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之我见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时代呼唤素质教育,社会需要具有开拓型、创新型的人才。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所谓人文性,即以人为本,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承认个性差异,尊重独特个体。
因此,在语文这门大课程中的教学中倡导个性是一种方向,那么,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怎样依据学生认知特点,张扬其个性呢?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在生活实践中,张扬学生个性学生的生活蕴藏着无限的教育价值,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教者要善于捕捉学生生活的资源,把学生生活中的资源,作为张扬学生个性的源泉。
在现实生活中,养成学生乐于探究和勇于实践的精神,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的责任感,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良好个性品质。
比如:在开学之初,让学生拾撷起暑假生活中一页页值得回忆的美好片断。
把在暑假中听到的、看到的、做过的事情在班里相互交流。
在活动前,教师要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在这种心与心的碰撞中,学生可以了解许多风土人情,会有许多的感人体验和收获。
然后,用一段话把自己的小故事再写下来。
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而且开阔了眼界,达到了情感交流、资源共享。
二、在研究性的学习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在研究性学习中,关键的问题是学生会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去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并得出结论,以及表达思想和交流成果等。
如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学课文,然后通过开展讨论、争论来学习课文,明辨事理等。
如研读《小珊迪》,在深读阶段,教师问学生你有哪些疑问希望在深读课文时解决吗?学生提了不少,如:小珊迪为什么非要“我”买她的火柴不可?如果小珊迪不急于还钱,她就不会死,难道她不需要钱吗?当“我”想到孩子那诚恳的面容,想到她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断定她不是那种人,小珊迪不是哪种人?……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了这些疑问都与“小珊迪是一个怎样的人?”有关,便自然提升出研读的课题是:“小珊迪是一个()的人?”学生填写了“饱受饥寒”、“关爱弟弟”、“善良”、“诚实守信”、“讲信用”、“不贪小利”……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填写,研读有关的重点词句并交流研读体会。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之我见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之我见【内容摘要】新课改的顺利进行需要相应的教育变革作为前提的支撑。
语文教育的本质要求和终极目标是“以人为本”。
新课程呼唤:语文教学要关注生命教育,教改的主阵地在课堂。
中学语文教学需要师生用理性的思维及平静的心态去面对我们的教与学,与时俱进,贴近现实生活,无疑对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走出误区教法创新人文教育源头活水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觉地形成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作为语文教学应该是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充满灵性和理性,充满人文情怀的教书育人的工作。
我们语文教师应如何以人性化的方式去构筑通向学生心灵的桥呢?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努力,以期抛砖引玉。
一、走出“传统式”和“应试式”教学误区创造力培养能否在教学中得以体现,首先取决于教师是否有相应的教学观。
教学观左右着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评估的标准等。
由于受传统的影响和应试教育的干扰,课堂结构刻板程式化,教学方法的填鸭灌输化,作文内容瞎编抄袭化,作文形式上的陈腐八股化,造成学生语文能力低下,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其身上荡然无存。
从整体看,当前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很不适应创造力的培养的要求。
其占主流的教学观有两种:一种是认为教学的本质是传授知识的教学观;一种是以帮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才是教师最主要的任务的应试式教学观。
这两种教学观使大量语文老师无法把学生当作教学主体,没有把学生会学当作教学追求的目标;而是把考试作为终极目标。
在这样的教学观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当然会封闭、僵化、呆滞的;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
那什么是创造力培养所需要的教学观呢?就是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三个“面向”为方针,以激励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教学的主要方面,以帮助学生具备语言理解和应用能力为教学的本质内涵,以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为根本目的的教学观。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的方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一言堂”,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小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以下是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学习。
教学中,我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然后出示鸟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
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
