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素材

合集下载

综合指标(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课后练习及其答案

综合指标(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课后练习及其答案

第三章综合指标(总量与相对指标)练习一、填空题1.绝对数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

2.按绝对数的计量单位不同可分为、、三类指标。

3.总体单位总数和标志值总数随着变化而可能转化。

4.相对数是由两个有联系的指标计算得到。

5.结构相对数和比例相对数都是在基础上计算的。

6.计划指标的表现形式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和。

7.强度相对数的正指标数值越大,表示现象的强度和密度越8.系数和倍数是将对比的基数定为而计算的相对数。

9.实物指标能够直接反映产品的量,价值指标反映产品的量。

10.我国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1,59%,则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为。

二、单项选择题1.下面属于时期指标的是( )A商场数量B营业员人数C商品价格D商品销售量2.某大学10个分院共有学生5000人、教师300人、设置专业27个。

若每个分院为调查单位,则总体单位总数是( )A分院数B学生数C教师数D专业数3.下面属于结构相对数的有( )A人口出生率B产值利润率C恩格尔系数D工农业产值比4.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B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5.属于不同总体的不同性质指标对比的相对数是( )A动态相对数 B 比较相对数C强度相对数D比例相对数6.数值可以直接相加总的指标是( )A绝对数B相对数C时点数 D 8寸期数7.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为3611人。

该数字资料为( ) A绝对数B比较相对数C强度相对数D结构相对数8,对甲、乙两个工厂生产的饮料进行质检,不合格率分别为6%和10%,则饮料不合格品数量( )A甲>L B甲<乙C甲=乙D无法判断9.某商场计划4月份销售利润比3月份提高2%,实际却下降了3%,则销售利润计划完成程度为( )A 66.7%B 95.1%C 105.1%D 99.0%10.2001年我国高速公路总长达到1.9万公里,和1998年相比几乎翻了二番。

第三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精选】

第三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精选】

统计学——第3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3.1.1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概念:所谓总量指标又称统计绝对数或绝对指标,它是反映 表现形式:总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有计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位的绝对数,
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
即标是。个同有时名,数总;量同指时标总还量可指以标表的现数为值总随量统之计间范的围绝的对大差小数而;发
统计学——第3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练习题
指出下列指标哪些是时期指标,哪些是时点指标?
1.出生人数;2.死亡人数;3.超生人数; 4.建校以来的毕业生人数; 5.工业增加值;6.原材料消耗量; 7.全国人口数;8.国土面积; 9.生猪存栏头数;10.常住人口数; 11.现有人口数;12.在校学生人数; 13.存款余额;14 商品库存额
3.1.1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3.1.2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 3.1.3正确运用相对指标的原则
统计学——第3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3)劳动单位:用劳动时间来表示的一种计量单位。
劳动 单位
劳动单位是复合单位。
如:工时、工日
统计学——第3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3.1.3总量指标的计算
总量指标数值都是通过对总体单位进行调查登记,采用直 接计数、点数或测量等方法,逐步计算汇总得出的。
例如,统计报表中的总量资料,普查中的总量资料,都是 采用这种直接计量法取得的。只有在不能直接计算或不必直接 计算总体的总量指标的少数情况下,才采用估计推算的方法取 得有关的总量资料。
统计学——第3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区别:
从指 标数 值大 小与 时间 长短 关系
一般同一总体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间长短成正比。 如月产值﹥日产值

项目四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课件(共72张PPT) 《统计基础》(高教版).ppt

项目四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课件(共72张PPT) 《统计基础》(高教版).ppt

总结
本节主要介绍了总量指标的 分类,其中重点在于区分标 志总量和单位总量、时期和 时点现象。
Fundamentals of Applied Statistics
4.2.1 相对指标概述
目录
PART 01
相对指标的概念及作用
PART 02
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
PART 03
相对指标的应用原则
Fundamentals of Applied Statistics
1.按照反映总体Βιβλιοθήκη 容不同划分了解某个班级的情况时
单位总量:班级人数 标志总量:班级总成绩、总年龄、总身高等
考察企业职工的工资情况时
单位总量:企业的职工人数 标志总量:职工工资总额
Fundamentals of Applied Statistics
单位总量与标志总量的区别
1 单位总量反映的是总体规模的大小,而志志总量反映的则是总体
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有两种:无 名数和有名数。
如果对比的比数和基数 计量单位 相同,那么对比之后的计量单位就被 消除了,对比的结果就表现为无名数。
Fundamentals of Applied Statistics
无名数
一种抽象化的数值,一般以系数、倍数、 成数、百分数、千分数及万分数表示。在计 算相对指标时,如果用来对比的分子指标与 分母指标的计量单位相同,那么计量单位就 被消除了,对比的结果就表现为无名数。
➢ 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中,比数的计量单位为“元”,基数 的计量单位为“人”,不能消除,只能保留。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元/人
人口密度 人/平方公里
人均粮食产量 千克/人
Fundamentals of Applied Statistics

