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规定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46e1f9a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3e.png)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确保矿井生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矿井所有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工作。
第三条顶板管理工作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煤矿安全规定,并按照本制度要求进行操作。
第四条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包括顶板支护、预警监测、预控预警、喷射锚杆预支护和顶板下沉治理等内容。
第五条顶板管理工作要加强技术培训和考核,提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
第六条顶板管理工作应实行全员参与、层层负责、分类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第七条顶板管理工作应强化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整改,并追究责任。
第二章顶板支护管理第八条顶板支护是采煤工作面控制顶板下沉和防止顶板事故发生的关键工作。
第九条顶板支护必须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严禁私自变更和减少支护装置的数量。
第十条顶板支护应确保支护装置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定期检查和维护支护设备。
第十一条顶板支护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进行质量检验。
第十二条顶板支护工作要做好记录,包括支护装置的安装情况、检查维护情况和更换情况等。
第十三条顶板支护工作要定期组织技术交流和经验总结,提高支护工作水平。
第十四条顶板支护工作中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第三章预警监测管理第十五条预警监测是对顶板下沉、位移和破坏的监测工作,目的是提前预警,防止顶板事故发生。
第十六条采煤工作面应设置合理的预警监测点,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七条预警设备和仪器要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第十八条预警监测数据要及时上报,并做好记录和分析,制定相应的处置措施。
第十九条预警监测数据异常的,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处置,确保矿井安全。
第四章预控预警管理第二十条预控预警是在顶板下沉和破坏前,通过工作面支护调整来控制顶板运动和防止事故发生。
第二十一条采煤工作面支护要根据顶板运动的预警数据,及时进行调整和加固。
顶板支护管理规定(5篇)
![顶板支护管理规定(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b8cd731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1.png)
顶板支护管理规定一、一般规定(一)采煤方面第1条:采煤工作面要根据相邻工作面的矿压观测数据,严格按规定进行支护设计。
确定的支护方式、支护参数应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第2条: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应在工作面投产前____天完成编制、审批、贯彻工作,并上报集团公司有关部门室备查。
第3条:工作面初采、末采、过地质构造、切眼扩刷、安装和回撤都必须制定顶板管理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第4条:工作面初采必须按规定进行矿压观测工作,工作面结束后____天内必须写出生产技术工作总结,并存档备查。
(二)开掘方面第5条:每一开掘工作面设计前地质部门必须提供总工程师审查的地质说明书,生产技术部门依据地质报告、支护技术规范、已掌握的支护监测资料进行支护设计,报总工程师批准。
第6条:生产设计部门在进行支护设计时,锚杆支护巷道顶部锚杆必须使用树脂锚杆,高应力区必须采用左旋螺纹钢全锚锚杆,帮锚杆回采侧推广使用玻璃钢锚杆,巷道两肩角锚杆推广使用多功能(调心)托板或楔形托板,巷道净断面尺寸必须按支护量最大允许变形后断面计算。
第7条:施工队组(区)技术员在开工____天前要编制好符合实际条件的作业规程。
作业规程要依据巷道断面、地质条件、采动影响、服务年限和其它具体情况综合验算支护设计参数,进一步确定支护形式。
支护相关参数如锚杆(喷)支护的形式、规格、间排距、扭矩(紧固力)安装角度、锚固剂的规格及锚固形式、混凝土标号、配比、喷厚、金属网(梁)及托板的规格形式,架棚支护的规格、形式、棚距、以及永久(临时)支护到迎头的距离等均必须在作业规程中规定,凡不包括有支护设计的作业规程一律视为不合格规程,严禁使用。
第8条:施工期间队组技术员要经常及时地生产地测部门反映本工作面的地质条件变化情况。
遇到断层、无碳柱、顶板破碎、顶板风氧化、含水层或淋水加大、小煤窑、煤层坡度变化、空巷、大断面等特殊情况应及时调整支护参数,调整支护参数必须有支护变更设计,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综采工作面两顺槽采空区顶板管理规定(定稿)
![综采工作面两顺槽采空区顶板管理规定(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5adf6cf6910ef12d2af9e763.png)
综采工作面两顺槽三角区顶板管理办法为了更好地抓好综采工作面两顺槽顶板安全管理,确保两顺槽采空区顶板随工作面推进及时垮落,减少悬顶面积,防止顶板及次生事故发生,针对我矿22113综采工作面进风巷条件以及历年综采工作面两顺槽采空区顶板管理措施,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一般规定1、综采工作面端头支架必须超前拉出,初撑力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4.0m以下采高的工作面生产期间端头架要超前拉出,检修期间端头架正常支护即可。
2、综采工作面两顺槽采空区悬顶滞后切顶线超过10m时,必须采取专项措施,避免悬顶面积进一步扩大。
3、防止悬顶面积扩大的措施以退锚索为主,辅以退锚杆措施。
4、在充分实施退锚索、锚杆(以后简称“退锚”)措施后,仍不能有效控制悬顶面积扩大时,可采取爆破强制放顶措施。
按高瓦斯区域管理的综采工作面严禁采用爆破强制放顶的办法进行采空区悬顶处理。
5、按高瓦斯区域管理的综采工作面确实无法有效解决悬顶问题时,要采取在综采工作面隅角施工快速密闭挡风墙等措施,以控制向采空区后部漏风,阻止遗煤氧化,消除采空区自然发火隐患和减少顶板突然垮落时有害气体涌出量。
二、退锚规定要求各矿井必须成立以生产矿长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退锚领导小组,认真分析工作面地质条件,并结合工作面基本情况,研究制定针对不同区段的专项退锚安全技术措施,经总工程师组织会审,对施工人员培训后方可实施。
(一)基本要求1、根据综采工作面上下顺槽三角区顶板垮落情况,当悬顶滞后切顶线超过10m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退锚措施。
2、必须制定人员进入退锚区域的安全技术措施,设置敲帮问顶工具和明显的警示标识。