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像,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
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
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
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
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
”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把找到的答案划出,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
新课改背景下高一年级语文教学之我见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一年级语文教学之我见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颁布和新课程的改革,语文新课程所确立的课程观、知识观、教学观、教材观、教师观和学生观等新理念,已经得到大家的基本认同,并成为主导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流价值观念。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课堂教学既创造着“未曾预约的精彩”,也陷入了新的迷惑和误区。
特别是高一年级,由于必修课程学时有限,只有处理好教材,选择安排教学内容,才能求得学生语文能力的均衡发展。
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因为倡导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探讨的范围必然会延伸到文本以外。
这时,如何把握文本与外延之间的关系,就是值得教师思考的一个问题了。
如果架空文本,无节制的外延,它的症结在于教师过分追求知识平台这一广度,而忽视了深度。
广度是可以通过外延的无限扩展来实现的,但是深度则必然要求对文本进行挖掘。
我们不要忘记了,新教材允许教师用同一教材达成不同的目标——目标虽然是不同的,但是总还有一个教学目标在。
但如果忽视新课程的教学目标,片面强调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而忽视教材的经典性、恒久性和经验的间接性、语言形成的新颖性,学生就难以把主要精力放在书面语言的学习上,难以领会教材中在不同时空结构间的交流中发展起来的语言。
教材也难以使学生掌握更丰富的书面语言及其表现形式,从而与世界上更广大、更多样的人们实现跨时空结构的多层面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
因此,在对新教材的处理上,“增”不是随意的拓展延伸,应该是立足于文本的、严谨的拓展。
原有高中语文教材一册六个单元,一学期上完。
新教材一册四个单元,,在高二上学期的前半段基本上就要结束必修课程五本教材的教学,也就是半个学期教完一册。
由此可以看出,新课程实施后,教学进度将从原有的半学期教完三个单元加快到半学期教完四个单元。
如果采用“小步快跑”的方法,把新教材每个单元四篇课文一篇不拉地教过去,则违背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对必修课程目标的理解:“阅读与鉴赏部分中,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
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学之我见
【 摘 要】 人类语言随 着历 史的变迁都 有 着其运转 的规律 ,在各 民族语 言发展 演变
文关注中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 让我们感受到写 对一味贴近高考 。难度大要求高 ,专业性过 作教学已经走出瓶颈 , 教师正运用新理念把它 强的题 目则大刀阔斧的删除。语文课程标准 变成让学生终 身受用的生活能力之一。 可以说 , 说 :要培养学生广泛 的阅读兴趣 ,扩大 阅读 从 新课 程 里看到 了教 育的 明天。 面,增加阅读量 , 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好 【 关键词 】 高效教 学; 教 学模式 ; 情感 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少做题是手段 , 教 学 多读书是 目的,即把少做题而省下的时间还 给学生 ,引导他们多读几本好 书,多背几篇 高效、实效 是新课程 语文教 学的 名文 ,扎 扎实 实 地进 行 语 文积 累 ,打好 文 化 关键 根基 。 在理念层面 , 广 大 语 文 教 师 经培 训 学 习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 育 后 对 新 课 改 的 认 识 基本 到位 , 但 在实 践 操 作 1 . 转变教 学观念 ,充分发挥情感在语言 层面上仍存在不少问题。突 出表现为 , 受一 教 学 中 的作 用 些研讨课 、评 比课 的影 响 , 追求课堂教学形 在 教 学过 程 中 , 情 感 的 引导 、 定向、 激励 、 式的花哨 , 机 械 实 践 新 的课 程 理念 , 不 重 视 和强化等作用 ,直接影 响着教学活动的参与 教学 的实效 , 不能高效率地 和内化 ,是有效语文教学 的催化剂 。所以教 教学 , 形 成 了新 的 “ 少 、慢 、 师就必须要重视对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 ,切 差 、闹 ”现 象 。课 堂 组 织形 实转变教学观念 。一方 面,要变知识的单一 式不是最重要 的 , 促 进 学生 传授为知情并重,有效扭转只重视语文知识 语文素养的提高才是语文教 传授、轻情感 素质培养的教学现状 。另一方 学 的关键。语文比其他学科 面 ,树立以人 为本的教学 目标观,变学生的 课堂教学更容易翻出一些新 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教师应重视学生学习 花样 , 如热热闹闹的课本剧 过程中的心理活动 ,关注其学习过程 中的情 衙 表 演 、轰 轰烈 烈 的合 作讨 感因素和情感体验 ,而不是学习的结果。教 北 论 、旁征博引的扩展迁移、 师还应及时纠正学生学习方法的偏差 ,指导 衡 刻意而为的启发互动 、随意 学法 , 培养他们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 无义的多元解读。语文课在 习策略,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其他学科教师 的眼中俨然成 2 . 构 建平 等 的 师 生关 系, 营造 和谐 的情
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
教师 与学 生应 该是 平等 的,教 师讲课 要 以 学 生为对 象 ,学生 并非 局外 人 。因此 ,我 们应 当成 为学 生学 习 的引导 者,不应 对 学
生 有 太 多 的 限 制 ,要 让 学 生 意 识 到 自 己 是
新课 程 下的初 中语 文教 学之我 见
史 哲
摘要 :新课程在 为语文教师开创新天 地的同时 ,也给语文 教师的教学提 出了挑 战 ,面对语文新课程 、新教 材的实施 ,要想真正提 高 课 堂教学效果 ,教师必须适应 时代要求 ,更新观念。在实施课堂教学 时,不 能仅仅 满足于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传授给学生 ,而且要根据学 生的身J 发展规律 、年龄特点来认真研究 ,探讨课堂教学的方式 、方法 。本 文就新课程下 的初中语文教学谈谈 自己的认 识。
