种文字材料中,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是我们进行推理和辨析的重要技巧。
本文将讨论如何在阅读文本中准确地掌握逻辑关系,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推理和辨析技巧。
一、逻辑关系的种类在阅读文本中,逻辑关系主要包括因果关系、对比关系、并列关系、条件关系和转折关系等。
了解这些逻辑关系的种类及其表达方式,对我们理解文本的意义至关重要。
1. 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最常见的逻辑关系之一,它表明一个事件或现象是由另一个事件或现象引起的。
因果关系的表达方式有很多,例如:- 由于/因为…,所以…- 由于/因为…,造成了…2. 对比关系对比关系是指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比较,以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或相似之处。
对比关系的表达方式有:- 与…相反/相似的是…- 虽然…但是…- 不仅…而且…3. 并列关系并列关系是指两个或多个事物在同一层面上具有相同的地位或重要性。
并列关系的表达方式有:- 和/与…一样- 不仅…而且…4. 条件关系条件关系是指一个事件或情况依赖于另一个事件或情况的发生。
条件关系的表达方式有:- 如果…,那么…- 只要…5. 转折关系转折关系是指一个事件或情况与之前所述的观点相对照,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或意义。
转折关系的表达方式有:- 尽管…但是…- 然而…二、推理技巧1. 通过因果关系进行推理当文本中存在因果关系时,可以通过推理来分析事件或现象之间的关联。
我们可以根据因果关系,推断出某个事件的原因或结果,或者通过已知的原因来推断可能发生的结果。
2. 通过对比关系进行推理对比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事物之间的差异或相似之处,并进而推断出它们的特点或影响。
比较两个或多个事物的优缺点,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估。
3. 通过并列关系进行推理并列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将同一层次的事物进行对比和综合,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共同点和差异。
在文字中寻找并列关系,并分析其中的共性和特点,有助于我们形成全面的观点和理解。
逻辑的四种含义并举例
![逻辑的四种含义并举例](https://img.taocdn.com/s3/m/a1c321fc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78.png)
逻辑的四种含义并举例
逻辑是一种思维方法和规则体系,用于推理和判断事物之间的关系。
在不同的语境中,逻辑可以有不同的含义。
下面是四种常见的逻辑含义及其示例:
1. 形式逻辑:形式逻辑研究的是逻辑推理的形式结构,忽略具体的内容。
它通过符号系统和公式化的推导规则,分析推理中的有效性和无效性。
例如,所有人类都会死亡,甲是人类,因此甲将会死亡。
这个推理是形式逻辑的一个示例。
2. 实质逻辑:实质逻辑关注的是推理过程中的具体内容和事实,以确定推理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例如,如果A是一个无声的
动物,那么A很可能是一条鱼。
这个推理是基于对动物类别
和特性的实际知识进行的。
3. 数理逻辑:数理逻辑是对逻辑原理和规则进行系统化和形式化的数学分析。
它使用符号和公式表示推理过程,通过运算和推理规则来分析和证明逻辑结论的有效性。
例如,用数理逻辑可以证明命题的等价性,如将“如果P成立,则Q也成立”等
同于“只要Q不成立,则P也不成立”。
4. 计算逻辑:计算逻辑研究的是将逻辑思维应用于计算和信息处理领域的方法和技术。
它包括符号逻辑、谓词逻辑和模型理论等,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
例如,布尔逻辑是一种常用的计算逻辑,用于描述和分析逻辑电路和计算机程序的运算过程。
逻辑判断知识点
![逻辑判断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872a10e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fe.png)
逻辑判断知识点逻辑判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帮助我们分析问题、推理和做出决策。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逻辑判断知识点,帮助读者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一、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逻辑判断中的基础,它关注的是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命题是陈述句,可以是真或假。
在命题逻辑中,有一些重要的逻辑运算符,如非(¬)、合取(∧)、析取(∨)、蕴含(→)和等价(↔)。
1.非运算(¬):用来表示一个命题的否定。
例如,命题P的否定可以表示为¬P。
2.合取运算(∧):用来表示两个命题的同时成立。
例如,命题P和命题Q的合取可以表示为P∧Q。
3.析取运算(∨):用来表示两个命题中至少一个成立。
例如,命题P和命题Q的析取可以表示为P∨Q。
4.蕴含运算(→):用来表示前提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
例如,如果P成立,则Q也成立,可以表示为P→Q。
5.等价运算(↔):用来表示两个命题具有相同的真值。
例如,命题P和命题Q等价可以表示为P↔Q。
二、推理方法推理是逻辑判断中的重要环节,它帮助我们从已知信息中得出结论。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推理方法。
