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的引种驯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获得性遗传是由遗传信息反中心法 则和中心法则共同完成的。
米邱林的工作----气候驯化只能从实 生苗开始,也可以从以嫁接法进行。
4 生态历史分析法
苏联 库列亚索夫 1953 提出:一些植物区 系不一定是它们的最适生活区。生态历史分析 法以植物区系中的植物成分的起源,来揭示这 些成分的生态历史,若发现其中有外来成分, 再把它引回生存过的生态条件下,可望得到较 好的结果。
2 判断植物引种驯化成功的两个标准:
1)生物学原则:引进的园林植物不仅能 正常生长发育,还要能传种代。
2)经济原则:引进的植物不仅能正常生 长还要能保持其原有的观赏价值和经济性 状,如云南山茶引种到浙江成功,但引种 到广东、福建为引种失败。
显然,引种驯化的经济原则在生产上更易 为人们所接受。
3 园林植物引种驯化的意义:
如水杉、水松、落羽杉----是北半球森林的 主要成分。
5 栽培植物起源中心学说
前苏联瓦维洛夫将世界栽培植 物起源划分为八个中心,其中属于 中国起源中心的植物有136种,其 中代表植物有:小米、荞麦、大豆、 柑橘、梨、苹果和李等。
(此外还有其它理论和学说)
瓦维洛夫对栽培植物的起源中心(演 变中心或多样性中心)的研究对引种驯化 和遗传育种工作者探索原始材料很有帮助
2 园林植物引种驯化的步骤 1) 准备阶段: 选择原始材料 调查原始材料建立资料档案 调查内容:植物对象的生物学特性、 该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 该植物要求的生活条件等。 目的:分析原始资料,确定引种的对象, 做好原始资料以及技术和物资的准备。
2) 试验阶段: 通过试验确定生长较好的植物种子, 进行再繁殖,继续观察比较。
但也有不少异议,如:
1 认为一个栽培作物的最大演变中心 就是该作物的起源中心的提法不妥;
2 学说忽视了时间、空间和文化扩散 作用,对印度、非洲的评价欠确切;
3 学说把中心归结于山区有些片面。
三 园林植物引种驯化的途径和步骤 1 园林植物引种驯化的途径 1) 直接引种 2) 间接引种
1) 直接引种
(1)按气候相似论,在相似的气候带 内或两地气候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将园林 植物直接迁入与原产地环境相似的地区。 如云南杜鹃在爱丁堡公园的引种。
(2)在生态历史分析法指导下进行孓 遗植物的引种,如水杉、银杏和红杉。
(3)被引种的植物依靠自身的适应性 在异地生长,通过形态、生理上的变化来 缓解与新环境的矛盾,如落羽杉。
3) 推广阶段 工作内容: 分地区建立试验基地 进行区域化栽培。 目的任务: 据栽培试验结果进行生产技术研究, 制订推广方案,确定推广范围、 进一步进行推广试验。
(2)陆路引种时期(张骞出使到元末) a 汉代 引种苜蓿、葡萄; 此后又引进了胡麻、芫荽、石榴、 葱、黄瓜、大蒜、红花和胡桃等。 b 唐代 引种莴苣、菠菜、无花果及 水仙等多种花卉。 c 五代 西瓜 d 宋元 亚洲棉、丝瓜、茄子等。
(1)建立引种预试圃、试种及观察。 工作内容: 繁殖原始材料,观察其生物特性 研究其经济性状。 目的任务: 考察引进种的适应性及经济性状
为品种间的比较作准备。
(2)建立品种比较圃
工作内容: 初选优苗,建立品种和类型的比较园。
目的任务: 选优繁殖,观察其生长规律。
(3)开展区域化栽培试验 工作内容:区划栽培生态区, 建立实验场; 目的任务:确定引进种的推广范围, 提出栽培技术要求。
2 气候相似论
德国的迈耶尔认为引进地和原产地的气候 气候必须相似,引进的树木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明确了气候对植物引种驯化的制约作用,有一定 的指导意义。
但本学说过于强调树木的遗传保守性,忽视 了遗传的变异性。因此有较大的局限性。
有些现实也较难解释,如油橄榄。
3 定向培育法
定向培育法是米邱林学说的内容之 一。它认为外界环境的持续改变会引起 物种性状的变异,这些变异若与外界条 件的统一则会遗传,此即获得性遗传。
(1)增加园林植物新的资源种类。
(2)以优良种类(或品种)代替品质低劣的 种类。如湿地松人工林41万公顷,火距松10 万公顷物种
(3)保护珍稀植物:如水杉、银杉、珙桐的 引种和推广种植。
(4)扩大栽培范围,增加产量,改善资源紧 缺的现状,满足市场需要,如人参、天麻和泡 桐的种植。