的 思 维 。 我 语文 教学 要
求 我 们 积 极 地 进 行 思 考 , 通 过 多 种 形 式 的
高 高在上 的权 威角色 使学 生不 敢与其 平 等
对 话 。 教 师 和 学 生 应 当是 学 习 的 共 同 体 ,
教 学激 发学 生的学 习兴 趣 ,充 分发 挥学 生
关键词 :新课程 关爱 学习气氛 实效性 ’
矛盾,促进问题的解 决。 三、课 堂教学要注重实效性 当下 ,多媒体 辅助 教学 在语文 教学 中 的应 用越 来越广 泛 。但 是,语 文教 学是 师 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多媒体课件的作用, 仅在 “ 辅助 ”两字 ,它 不能完 全代 替教 师 的课 堂讲解 ,更不 可 能代替 学生 的主体 阅 读。语 文 的魅力 在于语 言本 身 ,有 些 内容 只可 意会 不可言 传 ,因而必 须让 学生通 过 自主阅读去感悟、 领会 。 若过分依赖多媒体, 滥用 多媒体 ,就会 在无 形 中扼杀 学生 的想 象力 ,不利 于培 养学 生 的语 感 ,发 展学 生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反思之我见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反思之我见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语文教学都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
新一轮的语文教学改革,正悄然而起。
在新的课改形势下,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去面对历史教学----这门历史悠久而又与现实相距甚远的古老学科,应该怎样去看待学生----未来的世纪之才,怎样去对待课堂----师生焕发生命力的所在地。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我着重从以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一、变革教学设计内容,坚持“教”的设计和“学”的设计,构建开放的课堂。
一般来说,教师备课,向来是非常详细的,且不说内容的环环相扣,即使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可能出现的回答,所用的教学时间均在教案中有所体现,如果是照着教案“教”下去,那应该是一堂较完美的课。
但“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学”,宗旨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如果一堂课只有“教”的行为没有“学”的行为,那么学生的“学”就不是真正的“学”,学生的“发展”也谈不上真正的“发展”。
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坚持既有“教”的设计,也有“学”的设计,有“教”的行为,也有“学”的行为,更要将精彩留给学生,让“学”的环节充分发展。
二、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逐渐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逐渐改变充一、被动的学习方式,逐步建立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首先是强调自主学习阶段,授之以渔,解决“怎么做”、“做什么”的问题,此阶段总的原则是大胆地想,大胆地说,还给学生心灵的自由。
使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学生心情展示自己的学习所得和独特体会。
其次是合作探究阶段,设置任务,学会交流合作。
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不仅形成与人交流的能力,还学会了发言、学会交流合作。
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不仅形成与人交流的能力,还学会了发言、倾听、评价、质疑、在交流中形成了与人合作的能力。
三、坚持面向所有学生,尊重学生情感体验。
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大而言之,是素质教育使然,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使然,小而言之,是教师的道德使然,是家庭的期望使然。
新课程的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
新课程的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摘要〕新课程倡导素质教学,关于“素质教育”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
走了样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一样,被学生、老师、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广泛批评。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所以,学生应该成为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
本文就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学教学之余,常听到同事们埋怨:“现在的学生太顽皮了,他们不听老师的讲课,还在下面搞小动作。
”究其原因,是教师没有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在这种情况下,是很难提高课堂质量的。
教育要以人为本,其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
语文教学也同样,必须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尽快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学习能力。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地位也明确的指出了语文课和语文老师的任务: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因此,我以为:让学生走进生活,让语文走进学生是达到这个目标的主要途径。
为了这个目标,我以为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的学习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改变提问方式,调动积极性“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必要手段。
传统的教法,总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虽然,老师力求提高问题的质量,但仍有一种过于严密“监护”学生的感觉。
学生也产生了听从老师指令的依赖感。
