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水华污染的危害及其控制

合集下载

污水处理中的蓝藻与藻类污染控制

污水处理中的蓝藻与藻类污染控制

污水处理中的蓝藻与藻类污染控制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之一。

然而,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蓝藻和其他藻类的生长可能导致污染物的再释放和进一步的环境问题。

因此,蓝藻和藻类的污染控制成为了污水处理中的一项关键任务。

本文将讨论污水处理中蓝藻和藻类污染的控制方法和技术。

一、蓝藻和藻类的污染特征蓝藻和其他藻类是一种微生物,它们可以生长在水体中,特别是在富含营养物质的污水中。

蓝藻和藻类的大量繁殖会引起水体浑浊,形成藻华。

藻华一旦发生,不仅会消耗水中的氧气,还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控制蓝藻和藻类的生长成为了污水处理中的关键环节。

二、物理治理方法物理治理方法通过物理手段去除蓝藻和藻类,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污水处理中藻类污染的方法。

其中一种常用的物理治理方法是机械过滤。

机械过滤利用过滤器将污水中的藻类和蓝藻过滤掉,从而实现藻类污染的净化。

此外,还可以利用紫外线辐射技术来杀灭蓝藻和藻类。

三、化学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是通过添加化学物质来控制蓝藻和藻类的生长。

其中一种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是添加铜硫杀藻剂。

铜硫杀藻剂可以抑制蓝藻和藻类的繁殖,并最终导致它们的死亡。

此外,还可以使用草酸铵、高锰酸钾等化学物质来达到控制蓝藻和藻类生长的目的。

四、生物防控方法生物防控方法通过利用其他生物来抑制蓝藻和藻类的生长,从而控制藻类污染。

其中一种常用的生物防控方法是利用浮游植物。

浮游植物可以利用蓝藻和藻类作为营养来源,从而减少蓝藻和藻类的生长。

此外,还可以利用一些特定的细菌来降解蓝藻和藻类产生的有毒物质。

五、综合治理方法综合治理方法是将多种方法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蓝藻和藻类污染控制效果。

综合治理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更有效地控制蓝藻和藻类的生长。

此外,综合治理方法还可以充分利用植物修复等生态修复技术,加强对蓝藻和藻类的综合控制。

六、结语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控制蓝藻和藻类的污染是非常重要的。

蓝藻水华对鱼类的危害和蓝藻水华的控制

蓝藻水华对鱼类的危害和蓝藻水华的控制

蓝藻水华对鱼类的危害和蓝藻水华的控制我国蓝藻(蓝细菌)分布广泛,养殖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养殖中后期水温适宜,水体pH升高,导致近几年来全国主要鱼类养殖区养殖中后期蓝藻大量繁殖和高密度聚集,水华频繁发生,给鱼类养殖带来很大的危害。

我国大型湖泊由于水体日趋严重的富营养化而加剧了蓝藻水华的频繁发生,如我国云南滇池、太湖、巢湖等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蓝藻水华发生。

蓝藻水华发生时,蓝藻漂浮于水面成翠绿色的水体或薄层,江浙一带称为“湖靛”,福建称“铜锈水”。

通过调查发现,微囊藻是我国湖泊最常发生的蓝藻水华之一,微囊藻是一种能形成囊状不定形群体的藻类,其群体常由几十个、数百个甚至上千个单个细胞组成。

通过对广州番禺养殖池塘、湖北东部多个水库,江苏滩涂等地多个养殖池塘发生的蓝藻水华进行分离、检验,发现主要是由微囊藻繁殖发生的水华。

一.蓝藻水华形成的条件蓝藻水华多发生在夏季6~9月,有明显的季节性,温度、光照、营养物质、气候条件等都有可能成为制约因素。

适宜的水温(20℃以上),水体富营养化,较高的pH值,适宜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蓝藻形成气囊,上浮到水体表面,群体繁殖迅速,利于蓝藻水华在水面的形成。

二.蓝藻水华对水体环境的影响蓝藻是养鱼池塘中常见的藻类之一,数量多时易形成水华。

1.鱼类不喜摄食蓝藻,藻类难以消化,利用率低,但在水华盛期鲢、鳙、鲤和草鱼的肠道里混有大量藻体,对其前、中、后肠的内含物进行镜检时看到一个个藻团完好无损,不易消化;2.水体生物多样性急剧降低。

蓝藻大量繁殖恶化了池水的通风及光照条件、抑制了鱼池中浮游生物有益种类的生长繁殖、阻碍水藻的光合作用,挤占鱼类易消化藻类的生存空间,使鱼池中的丝状藻和浮游藻等不能合成本身所需要的营养成分而死亡;3.蓝藻大量繁殖以及死亡藻类的分解,消耗了大量溶解氧,可以导致水体缺氧甚至无氧状态,易导致养殖水体发生泛塘;4.蓝藻大量死亡时容易败坏水质,可产生藻毒素、大量羟胺及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直接危害水生动物;5.死亡的蓝藻释放大量的有机质,刺激了化能异养细菌的生长,其中部分对鱼类来说是致病菌,导致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6.蓝藻大量繁殖时,散发腥臭味,影响水体的正常功能;7.环境恶化引起水生动物死亡。

蓝藻水华危害防治措施论文

蓝藻水华危害防治措施论文

蓝藻水华危害防治措施论文摘要:蓝藻水华会造成鱼虾死亡,导致水体污染,水道堵塞,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除此之外,蓝藻毒素也会严重地危害人类的健康。

我国众多湖泊水体蓝藻水华发生频率高,藻类生物量巨大,水华种类的产毒力强,因此,迫切需要具有长效、经济和安全的预防和控制蓝藻水华策略和技术措施。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蓝藻水华的发生机理,并结合国内外爆发蓝藻水华事件及后果,分析水华爆发的三大危害,提出防治措施。

关键词:蓝藻水华;发生机理;危害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但近年来,我国的江河、湖泊及近海海域的氮磷污染呈加重趋势,内陆主要湖泊的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深。

水体富营养化导致部分藻类以及其他水生生物异常大量繁殖,造成水体透明度下降,产生异味,水体功能遭到破坏。

2007年太湖、滇池以及巢湖蓝藻暴发进一步引起了人们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关注。