二 园林植物引种驯化的理论 1 达尔文的进化论—— 达尔文学说 物种的变 与不变,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物种的进化 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物种也可在人为的干预 下的改变,这就是人工选择。 达尔文学说对于植物引种驯化可归纳为: (1)植物在自然条件下有适应风土的能力。 (2)有机体的地理分布不仅决定于现代因 子,还决定于历史因子。 (3)有机体能在改变了的条件下发生变异。 (4)选择是人类驯化活动的基础,利用选择 手段可以获得新类型的植物。
1)植物的引种驯化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息息相关 。植物引种驯化导致了农业的诞
生和发展,并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给人 类创造了巨大财富。(美国的现代化农业 建立在引种驯化基础上,三大作物小麦、 玉米和大豆分别来自中亚、热带美洲和中 国。巴西橡胶在世界各地引种成功推动了 现代工业的发展)。
2)植物的引种驯化给人类Fra Baidu bibliotek来极大经济利益:
(3)海道引种时期(自明代至新中国成立) 明代 甘薯、玉米、花生、南瓜、烟草; 石刁柏、甘蓝、葱头、苦瓜等。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大量流入果 树、纤维、药用植物及观赏植物等。
2 我国引种驯化的崭新阶段 1)重要乡土植物的引种驯化 水杉、泡桐等树种的大面积推广; 热带速生材用树种的发掘与推广, 海南大叶团花、红花天料木, 云南发掘利用了望田树; 防风固沙树种的引种驯化; 乡土药用树种的引种驯化,龙血树、萝芙木 木本油料植物、花卉植物及果树大量引种。
2) 间接引种
(1)采取特殊的栽培措施使植物适应新的地 理环境。 a 关键时刻的保护; b 改变生活节奏,选择最适的生长季节 进行栽培; c 改变植物的体态结构,如矮化防寒; d 采用嫁接技术,增强抗性; e 实生苗多代选择,以动摇其遗传性; f 逐步驯化法 等等。
(2)采用育种手段对引进种进行改造 ,以获 得适应性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好的植 物。主要的育种手段有: 杂交育种 多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 辐射育种 细胞融合育种等
米邱林的工作----气候驯化只能从实 生苗开始,也可以从以嫁接法进行。
4 生态历史分析法
苏联 库列亚索夫 1953 提出:一些植物区 系不一定是它们的最适生活区。生态历史分析 法以植物区系中的植物成分的起源,来揭示这 些成分的生态历史,若发现其中有外来成分, 再把它引回生存过的生态条件下,可望得到较 好的结果。
2 判断植物引种驯化成功的两个标准:
1)生物学原则:引进的园林植物不仅能 正常生长发育,还要能传种代。
2)经济原则:引进的植物不仅能正常生 长还要能保持其原有的观赏价值和经济性 状,如云南山茶引种到浙江成功,但引种 到广东、福建为引种失败。
显然,引种驯化的经济原则在生产上更易 为人们所接受。
3 园林植物引种驯化的意义:
如水杉、水松、落羽杉----是北半球森林的 主要成分。
5 栽培植物起源中心学说
前苏联瓦维洛夫将世界栽培植 物起源划分为八个中心,其中属于 中国起源中心的植物有136种,其 中代表植物有:小米、荞麦、大豆、 柑橘、梨、苹果和李等。
(此外还有其它理论和学说)
瓦维洛夫对栽培植物的起源中心(演 变中心或多样性中心)的研究对引种驯化 和遗传育种工作者探索原始材料很有帮助
2 园林植物引种驯化的步骤 1) 准备阶段: 选择原始材料 调查原始材料建立资料档案 调查内容:植物对象的生物学特性、 该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 该植物要求的生活条件等。 目的:分析原始资料,确定引种的对象, 做好原始资料以及技术和物资的准备。
2) 试验阶段: 通过试验确定生长较好的植物种子, 进行再繁殖,继续观察比较。
但也有不少异议,如:
1 认为一个栽培作物的最大演变中心 就是该作物的起源中心的提法不妥;
2 学说忽视了时间、空间和文化扩散 作用,对印度、非洲的评价欠确切;
3 学说把中心归结于山区有些片面。
三 园林植物引种驯化的途径和步骤 1 园林植物引种驯化的途径 1) 直接引种 2) 间接引种
1) 直接引种
(1)按气候相似论,在相似的气候带 内或两地气候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将园林 植物直接迁入与原产地环境相似的地区。 如云南杜鹃在爱丁堡公园的引种。
