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能源革命的思考方案
未来能源与电力发展的战略思考

产业发展未来能源与电力发展的战略思考王久玲摘要:人类在未来的文明发展过程中首先面临的不是能源资源短缺问题,而是环境容量的制约问题。
能源价格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发展清洁能源的同时,要着重提高常规能源利用效率。
本文对我国未来电力技术和能源发展方式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能源 效率 电力技术作者简介:王久玲,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副总经理。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改善环境、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能源工业的发展必须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最小的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能源工业的发展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协调,电网企业是联系能源供求的重要环节,需要认真研究能源与电力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是当前重要而紧迫的问题(一)能源资源不会成为制约未来人类文明发展的瓶颈一方面从需求角度来看,未来全球经济虽然在中低收入经济体的推动下会加速增长,但因为人口增速放缓和能效加速提高等因素,有效地抑制了一次能源消费的总体增长,预计未来20年的增速由过去20年2.0%下降至1.6%。
同时,非化石能源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将快速增长,其增速预期可达到一次能源消费的5倍,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逐步降低,其增速也下降至1.4%的低水平。
另一方面,随着勘探深入和技术进步,化石能源可开采0992013年 第7期储量在逐年上升,尤其是随着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技术的成熟,油气资源储量有望进一步大幅上升。
在过去的30年中,石油储采比从34年增长至54年,天然气从53年增长至56年,煤炭储采比尽管呈现下降趋势,但一直保持在100年以上。
化石能源资源足以支撑未来人类的百年发展。
再则,人类核能利用技术一直在进步,高温气冷堆有较好的成果,核聚变、核融合发电研究也有一定的起步,其所需资源储量也非常丰富,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它们将为人类提供无穷无尽的能源。
绿色电力发展的思考

我国能源电力绿色发展的思考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电力供应不断提升的依赖,以及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高的关注,使得能源电力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推动能源绿色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能源战略调整的共同取向,也成为国际社会政治经济博弈的重要内容。
相对于欧美发展国家而言,我国的能源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
一是承担着存量优化与持续增长双重任务;二是面临环境污染治理与应对气候变化双重压力。
因此,我国能源绿色发展不可能复制重点基于“存量优化”与以应对气候变化为主旋律的欧美发达国家的做法,必须立足国情,选择与自身发展基础与能源资源条件相吻合的路径,同时要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好政府与市场的作用。
电网在现代能源体系与能源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需要得到高度重视。
能源绿色发展必须立足国情党的十八大把“推动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作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政府也作出了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全国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的目标承诺,反映出我国推动能源绿色发展的强大决心。
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实现能源绿色发展,必须从增量与存量入手,在加大力度发展非化石能源与节能降耗的同时,推动实现煤炭绿色转换利用。
1.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核电,努力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比重,做好增量的绿色发展主题能源供应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发展惯性大的特点,预计未来3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需求至少还将增长70%-80%,电力消费需求至少还需要翻一番,因此,充分用好“后发优势”,努力加大非化石能源与清洁能源利用,千方百计做好增量文章,是我国以更小成本实现能源转型的发展机遇。
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以来,我国新能源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轨道。
风电开发实现了连续五年翻番,到目前已成为全球装机第一大国;2013年以来,相继推出《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及一系列激励措施后,以光伏发电为主的第二轮新能源发展高潮即将到来;随着天然气供应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近期多个城市连续出现的严重雾霾污染,致使天然气发电与燃气分布式发电也受到广泛关注。
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与战略思考

