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贫困与反贫困研究的文献综述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近年来,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全球减贫事业的重要贡献者。
在扶贫工作的背后,有大量的研究文献支撑和指导,这些文献对于扶贫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其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推动扶贫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政策文件研究扶贫工作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策文件来指导和支持。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扶贫政策文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帮助政府更好地制定和执行扶贫政策。
一些学者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文件进行了解析和评价,为政府的扶贫政策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二、扶贫方法研究扶贫工作的方法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学者们对扶贫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
一些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就业扶贫等多种方法,为实现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提供了理论支持。
一些学者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关注贫困群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融合,提出了多种帮扶方法,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发展。
三、扶贫成效评估研究扶贫工作需要不断地评估和反馈,以便为政策的调整和优化提供依据。
国内学者对扶贫成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评估方法和指标。
通过对扶贫工作的定量和定性指标进行分析,帮助政府了解扶贫工作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的扶贫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一些学者对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估,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四、扶贫经验总结研究中国是世界上减贫成就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国内学者对扶贫经验进行了深入总结和研究。
一些学者通过对国内外扶贫案例进行比较和分析,总结了一些成功的扶贫经验和做法,为其他贫困地区提供了借鉴。
一些学者还通过对个别贫困地区的深入调研和实地考察,总结了一些具体的扶贫经验,为未来的扶贫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
扶贫工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有长远的战略规划和部署。
我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研究综述
我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研究综述我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文献普遍认为我国贫困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村,农村贫困问题依然是我国贫困研究的重心所在。
通过2009-2011年有关我国农村反贫困文献的梳理与总结,全面审视近几年来我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新时期政策体制的构建等内容,试图探寻我国农村反贫困研究的发展轨迹。
标签:文献视角;农村反贫困;政策研究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60040021 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发展阶段在分析我国农村反贫困政策发展脉络的同时,很多学者首先对我国农村反贫困行动的阶段进行了划分。
丁军、陈标平(2009)认为,以改革开放为衔接点,新中国农村反贫困行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前”和“改革开放以后”两大历史阶段。
对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反贫困行动,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且在各阶段的时间跨度上达成一致。
王晓敏(2009)、丁军、陈标平(2009)、方劲(2011)、蒋万胜、宋建昕(2011)等根据各阶段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一致认为,我国反贫困行动简单划分为:从1978到1985年的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从1986到1993年的大规模重点扶贫阶段、从1994到2000年的扶贫攻坚阶段以及从2001年至今的扶贫开发新阶段。
回顾我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发展历程,许多学者对在反贫困不同阶段实行的扶贫制度、扶贫方式以及扶贫工作重点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蒋万胜,宋建昕(2011)认为,我国农村反贫困制度存在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第一阶段以救济式扶贫制度为主,中央政府通过各基层政府将物资分配给贫困农户;第二阶段以开发式扶贫制度为主,由单一物资扶贫到更加重视智力支持;第三阶段实施注重参与、内外兼顾的扶贫制度,注重挖掘并发挥贫困者自身能力;第四阶段实行整村推进的多元化扶贫制度,探索贫困农村全面发展。
丁军、陈标平(2009)通过对影响扶贫方式变迁因素的分析,探究了扶贫方式的发展轨迹,指出,在第一阶段,政府主要实施“救济式”扶贫方式;在第二阶段,扶贫方式开始由区域性的“救济式”扶贫向全国性的“开发式”扶贫转变,采用了“内部造血式”的扶贫模式;在第三阶段,实行扶贫开发与贫困救助相结合的“外部输血与内部造血并举”的扶贫开发新机制;第四阶段属于“多元造血式”的扶贫行为。
关于农村贫困与反贫困研究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随着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农村的贫困问题不断地凸现出来,因此国内外的研究学者都对农村贫困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而中国关于农村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农村的贫困问题依然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并且取得很多的成果。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在1993年提出贫困的概念,贫困一般是指物质生活困难,即一个人或以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贫困的含义不断深化。
从单纯生存需要所定义的收入贫困发展到综合了经济、政治、心理、文化等多方面内容的贫困。
1995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人类有史以来的首次社会发展峰会”通过了一项《宣言和行动纲领》,召唤消除贫困,实现充分就业和社会整合。
峰会强调,单凭市场不可能消除贫困,也不可能获得公平和公正。
