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米深加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415f071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c8.png)
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已经逐渐形成规模化生产,玉米深加工产品多元化,包括淀粉、饲料、生物燃料等。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还存在一些问题:1.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资源浪费和竞争激烈。
2.产品结构单一,缺乏高附加值产品。
3.技术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足。
4.产业链条短,上下游企业合作不充分。
二、存在问题1.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前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但也存在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
许多企业盲目进行规模化扩张,导致资源浪费和竞争激烈。
同时,一些企业缺乏市场调研和战略规划,在市场竞争中难以立足。
2.产品结构单一我国玉米深加工产品主要集中在淀粉、饲料和生物燃料等领域,缺乏高附加值产品。
这使得我国玉米深加工企业难以在国际市场上与发达国家企业竞争。
3.技术水平不高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的技术水平相对欠缺,尤其是在新材料、新工艺的创新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这不仅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也制约了产业的整体进步。
4.产业链条短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链条较短,上下游企业合作不充分。
这使得企业在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销售渠道等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制约了产业的整体发展。
三、解决对策1.加强规划引导政府应加强玉米深加工产业的规划引导,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同时,政府还应支持企业进行市场调研和战略规划,推动企业发展。
2.提高产品附加值我国玉米深加工企业应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出更多高附加值产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企业还应在产品质量、品牌建设等方面下功夫,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3.加强科技创新产业界应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
同时,政府也应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玉米深加工产业的整体进步。
4.拓展产业链条企业应拓展产业链条,加强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整体效益。
同时,政府也应加强对产业链条拓展的支持力度,帮助企业更好地开展合作。
总之,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随着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相信玉米深加工产业的未来一定会更加光明。
玉米深度加工技术创新与应用前景分析
![玉米深度加工技术创新与应用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568b18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16.png)
玉米深度加工技术创新与应用前景分析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全球也被广泛种植和消费。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价值的关注,玉米深度加工技术的创新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从技术创新和应用前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玉米深度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一、技术创新1. 玉米深度加工技术的创新主要包括玉米综合利用技术、生物基玉米转化技术、玉米精细分离技术和玉米深加工装备技术等。
玉米综合利用技术,利用玉米的各个部分进行深加工,包括玉米胚芽油、玉米蛋白、玉米淀粉等等的开发和应用,提高玉米的附加值和利用效率。
生物基玉米转化技术,通过发酵和生物催化等方法将玉米转化为乙醇、乳酸等生物能源和生物材料,实现玉米的资源化利用。
玉米精细分离技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提高玉米精细分离的效率和质量,原料利用更加充分。
玉米深加工装备技术,包括玉米破碎、浸膏、蒸煮、糖化、发酵、萃取等一系列的机械和工艺设备创新,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品质。
2. 技术创新的意义玉米深度加工技术创新的意义在于提高玉米的附加值和利用效率,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收入增长。
其具体意义如下:(1)降低食品生产成本:通过深加工技术的创新,可以提高原料利用率和产能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2)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深加工技术的创新,可以提高玉米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产业增值收入。