1.演绎推理:也称为直接推理,通过已知条件和逻辑规则,得出结论的过程。
例如,如果已知“A是B”和“B是C”,则可以推断出“A是C”。
2.归纳推理:通过观察已有事实或样本,推测出可能的普遍规律或结论。
例如,如果观察到一只猫是黑色的,另一只猫也是黑色的,那么可以归纳出“所有猫都是黑色的”。
3.类比推理:通过将已有的情况与新情况进行比较,得出新情况的结论。
例如,如果已知“鸟会飞”,则可以类比推断“蝙蝠也会飞”。
三、逻辑谬误逻辑谬误是在逻辑推理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了解一些常见的逻辑谬误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在思考和表达中犯错。
1.偷换概念:将讨论中的概念替换成不相关的概念,从而导致结论错误。
2.诉诸情感:通过情感或感觉来证明一个论点,而不是基于事实和逻辑。
3.无中生有:在推理过程中添加额外的信息,使得结论不准确。
十二种逻辑深度解析
![十二种逻辑深度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129c3e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69.png)
十二种逻辑深度解析
1.归纳逻辑: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式,通过对大量具有相似特征事物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普遍规律性结论。
2. 演绎逻辑: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式,通过已知的前提条件,推导出结论。
3. 对比逻辑:通过对两个或多个事物的比较,从而得出它们的相似和差异,从而得出结论。
4. 顺承逻辑: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即前提成立,结论必然成立。
5. 反向逻辑: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是反向因果关系,即前提成立,结论不成立。
6. 逆向逻辑: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是逆向因果关系,即结论成立,前提必然成立。
7. 逆推逻辑:从已知的结论出发,逆推出使得该结论成立的前提条件。
8. 拓展逻辑:通过拓展已有的知识和信息,推导出新的结论或想法。
9. 假设逻辑:通过提出假设,进行推理和分析,得到结论。
10. 模糊逻辑:在处理不确定和模糊的信息时,采用的一种逻辑推理方式。
11. 统计逻辑:通过对大量数据和样本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一些统计规律和结论。
12. 整体逻辑: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来进行分析和推理,而不是只看某一个方面或局部。
句式仿写之逻辑关系辨析
![句式仿写之逻辑关系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badfcb58fb770bf68a55e6.png)
仿写句子讲究形似和神似;形似指句式、修辞相似;神似指内容、格调吻合,尤其逻辑要一致。
常见逻辑关系――递进关系、并列关系、对比关系、类比关系、因果关系、顺承关系、假设关系、转折关系、让步关系、辩证关系、充分关系、必要关系,充要关系、归谬推理(反证法)、演绎推理(三段论)、归纳推理让步关系:相当于“假设+转折”常见关联词:即使----也,就算----也---(1)即使你生病,你也要去考试。
(2)就算他来了,我也不会见他。
(3)就算我做错了,老师也不会批评我。
充分关系:如果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有事物情况B,那么A就是B的充分条件。
必要关系:如果有事物情况B,则必然有事物情况A,那么A就是B的必要条件。
充要关系:如果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有事物情况B;如果有事物情况B,则必然有事物情况A,那么B就是A的充分必要条件 ( 简称:充要条件 ),反之必然。
[示例]1、天下雨了,地面一定湿。
(充分不必要)2、地面湿了,未必是下雨。
(必要不充分)3、有两条对应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充分必要)演绎推理――指从一般的原则推论出特定的结果,由“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句话组成,也称“三段论”[演绎推理示例]大前提:如果寒潮来了,那么气温会下降小前提:气温没有下降结论:寒潮没有来大前提:真理都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小前提:马克思主义是真理结论:马克思主义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大前提:人无重提轻飘飘小前提:焦虑是一种负担结论:保持一定程度的焦虑能够促使你上进大前提:没有载体,病毒就不会传播小前提:隔离使人避免成为载体结论:隔离,病毒就不会传播[错题辨析]说说下面这段演绎推理错在哪里大前提:只有执守“中庸之道”才能找到“C位”小前提:你没能找到自己的“C位结论:你没有执守“中庸之道”[实战演练]请根据下面三个关键词,写三句话构成演绎推理“中庸之道”、“C位”、“适合”[答案示例]大前提:只要执守“中庸之道”就能找到“C位”小前提:你没能找到自己的“C位结论:你没有执守“中庸之道”大前提:适合自己的位置就是“C位”小前提:中庸之道能够助你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结论:中庸之道助你找到“C位”大前提:适合自己的位置就是“C位”小前提:你始终没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结论:你没有“C位”[实战演练]一个死刑犯在法官面前说到:“当初我不该杀人,杀人是错误的,每个人都不该杀人,同样您或是其他人杀我也是错误的,那么请您宽恕我吧。