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求我们必须实破传统的“师传生受”的观念,改变提问方式,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这两年,试着以“自问自答”的提问方式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自己提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如教学《穷人》这一课时,先让学生根据文章层次,提出相应问题:桑娜一家生活怎样?桑娜怎样对待西蒙的两个孩子?渔夫又是怎样对待西蒙的孩子?等等。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之我见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官亭学区中心学校安徽合肥摘要:本文通过自身在新课程背景下备课,在课堂教学中各种任务的驱动完成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出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备课、课堂教学问题的点滴收获:深深地“挖”掘文本,然后再浅浅地“捧”给学生,利用各种多媒体,优化教学坡度,达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文本“挖”与“捧”跨学科任务群多媒体前言2022年的石榴红了的季节,我又参加了新一轮的小学语文课堂教育教学的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机会。
面对2022年版新课标、新教材和新的评价体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这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
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如何利用好教材教学,如何沿着新课程标准去高效地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很多教师茫茫若失,不知所措。
本文就新课标的精神,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作一点点专门探讨。
(一)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师备课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一个个学习任务驱动流于形式上下功夫。
因此,教师备课已升华为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1、准确定位自己,客观评价学生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为语文教学再次拨开重云,现出青天。
语文再一次更正不在姓“书”、姓“政”、姓“试”,名正言顺地姓“语”了。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以实践为中心的语文课程改革,作为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和习惯是头等大事。
面对新课标、新教材和新的评价体系,语文教师应该自觉转变教学观念产,对自己的角色有一个新的认识,完成角色转化,要努力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评价者。
要知道丰富学生语言经验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强化语言表达实践是语文学习的重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领悟语文知识和方法策略。
要知道,落后保守终会被淘汰,要与时俱进地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
小学语文教学核心之我见
小学语文教学核心之我见语文教学一直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认为核心应该是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下面我将从这几个方面谈一谈我的见解。
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之一。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学生对语文感兴趣,才能更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用语文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喜欢阅读、喜欢写作。
对于这一点,我认为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来实现,比如故事演讲、诗歌朗诵、文学作品分享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
提高语文素养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之一。
语文素养包括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应该通过课堂学习、课外阅读和写作训练等多方面的活动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比如富有情感的故事、历史传奇、科学知识等,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并培养他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在写作训练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写作题目,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之一。
语文教学既要注重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具有启发性的讨论和思考,让学生学会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用语言去思考问题。
也可以通过作文训练和口头表达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让学生从小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好习惯。
语文新课程教法之我见
严重束缚 了学生个性 的发展 、素质
的培养 、能力的提 高。 新课 程强调学生个性 的发展 、 素质的培养 、能力的提高。所以教
与学 应 该 交往 、互 动 ,教 学 过 程应 是 “ 生 对话 ” “ 边 活 动 ” 师 双 。建
个平等和谐 的课堂 ,应该充 满 学生 的灵性 ,充 满最 人文 的关
一
怀 。只有 在 这 样 的课 堂 中 ,学 生 的
思维才会无拘无柬 ,学生的情感体 验才会最丰富。而传统的语文课堂 以灌 输 知 识 为 目的 ,以教 师 的 讲授 为核心来设计和安排 ,刻板的模式
很 久 ,学生 还是 没反应 ,老 师又 说: “ 你们平时都不是这样的 ,怎
所遇到的问题都是有开放性 的,所 以不能拘泥于教学参考所给予的程 式 化 答 案 。例 如 ,在 阅读 教 学 中 , 对课文 可以从不 同角度进行理 解 , 因势利 导 ,不随便 抹杀 学生 的答 案 。遇到学生 的理解与 自己课前 准
么学生的学 就不是真正的学 。所以 在课堂上有 时候老师要跟着学生的
点 ,使 他们 感受 到老 师的信 任鼓 励 ,获 得心 理 上 的 满 足感 。 3 灵 活采 用教 学手段 ,培养 .