(3)提高产品质量: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改进产品加工工艺和设备,提高产品质量,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营养的需求。
(4)促进农业产业升级: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推动农业产业由传统的粮食生产向深度加工转型,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
二、应用前景1. 玉米深度加工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1)经济效益:玉米深度加工产业是一个多领域交叉的产业链,涉及粮食、食品、化工、能源等多个领域,在实现农产品增值的同时,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玉米深加工行业分析
![玉米深加工行业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403511b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dc.png)
玉米深加工行业分析玉米深加工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首先,玉米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资源。
其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升级,对于玉米深加工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快消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对玉米深加工行业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而且,玉米深加工行业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也为企业带来了更好的发展机会。
玉米深加工行业在中国市场上具有较好的市场竞争力。
首先,玉米深加工产品种类繁多,覆盖面广,可以满足不同行业和消费者的需求。
其次,企业可以灵活运用市场营销策略,积极开拓市场,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此外,玉米深加工行业还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赢得市场份额。
玉米深加工行业存在一些挑战需要克服。
首先,玉米行业存在一定的产能过剩和市场竞争激烈的问题,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较大。
其次,由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和消费者偏好的多样化,企业需要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销售策略,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
此外,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和政策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对行业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玉米深加工行业需要加强创新和技术研发,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同时,企业还应加强与供应商和渠道商的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发展。
此外,政府应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促进玉米深加工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玉米深加工行业在中国市场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竞争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通过积极应对挑战,加强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玉米深加工行业将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玉米深加工前景的探讨
![玉米深加工前景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3c87364afe4733687e21aa9b.png)
玉米深加工前景的探讨深加工消费是玉米消费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相关数据统计看,深加工消费已经占据了玉米总消费的28%,而且从近5年的玉米价格波动看,玉米深加工消费的变量及节奏为玉米价格波动提供了动力。
与玉米饲料消费对玉米价格的影响不同,玉米深加工对玉米价格影响的核心有两个:一个是玉米深加工产品类别多,难以形成有效的价值衡量标准;另外一个是玉米深加工需求的增量难以把握。
本部分报告重点探讨国内玉米深加工的前景及对玉米市场的影响。
一、玉米深加工行业的现状1、玉米深加工产能从上图可以看出,国内玉米深加工行业产能快速扩张期在2002-2007年,目前产能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总体产能在7750万吨左右,目前深加工产能对玉米的需求量已经达到了国内玉米产量的47%。
2、玉米深加工产能分布从玉米深加工产能的地区分布情况看,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华北地区,山东、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河南、辽宁、安徽产能较大,其中山东、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四省一区的产能达到了5600万吨,占据了整个产能的72%,占据了此五个省区玉米总产量的73%。
按照这个产能的集中度来看,如果此五省区的深加工企业对玉米采购产生共同的行为时,对玉米阶段性供需的影响将会非常之大。
3、深加工企业产能分布目前深加工产能最大的是中粮集团、长春大成、吉安生化和诸城兴贸,总计产能达到了1500万吨,占整个玉米深加工产能的19%,但是如果结合玉米产区、深加工产能和企业产能分布的情况看,深加工企业对玉米产地的价格影响巨大。
