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关爱进城务工子女工作总结
2024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范文(3篇)
![2024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348d5a8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ae.png)
2024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范文五星镇中心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越来越多。
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按照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要求,从校区实际出发,做了一些探索,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召开家长会,摸清情况每学期开学初,学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会上除了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
有的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
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我们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程。
二、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
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总辅导员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
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营造氛围,健全制度,开展活动1、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在团支部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2、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等。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清楚代理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便于老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教育。
【最新】关爱进城务工子女工作总结
![【最新】关爱进城务工子女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ff47860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4a.png)
一年级关爱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工作计划2011——2012学年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按照县关爱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和农村留守人群工作领导小组的具体工作部署,全力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不断加大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力度,深入开展以扶贫、扶智、扶情为主要内容的帮扶活动,为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办实事、办好事,促进全县未成年人健康成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通过对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他们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农民公子女和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
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1、建立健全教师与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的家访制度。
要求班主任每月与“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衡、涉嫌违法的“农民公民子女和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开展人文关爱活动。
让他们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他们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2、注重对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学校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报告6篇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报告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ffd157c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3d.png)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报告6篇篇1一、引言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选择将父母外出务工以维持生计,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凸显。
作为社会责任的一部分,我们积极参与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温暖、健康、安全的环境。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们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的成果与经验,并提出未来的工作方向。
二、工作内容概述1. 调研与数据分析:对留守儿童家庭进行走访调研,收集相关数据,分析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和需求。
2. 心理健康辅导:组织专业心理辅导师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情感和心理问题。
3. 教育支持:提供课外辅导、学习资料及教育咨询,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4. 生活关怀:组织志愿者为留守儿童过生日、开展文体活动等,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5. 安全保障:加强校园安全监管,提供安全教育,确保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
三、重点成果1. 建立了完善的留守儿童档案数据库,为个性化关爱提供支持。
2. 通过心理健康辅导,有效缓解了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和心理压力。
3. 教育支持使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得到明显提高,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4. 丰富了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增强了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5. 加强了校园安全保障,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得到显著提高。
四、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1. 问题:部分留守儿童心理敏感、自卑,缺乏自信。
解决方案:组织专业心理辅导师进行个别辅导,同时开展团队活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2. 问题:留守儿童缺乏家长监管,学习动力不足。
解决方案:建立志愿者辅导制度,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同时与家长沟通,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
3. 问题:校园安全问题仍需加强。
解决方案:加强校园安全监管,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提高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
五、自我评估/反思在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中,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如部分留守儿童的参与度不高,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
