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糖尿病模型建立的实验设计
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长期稳定糖尿病小鼠模型的给药方案研究
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长期稳定糖尿病小鼠模型的给药方案研究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法建立稳定且长期维持的糖尿病小鼠模型的优化给药方案。
方法将60只C57BL/6J小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5个模型组(n = 10),其中,多次低剂量给药法(每日腹腔注射1次,连续5 d)3组,STZ剂量为60、70和80 mg/kg;一次性给药法(药物一次性腹腔注射)两组,剂量分别为160、200 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的枸橼酸盐缓冲液。
监测各组小鼠不同时期随机血糖、饮食量、体重、成模率和死亡率等指标。
结果各模型组小鼠均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的表现,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
80 mg组和200 mg 组1周成模率分别为100%和70%,但随着时间延长,死亡率明显增加,12周两组成模率均为30%;160 mg组小鼠血糖水平相对较低,1周成模率仅为40%,12周成模率为0;60 mg组4周成模率为70%,但后期血糖水平下降,12周成模率仅为30%,并且血糖波动较明显。
70 mg组1周成模率为100%,12周时成模率仍高达70%,而死亡率仅为20%,显著高于其他模型组,且平均血糖水平波动很小,一直稳定保持在20 mmol/L以上。
结论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可以很好地诱导小鼠血糖升高,多次低剂量(70 mg/kg)给药方案是建立长期而稳定的糖尿病小鼠模型较优的诱导方案。
标签:链脲佐菌素;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模型;小鼠;多次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具有抗菌、抗肿瘤的性能,还有致糖尿病的作用[1]。
该药对动物的胰岛β细胞具有高度选择性的毒性作用,能诱发许多动物产生糖尿病,因其操作简单、成模快、对机体组织毒性相对较小、动物存活率高、造模长期稳定性好等诸多优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制备糖尿病动物模型[2-3]。
目前的文献报道中,由于动物的品种、年龄、给药方式和剂量、给药途径、是否空腹以及是否使用高糖高脂饲料等许多方面因素不同,STZ的药物使用和管理差异悬殊[4]。
加糖白鼠实验设计
加糖白鼠实验设计
加糖白鼠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糖尿病动物模型,其实验设计应包含以下步骤:
1. 动物选择:选择健康的同龄雄性白鼠,并随机分组。
2. 饮食控制:将白鼠分成两组,一组作为实验组,饮食中添加高糖饲料;另一组作为对照组,饮食中不添加高糖饲料,但总热量和饮食成分应与实验组相同。
3. 确定糖尿病建模时间:根据饲料的不同含糖量,实验对照组及实验组的血糖水平应进行监测。
当实验组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时,即可确定糖尿病建模时间。
4. 测量生化指标:确定糖尿病建模后,建议每周测量白鼠的生化指标(如血糖、胰岛素、血脂等),以监测糖尿病模型的稳定性和评价药物治疗效果。
5. 结果分析: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可以评价糖尿病模型的建立成功程度。
同时,可以进行药物干预实验,评价药物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模型建立过程中应注意动物福利,合理控制药物剂量和饲料成分,以保障实验的科学性和道德性。
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及其治疗
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及其治疗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目前世界范围内已有亿万人患有糖尿病。
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个小鼠糖尿病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人类糖尿病病情,对于研究糖尿病的发生机理、药物治疗以及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糖尿病的病理机制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一系列代谢障碍,导致血糖水平升高。
在胰岛素不足或抵抗的情况下,血糖不能进入细胞内,而只能滞留在血液中,最终导致高血糖的发生。
糖尿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包括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
人们日常的不良生活习惯可能成为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例如高脂肪饮食、长期吸烟、久坐不动等都可能增加得糖尿病的风险。
这些因素会引起组织与器官的代谢失范,同时导致细胞内发生炎症反应,促进糖尿病的发病。
二、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的方法小鼠糖尿病模型是建立实验室中研究糖尿病的重要手段,目前已经有多种方法可以将小鼠正常生理状态转化为糖尿病状态。
常用的方法包括基因工程法、化学药物法和膳食摄入法等。
1. 基因工程法基因工程法是通过改变小鼠基因的表达,使其在体内缺乏胰岛素或者胰岛素受体来模拟人类胰岛素缺乏的情况。
该方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小鼠进入糖尿病状态,但这种状态都是由基因缺陷引起的,与人类的病变机制不尽相同。
2. 化学药物法化学药物法是通过给小鼠注射化学药物来损害小鼠胰岛的β细胞,进而使小鼠进入胰岛素分泌不足状态。
该方法可以模拟人类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糖尿病,但是在操作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药物剂量和使用的时间,否则会对小鼠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3. 膳食摄入法膳食摄入法是通过调整小鼠的饮食结构和数量使其增加对葡萄糖的需求,从而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和细胞胰岛素抵抗的产生。
该方法可以很好地模拟人类由于饮食不当或生活习惯不良导致的糖尿病,同时该方法不具有基因改变和化学药物注射的可能风险,适用范围广。
三、治疗小鼠糖尿病的方法小鼠糖尿病模型的建立为研究糖尿病的发生机制和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提供了基础。
KM小鼠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l4一 7
江苏农业科学
21 0 2年第 4 0卷第 3期