统计学课件第三章 综合指标(总量 相对 平均 变异指标)

统计学课件第三章 综合指标(总量 相对 平均 变异指标)

水平法的计算方法:
1、 计划完成程度 计划期末年实际达到的水平
计划期规定末年应达到的水平
例、某地区“九五”计划规定某种产品产量在2000年应达到 200万吨,实际到220万吨。则该产品产量的计划完成程度 为:
220 计划完成程度 100% 110% 200
计算表明,超额10%完成“九五”计划。 2、计算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是以连续12个月的实际数达到 了计划规定的末年水平,则往后的时间均为提前完成计划的 时间。 例:某种产品产量从1999年7月份至2000年6月份实际已达到 200万吨。则该产品产量提前半年时间完成计划。
折合系数 (4)=(2) ÷21% 1.00
(甲)
(1)
(2)
硫酸铵
82000
21.00
硝酸铵
25000
34.65
8662.5
1.65
41250
尿

45000
46.20
20790
2.20
99000
碳酸氢铵
16000
16.40 —
2624
0.7809 —
12495
合计
168000
49297
234745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03.53 107.41
298.67
585.38 545.21
284.28
604.39 591.04
283.00
657.51 648.83
95.18 99.54 103.25 111.25 108.41 109.78
5、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是现象在某一段时间 内实际完成数值与计划任务数值的对比。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实际完成数 / 计划任务数

商学院-3第3章 1综合指标——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3)

商学院-3第3章 1综合指标——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3)

其中,最后两年各月份实际产量为(单位:万辆):
月份 2009年 1 9.6 2 9.6 3 9.8 4 9.8 5 9.9 6 9.9 7 8 9 10 11 12 10.1 10.0 10.0 10.1 10.1 10.1
2010年
10.1 10.1 10.2 10.2 10.2 10.2
10.2 10.3 10.3 10.4 10.4
4 - 14
时期指标 —— 工业总产值 国民生产总值 人口出生数 工资总额 时点指标 —— 土地面积 商品库存额 人口总数 在校学生人数 银行存款余额
总量指标统计的要求
计算总量指标必须对指标的含义、范围做 严格的确定 计算实物总量指标时,要注意现象的同类 性 计算总量指标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
4-6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与作用 反映现象总体规模或水平的 总量指标 综合指标,即数量指标,也 称为统计绝对数。
总量指标的作用:
是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起点;
是实现宏观经济调控和企业经营管理
的基本指标; 4 - 是计算其他统计指标的基础。 7
特点:
(1)总量指标的数值大小与所研究的总体范围大小有关 ,总体范围越大,总量指标一般也越大,反之则越小。 例:2010年9月1日A市自来水用水量为90万立方米, 这一统计数字可以概括地说明特定时间段内A市自来水的 用水量总水平。 (2)有时总量指标也可以表现为同一总体在不同的时间 、空间条件下的差数。 例如:2008年末,我国就业人数比上年增加了490万人。 问题:要了解我们学校的情况,我们需要 了解 哪些总量指标?
4-2
静态 分布 原始 加工 统计 数据 整理 指标 动态 趋势
总量指标(绝对规模) 相对指标(相对关系) 平均指标(集中趋势) 变异指标(离散趋势) 水平指标(绝对规模) 速度指标(相对变化) 因素分析(趋势预测)

《统计学》第三章--统计指标

《统计学》第三章--统计指标

常住单位是在一国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
心的机构单位。
机构单位是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经济单位,它 是能以自己的名义拥有资产、发生负债、从事经济 活动并与其它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
“非常住单位”——也称为“国外” 。
经济领土是由一国政府控制的地理领土组成。 我国的经济领土—— 包括我国大陆的领地、领海、领空和位于国际水 域而我国具有捕捞和海底开采管辖权的大陆架、我 国住外使馆、领馆用地, 不包括位于我国领土范围内的外国使馆、领馆用 地及国际组织用地。
保险密度=保费/人口数 金融相关度(率)=金融资产总量/GNP
每万人口医院病床数
年份
每万人口医院病床数(张/万人)
2001 2002 2003 2004 2007
23.9 23.2 23.4 24.0 26.3
强度相对数的特点
相对数是惟一有单位(且为复名数)的相对数 (有的也用无名数形式);
分子分母一般可以互换,故有正指标与逆指标之 分。
4.40 31.20 27.90 63.10
66.40
10.60
7.90 28.10 26.80 61.20
65.10
33.80 29.50 65.50
69.60
2.60 14.50
1.60 10.20
23.20 28.40
20.60 29.80
74.30 57.10
77.80 60.00
2.比例相对数——比例(结构性的比例)
•货币化程度=用货币支付的商品和劳务总量 / 全部商品和劳务总量
国家和地区
中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美国 俄罗斯联邦
按三次产业分就业人员构成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3.2 总量指标 相对指标