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与战略思考1. 引言1.1 背景介绍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包括木质和非木质生物质的组分。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大幅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不仅导致能源资源消耗,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成为迫切的需求。
我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包括废弃农林剩余物、粮食秸秆、城市生活垃圾等,具有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生产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随着政府的支持和技术的创新推动,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就。
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如生物质资源利用效率低、技术成本高、市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探讨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与战略思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价值。
1.2 研究意义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丰富的资源、环保的特点,是我国推动能源革命、减少对传统能源依赖、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研究生物质能源的意义在于探索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生物质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研究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可以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更科学的决策依据,促进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生物质能源的研究还可以促进农业和林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增长,提高农民收入。
通过推动生物质能源技术创新,可以提升我国的科技实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安全和国家安全。
研究生物质能源的意义在于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全面探讨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分析政府支持政策和技术创新推动对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战略思考。
通过对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的深入分析,揭示生物质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政府部门、企业和研究机构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对我国能源经济安全问题的思考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既是诸多工业发展的原材料,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能源对国家经济安全有着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当前我国所处的国际形势下更加突出。
我国能源禀赋是“富煤缺油少气”,近年来石油对外依存度连年攀高,2019年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70%,且有近一半的石油进口来自中东地区,而美国得益于页岩油革命的成功,从石油进口大国一跃成为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不仅使美国在中东地区获得了能源新权利且正在重塑全球能源秩序,这无疑增加了美国遏制我国发展的筹码。
因此,在我国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审视能源对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既必要又迫切。
一、能源经济安全内涵能源经济安全是研究能源因素对经济安全的影响,对经济安全的分析有利于增进对能源经济安全的认识。
我国关于经济安全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成果颇丰,但各界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却莫衷一是。
江涌[1]和叶卫平[2]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是一种不受外部威胁或者没有外部风险的状态。
王逸舟[3]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国经济抵御外部风险、消除威胁的能力。
雷家骕[4]认为国家经济安全就是维护国家利益、国民利益使其不受损害。
Baldwin的研究认为,对安全的定义应当明确保护谁、保护什么、保护程度、面临的威胁、保护措施、产生的代价、保护时长七个方面[5],可知各学者关于经济安全内涵的分歧是基于“安全”的语义对其七个方面要素的认识不同,有的侧重于保护什么,有的侧重于威胁是什么,有的侧重于保护程度。
笔者认为,对国家经济安全内涵的理解应该把握两点,一是确定主体:显然,国家经济安全的主体应该是国家经济,既不是中观层面的产业经济也不是微观层面的企业经济。
二是围绕“安全”的内涵:一是没有威胁,二是存在威胁但有能力消除威胁,且这种威胁应该来源于主体外部。
故国家经济安对我国能源经济安全问题的思考*■张帅李蕾【提要】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经济安全深刻影响着国家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
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

"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双碳”目标将有力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形成绿色发展新动能,加速推进能源转型进程。
“双碳”目标提出一年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发布,正式启动了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进程,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配套保障措施将陆续发布,为我国系统科学开展能源转型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全球能源发展趋势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3/4来自能源行业,能源行业成为各国最重视的减排领域。
能源转型是实现能源结构调整,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型,从能源生产、输运、转换和存储全面进行改造或者调整,形成新的能源体系,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
同时,加大电能替代及电气化改造力度,推行终端用能领域的多能协同和能源综合梯级利用,推动各行业节能减排,提升能效水平。
总体来看,全球能源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一是消费总量增长速度放缓。
全球经济与人口增长推动能源需求增长,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仍然是主要推动力量。
总体来看,2011年后全球能源消费总量整体呈现平稳上升趋势,增长速度放缓。
从趋势来讲,能源需求未来会增长,但强度会下降、效率会提升。
业界普遍认为,在快速能源转型情景下,一次能源需求将在2030年左右达峰随后开始下降,到2050年总量在120亿吨油当量左右,较目前降低10%左右,年均降低0.5%。
二是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加速。
虽然能源消费总量在增长,但一次能源结构加速向多元化、清洁化和低碳化演进,朝着高效、集成的方向发展。
2013年以来,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约为年均3000亿美元,太阳能和风能是最大投资热点。
预计至2050年,全球一次能源结构为石油占比14%,天然气占比21%,煤炭占比3.9%,非化石能源占比超过一半。
三是电能占终端用能比例提升。
碳中和愿景下,能源品种边界将更加模糊,多样化的用能需求将导致能源产品出现更多组合,电力系统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凸显,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水平不断提高,预计2060年电能占终端用能比例将达到60%以上。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电力与能源问题思考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电力与能源问题思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是一个既复杂又艰巨的过程,电力与能源问题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思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电力与能源问题,并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一、电力与能源的重要性电力与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对国家经济、社会稳定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起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电力与能源更是承担着支持工业化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等重要任务。
1. 支持工业化发展工业化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
大规模的工业化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特别是电力。
电力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广泛,涵盖了各个行业。
只有保障充足的电力供应,才能推动工业化进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 促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必由之路。
而科技创新往往离不开电力与能源的支持。
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是高度依赖电力的,许多重要的科技设备和实验室都需要大量的电力供应。
因此,保障电力供应对于推动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3. 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而现代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电力与能源,如照明、供暖、交通等。
只有通过充足的电力和能源供应,才能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二、电力与能源问题的挑战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电力与能源问题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这些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能源资源的有限性能源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传统能源资源如煤炭、石油等。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而有限的能源资源无法满足这种需求。
因此,如何合理利用现有能源资源,并寻求替代能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2.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电力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损害。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要求我们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在满足能源需求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新能源消纳面临的挑战与思考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实现新进步”,并强调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进能源革命,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而在此前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宣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意味着今后较长时期,我国电力清洁化必须提速,以风电和光伏发我国新能源消纳面临的挑战与思考文/王伟胜电为主的新能源将迎来加速 发展。
1 “十四五”新能源发展形势(1)新能源装机增长将更加强劲。
“十三五”期间,我国新能源装机年均增长约6 000万千瓦,增速为32%,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国家。
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4.14亿千瓦,占全部电力装机的20.63%,其中风电2.1亿千瓦、光伏发电2.04亿千瓦,新能源发电量6 300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8.6%。
“十四五”期间,随着风电和光伏发电技术的不断进步,资源丰富地区的风电、光伏发电将逐步全面实现平价上网,成本优势以及碳中和目标的要求,推动新能源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
“十四五”期间,预计我国年均新增新能源装机将远超过6 000万千瓦,达到1亿千瓦的规模。
30新能源科技NEW ENERGY TECHNOLOGY(2)分布式新能源和储能快速发展。
随着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平价上网政策的实施以及中东部地区基本全额消纳的电力系统条件,分布式光伏发电将以“全民光伏”的形式迅速增长。
加之储能电池成本的快速下降,“光伏+储能”、大规模储能、综合能源系统等将在用户侧全面发展,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很快将超过集中式光伏装机容量。
(3)新能源装机布局变化明显。
“十四五”期间,受“三北”地区新能源消纳困难影响,新能源装机空间分布将继续向消纳形势较好的中东部转移。
另外,随着技术进步、成本下降和建设经验的积累,“十四五”期间我国海上风电将迎来大发展,具备建设条件的海上风电将全面开工,接入消纳条件好的华北、华东电网。
能源革命研讨发言稿范文