同时,我们的资源整合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加强与政府、企业等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为留守儿童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汇报7篇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汇报7篇](https://img.taocdn.com/s3/m/48616c1d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0.png)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汇报7篇篇1一、引言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
这些儿童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被迫留在农村或小城镇,面临着生活、学习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困境。
本报告旨在总结过去一段时间内,我们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所做的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工作内容概述1. 调查摸底:我们对当地留守儿童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了解了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状况,为后续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
2. 开展活动:我们组织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如夏令营、冬令营、节日庆祝等,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3. 心理辅导:我们聘请了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培养积极心态。
4. 家庭联系:我们建立了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定期联系机制,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让孩子们能够与父母保持沟通,减轻思念之情。
三、工作亮点及成果1. 夏令营活动:我们组织了多场夏令营活动,内容包括户外探险、团队游戏、手工制作等,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度过暑假。
2. 节日庆祝:在中秋、国庆等节日期间,我们组织了丰富的庆祝活动,如月饼制作、国庆合唱等,让孩子们感受到节日的喜悦和温馨。
3. 心理辅导成效:通过心理辅导老师的专业指导,许多孩子走出了心理阴影,变得更加自信、开朗。
4. 家庭联系增强:通过建立定期联系机制,孩子们与父母的沟通更加频繁,感情更加深厚。
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 活动经费不足:尽管我们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但活动经费仍显得不足,限制了我们的活动规模和影响力。
2. 专业人才缺乏:在心理辅导方面,虽然我们聘请了专业老师,但专业人才仍显得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
3. 家校合作不够紧密:虽然我们建立了家庭联系机制,但家校合作仍显得不够紧密,需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协作。
4. 社会关注度不高:尽管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但社会对此的关注度仍显得不足,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8篇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8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c1ac27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7f.png)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8篇篇1一、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
留守儿童因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缺乏亲情陪伴和家庭教育,面临着生活、学习、安全等多方面的挑战。
本年度,我们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关爱活动,现将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二、工作目标与原则1. 工作目标:(1)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关爱与陪伴;(2)优化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3)强化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4)构建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关爱机制。
2.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与需求;(2)多元化参与,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3)注重实效,确保关爱措施落地生根。
三、工作内容及实施情况1. 调研摸底,建立档案通过走访村落、学校及家庭,对留守儿童进行了全面的调研摸底,详细记录了他们的家庭情况、生活状况、学习情况及心理状况,建立了详尽的档案资料,为后续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
2. 心理健康关爱行动(1)组织心理专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帮助留守儿童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2)组织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对,进行情感陪伴和心灵交流;(3)设立心理热线,为留守儿童提供随时随地的心理支持。
3. 教育支持计划(1)资助部分困难留守儿童入学费用,确保他们顺利入学;(2)捐赠图书和学习用品,丰富他们的学习资源;(3)联合教育部门优化教学环境,改善留守儿童的学校生活设施。
4. 安全教育强化措施(1)组织安全教育课程,教授留守儿童安全知识;(2)开展应急演练,提高留守儿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3)与村委会、公安部门联动,加强留守儿童居住地的安全防范。
5. 社会动员与资源整合(1)动员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参与关爱行动,提供物资与资金支持;(2)联合媒体宣传,提高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度;(3)搭建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
四、工作成效与反馈经过本年度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效:1.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积极向上的心态得到建立;2. 学习环境得到优化,学习成绩普遍提高;3. 安全意识得到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得到提升;4. 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参与,资源整合更加有效。
第三小学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工作总结
![第三小学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cd37e2b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cf.png)
第三小学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工作总结伴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涌入城市,随之而来的,是一批又一批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深知关爱这些孩子的重要性。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第三小学在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我们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发现了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
以下是我们对此阶段工作的总结。
工作概述本学期,我校的工作主要围绕着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目标是为这些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他们能够在城市中健康成长。
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工作计划,包括心理辅导、学业帮助、文化活动及家校沟通等。
这些措施旨在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新环境,融入校园生活。