3、退锚器、泵站、开关、涨拉泵等工器具必须符合设备完好标准要求。
4、进行退锚作业之前,必须保证两顺槽超前支护到位。
端头架前梁接顶严密,初撑力符合规程要求。
在预退锚区域设置警戒线。
5、在机头实施退锚作业时,三机必须停止运行,闭锁并上锁,闭锁端头架及过渡架;在机尾实施退锚作业时,煤机在工作面中部至机头段割煤,闭锁端头架及过渡架。
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规定
![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e2e9fb05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11.png)
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规定
是对采掘工作面顶板的安全管理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括在这些规定中的条款和要求:
1. 顶板稳定性评估:在采掘工作面开始运营之前,需要对顶板进行稳定性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顶板破坏的风险。
2. 顶板支护方案:根据顶板评估结果,制定合适的顶板支护方案,确保采掘工作面的顶板稳定。
3. 顶板巡检:对采掘工作面顶板进行定期巡检,检查是否存在顶板松动、裂缝、下垮等安全隐患。
4. 顶板支护设施维护:保持顶板支护设施的完好性,及时修复或更换受损的支护设施,确保其正常功能。
5. 顶板预警系统:安装顶板预警系统,用于监测顶板的变形和位移,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6. 顶板事故报告:对于顶板事故,及时进行报告,详细描述事故原因和发生的情况,并采取紧急措施以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
7. 顶板培训:对参与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顶板管理的重要性和相关的操作规程。
8. 紧急撤离计划:制定顶板事故紧急撤离计划,并进行培训,确保所有工作人员熟悉撤离程序和安全出口的位置。
9. 顶板管理文件记录:对顶板管理的相关文件进行记录和归档,包括顶板评估报告、巡检记录、维护记录等。
10. 监督检查:定期进行顶板管理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及时整改,以确保顶板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92e45a81cc22bcd126ff0c19.png)
伪顶
炭质泥岩
0.2
灰黑色,薄层状,致密、性脆。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
一、工作面正常回采期间顶板管理 1、工作面严格按正规循环作业。 2、工作面支架完好,初撑力保证不小于24Mpa,泵站压力不小于30Mpa;两巷单体柱初撑力 不小于12 Mpa。 3、严格按规程要求执行跟机拉架,割煤后及时打出护帮板,不得滞后前滚筒,严禁出现空顶 情况。 4、工作面应达到质量标准化动态达标的要求,实现“三直一平、两畅通”。 5、作业过程中发现支架出现咬架、挤架、跺架、歪架的情况,要及时处理,所有支架、支柱 不得超高使用。 6、两巷超前支护长度、支护方式符合规程要求;单体柱完好,打设成线、且迎山有力,并做 好防倒措施,杜绝缺梁少柱及自动卸载现象。 7、端头管理: 1)工作面端头采用副架配合π钢一梁两柱支护,排钢与端头架搭接小于300mm或副架出现压 死的情况,需打设迈步抬棚支护;端尾采用迈步抬棚,2对、一梁四柱抬棚交替前移支护 顶板。 2)移架后端头(尾)单体柱必须及时回出,严禁滞后回收。 3)两端头出现悬顶垮落不实时,可在切顶线之后破网处理。破网时,必须确认退路畅通,并 在支护完好的顶板下进行操作。 4)端头、尾各5架上网管理顶板,联网时,网片与巷道顶网搭接不小于300mm,网片孔孔相 联,双丝三扣。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
二O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3#煤层顶板情况
顶板分类 名称 粉砂岩 老顶 砂质泥岩 粉砂岩 直接顶 砂质泥岩 厚度(m) 4.4 2.17 5.95 1.5 岩性描述
深灰色,中厚层状பைடு நூலகம்有大量植物化石。 灰黑色,中厚层状,含鳞木化石。 深灰色,厚层状,水平层理发育。 灰黑色,薄层状,含大量炭化植物化石。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
二、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期间顶板管理,除执行以上措施外,还应严格 执行以下措施。 1、做好工作面顶板周期来压预测工作,及时预报,队组及时采取措施加强支护。 2、观测工作面支架状态,保证支架支护强度,预防冒顶;两巷超前管理,单体柱 打设合格,发现有顶板下沉现象时,及时加密支护。 3、加强巷道顶板离层仪观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工作面煤墙片帮超过一个循环,要及时超前拉架管理顶板,顶板破碎区域跟机 带压拉架,不得滞后前滚筒。 5、加强液压系统排查,杜绝支架“跑、冒、滴、漏、串液”现象。 6、严格控制采高,顶板要割平,采高严禁超过规程规定。 7、割煤速度要匀速,紧跟采煤机拉架,必要时停机等待,严禁出现大面积空顶的 现象。 8、工作面煤墙片帮且顶板破碎区域、两端头顶板破碎区域要提前注浆加固煤墙。 9、当班所有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严禁遗留,不能处理的必须与下一班现场交 接清楚,严禁带病生产。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5a6eac0f650e52ea5518983a.png)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1、加强对顶板的支护强度,保证超前支护单体初撑力大于11.4MPa,工作面支架每次移架后初撑力要大于24MPa。
2、保证工作面支护质量,移架时需拉线作业,支架排成一条直线,其偏差不得超过±50mm;及时移架,端面距≤340mm;支架顶梁与顶板平整接实,最大仰俯角<7°;相邻支架顶梁不得有明显错差(不超过顶梁侧护板高的2/3);支架不挤、不咬;侧护板正常使用,架间空隙不超过规定(<200mm);支架垂直顶底板不歪斜(<±5°)。
3、保证支架液压系统完好,不漏液、不串液、不卸载,移架后手把及时回零位。
4、工作面正常回采期间采高控制在3.5~5.7m之间,煤层变薄或遇构造处,可适当割顶板或底板,工作面初次放顶期间,适当降低采高,将采高控制在3.5~4.5m。
5、支架顶梁接顶严实,支架前梁(伸缩梁)梁端至煤壁顶板冒落高度不大于300mm。
6、移架要坚持“小降快拉,立即支护”的原则,做到“快、够、正、平、净、严、紧”。
7、本工作面采取分段追机移架,全封闭及时支护顶板,护帮板及时护住煤壁,防止工作面出现片、漏现象。
8、当顶板破碎时必须采用“带压擦顶”移架。
9、两巷超前支护方式采用单体支柱配铰接顶梁托棚支护。
胶带机顺槽沿走向打三排托棚,超前支护长度保证不小于35m。
轨道顺槽沿走向打四排托棚,超前支护长度保证不小于50m。
若巷道压力显现较明显,上述支护方式不能满足支护要求,可采取在原有的支护基础上两棚梁之间再加一排(或两排)工字钢梁、采用一梁二柱加强支护。
10、采动影响范围内在巷道中部打一排托棚进行加强支护。
11、及时做好工作面顶板来压预测、预报工作,来压期间控制好工作面采高,加强煤壁、顶板管理。