4、玉米深加工开机率及利润从开机率和利润图可以看出,目前玉米深加工开机率仍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而且玉米深加工的开机率不太稳定,从利润的情况看,也表现出了不稳定,说明深加工行业目前产业模式仍不是很成熟,而且其开机率受外围因素影响较大,或者说深加工行业的竞争环境并不好。
5、玉米深加工的产业状况分析从上面的玉米深加工产业状况的分析来看,玉米深加工目前发展到了一个产能成熟,而商业模式尚不成熟的阶段,未来几年玉米深加工行业很可能出现行业整合,但是目前玉米深加工行业生存环境差的现状会限制行业整合的速度,后期行业整合的力量可能来源于商业模式的不断成熟,目前看不到这一趋势。
玉米深加工行业分析报告提纲
![玉米深加工行业分析报告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46a5e373f46527d3240ce055.png)
玉米深加工行业分析报告提纲一、我国玉米深加工业现状(一)国内玉米消费结构的总体情况1、玉米生产情况。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年产量约占全球的20%,仅次于美国。
(最近年份的生产情况)2、玉米消费结构变化情况。
2000年之后,随着国内玉米深加工业的逐步发展,玉米深加工业消费量快速增加,所占玉米总消费比例不断扩大,虽然饲料消费数量总体增长,但所占比例出现下降。
3、国内深加工玉米消费量的变化情况。
进入21世纪,我国玉米深加工业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
从增长阶段来看,2006年以前是增加最快的时期,之后随着国家政策的限制与引导,开始相对稳定,增幅出现明显下降。
4、国内玉米深加工产业链条延伸情况。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玉米深加工产品已达到200余种,是我国粮食作物加工中加工链条最长、产品最多的品种。
总体来看,淀粉类产品(含淀粉糖)和酒精类产品仍是玉米深加工业的主要产品。
(二)我国玉米深加工业主要产品从目前我国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加工状况看,主要是对玉米淀粉的再加工过程,我国生产的玉米淀粉占国内淀粉生产总量的85%左右。
1、玉米淀粉。
玉米深加工行业的基础。
2、玉米乙醇。
目前我国是仅次于巴西和美国的全球第三大燃料乙醇生产国。
3、变性淀粉。
用途较广,发展前景广阔。
4、淀粉糖。
从国家政策导向来看,属于玉米深加工业潜力较大的产品,预计未来产量有可能进一步增加。
5、氨基酸。
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氨基酸生产国,其中,柠檬酸依然产能过大。
6、化工醇。
玉米深加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有助于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三)我国玉米深加工业地域分布情况我国玉米深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玉米主产区,即东北三省和华北黄淮等地区。
从各省玉米深加工企业的玉米加工量所占比例来看,山东和吉林最高,合计占全国的45%左右。
(主要省份介绍)我国的玉米深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玉米主产区,即东北三省和华北黄淮等地区。
从各省玉米深加工企业的玉米实际加工量所占比例来看,山东和吉林所占比例最高,合计占全国的45%左右。
玉米深加工盈利状态
![玉米深加工盈利状态](https://img.taocdn.com/s3/m/27a4c1cf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fe.png)
玉米深加工盈利状态一、玉米深加工是啥呢?咱先得搞清楚玉米深加工这个事儿。
简单来说,就是把玉米这个普普通通的农作物,经过各种各样的高科技或者传统工艺,变成其他更有价值的东西。
比如说玉米可以变成玉米淀粉,这玩意儿在食品、造纸、纺织等好多行业都能用得上。
还有玉米油,现在超市里好多玉米油在卖呢,据说对健康还有不少好处。
像玉米做成的酒精,在化工、医药,甚至汽车燃料方面都能发挥作用。
这就像是把一个普通的小石子,打磨成了闪闪发光的宝石,价值一下子就提升了。
二、盈利的好时候。
在有些时候,玉米深加工企业那可是赚得盆满钵满。
比如说,当市场上对玉米深加工产品的需求突然大增的时候。
就像前几年,健康饮食的概念特别流行,玉米油就被大家疯狂追捧。
因为大家都觉得玉米油健康啊,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啥的。
这时候生产玉米油的企业,订单就像雪花一样飞来,那盈利状况自然是好得不得了。
还有啊,当国际上对生物燃料的需求增大的时候,玉米加工成的酒精就成了香饽饽。
那些有能力大量生产酒精的企业,就靠着这个机会,狠狠地赚了一笔。
这就好比是赶上了一阵顺风,企业的大船就顺利地扬帆远航,赚钱赚到手软。
三、盈利的坎坷路。
不过呢,玉米深加工企业也不是一直都顺风顺水的。
有时候也会面临盈利的难题。
比如说玉米价格突然上涨的时候。
玉米可是深加工的主要原料啊,如果玉米价格涨得太高,企业的成本就会大大增加。
但是产品的价格又不能无限制地提高,毕竟市场是有竞争的。
就像做玉米淀粉的企业,如果成本涨了,但是别的企业价格没涨,自己要是提价太多,客户就都跑了。
还有就是市场竞争太激烈的时候,大家都在做同样的玉米深加工产品,为了抢客户,就只能不断地降低价格。
这样一来,虽然销量可能上去了,但是利润却变薄了。
这就像是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大家都挤着往前走,谁也不好受。
四、未来的盈利希望。
虽然有困难,但是玉米深加工企业的盈利还是有希望的。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加工技术可以让玉米变成更多种类、更高价值的产品。
玉米深加工业发展现状
![玉米深加工业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e6de2c2e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df.png)
玉米深加工业发展现状玉米是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既是民众的口粮和畜牧业的主业来源,也是一种重要工业原料。