因此,治理富营养化水体,防治水华,恢复水体的综合功能,已成为当前水环境与水资源保护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

一蓝藻与蓝藻水华蓝藻是藻类生物,又称蓝细菌或蓝绿藻,大多数蓝藻的细胞壁外面有胶质衣,因此又叫牯藻,一般呈蓝绿色,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光合自养生物。

已知蓝藻约2000种,中国已有记录的约900种,分布十分广泛,遍及世界各地,但大多数(约75%)生活在淡水中,少数分布在海水中。

在环境条件适宜时,某些蓝藻能快速生长,当达到一定生物量时,这些蓝藻在水体表层大量聚集。

形成肉眼可见的藻类聚集体,即蓝藻水华。

二水华的发生机理水华又称“水花”或“藻花”,是当水体处于富营养状态时,只要具备适当的温度、光照、风浪悬浮等有利于藻类滋生的气象、水文等自然地理条件,就能促使淡水水体中某些蓝藻类过度生长繁殖或聚集并达到一定浓度,引起水体颜色变化,并在水面上形成或薄或厚的绿色或者其他颜色的藻类的漂浮物的现象。

蓝藻水华爆发需有以下条件:水体处在重度富营养化状态。

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的主要营养物氮、磷含量增加导致浮游生物过量繁殖的现象。

蓝藻对水质污染的影响及其治理措施研究

蓝藻对水质污染的影响及其治理措施研究

蓝藻对水质污染的影响及其治理措施研究1. 概述水是生命之源,但现代社会的工业化进程和人类活动导致了水资源的不断污染。

其中,蓝藻是一种常见的水质污染物之一,对水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蓝藻对水质的影响以及现有的治理措施。

2. 蓝藻的形成机制及其对水质的污染影响蓝藻是一种富含蓝藻素的微生物藻类生物,其大量繁殖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当水体富含氮、磷等营养物质时,蓝藻会迅速繁殖,形成大面积的蓝藻水华。

这种现象不仅破坏了水体的生态系统平衡,还会对水质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

首先,蓝藻水华会消耗水体中的氧气,导致水体缺氧,危及水中生物的生存。

其次,蓝藻会分泌大量的有毒物质,如微囊藻毒素、硝基胺等,这些有毒物质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造成威胁。

此外,蓝藻水华还会对水体的浑浊度造成明显影响,降低水体的透明度,影响水质的观赏和使用价值。

3. 蓝藻污染治理措施针对蓝藻对水质产生的污染影响,人们已经提出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3.1 农业源污染治理农业是水体富营养化及蓝藻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农田的化肥和农药使用不当会导致养分和农药残留流入水体,促进蓝藻的生长。

因此,通过加强农田管理和农药使用的科学化,有助于减少农业源污染,同时减少蓝藻水华的发生。

3.2 水体修复与生态恢复水体修复与生态恢复是解决蓝藻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引入适宜的水生植被,如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可以有效吸收水中的养分,减少对蓝藻的生长提供的条件。

同时,加强湖泊和河流的生态环境管理,维护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有助于减少蓝藻污染。

3.3 改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改善是治理蓝藻污染的关键措施之一。

通过加强城市污水的收集和处理,减少污水中的养分流入水体,可以有效地遏制蓝藻水华的发生。

此外,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如生物膜反应器(MBR)和人工湿地等,可以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减少蓝藻的繁殖。

3.4 科学应对蓝藻水华当蓝藻水华已经形成时,科学应对是保护水环境和人类健康的紧急措施。

蓝藻防治工作方案范文

蓝藻防治工作方案范文

蓝藻防治工作方案范文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蓝藻的生长和繁殖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蓝藻是一种常见的藻类,它们在水体中繁殖迅速,容易引发水质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蓝藻防治工作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蓝藻防治工作方案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蓝藻的危害和影响。

蓝藻是一种原生的蓝藻细菌,它们通常生长在淡水湖泊、河流和水库中。

蓝藻在水体中繁殖迅速,当水体富含营养物质时,蓝藻就会大量生长,形成蓝藻水华。

蓝藻水华不仅会造成水质污染,还会释放出大量的有毒物质,对水生动植物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此外,蓝藻水华还会消耗水体中的氧气,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缺氧现象,严重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蓝藻防治的原则和方法。

1. 加强水质管理。

要想有效防治蓝藻水华,首先需要加强水质管理工作。

对于那些容易富集营养物质的水体,应该限制排放废水和化肥,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

此外,还可以通过生物修复、植物滤池等方式改善水体生态环境,降低蓝藻的生长条件。

2. 生物控制。

生物控制是一种有效的蓝藻防治方法。

可以通过引入一些天敌生物,如藻类食物链的上层掠食者、蓝藻的天敌等,来控制蓝藻的生长和繁殖。

此外,还可以利用一些微生物,如硝化细菌、硫化细菌等,来降解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减少蓝藻的生长条件。

3. 物理控制。

物理控制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蓝藻防治方法。

可以通过机械挖掘、水体深度调节、水流调节等方式,来破坏蓝藻的生长环境,阻断蓝藻的生长和繁殖。

此外,还可以利用一些物理手段,如超声波、紫外线辐射等,来杀灭蓝藻和蓝藻孢子,有效控制蓝藻水华的发生。

三、蓝藻防治工作方案的制定。

1. 蓝藻防治工作方案的制定目标。

蓝藻防治工作方案的制定目标是有效防治蓝藻水华,改善水体生态环境,保护水源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态健康。

2. 蓝藻防治工作方案的制定原则。

蓝藻防治工作方案的制定原则是科学合理、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分阶段实施、保障安全。