78个逻辑类型及总结
![78个逻辑类型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9a95f95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cb.png)
78个逻辑类型及总结在计算机科学中,逻辑类型是指变量或表达式的类型,用于表示真值逻辑运算的结果。
逻辑类型通常只有两个取值:真(True)和假(False)。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并总结78种常见的逻辑类型。
逻辑类型的基本运算1.逻辑与 (AND): 当两个表达式都为真时,结果为真;否则为假。
2.逻辑或 (OR): 当两个表达式至少一个为真时,结果为真;否则为假。
3.逻辑非 (NOT): 对单个表达式求反,即真变为假,假变为真。
基本逻辑类型4.布尔型 (Bool): 最基本的逻辑类型,只有真和假两个取值。
数字比较类型5.相等 (Equal): 判断两个数值是否相等。
6.不等 (Not equal): 判断两个数值是否不相等。
7.大于 (Greater than): 判断一个数值是否大于另一个数值。
8.小于 (Less than): 判断一个数值是否小于另一个数值。
9.大于等于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判断一个数值是否大于等于另一个数值。
10.小于等于 (Less than or equal to): 判断一个数值是否小于等于另一个数值。
字符串比较类型11.相等 (Equal): 判断两个字符串是否相等。
12.不等 (Not equal): 判断两个字符串是否不相等。
13.大于 (Greater than): 判断一个字符串是否大于另一个字符串。
14.小于 (Less than): 判断一个字符串是否小于另一个字符串。
15.大于等于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判断一个字符串是否大于等于另一个字符串。
16.小于等于 (Less than or equal to): 判断一个字符串是否小于等于另一个字符串。
集合比较类型17.集合相等 (Set equal): 判断两个集合是否相等。
18.集合不等 (Set not equal): 判断两个集合是否不相等。
逻辑的三种基本形式解析与比较
![逻辑的三种基本形式解析与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f16e5698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7f.png)
逻辑的三种基本形式解析与比较在逻辑学中,逻辑的三种基本形式是命题逻辑、谓词逻辑和命题级别推理。
这三种形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角度对这三种逻辑形式进行评估和分析,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逻辑思维及其应用。
一、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逻辑学中最基础、最简单的形式之一。
它关注的是命题之间的关系,将复杂的逻辑问题简化为对命题的真值进行分析和推理。
命题逻辑采用了符号化的表示方式,利用命题符号和逻辑连接词来表示命题的关系。
命题逻辑的特点在于其形式化和形式推理的能力。
通过将自然语言中的陈述转化为逻辑符号,我们可以清晰地思考和推理命题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准确的结论。
命题逻辑主要应用于数学、计算机科学、哲学等领域,在这些领域中,严密的逻辑推理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命题逻辑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命题逻辑只能处理命题级别的推理,无法表达和推理更复杂的概念。
命题逻辑忽略了命题之间的语义和语境,导致一些歧义无法被完全捕捉和解决。
在某些情况下,命题逻辑的应用可能会受到限制。
二、谓词逻辑谓词逻辑是命题逻辑的扩展和推广,它引入了谓词和变量的概念,用于描述命题中的对象之间的关系。
谓词逻辑提供了一种更丰富、更灵活的表达方式,能够处理更复杂的逻辑问题。
谓词逻辑的特点在于它的表达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增强。
通过引入谓词和变量,我们可以更精确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对象和其之间的关系。
谓词逻辑在数理逻辑、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可以用于描述和分析问题,还可以用于进行推理、演绎和验证。
然而,谓词逻辑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
谓词逻辑的符号化表示通常比较复杂,需要一定的训练和经验才能掌握。
谓词逻辑仍然无法涵盖全部的自然语言表达,一些复杂的语义和语用现象仍然无法很好地在谓词逻辑中描述和解释。
三、命题级别推理命题级别推理是基于命题逻辑进行推理的一种方法。
它利用逻辑连接词和命题符号,对命题的真值进行分析和推理,从而得出推理结论。
小学数学逻辑关系的辨析和运用
![小学数学逻辑关系的辨析和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0c483e3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d.png)
提高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建议和策略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写作、讨 论等方式,提高学生 的逻辑思维能力。
加强数学基础知识: 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如加减乘除、几何图 形等,为解决数学问 题打下基础。