张 俭, 杰 , 刘 伍贤进. M 小鼠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 K J .江苏农 业科学 , 1 , ( ) 14— 7 2 24 3 : 0 0 7 15
K M小 鼠糖尿病 动物模型 的建立
张 俭, 刘 杰 , 贤进 伍
断升高 , 3 0mgk 模型组血糖水平和成模 率都最高 , 活 以 0 / g 成
率最低 ;0 /k 20ms g模型组血糖最稳定 , 成模率 和死亡率都 比 较理想 ;5 sk 模型组血糖不 断向正常水平靠 近 , 10m g / 存在 明
显 自愈现象 。正常对 照组血糖都处较 低水平 , 未发现高血 糖
肿瘤 、 心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 , 糖尿
病 的防治 已经成为医学工作者 的一个重要课题u 。为 了研 J
只, 体重在 2 3 之间 , 5— 0g 随机分成 5组 , 每组 2 重复 , 个 每重 复1 0只 , 雄各半 。 雌、 122 A X剂量试验 . . L 把禁食 1 2h后的 4个试验组 K 小 M 鼠分别按 10 2 0 20 30m k 剂量腹腔注射 A X进行建 5 、0 、5 、0 s g / L 模 。建模 3 7 1 、1d , 、、42 后 测量试验 鼠的血糖和体重 , 计算成 模率和成活率 , 确定 A X的最佳给药剂量 。 L 12 3 禁食因素试 验 .. 把分 好组 的 K 小 鼠, M 禁食 组上 午 0 :0 9 0 对小 鼠开始禁食 ,2h后腹 腔注射新配制 的 3 L 1 %A X溶 液。非禁食组腹腔 注射 新配制 的 3 A X溶 液。所有试 验 % L 组正常喂养 3d 后禁食 1 2h时开始测量小 鼠的血糖和体 重 , 分别计算禁食组和非禁食组的成模率和死亡率。 12 4 数据处理 .. 所得数据均在 E cl 0 3中处理 , xe2 0 并进行 平均数和方差分析 。
干细胞白鼠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为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受阻,导致血糖升高。
近年来,随着干细胞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已成为研究热点。
本实验旨在探究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可行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目的1. 观察干细胞移植对糖尿病小白鼠血糖水平的影响;2. 分析干细胞移植对糖尿病小白鼠胰腺功能的影响;3. 探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机制。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选取体重、年龄相近的清洁级雄性小白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干细胞治疗组、胰岛素治疗组。
2. 实验方法:(1)糖尿病模型建立: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小白鼠,并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
(2)干细胞制备: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进行体外培养,达到一定数量后进行移植。
(3)干细胞移植:将hUCMSCs通过尾静脉注射移植到糖尿病模型组小白鼠体内。
(4)胰岛素治疗:给予胰岛素治疗组小白鼠一定剂量的胰岛素,观察血糖变化。
(5)指标检测:检测各组小白鼠的血糖、胰岛素、胰岛细胞功能等指标。
四、实验结果1. 血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模型组小白鼠的血糖水平明显升高(P<0.01)。
干细胞治疗组血糖水平较糖尿病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与胰岛素治疗组无显著差异(P>0.05)。
2. 胰岛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模型组小白鼠的胰岛素水平明显降低(P<0.01)。
干细胞治疗组胰岛素水平较糖尿病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与胰岛素治疗组无显著差异(P>0.05)。
3. 胰岛细胞功能:糖尿病模型组小白鼠的胰岛细胞功能明显降低,表现为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能力减弱。
干细胞治疗组胰岛细胞功能较糖尿病模型组显著提高(P<0.01),与胰岛素治疗组无显著差异(P>0.05)。
五、实验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干细胞移植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小白鼠的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细胞功能。
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制备
、糖尿病的概念及分类糖尿病已成为全人类继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病之后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
目前我国己成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
糖尿病是一类由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引起的、具有明显异质性的慢性高血糖症及其并发症所组成的综合征,并非单一病因所引起的单一疾病(多原因引起的综合症)。
糖尿病分为:i型糖尿病、n型糖尿病和其它特异性糖尿病。
I型糖尿病即胰岛B细胞大量破坏,常导致胰岛素绝对性缺乏,以往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青年发病型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明显。
本型病因及发病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到细胞介导性自身免疫性破坏。
n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素抵抗并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以高血糖高血脂为显著特点。
以往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成年发病型糖尿病,常伴有明显的遗传因素,但遗传机制尚未阐明。
其它特异性糖尿病包括,B细胞功能的基因缺陷、胰岛素作用的基因缺陷、胰腺外分泌疾病、内分泌疾病、药物或化敏学制剂所致的糖尿病、感染、非常见型免疫介导性糖尿病以及有时并发糖尿病的其它遗传综合症。
(糖尿病是无法根治的,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节节攀升,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难题。
人们曾经一度把糖尿病称为富贵病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近几年对糖尿病的研究日益加深)二、糖尿病模型的建立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糖尿病治疗药物研究的深入开展,建立比较理想的糖尿病动物模型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常用的动物模型有实验性动物模型和自发性动物模型。