浅谈蓝藻水华的危害与防治

浅谈蓝藻水华的危害与防治

&" 北京水产
!""#$%
!+ 肠炎病
由肠型点状气单胞菌引起。患病初期臀鳍基部或 鳍条充血, 解剖可见肠内粘液增多, 肠壁局部充血, 患 病后期, 体色变黑离群独游, 全部肠管发炎变红, 肠内 无食, 出现大量黄色粘液, 肛门发炎红肿, 此病主要危 害大鱼种和成鱼, 一般在水温 &/# 以上开始出现, .%7 月常见。 坚持在饵料中 防治方 法 : !不 喂 霉 烂 变 质 饵 料 , 平时注意定 添加 ’+&-的鲜大蒜汁或适量大蒜素预防, 期泼洒生石灰预防消毒。 " 治疗可采取水体 ’+$,,) 强 氯 精 消 毒 的 同 时 ,按 照 每 &’’5* 饲 料 拌 入 土 霉 素 连续投喂一周。 "’%&’’* , $+ 赤皮病 病原是荧光假单胞菌。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充 血发炎呈红 色 ,严 重 时 鱼 的 上 下 颌 及 鳃 盖 也 充 血 发 炎, 各种规格鱼种均易患此病, 特 别 是 7、 6 月份受机
一、传染性疾病 究竟是细菌还是病毒引起, 目前尚无定论。与在 常规品种中流行的暴发性出血病相似, 鱼体内外不同 部位出现不同程度充血, 特别是头部、 眼眶、 鳍条基 部、 肌肉、 肠道充血明显, 肛门红肿, 鳃丝颜色变淡, 甚 至腐烂, 有的病鱼肝、 肾、 脾等脏器也呈点状充血。水 水质恶化, 规 格 在 $%&’() 的 苗 种 易 患 温 !"# 以 上 , 此病。 有条件者注入地下水, 降 防治方法: ! 加注新水, 低水温。 "患病鱼按照每公斤体重 !’%$’)* 新肥素拌 结合拌饵投喂鱼 饵投喂。#’+$,,) 强氯精全池泼洒, 血散或鱼血康, 剂量为日投饵量的 &+!- 左右, 连用一 周。 $ 用含 ’+&,,) 有效碘的碘伏全池泼洒或适量加 大剂量浸泡处理。 &+ 烂鳃病

污水排海引发的蓝藻水华问题与应对措施

污水排海引发的蓝藻水华问题与应对措施

污水排海引发的蓝藻水华问题与应对措施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污水排放问题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严重环境挑战之一。

其中,污水排海引发的蓝藻水华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污水排海引发的蓝藻水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污水排海引发的蓝藻水华问题污水排海是指将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直接排入海洋,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污水处理的问题,但也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其中之一就是蓝藻水华的形成。

蓝藻是一种微型藻类,它们在富含营养物质的水体中迅速繁殖,形成大面积的水华。

蓝藻水华不仅破坏了水体生态平衡,还会产生大量的毒素,对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威胁。

此外,蓝藻水华还会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水体缺氧,造成大量生物死亡。

二、应对措施1. 加强污水处理首先,要加强污水处理工艺,确保排入海洋的污水经过充分处理,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采用生物处理、化学处理等多种工艺结合的方法,有效去除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2. 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指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

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可以减少对海洋资源的开采,降低对海洋环境的压力。

例如,通过回收利用废水中的营养物质,减少对海洋的污染。

3. 加强监测和预警加强对海洋水质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现蓝藻水华的形成和发展趋势。

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水华事件。

4. 生态修复和保护对于已经受到蓝藻水华影响的海洋区域,需要进行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

通过人工引入适宜的生物种类,恢复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同时,加强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人类活动对海洋的破坏。

5.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公众环保意识的培养和宣传,提高人们对污水排海和蓝藻水华问题的认识。

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让公众了解到污水排海的危害,激发他们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三、结语污水排海引发的蓝藻水华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蓝藻水华污染的危害及其控制PPT课件

蓝藻水华污染的危害及其控制PPT课件
第9页/共22页
3.蓝藻水华污染危害
• 3.2 对生态多样性的危害:侵占其他藻类物种的生存空间,致使 物种多样性骤减。
第10页/共22页
3.蓝藻水华污染危害
• 3.3 对人文景观的危害:水华蓝藻覆盖水体表面,厚厚一层还发 出臭味,严重影响水域景观。
第11页/共22页
3.蓝藻水华污染危害
• 3.4 对人及牲畜动物的危害:蓝藻细胞破裂,向水体中释放藻毒素,被人或牲畜动物接触、饮用而致使中毒, 如皮肤过敏、肝中毒等,甚至会危及生命。
目录
• 前言简介 • 蓝藻水华爆发的原因 • 蓝藻水华污染的危害 • 控制方法 • 讨论与展望
第1页/共22页
1.前言简介
• 1.1 引言
• 2007年5月29日太湖蓝藻水华大规模暴发,引起无锡市200多 万居民饮水危机,给工业和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自此,蓝藻水 华事件开始被人们所熟知。
• 目前,已成为国内主要的水污染问题之一。
• 5.2 展望
① 重点研究如何改进单个独立处理工艺,发挥每一种工艺的优势,减少其处理工 艺的局限性,为后续处理带来方便。
② 不管是蓝藻控制还是藻毒素去除,这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如何将多种工艺进行组 合,争取效益最大化,是未来研究的重中之重。
③ 藻毒素去除技术中,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是比较高效、清洁的,但TiO2的负载一 直是一个难题,希望今后重点研究TiO2负载技术,以方便对TiO2粉体的回收。同时如 何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也是我们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稳定性差,对 群体性蓝藻去 除效果不佳
机理及中间产 物研究不透彻, 耗时长
第15页/共22页
4.1 蓝藻的控制方法
第16页/共22页
4.2 藻毒素的去除方法

蓝藻应急治理方案

蓝藻应急治理方案

蓝藻应急治理方案蓝藻是一种常见的淡水藻类,又称为蓝藻菌。

在一些湖泊、水库等淡水水域中,蓝藻会大量滋生,甚至形成蓝藻水华,对水质产生影响,影响周边生态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蓝藻应急治理方案,帮助居民了解如何应对蓝藻水华的出现。

蓝藻水华的危害蓝藻水华对水体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气味蓝藻水华消耗水中的氧气,释放出大量的氨气、硫化氢等有机物质,会产生难闻的臭味,会对周边居民造成困扰。

水质在蓝藻水华的生长过程中,蓝藻会吸收水中的大量养分,包括氮、磷等营养物质。

这些物质一旦进入水体中会使得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体缺氧和酸化,危及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水中生物的生存。