主要成就与亮点在这一阶段,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一提:心理辅导我们成立了心理辅导小组,定期为随迁子女提供心理咨询。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约80%的孩子在适应新环境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针对这一情况,心理辅导老师为他们提供了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增强自信。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孩子们的情绪明显改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学业帮助针对随迁子女的学习情况,我们组织了“学业帮扶计划”。
在每周的周末,老师们自愿加班,为这些孩子提供补习和辅导。
统计数据显示,参与辅导的孩子,在期中考试中的平均成绩提升了15%。
这一成果让我们看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的学习信心。
文化活动为了让随迁子女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我们举办了多场文化活动。
比如,组织了“我的家乡”主题征文比赛,让孩子们分享他们的成长故事和家乡文化。
这个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关心和重视,也促进了他们之间的交流,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当然,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比如,部分家长对学校活动的参与度不高,影响了孩子们的成长。
我们通过家长会和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加强了与家长的沟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校活动。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5篇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14c1e62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fc.png)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5篇篇1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人口流动的加剧,留守儿童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往往面临着生活、学习和情感上的困境。
为了帮助这些孩子度过难关,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
本文将对我们开展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以便更好地为留守儿童服务。
工作内容概述1. 调研阶段: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的方式,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和情感状况进行了全面了解。
调研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在生活上普遍缺乏照顾,学习上缺乏辅导,情感上缺乏关爱。
2. 实施阶段: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方案。
包括定期走访留守儿童家庭,提供生活照顾和学习辅导;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增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以便更好地跟踪服务。
同时,我们还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共同关注留守儿童问题。
重点成果1. 生活照顾和学习辅导:通过定期走访和志愿者服务,我们为留守儿童提供了必要的生活照顾和学习辅导。
志愿者们不仅帮助孩子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还通过一对一的辅导方式,帮助孩子们提高学习成绩。
2. 课外活动组织:我们组织了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如夏令营、冬令营、文艺比赛等,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度过美好的时光。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还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3. 留守儿童档案建立:我们为每位留守儿童建立了详细的档案,包括家庭情况、生活状况、学习情况等。
这些档案为我们提供了全面的信息支持,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跟踪服务并调整工作策略。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 资金筹措困难: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包括走访家庭的交通费、志愿者培训费、活动组织费等。
虽然我们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但资金筹措仍然面临较大困难。
2. 志愿者管理有待加强:志愿者是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力量,但目前我们的志愿者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志愿者选拔机制不完善、培训不够系统等。
第三小学社会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工作总结
![第三小学社会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59bd82d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4a.png)
第三小学社会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工作总结一、工作概述本学期,第三小学积极开展社会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工作,旨在帮助他们适应校园生活、提升研究能力,并提供心理支持。
在学期初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并与家长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协调。
二、关爱措施1. 提供个性化辅导: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为他们设计个性化的研究辅导方案,包括提供额外的辅导课程和研究资源,帮助他们弥补研究上的差距。
2. 心理疏导服务:设立心理疏导室,定期组织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学生缓解压力、舒缓情绪,并提供家庭问题和适应学校生活的建议。
3. 社会交流活动:组织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参与各类社会交流活动,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了解,增加彼此的友谊。
4. 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定期开展家校合作会议,分享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成绩,并听取家长的建议和意见。
三、工作成效本次社会关爱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 学生研究成绩有明显提升:经过个性化辅导的帮助,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研究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研究动力也得到了明显的增强。
2. 心理状态改善:通过心理疏导服务,学生的心理状态得到了有效地调整和改善,他们更加积极面对研究和生活的困难。
3. 社会交流增加:参与社会交流活动后,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加,他们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类活动,并与同学们建立了良好的友谊。
4. 家校合作密切:通过家校合作,家长与学校密切配合,共同关注和支持孩子的成长,建立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四、存在问题与改进在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1. 个别学生的辅导需求个性化不足:虽然我们提供了个性化辅导,但仍有部分学生的特殊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需要进一步完善个性化辅导方案。
2. 家庭沟通不畅:部分家长对学校的工作不够了解,与学校的沟通不够顺畅,需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3. 心理疏导室资源不足:目前心理疏导室的资源有限,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心理辅导需求,需要增加心理疏导室的资源。
进城务工子女总结(总结类)
![进城务工子女总结(总结类)](https://img.taocdn.com/s3/m/2e21f61b4b35eefdc9d3332b.png)
神池县南关明德小学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帮扶教育工作总结近年来,进城务工子女备受关注。
他们普遍来自贫困落后地区,学习基础和自学能力薄弱。
针对上述情况,我校充分发挥了教育主渠道作用,齐抓共管,着力抓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管理工作。