兴 趣
立平等和谐的课堂是 当前要解决的 首 要 问题 。
首先 ,要 突破 教 师 权威 ,积 极 进 行 双 边 活 动 。在 教 师 的 引 导 下 ,
在教 《 爸的花儿落 了》一课 时 , 爸
1 32
提 问题 可设 置 不 同 要求 和难 易 度 ,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参加 ,有选
言文 ,一字一句 ,详细分析 ,自己 觉得 已经教得非常详细了,可学生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之我见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之我见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是不断改革,不断出现新问题,不断完善的过程。
“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教育。
下面我简单地谈一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开展语文教学。
一、教法学法同步,实现三个转变1.实现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知识能力全面提高”的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是以讲授课本知识为主,要求学生死听、死记、死背,学习机械化,结果导致了大批“高分低能”学生的出现,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是“全能型”人才,学生要把所学知识巧用于实践才是关键所在,而原有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实现由气氛沉闷、思维呆板的“闷课式”教育向气氛活跃、充满情趣的“活课式”教育的转变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也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主要依据。
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正确选择和巧妙运用教学方法,防止死搬硬套致使学生主体作用不明显的现象发生,以掌握教学主动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旧式教学中的“一闷、一呆”向新式教学的“一活、一情”转变。
3.实现由“强制硬塞、只讲教法不讲学法”向“学法、教法同步并进”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教法和学法同步,具体体现在备课与预习、讲解与听课、提问与回答、作业与讲评、总结与复习指导等各个环节中,让学生在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前提下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二、教学程序合理,注重情感引导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不管是在备课上,还是在上课中,都要精心、合理地安排好每一节课。
1.要分配好时间教师充分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保证课时高效率、高质量。
只有教学程序安排合理,才能胸有成竹,保质、保量的上好每一堂课。
2.要在课堂中营造和谐融洽的教与学的氛围,注重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教师要把课堂教育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其投入极大的情感,尤其是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高峰期,情感活动十分丰富、敏感。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策略之我见
种学 习方 式 。用 外显 的动 作 米 驱 动 内在 的思 维 活 动 , I感 悟 从 } I ÷理 解 新 知识 的形式 和发 展 , 会 学 习 语 文 的 过 程 和 方 法 。 活 j = i : 体
动性 学 习 , 目的在 于 }学 牛 以 更科 学 的 方法 学 习 知识 , 其 强 调 尤 x学 方法 、 维 方法 、 寸 思 学 态 度 的培 养 。侣 导活 动性 的 学 方
做 到 : 是 能 让学 十 自己学 会 的 , 师 小 教 ; 是 能 i学 自己 凡 教 凡 _ f :
左做 的 , 师 不替 代 ; 是 能 让学 生 自己讲 的 , 师 暗示 。 教 凡 教 ( ) 一 创设 问题 情 境 , 发探 索欲 望 激 学生 自主 、 合作 、 究 性 方 式 是 在 问 题 情 境 之 中 的 学 探 习 , 此如 何 创 设 f题 情境 , 成 为这 … 学 习 式 能否 有 效 的前 u J 就 提 条 件 。学生 学 爿 的过 程本 身 就是 一 个 不断 创 设 问题 情境 的过
的见解 , I £导学牛调动 自己已有 次 地 体悟 文 本所 涵 盖 的信 息 , 作 者进 行 心 与心 的交 流 、 与 情 与 情 的碰 撞 , 到人 生 的感 悟 , 取 语感 的积 累 。 得 扶
( ) 一 创设 情 境— — 合 作性 学 习
观察便可发现 , 某 所谓的“ 课堂” 明显带有师牛剧 本化 的 新 仍 表演 , 少越 以“ 动式 ” “ 究 性 ” 不 活 、研 等新 型 称 的 课 堂 教 学 存 本 质 上仍 沿 用 了传 统 的“ 鸭 式 ” 学 方式 , 常教 学有 效 性 缺 填 教 课
欠仍 是 匝待 解 决 的严罩 问题 。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新课程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语文学科,搭建了一个更科学更合理的的教学平台,为语文教学行为提供了一个适合学生发展,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大舞台。
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奋战在一线的教师教育理念和方法可以说有了一定程度的更新。
但目前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仍存在一些与新课程不符的行为和方法值得我们反思。
笔者就自己的想法,提出来与同仁商榷。
一、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多一点自我感觉,维护个性的发展目前在语文教学中,有些老师仍然不重视阅读教学,不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以中考试题为准绳,通过让学生拚命做试题,搞题海战术,来达到对知识点的掌握,导致学生语文素养不能很好的形成。
语文本身就是社会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有大语文观。
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阅读教学,通过阅读还学生以学习和发展的地位,要重视学生阅读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师要充分指导学生的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以读促悟,热情鼓励、引导、用心呵护学生熠熠生辉的思想火苗,让学生在阅读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获得审美的体验,从而提高语文阅读的质量。