世界银行《1996年发展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们评价一个国家(从计划到市场)的转轨是否成功,并不单纯看国家财富、投资或生产率的统计数字,而且要看居住在这些国家人民的生活质量”。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3)在《缓解中国贫困的一体化战略》中指出,“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不均衡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大降低了收入增长对促进减贫的潜在效果。
”森(2003,中译本)在其《评估不平等和贫困的概念性挑战》报告中指出:“改革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在消除贫困方面比现在要更为明显……然而,中国经济增长在消除贫困方面,尽管还是很明显,但已经相对减弱了”。
经济增长不可否认的对解决贫困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仅仅依靠经济的增长反而会加剧贫困现象,因此个研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反贫困政策以企图实施更全面的措施。
目前关于农村反贫困问题的研究,国内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经归结起来主要包括地域、公共政策、经济增长、社会性别、可行能力、人口学以及社会学等视角进行研究。
王萍萍(1999)对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按聚类分析方法分为四类地区,分析每类地区各自的贫困特征,提出根据不同地区的贫困特征采取不同的反贫困政策;朱玲、汪三贵、李小云、胡敏华等人研究认为因为中国的制度设计不合理、创新性不够造成了中国农村的贫困的问题,要通过制度改革、制度创新对农民赋权才能解决贫困问题;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贫困问题的关注点慢慢转移到性别不平等的问题研究上,林志斌、王越李芝兰韩建民等人开始从性别的角度来审视贫困问题,关注农村贫困地区妇女的地位和作用。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扶贫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也越发深入,涌现出了大量的学术文献。
本文将就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政策研究方面政策研究一直是扶贫研究中的重要方向。
在国内近年来的文献中,关于扶贫政策的研究成果丰硕。
一方面,有学者对中国扶贫政策进行了具体的实证研究,从各个角度分析政策的实施效果和问题所在。
也有学者从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扶贫政策的制定和调整。
在政策实施效果方面,有学者对于精准扶贫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通过调研和数据分析,考察政策对贫困地区的影响和效果。
还有研究者对于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具体政策进行了分析和评估,为政策调整和完善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
也有学者关注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和问题,指出政策执行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
在政策制定和调整方面,有学者提出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观点和建议。
他们从宏观层面审视扶贫政策的制定,提出了改善政策的途径和措施。
也有学者对于当前扶贫政策的缺陷和不足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政策的科学制定和调整,为实现更加精准有效的扶贫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产业扶贫方面产业扶贫一直是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近年来扶贫研究的热点之一。
国内文献中涌现了大量关于产业扶贫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产业扶贫的问题和挑战,同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和经验。
产业扶贫研究主要涉及到农业扶贫、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等方面。
有学者对于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进行了具体的实证研究,考察了产业扶贫政策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影响。
也有研究者对于扶贫产业的发展路径和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
三、社会保障方面社会保障对于扶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扶贫研究中的重要方向之一。
国内文献中关于社会保障的研究成果丰富多彩,涉及到医疗保障、教育保障、住房保障等多个领域。
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策略研究
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策略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取得了惊人的经济增长成就,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农村地区依然是贫困问题的重要症结所在。
尤其是民族地区的农村贫困现象更加突出,因为民族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和发展历程与内地地区存在明显差异,导致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农村贫困问题不仅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稳定,也制约了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当前农村反贫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有助于更好地指导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工作中的实际操作,推动民族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00字】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深入分析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现状,探讨有效的反贫困策略,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扶贫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全面了解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原因和特点,找出造成贫困的关键因素;二是探讨不同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策略的有效性,总结成功经验和教训;三是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和措施,以实现贫困地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脱贫致富目标。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为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在扶贫工作中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促进民族地区农村贫困问题的有效解决,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2. 正文2.1 农村反贫困现状分析农村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的主要聚集地,也是脱贫攻坚的重点领域。