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进城务工子女进行了帮扶教育。
一、学校领导重视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提高教师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管理的认识。
让广大教职工充分认识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大多生活在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他们的环境艰苦,缺乏关爱,普遍存在感情脆弱的情况。
进城务工子女来到我校,他们渴望能得到老师的关爱,能与同学们平等交流。
能得到学校教师的公平、公正对待。
二、把关爱传递给每一位学生。
通过学校在教师中的宣传和要求,我校教师基本做到了,教师与学生们之间坦诚相待,交知心朋友,基本满足他们的求助心理,对他们在生活行为上存在的不健康、不规范、坏习惯等问题。
坚持“五不”的教育方式:不厌恶;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
学校以开展活动的形势,为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努力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培养他们的平衡健康心态。
三、纠正不良行为习惯的措施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群体中,文化基础知识薄弱,不讲文明、不讲卫生、不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的现象较为普遍。
学校在抓好日常教学的同时,举办各种兴趣活动,开展符合时代要求、儿童心理特征,学生喜爱的活动,如开展文化艺术节、国旗下的演讲等多种形式,弥补他们的缺陷。
通过活动,让同学们对照自己的言行,清楚地判断是非,真正做到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
四、学校开展以“文明礼貌、卫生纪律、两操”为主要内容的行为规范评比,每周为做到好的班级颁发流动红旗,促进了他们的行为习惯、个人品质、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五、学校教育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主渠道,社会、家庭的配合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校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结合的教育网络,如观看法制教育图片展、安全教育日活动组织学生集体学习等。
第三小学教育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工作总结
![第三小学教育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161793c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77.png)
第三小学教育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工作总结背景介绍为了更好地关心和教育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第三小学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方案和措施。
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年里,第三小学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有效地关心和教育了进城务工随迁子女:1. 充分了解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情况:充分了解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情况:-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和访问,了解孩子们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等情况。
- 与相关部门合作,获取更多关于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数据和信息,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提供依据。
2. 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了个性化的研究计划和教育方案。
- 针对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语言障碍和研究困难,提供了专门的补和辅导课程。
3. 加强家校合作:加强家校合作:- 定期组织家长会议,与家长交流孩子的研究情况和成长进展。
-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和志愿者工作,增强家校合作。
4. 提供心理辅导和关爱服务:提供心理辅导和关爱服务:- 设立了心理咨询办公室,为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提供心理辅导和关爱服务。
- 组织了一些有趣的课外活动和集体游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释放压力。
成效评估通过上述工作的实施,第三小学取得了以下成效:- 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研究成绩明显提升,研究动力得到激发。
- 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加,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氛围。
- 家长对学校的工作表示满意,对孩子的教育有更高的期望和信心。
展望未来在未来的工作中,第三小学将进一步完善教育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工作,包括:-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解决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
- 继续研究和优化教育方案,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 继续关注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提供更全面的心理支持和关爱服务。
通过持续努力和改进,第三小学将为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关爱服务,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未来发展。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范本6篇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范本6篇](https://img.taocdn.com/s3/m/0ae3cb6e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26.png)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范本6篇篇1一、背景概述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离异或其他原因被迫留守在家乡的儿童。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留守儿童问题愈发凸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关爱留守儿童,我们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并在此对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进行总结。
二、工作计划与目标1. 确立工作计划:针对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心理等方面,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确保各项关爱措施落地有声。
2. 设定工作目标:提高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加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具体措施与执行情况1. 生活关爱:(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详细了解每位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生活情况。
(2)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留守儿童送去生活必需品,如衣物、食品等。
(3)协调社会资源,为留守儿童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2. 教育支持:(1)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为他们提供课外辅导,提高学习成绩。
(2)组织志愿者为留守儿童开展兴趣班,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3)协调学校资源,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压力等问题。