二、作文教学,应让学生多一些创新,促进自我体现虽然在此之前我们经常倡导创新作文,也强调作文在教学中的份量,但在实际行为中, 我们很多教师只在作文课堂上进行写作教学,造成了学生为写作而写作,没有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日常化系统化教学,大部分学生在作文中的个性和创造性已消失殆尽,作文中总是干干巴巴的几段空话,套话、假话连篇,有的只是优美词语的堆砌或是干巴巴的叙事,文章脱离了自己真实内心的感受,空洞而缺少感动,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和色彩。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我们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感悟生活,随时写,及时写,让学生情不自禁的、发自内心的、主动而积极地渴望去抒写。
鼓励学生写随笔,观察日记,读后感,观后感,周记。
此类作文往往有学生真实情感的流露、鲜明个性的跳跃、独特词语的运用,许多优秀之作常常涌现,时间久了,学生就能发现自己的写作个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评价之我见
新 课 程 理 念 下 的 语 文 教 学 评 价 之 我 见
王 月 红
( 乐亭 县 古 河 乡大 捞 渔 庄 小 学 , 河北 乐 亭 030 6 6 2)
阿基 米 德 说 : 给 我一 个 支点 , 将 撬 动 鼙个 地 球 。 ” 果 “ 我 如 把教学的全面性 、 向性 、 导 发展 性 比 作 地 球 , 么 教 学 评 价 就 那 是 撬 动地 球 的 支 点 。 语 文 课 程 的 教学 目标 遵 循 以人 为 本 、以 学 生 发 展 为 本 的 思 想 , 调学 生 综 合 素质 、 文 素 养和 终 身 学 习能 力 的形 成 。 强 人 语 文 教 学 过 程 中 的 评 价 可 以直 接 起 到 促 进 学 生 的学 习 、 进 步 与 发展 的作 用 教 帅 存 教 学 的 各 个 步 骤 中 及时 作 出反 馈 会 激 发 学生 的学 习 兴趣 和动 机 , 励 学 生 不 断进 取 。 激 教学 过 程 中的 评 价通 过 肯 定 成 绩 , 学 生 以 成 功 感 , 给 可促 进 和 激 励 学 生 发 展 尚待 开 发 的 能 力 , 就 是 帮 助 学 生 克 服 困 难 , 识 不 足 , 也 认 恢 复 自信 , 提高 学 习 能 力 . 弱 势 为强 势 变 语 文 课 程 的评 价 体 系 怎 样 切 实 保 _ 教 学 目标 的 实 现 , } 』 F 怎 样 让 评 价 成 为 优化 学 习 过 程 的促 进 剂 ? 评 价 必 须 尊重 学 生 的个 性 差 异 、 学 生 的 个 性差 异往 语 文 教 学 中 尤 为突 H , 生 m于 背 景 、 础 和秉 性 不 同 ,{现 差 异是 J学 基 } { 难 免 的 , 要教 师 和 同学 的尊晕 、 爱和 帮助 。 就要 求 评 价主 需 关 这 体 多 元化 、 价 方 式 多样 化 , 评 以适 应 不 同个性 学 生 的需 要 。 以人 为 本 。 进 学 生发 展 促 在 以人 为 本 的 教 育 理 念 指 导 下 ,教师 砬 以 自主 选 择 式 考 试 为 载 体 , 立 五 项 改 革 目标 : ) 过 考 试 , 进 学 生钳 能 发 确 f通 1 促 展 ; ) 过 考 试 , 发 学 生 的学 习 热 情 ; )t 生 喜 欢 新 型 的 (通 2 激 f i学 3 : 考试 , 在考 试 中充 分 展 示 自我 ; ) 考 试 变 为 一 次 次 的 成 功体 (使 4 验 , 每 一 个 学 生 都 能扬 起 前进 的 风 帆 ; ) 过 考 试 , 进 学 让 f通 5 促 生全 面 发 展 . 造 学 生 完美 的人 格 塑 二 、 价 主 体 的 多 元化 评 评 价 的 主体 是 谁 ? 谁 埘 学 生 的 发 腱 和 教 帅 的教 学 呵 以作 出评 价 ? 往 的做 法 往 往 是 教 帅写 操 仃 评 语 , 后 由 家长 写 一 以 然 份 意 见 。在 新 课 程 理 念 下 . 价 主 体 从 单 一 拓 展 为 多元 . 价 评 评 的主 体应 是 教 师 、 长 、 家 同学 、 生 『己 , 价 主 体 之 间 要 和 谐 学 I 评 互动 . 以实 现 1 1 2 + > 的最 佳 效 果 1 自我 评 价 。被 评 价 人 结 合 己 的 实 际进 行 自我 反 思 评 . 价 , 学 生 自我 评 价 的 过 程 , 是 自我 反思 的过 程 。 存 自我 评 而 也 价 时 , 师要 让 学 生 谈 谈 自 己的 主要 优 缺点 以及 努 力的 方 向 , 教 引导 他 们 正 确认 识 自己 , 岛 自我 管理 的 意识 和 f我 约 束 、 提 i 自 我提 高 的 能力 。 自我 评价 是 培 养 学 生 主 动 学 习 、 自我 监 督 、J 『 我 调 节 的有 效 途 径 。 通 过 自 坪 , 生 能 [觉 总 结 学 习 方 法 、 学 1 判 断 学 习效 果 . 促进 自我 完 善 、 自我 发 展 。 2 同 学评 价 由 于 同学 对 被 评 价 人 的 _解 远 远 胜 于 教 帅 . 『 的 成 人化 的 目光 . 因此 同学 的 评价 也 最 容 易 i 学 生 接 受 。 帅 [ : 教 要 引导 学 生 对 同 学 的 学 习情 况 作 出评 价 ,面 对 面 的 地 相 互 交 流 , 化所 学 知 识 。引 导学 生 主 要 找 优点 , 深 目的 是 同 学 之 间 形 成 良好 的 心 理 环 境 , 背造 团 结 合 作 、 相 勉 砌 、 同提 高 的 共 氛围。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之我见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之我见【摘要】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教师必须努力消除“唯我中心”的话语霸权心态,切实改变教学观念,让不同的观点和思想相互碰撞、交流,让教学过程成为教学相长、师生双赢的和谐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学双赢和谐新课程理念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不断地丰富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
一、让教学过程成为引导学生掌握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认知是情感态度的前提,而价值规则是知识被内化上升为信念而形成的。
因此,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是以知识为基础的。
很难想象,一个学生不能熟练地认识、书写常用的汉字,掌握朗读、语法修辞、标点符号等基本知识,他又怎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又怎能在阅读时“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无论从教学论的发展历史分析,还是从当代中国普及科学知识的现实需要出发,通过教学这种有效的形式,让学生掌握有关自然、社会以及自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都是非常必须和必要的。
二、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不断形成“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能力的过程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说过:“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患。
”孔子的话形象生动地阐明了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
我以为,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必须为学生搭建一个通向今后学习的阶梯,真正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服务。
要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对学生进行开放的教学。