练习数学问题:通过 练习数学问题,如应 用题、计算题等,提 高学生的数学问题解 决能力。
学习数学思维方法: 学习数学思维方法, 如归纳、演绎、类比 等,提高学生的数学 问题解决能力。
运用逻辑关系:分 析问题、推理解答 、验证答案等
实例:如用因果关 系分析数学问题, 用递进关系推理解 答等
逻辑关系在数学推理中的应用
数学推理:根据已知条件,通过 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的过程
逻辑关系在数学推理中的应用: 例如,通过因果关系推理出数学 公式,通过递进关系推理出数学
定理等
逻辑关系:因果关系、递进关系、 并列关系等
练习题的难度: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当难度的题目。
练习题的解答: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题目,找出逻辑关系,并运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 练习题的讲解:在讲解练习题时,强调逻辑关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掌握逻辑推理的方 法和技巧。
培养数学逻辑思维的方法和技巧
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培养 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数学逻辑关系在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实验设计:根据 数学逻辑关系设
计实验方案
数据分析:运用 数学逻辑关系对 实验数据进行分
析
结果验证:通过 数学逻辑关系验
证实验结果
结论总结:根据 实验结果和数学 逻辑关系得出结
论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数学逻辑关系在商业决策中的应用
成本与收益:分析成本与收益的关系,做出最优决策 供需关系:分析市场需求与供应的关系,制定合适的定价策略 风险与回报:评估风险与回报的关系,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 决策树:使用决策树分析问题,做出最优决策
典型的十种逻辑判断题型
![典型的十种逻辑判断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3704d200b7360b4c2f3f6415.png)
典型的十种逻辑判断题型典型的十种逻辑判断题型如下:1、推断型这类题型要求以题干为前提,在选项中确定合乎逻辑的结论;或者从题干出发,推不出什么样的结论。
这类题目中最简单的,只需运用日常逻辑推理就可以找到答案。
而稍微复杂的题目通常在题干中给出若干表面上看没有明显的统一特征的条件,要求考生从这些条件推出某种结论。
这类题型多涉及复合判断推理,特别是对假言、联言和选言等推理的综合运用。
2、加强削弱型这是在MBA逻辑考试中出现最多的题型。
加强型主要有加强前提型和削弱结论型,削弱型刚好相反。
加强型考题是要寻找与题干一致的选项。
削弱型考题的解答则首先应明确题干的推理关系,即什么是前提,什么是结论;在此基础上,寻找削弱的对象,可以是针对前提,也可以针对结论,还可以针对论证本身,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比如:针对前提,则直接反对原因,即直接说明原文推理的前提不正确,就达到推翻结论的目的;针对结论,则指出由该前提存在其他可能解释,则结论不一定成立;针对论证本身,则要指出论证上的漏洞,说明推理存在逻辑缺陷。
3、集合型可根据基本的集合概念和逻辑常识解决该类题型,解这种题型的重点放在集合的“部分与全体”上,同时要善于分辨可能重合的部分和绝不会重合的部分。
这类题目最好借助图形解答,非常直观,也不易出错。
来源4、排序型这种题型也比较简单,这类题型一般在题干部分给出不同对象之间的若干个两两对比的结果,要求从中推出具体的排序。
解这类题主要要把所给条件转化为最简单的排序形式。
比如列出几个不等式(等式)。
来5、数字型数字型考题也比较常见,主要是在简单精确的数字背后隐藏有陷阱。
主要类型有:平均数陷阱,在对平均数的模糊理解做文章;百分比陷阱,一般题干仅提供两种事物的某种比率就比较出两种事物的结果,其实其陷阱就在于该百分比所赖以计算出来的基数是不同的;错误比较,或者不设定比较的对象,不设定比较的根据,表面上在进行比较,实际上根本就不可比。
6、真假话型解决这类问题的突破口是:运用对当关系等逻辑知识在所有叙述中找出有互相矛盾的判断,从而找出必然存在的一真一假或者某一项必真或者必假。
行测 逻辑关系二级辨析
![行测 逻辑关系二级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46e792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41.png)
行测逻辑关系二级辨析
行测中的逻辑关系二级辨析主要指的是对各类逻辑推理题目中涉及的概念、判断和推理之间的深层次关联进行区分和理解。
具体来说,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常见的逻辑关系:
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如果事件A的发生能确保事件B的发生,则称A是B的充分条件;反之,若B发生则A一定发生,则称B是A的必要条件。
例如:“会游泳”是“能参加水上救援队”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身体健康”则是“能参加水上救援队”的必要条件。
2.因果关系:探讨的是两个事件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即一个事件(原因)是否必然导致另一个事件(结果)的发生。
如:“熬夜”可能是“第二天精神不佳”的原因。
3.并列关系与包含关系:并列关系指两个事物在同一层级上且相互独立,如“红色”和“蓝色”都是颜色的一种,二者为并列关系。
而包含关系是指一个概念或集合包含了另一个或多个子集,如“动物”包含了“哺乳动物”这一子集。