12、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缩小悬顶面积,缩短空顶时间,以减少顶板下沉量。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范本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f329c5b9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5.png)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与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采煤工作面顶板的安全稳定运行,防止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
制定本制度的依据是《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二、责任与义务1. 顶板管理人员应严格落实本制度,负责顶板的巡查、监测和维护工作。
2. 采煤工人应主动参与顶板管理工作,严禁在煤矿工作面上操作机械或进行其他危险作业。
3. 煤矿企业应为顶板管理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设备,并落实相应的资金投入,确保顶板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顶板管理要求1. 巡查与监测(1)顶板管理人员应每班次对采煤工作面顶板进行巡查,记录顶板下沉、开裂、冒顶、下垮等情况,并及时上报。
(2)采煤工作面应配置必要的监测设备,进行顶板运动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应停止作业,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 预警与应急处置(1)顶板管理人员应建立顶板预警机制,利用监测设备的数据分析和预测能力,提前预警顶板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2)在顶板异常情况发生时,采煤工人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按照应急处置预案进行安全疏散和紧急维修。
3. 防止冒顶和支护加固(1)煤矿企业应根据采煤工作面的地质条件、矿压变化等因素,合理选择支护方式,并按照规定加固支护,确保顶板的稳定性。
(2)采煤工作面的冒顶风险较高时,应采取防冒顶措施,如搭设防冒顶架等,保证工作面安全。
4. 顶板维护与管理(1)顶板管理人员应定期对采煤工作面顶板进行维护,包括补强支护、清理漏矸、修补开裂等工作,确保顶板的良好状态。
(2)煤矿企业应提供必要的维护工具和设备,并对顶板管理人员进行维护操作培训,确保维护工作的质量。
四、安全教育与培训1. 煤矿企业应定期组织顶板管理人员参加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采煤工人应接受必要的安全教育,并了解顶板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在作业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五、奖惩措施1. 对于顶板管理人员在巡查和维护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对于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提醒和整改。
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5篇)
![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6cb474e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49.png)
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进一步加强顶板管理工作,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依据《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及公司有关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井下采掘工作面和拆除、安装工作面及在用巷道都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做好顶板管理工作。
二、职能界定1、技术部负责巷道支护设计及技术管理工作,负责采掘工作面地质构造的预测预报、顶板岩性分析工作。
结合我矿实际,指导施工单位作业规程、技术措施的编制工作,协调解决执行中的支护问题。
2、安全监察部负责监督检查顶板管理措施的贯彻执行,并组织各业务部门定期进行检查,对顶板事故进行分析和责任认定。
3、施工单位负责施工范围内的顶板巡查、管理工作。
三、一般规定1、技术部在巷道支护设计时可采用工程类比法。
首先根据相邻巷道的情况、巷道的断面以及服务时间等进行初步设计,然后根据初步设计进行施工。
在施工中观测巷道的变形情况、进行巷道的围岩稳定性分类、探测巷道顶板的分层情况等,根据观测情况对初步设计及时进行修改。
2、加强采、掘工作面地质构造区域的顶板监测和管理。
施工单位要及时制定预防顶板事故方案及相关措施,安全监察部负责检查落实执行情况。
3、安全监察部每月组织两次对井下所有巷道、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工程质量安全大检查,对检查过程中查出的隐患进行考核、通报,并要求相关单位限期整改。
4、各采掘队队长是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第一责任者。
跟班班长、安监员负责本班顶板管理方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顶板事故隐患,必须立即采取相应措施,预防事态扩大;出现顶板事故预兆时,要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及时向调度指挥中心、本单位负责人汇报,并组织现场人员撤离。
5、各采掘工作面要配备足够数量的备用料,以备应急之用。
6、对主要回风巷道支护情况的检查必须两人以上,并且事先联系好通风部门,由瓦检员陪同。
四、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1、巷道遇断层、陷落柱等地质构造及巷道开窝、切眼刷大、巷修、处理较大范围的冒顶以及其它特殊情况时,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检查监督执行情况。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5篇)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ffb3ef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1.png)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一、为进一步加强顶板管理工作,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回采操作规程》、《掘进操作规程》及上级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我公司井下采掘工作面和拆除、安装工作面及在用巷道都必须严格按照本规定,做好顶板管理工作。
二、管理机构及主要职责1、为确保本规定的严格执行,公司成立顶板管理领导组,负责组织、协调顶板管理的各项工作,检查、落实、考核本规定的执行情况。
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分管副总工程师成员:生产技术部、安全监察部、通风队主管以上人员,各采掘队队长2、生产技术部负责全公司巷道支护设计及顶板支护管理工作,负责采掘工作面地质构造的预测预报、探放水及顶板岩性取芯鉴定工作。