我们必须努力消除“唯我中心”的话语霸权心态,让不同的观点和思想相互碰撞、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畅所欲言,让学生有充分表演的机会,以足够的宽容和理性去尊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话语表达方式。
要把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语文能力贯穿到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阅读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发展性的阅读能力。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之我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任务,对学生阅读综合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显的教学问题,影响整体教学素养的提升,因此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成为目前最为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
新课程标准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作出了详细的规划和分析,从不同学年段学生的学习出发,创建轻松和谐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环境,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首先,传统教育教学理念下,一些语文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认知比较片面,认为阅读教学就是针对教材内容按计划进行教学,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就能够收获相应年级段的知识,忽略了课外阅读对学生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一直比较低。
其次,针对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而言,教师采用的阅读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一般都比较偏向于讲述式或者简单的师生互动形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也影响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最后,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实践活动机会,没有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因此学生的实践意识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重要性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把握语文学科的基本素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模式,努力为学生创建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充分融入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曾经说过,语言知识的学习并不是学习某一套知识,而是学习一种技能。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而不是让学生单纯进行课文的背诵和记忆。
因此,在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从课堂内外引导学生正确阅读,掌握一定的阅读技能,促进学生阅读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一)更新教学理念,重视阅读兴趣阅读是一项主动性较强的活动,被动阅读起不到良好的教育教学作用。
新课程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摘要:新课程倡导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是21世纪教育的时代特征。
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阅读教学要有灵气,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创造教育,让学生敢于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挖掘创造潜能,为未来社会服务。
本文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试作阐述。
关键词:新课程创新能力阅读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突出的课题,而阅读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是语文课的重中之重。
笔者从自主学习、多角度阅读、鼓励质疑问难和肯定问题答案多元化等四方面的创新能力培养,让学生乐于创新、能够创新、敢于创新和勇于创新。
教学是具有创新性的活动,尤其是阅读教学更具有创新因素。
因为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
从目前阅读教学来看,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多是各类经典文章,大都是当时时代先进思想的记录,是作者创造思维的结晶。
那么怎样去理解他们的思想,只有通过阅读教学才能使学生不断地吸收人类创造性思维的成果,从人类的创造成果中受到启发,进而思考、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阅读是对读物、作品的再生产、再创造。
阅读是发展创造能力的肥沃土壤。
可见,阅读同样是富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语文阅读教学的地位与现状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是使学生学会使用和阅读祖国的语言。
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21世纪,是信息量急增的社会,也是阅读的社会,阅读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学生而言,书既是益友,更是良师,可以使学生的各项素质完善与发展,所以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而现代教育学家普遍认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是具有和谐共融的智商情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阅读教学是可以起到这种作用的,所以阅读教学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只是长期以来,语文的课堂阅读教学却一直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学生并没有从根本上学会阅读,还是停留在为了眼前的考试而读,被动地接受老师或教参上对文章的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之我见
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多少固定的模式让教师去借鉴,而要靠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总结。