毒性蓝藻水华中还含有一些有毒的次生代谢产物,如腐酸等,这些有毒物质会对水生生物和周边居民产生危害。

蓝藻应急治理方案针对蓝藻水华的出现,需要采取积极的应急治理措施,以尽快恢复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应急治理方案:机械清除法机械清除法是指在蓝藻水华发生后,通过人工清除蓝藻的方式,来控制水华的扩散。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人工割草、引水、吸水等手段来实现,可以减轻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

但机械清除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较高且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大。

生态修复法生态修复法是指通过调整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来达到控制蓝藻水华的目的。

这种方法需要先找出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如农作物灌溉等,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

生态修复法需要时间比较长,但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比较小。

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是指通过添加化学药品的方式,来控制蓝藻水华的扩散。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添加氧化铜、硫酸铜、氢氧化铜等化学药品来杀灭蓝藻,但需要注意控制药品的用量和使用时间,以避免对水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结语蓝藻水华是一种常见的水体污染现象,对周边生态和居民的生活质量产生了影响。

针对蓝藻水华的出现,需要通过机械清除法、生态修复法、化学处理法等方式来进行应急治理。

但无论采取哪种应急治理措施,都需要注意不要对水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以达到尽快恢复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

太湖蓝藻治理措施

太湖蓝藻治理措施

太湖蓝藻治理措施一、背景介绍以太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也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过度开发和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以太湖蓝藻问题日益突出。

二、蓝藻的危害蓝藻是一种微生物,产生有毒物质,对水体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蓝藻水华不仅会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水生生物死亡,还会产生致病毒素,对人畜健康构成威胁。

三、治理措施1.减少污染源以太湖周边的农业、工业和生活污水等都是蓝藻滋生的重要源头。

因此,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加强工业废水处理、推广生态型污水处理设施等,是减少污染源的关键。

2.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恢复以太湖水质的重要手段。

引入湿地植物、浮岛等生态修复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水中污染物质、提高水质净化能力。

同时,适当调整湖泊水位,恢复湖泊的自净能力。

3.科学施肥农业面源污染是蓝藻滋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合理施肥是减少农业污染的关键。

科学制定农业施肥方案,合理选用肥料种类和施肥时间,减少肥料的流失和渗漏,是预防蓝藻滋生的有效手段。

4.加强监测与预警加强以太湖水质监测和蓝藻水华预警系统的建设,可以及时掌握湖泊水质状况和蓝藻水华的发生情况,做出及时响应和治理措施,避免蓝藻水华对水体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5.加强宣传与教育加强对公众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水资源利用意识,形成广大市民共同参与治理以太湖蓝藻的合力。

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形成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

四、成效与展望通过多年的努力,以太湖蓝藻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

水质状况得到改善,蓝藻水华发生频率和范围有所减少。

然而,治理工作仍面临挑战,需要进一步完善措施、加大力度,保持长期持续的治理效果。

总结:以太湖作为重要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蓝藻治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通过减少污染源、生态修复、科学施肥、加强监测与预警以及宣传与教育等综合措施,以太湖蓝藻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

然而,仍需要持续努力,进一步加强治理工作,保护好以太湖的生态环境。

滇池蓝藻水华综合防控关键技术与应用

滇池蓝藻水华综合防控关键技术与应用

滇池是我国第八大淡水湖,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是昆明市最大的自来水源地。

近年来,滇池水华问题频发,成为困扰昆明市民的重要环境问题。

滇池水华主要是由蓝藻引起的,蓝藻水华不仅影响了滇池的生态环境,还给城市的自来水供应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滇池蓝藻水华综合防控技术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滇池蓝藻水华的危害与成因1. 对环境的危害蓝藻水华会使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质恶化,影响生态平衡,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水生态环境的恶化。

2. 对城市自来水供应的影响蓝藻水华会导致藻类大量逝去并降解,产生臭味和异味物质,影响自来水的水质,给城市自来水处理带来压力。

3. 成因分析滇池水华的形成是由湖泊富营养化、氮磷含量高、水温升高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活动也是滇池水华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滇池蓝藻水华综合防控关键技术与应用1. 生物控制技术通过引入和培育一些具有高水平的生物控制蓝藻水华的微生物和浮游植物,来改变湖泊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流动过程,从而控制蓝藻组织生长。

2. 化学控制技术利用化学方法来控制蓝藻水华,包括投加杀藻剂、投加固氮剂等手段来改善水体的营养盐结构,控制水华的发生和发展。

3. 物理控制技术通过喷淋、搅拌、曝气等物理方法来改善水体的流动状况,减少蓝藻在水体中的滞留和生长。

4. 生态修复技术通过人为手段引入适当的水生植物和动物,修复水体的生态平衡,减少蓝藻水华的发生。

5. 应急处理技术在水华暴发时,采取防治措施,包括机械收割、高压水枪清洗等手段来应急处理已经形成的蓝藻水华。

三、滇池蓝藻水华综合防控技术的应用实践1. 技术实验相关单位和专家学者对滇池蓝藻水华综合防控技术进行了多次实验,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和经验。

2. 工程应用在滇池及其周边区域开展了多项水华综合防控工程应用实践,包括投放生态修复材料、喷洒杀藻剂等措施。

3. 效果评估了解各种综合防控技术在滇池水华治理中的应用效果,不断进行效果评估和技术改进。

蓝藻水华形成的机制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

蓝藻水华形成的机制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

蓝藻水华形成的机制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近年来,蓝藻水华成为了水体污染治理的一个热点问题。

蓝藻水华不仅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而且对人类的健康也存在潜在风险。

因此,对蓝藻水华形成的机制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的控制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一、蓝藻水华的形成机制蓝藻水华的形成与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浓度密切相关。

一些研究表明,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含量过高,会促进蓝藻的生长繁殖,从而形成水华。

此外,夏季高温天气,水温升高,也会促进蓝藻的生长繁殖。

此外,流域面积的变化也会影响水华的形成,流域面积大的水域,往往更容易出现蓝藻水华。

二、蓝藻水华的危害蓝藻水华的形成不仅会使水体变得浑浊不清,而且还会释放出大量的有毒物质,如蓝藻毒素等。

这些物质会对水生生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同时,人们如果长期饮用含有蓝藻毒素的水,也会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如胃肠炎、脑水肿等。