3. 心理健康关照:(1)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增强留守儿童的自我认知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2)组织心理健康咨询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3)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定期跟进他们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
4. 社会宣传与倡导:(1)通过媒体宣传留守儿童问题,提高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度。
(2)组织志愿者开展宣传活动,呼吁更多人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动中来。
(3)与政府、企业等合作,共同为留守儿童提供支持和帮助。
四、工作成效与反馈1. 工作成效:通过我们的努力,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许多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有了显著提高,兴趣爱好得到了培养。
2. 反馈意见: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等方式,收集留守儿童及其家长的反馈意见。
2024年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3篇)
![2024年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0bd6692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eb.png)
2024年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县妇儿工委:我乡共____万人,在校学生____人,其中留守儿童____人。
根据县总工会、县妇联、县团委的要求,在全县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我乡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方面不断探索,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力求做到“专门化、系统化、科学化”,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对我乡留守学生现状进行分析1.近年来,我乡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学生人数越来越多。
我乡____个学生中就有____个留守学生,约占学生总数____%。
留守学生成为我乡较大的群体。
____家庭环境不利于学生成长:大多数外出务工的家长将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或寄养在亲戚家里。
承担监护孙子(女)的祖辈文化水平低,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学习辅导,思想教育,人格培养等。
有的长辈管教不严、一味纵容,有的长辈不辩是非、偏袒孩子的不良行为,无形中滋长了留守学生骄横跋扈的气焰,“骄”、“娇”二气十分严重。
有的监护人甚至认为孩子的成长主要靠学校,不少家庭的老人迷信、打牌、饮酒等,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3.“真空时段”影响学生成长:双休日或节假日是留守学生自我支配的时间,学生一方面在学习上缺少必要的指导而感到无助,另一方面与祖辈间因认知代沟、心理代沟而缺少沟通,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侵蚀,形成“家庭管不好,学校管不到”的“真空时段”。
4.亲情缺失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父母常年在外,孩子缺少亲情的关怀,成长中的心理需求无法满足,造成不少留守学生孤独、自我封闭、情绪异常,甚至产生仇视心理。
5.不良品行危害学生的正常发展:一些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家长,由于经济条件宽裕,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给孩子钱十分慷慨,无计划、无节制。
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理财能力和自控能力,他们自恃家长有钱,生活上追求享受,学习上怕吃苦头,不思进取,自由散漫,玩物丧志。
甚至有少数留守学生出现厌学、贪玩,乱花钱等不良行为,成了“问题学生”。
在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中,由于学校单方施教,往往收效甚微。
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总结7篇
![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总结7篇](https://img.taocdn.com/s3/m/c20750b3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fa.png)
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总结7篇篇1一、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凸显。
留守学生因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缺乏有效监护和关爱,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我们学校在关注留守学生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了深度的探索和实践,现就本年度关爱留守学生的工作总结如下。
二、工作内容1. 调研摸排,建立档案本年度初,我们对全校学生进行了家庭情况的调研摸排,详细记录留守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家庭住址、父母务工地点、留守原因、监护人情况等,建立了完善的留守学生档案。
2. 设立“心灵驿站”,提供心理辅导针对留守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我们设立了“心灵驿站”,由专业心理老师定期为留守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解决情感困惑和心理问题。
同时设立心理咨询热线,为需要的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
3. 开展多元化关怀活动学校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关怀活动,如组织师生结对帮扶,开展师生谈心活动;举办留守学生集体生日派对,增强学校归属感;开展校外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结合节日主题开展相应活动,如春节时的“写给父母的一封信”活动,增强亲子沟通。
4. 加强家校沟通,提升监护人能力学校定期举办家长学校活动,帮助留守学生的监护人了解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育方法,提升他们的教育意识和能力。
同时建立家校沟通平台,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在校情况。
5. 教育教学改革,关注留守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留守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们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更加注重个性化教学和差异化辅导。
同时开展了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和学习小组,激发留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工作成效1. 建立了完整的留守学生档案,实现了对留守学生的动态管理。
2. 通过心理辅导和关怀活动,有效缓解了留守学生的心理压力,提升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3. 加强了家校沟通,提升了监护人的教育能力,增强了教育的合力。
4. 教育教学改革有效提升了留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业成绩。
团县委关爱行动工作总结[工作范文]
![团县委关爱行动工作总结[工作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92ef83f561252d381eb6e19.png)
团县委关爱行动工作总结篇一:“关爱行动”工作总结团华龙区委“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工作总结20XX年5月“关爱行动”实施以来,团华龙区委首先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进行了摸底调查,调查主要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父母的工作类别、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校的人数比例、学校在此工作方面已做的相关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与难点、以及进城务工子女在校的学习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情况。
经调查发现,华龙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近年逐渐增多,学习基础薄弱、语言沟通困难,生存边缘化,同时需要物质和精神两方便的帮助和关心。
华龙区现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3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人3012人;至今华龙区已经开展长期结对的学校共有6所,为实现结对工作的全覆盖,团华龙区委参考摸查情况,动员区内高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志愿者组织,逐个落实结对单位。