能源革命研讨发言稿范文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嘉宾,大家好!首先,我要感谢组织单位给我这次宝贵的发言机会。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关于能源革命的话题,我衷心希望能够在这个平台上,与大家共同思考和探讨如何推动能源革命,解决能源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撑,然而,传统能源的高耗能、高排放等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环境质量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们亟需进行能源革命,转变能源生产和使用模式,以引领能源行业朝着低碳、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方向迈进。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能源科技创新,推动新能源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新能源技术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例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我们应该加大对这些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力度,降低其成本,提高其效率,以便更好地应对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其次,要加强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我们应该推动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减少能源资源的浪费和污染排放。
促进清洁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将节能和环保理念贯穿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再次,必须深化能源体制改革,优化能源市场的运行机制。
通过建立健全的能源市场体系,鼓励竞争、规范管理,推动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还要加大能源扶持政策的力度,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能源领域,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最后,我想重点强调的是,促进能源革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企业、公众等各方应当形成合力,加强沟通和协作。
政府应当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加大投入,推动能源革命的顺利进行。
企业应当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为能源革命作出贡献。
公众应当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节能减排活动,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我希望能通过今天的研讨会,推动能源革命问题的广泛关注,达成共识,为推动能源革命、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谢谢大家!。
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

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江泽民文章编号:1006-2467(2008)03-0345-15摘要:本文阐明了能源问题的重要性,指出能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事关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从资源、生产、消费以及对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等方面,分析了世界能源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并探讨了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关于中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思路,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文中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能源发展道路,主要涵义是:坚持节约高效、多元发展、清洁环保、科技先行、国际合作,努力建设一个利用效率高、技术水平先进、污染排放低、生态环境影响小、供给稳定安全的能源生产流通消费体系.文章阐述了节约优先的长期战略、一次能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先进电力系统的发展等内容,展望了未来能源技术的发展前景.同时,还提出实施好能源发展战略,需要进一步完善能源政策,健全体制机制,加强宏观管理,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能源保障。
关键词:能源;能源发展;能源安全;能源战略;能源政策中图分类号:TK O1文献标识码:AReflections on Energy Issues in ChinaJiang Ze-MinAbstract: Energy, which has a bearing on both economic and national security, is of importance and a major constraining factor to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China. 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current world energy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esources,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and in the context of its implications on the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explor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China's energy development. With a focus on the strategy of energy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author proposes a new energy development approach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ose main elements are: energy-saving, high-efficiency,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echnology guidance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other words, China is striving to build a reliable energy production, circulation and consumption system that is efficient, technologically advanced, low polluting and ecologically friendly. A long-term development strategy with priority on energy conservation,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primary energy and advanced electricity system is expounded in the paper.The author also describes the prospect of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stress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ergy strategy by further improving energy policy and related mechanisms, strengthening macro-man-agement and the essential role of the market in resource allocation so as to ensur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China through reliable energy supply.Key words; energy; energy development; energy security; energy strategy; energy policy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关注的焦点。
新能源抓住第三次能源革命重大机遇读后感

