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修订《幼学纪事》课件详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第一部分:
1.第一部分写幼年的生活环境,为什么第一段不写生 活的贫困,而全段侧重写“没有文化”? 这实际上是在写他家境的贫寒,另外根据中心的需要,
首先点出作者渴望求学的艰辛。
2.为什么要详细叙写“我”帮助老郝叔起草“请会通 知”的事? (1)明确“我”的处境地位——与“拉洋车的”同处社 会的最低层;
阅读第四部分: 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议论点题,表达作者对当时的恶劣政治制
度的痛恨,对良师益友的感激、敬仰和怀念。
教师总结,学生回顾:
• 文章以“幼学纪事”为题,从作者出生到十五六 岁,十几年间,值得回忆的事情很多,为什么要 选这些事情写呢?如①贫寒的家境 ②周围环境大 杂院 ③两位良师 ④中途辍学 ⑤辅仁大学旁听⑥ 上夜校。是随意选择的吗?显然不是。根据前面 我们梳理的文章结构和进行的问题研讨,我们知 道:
幼学纪事
于是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从幼儿园到现在的十多年时间里,你在 求学的过程中发生了多少事?有多少值 得怀念的人?怎样在一篇文章中写出?
同学们,你们的童年是金色的,因为有烛光晚餐、安徒生 童话、还有外婆的彭湖湾,还有神奇无限的因特网,让你们
遨游世界。但是如果童年充满了贫穷与艰辛,你又会怎样呢?
是抱怨生活对你不公平?还是乐观豁达地正视生活?今天我 们要学习的于是之的《幼学纪事》,将让你们体会一种积极

者”。
第三部分:少年辍学,陷入更加困顿的境地。 (少年辍学)
• 第一层(13——18自然段):交代作者上学经济 来源和中途辍学的原因、经过。 • 第二层(19——20自然段):茫然待业的时间里 ,母子俩过着“一当二押三卖”的凄苦生活。
阅读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写辍学时期的困苦生活,思考一下,为什 么写这段生活? 这一部分不是文章记叙的中心,但少年辍学,是作
• 1951年塑造了《龙须沟》中程疯子的艺术形象,奠定了他 优秀话剧演员的地位。此后相继演出了《关汉卿》《雷雨 》《名优之死》《茶馆》《丹心谱》《请君入瓮》等剧, 都取得成功。此外,他还在电影《青春之歌》中扮演余永 泽、《秋瑾》中饰贵福,并和曹禺、梅阡合作创作了历史 剧《胆剑篇》,与英若诚、童超合作改编了话剧《像他那 样生活》。 • 1985年于是之当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第四届副主席。 • 1988年当选为北京市戏剧家协会第二届主席。 于是之 先生在电影《大河奔流》里塑造了中国电影银幕上第一个 毛泽东主席的艺术形象。 • 1996年参演了最后一部话剧《冰糖葫芦》,从此退出 他心爱的舞台。
者求学历程中的一个转折点,必须有个交代;记叙待业
期间的凄苦生活,则是为下文记叙作者在这种境遇中苦 心求学作了铺垫。
第四部分:写作者辍学后苦心求学的经过。( 业余求学)
• 第一层(21——23自然段):写在待业期间,侥幸 进辅仁大学中文系旁听的经过。 • 第二层(24——27自然段):写找到职业后,边 做事边上夜校的经过。 • 第三层(28自然段):作者对那时恶劣的政治制度 的深恶痛绝和对良师益友的感激、敬仰和怀念。
(2)说明劳动人民没有文化的痛苦。
第二部分写作者幼年上学,遇到的两位良师 。(幼年求学)
• 第一层(4自然段):全文过渡段,概括叙述求学 的困难,引出对良师益友的深情忆念。 • 第二层(5自然段):过渡段,它的作用是引起对 小学时代两位良师的回忆。 • 第三层(6自然段):回忆孔德小学一位忘了姓名 的老师。 • 第四层(7——12自然段):第九段:回忆卫天霖 老师。
阅读第二部分:
作者回忆美术教师卫天霖时,详细写教师教给孩子 各种画法,特别着重回忆一次写生课的情况和教师给自 己的鼓励,为什么?为什么强调卫先生的“价值”?最 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1)流露对老师的喜欢和敬重之情;
颂扬老师的平凡的画像;
(2)表明老师给“我”的影响之深,突出老师的伟大 ( 3 ) 表现老师的谦逊的品格,赞颂老师是一位“播种
《骆驼祥子》中饰老马(1957年)
于是之在话剧《茶馆》中塑造 的王掌柜形象
年轻时于是之与夫人李曼宜
教学目标
1.围绕中心,剪裁得当,重点突出。 2.学习本文语言的幽默,语言描写中蕴含的真情实感。 3.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浸透对良师益友的感激、敬仰与怀 念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学习文章记事写人材料的选择。 2.体会文章亲切、生动、豁达、幽默的语言中包含的辛 酸的感情。
检查预习 1. 找出本文的主旨句 我庆幸自己在那样恶劣的政治制度下竟遇上
那么好的老师和朋友,他们为我启蒙,教我知道
书这种东西的宝贵,使我没有胡乱地生长。
检查预习 2. 文章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 贫寒家境,读书作用幼已明 第二部分: 短暂上学,读书习惯师育成 第三部分: 不幸辍学,艰难生活难读书 第四部分: 业余求知,苦心求知得真趣
3. 归纳本文中心思想
这是一篇回忆性文章,回忆了作者幼年求学
的艰辛经历,对那不堪回首的黑暗年代,作了深
沉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那时恶劣的政治制度的
深恶痛绝和对良师益友的深挚怀念,字里行间, 寄寓着对今天年轻一代的深切希望,希望他们珍 惜良时,好学上进。
第一部分:写作者幼年的生活环境。
• 第一层(1自然段):作者贫寒的家境:祖母、母亲 寡居贫穷,没有文化。 • 第二层(2-3自然段):作者家的环境:大杂院。
向上的人生心态,感受别样的人生。
作者简介
于是之,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祖国剧团、北平艺术馆、华北人 民文工团演员。后任北京人民艺术剧 院演员、艺委会副主任、副院长,中 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剧协第三届 理事、第四届副主席。是第五届 3 全 国政协委员。在《龙须沟》、《骆驼 祥子》、《茶馆》、《洋麻将》等剧 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舞台艺术形象。 有《于是之论表演艺术》。
1927年7月9日—
作者生平
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1927年7月生于唐山,原籍天津 市人。百日丧父,后迁至北京居住,曾在北平孔德小学读 书,毕业于北师附小。初中就读于北平师大附中,毕业后 因家贫辍学。15岁起曾做仓库佣工,后当抄写员。 1942年参加北平青年组织的业余戏剧活动。 1945年秋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不久失学加入祖国剧 团,参与《蜕变》《以身作则》等剧的演出。 1947年入北平艺术馆,参加《上海屋檐下》《大团圆》 等剧的演出。 1949 年 2 月参加华北人民文工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前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