目前6所学校的结对工作已经全部完成,结对单位涵盖高校、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10家单位,实现了每所学校有一支固定的志愿服务队对应。
团华龙区委同时配备2名“关爱行动”项目专员带头抓结对、抓服务、抓管理、抓宣传,并通过他们管理志愿者团队、培训志愿者、组织实施具体项目。
提升“关爱行动”实施水平。
为了能更好的为广大爱心人士提供一个帮扶平台,团华龙区委响应上级号召选择一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较为集中的学校成立了“微笑吧”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阵地。
团华龙区委开展“关爱行动”对接的6所学校均为公办学校,教学条件及师资力量较为完备。
根据这一特点和实际情况,区志愿者联合会坚持帮扶行动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实际需要相结合,将帮扶方式定位于精神关爱层面,即通过多样的志愿服务温暖孩子们的内心,帮助他们了解和融入城市,促进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健全的人格,树立自信心。
一是以利用重大节假日为契机,开展关爱活动。
区志愿者联合会充分利用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元旦、春节、六一等节日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关爱活动,切实为广大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帮扶。
第三小学亲情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工作总结
![第三小学亲情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527e3c4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a3.png)
第三小学亲情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工作总结引言本次总结旨在回顾和总结我校在亲情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工作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通过此份总结,我们将进一步明确优化工作的方向和提升服务质量的措施。
亲情关爱活动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校积极组织了一系列亲情关爱活动,以满足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教育和心理需求。
这些活动包括但不限于:- 家长会议:定期邀请父母参加,与他们深入交流,了解子女在校表现和需求。
- 亲子活动:组织亲子游戏、亲子读书会等,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 班主任关怀:加强班主任与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庭的联系,及时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求,提供个别帮助和支持。
心理辅导服务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常常面临着心理压力和适应困难。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和成长,我校提供了以下心理辅导服务:- 心理咨询:定期安排心理专家为学生提供咨询,并开展心理讲座,提供适应和压力管理的技巧。
- 心理小组活动:组织心理小组,让学生分享彼此的困扰和经验,互相支持和鼓励。
- 心理书籍借阅:建立心理书籍借阅角,鼓励学生阅读心理相关书籍,扩展心理知识和认知。
家校合作在亲情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工作中,我们积极倡导家校合作,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与协作。
以下是我们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家庭访问:定期组织教师走访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和需求。
- 家长培训:开展家长培训课程,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和教养能力。
- 家校沟通平台:建立家校沟通平台,方便家长与学校保持有效的信息交流和反馈。
结论通过本次工作总结,我们可以看到亲情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工作在我校得到了积极开展和有效实施。
尽管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意识到还有改进的空间和需要进一步努力的地方。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亲情关爱工作,加强家校合作,为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提供更全面、温暖的教育服务。
---以上为第三小学亲情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工作总结的内容,仅供参考。
注:本文档内容仅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2024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工作总结
![2024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14a2503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a.png)
2024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和推进。
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在这个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经验和教训。
首先,政府部门要加大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的支持力度。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进城务工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加,这意味着随迁子女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政府部门要在人事编制、拨款等方面加大对这部分学生的支持力度,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子女同等的教育资源。
同时,要加强对随迁子女教育政策的宣传和解释,让进城务工人员和他们的子女了解自己的权益和应享受的优惠政策。
第三,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
这是一个涉及社会利益的问题,不仅关系到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各方面力量应当联动起来,携手合作,为这部分学生提供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可以建立起志愿者队伍,定期去农村考察,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做好综合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同时,可以开展一些公益活动,为随迁子女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交流机会。
最后,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和政府的工作,关心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的影响是最大的。
家长要了解随迁子女的实际情况,多与孩子沟通,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给予他们积极的教育和指导。
同时,家长也要积极合作学校和政府的工作,共同为随迁子女的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各界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通过加大对这部分学生的支持力度,加强学校的照顾和关怀,积极参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以及家长的积极配合,我们相信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会得到有效的解决,他们会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顺利地融入城市生活,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小学城市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工作总结
![第三小学城市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227dae8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44.png)
第三小学城市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工作
总结
总结:
自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关爱工作启动以来,第三小学通过积极开展一系列关爱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以下是我们在这一工作中所取得的主要进展和经验教训。
主要进展:
1. 强化沟通合作:我们与相关部门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同制定关爱计划,并定期开展会议进行工作协调。
这有助于确保我们的工作与城市发展方向一致,并获得及时的支持和资源。
2. 开展多样化活动:我们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包括研究支持班、文化体验活动、心理辅导等。
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研究成绩,还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3. 建立志愿者队伍:我们发动了一些热心人士加入到关爱工作中,成立了志愿者队伍。
志愿者们积极参与活动组织和指导工作,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关怀和帮助。
经验教训:
1. 有效沟通:在工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沟通是成功实施关爱计划的关键。
因此,我们要加强与家长、教师和相关部门的沟通,确保他们了解我们的工作目标和计划。
2. 资源整合: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是提高工作效能的重要手段。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社区、企业等的合作,争取更多的资源支持,并制定明确的资源管理机制。
3. 持续关注: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难题和困扰。
我们要加强对孩子们的长期关注,提供更持久的支持,确保他们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展望未来: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关爱工作机制,提高关爱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我们也将深入研究关爱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为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关爱服务。
总结完毕。
201X年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工作总结三篇
![201X年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工作总结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678ccb581b6bd97e19ea55.png)
201X年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工作总结三篇【--工作总结报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指户籍登记在外省(区、市)、本省外县(区)的乡村,随务工父母到输入地的城区、镇区(同住)并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精心为大家整理了201X年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工作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201X年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工作总结120xx年,为适应社会发展,做好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我县教体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赞誉。
20xx年秋季进城务工义务教育阶段适龄随迁子女应入学人数2693人(其中小学1934人,初中786人),100%安排入学就读。
目前,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接收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入学2634人,其中小学1934人,初中786人。
公办学校招收1803人,民办学校招收831人。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一)整合城区教育资源,加强城镇中小学规划,加快学校建设1、改扩建学校:城区中小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加强学校餐厅和宿舍楼等硬件建设,为学校接受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工作奠定了基础。
2、选址再建新校:县教体局积极争取政府学校建设投入,落实经费保障,督促学校建设进度。
去年秋期,我县二初中正式建成,招生20班(远期36班),有效缓解了城区就学压力。
(二)加强管理,畅通入学渠道,确保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全部就近入学1、今年秋期开学前,教体局下发了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对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要求城区各中小学校做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区范围学生同等对待。
2、于今年8月份印发了《XX县教育体育局关于2015年城区招生工作的通告》,明确了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招生原则、招生划片范围、招生办法程序和招生政策,推进了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招生行为的进一步规范。
《通告》下发后,县教体局对城区学校的招生工作,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加强了领导,进行了专项督查,推进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工作的有效落实。
学校(中学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7篇
![学校(中学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7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c8fe2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1d.png)
学校(中学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7篇篇1一、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留守儿童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我校作为一所中学小学,也面临着留守儿童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二、留守儿童情况摸排1. 开学初,我们对全校学生进行了留守儿童情况摸排,详细记录了留守儿童的姓名、年龄、性别、家庭住址、父母务工地点、留守原因等基本信息。
2. 对留守儿童进行分类管理,根据留守时间长短、心理状况等分为不同等级,制定个性化的关爱措施。
三、留守儿童关爱措施1. 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定期更新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开展心理辅导活动,组织专业心理辅导老师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增强自信心。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通过电话或视频方式,定期向家长反馈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让家长放心。
4. 组织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开展学习辅导、生活照料、心理疏导等活动。
5. 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关爱。
四、留守儿童工作情况回顾1. 本学期,我们共开展了XX次心理辅导活动,参与留守儿童达到XX人次。
2. 与家长沟通次数达到XX次,及时反馈了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3. 组织了XX余名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开展学习辅导、生活照料、心理疏导等活动累计XX余次。
4. 举办了XX次文体活动,包括运动会、文艺汇演等,参与留守儿童达到XX余人次。
五、留守儿童工作成效1. 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变得更加开朗自信,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
2. 留守儿童与家长的沟通更加顺畅,家长对学校的工作表示满意。
3. 志愿者的参与热情高涨,对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认识更加深入。
4. 学校的社会形象得到提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扬。
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仍然突出,需要进一步加强心理辅导工作,提高心理辅导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