在我国所有粮食作物加工中,玉米是加工链条最长、产品最多的品种,可加工成的工业产品高达3000余种。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世界性的能源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因此,开发利用替代能源已经成为各国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能源战略,处在高速发展中的我国当然也不例外。
由于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等生物质能源兼具有环保和可持续性的特点,从而玉米深加工的工业利用成为世界各国替代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
近年来,我国玉米深加工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尤其在燃料乙醇方面更是发展迅猛。
然而,玉米深加工业对国民经济积极促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过快发展导致玉米价格飞涨、相关食品产业和畜牧产业受到很大影响。
因此,全面认识和正确处理玉米工业加工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其所带来的影响,制定科学发展对策,对确保国家食物安全和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我国玉米深加工业发展现状作为三大粮食作物中最适合作为工业原料也是加工程度最高的粮食作物,近年来玉米深加工产品取得了长足进展,其丰富的产品包括淀粉、淀粉糖、变性淀粉、酒精、酶制剂、调味品、药用、化工等八大系列数千个品种,且广泛应用于纺织、汽车、食品、医药、材料等行业,基本形成玉米经济系统。
具体而言,以玉米为原料的加工业包括食品加工业、饲料加工业和深加工业等三个方面,其中玉米深加工业是指以玉米初加工产品为原料或直接以玉米为原料,利用生物酶制剂催化转化技术、微生物发酵技术等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并辅以物理、化学方法,进一步加工转化的工业。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认为,中国玉米加工业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几十万吨消费量到90年代以每年10%的速度快速增长,如今开发了上百个产品。
2008年我国玉米深加工消耗量4000万吨,2011年玉米深加工消耗量已增至7000万吨,此外还包括1.05亿吨玉米动物饲料。
玉米深加工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玉米深加工行业现状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240757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eb.png)
01
02
03
消费升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玉米深加工产品的需 求逐渐转向多样化、高品 质的方向。
健康意识增强
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增加,玉米深加工产品因 其营养价值和健康效益受 到青睐。
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玉 米深加工企业需要不断提 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 赢得市场份额。
05 行业风险分析
中游深加工产品
淀粉类产品
玉米淀粉是玉米深加工行业的主要产品之一,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影响到下游产 品的质量和性能。目前,我国玉米淀粉的生产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产量充足, 能够满足下游市场的需求。
酒精类产品
酒精类产品是玉米深加工行业的另一个重要产品。目前,我国酒精类产品的产 量和品质都在不断提高,市场前景广阔。
绿色环保趋势
绿色生产
01
环保法规日益严格,企业更加注重绿色生产,采用环保材料和
节能技术,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循环经济
02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例
如利用玉米渣生产生物质能等。
产业链绿色化
03
从玉米种植到产品生产、销售整个产业链都注重环保,实现绿
色化转型。
市场需求变化
健康食品和功能性食品市场的拓展将进一步推动玉米深加工行业的发展。
新型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也将为玉米深加工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行业规模与增长
玉米深加工行业的规模较大,近 年来发展迅速。
根据统计数据,全球玉米深加工 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年复
合增长率保持在5%以上。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深加工市 场之一,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中国玉米深加工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玉米深加工行业发展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a29b498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6.png)
中国玉米深加工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一、玉米深加工行业基本概述玉米深加工指的是采用物理、化学和发酵工程等科学工艺技术,对玉米进行深度加工,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我国目前玉米深加工产品类型丰富,包括玉米淀粉、玉米酒精、玉米饲料等。
这些产品被广泛用于食品、纺织、汽车、电子、医疗等领域。
玉米深加工主要产品介绍二、玉米深加工行业相关政策2007年我国出台《关于促进玉米深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抑制过热的市场投资,强调“饲料优先,统筹兼顾”的指导方针来保障饲料行业的玉米供给。