新能源抓住第三次能源革命重大机遇读后感【最新版2篇】目录(篇1)一、第三次能源革命的背景和意义二、新能源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三、新能源对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四、对新能源发展的思考和建议正文(篇1)一、第三次能源革命的背景和意义在 21 世纪,我们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石油世纪的末期。
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和高企的油价,人类开始寻找新的能源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这个背景下,新能源的出现和发展成为了第三次能源革命的重要内容。
第三次能源革命不仅是一次能源类型的变革,更是一次能源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
二、新能源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这些能源具有清洁、可再生的特点。
在我国,新能源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市场的广泛关注。
目前,我国新能源产业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包括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发电能力和风能发电能力。
然而,新能源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产能过剩、能源储存技术欠缺等。
三、新能源对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新能源的发展不仅对能源产业产生了深远影响,还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管理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新能源的使用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其次,新能源的发展将改变人们的能源消费模式,使得能源消费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
最后,新能源的发展还将推动政府和社会对能源的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四、对新能源发展的思考和建议新能源的发展是第三次能源革命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了促进新能源的发展,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建议: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政府应该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力度,包括税收优惠、科研经费支持等。
2.加强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高新能源的转化效率和储存能力。
企业和科研机构应该加大对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3.推广新能源消费模式,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对新能源消费模式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新能源的认知和接受度。
关于中国所处能源时代及对策的思考

oL I CY R E S E A R CH
气 、加 快 天 然 气 发 展 无 须 用 “ 时代 ” 这 一术 语
来 表达 。
后 石 油 时 代 展 望
既 然 不 同意 天 然 气 时代 的提 法 ,那 么 在 石 油时 代之 后应 是什 么 时代 呢 ?笔者 同意后 石油 时 代 的说法 。 第 一 , 这 是 能 源 发 展 史 上 的 一 个 全 新 时
的 强 势 崛 起 ,使 人 们 摈 弃 了这 些 观 点 l 8 l 。保 守 在 一 定 的分 歧 。受 化 石 能 源 枯 竭论 及 其 不 当 应 地 说 ,油 气 资 源 完 全 可 以支 持 人 类 顺 利 地 走 入 对 而 产 生环 境 负 面效 应 的影 响 ,有 些 人认 为 必 下 个 世 纪 。如 果 油 气 产 量 在 本 世 纪 中后 期 有 所 须 在 短 期 内完 成 新 能 源替 代 的 “ 革 命 ” ,似 乎 下 降 ,并 不 意 味 着 资 源 枯 竭 ,而 是 被 更 多更 高 不 如 此 便 会 陷入 无 能 源 可用 或 环境 将 崩 溃 的 危 效 的 能 源 替 代 。 化 石 能 源 中最 令 人 关 注 的是 煤 机 中 。在 新 能 源 因发 展 不 够 成 熟 而 缺 乏 市 场 竞 炭 。 由 于 煤 炭 对 环 境 的 影 响 ,许 多 人 认 为是 它 争 力 时 ,就 大 量 以政 府 补 贴 的形 式 进行 扶 持 。
缺 的燃 油 ;现 在 人们 为 了获 得更 强 大持 久 的动
力 ,大力 制造 核 动力潜 艇 和破 冰船 。在 多 能源 并
举 的后石 油 时代 ,科技 发 展使 人类 在 能源 方面 获 速发展 的科技 ,可以实现煤 炭的清洁化使用 。
世界能源危机及其中国对策之思考