4.矛盾关系与反对关系:在命题逻辑中,矛盾关系是指两个命题不能同时为真,必有一个为假的关系,比如“A”与“非A”。
反对关系是指两个命题可以同时为假,但不能同时为真的关系,如“A”与“B”,当A≠B时,两者可以都为假。
5.等价关系:两个命题之间存在等价关系,意味着它们具有相同的真假值,即当其中一个命题为真时,另一个也必须为真,当一个为假时,另一个也为假。
例如:"今天下雨"与"地面湿了"在很多情况下可以视为等价关系。
6.递推关系与连锁反应:这类关系描述的是一个事件引起另一个事件,并进一步导致一连串相关事件的情况。
如:“政策调整”可能会引发“市场波动”,进而影响到“企业经营”。
常见逻辑错误类型
![常见逻辑错误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8f3f6f3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5f.png)
常见逻辑错误类型
1. 混淆数字/比例概念。
数字相同不可盲目等同;
增多≠高,减少≠低;
比例大≠更高,增长快≠更强
2. 混淆核心概念(“偷换”)
不同概念/ 不同语义的词
KEY:既然,那么;因此;很显然; xx就是xx;从这个角度来说
3. 以偏概全
指出整体中其他部分不具有这个属性或者有所不同。
4. 类比不当(少)
KEY:换句话说;就好比;就像xx 一样
5. 非此即彼
KEY:不能xx所以xx ; xx总好过xx所以xx
指出存在中间地带
6. 推理绝对化(片面/ 牵强/ 武断)
KEY:只要就;只有才;必然;一定能;确保;必由之路;任何
指出,该效果只能一定程度改善,影响该结果的还有很多其他条件,比如xx。
题干给出的条件不是该结果的充分条件,并不能必然保证推出该结论; OR
用前真后假的方式来质疑,说即使有了条件,可能也没有最后的结论。
7. 混淆充分必要条件
错误原因:A→B为真,推出非A→非B为真
8. 强加因果
KEY:由于xx 所以xx;越xx,也就越xx; A也就是说B; Axx 这表明B
进行解释,A是什么含义,B是什么含义,这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所以并不见得A发生,B就一定会发生; OR
用前真后假的方式来质疑,说即使有了条件A,也不必然能推出条件B。
B还受到很多各种因素的影响,有很多有A,但是没有B的情况。
逻辑学的分类归纳总结
![逻辑学的分类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c9f178e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89.png)
逻辑学的分类归纳总结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思维和推理规律的学科,其目的是帮助人们更加有效地理解和运用逻辑思维。
在逻辑学中,有着多种分类方法和研究领域,本文将对逻辑学的分类进行归纳总结。
一、形式逻辑形式逻辑是逻辑学的基础,它研究命题和谓词的形式结构,不考虑具体内容。
形式逻辑从逻辑结构的角度分析和推理,包括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两个主要分支。
1. 命题逻辑命题逻辑研究的是命题及其逻辑关系。
它通过合取、析取、否定等逻辑操作符来分析命题之间的逻辑关联,形成推理规则和推演方法。
命题逻辑是逻辑学研究的最基本形式,用来验证推理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2. 谓词逻辑谓词逻辑研究的是谓词及其逻辑关系。
谓词逻辑考虑命题中的变量和量词,用来描述具有个体范围的命题,以及量化关系的推理。
谓词逻辑扩展了命题逻辑的研究领域,使得逻辑学能够更准确地描述复杂的命题结构。
二、实质逻辑实质逻辑是逻辑学的进一步拓展,它关注的是具体领域内的逻辑思维和推理。
实质逻辑是基于形式逻辑的基础上,将逻辑原理应用于具体的学科和领域,包括哲学逻辑、数学逻辑、计算机逻辑等。
1. 哲学逻辑哲学逻辑是逻辑学与哲学结合的产物,研究逻辑的哲学基础和本质。
它关注逻辑的哲学概念、逻辑语言的哲学基础以及逻辑思维对哲学问题的作用。
哲学逻辑是逻辑学与哲学交叉的重要分支。
2. 数学逻辑数学逻辑是逻辑学与数学的结合,将逻辑原理应用于数学推理和证明。
数学逻辑涉及命题的形式化、证明方法的严谨性以及数学公理体系的逻辑基础等内容。
数学逻辑对于数学研究和数学推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 计算机逻辑计算机逻辑是逻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结合,研究计算机系统和程序语言的逻辑基础。
它关注计算机程序的正确性、逻辑电路的设计和计算机算法的分析等问题。
计算机逻辑与计算机科学密切相关,对于计算机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践逻辑实践逻辑是逻辑学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一种形式。
它主要研究逻辑思维在日常生活、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包括辩证逻辑、法律逻辑、商业逻辑等。
逻辑判断知识点总结大全
![逻辑判断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dabaea7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87.png)
逻辑判断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逻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复杂判断的逻辑关系,是我们进行科学推理和论证的重要工具。
在命题逻辑中,命题是一个陈述句,它要么是真,要么是假。
1. 命题命题是一个语句,它要么是真,要么是假。
命题的逻辑关系是我们进行推理和论证的基础。
常见的命题有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简单命题是不能再分解的命题,如“今天下雨了。
” 复合命题由几个简单命题用逻辑联结词(如并且、或者、如果...就、非...)连接而成。