3、生产技术部技术组负责井下巷道支护及矿压的监督管理,同时,贯彻执行公司和上级技术主管部门有关巷道支护设计、规定,并结合我公司实际,指导施工巷道各类作业规程、补充措施的编制工作,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协调解决执行中的支护问题。
4、安全监察部负责监督检查顶板管理措施的贯彻执行,并组织各业务部门定期进行检查,对顶板事故进行分析和责任认定。
第二章、顶板检测分析制度为掌握矿压的基本规律,加强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管理,强化质量标准化意识,突出支护质量是采掘工作面安全生产的保证,杜绝支护事故的发生,综合分析矿山顶板控制问题,建立健全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和处理责任制,特制定制度如下:1、监测组织成立以副总工程师为组长,生产部技术主管为副组长,综采队队长及带班队长为成员的支护质量领导小组。
成立以综采队技术主为组长,安全班长和质量验收员为成员的支护质量监测执行小组。
由采煤队主管技术员抽调和培训测压人员组建测压组,对工作面支护质量进行监测。
特殊条件下由总工程组织召开支护质量会议,研究因顶板岩层变化加强支护管理的措施,并提出改善支护方式的建议,监督支护质量的班监工作,采煤队主管技术员对支护质量监测资料进行收集汇总。
采掘工程顶板管理规定范文
![采掘工程顶板管理规定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6f36f48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43.png)
采掘工程顶板管理规定范文一、总则随着采掘工程的不断发展,顶板管理成为保障采矿安全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工作。
为了规范采掘工程顶板管理工作,保证采矿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本管理规定。
二、责任分工1. 采矿单位负责设立顶板管理部门,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
2. 顶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制定顶板管理计划,并监督实施。
3. 采矿单位管理人员负责指导和检查顶板管理工作,认真调查事故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
三、顶板稳定性评估1. 在进行采矿工作前,必须进行顶板稳定性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顶板岩性、厚度、结构等特征,以及地下水位、应力情况等。
2.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顶板支护方案,并在采矿过程中动态调整,确保顶板的稳定。
四、顶板支护措施1. 采矿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顶板支护。
支护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质量检测合格。
2. 采矿过程中,必须定期检查顶板支护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及时修补或替换损坏的支护材料。
3. 顶板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培训,提高采矿人员的顶板支护技能。
五、重要岩层处理1. 在采矿过程中,如遇到重要岩层(如煤矸石、砾岩等)必须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防止其向工作面垮落。
2. 处理措施包括加固、支护、注浆等,必须经过专业人员评估,并按照评估结果进行施工。
六、顶板监测1. 采矿单位必须建立顶板监测系统,定期对顶板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顶板变形和开裂的问题。
2. 顶板监测包括实测和记录,实测数据必须准确可靠,并按照规定频率上报。
七、事故应急处置1. 采矿单位必须制定顶板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
2. 在发生顶板事故后,必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人员安全撤离,并组织抢救和事故调查等工作。
3. 事故调查报告必须详细记录事故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八、监督和检查1. 顶板管理部门必须定期检查和评估各个采掘工作面的顶板管理工作,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2. 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采矿单位的监督,并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综采工作面两顺槽采空区顶板管理规定
![综采工作面两顺槽采空区顶板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48d28e7c770bf78a6429547b.png)
综采工作面两顺槽三角区顶板管理办法为了更好地抓好综采工作面两顺槽顶板安全管理,确保两顺槽采空区顶板随工作面推进及时垮落,减少悬顶面积,防止顶板及次生事故发生,针对我矿22113综采工作面进风巷条件以及历年综采工作面两顺槽采空区顶板管理措施,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一般规定1、综采工作面端头支架必须超前拉出,初撑力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4.0m以下采高的工作面生产期间端头架要超前拉出,检修期间端头架正常支护即可。
2、综采工作面两顺槽采空区悬顶滞后切顶线超过10m时,必须采取专项措施,避免悬顶面积进一步扩大。
3、防止悬顶面积扩大的措施以退锚索为主,辅以退锚杆措施。
4、在充分实施退锚索、锚杆(以后简称“退锚”)措施后,仍不能有效控制悬顶面积扩大时,可采取爆破强制放顶措施。
按高瓦斯区域管理的综采工作面严禁采用爆破强制放顶的办法进行采空区悬顶处理。
5、按高瓦斯区域管理的综采工作面确实无法有效解决悬顶问题时,要采取在综采工作面隅角施工快速密闭挡风墙等措施,以控制向采空区后部漏风,阻止遗煤氧化,消除采空区自然发火隐患和减少顶板突然垮落时有害气体涌出量。
二、退锚规定要求各矿井必须成立以生产矿长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退锚领导小组,认真分析工作面地质条件,并结合工作面基本情况,研究制定针对不同区段的专项退锚安全技术措施,经总工程师组织会审,对施工人员培训后方可实施。
(一)基本要求1、根据综采工作面上下顺槽三角区顶板垮落情况,当悬顶滞后切顶线超过10m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退锚措施。
2、必须制定人员进入退锚区域的安全技术措施,设置敲帮问顶工具和明显的警示标识。
3、退锚器、泵站、开关、涨拉泵等工器具必须符合设备完好标准要求。
4、进行退锚作业之前,必须保证两顺槽超前支护到位。
端头架前梁接顶严密,初撑力符合规程要求。
在预退锚区域设置警戒线。