⼀、能源危机迫在眉睫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得益于化⽯能源,如⽯油、天然⽓、煤炭与核裂变能的⼴泛的投⼊应⽤。
因⽽它是建筑在化⽯能源基础之上的⼀种经济。
然⽽,由于这⼀经济的资源载体将在21世纪上半叶迅速地接近枯竭。
⽯油储量的综合估算,可⽀配的化⽯能源的极限,⼤约为1180~1510亿吨,以1995年世界⽯油的年开采量33.2亿吨计算,⽯油储量⼤约在2050左右年宣告枯竭。
天然⽓储备估计在131800~152900兆⽴⽅⽶。
年开采量维持在2300兆⽴⽅⽶,将在57~65年内枯竭。
煤的储量约为5600亿吨。
1995年煤炭开采量为33亿吨,可以供应169年。
铀的年开采量⽬前为每年6万吨,根据1993年世界能源委员会的估计可维持到21世纪30年代中期。
核聚变到2050年还没有实现的希望。
化⽯能源与原料链条的中断,必将导致世界经济危机和冲突的加剧,最终葬送现代市场经济。
事实上,近10年来,中东及海湾地区与⾮洲的战争都是由化⽯能源的重新配置与分配⽽引发。
这种军事冲突,今后还将更猛烈、更频繁;在国内,也可能出现由于能源基地⼯⼈下岗⽽引发的许多新的⽭盾和冲突。
总之,能源危机迟早会爆发;它的爆发将具有爆炸性!⼆、克服能源危机的出路:⼤⼒发展可再⽣能源⽤可再⽣能源和原料全⾯取代⽣化资源,进⾏⼀场新的⼯业⾰命,不仅是出于⽣存的原因;与之相连的是世界经济可获得持续的发展。
在这种世界经济中,⾼科技术和⽣态可以承载的区域性经济形式将得以发展。
可再⽣能源主要有如下⽅⾯:以太阳能的利⽤为主的可再⽣能源潜⼒极⼤,据天⽂物理学家的计算表明,太阳系还能存在45亿年,每年太阳提供的能量是世界⼈⼝商品消费量的1.5万倍。
光伏电⼒的应⽤如在德国每平⽅⽶每年的平均⽇照量为1100千⽡时。
电⼒的总需求量约为5000千⽡时,光伏技术的年平均功率约为太阳辐射量的10%。
依靠光伏设备⽣产5000亿千⽡时的电⼒,需要5000平⽅公⾥的光伏转化模板⾯积。
明智的做法是⽤相关设备安装在建筑物的表⾯,在德国,这⼀做法意味着只需不到10%的建筑物顶部。
关于我国“碳中和”目标实现路径的30个思考(专家解读)

关于我国“碳中和”目标实现路径的30个思考(专家解读)1、思考01:中国能源革命将倒逼工业、交通、建筑改变自身用能结构第一步,中国能源革命最主要任务是建立零碳新型电力系统。
围绕整个能源结构的转型,倒逼工业、交通、建筑改变自身用能结构。
第二步是城市做光储直柔改造,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利用屋顶面积,而是解决柔性用电灵活调控,参与调控、成为电力系统的虚拟电厂。
2、思考02:碳中和背后是一场高科技竞争,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实现低碳碳中和背后是一场高科技竞争,这场竞争的背后并非国际社会强迫我国实行低碳,而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实现低碳。
实现零碳热源必须破解三大问题,分别是热源产热与终端用热在时间上不同步、热源的分布位置与用热终端地理位置不一致、热源输出的参数与终端用热需要的参数不匹配。
消费侧的节能一方面靠发展创新的节能技术,提高用能效率;同时也不能丢掉我们绿色用能、绿色生活方式的传统。
一定要避免日常生活能耗随收入增加后出现的大幅度增长。
3、思考03:加快建设智能有序充电桩系统,全面回收各类工业余热实现能源革命,由化石能源全面转为零碳能源需要关注三大投资领域:新型城镇建筑配电系统和智能有序电动车充电桩的建设。
他建议,加快建设智能有序充电桩系统,充分挖掘利用电动车电池资源,同时尽快实现农机具电气化。
新型农村能源系统的建设,使农村由能源消费者变为零碳能源的重要产地。
他建议,充分开发利用农村各类闲置屋顶资源,发展光伏发电。
使流程工业低品位余热供给系统成为建筑供暖和非流程工业生产用热源。
他建议,全面回收各类工业余热,为北方建筑冬季采暖和非流程制造业提供热源。
4、思考04:采用“基准值法”开展生产侧排放控制试点直接碳排放、间接碳排放、碳排放责任方面的相关情况。
仅以直接碳排放为评价指标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实现碳排放责任分摊有两种方法:跟踪全过程各个环节碳排放量、基准值法。
建议:进一步推进碳排放责任核算方法的深入论证和国际交流;建立产品基准值分类和数据统计体系;采用“基准值法”开展生产侧排放控制试点;采用“基准值法”开展地区减碳工作评价和控制试点将“基准值法”用于各省市、碳排放责任的评价和控制,从而推进先进地区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能源革命下我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能源革命下我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丁金林[1][摘 要]在习近平“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不断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向纵深发展,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能源结构得到持续改善。
文章从世界和中国天然气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新形势下天然气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天然气全产业链角度,提出在能源革命条件下实现中国天然气高质量健康发展的具体目标和保障措施建议:加快国内勘探开发,推进油气资源勘查开采体制改革;通过勘探开发“三个迈向”新方向等措施,不断突破资源增储上产瓶颈;加快提升天然气输送、供应能力及基础设施开放力度,提高利用效率和产业发展活力等。
[关键词]能源革命;天然气行业;高质量发展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深入学习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好党中央和国务院部署要求,切实把我国天然气业务产供储销体系建设这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实现高质量发展,能够进一步提升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用气安全,助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
一、世界为中国天然气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一)世界天然气供应能力持续较快增长2018年,新发现多个大型天然气田,如俄罗斯北极南喀拉海盆地、东地中海碳酸盐岩和阿曼深层均发现大型气田。
天然气产量3.87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3%,高于2017年的3.8%。
LNG液化生产能力达3.83亿吨/年,同比增长7.8%,包括五个项目、七条生产线投产,新增LNG产能3115万吨,主要集中在美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
(二)世界天然气贸易空前活跃为中国进口提供良好契机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全球天然气跨国贸易已走过70多年发展历程,目前进入活跃阶段,贸易量占总消费量的比重持续增长,1976年超过10%,1987年超过15%,1998年超过20%,2007年达到25%;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贸易仍维持在25%较高水平。
“双碳”目标下中国能源转型路径思考