自发性模型应用价值较高,但因价格昂贵,饲养、繁殖条件要求严格,而不能得到广泛应用。
实验性模型则应用比较广泛,实验性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建立,是用各种方法损伤动物胰脏或胰岛B细胞导致胰岛素的缺乏,或用化学药物对抗胰岛素作用,导致动物出现高血糖形成糖尿病。
实验性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建立主要有6种方法:胰腺切除法致糖尿病、免疫性糖尿病、激素性糖尿病、下丘脑损伤性糖尿病、化学性糖尿病、病毒性糖尿病。
STZ诱导的小鼠糖尿病模型
STZ诱导的小鼠糖尿病模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缺乏导致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表现的代谢紊乱综合征,易发生心、脑、肾等并发症。
糖尿病状态下血浆游离脂肪酸异常增高,心肌耗能增加,葡萄糖代谢下降,脂肪酸代谢增加,心脏内过量的脂肪酸摄取和氧化导致心肌内脂肪代谢产物的积聚引起心脏脂质毒性,并在此基袖上出现氧化应激,导致细胞调亡、内皮功能紊乱、炎症反应增加,同时出现心肌的损伤,心肌的结构和功能均发生改变,最后导致糖尿病患者的死亡。
1.实验动物SPF级Balb/C小鼠,雄性,周龄为4w~6w,体重为20g~22g。
2.实验分组:实验分六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受试药组三个剂量组,每组15只动物。
3.模型周期24W4.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柠檬酸、柠檬酸三钠、链脲佐霉素(Streptozocin,STZ)1.柠檬酸钠缓冲液配制:将2.10g柠檬酸加入双蒸水100ml配成柠檬酸母液,称为A液;将2.94g柠檬酸三钠加入双蒸水100ml配成柠檬酸钠母液,称为B液;将A、B液按1:1.32比例混合,pH计测定pH值,调定溶液pH=4.0,即是所需配制STZ的0.1mol/L柠檬酸钠缓冲液。
2.STZ溶液的配制:将STZ溶于0.1mol/L柠檬酸钠缓冲液中,新鲜配制成10mg/mL浓度的STZ溶液,并用0.22μm滤菌器过滤除菌。
注意避光配制,现用现配。
5.建模方法1.术前12h禁食2.模型组小鼠按照120mg/kg剂量的STZ进行腹腔注射,对照组给予给予相同剂量的柠檬酸钠缓冲液。
3.STZ注射3d后,测空腹血糖,选择血糖高于16.7mmol/L纳入正式实验。
4.STZ注射后,每周测血糖,称体重,观察体重血糖变化。
5.第12周检测各组小鼠的体重和空腹血糖值后,摘眼球采血,室温静置2h 后于4℃3000r离心10分钟提取血清,放入-80冰箱冻存。
同时取黄脂,皮下脂肪,骨骼肌,白脂,肝脏,肺脏,心脏,肾脏用于病理和分子生物学检测。
糖尿病小鼠模型的构建
糖尿病小鼠模型的构建I型糖尿病模型方法:模型的诱导采用多次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给药法(MLDSTZ),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
模型组小鼠连续5天腹腔注射STZ溶液(60mg/kg),注射前禁食8h,不禁水。
注射时将STZ溶于0.1mol/L柠檬酸钠缓冲液(pH4.5),避光冰上配置,溶解后尽量在30min完成注射。
阴性对照组腹腔注射柠檬酸缓冲液,正常对照组不作处理。
II型糖尿病模型目前,构建II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自发性糖尿病动物模型、转基因/基因敲除糖尿病动物模型、单纯应用STZ所致糖尿病模型、STZ 与饮食协同作用所致II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等应用较多。
1、自发性糖尿病动物模型自发性II型糖尿病动物模型主要是啮齿类,其最大优点是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人类的很相似,因此在研究II型糖尿病的生理、病理及有关临床药物研发等方面有重要价值。
此类动物模型包括小鼠、大鼠、地鼠,其中小鼠包括KK-Ay、ob/ob、db/db等单基因突变鼠、新西兰肥胖小鼠和NSY小鼠:大鼠包括GK大鼠、Zucker大鼠和OLETF大鼠等;地鼠则以中国地鼠为主。
2、转基因构建糖尿病模型以实验方法敲入外源基因或敲除内源基因,在染色体组内稳定整合并能遗传给后代的一类动物称为转基因动物。
转基因糖尿病动物模型主要是通过基因技术,按照自己的意愿,控制实验动物的特定基因及其表达,使动物表现为一定的遗传性状。
主要利用基因定位与基因转移,由于转基因为随机整合,所以在子代观察到得效果取决于成功整合发生的位点和拷贝的数量,转基因的表达效果也因动物体系不同而有所差异。
3、单纯应用STZ所致糖尿病模型使用不同剂量(60mg/kg\45mg/kg)的STZ静脉注射,注射前禁食8h,不禁水。
注射时将STZ溶于0.1mol/L柠檬酸钠缓冲液(pH4.5),避光冰上配置,溶解后尽量在30min完成注射。
糖尿病小鼠模型建立方法的比较
(1)准备材料: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成年小鼠(♂或♀,10-12周 龄)、微量注射器、基因敲除靶点引物等。
(2)实验步骤: a.设计针对胰岛素基因的敲除靶点,并合成相应引物; b. 将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转入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c.通过显微操作将编辑 后的细胞注射到受精卵中; d.将受精卵移植到代孕母鼠体内; e.出生后的小鼠 进行血糖和胰岛素检测,筛选出基因敲除成功的糖尿病小鼠。
糖尿病小鼠模型建立方法的比较
目录
01 糖尿病与小鼠模型: 不同建立方法的比较
03 二、方法介绍
02 一、背景介绍
糖尿病与小鼠模型:不同建立方 法的比较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影响着全球数亿人的健康。为了深入研究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科学家们通常会使用动物模型来模拟人类糖尿病 的症状和特征。其中,小鼠模型是最常用的糖尿病动物模型之一。本次演示将比 较三种不同的糖尿病小鼠模型建立方法,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2、基因敲除法基因敲除法可以模拟Ⅰ型糖尿病的症状,建立的糖尿病小鼠 模型更加接近人类的糖尿病病理生理特征。该方法的优点是能够精准地模拟糖尿 病症状,适用于研究胰岛β细胞的免疫调节和糖尿病发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但 是,基因敲除法需要较复杂的实验操作和较高的成本,同时需要较长时间的培养 和筛选。
谢谢观看
一、背景介绍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功能异常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症 状包括高血糖、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等。糖尿病可β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 Ⅱ型糖尿病则多因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减退引起。
在糖尿病研究中,动物模型的应用非常重要。小鼠作为模式生物,具有繁殖 速度快、品系纯度高、基因操作方便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研究。建 立糖尿病小鼠模型的目的是为了模拟人类糖尿病的症状和特征,以便于研究者们 深入探讨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变化以及治疗方法等。