我在一年的新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自我探索、问题争鸣、分享经验,参观学习等途径,逐步形成了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现就新课改下如何进行语文教学与同仁交流。
一、上好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必须认真解读新课标,熟悉新教材体系
新课程标准变了,课程结构体系变了,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机制也有了改变。
我认为,要搞好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首先要做的是认真解读新课标,对新教材体系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理清思路,搞好语文教学。
二、上好新课改下的语文课,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学生只是忠实的听众,被动地接收教师传授的知识。
那么,面对新教材,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导演”,学生是“演员”。
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平台,让他们在这个平台上锻炼自己的胆识,展露自己的才能。
其次,教师还要树立学习意识。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有一桶水就行了。
而新课改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师要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地发展。
”所以,教师必须强化学习意识,虚心地和学生一起探索新
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才有可能走在学生前面,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上好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必须渗透“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理念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课和别的课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
逛马路,马路旁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
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
”但事与愿违,不少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兴趣,究其原因就是“语文教学缺失生活,学生生活缺失语文”。
在高考背景下,很多语文课变成了习题课和考试课,一定程度上使语文失去了应有的人文性和情感性。
难怪学生时常诙谐地说:“语文,想说爱你真的不容易;数理化,我的眼中只有你。
”新形势下,语文教学要提升人气指数,我认为渗透“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理念尤为重要。
四、上好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方式
语文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地方,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的天堂。
教师要精心地组织教学,把兴趣作为学生聪明的触发点,才能的生长点,求知的前动力,在每一节课上,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一个新奇别致、精彩纷呈的导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比如在《鸿门宴》的教学中,传统的教法是先放一遍录音,然后教师逐句逐段地翻译、讲解课文内容、结构、写作特色,课后习题等。
一篇如此生动有趣的课文就这么按部就班地讲解完了。
而我则是这样处理的:先从人物形象说起,项羽
和刘邦都是学生很熟悉的人物,但对他们的生平经历却未必清楚。
于是我就先从二人的出身、个性、经历这些学生感兴趣的史实说起,然后要学生结合课文讨论、分析他们成败的缘由。
学生熟悉了课文之后,再让他们自己上演一出《鸿门宴》。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参与的兴致就更高了,整个课堂和谐、融洽。
五、上好新课改下的语文课,教师必须展现专业魅力,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师,一方面要具有鲜明的人格魅力和个性特征。
教师的敬业精神、知识储备、审美情趣、思想品味、生活态度、感情层次、交流能力等,都可以成为教师个性魅力的展现形式,甚至于一手好字,会玩琴棋书画,会踢足球都可能是使学生“服”你的要素。
与此同时,教师的个性特征也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尤其是教师的宽容度和亲和力,特别是语文教师对文本教材的独特感悟和对阅读教学过程的独特呈现方式以及对学生多元反映的独到处理方法都
应该而且必须带有独特的个性印记,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个性风格,才能呈现个性魅力。
另一方面,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师还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厚的文化素养。
作为语文教师应当而且必须成为学问的杂家,不但要“渊”,而且要“博”。
只有这样,才能担当得起“导演”的重任,才能不使自己沦落为“教参的奴隶”,才可能使学生真正体味到教材文本的魅力所在。
六、上好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思考习惯和积累习惯
国外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有关,80%与信心、意志、习惯、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有关。
其中,习惯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好的习惯是种能量,也是能量的储蓄。
我认为语文教学中最值得关注的三种习惯就是学生的学习习惯、思考习惯和积累习惯。
通过教学中的有素训练让学生成为能够独立阅读、善于独立思考、知识日益渊博的人。
七、上好新课改下的语文课,还必须注重德育渗透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把思想教育、语文知识教学、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对善良事物的钦佩感情和对邪恶势力的不可容忍的态度”(苏霍姆林斯基语),从而使学生思想得到教育,感情得到熏陶,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要搞好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必须走出教育体制的误区,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理念,同时明白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求实务新,与现代教学技术接轨,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用语文文本的无穷魅力,用语文教师的博学多才,用师生互动的轻松愉悦,去开创新课改下语文文本教学的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