“双碳”目标下中国能源转型路径思考摘要中国提出碳排放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以来,社会各界有关能源转型路径的关键判断趋于一致。
要早日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加强节能工作,降低能源消费总量;大幅增加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加快建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体系;增加能源系统的储备和调节能力,适应波动性能源增加的趋势;加快终端电气化比重,不断增强电能替代;大力发展氢能,这是一些难以减排领域重要的深度减排途径;加快碳捕集封存和利用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是建设碳中和社会的重要准备。
2020年提出了中国新的碳排放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对能源发展提出了全新要求,对能源转型边界做了清晰划定,更是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和前进方向、动力都做了重新动员。
业界总体上在绿色低碳发展方向上的行业共识日益凝聚;特别是对那些当前发展还面临一定挑战、存有争议的行业,或对一些还处于发展起步期、规模尚小的产业,甚至对一些发展路径尚不明确、多种路线齐头并进的技术领域,相关方面的认知愈发趋于一致;全社会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也越来越集中。
1加大节能是主要选择在所有一次能源中,节能已被公认为除煤炭、石油、天然气、一次电力之外的“第五能源”。
通过提高现有能源利用效率,或充分从利用过后的“废弃能源”中回收能量,来满足能源需求,是比开发一次能源资源更有价值的能源发展方式。
特别是在居住和公共建筑、能源基础设施、工艺过程等,锁定效应强、投资高、影响范围大的重点用能领域,提高能效标准,将会形成数十年持续性的节能效益。
“十一五”以来,中国把节能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实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强度的“双控”制度,有效抑制了能源消费快速增长。
据统计,2006-2019年,中国单位GDP 能耗下降了42.5%,环比累计节能22.2亿吨标准煤当量,相当于减少了超过40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国际能源署(IEA)也把节能和提高能效作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最主要途径。
新形势下中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思考

新形势下中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思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能源问题成为了全球各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焦点。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能源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增长,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能源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制定合理的能源发展战略成为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当前形势,对中国能源发展进行战略思考。
一、发展现状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以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
由于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中国对外能源依存度不断提高。
中国的能源结构也存在很多问题,过度依赖传统煤炭能源、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日益凸显。
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新形势下的能源发展挑战在全球化、信息化、生态化的新形势下,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是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压力。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日益加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越来越大,中国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其次是国际油价波动的不确定性。
中国对外能源依存度高,国际油价的波动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再次是新能源技术的不断突破。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面临着如何在新能源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和领先的挑战。
最后是国内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和转型。
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如何在转型过程中实现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和转型,是摆在中国面前的一道难题。
三、战略思考针对新形势下中国能源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未来的能源发展战略。
应加快推进能源生产革命。
要通过技术创新和生产模式改革,提高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传统能源的开采和利用效率,实现能源生产的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
应加大对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我国从能源大国向能源强国的转变。
应加快能源消费革命。
要推动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优化能源利用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脱钩。
应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如水电、风能、太阳能等,减少对传统煤炭能源的依赖。
中国能源供应与需求发展战略思考