2007年发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强调不再增加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能力,该项规划长期限制了燃料乙醇生产企业对玉米的需求。
此外,2007年至2015年间,外资被限制加入玉米深加工产业链的投资,直至2015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修订,外资才被重新许可进入国内玉米深加工领域。
近年来玉米深加工相关政策相关报告: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玉米深加工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三、玉米深加工行业现状分析1、市场规模及细分市场结构我国玉米在收获后通过不同的深加工途径能够很好地发挥玉米的经济价值,并实现对于食品、药品、工业原料等众多行业的原材料供给。
据统计,我国玉米深加工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110.71亿元迅速增长至2022年的2030.25亿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12.82%。
从细分产品来看,目前我国玉米深加工行业主要以玉米淀粉为主,2022年其市场占比为65%。
2017-2022年中国玉米深加工市场规模及市场结构2、产能、产量、需求量随着玉米政策的转向,国家对于玉米深加工的产业政策开始放松。
加上玉米价格的下降,极大的刺激玉米深加工产能的快速扩张,玉米深加工业进入了新一轮快速扩张期。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玉米深加工行业产能约为10780万吨,同比增长0.84%;玉米深加工行业产量约为5015万吨,同比增长1.66%;需求方面,玉米深加工行业消费量约为7478万吨,同比增长1.31%。
玉米深加工行业分析
![玉米深加工行业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1fa12c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e5.png)
玉米深加工行业分析玉米深加工行业是指对玉米进行加工,将其转化为玉米淀粉、高粱糖、玉米油、玉米蛋白等多种产品的过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玉米深加工行业迅速崛起并蓬勃发展。
首先,玉米深加工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深加工产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玉米淀粉广泛用于食品、饮料、医药、化妆品等行业,玉米油被视为较为健康的食用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这些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推动玉米深加工行业的发展。
其次,玉米深加工行业具备较高的技术门槛。
在玉米深加工行业中,设备精密度要求高,工艺流程复杂,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
只有具备先进的设备和高品质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因此,这也为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第三,玉米深加工行业对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化具有积极作用。
玉米产业链上下游紧密相连,涉及农田种植、玉米深加工企业、物流运输等多个环节,为农民就业和增收提供了机会。
通过玉米深加工,农民可以实现产业增值,提升农业效益,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最后,玉米深加工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原材料供应不稳定。
受自然因素等影响,玉米产量可能会有波动,从而影响了玉米深加工行业的生产。
其次,国内外竞争日益激烈。
由于玉米深加工行业发展迅猛,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在加剧,技术、品质和价格成为企业之间争夺市场份额的关键。
综上所述,玉米深加工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高的发展潜力。
政府应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和环境,鼓励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推动玉米深加工行业更好地发展,并为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现代化做出积极贡献。
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01fd7e5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67.png)
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是农业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但是,在实际生产和经营过程中,该产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现状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
经过多年的发展,该产业已经形成了以淀粉、酒精、糖等为主导的多元化产业格局。
目前,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玉米深加工国家之一,年产淀粉、酒精、糖等产品的总产量已经超过了5000万吨,产值超过了1000亿元。
二、存在问题1.原材料供应不足。
由于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的规模已经非常庞大,而玉米的生产和供应又非常不稳定,因此在实际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原材料供应不足一直是该产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2.技术水平低下。