在民族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偏远、自然资源匮乏、交通不便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反贫困面临着诸多挑战。
民族地区农村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
大部分农民依靠种植业、畜牧业为生,产业结构单一,缺乏竞争力;农产品附加值较低,市场营销能力不足,导致收入水平较低。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民族地区的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影响了农民生产生活的便利性和发展潜力。
教育医疗资源不足。
民族地区农村的教育医疗条件落后于城市,教育资源不均衡分布,医疗卫生服务覆盖面窄,农民缺乏受教育的机会和基本的医疗保障,影响了他们的发展和健康。
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贫困问题研究综述贫困问题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
贫困对人们的生活、健康和教育等各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并严重制约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更好地了解贫困问题,许多研究人员在不同领域中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贫困问题的研究涉及贫困原因的探究。
研究人员将贫困原因分为结构性和个体性两类。
结构性原因包括经济体制、社会体制和政治体制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而个体性原因则包括教育程度、就业机会和健康状况等因素。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和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寻求有效的贫困缓解方法。
贫困问题的研究还包括贫困群体的特征和生活状况的研究。
研究人员通过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了解贫困群体的基本信息、家庭收入、住房状况和饮食习惯等方面的情况。
这样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贫困群体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并为政府和社会组织提供改善贫困群体生活的参考。
贫困问题的研究还关注贫困影响的程度和范围。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教育水平、健康状况、就业机会和社会参与等指标,评估贫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程度。
这些研究有助于提醒决策者和社会各界重视贫困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
贫困问题的研究还包括贫困缓解和扶贫政策的研究。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贫困缓解和扶贫政策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评估这些政策对贫困问题的影响。
研究人员还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策经验,寻找最佳的贫困缓解和扶贫政策。
贫困问题研究涉及贫困原因、贫困群体特征、贫困影响以及贫困缓解和扶贫政策等多个方面。
通过广泛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贫困问题的本质,为缓解和消除贫困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
近年来,扶贫工作已在全国范围的的新的决策指导下不断拓展和深化,出台了多种政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扶贫政策体系,它保证了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权益,从而实现“民
生大目标”的目的,有效地缩小贫富差距。
因此,在国内外关于“扶贫”这一热门话题上
有许多研究研究成果和文献。
首先,近年来,我国特别关注脱贫攻坚工作,因此不断采用多种扶贫举措。
例如,我
国落实了最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详细规定各类扶贫资金、政策等到位,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此外,国家也积极开展全面的农村贫困排查,制定
专项扶贫政策和改变营养不良的生活状态的政策,补助低保和高校免试等,予以支持和帮
助贫困家庭。
其次,许多学者对我国的扶贫政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理论上总结出有效的脱贫攻
坚经验。
例如,刘建东等分析了我国脱贫攻坚的经济政策,提出了脱贫攻坚应突出财政
投入和税收政策。
丁定安、李毅等分析了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提出了基于公共资
源的扶贫支持政策。
张清强等调研了贫困户的实际需求,提出了政府力度减贫的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采取了多种有效的扶贫政策,学者也对其中有关理论和方法进
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为国家扶贫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相关建议。
综观我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显示我国科学家们和政府部门正在努力创新扶贫政策,继续优化已有的扶贫政策和方案,以更有效的手段和更艰苦的努力来减少贫困的规模
和彻底解决贫困问题,从而实现社会的均衡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
扶贫研究是国内近年来热点关注的话题之一,许多学者和研究机构都对扶贫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本文将对近年来国内扶贫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以便更好地了解国内扶贫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近年来,国内扶贫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扶贫政策和措施的评估、扶贫经验和模式的总结、扶贫效果的评估和扶贫移民的问题等。
扶贫政策和措施的评估是近年来国内扶贫研究的重要方向。
许多学者通过对具体扶贫政策和措施的分析和评估,提出了一些扶贫政策的改进和优化建议。
一些学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现行扶贫政策和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资金的浪费、执行效率的低下等,因此提出了一些优化政策的建议,以更好地提高扶贫效果。
扶贫经验和模式的总结也是近年来国内扶贫研究的重要内容。
许多地方在扶贫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和模式,这些经验和模式对于其他地方的扶贫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通过对这些成功经验和模式的总结和研究,可以更好地推广和应用到其他地方。
一些学者通过对某地扶贫工作的案例研究,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扶贫模式,如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等,为其他地方的扶贫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扶贫移民的问题也是近年来国内扶贫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随着城市化过程的推进,许多贫困人口通过城市化政策进行扶贫移民。