5、在机头实施退锚作业时,三机必须停止运行,闭锁并上锁,闭锁端头架及过渡架;在机尾实施退锚作业时,煤机在工作面中部至机头段割煤,闭锁端头架及过渡架。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措施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1c634fa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f.png)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措施1、工作面顶板事故的预防加强矿井地质工作,掌握回采工作面的顶、地板和采区的水文地质等情况,有正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
② 认真编制采取设计和工作面作业规程,并由矿技术部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会审,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情况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修改作业规程或补充安全措施,并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严谨选用支护设备并安设仪表,对工作面支护质量进行监测及采取相应安全措施。
④ 保证工作面支护质量,严禁出现挤架、垛架现象,控制支架间隙。
如果架间隙超过300mm 时,使用单体柱架一梁二架抬棚管理;若架间隙超过500mm时,平行工作面在支架前梁上挑半圆木,然后架一梁二柱单体柱抬棚管理。
如果间隙过大,要及时用大板棚进行支护,当间隙大于1.5m时要及时补架。
⑤ 认真执行《安全规程》中顶板管理有关规定,加强管理,严格工程质量。
保证机电设备完好,乳化液泵站供液压力达到31.5MPa,确保支架的初撑力,控制采场顶板离层变动,并努力确保液压系统不漏液,不窜液。
认真按《煤矿工人技术操作规程》《岗位作业标准》操作,确保工作面采直采平即达“三|直一平两畅通”。
工作面顶板破碎,煤墙片帮时,必须超前移架或及时移架护顶和及时伸出侧护板、逼帮板护帮(煤墙)。
⑧ 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回撤工字钢棚,十字顶量,要先检查顶板完整情况,顶板有离层、掉顶危险时,要坚持先替后回原则。
处理冒顶时清理好现场,找好退路,顶板稳定之后派有经验的老工人处理并设专人监护进入煤墙侧作业时,必须用道木或大板护顶,半圆木逼帮,在停机闭锁大溜专人监护下进行。
工作面上下端及安全出口的管理,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执行:A、采煤工作面所有安全出口与巷道衔接处的20m范围内,必须加强支护,巷道高度不得低于1.6m,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所有安全出口与巷道衔接处的20m范围内,巷道高度不得低于1.8m,安全出口必须设专人维护, 支架有断梁折柱时,必须及时更换。
B、综采工作上下端头要使用端头架管理,端头架与中间架之间尽量用2~3组排头排尾架过渡管理。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措施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606005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68.png)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措施
1.定期进行顶板巡查:定期巡查综采工作面顶板的变化情况,包括裂缝、变形等,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2.加强测量监测:对综采工作面顶板进行测量监测,掌握顶板变形、应力等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工作面的开采方案,减少对顶板的压力。
3.提高支护质量:采用合适的支护方式和支护材料,提高支护质量,增强综采工作面顶板的稳定性。
4.加固薄弱部位:对综采工作面顶板的薄弱部位进行加固处理,如加装钢架、预应力杆等,提高顶板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5.加强通风降温:保持综采工作面的通风畅通,降低工作面的温度,减少煤体变形和赋存应力的产生,保护顶板的稳定性。
6.定期清理顶板:定期清理综采工作面顶板上的积尘、积水等,保持顶板的干燥清洁,减少各种因素对顶板稳定性的影响。
7.加强人员培训:加强综采工作面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使其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工作面设备,预防事故的发生。
8.定期检修设备:定期检修和维护综采工作面的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减少因设备故障引起的事故风险。
9.加强信息沟通:加强综采工作面的信息沟通和安全联动,及时传达安全管理要求和工作面变化情况,确保各个环节的协调配合。
10.加强技术研究和创新:加强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不断提高顶板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通过以上的顶板管理措施的全面实施,可以提高综采工作面顶板的稳
定性和安全性,预防和减少顶板事故的发生,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和高效
进行。
同时也要根据具体的煤矿情况,结合实际制定适合的顶板管理措施,确保其落地实施和持续改进。
煤矿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煤矿综采工作面顶板支护质量检查顶板动态监测和分析制度
![煤矿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煤矿综采工作面顶板支护质量检查顶板动态监测和分析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c85a52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a4.png)
煤矿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煤矿综采工作面顶板支护质量检查顶板动态监测和分析制度一、概述二、顶板支护质量检查制度1.检查对象顶板支护质量检查对象包括支架安放情况、地压情况、顶板裂隙情况等。
2.检查时间每班次开始前进行日常检查,每周工作面回采结束后进行全面检查。
3.检查内容(1)支架安放情况:检查支架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完好性;(2)地压情况:检查地压情况,进行及时记录和报告;(3)顶板裂隙情况:检查顶板是否有裂隙、渗水等情况。
4.检查记录与报告检查人员需将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1.监测时间顶板动态监测分为实时监测和定期监测。
实时监测可以通过应力传感器等设备进行,定期监测可根据工作面平均推进距离约定监测频率。
2.监测内容(1)有效监测点:确定合理的监测点位,包括支架基础、顶板断层等部位。
(2)监测指标:包括顶板下沉、顶板收敛、地压大小等指标。
3.监测结果分析监测结果需进行实时分析,与采煤工艺、岩层条件等数据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四、制度执行与监督1.责任部门煤矿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制度的执行情况。
2.制度执行(1)制度的发布与宣传:将制度在矿区范围内进行广泛宣传,确保工作面每位相关人员都有相关知识和意识。
(2)相关人员培训:对工作面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本制度要求。