小鼠血糖评定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高于正常值。
为了研究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评估治疗效果以及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动物模型实验在糖尿病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小鼠作为常见的实验动物,其血糖评定实验是研究糖尿病的基础。
二、实验目的1. 建立稳定的小鼠糖尿病模型。
2. 评估不同治疗方法对小鼠血糖的影响。
3. 探讨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雄性C57BL/6小鼠,体重18-22g。
2. 试剂与仪器:链脲佐菌素(STZ)、胰岛素、葡萄糖、血糖测定仪、胰岛素注射器等。
四、实验方法1. 糖尿病模型的建立:- 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胰岛素治疗组、桑叶提取液治疗组。
- 模型组:用STZ溶液(50mg/kg体重)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
- 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
- 胰岛素治疗组:模型建立后,给予胰岛素(0.5U/kg体重)腹腔注射,每日一次,连续7天。
- 桑叶提取液治疗组:模型建立后,给予桑叶提取液(50mg/kg体重)灌胃,每日一次,连续7天。
2. 血糖测定:- 实验开始前及实验期间,分别测定各组小鼠的空腹血糖。
- 在实验结束时,对所有小鼠进行麻醉,断头处死,采集血液,测定血糖浓度。
3. 病理学检查:- 对小鼠的肝脏、肾脏、胰腺进行病理学检查。
五、实验结果1. 血糖测定结果:- 模型组小鼠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 胰岛素治疗组及桑叶提取液治疗组小鼠血糖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
2. 病理学检查结果:- 模型组小鼠肝脏、肾脏、胰腺存在不同程度的病理学改变,如脂肪变性、炎症等。
- 胰岛素治疗组及桑叶提取液治疗组小鼠病理学改变较模型组明显减轻。
六、实验结论1. STZ诱导的小鼠糖尿病模型建立成功。
2. 胰岛素和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小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3. 胰岛素和桑叶提取液可能通过改善胰岛功能、调节血糖稳态等途径减轻糖尿病小鼠的病理学改变。
高脂高糖饮食联合STZ诱导C57Bl6J品系小鼠构建糖尿病肾病模型的研究
高脂高糖饮食联合STZ诱导C57Bl6J品系小鼠构建糖尿病肾病模型的研究一、概述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害着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构建稳定且可靠的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对于深入研究其发病机理、病理变化以及探索新的治疗策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索高脂高糖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C57Bl6J品系小鼠构建糖尿病肾病模型的可行性及效果。
C57Bl6J小鼠作为一种常用的实验动物,具有遗传背景清晰、生理特性稳定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的研究中。
高脂高糖饮食是诱导糖尿病发生的重要环境因素,能够模拟人类不良饮食习惯导致的糖尿病发生过程。
而STZ作为一种常用的化学诱导剂,能够选择性破坏胰岛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进而引发糖尿病。
通过高脂高糖饮食联合STZ诱导的方法,我们可以模拟人类糖尿病肾病的发病过程,观察小鼠的体重变化、血糖水平、口服葡萄糖耐量、尿蛋白排泄以及肾脏病理改变等指标,从而全面评估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索该模型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理研究、药物筛选及疗效评价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我们对糖尿病肾病发病机理的认识,还将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动物模型构建方法,我们有望为糖尿病肾病的研究和治疗带来新的突破和进展。
1. 糖尿病肾病的流行病学与危害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的严重慢性并发症,其流行病学特征与危害不容忽视。
在全球范围内,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逐年上升,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也呈显著增长趋势。
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都面临着发生糖尿病肾病的风险。
约30的1型糖尿病患者和20至50的2型糖尿病患者最终可能发展为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过程往往较为隐匿,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这使得许多患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多数患者在患糖尿病五年后可能出现运动后微量白蛋白尿,而十年至十五年后可能出现持续性的微量白蛋白尿。
小鼠糖尿病模型建立的实验设计
发育生物学课程设计北方民族大学小鼠糖尿病模型实验设计方案姓名:***学号:********生物技术102班小鼠糖尿病模型实验设计方案徐飞(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技术,20103465)【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具有遗传倾向的葡萄糖代谢和内分泌障碍,是由于绝对性或相对性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近半个世纪来,糖尿病患病率和死亡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在我国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列第三位的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关键词】糖尿病;动物模型;实验设计【Abstract】Diabetes mellitus is a common genetic glucose metabolic and endocrinal disturbance caused by insulindeficiency absolutely or relatively. In the last half century, diabetes has the increasing rates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nd has become the third common, frequently occurring and chronic noninfectious disease afte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cancer.【key words】Diabetes; Models, animal; Experimental design引言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属中医学“消渴”范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疾病。