扶贫移民涉及许多问题,如农民工的权益保护、就业问题等。
许多学者对扶贫移民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寻求解决方案,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扶贫意义重大,是一个长期而且系统的工程,也是国内外各大机构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为了推进全民参与、全面发展和构建和谐中国,研究学者们也在近年来投入了大量精力研究扶贫工作。
本文将从政策制定、贫困地区特点及发展模式、扶贫营销、教育扶贫等方面对国内近年来的扶贫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一、政策制定2015年以来,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推动下,国内研究学者也开始探讨政策制定的方式和结果。
徐江等(2016)分析了以识别贫困户为基础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提出政府应该更加注重协助贫困户脱贫而非仅仅是搬出贫穷地区。
而黄文勇等(2018)则是在比较山区和平原地区的精准扶贫政策之后提出,政府需要针对性地出台不同的扶贫政策。
二、贫困地区特点及发展模式由于贫困地区特殊的经济环境,研究者也开始对贫困地区的特点和扶贫模式做出了各种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上的探讨。
如崔琳等(2019)探讨了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贫困原因和特点,同时提出贫困地区可以通过旅游业、教育产业和产业升级来发展。
在经济学方面,王昆(2017)研究了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并提出了基于产业链和分级分区发展的模式。
在管理学领域,黄德江等(2020)通过大数据调查发现,扶贫项目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才能最大化效益。
三、扶贫营销营销手段对扶贫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得到了不同层面的研究。
2016年,陈咏梅从营销的角度对农产品扶贫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采用“5S”营销策略可以获得优异的销售业绩。
在运用互联网手段进行扶贫营销方面,卢佳慧等(2020)提出了“平民化”“亲民化”“体验式”“故事化”“一体化”等手段,以强化扶贫产品的互联网营销能力。
四、教育扶贫近年来,国内学者也提高了对教育扶贫的研究。
陈昱芃等(2017)指出,由于地理环境和家庭背景等因素,贫困地区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困难。
研究者提出,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可以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实施强制义务教育制度,长度化教育等措施。
全面小康目标下甘肃农村反贫困研究
全面小康目标下甘肃农村反贫困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研究在全面小康目标下,甘肃省农村地区的反贫困策略与实践。
甘肃,作为中国的西部省份,面临着地理环境复杂、经济条件落后等多重挑战,其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尤为突出。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甘肃农村的反贫困工作不仅关乎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提升,也是实现全国范围内脱贫攻坚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首先梳理甘肃农村贫困的现状,包括贫困人口的分布、贫困的主要原因以及贫困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甘肃农村反贫困工作的主要策略和实施情况,包括政策导向、资金投入、产业发展、教育扶贫、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
同时,还将探讨这些策略在实践中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
本文还将结合国内外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对甘肃农村反贫困工作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地区的成功经验,提出适合甘肃农村实际情况的反贫困路径,以期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下的甘肃农村反贫困提供有益的参考。
总体而言,本文旨在通过系统性的研究和分析,为甘肃农村反贫困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当地贫困问题的有效解决,促进甘肃农村的全面发展和繁荣。
二、甘肃农村贫困现状分析甘肃省位于中国西部,地理条件复杂多样,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特别是农村地区,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教育资源匮乏等多重因素影响,贫困问题较为突出。
近年来,尽管国家扶贫政策力度不断加大,甘肃农村反贫困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贫困现状依然严峻。
在贫困广度上,甘肃农村仍有大量贫困人口,且分布广泛。
这些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偏远山区、干旱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聚居区。
受自然条件限制,这些地区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民收入来源单一,生活水平普遍较低。
在贫困深度上,甘肃农村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较深。
许多家庭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如安全住房、教育、医疗等。
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这些地区的贫困人口难以接触到外界的资源和信息,难以摆脱贫困。
从致贫原因来看,甘肃农村贫困的根源在于经济结构单基础设施薄弱、教育资源不足等。
我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文献综述貧困现象一直以来是社会发展问题的焦点所在,特别是农村地区贫困问题尤为凸出。
贫困已然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障碍性因素,贫困问题是世界性的难题,也是全球性探讨的热点。
反贫困是世界各国所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选择,也是国内外学者研究探讨的重要领域。
Daimon(2003)基于印度、津巴布韦、越南等国家的贫困类型研究表明,地理位置偏远、农业生态环境恶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及政治上处于不利的区域越容易陷入空间贫困陷阱。
董辅扔(1996)认为:“贫困大体上,首先是指生理方面的需要不能满足的状况,其次是精神方面的需要不能满足的状况。
再次,除了二者外,又产生了社会方面的需要不能满足的状况”。
唐均(1998)认为,贫困存在于三个不同的层面。
第一,贫困作为一种社会客观存在的生活状况,是与“落后”或“困难”联系在一起的。
第二,贫困作为一种社会上普遍公认的社会评价,是低于“最低”或“最起码”的生活水准的。
第三,贫困作为一种社会环境造成的社会后果,与“缺乏”有关,其实质是缺乏“手段”、“能力”以及“机会”。
(二)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反贫困的定义。