(3)制度执行的考核与奖惩:根据制度执行情况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评价,并将结果作为奖惩依据。
3.监督检查煤矿安全管理部门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将定期进行顶板支护质量检查和顶板动态监测结果的审核和评估,并向矿长汇报。
五、总结通过建立和执行煤矿综采工作面顶板支护质量检查、顶板动态监测和分析制度,矿山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顶板支护质量问题,确保矿山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制度的执行和监督也可以促使矿山相关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意识,提高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办法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50ebf30c866fb84ae45c8dbc.png)
贵州图南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综采工作面的顶板管理,保证安全生产,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贵州图南公司及所属煤矿综采工作面管理。
第二章职责第三条公司成立以总经理为组长、副总经理和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部,由生产技术部经理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第四条公司分管副总经理具体负责本办法的贯彻执行,组织生产、安全、机电部门,全面搞好综采工作面的顶板管理。
第五条公司分管副总经理要组织相关职能部门,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对各矿井综采面顶板管理专项措施执行情况的专项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直接追究分管矿领导、矿长的责任,严格处罚。
第六条公司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对煤矿制定的顶板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含生产过程中新揭露构造,下同)进行再审查,确保措施具体、可行,能够有效控制顶板,保障安全生产。
第七条公司机电副总要组织制定“三机”设备、巷道运输设备、液压系统的维修、保养制度,并经常性开展维修、保养制度落实情况专项检查,确保支架的初撑力达到设计要求。
第八条煤矿成立以矿长为组长、副矿长和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和施工队负责人及安全员为成员的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生产副矿长办公室,由生产副矿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第九条煤矿矿长全面负责综采工作面的顶板管理,要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在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职责,要组织制定《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奖罚办法》报公司批准后严格执行。
第十条煤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地质测量部门,在每个工作面掘进完成后的15天内,根据工作面掘进剖面和瓦斯抽采钻孔、地质钻孔资料修改完善地质预测预报,编制回采地质说明书。
第十一条煤矿总工程师要根据地质构造情况合理布设工作面倾斜长度;在每个综采工作面开采前要结合地质说明书,组织制定工作面顶板管理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296d3cd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ef.png)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一、目的与依据为加强综采工作面顶板的管理,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提高综采工作效率,特编制此管理制度。
本制度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为依据,旨在规范和加强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确保综采工作面的安全稳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综采工作面顶板的管理,涵盖综采工作面上的各类顶板管理措施和管理人员。
三、责任及权限1.矿井负责人负有最终责任,对综采工作面顶板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
2.安全生产部门负责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对有关单位和个人负责。
3.班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本班组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保证顶板的安全稳定。
4.管理人员有权对综采工作面顶板进行检查、整改,并及时向上级报告情况。
四、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措施1.预处理措施(1)对综采工作面进行精确测量,汇总得出综采工作面顶板的精确厚度和倾角;(2)根据测量结果,制定合理的支护方案,确定顶板支护强度和稳定性计算;(3)对已冒顶、滑顶、风化、裂隙等不稳定地质层进行及时处理;(4)设置必要的支护设施,如立柱、采煤机尾柱等。
2.日常检查措施(1)定期对综采工作面顶板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对支护设施进行检测,如发现有损坏或变形等情况,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维修;(3)维修完毕后,进行验收并进行记录;3.置换措施(1)根据综采工作面的矿山压力和倾角变化情况,及时对支护设施进行调整,确保支护设施的稳固;(2)根据顶板变形的情况,判断是否需要置换支护设施,如需置换则及时进行置换工作。
四、管理人员要求1.熟悉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要求和工作流程,掌握测量、支护和置换等技术方法;2.具备一定的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与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有效的协作;3.具备一定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经验,能够判断顶板的安全稳定性,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4.善于学习和总结工作经验,不断提高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水平。
煤矿顶板管理规定(修订)