(2)在生态历史分析法指导下进行孓 遗植物的引种,如水杉、银杏和红杉。
(3)被引种的植物依靠自身的适应性 在异地生长,通过形态、生理上的变化来 缓解与新环境的矛盾,如落羽杉。
3) 推广阶段 工作内容: 分地区建立试验基地 进行区域化栽培。 目的任务: 据栽培试验结果进行生产技术研究, 制订推广方案,确定推广范围、 进一步进行推广试验。
(2)陆路引种时期(张骞出使到元末) a 汉代 引种苜蓿、葡萄; 此后又引进了胡麻、芫荽、石榴、 葱、黄瓜、大蒜、红花和胡桃等。 b 唐代 引种莴苣、菠菜、无花果及 水仙等多种花卉。 c 五代 西瓜 d 宋元 亚洲棉、丝瓜、茄子等。
(1)建立引种预试圃、试种及观察。 工作内容: 繁殖原始材料,观察其生物特性 研究其经济性状。 目的任务: 考察引进种的适应性及经济性状
为品种间的比较作准备。
(2)建立品种比较圃
工作内容: 初选优苗,建立品种和类型的比较园。
目的任务: 选优繁殖,观察其生长规律。
(3)开展区域化栽培试验 工作内容:区划栽培生态区, 建立实验场; 目的任务:确定引进种的推广范围, 提出栽培技术要求。
2 气候相似论
德国的迈耶尔认为引进地和原产地的气候 气候必须相似,引进的树木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明确了气候对植物引种驯化的制约作用,有一定 的指导意义。
但本学说过于强调树木的遗传保守性,忽视 了遗传的变异性。因此有较大的局限性。
有些现实也较难解释,如油橄榄。
3 定向培育法
定向培育法是米邱林学说的内容之 一。它认为外界环境的持续改变会引起 物种性状的变异,这些变异若与外界条 件的统一则会遗传,此即获得性遗传。
(1)增加园林植物新的资源种类。
(2)以优良种类(或品种)代替品质低劣的 种类。如湿地松人工林41万公顷,火距松10 万公顷物种
(3)保护珍稀植物:如水杉、银杉、珙桐的 引种和推广种植。
(4)扩大栽培范围,增加产量,改善资源紧 缺的现状,满足市场需要,如人参、天麻和泡 桐的种植。
二 园林植物引种驯化的理论 1 达尔文的进化论—— 达尔文学说 物种的变 与不变,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物种的进化 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物种也可在人为的干预 下的改变,这就是人工选择。 达尔文学说对于植物引种驯化可归纳为: (1)植物在自然条件下有适应风土的能力。 (2)有机体的地理分布不仅决定于现代因 子,还决定于历史因子。 (3)有机体能在改变了的条件下发生变异。 (4)选择是人类驯化活动的基础,利用选择 手段可以获得新类型的植物。
1)植物的引种驯化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息息相关 。植物引种驯化导致了农业的诞
生和发展,并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给人 类创造了巨大财富。(美国的现代化农业 建立在引种驯化基础上,三大作物小麦、 玉米和大豆分别来自中亚、热带美洲和中 国。巴西橡胶在世界各地引种成功推动了 现代工业的发展)。
2)植物的引种驯化给人类Fra Baidu bibliotek来极大经济利益:
(3)海道引种时期(自明代至新中国成立) 明代 甘薯、玉米、花生、南瓜、烟草; 石刁柏、甘蓝、葱头、苦瓜等。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大量流入果 树、纤维、药用植物及观赏植物等。
2 我国引种驯化的崭新阶段 1)重要乡土植物的引种驯化 水杉、泡桐等树种的大面积推广; 热带速生材用树种的发掘与推广, 海南大叶团花、红花天料木, 云南发掘利用了望田树; 防风固沙树种的引种驯化; 乡土药用树种的引种驯化,龙血树、萝芙木 木本油料植物、花卉植物及果树大量引种。
2) 间接引种
(1)采取特殊的栽培措施使植物适应新的地 理环境。 a 关键时刻的保护; b 改变生活节奏,选择最适的生长季节 进行栽培; c 改变植物的体态结构,如矮化防寒; d 采用嫁接技术,增强抗性; e 实生苗多代选择,以动摇其遗传性; f 逐步驯化法 等等。
(2)采用育种手段对引进种进行改造 ,以获 得适应性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好的植 物。主要的育种手段有: 杂交育种 多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 辐射育种 细胞融合育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