因此,对蓝藻水华的治理迫在眉睫。

三、对蓝藻水华的治理方法对蓝藻水华的治理方法,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控制蓝藻水华的形成。

这需要从源头上控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的输入,减少流域中的污染源,降低水体营养盐的浓度,从而减少蓝藻的生长繁殖。

其次,对于已经形成的蓝藻水华,可以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方式进行治理。

物理治理:物理治理主要是利用人工或机械等方式将蓝藻水华集中,然后再进行吸收、过滤等方式进行处理。

不过,物理治理方法的效果并不太理想,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化学治理:化学治理主要是通过投放化学药剂来抑制蓝藻的生长繁殖。

不过,这种方法的副作用比较大,会对水体中的其他生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生物治理:生物治理主要是利用一些对蓝藻具有天然或人工抑制作用的微生物、植物等进行治理。

这种方法比较符合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效果也比较好。

综上所述,蓝藻水华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对其治理迫在眉睫。

在治理蓝藻水华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治理,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藻类污染控制及藻毒素的去除

藻类污染控制及藻毒素的去除

蓝藻污染控制及藻毒素去除1研究背景1.1蓝藻污染的现状蓝藻是一种单细胞水生生物,通常数百个蓝藻细胞聚在一起,由于细胞中含有气泡核,所以蓝藻能浮游在水面。

浮游在水面的蓝藻群体增值到一定程度便形成水化现象。

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

据报道我国近几年蓝藻污染事件频发,导致大规模水体被污染。

其中,滇池、玄武湖、太湖等淡水湖先后爆发蓝藻污染事件,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

蓝藻的泛滥, 会造成鱼虾死亡, 导致水体污染,水道堵塞,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除此之外, 蓝藻还会分泌产生藻毒素。

1.2藻毒素的危害囊藻毒素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七肽单环肝毒素,会严重地危害人类的健康. 有数据表明,蓝藻毒素是诱发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的医务人员曾对蓝藻毒素做过相关的研究, 结果表明,蓝藻毒素与乙型肝炎、黄曲霉素三害联手,诱发肝癌的概率远大于单一因素或双害因素的致癌概率.实验表明,携带以上三种毒素的转基因鼠肝癌发病率半年达到了32% , 而一年后更是高达56%以上.而且,蓝藻毒素能引起学龄儿童的肝损伤, 从小埋下罹患肝癌的祸根.1.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综上所述,蓝藻大范围的爆发会对水体造成严重影响。

首先富营养化会影响水体的水质,会造成水的透明度降低,使得阳光难以穿透水层,从而影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能造成溶解氧的过饱和状态。

溶解氧的过饱和以及水中溶解氧少,都对水生动物有害,造成鱼类大量死亡。

同时,因为水体富营养化,水体表面生长着以蓝藻、绿藻为优势种的大量水藻,形成一层“绿色浮渣”,致使底层堆积的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和一些浮游生物产生的生物毒素也会伤害鱼类。

其次暴发的蓝藻多数具有毒性,其释放的藻毒素是强烈的肝脏肿瘤促进剂,会对人体及牲畜的健康产生影响,更有报道有动物或人类饮用或接触含藻毒素水而中毒甚至死亡。

所以,蓝藻污染控制的技术及藻毒素的去除技术对保证安全用水及人体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蓝藻类污染物的控制技术目前蓝藻污染控制单元技术可归结为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等三种。

蓝藻水华对鱼类的危害和蓝藻水华的控制我国蓝藻蓝细菌分布广泛

蓝藻水华对鱼类的危害和蓝藻水华的控制我国蓝藻蓝细菌分布广泛

蓝藻水华对鱼类的危害和蓝藻水华的控制我国蓝藻(蓝细菌)分布广泛,养殖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养殖中后期水温适宜,水体pH升高,导致近几年来全国主要鱼类养殖区养殖中后期蓝藻大量繁殖和高密度聚集,水华频繁发生,给鱼类养殖带来很大的危害。

我国大型湖泊由于水体日趋严重的富营养化而加剧了蓝藻水华的频繁发生,如我国云南滇池、太湖、巢湖等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蓝藻水华发生。

蓝藻水华发生时,蓝藻漂浮于水面成翠绿色的水体或薄层,江浙一带称为“湖靛”,福建称“铜锈水”。

通过调查发现,微囊藻是我国湖泊最常发生的蓝藻水华之一,微囊藻是一种能形成囊状不定形群体的藻类,其群体常由几十个、数百个甚至上千个单个细胞组成。

通过对广州番禺养殖池塘、湖北东部多个水库,江苏滩涂等地多个养殖池塘发生的蓝藻水华进行分离、检验,发现主要是由微囊藻繁殖发生的水华。

一.蓝藻水华形成的条件蓝藻水华多发生在夏季6~9月,有明显的季节性,温度、光照、营养物质、气候条件等都有可能成为制约因素。

适宜的水温(20℃以上),水体富营养化,较高的pH值,适宜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蓝藻形成气囊,上浮到水体表面,群体繁殖迅速,利于蓝藻水华在水面的形成。

二.蓝藻水华对水体环境的影响蓝藻是养鱼池塘中常见的藻类之一,数量多时易形成水华。

1.鱼类不喜摄食蓝藻,藻类难以消化,利用率低,但在水华盛期鲢、鳙、鲤和草鱼的肠道里混有大量藻体,对其前、中、后肠的内含物进行镜检时看到一个个藻团完好无损,不易消化;2.水体生物多样性急剧降低。

蓝藻大量繁殖恶化了池水的通风及光照条件、抑制了鱼池中浮游生物有益种类的生长繁殖、阻碍水藻的光合作用,挤占鱼类易消化藻类的生存空间,使鱼池中的丝状藻和浮游藻等不能合成本身所需要的营养成分而死亡;3.蓝藻大量繁殖以及死亡藻类的分解,消耗了大量溶解氧,可以导致水体缺氧甚至无氧状态,易导致养殖水体发生泛塘;4.蓝藻大量死亡时容易败坏水质,可产生藻毒素、大量羟胺及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直接危害水生动物;5.死亡的蓝藻释放大量的有机质,刺激了化能异养细菌的生长,其中部分对鱼类来说是致病菌,导致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6.蓝藻大量繁殖时,散发腥臭味,影响水体的正常功能;7.环境恶化引起水生动物死亡。