染l i { 1 . 为f 重的能 源, I 煤 炭存 中国能源 系中处 于主 导地 他 , 评 为I q 改革 开放4 ( ) 午 的高速 发展 作 f f I J 不可 灭的 献 。 ¨ J 也足 叫 j 圈 空气 染 、 雾霾 笼罩 的 首要 因素 , 捧 制煤 道远 。 炭 燃 烧 总量 、 清 除人群 甯集 的煤 炭 足人 势所 趋 。中 缚年 近4 0 亿u 电 煤 炭 燃烧 总. t q j . t茈 工作任 二是 液态 能源 。 以r n 山制品为主 的液态 能源 卡受作 为人 类 的动 力燃 料 , 是造 成 人气污染 的第 。 . 化 的 素, 中国1 1 : 王 年花 费I 额Z z l 、 汀: 进【 J 原 油近4 亿吨 , 石油化 1 杂 化学 卜 产 过 小
程, 1 } J 多进 口天然 特别 是I NG要 比 多进 ¨原油更 环 。 低
管 网。乡镇 和村 庄 以LI G和煤 炭 为主 , 经济 力较 强 的城 l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成 本 源 、 地 下储 气 、 然气管 道 、 燃气 热 电联 产项 } I 、 将 成 为术 米发展 的重 点 , } 旧 作为 富煤 少油缺 气 的国家 f 、 发 , 满足气网州峰 的同时, 满足电【 { 《 J 和热 调 峰需 求 。 四是 电子 态 能源 以电 力为主 的 【 乜 念 能源体 系从他 用 角度 钉足 最 为清 洁 的能 源 , 是 代表 王 见代 艾叫的 一 次 能源 , 足 能 源 发展 的 卜导方 向 , 巾 口前 是 以污染 严重 的煤 炭 发 电为 主。 电、 光 电、 水电、 核电、 生物质发 电 、 温差 发 电、 i 卓 I J 汐发
【 _ _ _ _ 出 财富沦坛 ・ 淡 经论道
国家能源战略转型对新能源发展的思考

国家能源战略转型对新能源发展的思考发布时间:2021-04-12T12:16:05.777Z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36期作者:解倩男[导读] 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基础,伴随国家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解倩男大唐宝鸡热电厂陕西省宝鸡市 721000摘要: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基础,伴随国家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对能源的依赖和消耗日益加剧,化石能源储备已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
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结合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要求,实现国家繁荣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随着可再生资源技术成本的不断下降,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推动能源革命的主要方向。
以新能源为主导的光伏、风电等成为国家能源转型的代表和主力军。
能源转型既是国家能源革命的需要,也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环境保护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历史机遇,能源转型对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有效应对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重新构建21世纪地缘政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能源发展;能源转型;地缘政治;能源;可再生能源0 引言国家的经济结构与社会发展,都与能源的生产、利用、分配有着重要的联系,能源也成为国家与国家之间联系的链接纽带。
现阶段,全球的能源生产和消耗系统不断的发生变化,能源转型也即将成为全球势力分配、国家实力分配的重要节点,地缘政治的不稳定会对国家、社会、经济和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目前,可再生资源成为人们出行、生产的重要工具,同时可再生资源的民主化也让公民具有一定的权利,可再生能源的转变不仅是燃料上的转变,更是地缘政治版图的重新构建,对今后国家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新能源转型(一)传统能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首先,传统的能源主要是指石油、没谈、天然气等一系列不可再生的资源,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能源消耗以及消费占据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其中煤炭的消费占据九成以上的比例。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根据往年来的统计现实,全球的煤炭资源正在逐渐减少,甚至出现匮乏的状态。
双碳战略与能源革命的思考实践