虽然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已经发展了多年,但是相对于国际先进水平,我国的技术水平仍然比较低下,特别是在产品品质、技术创新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3.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已经成为了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在面对国内外多种竞争产品的同时,产业内的企业也面临着激烈的价格战和市场占有率竞争。
三、解决对策1.加强原材料供应管理。
为了解决原材料不足的问题,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需要加强与农民的合作,促进玉米种植和生产的稳定化。
同时,政府还需要制定更加科学的玉米生产和供应政策,以确保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提高技术水平。
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
特别是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等方面,应该积极引进和推广,不断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3.加强市场营销。
为了应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需要加强市场调研和营销策略的制定,提高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总之,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但是在实际生产和经营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3ed402a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39.png)
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是指对玉米进行深加工,制造出多种高附加值的产品。
目前,我国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已经逐步发展壮大,成为我国农业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随着行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一、现状1.发展壮大:我国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已经逐步发展壮大,产值在逐年增加,成为我国农业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产品种类丰富:目前,我国的玉米深加工产品种类丰富,包括淀粉、糖、酒精、淀粉糖、乳酸、氨基酸、生物制品等多种高附加值的产品。
3.区域分布广泛:玉米深加工产业已经分布到全国各地,其中以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最为迅速。
二、存在问题1.技术水平有限:目前,我国的玉米深加工产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2.缺乏品牌意识:我国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品牌意识,难以形成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企业。
3.资源浪费严重:我国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在水资源的利用上。
三、解决对策1.加强技术研发: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企业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
2.建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意识建设,提高企业品牌影响力,推动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3.加强资源节约:加强资源节约和环保意识,采用科学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手段,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
4.优化产业结构:优化玉米深加工产业结构,加强人才培养,鼓励企业发展多元化经营,提高企业竞争力。
总之,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建立品牌意识,加强资源节约,优化产业结构,以推动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016930a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3a.png)
河南农业2022年第22期然很大,玉米库存消费较上一年度呈现出下滑趋势,整体来看,国内玉米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
随着临储玉米库存完成去库,新作玉米开始成为供应主力,玉米市场化逐渐进入正轨。
此前因国内种植面积结构调整,多地扩大大豆种植而调减玉米,以改善国内玉米供应充足而国内大豆供应受限于国外的情况。
2022年的政策基调向大豆倾斜,并且农户对大豆种植的积极性随着补贴和收益不断上升,玉米种植面积难以持续 扩大。
从供给端来看,2021年国内玉米播种面积创历史记录新高,玉米总产量达到了2.71 亿t。
随着国内缺口的扩大,进口量不断增加,但是俄乌战争阻断了玉米供应链,我国进口只能转向北美地区。
北美地区出口价格上涨,预计我国进口有所回落。
目前,我国玉米供给主要面临的问题是:产区的自然灾害影响玉米同时,年成功地将2.6亿(一)种植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玉米有6个主产区,其中,最大的主产区位于东北地区。
黄淮海及北方的春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近70%,而南方丘陵地区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只占不到30%。