3.2 总量指标 相对指标

(2)时点指标数值大小与时点间隔没有直接 关系。如年末的商品库存额不一定比某月 月末的库存额大。
(3)时点指标的数值一般是通过间断登记取 得的。
3、总量指标按其采用的计量单位不同,可 以分为实物量指标、价值量指标和劳动量 指标。
实物量指标。就是以实物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 如人口总数、粮食产量、钢铁产量、煤炭产量、 设备台数等。 实物量指标的优点是能直接反映产品的使用价值 的大小;其缺点是指标的综合性能较差。 价值量指标。是以货币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如 国民生产总值、社会商品零售额等。 价值量指标的优点是具有广泛的综合性能和概括 能力;其缺点是指标比较抽象、脱离物质内容。 所以分析问题时总是实物量指标与价值量指标结 合应用。
(1)、.计划数为绝对数时的计算方法
计划数为绝对数时,它可以用来说明某段 时间内计划执行情况的结果。
例如,1998年某企业总产值计划任务数为 4000万元,实际完成4200万元,其计划完 成情况为:
4200 / 4000 = 105 %
计算结果表明,1998年该企业超额5%完成 总产值计划。
(2)、.计划数为相对数的计算方法:
总量指标的作用
1.总量指标是认识客观现象总体的起点。人们要 想全面了解一个客观现象总体的情况,首要问题 就是准确地掌握其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数 量多少和大小。例如,为了科学地指导我国国民 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必须了解我国人口和劳动力 资源、国民财富、土地面积、国民生产总值、国 民收入以及粮食、钢铁、煤炭、石油的产量等。 如果对这些基本的数量都胸中无数,那将不能很 好地指导经济的发展。
( 二) 、总量指标的种类
1、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总体单 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总体单位总量。是用来反映总体中总体单位数的 多少,说明总体本身规模大小的指标。如以企业 为单位时的企业总数、以职工为单位时的职工总 人数等。

第三章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练习及答案

第三章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练习及答案

第三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一、填空题1.综合指标的详细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相对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的相对指标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些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和分母可以互换,形成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计算方法。

4.总量指标是说明总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指标。

5.总量指标按计量单位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类指标。

6.构造相对数和比例相对数都是在________根底上计算的。

7.系数和倍数是将比照的基数抽象为______而计算的相对数。

8.实物指标可以直接反映总体的________总量,价值指标反映总体的________总量。

二、单项选择题1.总量指标数值大小〔〕。

A.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大B.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小C.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D.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2.计算构造相对数时,总体各局部数值与总体数值比照求得的比重之和〔〕。

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D.小于或大于100%3. 分子与分母属于不同总体的指标是〔〕。

A.平均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构造相对指标4.某地区有10万人口,共有20个医院,平均每个医院要效劳5000人,这个指标是〔〕。

A.平均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比拟相对指标5. 2002年上海市GDP的年增长率为10.9%,该指标是〔〕。

A.绝对指标B.动态相对指标C.比拟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6.2005年上海市GDP是北京市的134.18%,该指标是〔〕。

A.强度相对指标B.动态相对指标C.比拟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7. 劳动消费率属于〔〕指标。

第三章,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第三章,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有名数 -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 人均粮食产量:千克/人 无名数(抽象化的数),分以下几种: 系数或倍数:是将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 成数:是将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 百分数:是将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0; 千分数:是将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00。
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
(1)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2)结构相对指标
料库存量等
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别:
1、时期指标是采用连续计数的方法取得;而时点指标是采用间断记数的 方法取得的。 2、时期指标可以累计相加,而时点指标相加却没什么意义 3、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而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 间长短没关系
下表是某市的企业按主管单位分组统计的资料,请: 1、区分总体单位总量与总体标志总量; 2、区分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
(3)比例相对指标
(4)比较相对指标 (5)动态相对指标 (6)强度相对指标
(一)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1.概念:它是用来检查、监督计划执行情况的相 对指标,通常以“%”表示
实际完成数 计划完成相对数 100% 计划数
计算公式
2.计算
(1) 根据总量指标来计算计划完成相对数
设某工厂某年计划工业总产值为200万元,实际 完成220万元,则:
结构相对数 总体某部分数值 总体全部数值 100%
2010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性别构成
人数 男性 女性 686852572 652872280 结构相对数(%)
51.27 48.73
合计
1370536875
100
瑞典人口学家桑德巴根据人口的年龄构成,将人口的 构成(%)分为以下三个类型: 类型 增加型 稳定型 减少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节 相对指标