双碳战略与能源革命的思考实践你知道吗?最近“双碳战略”和“能源革命”这俩词儿可真是热得发烫啊!我就亲身经历了一件和这事儿有关的小插曲,让我对这俩概念有了点儿实实在在的感受。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和几个老友约好了一起去郊外自驾游。
我们一行五六个人,开着车,哼着小曲儿,那心情别提多舒畅了。
一路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天儿,话题不知怎么就转到了环保和能源上。
坐在副驾驶的老张首先开了腔:“哎,你们说现在老提的那个双碳战略是咋回事儿啊?我听着好像和咱生活挺有关系的,但又不太明白。
”开车的老李笑了笑说:“老张,你这问题问得好啊。
简单来说,就是要减少碳排放,增加碳吸收,让咱这地球的气候能好点儿呗。
就好比咱家里,以前用那种老式的大灯泡,又费电又不亮,现在都换成节能的LED灯了,这就是在为双碳战略出份力呢。
”后座的小王也凑起了热闹:“对呀,老李说得没错。
我家现在连电器都换成节能的啦,冰箱、电视啥的,虽然买的时候多花了点儿钱,但是长期算下来,那电费可省了不少呢。
这不仅咱自己省钱了,对环境也好啊。
”听着他们的讨论,我也忍不住插上话:“你们说的这些都是生活里的小事儿,那从大的方面来说,这能源革命又咋体现呢?”老李一边稳稳地开着车,一边说:“这能源革命啊,就是要从以前那种依赖传统能源,像煤炭、石油这些,慢慢转向清洁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水能这些。
你看,现在路上好多新能源汽车,就是能源革命的一个表现啊。
”正说着,我们路过了一个风力发电场。
那场面可真是壮观啊!一眼望去,一个个巨大的风车矗立在那里,巨大的叶片缓缓转动着,就像一群巨人在轻轻地舞动着手臂。
我们都被这景象吸引住了,忍不住把车停在了路边。
老张兴奋地说:“这就是风能发电啊!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没想到亲眼看到这么多风车一起转动,真是太震撼了。
”小王也感慨道:“是啊,这些风车转起来,就能把风能转化成电能,给好多家庭和工厂供电呢。
这可比烧煤炭发电干净多了,也不会产生那么多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我国能源革命的思考
主要考虑的问题
•如何实现我国未来的低碳能源?
•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路径?
•以煤为主——煤、油气、可再生与零碳三足鼎立——低碳能源?
•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跨过油气时代?
•不同的能源结构路径对应不同的终端消费侧的变革模式•什么是未来可持续的供暖方式?
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
•资源与能源安全问题:
•我国“富煤、缺气、少油”现状,石油进口60%,燃气进口35%
•能源安全是国家发展建设的基本保障,对外依存度应有上限
•大气污染治理雾霾的需要
•目前构成严重雾霾天气时的主要污染物是氮氧化合物:尾气、燃煤、燃气•燃煤和燃气排放氮氧化合物的区别
•低碳发展,缓解气候变化
•中国政府在气候变化上的明确态度
•通过减排,使地球平均温度上升不超过2K
•按照2K的目标,世界全年总排放量不能超过150亿吨,目前我国年排放100亿
我国的能源现状(2016)
•2016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43.6亿tce
煤62%
26.6 亿tce
油19%
8.1 亿tce
天然气6%2083 亿m 3
一次电力12%1.8万亿kWh
其他能源1%
0.6 亿tce
我国的能源现状(石油2016)
•油一次能源消费总量8.1亿tce ,占19%;其中进口量占油消费总量的67%
煤62%
26.6 亿tce
油19%8.1 亿tce
天然气6%2083 亿m 3
一次电力12%1.8万亿kWh
其他能源1%
0.6 亿tce
净进口67%5.4 亿tce
国内供应33%2.7 亿tce
油
我国的能源现状(天然气2016)
•天然气一次能源消费总量2083亿m 3,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其中净进口量714亿m 3,占天然气消费总量的34%•其中自产传统天然气1214亿m 3,自产非传统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155亿m 3•2017年底出现的气荒现象,仅是增加了约200亿m³的采暖需求
煤62%
26.6 亿tce
油19%
8.1 亿tce
天然气6%
2083 亿m 3
一次电力12%1.8万亿kWh
其他能源1%0.6 亿tce
净进口34%714 亿m 3
国内非传统天然气供应
8%155 亿m 3
国内传统天然气供应58% 1214 亿m 3
天然气
我国的能源现状(电力2016)
•一次电力发电量1.8万亿kWh ,其中水电、风电、光电共1.55万亿kWh ,核电0.21万亿kWh •我国零碳电力已经占电力总消费量(6万亿,2017)的30%
国内传统天然气供应58% 1214 亿m3
水电67%1.19万亿kWh
光伏发电4%0.07万亿kWh
风电17%0.29万亿kWh
核电12%0.21 万亿kWh
2016年我国各类一次电力发电量及占比2016年我国各类一次电力装机容量及占比
水电54%332GW
风电28%169GW
光电13%77GW
核电5%
34GW
•从一次能源供应到终端能源消费1.8万亿kWh,10%
46%
54%
26.6亿tce,62%
2083亿m3,6% 8.1亿tce,19%17%
83%
5.8万亿kWh,42%
14.4亿tce,33%
1729亿m3,5%
6.8亿tce,16%
•终端能源消费结构
•按照发电煤耗法折算,我国终端用能中电力占比已经超过40%,终端大致是电、煤、油气三分天下
终端能源消费比例(按发电煤耗法折算)终端能源消费比例(按电热当量法折算)
•2016年天然气消耗量2083亿m 3
工业燃烧30%
616亿m 3
发电17%354亿m 3
集中供热14%296亿m 3
交通12%255亿m 3
批发零售住宿餐饮3%
53.7亿m 3
居民生活18%380亿m 3
炊事71%
生活热水22%
南方采暖2%北方城镇分散采暖5%
化工用气6%129亿m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