我国玉米种植结构在空间分布上明显处于失衡,进而导致“产需错位”。
此外,从主粮之间的关系来看,小麦和稻谷常年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而玉米产能始终供不应求,大豆的扩种和轮作也在不断挤压玉米的种植面积。
(二)竞争优势不明显随着劳动力减少,土地流转进程加快,玉米生产必须加快机械化进程。
与发达国家的全面机械化生产相比,我国由于受生产环境的影响加上小规模农户种植居多,玉米机械化进程目前推进速度缓慢。
从现有NONGYE ZONGHENG农业纵横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河南农业2022年第22 期NONGYE ZONGHENG农业纵横玉米产业化能力低下并制约产业集聚效应,使玉米产业在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从玉米加工产业来看,目前玉米深加工水平不高,产业链条系统化未形成。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玉米深加工处于成长阶段,产品规模和种类较少,绝大多数企业仍属于初级加工层次。
我国玉米深加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玉米深加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30e915e60975f46527d3e182.png)
1 国 内玉 米 消 费 结 构 的 总体 情 况 . 2
2 010 0 2 0 0 3 0 0 4 0 0 5 0 0  ̄/ 7 2 0 1 8 2 0 1 9 0 122 0 /32 0 142 0 /52 0 16 2t 0 0 70 0 80
家 政 策对 玉米 深 加 工 业 的限 制 与 引 导 ,玉 米 深 加 工
业 消 费 玉 米 量 开 始 进 入 相 对 稳 定 的 时 期 ,虽 然 深 加
所 占 比例下 降 。2 0 / 9年度 ,我 国玉米 消 费 中食 物 0 80
消 费约 占 7 %左 右 ,饲 料 消费 约 占 6 %左 右 ,工 业 消 3
临储 玉 米收 购政 策 造 成 冲 击 ,产 品 结构 调 整 缓 慢 ,最 后 指 出 了 中国 玉 米 深 加 工 业 的 发 展 趋 势 , 即在 国 家政 策 的规 范 与 指 引 下 , 中 国玉 米深 加 工 业 规 范化 与 集 约 化 的 步伐 将 会 加 快 ,综 合 利 用 用 能 力将 会 进 一 步提 升 。 关 键 词 :玉 米深 加 工 :发 展 趋 势 :展 望
初 级 加 工 为主 逐 步 向继 续 对 淀 粉 再加 工 的精 深 加 工 发展 。总体 来 看 ,淀 粉类 产 品 ( 淀 粉糖 )和酒 精 含
类 产 品仍 然 是 玉 米 深加 工 业 的主 要产 品 。 目前 .淀
粉 类产 品 ( 淀粉糖 )约 占深加工 产 品的 5 %。酒 精 含 5
4 4 3 3 2 2 1 1
1 我国玉 米深加 工业现 状
玉米深加工
![玉米深加工](https://img.taocdn.com/s3/m/30b37559a98271fe910ef9ee.png)
数据来源:中国酒精网
食用酒精仍是主导
我国酒精的产品结构
燃料乙醇, 1Leabharlann 8, 29%酒精类 淀粉类 其他类
食用酒精, 379, 71%
国内酒精行业中食用酒精占据主导地位,但 其市场需求日趋饱和,产量增长趋于平稳。 非粮燃料乙醇产量逐步增加。
数据来源:中国酒精网
酒精产区与玉米主产区吻合
2008年我国酒精产量区域分布
品淀粉产量818万吨,较2007年减少7万吨。
19 95 年 19 96 年 19 97 年 19 98 年 19 99 年 20 00 年 20 01 年 20 02 年 20 03 年 20 04 年 20 05 年 20 06 年 20 07 年
产量
增长率%
数据来源:中国淀粉工业协会
淀粉下游需求情况
从上图可以看出,美国玉米FSI使用(除饲用外的使用量) 经历了三个过程,即食用为主,初级加工,和燃料乙醇。
数据来源:USDA
中国深加工玉米使用量
2000-2009年中国玉米工业使用量
发展情况 行业分类
50
50%
40
工业消费(百万吨) 工业消费增长率(%)
36.32 29.32 21.04
39.80
2004-2008年国内酒精产能产量情况
酒精类 淀粉类 其他类
万吨 1500 1000 649 500 0 04年 05年 06年 07年 08年 310 396 395 581 948 1090 1170
550
537
产量 产能
受原料价格高涨和中国政府限制酒精政策等因素影响, 随着产能的增加,酒精开工率却呈现逐年下降走势。近几 年酒精产量趋于稳定,行业处于饱和状态。
玉米深加工
![玉米深加工](https://img.taocdn.com/s3/m/caa89e2f2f60ddccdb38a003.png)
数据来源:中国酒精网
• • • •
• • • •
1、安徽丰原集团 已纳入中粮旗下,成为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乙醇产 能44万吨/年。 2、吉林燃料乙醇公司 吉林燃料乙醇有限责任公司也已进入中粮的产业范围,目前的股权结 构为:中石油、吉林粮食集团和中粮分别为55%、25%和20%。目前 主要产品及生产能力为:燃料乙醇50万吨/年。 3、河南天冠集团 中石化持股40%,天冠集团持股60%,产能为30万吨/年 4、黑龙江华润酒精公司 已纳入中粮旗下,现为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年产酒精40 万吨。
淀粉洗涤
淀粉脱水
淀粉干燥CCP3
淀粉包装
玉米淀粉
包装
数据来源:中粮集团
淀粉果糖生产工艺流程图
淀粉乳 调浆 灌装 液化CCP1 pH调节 糖化 过滤 脱色一 离交一 CCP2 蒸发一 异构 pH调节 脱色二 离交二 CCP3 精制 F42成品 F55成品 蒸发四 蒸发二 精制 混合 分离 脱盐 蒸发三 洗桶、洗槽车CCP4
40.80 38.30
41.00 40%
30
30%
20 12.79 10
15.46
17.49
20%
10%
0 2000/01 2001/02 2002/03 2003/04 2004/05 2005/06 2006/07 2007/08 2008/09 2009/10 -10
0%
-10%
03/04年度前后深加工大发展。主要原因有技术进步,能源 上涨,人们对生活水平的提高。糖、石油、铜价格情况。
从上图可以看出,美国玉米FSI使用(除饲用外的使用量) 经历了三个过程,即食用为主,初级加工,和燃料乙醇。
数据来源:USD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玉米深加工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2015-06-10 14:36:53 | 来源:包谷网|