王俊文(2007)认为,反贫困的内涵最少包含三层:第一层即要对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水平进行保障,使他们能够生存下去;第二层即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转型时期贫困人口遭受的剥夺;第三层是要提升贫困人口的生存能力与发展能力,确保其实实在在享有就业、居住、教育以及医疗等权利。
李瑞华(2014)将反贫困界定为通过为贫困群体和贫困地区创造发展机会,培养和提高贫困群体的自身发展能力,实现减轻、缓和贫困目的的行为过程。
反贫困的措施。
彭春凝(2016)认为反贫困应从以下方面着手:①产业扶贫。
对于有一定条件和基础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通过开发式扶贫、产业扶贫和绿色低碳扶贫的方式来实现可持续的脱贫能力提升。
②担保贷款扶贫。
针对有担保贷款需求的10%的贫困农户,实行“我担保、你贷款,我贴息、你还贷”的扶贫方式。
新时期西北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
研究2023-11-02•引言•西北农村贫困现状及原因分析•反贫困政策与实践•新时期西北农村反贫困的机遇与挑战•结论与展望目•参考文献录01引言新时期西北农村地区依然存在贫困现象,反贫困任务艰巨。
背景研究西北农村反贫困问题,有助于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意义研究背景与意义目的分析西北农村地区贫困的原因和特点,探讨反贫困的策略和措施。
方法采用文献资料分析、实地调查、案例研究等方法,对西北农村反贫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研究目的与方法研究内容与框架内容研究新时期西北农村贫困的现状、原因和特点,分析现有反贫困政策的成效和不足,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框架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梳理相关理论和研究;第三部分为现状分析,介绍西北农村贫困的现状和原因;第四部分为对策分析,提出反贫困的策略和措施;第五部分为结论与展望,总结研究成果,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02西北农村贫困现状及原因分析西北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滞后,如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设施不完善,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西北农村贫困现状概述基础设施落后西北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以传统农业为主,缺乏多元化和特色化,导致农民收入来源单一,生活水平低下。
产业结构单一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西北农村地区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导致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土地荒废,资源浪费。
人口外流严重贫困原因分析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西北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难以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
教育和医疗水平低西北农村地区的教育和医疗水平普遍较低,导致当地居民的文化素质和健康状况不佳,影响其脱贫致富的能力。
自然条件恶劣西北农村地区地处偏远,自然条件恶劣,如干旱、寒冷、洪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困难。
经济滞后贫困制约了西北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导致当地经济滞后,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扶贫问题,相关的文献也逐渐增多。
本文将从扶贫政策、扶贫模式和扶贫效果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分析。
一、扶贫政策1.新时代扶贫开发战略研究。
《新时代扶贫开发战略研究》一书对当前我国扶贫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多项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如加强精准扶贫、深化产业扶贫等。
2.扶贫政策对贫困户收入的影响分析。
该研究通过问卷和实地调研的方式,探究了扶贫政策对贫困户收入的影响。
结果显示,扶贫政策对贫困户的收入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3.贫困地区扶贫政策的演变与分析。
该文研究了我国贫困地区扶贫政策的历史演变,提出了需要进一步优化扶贫政策的建议。
二、扶贫模式1.基于空间自相关的贫困地区扶贫模式研究。
该研究应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了我国贫困地区扶贫模式中存在的空间相互依存性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2.社会资本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研究。
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探究了社会资本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结果显示,社会资本在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方面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3.贫困县扶贫模式探讨。
该文分析了贫困县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区域特色化、产业化、社会化等多种扶贫模式,为贫困县制定科学合理的扶贫计划提供了参考。
三、扶贫效果1.对贫困地区扶贫投入效果的研究。
研究通过对贫困地区扶贫投入的分析,发现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同时提出一系列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的建议。
2.扶贫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该文分析了扶贫产业发展对贫困户经济收入和社会效益的影响,结果显示扶贫产业发展对提高贫困户收入和改善民生具有显著的作用。
3.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农村扶贫政策对农房产权改革的影响研究。
该研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探究了扶贫政策对农村房产权改革的影响。
结果表明,扶贫政策对农房产权改革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当前国内扶贫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扶贫政策、扶贫模式和扶贫效果等方面。
贫困和反贫困理论
“贫困和反贫困理论”的文献及其评述
本文认为中国现行的城市扶贫政策具有明显的对策性、应急性特点,缺乏系统设计,各项政策之间衔接性差,有关政策有着目标不清、功能混乱的缺陷,整体而言,扶贫政策创新不足.如果将扶贫政策区分为预防性、救济性和开发性三种类型,可以说在实际扶贫工作中,预防性政策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失灵,救济性政策尚有很多不足之处,开发性政策还不全面.改进城市扶贫政策的基本方向应该是:正确认识城市贫困问题,注重城市扶贫政策的创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促进就业导向的经济发展,注意培育贫困居民的社会资本,促进贫困者的社会参与.。
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贫困问题研究综述贫困问题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贫困形势各有不同,但贫困问题无疑是全球性的。