2. 逻辑运算逻辑运算是指用逻辑联结词(如否定、合取、析取、条件和双条件等)对命题进行组合运算。
常用的逻辑联结词有非(否定)、合(合取)、或(析取)、如果...就(条件)、当且仅当(双条件)等。
3. 逻辑等值在命题逻辑中,逻辑等值是指两个命题具有相同的真值。
当两个命题的真值表一致时,我们称这两个命题是逻辑等值的。
4. 推理规则推理规则是指在命题逻辑中根据已知命题推导出新的结论的方法。
常见的推理规则有化简、合取演算、析取演算、假言蕴涵、双条件蕴涵等。
二、谬误谬误是指推理过程中产生的逻辑错误。
谬误有很多种类,常见的谬误有形式谬误和实质谬误。
1. 形式谬误形式谬误是指在推理过程中,由于逻辑结构错误而导致的错误结论。
形式谬误是由于推理中的逻辑规则错误,而导致结论错误。
常见的形式谬误有偷换概念、非黑即白、因果混淆等。
2. 实质谬误实质谬误是指在推理过程中,由于判断的前提错误而导致的错误结论。
实质谬误是由于推理前提的真实性错误,而导致结论错误。
常见的实质谬误有虚假假设、漏判、过度概括等。
三、推理推理是指根据已知的一些前提,得到一个新的结论的过程。
推理是我们进行科学研究和论证的重要手段,也是逻辑判断的一个核心内容。
1. 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指根据个别事实推断出普遍的规律,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
归纳推理常用于科学实验和社会调查等领域。
2. 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指根据一般规律推断特殊情况,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
十二种逻辑深度解析
![十二种逻辑深度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29111d0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3e.png)
十二种逻辑深度解析1.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一种形式化的推理系统,用于研究命题之间的关系和推理规则。
它的基本概念包括命题、真值、联结词和推理规则。
2. 谬误:谬误是指一种错误的推理或错误的论证。
常见的谬误包括假设逆命题谬误、假设假设谬误、非黑即白谬误等。
3. 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一些现象或事实来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但归纳推理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
4. 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一种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通过运用规则和前提条件来推导出结论。
它的优点是推理结果的准确性。
5. 形式逻辑:形式逻辑是一种研究符号和符号组合的规则的逻辑学分支。
它将命题和推理规则进行了形式化,可以应用于数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
6. 语义学:语义学是研究语言意义及其表达的规则和原则的学科。
它包括词汇语义、句法语义和语篇语义等方面。
7. 逆否命题:逆否命题是一种命题的变换形式,将原命题的主语和谓语都取反,但它并不等价于原命题。
在一些推理中,逆否命题可以用来证明原命题的真实性。
8. 假言命题:假言命题是一种由条件语句构成的命题,包括前件和后件两部分。
在推理中,可以通过探讨假言命题的真值来推出结论。
9. 范畴学:范畴学是研究抽象概念之间关系和性质的学科。
它是一种通用的思考工具,可以用来理解和解决很多不同领域的问题。
10. 奥卡姆剃刀原则:奥卡姆剃刀原则是一种哲学原则,认为在解释一个现象时,应该选择最简单、最直接、最容易理解的解释方式。
11. 模态逻辑:模态逻辑是一种研究陈述语句的真值和语义的逻辑学分支。
它主要探讨命题的可能性、必然性和不可能性等方面。
12. 范例推理:范例推理是一种通过对实例和案例的分析和归纳,得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方法。
它在实证科学中有广泛应用。
底层逻辑知识点总结
![底层逻辑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19cd988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9.png)
底层逻辑知识点总结一、逻辑的定义和分类逻辑是研究思维和推理规律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的是思维活动中正确推理的规律和形式。
逻辑的研究对象包括命题、推理、论证和论证形式。
逻辑主要分为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两大部分。
1. 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逻辑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命题之间的真值关系、合取、析取、蕴含等逻辑连接词的性质和运算规则。
命题逻辑中的命题是不能再分解的基本命题,通常用P、Q、R等符号表示。
2. 谓词逻辑谓词逻辑是逻辑学的另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的是命题中的主谓关系。
这种逻辑用于实际问题,又称关系逻辑,因为它主要研究的不是命题直接的逻辑连接词,而是命题中的谓词。
二、命题逻辑1. 命题的概念命题是一个陈述或声明,可以被判断为真或假。
命题是逻辑推理和论证的基本单位,它可以是简单命题,也可以是复合命题。
2. 命题的逻辑连接词在命题逻辑中,有几种逻辑连接词,主要包括合取、析取、蕴含和双条件等。
- 合取:表示两个命题同时为真- 析取:表示两个命题至少有一个为真- 蕴含:表示如果A为真,则B必为真- 双条件:表示A当且仅当B为真3. 逻辑联结词的性质和法则逻辑联结词有一些基本性质和规则,包括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同一律、双重否定律等。