![煤矿顶板管理规定(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723e4584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6c.png)
煤矿顶板管理规定(修订)第一部分矿压观测一、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1、综采队技术员(或指定责任人)每班负责对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护20In 范围内单体支柱进行初撑力抽查,均匀抽查不少于10根。
初撑力不低于作业规程规定,并做好抽查记录,对初撑力合格率达不到要求的,必须及时整改。
否则给予单位技术员处罚200元/次。
2、综采队技术员(或指定责任人)每班负责对工作面综采支架每隔10架进行初撑力抽查,两巷超前支护段自移液压支架抽查点不少于两处。
并做好抽查记录,对达不到规定的,必须安排责任人限时整改,未按规定抽查、记录的给予单位技术员按照200元/次处罚。
泵站压力不得低于30Mpa,乳化液配比浓度达3%至5%o否则每发现一次罚单位IoOO元,罚当班泵站司机200元。
3、综采队负责工作面及两巷矿压观测器具的安装、拆卸、保护工作,负责综采计算机监测系统的维护工作。
矿压器具、通信线路被损坏的,损坏单位按原价的2倍进行赔偿,视情节轻重对责任人、跟班队长、技术员、队长分别罚款200~1000元。
4、综采队每天负责对安装在两巷超前支护段的矿用数字压力计(编号管理)同步向外前移,不得跳跃前移。
否则罚当班跟班队长、技术员200元/次。
5、矿压业务员每隔3~5天负责对两巷超前支护段、切眼支柱和工作面支架初撑力进行动态检查和监控,抽查点数不得低于上述1、2项相应规定,发现初撑力不符合规定的,罚单位500元/根,责任人、当班跟班队长、单位负责人100元/根。
6、矿压业务员负责定期采集工作面矿压数据,监控综采计算机监测系统,根据矿压数据,及时对工作面进行来压预报,并经部门领导、分管矿领导审核后送发至相关单位,以便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
7、工作面初次来压前矿压人员应及时编制工作面矿压观测计划,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应及时进行该工作面的矿压观测总结。
二、顶板离层观测(一)顶板离层仪安装1、煤巷掘进工作面顶板完整时顶板离层仪安装间距为50至70米,顶板破碎时为30至50米。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措施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afcb8b4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81.png)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措施一、加强顶板的检测1.定期对工作面顶板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2.使用雷达、红外线、超声波等专业设备进行顶板的无损检测,及时了解顶板的状况,防止顶板失稳及坍塌。
二、加强顶板的支护1.选用合适的支护材料,如锚杆、钢板支撑等,提高顶板的稳定性。
2.加强支护措施的密实度,确保支护材料与顶板紧密贴合,避免弯曲或产生空隙。
3.增设支护设施,如支护墙、支架等,提高综采工作面顶板的稳定性。
三、加强灾害监测1.建立有效的顶板灾害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顶板的变形、裂缝及温度变化等。
2.设置报警装置,一旦发现顶板存在异常情况,及时进行报警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四、加强顶板的加固和修复1.针对发现的顶板问题,及时进行加固和修复。
比如,在有裂缝的地方设置钢架或注浆,增强顶板的承载能力。
2.加强对采煤工作面附近区域的排水和防水工作,防止水分渗入顶板,造成顶板松散。
五、加强管理措施1.建立健全的顶板管理制度,明确顶板管理的责任和工作流程。
2.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操作和使用顶板管理设备。
3.定期组织顶板管理专项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六、加强信息共享与交流1.建立顶板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将各矿井的顶板管理经验和技术成果进行分享。
2.建立顶板管理技术研究与交流机制,举办研讨会、学术交流等活动,提高顶板管理的技术水平。
七、加强事故分析和总结1.对发生的顶板事故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事故原因和教训,并及时向全体工作人员进行通报和警示。
2.加强对顶板事故的攻关和技术研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总之,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的措施要从检测、支护、灾害监测、加固和修复、管理、信息共享与交流以及事故分析和总结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旨在保障工作面顶板的安全稳定,为煤矿综采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规定为了进一步加强综采工作面的顶板管理,保证安全生产,结合我矿综采面顶板的实际情况,特制订以下管理规定:一、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的一般管理规定1、提高全队人员的主动管理顶板的意识,特别是煤机司机、支架工、班长和代班队长等。
2、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及岗位工的职责,当出现人为因素造成顶板管理不到位时,必须落实责任;造成顶板局部冒落时,必须根据经验进行追查处罚,以不断提高岗位及管理人员的责任心。
3、成立3205工作面矿压观测小组,对老顶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末次贯通的规律和显现强度进行矿压观测和总结,每个工作面回采完毕后由总采队编制技术总结吗,以指导下个工作面的生产。
4、专人负责进行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观测,总结工作面周期来压规律以及支架工作阻力增阻点、煤壁压力显现等征兆和停产检修对矿压的影响,每天预报周期来压位置。
5、根据周期来压预报位置与周期来压规律,协调检修班与生产班的工作任务,不得将大型检修布置在周期来压期间,在周期来压期间尽可能动态检修,并保证周期来压期间的快速推进。
6、跟班队长负责每班观测老顶周期来压情况、架后悬顶面积及工作面的压力显现情况吗,并认真做好记录,升井后向值班人员进行汇报,并根据矿压观测小组的周期来压预测预报,在班前会上进行当班工作安排和重点工作布置。
7、当采空区悬顶面积大、周期来压步距增大或异常时,必须向矿分管领导进行汇报,防止支架压死或产生冲击波。
8、合理控制机头机尾超前量,工作面调斜时控制好加刀数量和加刀位置,防止快速加刀造成倒架。
9、加强液压支架安全阀的管理,保证安全阀开启值达到额定10、加强两顺槽的顶板管理,特别是超前支护区域,应定期检查单体初撑力情况,及时更换的单体。
二、综采工作面交接班期间的顶板管理1、综采队在班前会布置生产任务时,值班人员、带班人员必须将井下现场情况了解清楚,由本班带班队长根据井下情况进行安排各项工作,特别是在顶板管理方面的重点。
2、每班带班队长必须在现场进行手拉手交接班,接班时由验收员进行推进度、工程质量的验收,发现工程质量不合格时,必须交接清楚,落实好责任人。
3、交班时上一个班的带班队长和带班长必须将本班顶板状况、压力显现情况、设备的运行状况等交接清楚。
4、煤机司机在交班时要将本班的顶、底煤留设情况,提底、卧底情况以及工作面出现上窜和下窜时的加刀情况交接清楚。