蓝藻水华污水处理的挑战与应对

蓝藻水华污水处理的挑战与应对

开展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
建立技术创新激励机制,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和
03
核心竞争力。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绿色发展理念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 蓝藻水华污水危害的认识,增强
环保意识。
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鼓励企 业和个人减少污染物排放,从源
头上预防蓝藻水华的发生。
建立环保公益组织,推动社会各 界参与蓝藻水华防治工作,形成
02
蓝藻水华污水处理面临的挑 战
污水处理技术的局限性
01
02
03
技术更新滞后
当前污水处理技术难以满 足日益复杂的蓝藻水华处 理需求,技术更新速度滞 后。
处理效率低下
现有技术对蓝藻水华的去 除效率较低,无法有效解 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技术适用性不足
不同地区、不同水质条件 下的蓝藻水华需要不同的 处理技术,现有技术适用 性有限。
设施分布不均
设施分布不均衡,部分地区存在设施过于集中, 而其他地区则缺乏设施的现象。
设施维护不善
部分地区设施老化、维护不善,无法满足蓝藻水 华处理的需求。
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环境风险
生态影响
污水处理过程中可能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如破坏水生生物栖息地、影响水质等。
异味污染
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异味,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
美国的“清洁水法案”
美国政府通过实施“清洁水法案”, 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的投入 ,同时强化排放标准的执行和监管, 取得了显著成效。
国际经验的借监管力度,确保达标排放,同时加
强蓝藻水华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
推进技术进步
02
鼓励研发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和蓝藻水华防治技术,提高处理效

蓝藻水华的常见危害及防控措施

蓝藻水华的常见危害及防控措施

蓝藻水华的常见危害及防控措施蓝藻水华的常见危害及防控措施蓝藻水华是水体中的蓝藻快速大量增殖形成肉眼可见的蓝藻群体或者导致水体颜色发生变化的一种现象,严重时可在水体表面漂浮积聚形成一层绿色的藻席,甚至藻浆,蓝藻水华发生的根源主要在于水体富集了过多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

近年来,蓝藻水华在养殖水体中呈现高发、频发、暴发态势,笔者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对作一概述,以期为养殖生产作参考。

一、常见危害1、消耗水体溶解氧当养殖水体中的蓝藻形成水华时,一方面严重抑制了浮游植物因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另一方面也阻隔了空气中的气氛进入养殖水体,因而导致养殖水体中溶解氧严重不足,长时间出现缺氧或者亚缺氧状态,使养殖水体持续恶化,从而直接或间接的加剧了药害事故的频繁发生。

2、降低生物多样性当养殖水体中的蓝藻形成绝对优势种群时,蓝藻的过度增殖加剧了养殖水体通风及光照条件的持续恶化,抑制了养殖水体中有益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阻碍了其它藻类的光合作用,使养殖水体中的丝状藻类和浮游藻类等不能合成本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而死亡。

3、产生有毒有害物质蓝藻大量死亡时会产生蓝藻毒素、大量羟胺及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败坏养殖水体,直接危害养殖动物,间接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身心健康;另外死亡的蓝藻释放大量有机质,散发腥臭味,刺激了化能异养细菌的滋生,其中大部分化能异养细菌对水产养殖动物来说并不是有益菌,而是致病菌,从而进一步导致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的发生。

二、蓝藻发生原因1、水温:蓝藻的生长速度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加快。

在常温条件下,一些有益的单细胞藻类生长速度并不比蓝藻慢,只有当气温达到20℃以上,水温25-35℃时,蓝藻的生长速度才会比其他藻类快。

所以受其它藻种的生长制约,蓝藻并不可能在常温条件下大规模暴发,只有进入高温季节,蓝藻的生长速度优势才会体现出来。

所以温度是蓝藻暴发的主要因素之一。

2、富营养化:进入养殖高峰期后,养殖水体中富营养化,养殖生物自身的排泄物对养殖水体也是一种污染。

淡水养殖中蓝藻水华的危害及治理方法

淡水养殖中蓝藻水华的危害及治理方法

死亡 的蓝 藻 释放 大 细菌 的生 长 , 中部分 纽 其 易导 致继 发感 染 细菌性

土 颗粒 与 藻华 大 小相 近 时 的 清 除效 率最 高 ,并 且认
养殖技术顾 问 2 1 . 027
水 产 工 程
为水 中 的离 子 作用 力 对藻 类水 华 的清 除 起 了关 键 的 作用。 .
入合适 的其他生物 , 如鱼类 、 贝类等 , 直接或 间接 以 藻类为食 ,从而抑制藻类 的过度生长控制其危害程 度 。放 养滤食 性鱼 类 , 直接控 制 水华 蓝 藻 的生物 操纵 技术 已在国内外一些水体多次实践 ,并收到一定 的 成效 。巴西某个热带水库用鲢进行 中型受控生态 系 统 试验 的结 果表 明 , 能 成功地 控 制微 囊 藻水 华 。鱼 鲢 类 的放养对 藻类 种群 的大小及 结构 的影 响是 巨 大 的, 鲢鳙 的放养直接或间接降低 了水华 的种群 , 对维 持生态平衡 , 抑制水生藻类生长 , 缓解 富营养化有 积 极 作用 。然 而也有 人持 相反 观点 , 为鲢 鳙 鱼摄食 了 认 水 体 中大 型浮 游 动物 ,而 这 些 浮游 动 物 是 藻类 的天 然牧食者; 并且鲢鳙鱼对蓝藻的水化利用率较低 , 排 出的 粪 便又 是 浮性 的 ,粪 便 中大量 的 未 被 消 化 的蓝
并且 当天池塘 要 注意增 氧 。
白天蓝藻 进行 光合 作用 时 ,H值 可上 升到 l p 0左 右 , 鱼体硫胺 酶 的活性 增 加 , 使 维生 素 B 迅 速发 酵 分
解 , 水 产动 物缺 乏 素 B , 使 导致 鱼 类 中枢 神 经和 末 梢
系 统失 灵 , 兴奋 性 增 加 , 动 加剧 , 挛 和 身体 失 衡 。 活 痉 所 以 , 在饲料 中添加适 量 的维 生 素 B。 应