4. 命题逻辑的证明在命题逻辑中,有一些常用的证明方法,包括直接证明、间接证明、递归证明等。
三、谓词逻辑1. 谓词逻辑的基本概念谓词逻辑是一种更为复杂的逻辑,它引入了谓词、量词等新的概念。
谓词是指某些性质或关系,量词是指某些对象的数量。
在谓词逻辑中,命题可以用符号化的方式表示,例如P(x)、Q(x)等,其中x是一个变元。
2. 谓词逻辑的语义谓词逻辑的语义主要包括真值赋值和模型的概念。
在谓词逻辑中,需要定义真值赋值,即确定每个谓词对每个变元的真值。
同时,还需要定义模型,即满足所有公式的赋值。
3. 谓词逻辑的推理在谓词逻辑中,推理包括逻辑后继和逆否命题的推理规则。
逻辑后继是指从P(x)推导出Q(x)的过程,逆否命题是指从非Q(x)推导出非P(x)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逻辑语言差错的类别分析一般说来,逻辑语言的错误可分为五个大类,即概念方面、判断方面、推理方面、逻辑思维基本规律方面和论证方面,下面逐一进行简要分析。
1.概念方面的逻辑错误⑴概念错用【举例】节日之夜热闹非凡,到处都是灯火阑珊。
【分析】“灯火阑珊”,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意思是灯火暗淡、零落。
许多人没有弄清楚“阑珊”这个概念的内涵,当做灯火辉煌使用,就会出现类似的错误。
⑵概念不明【举例】诚征30岁以下,品貌端正,大专以上学历的女性,婚否不限。
【分析】这种征婚启事,在很多报刊上都可见到。
“婚否不限”按字面理解,是已婚和未婚均可,但已婚者怎能成为征婚对象其实启事原意应为对如果结过婚已离异者也可以,那就不是“婚否不限”,而是“婚史不限”。
这则启事在婚史概念上模糊不清,容易引起误解。
⑶概念混淆【举例】今年是京剧大师梅兰芳诞辰100周年。
【分析】这句话的错误在于把“诞辰”和“诞生”两个词搞混淆了。
“诞辰”是名词,指出生的时日,是生日的敬称。
而“诞生”是动词,指出生。
“诞辰”一般用在“某某周年”之后,“诞生”一般用在“某某周年”之前。
⑷概念赘余【举例】在本届世界杯决赛上,法国队将与意大利队争夺冠亚军。
【分析】在决赛中,胜者为冠军,负者为亚军,双方争夺的是冠军,“亚军”在句中是多余的概念,可将“亚”字删除,表达就通畅了。
⑸误用集合【举例】作为一名普通的莘莘学子,他的创新精神让人敬佩。
【分析】“莘莘学子”是一个集合概念,指很多的学生,不能指称其中的某一个体。
可用“大学生”替代句中的“莘莘学子”。
⑹外延过宽【举例】八达岭长城距北京不到100公里。
【分析】八达岭长城在北京延庆区境内,句中的“北京”概念过宽,正确的表述是距北京中心城区或是天安门不到100公里。
⑺限制不当【举例】他在担任市工商局局长期间,利用各种正当和不正当的手段,贪污、受贿110万元。
【分析】贪污、受贿是腐败行为,肯定是不正当的手段,这里用“正当”限制“贪污、受贿”是错误的。
这在语法上属于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在逻辑上犯了限制不当的错误。
⑻概括不当【举例】农作物的生长,都要吸收土壤里的水分、氮、磷、钾等肥料。
【分析】农作物需要水分,但水分不是肥料,如果用顿号与氮等并列就犯了概括不当的错误。
可将“水分”后的顿号改为“和”字,使之与肥料并列。
⑼并列不当【举例】展销会上,各种品牌的家用电器、家具、冰箱、微波炉等纷纷亮相。
【分析】“冰箱、微波炉”是种概念,“家用电器”是属概念,种属并列就会犯并列不当的错误。
删除文中的“家用电器”或是“冰箱、微波炉”即可。
⑽定义错误【举例】白皮书就是封面是白色的书。
【分析】“白皮书”是指一国政府或议会正式发表的重要文件或报告书,因其封面为白色,故名“白皮书”,也有的国家用其他颜色的。
本句定义项中“封面是白色的书”只是重复了被定义项“白皮书”,没有揭示其真正内涵,犯了循环定义的错误。
⑾划分错误【举例】在民族联欢节上,举行了各种民族体育比赛,有赛马、摔跤、赛歌等。
【分析】句中的“赛马”、“摔跤”都是民族体育活动,而“赛歌”却不在其外延之内,这种划分是不正确的。
2.判断方面的逻辑错误⑴判断歧义【举例】大会将表彰57个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
【分析】用一个表数量的概念对并列的诸概念加以限制,往往会产生歧义。
句中的“57个”是指“先进集体”,还是“先进工作者”,或是二者之和,让人无从判断。
⑵主谓失合【举例】近两年,我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吸收大量职工再就业,使一部分家庭的贫困和生活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
【分析】“生活水平”可以提高,但“贫困”不能提高。
从逻辑上分析,主项概念中的“家庭的贫困”与谓项概念中的“提高”搭配不当,主谓失合导致该判断不能成立。
⑶量项不当【举例】凡到过西安的人,都会去华清池一游。
【分析】华清池位于西安市临潼区,距离西安城区很近,但并不是每一个到过西安的人都会去华清池游览。
此句中的“凡”是表示全称量项的,用得不妥,可将“凡”改成表示特称量项的“许多”。
⑷误用否定【举例】张宁能不能拿下这一局,是中国队战胜印尼队的关键。
【分析】这个判断的主项里包括了“能”(肯定)和“不能”(否定)两个方面,但谓项里却只有“中国队战胜印尼队”一个方面,造成主项中的否定方面与谓项无关,犯了误用否定的错误。
⑸关系不合【举例】到了海边,小林张开嘴巴,尽情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海水和阳光。
【分析】“空气”可以呼吸,“海水”能“吸”不能“呼”,而“阳光”是无法“呼吸”的。
句中的“呼吸”是关系词,但它的关系对象不能包括“海水”和“阳光”。
关系词和关系项搭配不当的逻辑错误就是“关系不合”。
⑹模态混淆【举例】业内专业人士认为,该地产项目属于濒湖板块,建成后必然会供不应求。
【分析】这是房地产界的人士对某地产开发项目的预测。
这种预测是或然的,即“供不应求”是有可能发生的,但并不是必然发生的。
句中用了“必然供不应求”,就犯了将可能误作必然的逻辑错误。
⑺联言不当【举例】他是一个贫困人家的孩子,爱心基金帮助他上了中学,而且后来还考上了大学。