中国玉米深加工行业现状
一、中国玉米深加工行业概述
(一)产能产量
我们通常把中国玉米深加工狭隘定义为:将玉米加工成淀粉、淀粉糖、酒精、味精、柠檬酸、赖氨酸六大产品的经营活动。
2013年,中国玉米深加工六大类产品加工能力约5100万吨,玉米破碎能力7600万吨,产量3100万吨,实际破碎玉米4700万吨,相当于中国玉米产量的21%。
(二)产能结构
2013年六大类深加工产能、产量折玉米量占比
六大类产品中,淀粉+淀粉糖占据一半玉米破碎量,其次是酒精(含燃料乙醇)占30%,再往下依次是味精、赖氨酸、柠檬酸。
(三)盈利能力
淀粉、酒精、赖氨酸、柠檬酸产品加权平均利润
2012-2014年,是中国经济着陆的三年,也是中国玉米深加工效益滑坡的三年。
粮食加工业运行在宏观经济形势之下,宏观经济周期决定行业利润周期。
二、淀粉
(一)产能产量
淀粉行业集中度提高
淀粉行业产能装置闲置严重,2012年起,10万吨生产能力以下企业陆续关停淘汰,加上不少企业扩建淀粉糖下游,使成品淀粉产能在近三年呈下降趋势。
至2013年底,全行业生产企业204家,产能10万吨以上企业66家。
(二)需求结构
甜味剂是当前淀粉主要加工方向
全口径淀粉产量中,有2/3用于生产淀粉糖,其次是造纸、食品、发酵、化工等领域。
与10年前相比,变化最大的是淀粉糖跃升首位,医药等传统发酵行业需求淡出三甲,味精则退出淀粉需求序列。
(三)盈利能力
成本线附近震荡
近年淀粉盈利能力惨淡,但也基本符合大宗农产品加工品的利润特征。
根据近十年的利润正态分布统计,淀粉的高发利润区间在-20至150元/吨。
三、果糖
(一)产能产量
产需不匹配
果糖产能在2010年以后呈现爆发式增长,与实际需求增长速度远远不匹配。
2013年全国果糖生产企业61家,10万吨以上27家,全行业开工不到50%,大量生产装置闲置浪费。
(二)需求结构
需求结构不合理
果糖产量的70%共给饮料行业,其次是食品、乳制品、及酒品。
果糖消费市场目前处于需求垄断状态。
(三)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看弱
可乐在2011年底基本完成对中国果糖产业的培育。
随后果糖行业盈利能力直线下滑。
四、味精
(一)产能产量
产能高度集中
目前味精行业90%以上采用玉米为原料加工,基本结束了对淀粉的需求。
2013年底,全国味精企业统计25家,行业产能50%集中在排名前两位的企业。
(二)需求结构
味精产品基本全部用于食用
目前味精行业90%以上采用玉米为原料加工,基本结束了对淀粉的需求。
2013年底,全国味精企业统计25家,行业产能50%集中在排名前两位的企业。
(三)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取决于宏观经济
味精行业盈利能力在2014年有所好转,但整体上仍未走出亏损。
五、食用酒精
(一)产能产量
产需两淡
国家淘汰落后产能持续推进,玉米酒精产能持续下降,但由于其它类酒精产能增加,近年来国内酒精产能基本维持稳定。
截至2013年底,全国酒精企业110家,10万吨以上30家,其中玉米酒精企业24家。
(二)需求结构
酒精需求结构相对简单
全口径酒精需求分为三大板块:白酒、化工、燃料乙醇。
食用酒精需求基本为白酒及化工两个板块,化工需求又以醋酸乙酯为主。
(三)盈利能力
三年困难时期
酒精行业连续三年亏损,之前的积累已消耗殆尽,企业依靠DDGS维持边际利润,非粮酒精的兴起让玉米酒精看不到希望。
六、赖氨酸
(一)产能产量
2013年产能增幅巨大
2013年全球赖氨酸产能330万吨,产量210万吨。
国内赖氨酸生产企业13家,产能200万吨,较2012年增加50万吨,国内赖氨酸市场供大于求的形势加剧。
(二)需求结构
赖氨酸产品基本全部用于饲料行业
2013年,国内赖氨酸需求增长停滞,过剩的产量只能向国际释放。
2013年赖氨酸国内需求70万吨,出口40万吨。
(三)盈利能力
罕见的长期亏损
在失去领袖企业后,国内赖氨酸产业开始野蛮生长,现今已改天换地,形成群雄割据局面,而这期间积累下来的过剩产能要消化下去还需要一定时间,行业盈利能力不容乐观。
七、柠檬酸
(一)产能产量
柠檬酸开工陷入低谷
2013年全球柠檬酸行业产能260万吨,产量190万吨。
中国柠檬酸生产企业17家,产能210万吨。
(二)需求结构
柠檬酸需求主要在国外
2013年,国内柠檬酸需求20万吨,出口90万吨。
按行业划分,饮料和食品占总量60%以上,其次是洗涤、化工、医药等。
(三)盈利能力
最惨的行业
因为国内市场容量有限,国内企业的竞争主战场被放到境外,因此不可控因素要明显于其它深加工产品,这个行业的盈利能力也是六大产品中最低的。
中国玉米深加工行业发展趋势
一、中美玉米加工结构对比
美国:玉米消费结构中,饲料和燃料乙醇用途各占1/3,原淀粉几乎不流通;高耗能、高污染加工品移植国外;高附加值产品量少,但附加值极高。
中国:玉米的饲料用途占了2/3;原淀粉直接作为商品出售的比例较高;低附加值、高耗能、高污染深加工产品较多。
二、中美玉米深加工行业成熟度对比
美国:通过玉米生产燃料乙醇、淀粉糖,建立起了“玉米-能源-糖”的联动机制,可依靠市场调节生产情况。
随着谷物化学、微生物学、酶学等科学的发展,今天美国玉米产品已有3500多个品种。
中国:淀粉深加工产品与国外相比停留在较低水平的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阶段;潜在市场和应用领域、新产品的开发方面比较薄弱。
三、中美玉米深加工生产企业对比
美国:单厂规模大,自动化程度高、人员少,物流发达。
美国玉米深加工厂,平均单厂加工能力125万吨/年,工人百人左右,采用大型物流设施。
中国:单厂规模小,自动化程度低、人员多,物流成本高。
中国玉米深加工厂,平均单厂加工能力60万吨/年,工人数百人至上千人,物流设施规模较小。
四、中美玉米深加工行业协会力量对比
美国:美国玉米种植者协会,美国玉米贮藏与加工协会,美国玉米精加工者协会,美国谷物协会,发布年度报告,进行行业调研报告和公共宣传、公共教育。
中国:协会力量有待加强,行业报告发布较少,且行业自律能力差,政府代替协会行使调节功能。
五、中国深加工产能发展趋势
2007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关于促进玉米深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工业[2007]2245号)》提出,为缓解深加工业与饲料养殖业的矛盾,决定将玉米深加工业用粮规模占玉米消费总量的比例控制在26%以内。
(一)中国玉米深加工产能不宜再继续扩张。
各类初级加工品产能已经严重过剩,中国要优先保证饲用和食用需求。
(二)升级、优化各类深加工产品产业结构是行业阶段性发展目标
七、中国深加工企业发展趋势
付星宇个人简介:从事玉米淀粉及深加工衍生品市场研究工作十五年,曾任中粮生物化工事业部高级市场分析师,现任嘉吉淀粉及淀粉糖中国事业部市场分析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