5、支架工在交接班时要将工作面顶板压力显现情况、顶、底板台阶情况,支架出现“低头”、“高射炮”以及倒架、咬架情况交接清楚,以便下一个班采用合理方法调整。
三、综采工作面非来压期间的顶板管理1、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工作面“三平两直、两畅通”,所有设备真诚运行,杜绝设备“带病”作业。
2、煤机司机要根据顶板压力、煤层厚度、直接顶岩性等各方面因素合理确定顶煤留设厚度,并根据周期来压步距及压力显现强度合理合理确定正常来压和周期来压的顶煤留设厚度。
3、综采工作面生产过程中要根据顶板变化】地质构造、工作面涌水情况等合理调整采高。
4、煤机司机每刀的卧底、提底或降低采高、增大采高的幅度不得超过100mm,连续推采调整量一般不得超过一刀,即调整一刀必须平推一刀。
5、工作面出现运输机上窜或下窜时,煤机司机在机头或机尾加刀过程中要保证刮板运输机的承受弯度,一般连续加刀不得超过3刀。
详细加刀位置和刀数要根据工作面的上窜程度和距离来确定。
6、支架工拉架时,液压支架顶梁必须全断面接顶,达到初撑力。
并根据顶底板平整度合理调整平衡油缸伸缩量,并保证支架的合理架型和支架顶梁接顶效果。
7、工作面推移运输机时不能出现急弯,要平缓过度,当工作面底板坡度大时要停止推移运输机,通知煤机司机重新进行二次扫底后方可推出。
当出现采煤机割顶梁时,应采取利用运输机坡度调整割顶刀的滚筒、拉回运输机重新扫底以及利用采煤机自重反复倾轧运输机等方式,保证顶台阶高度不大于规定。
8、推溜工要根据工作面支架支撑力情况及时对支架进行二次补压,在支架拉出后及时打开护帮板,护帮板滞后煤机不大于10架,推溜工及时调整前探梁,保证护帮板紧贴煤壁。
四、综采工作面周期来压的顶板管理1、工作面周期来压期间,支架工必须紧跟采煤机前滚筒拉架,采煤机司机控制好割煤速度,出现煤壁片帮增多、悬顶面积增大等漏顶征兆时,为了保证快速推进,可以适当提高采煤机速度,在保证拉架速度和支架初撑力的情况下,增加支架工数量,实现多点拉架或隔一架、拉一架,推溜工补齐。
2、跟班队长及时观看压力变化,发现连续3架及以上初撑力不足时,要及时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3、当工作面局部压力较大或有漏顶征兆时,在刮板输送机可弯曲程度内,实行局部反复割煤,快速推过集中区。
4、周期来压期间,根据梁端距及前探梁平整度,尽可能超前拉架,压力集中区域应采用带压擦顶拉架,但必须保证支架一次拉到位,当工作面出现顶台阶无法处理或不能够及时处理时,必须调整支架架型,保证支架前梁接顶,但调整的总架数应适当控制,防止产生压力集中,压死支架。
5、充分发挥护帮板的作用,提前收回护帮板及滞后采煤机打出护帮板的架数必须严格规定,护帮板必须紧贴煤壁。
6、煤机司机在割煤过程中要合理控制煤机速度,保证支架能够实现跟机拉架,当工作面周期来压时,若出现片帮增加、悬顶面积增大等漏顶迹象时,合理增加支架工数量,必须采取隔一架、拉一架。
7、如顶板完整,支架滞后煤机后滚筒不大于3架;如顶板破碎,支架要紧跟煤机前滚筒;如顶板有漏矸现象,支架工必须根据梁端距尽可能超前拉架,并保证支架接顶效果。
五、停机检修前的顶板管理1、在矿井进行预防性停机检修时(或综采队预防性检修大的机电设备时)要和综采队提前联系避开周期来压,工作面停在合理的位置上进行检修,停机检修前将支架初撑力升到位、护帮板打到位,端梁距大且顶板平整时及时超前拉架。
2、停机检修期间,设置专人巡查工作面来压情况以及支架接顶、端梁距、护帮板和工作面片帮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预防性措施。
3、当工作面出现设备故障停机时,要安排专人对支架进行二次补压,同时保证护帮板全部打开,并定期巡查工作面顶板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预防性措施;如果工作面顶板状况较差,要根据设备故障的处理时间,采取其他措施加固顶板和煤壁;当工作面压力显现较大时要对支架增加辅助设施,防止支架被压死。
4、合理安排主运系统与综采工作面检修时间,保证主运系统运行可靠。
5、加强液压系统及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保证周期来压期间的快速推进。
6、加强液压系统及液压支架的检修和维护,保证所有液压支架能够达到初撑力,保证所有支架的立柱、平衡油缸安全能够正常开启。
7、加强三机的检修和维护,定期检测刮板链张紧力、有无破损、检查液压马达的完好情况以及三机各电机、减速箱、轴承等运行是否正常,发现异常情况时提前制定检修计划。
8、严格落实好设备点检制度,合理利用检修时间处理设备隐患,防止来压期间的设备故障。
9、保证供电、供排水等系统的可靠性。
六、工作面内局部冒顶的处理措施1、如果采煤机通过局部冒落区,会产生大面积冒落时,要在冒顶区反复割煤、快速推进的方式及时控制顶板;如采煤机不能通过或通过时可能产生大面积冒落,则采用机头或机尾单项进刀,逐渐推进减小冒落区空顶面积,但每次进刀都要将运输机的弯点向前移动,严禁出现弯点不动,机头或机尾一直进刀,造成运输机顶死不能推进现象。
2、工作面局部冒顶较严重时,此范围的拉架,原则上先拉初撑力不足的支架,冒顶区域两侧的边界段支撑架后拉,防止因拉架力较大的支架,造成压力转移至顶板。
拉冒落区域两侧的边界段支撑架时,先拉边界处支架。
3、工作面处理冒顶过程中,要尽可能保证煤机停在机尾顶板较好的位置(转载机在机头侧),从机尾进刀割煤,保证顶板冒落的矸石运输畅通。
4、工作面处理冒顶时,要制定专项防倒架和咬架措施,在局部推移输送机过程中,要保证运输机局部不被压死,保证支架处于正常状态,避免产生倒架、咬架现象。
5、加强三机等工作面其他设备的动态检修,移动高冒区支架时,应采取合理的移架顺序,防止大面积漏顶压死运输机。
6、在工作面出现局部冒落时,应在冒顶区两侧的顶帮进行补强支护或及时超前拉架,防止冒顶区域扩大,当冒顶区域位于机头、机尾时,为防止冒顶区域与顺槽扯通,应加强两顺槽的顶板支护。
7、在顶板状况极差或设备状态不好,支架出现倒架、咬架、运输机顶死等不能正常推进的情况下,当工作面冒落高度大于 4.0米时,必须停机采用人工加固和充填的方式进行处理。
.3205工作面矿压观测分析及处理责任制1、观测目的通过对我矿二盘区3205工作面现场进行矿压研究分析,了解该工作面的矿山活动显现规律,作为现场顶板管理的指导。
2、观测仪器单体支柱采用山东省尤洛卡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矿用本安型压力检测仪,型号为YHT60(C)。
3、测站设置单体支柱:运输顺槽、回风顺槽超前支柱中间一列支柱隔一根安设一个压力表,其中运输顺槽10块压力表,回风顺槽10块压力表。
液压支架:液压支架上共安设13块测压仪,分5组,具体分布:第一组(5#架、6#架),第二组(36#架、37#架、38#架),第三组(68#架、69#架、70#架),第四组(103#架、104#架、105#架),第五组(132#架、133#架)。
4、观测时间及观测人观测时间定为每班。
自工作面开采到结束全过程。
观测人为矿压观测工。
5、观测要求及责任追究(1)每班检修班开工后开始观测与测量。
(2)观测仪器及仪表必须保护好,如有故意破坏仪表者,必须及时找出责任者,并对其仪表价格进行原价赔偿。
(3)必须每天检修一次,煤发现一次因检修部到位,造成队矿压观测影响,对检修班长进行50——100元罚款。
(4)负责收集数据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不得弄虚作假,假造数据,发现一次将严肃追究责任,并给予50——100元罚款。
(5)观测完成后升井由当日值班统计。
凡初撑力达不到要求的,升井分析查找原因,并给予责任者50——100元罚款。
(6)支架工每次移架升井后,支架初撑力不得小于25MPa,每发现一次初撑力达不到要求者队责任人罚款100元。
(7)超前支护必须按照《回采作业规程》支设,单体柱初撑力不得小于9.5MPa,每发现一次初撑力达不到要求者对责任人罚款100元。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规定山西霍尔辛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