贫困不仅影响了个体的生活质量和发展空间,更对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对贫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贫困问题研究领域进行综述,主要涵盖贫困问题的定义、研究现状、影响因素、解决途径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以期全面了解贫困问题的本质,促进解决贫困问题的有效策略和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一、贫困问题的定义贫困问题的定义是不断发展和演变的,根据不同研究者和组织的理解和观点,对贫困的定义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国际上对贫困的定义主要包括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种概念。
绝对贫困一般指个体生活所得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即生活在无法获得足够食物、住所、医疗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极度贫困状态。
相对贫困则是指个体生活水平远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虽然不至于生活在绝对贫困状态,但在社会相对贫富差距较大的情况下,相对贫困者仍然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
二、贫困问题的研究现状贫困问题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贫困问题的分布与特征:研究者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贫困分布和特征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揭示了贫困问题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2. 贫困问题的影响:研究者对贫困对个体、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揭示了贫困问题对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所构成的重大威胁。
3. 贫困问题的原因:研究者针对贫困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了造成贫困问题的多种因素,如经济结构、政治体制、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4. 贫困问题的解决途径:研究者探讨了解决贫困问题的不同途径和策略,如扶贫政策、教育援助、就业培训等措施。
5. 贫困问题的未来展望:研究者对贫困问题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各种政策建议和发展方向。
三、贫困问题的影响因素贫困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因素:经济结构的问题是导致贫困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贫困与反贫困文献综述范文
贫困生受助论文3500字贫困生问题一直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针对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复杂性,我们发现高校受助贫困生存在不同程序的伦理问题,如责任伦理、消费伦理、感恩伦理和诚信伦理等。
这些伦理问题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势必影响我国教育公平的推进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感恩伦理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内核,亦是中国文化思想体系中最有活力、最有时代价值的部分。
它的思想内涵包括对祖先的敬仰和尊重、对父母的孝敬、对兄弟姐妹的爱悌、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感恩、对祖国和君主的忠诚和爱戴、对师友的敬重和信义等。
这种感恩伦理通过对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的学习和人民的礼仪风俗得到传承,今天有必要继续保持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传承,弘扬感恩意识,将传统感恩伦理内化为个人的行为模式,使之成为中国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精神支撑。
高校受助贫困生感恩伦理研究既有经济价值的考量,又有其内在的伦理意蕴和价值尺度。
它蕴含着以人为本、公正平等、促进发展的理念,坚持道义与功利并行、公平与效率统一、他助与自助结合的伦理原则,有助于解决我国高校受助贫困生尚存在的诚信坚守不足、感恩意识淡薄、励志观念缺失和消费观念不合理等伦理问题。
本论文通过高校受助贫困生感恩伦理现状及原因分析,寻求高校受助贫困生感恩伦理救助的对策,以达到社会正义和个人正义的双重要求。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
本文通过分析家庭、人际、社会和自然方面提出存在的高校受助贫困生感恩伦理问题,并从社会环境、制度供给、感恩文化、道德教育、家庭观念和自身修养方面深入地分析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从政府、社会、高校、家庭感恩伦理的他助和贫困生感恩自救进行阐述,最后将高校受助贫困生资助置于和谐发展的愿景中。
有关学困生的文献综述范文有哪些格式与写法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关于农村贫困与反贫困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农村贫困与反贫困研究的文献综述农村贫困与反贫困研究是一个复杂且关键的领域,涵盖了许多不同的主题和角度。
以下是一份包含农村贫困与反贫困研究的文献综述,探讨了不同领域和视角的相关研究。
一、农村贫困状况研究农村贫困状况研究旨在了解贫困的根源、影响因素和特征。
研究范围涉及农村贫困的测量指标、贫困线确定、贫困类型和区域差异等方面。
1. 部菲克特(Bourguignon)、蓬泽莫斯(Pongze),《农村贫困的变动与转移》(Changing Patterns of Rural Poverty and Employment)。
该研究回顾了过去几十年来农村贫困的变动和转移,分析不同层面和维度的贫困率,还研究了农村贫困与就业机会之间的关系。
2. 纳雷维奇(Narayana)、珀兰纳(Parthasarathy)、里贝罗(Ribero),《使用模糊统计技术研究农村贫困:印度案例》(Fuzzy Statistical Techniques Applied to Poverty Studies: A Case Study of Rural India)。
该研究使用模糊统计技术分析了印度农村贫困的空间分布和特征,以及导致贫困的主要因素。
研究结果揭示了贫困现象的模糊性,并提出了反贫困政策的建议。
二、农村贫困原因研究1. 科恩(Cohen),《农村贫困的社会和经济因素》(Social and Economic Factors of Rural Poverty)。
该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统计数据分析,探讨了社会和经济因素对农村贫困的影响。
研究结果指出,农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不充分的就业机会、低收入水平、缺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2. 塞纳尔迪(Senaldi)、弗雷(Fréguin-Gresh)、菲利普(Philippe),《生态环境因素对农村贫困的影响》(The Impact of Ecological Factors on Rural Poverty)。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实施,中国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
