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留学生。
• 外国留学生来唐学习,始自太 宗贞观(627—649)年间。据 《唐会要》记载:“贞观五年以后, 太宗数幸国学、太学,逐增筑学舍 一千二百间……已而高丽、百济、 新罗、高昌、吐蕃诸国酋长,亦遣 子弟请入国学。于是国学之内,八 千余人。国学之盛,近古未有。” 伺候,日本也随遣唐使派遣留学生 入唐学习。
隋朝时期中西交通的道路主要有三条,唐朝对外交通 的繁荣是在隋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隋朝的北道 从敦煌可到达欧亚各国,最后到达地中海
中道 从敦煌 经新疆,可到中亚,最后到达波斯湾 南道 出敦煌,经新疆,可到南亚,最后到达印度洋
对外陆路,还有与印度的两条通道:
一为吐蕃、泥婆道(西藏经尼泊尔至印度) 一为安南通天竺道(安南都护府到印度,还可到老挝、
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2.海上交通 条件:隋代大运河的开凿;隋唐的强盛和文化的昌明 吸引了各国远渡重洋来中国。 造船能力加强,具有远航能力。 经航海来中国的外国船队增加,可以横渡印度洋,
体现:抵达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 唐代南海商道可抵达阿拉伯帝国的首都报达(巴格达) 唐代与东亚的新罗、日本的多条海路。
• 2、外国商人
• 在唐朝居住的外国商人也很多。主 要有粟特人、波斯人、大食人、新罗 人,此外还有天竺、罗马、日本、林 邑、真腊、骠国、狮子国、泥婆罗、 固失密(今克什米尔地区)等国人。 粟特人夙以经商著称,长期操纵西域 丝绸之路的转贩贸易。在唐的波斯侨 民主要以经商为主。在京师长安的西 市中,就有波斯邸,不仅出售珠宝香 药,而且兼营钱庄业务。
地方土产的一种献给唐朝廷,供皇室或贵族
官僚玩赏。
中国人到海外
鉴 真
玄 奘
义 净
随着唐代国力强盛,中外交通路线的 畅通,中国人到海外的更多了。西行 求法高僧、使者、行人留下的许多行 记、报告和见闻录,大大充实了中国 有关域外历史和地理的知识,有利于 增进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联系、 交往。
• 唐代自玄奘开始。赴印度的求法运动又 在佛教徒中兴起。在唐代西行求法僧侣 中,以玄奘、义净最为著名。
• 4、工匠艺人
•
隋唐时期,还有许多国外的工匠艺人来到
中国,为中国的科技、艺术的发展做出重要
贡献
• 5、使节、质子与贡人
•
隋唐时期与中国有使臣往来的国家甚多,
外国使节中有些人处于对唐朝文化的钦仰和
其他原因,自愿留在了唐朝境内定居。
•
人质制度,是古代外交关系中经常发生的
以人作为抵押的制度。
•
所谓“贡人”,是将人作为“方物”,即
督
•
在大食威逼下,卑路斯入唐朝,被封为右武卫将军,在
长安设立火祆寺
•
唐朝册立卑路斯的儿子泥涅师为波斯王,客居长安
•
唐军混送泥涅师到吐火罗
•
泥涅师复返唐,授左威卫将军
2.拜占庭(东罗马)强大,加强与东方的往来
通过文物考究,隋唐与拜占庭的交流十分 频繁。例:拜占庭金币的发现
有学者认为,在6世纪中叶以后的一个世纪 中,拜占庭金币可能成为高昌地区流行的国 际标准通货。
唐朝文化在东亚之影响 日本
太宗 高宗 武周
公元 630 653 654 659 665 667 669 702
船数
1 2 2
人数 121
日本遣唐使表
玄宗
肃宗 代宗 德宗 文宗
公元 717 733 752 759 777 779 804 838
船数 4 4 4 1 4 2 4 3
人数 557 594 500 99 778 781 805 500
3.阿拉伯帝国的兴起
4.中国确立了东亚文化中心的地位
隋唐统一王朝的建立,中国进一步确立了中亚文 化中心的地位。
朝鲜半岛的百济、新罗和日本都加强了与隋唐王 朝的联系。
新罗积极发展与隋唐的关系,拉动中国力量介入 半岛事务。在唐朝的帮助下,统一了朝鲜半岛大同 江以南成为统一的新罗
中外交通的发展
1.陆路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
• 一、隋唐五代时期的朝代更替 • 隋唐五代(公元581年-公元907年)
• 隋;(581年-618年) • 唐:(618年-907年) • 五代十国时期 • 中原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 南方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
(即荆南)和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这十几个政权统称"十国 "。
邀请高僧去传授戒律。访求十
入唐旅居的外国人主要有以下
几类:
• 1、佛教僧人。佛教僧人来唐主要在高宗、 武后时期。他们在唐朝主要从事翻译佛经的 工作。在外来佛教僧人中,还有一类长期在 唐朝留学的学问僧。佛法演至隋唐,宗派大 兴。唐初,进一步为外国僧人入华学习佛法 大开方便之门。曾规定:“既是蕃僧 ,入 朝学问,每年赐绢二十五匹,四季给时服”, 因此有更多的学问僧人蜂拥而至。来唐学习 佛法的僧人主要来自新罗、日本。日本平安 朝时期(794—1192年)初期(794——894 年)入唐求法之风极盛,为一大特色。有所 谓入唐八大家:最澄、空海、常晓、圆行、 圆仁、惠远、圆珍、宗叡。
• 二、中外文化交流的背景(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
• ㈠国际环境的新变化
• 1.萨珊王朝的灭亡和唐朝对萨珊流亡政权的荫庇
•
萨珊末代国王伊嗣俟继承王位,大食入侵,兵败被杀,
萨珊波斯灭亡
•
伊嗣俟之子卑路斯避居波斯东部,建立流亡政权
•
wk.baidu.com
卑路斯向唐朝“请兵救援”
•
在卑路斯所在的疾陵城设立波斯都督府,以卑路斯为都
自登州(山东蓬莱)至新罗王城;自明州(浙江宁波) 或扬州至今韩国全罗南道的灵岩; 唐代与日本的海路有北路、南岛路和南路。
隋唐时期中外人员流动
• 自汉代依赖,就有西域人入居中国, 到南北朝时期,西域人在中国入仕 为官者甚多,以胡汉融合的关陇集 团为通知核心的隋唐两朝对入华外 国人采取了更加宽容的政策。唐代 中国经济、文化为世界翘楚,稳定 的统治、开放的政策、便利的中外 交通均为外国人入居中华打开了方 便之门。
鉴真
•
唐代赴日传法名僧。日本常
称为“过海大师”、“唐大和
尚”。俗姓淳于。杨州江阳县
人。十四岁于扬州大云寺出家。
曾巡游长安、洛阳。回扬州后,
修崇福寺、奉法寺等大殿,造
塔塑像,宣讲律藏。四十余年
间,为俗人剃度,传授戒律,
先后达四万余人,江淮间尊为
授戒大师。当时,日本佛教戒
律不完备,僧人不能按照律仪
受戒。僧人普照随遣唐使入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