统计学第三章(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详解

统计学第三章(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详解

STAT 学生的数量标志: 年龄、身高、体 重、考试分数、 生活费支出等等
注意其用途
学生总体的标志 总量: 总年龄、总身高、 总体重、考试总 分数、生活费总 支出等等
数量的时间特征:不断产生、发 生的数量在一段时间内的总量, 即时期指标(时期数);已经存 总体单位总量与 在并不断变化的总量在某个瞬间 (时点)的具体数量水平,即时 总体标志总量 总量 点指标(时点数)。 时期指标与
STAT
指标 分类
时点指标 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 劳动量指标
关于一个人口总体的总量指标
STAT
时 出生人数 期 指 死亡人数 标 时 人口总数 点 指 t 标
t1时段
t2时段
t3时段
《统计学》第三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总量 指标 分类
劳动量指标是以劳动单位,即工 实物指标是以实物单位计量的总 总体单位总量与 量指标 . 日、工时等劳动时间计量的统计 总体标志总量 价值指标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 指标,常用于确定劳动规模、评 统计指标,具有最广泛的综合性 价劳动时间利用程度、计算劳动 时期指标与 报酬、劳动生产率等。 和概括能力,可以表示现象的总 时点指标 规模和总水平。
它是决策和管理的依据;
960万平方公里国土
STAT
总量的作用:
它是定量描述现象的起点; 它是决策和管理的依据;
总量是最 它是其他指标的计算基础; 基本的国情国 力指标
STAT
总量指标是 基本数据。 总量的作用: 总量相比得 到相对指标; 它是定量描述现象的起点; 总量相除得 它是决策和管理的依据; 到平均指标。
《统计学》第三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Statistics are like a bikini: what is revealed is interesting, what is concealed is crucial.”