在这个过程中,扶贫研究成为了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旨在综述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探讨中国扶贫工作的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中国扶贫政策的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扶贫政策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和完善。
以往的扶贫政策主要以政府的补贴和资金投入为主,但在近年来,中国的扶贫政策逐渐向精准扶贫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相关研究表明,精准扶贫政策能够更精准地定位扶贫对象,有效解决贫困人口的实际需求,为扶贫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精准扶贫的实施效果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成为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广泛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精准扶贫政策能够更好地解决贫困人口的实际需求,提高扶贫效果和可持续性。
也有一些研究指出,精准扶贫政策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着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信息不对称、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需要政府不断优化配套机制和政策措施,以提高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
三、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与扶贫问题的研究除了政策层面的研究,学术界也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与扶贫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有关研究发现,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是解决扶贫问题的根本之策。
需要关注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就业机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贫困人口的脱贫。
四、社会参与与扶贫问题的研究学术界也对社会参与与扶贫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表明,有效的社会参与能够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希望。
需要开展更多的社会参与型扶贫项目和政策,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共同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
五、未来展望综合上述,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从政策、实施效果、经济发展、社会参与等多个层面对中国扶贫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估和研究,深入探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参与扶贫的机制与路径,为中国扶贫工作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政策建议和决策支持。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1. 引言1.1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扶贫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扶贫研究不仅是国家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络绎不绝,内容涵盖了扶贫政策、扶贫模式、扶贫案例等多个方面,为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扶贫研究文献综述不仅可以系统梳理当前研究状况,还可以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的扶贫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通过对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的综述,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当前扶贫工作的发展现状,把握扶贫政策的演变和影响,探讨扶贫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深入探讨扶贫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并对扶贫成效进行评估与展望。
本文旨在对国内近年来扶贫研究文献进行全面的综述,分析当前扶贫研究的主要成果,指出存在的不足与展望,并提出对未来扶贫研究的建议,为进一步推动扶贫事业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扶贫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扶贫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是国内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扶贫工作是中国政府长期以来的重点工作之一,旨在减少贫困人口数量,改善贫困地区的经济状况,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
扶贫工作的实施需要深入研究贫困问题的根源和机制,探索有效的扶贫策略和措施。
扶贫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扶贫研究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国内外对贫困问题的长期关注。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贫困问题在中国也逐渐得到关注。
贫困地区的存在不仅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也对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扶贫工作成为国家政策的重点之一,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扶贫研究的意义在于可以帮助政府和社会更好地理解贫困问题的本质和机制,在制定扶贫政策和措施时更加科学有效。
通过扶贫研究,可以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新的扶贫模式,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扶贫研究也可以促进学术界与政府、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推动扶贫工作的开展,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策略研究
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本研究主要针对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问题展开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但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贫困问题仍然存在。
尤其是一些民族地区的农村贫困问题更加严重,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和压力。