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缺乏,或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增高,或胰岛素在靶细胞内不能发挥正常生理作用而引起葡萄糖、蛋白质及脂质代谢紊乱的综合征。
糖尿病实验报告
糖尿病实验报告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为了更好地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探索治疗方法,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实验。
本实验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过程、结果及讨论,以期为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益的参考。
1.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建立动物模型,观察高糖饮食对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并研究不同治疗方法对糖尿病的干预效果。
2. 实验材料与方法2.1 实验材料本实验所需的材料包括:实验动物(小鼠)、特制高糖饮食、血糖监测仪、不同药物(如胰岛素、降糖药物等)。
2.2 实验方法2.2.1 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将小鼠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饮食以普通饲料为主;另一组为实验组,饮食以高糖饲料为主。
每天定时测量小鼠的血糖水平。
2.2.2 不同治疗方法的干预效果研究采用不同方法对实验组小鼠进行干预治疗,如胰岛素注射、口服降糖药物等,并观察其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3. 实验结果3.1 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结果实验组小鼠在接受高糖饮食后血糖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3.2 不同治疗方法的干预效果研究结果通过注射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实验组小鼠的血糖水平得到了有效控制,表明这些治疗方法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4. 结果分析与讨论4.1 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建立通过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我们成功模拟了糖尿病的发生过程,验证了高糖饮食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这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4.2 不同治疗方法的干预效果胰岛素是目前糖尿病治疗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它能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口服降糖药物则通过不同的机制调节胰岛素的分泌或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5. 实验结论通过我们的实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高糖饮食可以引起小鼠血糖水平升高,模拟出糖尿病的病理过程;(2)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在糖尿病治疗中具有显著的降糖效果;(3)本实验结果为糖尿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于糖尿病小鼠模型创建的研究进展
关于糖尿病小鼠模型创建的研究进展概述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更好地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研究人员常常利用小鼠模型来模拟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本文将介绍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创建方法以及一些研究进展。
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创建方法1.化学诱导型化学诱导型糖尿病小鼠模型是通过给小鼠注射化学物质来诱导糖尿病。
最常用的诱导剂是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
STZ能够选择性破坏胰岛的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进而引发糖尿病。
2.遗传型遗传型糖尿病小鼠模型是通过基因突变来模拟人类糖尿病的遗传特征。
目前广泛使用的遗传型小鼠模型有db/db小鼠和db/db小鼠。
这些小鼠分别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胰岛素受体和胰岛素基因缺陷而导致的糖尿病。
3.高脂饮食诱发型高脂饮食诱发型糖尿病小鼠模型是通过给小鼠喂养高脂饮食来诱发糖尿病。
高脂饮食会导致小鼠体内脂肪堆积,并引发胰岛素抵抗。
这种模型更加接近人类糖尿病的发生原因,并能够模拟肥胖型糖尿病的特征。
研究进展1.病理机制的研究借助糖尿病小鼠模型,研究人员能够深入研究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通过观察小鼠胰岛素分泌、胰岛功能、胰岛素受体表达等方面的变化,揭示了糖尿病的病理过程。
同时,利用小鼠模型也能研究相关疾病如心血管病、神经病变等在糖尿病中的发展过程,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2.新药物的研发糖尿病小鼠模型也被广泛应用于新药物的研发过程。
通过观察小鼠模型中新药物对胰岛素分泌、胰岛功能的影响,研究人员能够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这些实验为新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并推动了糖尿病治疗领域的进步。
3.基因治疗的研究利用糖尿病小鼠模型,研究人员还探索了基因治疗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潜力。
通过基因敲除、基因转座、基因表达调控等方法,研究人员成功地改变了小鼠胰岛素的表达,从而恢复了胰岛素的正常分泌功能。