【分析】这句话是两个判断的联言,即“爱心基金帮助他上了中学,而且后来还考上了大学”。
但其中的第二个判断“爱心基金帮助他考上了大学”是个假判断。
根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联言判断中至少有一个是假判断时,则联言判断为假。
如果在“而且”后面加上“他”,主语就是他而不是“爱心基金”,这个表述才是正确的。
⑻选言不当【举例】看到尸体上出现暗紫色尸斑后,死者亲属怀疑是他杀,或是投毒致死。
【分析】“是……或……”结构是一个标准的选言判断。
而本句中“投毒致死”也属于“他杀”的范围内,二者是种属关系,不存在选择关系,因而该选言判断不成立。
⑼假言不当【举例】我们的团组织和青年,见到扰乱治安的事情,就要挺身而出,将肇事者扭送公安机关,依法惩办。
【分析】这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前、后件由关系判断组成。
前件是“我们的团组织和青年,见到扰乱治安的事情”,后件是“就要挺身而出,将肇事者扭送公安机关,依法惩办”。
但“团组织”是集合概念,不能与关系词“见到”发生关系,与“挺身而出”、“扭送”同样存在逻辑错误。
因此整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不能成立。
3.推理方面的逻辑错误⑴前提虚假【举例】他结婚买的几件家用电器质量很好,因为都是进口货。
【分析】在这个假言推理省略式中,省略了“进口的家用电器质量都是好的”这个前提,但这个前提条件是不真实的,进口家电也存在质量问题,不能必然推出结论。
⑵直接误推【举例】街道办事处丢失了电脑,办事处丁主任分析说:“肯定是韩国强干的,因为他有偷盗行为的前科。
”【分析】丁主任运用了换位法直接推理,即他有偷盗行为,所以有偷盗行为的是他。
这是一个通过直接交换主谓项对全称判断的换位推理,前提中的谓项“有偷盗行为的”是不周延的,通过简单换位到结论中却变成了周延,违反了“在前提中不周延的概念在结论中不得周延”的推理规则。
⑶直言误推【举例】勤俭节约是过去生活困难时期提出来的,现在我们生活不困难了,因此不用再提倡勤俭节约了。
【分析】这是一个三段论的第一格推理。
该推理有两条规则:其一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其二小前提必须用肯定。
本句推理中的小前提“现在我们生活不困难了”是否定的,违反了第二条规则。
⑷假言误推【举例】农民林德言今年种植优质稻获得丰收,加上粮食收购价提高,他家的收入增加了。
他对记者说:“我已经增加了20亩承包田,面积翻一番,明年收入也会翻一番。
”【分析】这位农民的说法包含着一个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扩大承包面积,就能增加收入;明年面积翻一番(肯定前件);所以明年收入会翻一番(肯定后件)。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有一条规则:肯定后件就能肯定前件,但肯定前件却不能肯定后件。
这位农民的推理就违反了这一条。
农民收入增加不会只取决于农田面积,还有气候、科技、政策等诸多因素。
因此这个推理是不正确的。
⑸选言误推【举例】有评论认为:国足在世界杯预选赛中失利,不是赛前准备不充分,就是集中训练时不够扎实。
国足这次集训时缺乏针对性,失利的原因不是赛前准备不充分。
【分析】不相容选言推理有一条规则:大前提不能是相容的选言判断,选言支必须互相排斥。
而上例中,前一个选言支“准备不充分”包容了后一个选言支“集中训练时不够扎实”,因此由肯定一个选言支而否定另一个选言支,犯了“选言支不排斥”的逻辑错误。
⑹关系误推【举例】目前《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票房收入已突破亿,比此前最高纪录的《英雄》还多3000万元。
因此《英雄》的票房收入不一定比《满城尽带黄金甲》多,很可能要退居次席。
【分析】这是一个由关系判断组成的直接关系推理。
这个推理中“……比……多”是反对称关系词,但本句却把它作为非对称关系来运用,因此这个推理是错误的。
正确的结论是:《英雄》的票房收入肯定不及《满城尽带黄金甲》(会退居次席)。
⑺模态误推【举例】有学生说:所有金属必然都是固体,这种说法不符合实际,如液态“汞”就是金属,所以,金属不是固体是必然的。
【分析】这是一个模态推理,即由“S(主项)必然是P(谓项)”是假的,推出“S(主项)必然不是P(谓项)”是真的。
根据模态方阵中真假对当关系,“S(主项)必然是P(谓项)”与“S(主项)必然不是P(谓项)”之间不是矛盾关系而是上反对关系,只能由真推假,不能由假推真,所以这个推理是不正确的。
⑻轻率概括【举例】这几个小伙子毛手毛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可见年轻人办事是不牢靠的。
【分析】这句话运用了一个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却在逻辑上犯了“轻率概括”的错误。
年轻人办事牢靠的事实很多,仅根据几个年轻人办事不牢,就概括得出“年轻人办事是不牢靠的”结论,显然是根据不足的轻率概括。
⑼机械类比【举例】小娟的妈妈对小玲的妈妈说:上次小娟发了几天烧,结果是得了肺炎,这次小玲也发烧了好几天,肯定也是肺炎。
【分析】小娟的妈妈仅仅根据“发烧了好几天”,就推断出小玲“肯定也是肺炎”。
这个类比推理是不正确的。
因为很多疾病的表现症状都是发烧,肺炎只是其中一种,小娟的妈妈犯了“机械类比”的错误。
4.逻辑思维基本规律方面的错误⑴偷换概念【举例】被告曾立过三等功,根据刑法的规定,凡立功者可减轻或免予处罚,请法庭考虑。
【分析】句中所说的“曾立过三等功”,是指被告个人历史上的荣誉,而后面所说刑法中的“立功”,是指在法庭审理本案中的立功表现,二者虽字面相同,含义却有区别。
这段表述是在故意偷换概念,为被告开脱罪责,违反了同一律。
⑵转移论题【举例】售票员问一名正在下车的女乘客:“坐车为什么不买票”女乘客回头说:“嚷嚷什么,我上班要迟到了!”【分析】女乘客没有正面回答售票员的问题--坐车为什么不买票而是故意转移话题,说:“我上班要迟到了!”这就是转移论题,违反了同一律。
⑶自相矛盾【举例】1934年12月14日,红三十四师余部在四罗桥附近又与敌人交火,陈树湘烈士叫其他人赶快撤退,自己和两名警卫员断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