统计学复习第3章+综合指标

统计学复习第3章+综合指标

二、全距
R
1. 全距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 即:R Xmax -Xmin 2. 全距的特点
① 优点: 计算方便,易于理解。 ② 缺点: 全距只考虑数列两端数值差异,它是测 定标志变动度的一种粗略方法,不能全面反映总 体各单位标志的变异程度。
三、四分位差 Q.D. 1.概念: 将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按大小顺序排列,
根据卡尔 皮尔逊经验公式,还可以推算出: M0 3Me 2 X Me X 1 ( M0 2 X ) 3
1 (3 M e M 0 ) 2
八、平均指标的运用原则
1.平均指标只能适用于同质总体。 2.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 3.用分配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数
第四节 标志变动度
三、正确运用相对指标的原则
1.注意二个对比指标的可比性。
经济内容有内在联系,总体范围以及指标口径 一致,计算方法、计算价格可比
2.相对指标要和总量指标结合起来运用。
3.多种相对数结合运用 4.在比较二个相对数时,是否适宜相除再求一 个相对数,应视情况而定。若除出来有实际意 义,则除;若不宜相除,只宜相减求差数,用 百分点表示之。(百分点 —— 即百分比中相当 于百分之一的单位)
f
Me XU
式中: XL、XU fm S m 1 Sm 1 f d
2
Sm 1 fm
表示中位数所在组的下限、上限
中位数所在组的次数 中位数所在组以下的累计次数 中位数所在组以上的累计次数 总次数 中位数所在组的组距
3.中位数的特点
① 中位数也是一种位置平均数,它也不受极端值 及开口组的影响,具有稳健性。 ② 各单位标志值与中位数离差的绝对值之和是个 最小值。
它作为一种数值平均数,受所有标志值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资产增 工业增加值 加额(万元) (万元) 9000 5000 8000 200 400 600
总计
630
28000
22000
1200
问题1:哪些是总体单位总量?哪些是总体标志总量? 问题2:哪些是时期指标?哪些是时点指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如果以一个企业全部职工为总体,2013年该企 业职工人数400人,全年工资总额2000万元。 问:职工人数是总体单位总量还是总体标志总量 ?工资总额呢?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区别
详见书P62,概况起来有三个区别: • 是否具有可加性;
– 时期指标具有可加性,相加之后的数据表示现象在更长时间 的累计总量,而时点指标不具有可加性。
• 数值的大小与时期的长短有无直接关系;
– 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
• 登记取得的方式
– 时期指标数值是连续登记取得的,而时点指标一般是非连续 登记取得的。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简单描述
• 总量指标(掌握) • 相对指标(掌握)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 识 点] 总量指标的概念、作用及计量单位;总量指标的种类;相对指标的 概念、作用及计量形式;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 计算和运用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应注意的问题。 [重 点] 总量指标的种类;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别;常见相对指标的计 算与应用。 [难 点] 总量指标计算的同质性理解;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数的区别;中长 期计划任务检查中的水平法;常见相对指标正确应用。
• 货币单位,又称为价值单位,它是以货币形式进行度量 的计量单位。 – 如:人民币(元)、美元、欧元等。 • 劳动量单位是按劳动时间来计量的单位。 – 工时、工作量等。 • 特点:可以相加
总量指标的分类
• 按说明内容不同—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 总体单位总量,即总体中包含的总体单位数的 总和,用来说明总体本身的规模大小,也称为 样本容量。
《统计学》 Statistics
引例
• 2012年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6785亿元,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7847亿元,集体企业实现 利润426亿元,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15682亿元,外商及港澳台 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6090亿元,私营企业实现利润8187亿元。 •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比上年增长10.1%,扣 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 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26635元,增长10.3%。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比上年增长11.2%,扣除价 格因素,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94 97元,增长12.7%。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联系
• 产品产量是什么量? • 产品存货是什么量? •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期末产品存货=期初产品存货+(本期增加的产品量 -本期减少的产品量)
2014年某市房地产、化工、机械三行业的工业企业情况
行业名称 房地产 化工 机械
企业个数 (个) 50 230 350
职工人数 (人) 7000 12000 9000
总量指标的作用
• 是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基础; • 是制定政策、编制计划、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 • 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
– 例如:人口密度是人口总数与国土面积总数之比,平均成 绩是总成绩与总人数之比。
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 实物单位 • 货币单位(价值单位) • 劳动量单位
实物单位
– 总体标志总量,反映总体单位某种单位标志值 的总和,表示研究现象的总水平。
举例
• 研究某市国有企业的经营情况; • 研究某市国有企业职工的工作情况; • 研究某年级某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 注意: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的区分会随着研究目 的和研究对象的变化而变化。比如:职工人数
• 按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 时期指标,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 数量。时期指标又被称为流量。 – 时点指标,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上所达到的总量。 时点指标又被称为存量。 • 产品产量、商品销售额、GDP; • 年末人口、设备台数、总资产。
引言
• 统计资料经过加工整理形成分布数列后,我们对它的分布规律 已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然而,要作进一步的统计分析仅靠这 些直观了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寻找一些能充分度量统 计数据数量特征的统计指标,以便对不同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研究。 • 对统计数据的度量包括:对统计数据的简单描述和比较(总量 指标、相对指标);集中趋势的度量(平均指标);离中趋势 的度量(变异指标);统计数据的分布形态(偏度和峰度)。
统计指标的分类
统计指标
质量指标
数量指标
相对指标
平均指标
总量指标
数量指标(外延指标)
• 反映客观现象总体规模和水平; • 说明总体的外延范围的大小或数量的多少; • 数量指标的数值大小必然会随总体范围变化而变 动。
质量指标(内涵指标)
• 反映客观现象总体的一般水平或相对水平; • 说明总体的数量对比关系; • 其数值大小与总体范围大小的变动没有直接关系。
总量指标
总量指标是反映现象的总规模、总水平或者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
– 我国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 – 2014GDP为636463亿元 – 2014年底国家外汇储备3.84万亿美元
总量指标的特点
– 表现形式为绝对数,因此,统计指标也称为绝对指标或绝对 数; – 数值的大小与总体范围的大小有直接关系。 – 同一时间、不同总体范围的同一总量指标的数值相加,其和 仍然是总量指标。如各个地区的年末人口数之后是全国年末 人口总数。 – 总量指标还可以表现为不同空间或不同时间总量数据之差, • 2014年的外汇储备比上年末增加了217亿美元。
• 实物单位是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或物理属性而采用的单 位。又可以分为: – 自然单位:双、辆、棵等 – 度量衡单位:公斤、米,升等 – 复合单位:千瓦小时、吨公里等 – 标准实物单位是按照统一的折算标准来计量事物数量 的一种实物单位。
• 特点:使用价值明确,但是不同使用价值不能相加汇总。
货币单位和劳动量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