这些研究为糖尿病基因治疗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糖尿病的小鼠模型研究
糖尿病的小鼠模型研究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为了深入研究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开发新的治疗策略,科学家们利用动物模型开展研究。
其中,小鼠模型是最常用的糖尿病模型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鼠模型在糖尿病研究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1. 小鼠模型的选择在选择小鼠模型时,科学家们通常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疾病的类型、模型的复杂程度、实验要求、成本和伦理问题等。
针对糖尿病研究,常用的小鼠模型有高脂饮食诱导模型、化学诱导模型、遗传缺陷模型和转基因模型等。
2. 高脂饮食诱导模型高脂饮食诱导模型是最简单的糖尿病模型之一。
通过给小鼠长期饲喂高脂饮食,可以使其体重增加、血糖升高,最终发展为糖尿病。
这种模型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的优势,但模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相对较差。
3. 化学诱导模型化学诱导模型是通过给小鼠注射特定化学物质来诱发糖尿病。
常用的化学诱导剂有链脲佐菌素(STZ)和胰岛素受体拮抗剂(例如STZ 和高脂饮食结合使用)等。
化学诱导模型具有可重复性好、模型特异性强的特点,但是副作用较大,如STZ会造成胃肠道反应和免疫系统激活等。
4. 遗传缺陷模型遗传缺陷模型是指使用遗传工程方法改变小鼠基因组,使其表达异常或突变基因而导致糖尿病。
例如,欧洲裂腹野鼠模型(db/db)是一种常用的糖尿病模型,它具有胰岛素受体突变导致胰岛素抵抗的特点。
遗传缺陷模型具有可重复性好、模型特异性强的优势,但制备过程较为繁琐且成本较高。
5. 转基因模型转基因模型是将人类糖尿病相关基因或突变基因导入小鼠基因组,使其表达异常或过度表达,从而模拟人类糖尿病的发生过程。
转基因模型的优势在于可以模拟人类疾病更真实地进行研究,但模型的制备和维护较为困难。
6. 小鼠模型的应用小鼠模型在糖尿病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利用小鼠模型可以深入研究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如胰岛功能障碍、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异常等。
同时,小鼠模型还可以用于评估新药的疗效和毒副作用,为糖尿病的治疗策略研发提供重要依据。
小鼠糖尿病模型血糖标准
小鼠糖尿病模型血糖标准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
为了研究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治疗方法,科学家们通常会使用动物模型来进行实验。
小鼠作为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被广泛用于糖尿病模型的研究。
在进行这些实验时,血糖标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依据。
本文将介绍小鼠糖尿病模型血糖标准的相关内容。
1. 小鼠糖尿病模型的建立在实验室,糖尿病模型的建立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化学诱导法和基因敲除法。
化学诱导法通过给小鼠注射化学物质(如阿霉素、链脲佐菌素等)来诱导糖尿病。
基因敲除法则通过敲除小鼠体内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相关的基因,使小鼠发展为糖尿病模型。
2. 血糖测量的重要性血糖测量是评估糖尿病模型的关键指标之一。
在实验前,科研人员需要明确小鼠的血糖水平以区分正常小鼠和糖尿病模型小鼠。
同时,在糖尿病模型建立后,血糖测量还可以用于观察模型的稳定性和糖尿病的进展情况。
3. 小鼠糖尿病模型血糖标准的制定小鼠糖尿病模型血糖标准制定的主要目的是为科研人员提供合理的血糖范围,以便评估模型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血糖标准的制定要根据实验需求、模型类型和实验组设计来确定。
3.1 胰岛素敏感性糖尿病模型的血糖标准胰岛素敏感性糖尿病模型是指小鼠体内胰岛素受体功能异常导致的糖尿病。
这种模型下,小鼠的血糖水平通常偏高,血糖标准一般设置在7.8-11.1 mmol/L之间。
3.2 胰岛素抵抗型糖尿病模型的血糖标准胰岛素抵抗型糖尿病模型是指小鼠体内胰岛素抵抗性增加导致的糖尿病。
在这种模型下,小鼠的血糖水平会进一步升高。
血糖标准一般可以设置在11.1-15 mmol/L之间。
3.3 血糖标准的确定方法确定血糖标准的方法有多种,一般包括测量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耐量试验等。
科研人员可以根据实验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法。
4. 血糖监测技术的选择为了准确测量小鼠的血糖水平,科研人员需要选择适合的血糖监测技术。
常用的方法包括血液化学分析仪、连续血糖监测仪和葡萄糖氧化酶法试纸等。
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制备
一、糖尿病的概念及分类糖尿病已成为全人类继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病之后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
目前我国己成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
糖尿病是一类由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引起的、具有明显异质性的慢性高血糖症及其并发症所组成的综合征,并非单一病因所引起的单一疾病(多原因引起的综合症)。
糖尿病分为: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和其它特异性糖尿病。
Ⅰ型糖尿病即胰岛β细胞大量破坏,常导致胰岛素绝对性缺乏,以往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青年发病型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明显。
本型病因及发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受到细胞介导性自身免疫性破坏。
Ⅱ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素抵抗并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以高血糖高血脂为显著特点。
以往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成年发病型糖尿病,常伴有明显的遗传因素,但遗传机制尚未阐明。
其它特异性糖尿病包括,β细胞功能的基因缺陷、胰岛素作用的基因缺陷、胰腺外分泌疾病、内分泌疾病、药物或化敏学制剂所致的糖尿病、感染、非常见型免疫介导性糖尿病以及有时并发糖尿病的其它遗传综合症。
(糖尿病是无法根治的,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节节攀升,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难题。