深入研究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成为国家的战略任务,而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策略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问题所在,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当前,关于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策略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有必要开展相关研究,为解决贫困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通过对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对贫困现象的认识,寻找可持续的解决办法,促进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
这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扶贫攻坚的号召,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贡献力量。
1.2 研究意义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贫困问题尤为严重。
而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对于加快农村地区的发展,促进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策略,为政府制定更为科学的扶贫措施提供参考,促进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通过对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策略的研究,也有助于加深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解,为提升民族地区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深入分析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意义十分重大,不仅关乎到地方民众的生计问题,更是关系到整个地区的繁荣稳定。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现状和问题,探讨可行的反贫困策略,提出实施建议,促进民族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指导实施有效的反贫困政策和措施,帮助民族地区农村居民脱贫致富,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也为学术界提供了解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问题的新视角和研究范式,拓展了学术研究的领域,丰富了理论研究成果,推动了学术界在反贫困领域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
随着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农村的贫困问题不断地凸现出来,因此国内外的研究学者都对农村贫困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而中国关于农村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农村的贫困问题依然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并且取得很多的成果。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在1993年提出贫困的概念,贫困一般是指物质生活困难,即一个人或以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贫困的含义不断深化。
从单纯生存需要所定义的收入贫困发展到综合了经济、政治、心理、文化等多方面内容的贫困。
1995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人类有史以来的首次社会发展峰会”通过了一项《宣言和行动纲领》,召唤消除贫困,实现充分就业和社会整合。
峰会强调,单凭市场不可能消除贫困,也不可能获得公平和公正。
世界银行《1996年发展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们评价一个国家(从计划到市场)的转轨是否成功,并不单纯看国家财富、投资或生产率的统计数字,而且要看居住在这些国家人民的生活质量”。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3)在《缓解中国贫困的一体化战略》中指出,“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不均衡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大降低了收入增长对促进减贫的潜在效果。
”森(2003,中译本)在其《评估不平等和贫困的概念性挑战》报告中指出:“改革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在消除贫困方面比现在要更为明显……然而,中国经济增长在消除贫困方
面,尽管还是很明显,但已经相对减弱了”。
经济增长不可否认的对解决贫困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仅仅依靠经济的增长反而会加剧贫困现象,因此个研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反贫困政策以企图实施更全面的措施。
目前关于农村反贫困问题的研究,国内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经归结起来主要包括地域、公共政策、经济增长、社会性别、可行能力、人口学以及社会学等视角进行研究。
王萍萍(1999)对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按聚类分析方法分为四类地区,分析每类地区各自的贫困特征,提出根据不同地区的贫困特征采取不同的反贫困政策;朱玲、汪三贵、李小云、胡敏华等人研究认为因为中国的制度设计不合理、创新性不够造成了中国农村的贫困的问题,要通过制度改革、制度创新对农民赋权才能解决贫困问题;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贫困问题的关注点慢慢转移到性别不平等的问题研究上,林志斌、王越李芝兰韩建民等人开始从性别的角度来审视贫困问题,关注农村贫困地区妇女的地位和作用。
都阳等从人口学角度分析劳动力迁移同贫困的关系,主张通过户口改革消除劳动力市场的扭转,保证劳动力的迁移;原华荣、钱宁等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不仅是经济贫困还表现为文化贫困、社会贫困、精神贫困,要从价值观等角度进行改造大力进行文化扶贫、精神扶贫。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农村反贫困问题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与国家实施的政策是分不开的。
1978年中国政府开始对土地经营制度进行改革,同时采取逐步放开农产品价格以及推进农村工业化等多
项措施,初步缓解了农村贫困现象。
1986--1993年国家制定了以“促进区域发展”为目标的扶贫战略,成立专门扶贫工作机构,安排专项资金,制定专门的优惠政策,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
1994—2003年以“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需求”为目标,中国政府颁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并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增加到592个;2001年,国家制定并颁布实施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明确提出继续解决和巩固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促进贫困地区全面发展、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的奋斗目标。
农村反贫困政策实施以来,中国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数量持续下降,国定贫困县的贫困状况也得到明显缓解,但是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