淡水养殖过程中蓝藻水华的危害及控制

淡水养殖过程中蓝藻水华的危害及控制

要是由于水体生态不平衡 、 氮磷含 量和有机
物浓度控制不当而导致的 , 以要 真正控制 所 蓝藻的暴发 。通过利用不同藻类对营养元素
蓝藻水华是水体 中的蓝藻快速大量增
不足 。 造成上 下水层溶氧差 别大 , 长
时间 出现缺 氧或 者亚 缺氧状 态 . 使 养殖水体持续恶化 。另一方面当蓝藻大量 死亡时可使水 中的溶解氧迅速下降 .造成 鱼 、虾等养殖对象因失去氧源窒息而大量 死亡 。这种现象常发生在连续数天阴雨后 天气突然转晴 。

色 ( 由蓝藻大类 中的铜绿微囊藻和不定微 囊 藻产生 ) 或者是蓝绿色( 由蓝藻大类 中的 鱼腥藻和颤藻产生 )产生这两种水色的同 .
时, 一般会在池塘 四周 ( 尤其 是下风 口) 浮
有 一层翠绿色 的膜 ,太 阳下其颜色呈绿色
油漆 状 。
方面蓝藻在生长代谢活 动中可以分
泌一种含有胺类化合物的外毒 素, 坏鱼 、 破 虾等养殖对象的鳃组织 ,干扰其新 陈代 谢
用 “ 施瑞福水质方案 B型”在蓝藻分布 区泼
蓝藻水华发生时 .死亡的蓝藻释放大量 有机质 , 沉积到水底 , 大量耗氧 , 散发腥臭味 , 刺激 了化能异养细菌的滋生 ,其中大部分化 能异养细菌对水产养殖动物来说并不是有益 菌, 而是致病菌 , 从而进一步导致继发感染细 菌性疾病 的发生 。 过去 , 遇到蓝藻暴发 , 大多数养殖户都是 用 杀藻剂( 酸铜 、 硫 扑草 净等) 藻 , 杀 局部用药
一7 5—
— 生 i 。 ∥ 掬》 瓣瓣 蠹 赫 9 ∞ ≮ i ■ 物技拳 磐 j : 辫 i i 撇 嘲罐 : 毵
4产 生 恶 臭 味 。 集 于 池 底 . 富
被发现 , 在有风或者开增氧机的情况下 , 水面

蓝藻防控及处理方案

蓝藻防控及处理方案

蓝藻防控及处理方案引言蓝藻,又称为蓝藻细菌,是一类原核生物,广泛存在于水体中。

在适宜的条件下,蓝藻能够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对水体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针对蓝藻的防控和处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蓝藻防控及处理方案。

蓝藻的影响水体生态系统破坏大量蓝藻的繁殖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

蓝藻会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导致水中其他生物缺氧甚至死亡。

同时,蓝藻在繁殖过程中分泌毒素,对水生生物产生毒害作用,进一步削弱水体的生态系统。

对人类健康的威胁蓝藻所分泌的毒素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

人们通过饮用受蓝藻水华污染的水源或直接接触蓝藻水体,可能引发中毒反应,如呕吐、腹泻、过敏等。

严重的中毒情况还可能对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蓝藻防控方案为了有效防止和减少蓝藻水华的发生,以下是一些蓝藻防控方案的探讨。

水环境管理水环境管理是蓝藻防控的基础。

通过加强水体监测,及时掌握水质状况,可以及早发现蓝藻的异常增长情况。

一旦发现蓝藻水华的迹象,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蓝藻生态控制蓝藻的繁殖需要适宜的生态环境。