人们曾经一度把糖尿病称为富贵病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近几年对糖尿病的研究日益加深)二、糖尿病模型的建立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糖尿病治疗药物研究的深入开展,建立比较理想的糖尿病动物模型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常用的动物模型有实验性动物模型和自发性动物模型。
自发性模型应用价值较高,但因价格昂贵,饲养、繁殖条件要求严格,而不能得到广泛应用。
实验性模型则应用比较广泛,实验性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建立,是用各种方法损伤动物胰脏或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的缺乏,或用化学药物对抗胰岛素作用,导致动物出现高血糖形成糖尿病。
实验性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建立主要有6种方法:胰腺切除法致糖尿病、免疫性糖尿病、激素性糖尿病、下丘脑损伤性糖尿病、化学性糖尿病、病毒性糖尿病。
糖尿病小鼠制作模型试验
糖尿病小鼠制作模型试验糖尿病Ourich endeavors always. Thanks.组员:张瑞、陈芳明、王婷婷、罗斌、丁宁.一、实验目的与要求ADD SUB TITLE1、病因糖尿病: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胰岛B细胞水平:胰岛素基因突变,B细胞合成变异胰岛素或B细胞合成的胰岛素原结构发生变化,不能被蛋白酶水解,均可导致1型糖尿病的发生。
血液运送水平:血液中抗胰岛素的物质增加,可引起糖尿病。
这些对抗性物质可以是胰岛素受体抗体,受体与其结合,不能再与胰岛素结合,因而胰岛素不能发挥生理作用。
靶细胞水平:受体数量减少或受体与胰岛素的亲和力下降以及受体的缺陷,均可引起胰岛素抵抗、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
2、发病机制遗传因素:举世公认,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遗传学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率在血统亲属中与非血统亲属中有显著差异,前者较后者高出5倍。
1精神因素:近十年来,中外学者研究确认了精神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伴随着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及各种应激状态,会引起升高血糖激素的大量分泌。
2肥胖因素:目前认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原因,约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均为肥胖者,肥胖的程度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正比。
3长期摄食过多:饮食过多而不节制,营养过剩,使原已潜在有功能低下的胰岛B 细胞负担过重,而诱发糖尿病。
现在国内外亦形成了“生活越富裕,身体越丰满,糖尿病越增多”的概念。
43、糖尿病病理胰岛B 细胞数量减少,细胞核深染,胞浆稀少呈脱颗粒现象。
A 细胞相对增多,胰岛内毛细血管旁纤维组织增生,严重的可见广泛纤维化,血管内膜增厚,糖尿病胰岛病变糖尿病血管病变常见于视网膜、肾、心肌、肌肉、神经、皮肤等组织。
基本病变是PAS 阳性物质沉着于内皮下引起微血管基底膜增,此病变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糖尿病人的大、中动脉、包括脑动脉、椎动脉、肾动脉和心表动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 .. . ..发育生物学课程设计北方民族大学小鼠糖尿病模型实验设计方案姓名:徐飞学号:20103465 生物技术102班小鼠糖尿病模型实验设计方案徐飞(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技术,20103465)【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具有遗传倾向的葡萄糖代谢和内分泌障碍,是由于绝对性或相对性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近半个世纪来,糖尿病患病率和死亡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在我国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列第三位的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关键词】糖尿病;动物模型;实验设计【Abstract】Diabetes mellitus is a common genetic glucose metabolic and endocrinal disturbance caused by insulindeficiency absolutely or relatively. In the last half century, diabetes has the increasing rates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nd has become the third common, frequently occurring and chronic noninfectious disease afte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cancer.【key words】Diabetes; Models, animal; Experimental design引言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属中医学“消渴”范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疾病。
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缺乏,或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增高,或胰岛素在靶细胞内不能发挥正常生理作用而引起葡萄糖、蛋白质及脂质代谢紊乱的综合征。
为探清糖尿病病因,建立理想的DM动物模型是十分必要的,动物模型也可以筛选降糖药物,可以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提供实验依据。
动物疾病模型主要用于实验生理学、实验病理学和实验治疗学(包括新药筛选)研究。
人类疾病的发展十分复杂,以人本身作为实验对象来深入探讨疾病发生机制,推动医药学的发展来之缓慢,临床积累的经验不仅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存在局限性,而且许多实验在道义上和方法上也受到限制。
而借助于动物模型的间接研究,可以有意识地改变那些在自然条件下不可能或不易排除的因素,以便更准确地观察模型的实验结果并与人类疾病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更方便,更有效地认识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研究防治措施。
糖尿病模型的建立方法很多,如手术法、药物法、自发性DM、转基因动物法等。
国外多采用自发倾向的糖尿病近交系纯种动物制作糖尿病模型,如BB(BioBreeding)鼠,DB(Dia-betes)鼠和NOD(Non--ObesityDiabetes)鼠。
国内多用传统的药物法诱导急性糖尿病模型,诱导的化学药物主要为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ein,STZ)和四氧嘧啶(AUoxan,ALX)[1]。
链脉佐菌素用药量小,建模方法简便,药物毒性小,但价格昂贵,限制了其使用;[2]四氧嘧啶比较经济实惠,但建立的模型不稳定,药物毒性大,试验动物死亡率高,其剂量与给药次数及给药途径可能对动物模型的诱导有一定影响[3],另外动物体重、个体差异及外界环境条件对建模亦有较大影响。
一·实验目的本试验通过比较四氧嘧啶与链脲佐菌素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的效果,探讨了建模的影响因素,以便诱导出稳定的、理想的及价廉的糖尿病动物模型。
二·实验原理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 STZ/四氧嘧啶加膳食诱导造成的模型相对较为可靠、稳定,造模成本比遗传性动物模型低廉,[4]四氧嘧啶(alloxan):四氧嘧啶产生超氧自由基而破坏B细胞,导致胰岛素合成减少,胰岛素缺乏。
其作用可能与干扰锌的代谢有关。
[5]不同种属动物对四氧嘧啶的敏感性差异很大, 给药剂量依动物及给药途径不同而异,大鼠150-200 mg/kg( 腹腔注射) , 40-60 mg/kg( 静脉注射) ; 小鼠200 mg/kg( 腹腔注射) , 85-100 mg/kg( 静脉注射) 。
四氧嘧啶药物价廉, 血糖反应敏感, 模型稳定, 可用于人类T1DM的有关研究, 使用时需知四氧嘧啶对动物肝肾有一定毒性作用。
[6]链脲佐菌素(STZ)是一种抗菌及抗肿瘤药物,可以对某些种属的动物(狗、兔、猴、大鼠、小鼠等)胰岛B细胞选择性破坏,而产生糖尿病。
STZ导致糖尿病是由于B细胞通过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摄入后减少NAD+的细胞水平。
从而导致B细胞坏死。
外源性胰岛素抑制GLUT2和B细胞内胰岛素的表达,可以阻止STZ的致糖尿病效果[7]。
其对内脏毒性相对较小,成活率较高,是目前国内外使用较多的一种制备糖尿病动物模型的方法。
一般认为,大剂量[11](40-90 mg/kg)的STZ腹腔或静脉可直接破坏胰岛B细胞,多次小剂量[12](15 mg/kg)注射STZ可能是通过免疫机制使B细胞不断破坏而致糖尿病,与T淋巴细胞介导的B细胞不断破坏有关[9]。
STZ糖尿病与人Ⅰ型糖尿病有许多相似之处,且模型稳定,因此,是研究Ⅰ型糖尿病较好模型。
谢明智等[8]以小剂量STZ(25~30 mg/kg)给雌性大鼠静脉注射,造成胰岛细胞轻度损伤产生糖耐量异常后加喂高热量食物可引起动物肥胖而制得Ⅱ型糖尿病动物模型。
三·材料与方法3.1供试动物及饲养条件雄性昆明小白鼠,试验用清洁级、60日龄、体重22-28g,购于医科大学试验动物中心。
试验动物喂养于试验动物的标准化饲养房。
饲喂自配的小鼠料,室内通风良好,相对湿度为40%-70%,室温18-22℃,保持充足的光照。
试验前适应性预饲养1周。
3.2试剂与仪器四氧嘧啶,Sigma公司生产,259/瓶;链脲佐菌素,Sigma公司生产,500mg/瓶;日本京都I血糖仪,日本ARKRAYInc公司生产;电子分析天平,美国METTLERTOLEDO公司生产。
3.3药物的配制3.3.1 ALX溶液的配制试验组1:称取ALX150mg,加人质量分数0.9%生理盐水(Physiologi-calSaltSolution,PSS)18mL充分溶解,过滤消毒;试验组2:分次称取ALX90,60mg,各加人质量分数0.9%生理盐水18ml充分溶解,过滤消毒。
3.3.2 sTZ溶液的配制链脲佐菌素120mg,加人0.1 mol/L柠檬酸及柠檬酸钠缓冲液18mL,在冰浴的条件下充分溶解,过滤消毒,调节酸碱度使pH值为4.2。
ALX溶液及STZ溶液必须现用现配。
3.4动物的分组白鼠购回后,置于18-20℃,明暗交替环境, 适应性预饲养1周;建模前将小白鼠禁食(不禁水) 12h,称量空腹体重、断尾取血测定血糖浓度。
选取血糖浓度为3.5~5.5 mmol/L的小白鼠140只,按照建模条件的不同,随机分为4组:1组为ALX 1次给药组;2组为ALX 2次给药组;3组为STZ 1次给药组;4组为对照组(表1)。
3.5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建立每组按照表1中的剂量腹腔注射(ip)给药,1组、3组和4组分别1次性腹腔注射给药ALX 200mg/kg, STZ 80mg/kg和生理盐水173mg/kg。
2组ALX 2次给药,第1次腹腔注射给药120Mg/kg,间隔24h后再次腹腔注射给药80mg/kg。
由于药物在成模前引起的动物低血糖时相,有可能对小白鼠造成应激性损害,为了观察小白鼠在低血糖时相,补充葡萄糖对小白鼠应激性损害的缓解作用.在腹腔注射给药后4-5h,分别给1,2,3组中50%的小白鼠用质量分数50%葡萄糖灌胃,其余50%的小白鼠用质量分数0.9%生理盐水灌胃,剂量为0.5ml/只;4组用质量分数0.9%生理盐水灌胃,剂量为0.5ML/只。
3.6指标及其检测注射药物72h后在小白鼠尾端断尾取血,用血糖仪检测小白鼠的禁食12h的血糖浓度,当血糖浓度≥11.1 mmol/L时判为建模成功,并称量体重。
3.7数据处理数据结果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统计处理采用SPSS 11.5软件分析。
四·结果与分析实验预期结果分析:不同给药处理对建模小白最的影晌对小白鼠进行不同给药处理后可观察到,与4组相比,多数小白鼠在24~48h后出现多饮、多食、多尿,血糖浓度升高,皮毛松散,体重下降,且随血糖浓度高低而波动部分小白鼠因高渗性脱水或低血糖昏迷而死亡,其中1组于给药后第2、3天死亡6只;2组于给药后第4天死亡3只;3组给药后第4天死亡2只;4组均存活。
小白鼠的血糖浓度及体重在给药前后的变化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建模后小白鼠的血糖浓度均较建模前及对照组明显升高,体重均较建模前及对照组降低。
两种药物对糖尿病小白鼠的血糖浓度均有显著影响(p<0.05);四氧嘧啶的诱导作用(血糖浓度为19.87和20.19mmol/L)明显大于链脲佐菌素(血糖值为14.79mmol/L)(P<0.05)。
四氧嘧啶建模组小白鼠的死亡率为15%(1组20%,2组10%)及体重下降率为18.1%(1组19.2%,2组17.0%),均高于链脲佐菌素建模组(死亡率3.3%,体重下降率12.0%)(p<0.05), 这说明四氧嘧啶对动物造成的损害较链脲佐菌素大。
四氧嘧啶连续2次小剂量给药的建模效果优于1次性高剂量给药,2次给药不仅提高了建模率而且降低了对动物的损害,动物死亡率亦明显降低。
五·讨论四氧嘧啶(ALX)能选择性地破坏胰岛p细胞,使胰岛素分泌功能丧失,造成内分泌功能紊乱,使糖、脂肪、蛋白质等代谢失调,从而使血糖升高。
而代谢失调又进一步会导致负氮平衡,使机体消瘦而体重下降,甚至引起动物死亡。
在建模过程中,由于四氧嘧啶不可逆地破坏胰岛细胞,作用迅速而强烈,建模的同时也致肝、肾组织中毒性损害,从而使建模动物死亡率较高[9]。
链脲佐菌素(STZ)为一种广谱抗菌素、具有抗菌、抗肿瘤的性能和致糖尿病的副作用,对试验动物胰岛p细胞具有高度选择的毒性作用,但其作用较为缓和,其对组织的毒性相对较小,动物存活率较高。
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因给药方式不同,其成模效果也有所差别。
如采用小剂量分次给药的方法,则建立了与人类I型糖尿病表现相似的动物模型;如采用较大剂量一次性注射给药的方法,则建立了与人类I型糖尿病表现相似的速发性糖尿病模型,其原理可能与胰岛的损伤程度有关[13]。
本试验结果表明,四氧嘧啶(ALX)诱导糖尿病模型的建模率高于链脲佐菌素(STZ),四氧嘧啶组的小白鼠药物注射12h后,血糖浓度即开始上升,但血糖浓度波动很大,进而加快了糖、脂肪、蛋白质等物质的代谢失调,这就造成了建模小白鼠的体重快速下降和死亡率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