因此,通过调整水体的生态环境,可以有效控制蓝藻的繁殖。

1.营养盐控制:蓝藻的繁殖需要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盐。

通过减少水体中的营养盐浓度,可以抑制蓝藻的生长。

可以采取生物除磷、植物修复等手段来降低水体的营养盐含量。

2.增加水体流动性:蓝藻更适宜在静止水体中生长,并且能够形成水层。

通过增加水体的流动性,可以破坏蓝藻的生长环境,减少其繁殖。

化学控制对于已经形成的蓝藻水华,可以通过化学控制来处理。

1.高效氧化剂:高效氧化剂可以在短时间内使蓝藻细胞破裂,释放出毒素,并进一步破坏蓝藻细胞的结构。

常用的高效氧化剂包括过氧化氢、高锰酸盐等。

2.杀藻剂:杀藻剂可以抑制蓝藻的生长,减少其数量。

常用的杀藻剂包括硫酸铜、杀藻灵等。

生物控制利用天敌来控制蓝藻的繁殖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1.鱼类:某些鱼类对蓝藻有天然的捕食作用,可以通过放养适量的鱼类来减少蓝藻的数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安全、
成本低、环境 影响小
微生物生长环
境苛刻,耗时 长
消失
4.2 藻毒素的去除方法
方法
原理
优点
缺点
化学药剂 氧化法
要包括氯化氧化法、高锰酸钾
氧化法、臭氧氧化法以及 Fenton试剂氧化法
在去除藻毒素 的同时,还能 够达到去除异 味及消毒效果
易产生中间副
产物,造成二 次污染
化 学 法
光降解与 光催化氧 化法
3.蓝藻水华污染危害
3.1 对水产养殖的危害:蓝藻爆发性生长,覆盖 水体表面,影响水体正常的溶解氧交换,致使鱼 虾类大量死亡。
3.蓝藻水华污染危害
3.2 对生态多样性的危害:侵占其他藻类物种的生 存空间,致使物种多样性骤减。
3.蓝藻水华污染危害
3.3 对人文景观的危害:水华蓝藻覆盖水体表面, 厚厚一层还发出臭味,严重影响水域景观。
完善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废水达标排放;
农业生产中,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二是末端治理,分为蓝藻控制方法及藻毒素的 去除,其大体分为三类:物理法、化学法、生物 法。
4.1 蓝藻的控制方法
方法
原理
优点
缺点
人工和 机械打 捞
根据风向、水流方向,分河 段使用围栏进行截留、堆积, 然后通过人工、机械打捞
目前,已成为国内主要的水污染问题之一。
1.前言简介
1.2 蓝藻水华
大量的氮、磷污染物,这就导致了水中营养物质不断增多,使得 一些营养型物质生长旺盛,特别是蓝藻、红藻的数量爆发性生长,其 他藻类则逐渐减少,藻类及一些浮游生物死亡后,被水体中的耗氧微 生物不断分解,大量消耗了水体中的溶解氧,鱼虾类生水生生物因缺 少氧气而不断出现死亡,其残体在腐烂过程,不但污染水质,同时又 将其自身的氮、磷营养物质释放到水体中,供新一代的藻类生长所需, 就这样处于不断的恶性循环中,致使蓝藻爆发。
微滤、气浮这两种方法还只适合处理小河段水域,大规模使用还不大 现实;
超声波除藻、化学控藻都是非常快捷、有效的,可以在蓝藻水华爆发 初期及时杀死藻细胞,抑制其爆发性生长,但是藻细胞的破裂,大量藻 毒素分散于水体,易造成二次毒素污染;
综上比较,其生物控藻法就比较清洁,操作简单,除藻效果也比较好, 但见效周期长,系统不稳定也是其局限性。
蓝藻水华污染的危害及其控制
专业:环境科学
目录
前言简介 蓝藻水华爆发的原因 蓝藻水华污染的危害 控制方法 讨论与展望
1.前言简介
1.1 引言
2007年5月29日太湖蓝藻水华大规模暴发,引起 无锡市200多万居民饮水危机,给工业和生活带来了 巨大影响。自此,蓝藻水华事件开始被人们所熟 知。
图1.蓝藻水华爆发机理图
2.蓝藻水华爆发的原因
2.1 工业、生活污废水的大量排放。
2.蓝藻水华爆发的原因
2.2 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氮磷化肥等随雨水 冲刷进入水体。
2.蓝藻水华爆发的原因
2.3 环境因素 蓝藻水华多发生在夏季6-9月,温度、光照、PH、营养
条件等各方面适宜,是蓝藻等藻类爆发性生长的黄金时期。
紫外线照射时,TiO2会表面生 成羟基自由基等强氧化活性基
团,能够破坏蓝藻肝毒素Adda 基团的共轭双键,使藻毒素的毒 性降低或消失
高效、快速、 清洁、最终产 物低毒或无毒 性,
技术要求高,成 本高,无紫外线 照射时则失效
电化学降 解
发生电子反应,生产自由基再 破坏藻毒素中Adda基团的共轭 双键来降低毒性的间接降解
化混凝 蓝藻颗粒快速下沉,再进行混
控藻 凝沉淀以达到除藻效果
鱼类控 蓝藻是鲢鱼、花白鲢等滤食性
生 藻法 鱼类很好的天然饵料


微生物 控藻
某些微生物能够释放对藻类有 害的物质或者促进食藻生物的 繁殖,从而杀灭水体中的藻类
优点
缺点
除藻方法简单、 省时省力、除藻 效率高
除藻效率高,可 达99.5%
对环境影响小, 除藻效果好
短期内快速有 效
费时费力,容易 复发
物 理 控
微滤法
使用滤网直接滤去水体中大 于或等于其孔径大小的藻类
操作工艺简单, 对浊度、色度、
运行维护成本 有机物等去除效

果不佳

向水中通入大量高度分散的
方 法
气浮法
微细气泡,使其与藻细胞发生 除藻效率高, 粘附作用而结合上浮至水面 可达94%
藻类残渣难以处 理,气味较大
3.蓝藻水华污染危害
3.4 对人及牲畜动物的危害:蓝藻细胞破裂,向水体中释 放藻毒素,被人或牲畜动物接触、饮用而致使中毒,如皮 肤过敏、肝中毒等,甚至会危及生命。
4.控制方法
蓝藻水华的控制方法分为两部分:
一是源头治理,主要有:
取缔化学重工企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提高污水排放标准,限制工业污废水的排放;
吸附容量大、 吸附解吸速度 快,去除率可 达99%
生产过程较复 杂,价格较高, 不适合大规模 使用

有微滤和超滤(0.01-1μm)、反 膜滤法 渗透和纳滤(1-10nm)这四种技

去除藻毒素效 果好
造价昂贵,技
术要求高,系 统运行不稳定
微生物能够破坏蓝藻肝毒素结构

物 法
微生物 降解
中 Adda 基团的共轭双键,使环状 结构转化成线性结构,进一步降解 成短肽,从而使藻毒素毒性降低或
清洁、对环境影 响小
易对水域环境 造成二次污染, 影响水质及水 生生物的生存
易造成藻细胞 的破裂,使溶 解性藻毒素释 放
稳定性差,对 群体性蓝藻去 除效果不佳
机理及中间产 物研究不透彻, 耗时长
4.1 蓝藻的控制方法
4.2 藻毒素的去除方法
方法
原理
优点
缺点
物 理
活性炭 吸附法
活性炭纤维经中90%以上为微孔, 使它在吸附微囊藻毒素的同时也 吸附水体中的微生物,被吸附的 微生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解藻 毒素而使其被去除
后除去
超声波 除藻
利用超声波使藻类细胞壁破 清洁、高效、
裂,破坏其胞内结构,使其死 速度快、对环

境危害小
能耗大;易导致溶 解性藻毒素的释 放
4.1 蓝藻的控制方法
方法
原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化学药 剂法
利用除藻剂、杀藻剂以及金属 盐等,通过其氧化作用直接破 坏藻类细胞,使其死亡

法 压力强 外部加压,使蓝藻气囊破裂,
高效、快速,
去除率最高可 达98%,具有 非常好的应用 前景
能耗高,
5.讨论与展望
5.1 讨论
综上对蓝藻及藻毒素的各去除方法比较发现,其都或多或少的存在 着许多的局限性。
就控藻方法中,人工或机械打捞在蓝藻爆发期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 上减少蓝藻蔓延,但是对于一些大的水域,这就显得捉襟见肘,而且费 时费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