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案例分析讲解学习
文旅融合背景下打造沉浸式文化馆的探索与思考——以厦门市文化馆为例
![文旅融合背景下打造沉浸式文化馆的探索与思考——以厦门市文化馆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3ec8e538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8e.png)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各类文化和旅游产业逐渐成熟,大批具有创意和特色的文化业态积极涌现,呈现出欣欣向荣之态。
新兴产业所带来的别样体验感,刺激着人们文化需求不断更新升级,提出更高的要求,人们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体验,而是愈发注重内容创新、质感体验和情感共鸣。
现下文旅行业最热的高频词便是“沉浸式”。
沉浸式即通过空间造境的形式,将体验者思绪抽离实体空间,带入所营造的特定情境中,为体验者创造出身临其境的感觉,引起情感互通或思维认同。
沉浸式强调的是体验,而文化馆作为提供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场所,其最终目的也是提升进馆群众的体验感和获得感,两者不谋而合。
各类沉浸式文化街区、沉浸式文艺剧场及沉浸式展览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获得了社会各界极大的关注和好评。
这些成功的沉浸式文化体验案例,为文化馆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本文将以厦门市文化馆为例,浅析在文化场馆中增加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和空间,探索打造沉浸式文化馆的可行性,进一步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一、文旅融合背景下,沉浸式文化馆的发展趋势随着数字化时代飞速发展,在文旅融合和“互联网+”双向加持下,以沉浸式体验为主流的业态文化开始盛行。
国家也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相关产业进一步发展。
政策落地开花,各省市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层出不穷,十分出圈。
这俨然为文化馆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所以,打造沉浸式文化馆是大势所趋。
(一)政策扶持,孕育沉浸式文化迅速生根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发展工作,为了契合时代潮流,更好地迎合大众文化需求,2020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发展沉浸式产业”。
2021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8部委联合出台的《加快培育新型消费的实施方案》,再次提出“加快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数字化转型,积极发展演播、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
2021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鼓励定制、体验、智能、互动等消费新模式发展,打造沉浸式旅游体文旅融合背景下打造沉浸式文化馆的探索与思考林 欣——以厦门市文化馆为例QUNWEN TIANDI验新场景。
浅谈县级文化馆如何开展群众文化艺术培训辅导工作
![浅谈县级文化馆如何开展群众文化艺术培训辅导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c9533b4a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b.png)
县级文化馆作为地方政府设立的文化事业单位,是负责组织、指导、开展群众 文化艺术活动,提高群众文化艺术素养的重要机构。
县级文化馆职责
县级文化馆的主要职责包括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提供群众文化艺 术培训辅导,保护和传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等。
县级文化馆在群众文化艺术培训辅导中的重要性
02
群众文化艺术培训辅导工作的 内容与特点
培训对象与内容
培训对象
面向广大群众,包括不同年龄、 职业和文化背景的人群。
培训内容
涵盖音乐、舞蹈、戏剧、曲艺、 美术等多个艺术门类,以及民间 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特 色内容。
培训形式与特点
培训形式
采用多种形式,包括课堂教学、实践 操作、观摩学习等,以满足不同人群 的需求。
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
培训对象
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和需求的群 众,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满
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培训内容
根据群众的实际需求,制定涵盖音 乐、舞蹈、美术、曲艺等方面的培 训内容,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培训时间与地点
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充分利用文化 馆的场地资源,确保培训的顺利进 行。
创新培训方式与手段
招聘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 专业背景的教师,提高教 学质量。
培训现有师资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 训和交流活动,提升教师 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建立评价机制
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 估,激励优秀教师,改进 不足之处。
建立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机制
反馈机制
建立群众反馈渠道,及时了解群众对 培训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 法和内容。
01
03
县级文化馆在开展群众文化艺术培训辅导工作时,应 注重培养专业的艺术辅导人才,提高辅导工作的专业
传统文化的继承案例分析
![传统文化的继承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67db09227916888486d7ca.png)
传统文化的继承案例分析案例一:韩国抢注中国传统文化申遗据韩联社11月20日报道,韩国江陵端午祭于2005年11月25日被世界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人类口头和无形遗产。
为纪念其成功申遗9周年,韩国于21-28日在端午文化馆举行“小端午”纪念活动。
江陵端午祭委员会20日表示,将在端午文化馆2层展厅举行主题为“变与不变的端午树”图片展。
此外,为发展江陵端午祭,还将于24日举行“2014江陵端午文学研讨会”。
韩国江陵端午祭是江陵地区特有的一种祭祀活动,1967年被指定为韩国第13号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和重要无形文物。
端午祭以大关岭祭神为始,活动期间会举行各种巫法和祭祀典礼,并举行跳绳、假面制作等传统游戏和体验活动以及精彩的巫俗表演、假面舞和农乐表演等。
分析:首先,我们能从韩国政府这些作为看出,其实韩国方面已经承认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其深刻的影响,而客观上看韩国是一个相对于中国来说是较小的国家,文化底蕴也不是很深厚,但是他们有着强烈的民族感,如果他们能将影响他们世世代代的中国文化申遗成功,对他们来说不仅是增加了文化底蕴,也使得整个韩国民族的自豪感提升了一大步。
其次,韩国能够成功将端午节申遗成功,无非是捡了漏洞,一是教科文组织方面的不明就里在文化遗产审核机制上存在问题,二是中国相关部门对文化自主权的不重视,这两点就足以使得韩国可以捡到漏洞从而通过这些申遗方案,而使得中国先民的辛苦创造改换了国籍。
我个人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进不进教科文文化遗产名录并不重要,那只是一种组织性的名录,重要的是对后代华夏儿女的影响,如果韩方将端午节等的起源写进教科书去影响自己的后代,那么这种影响是很惊人的,中华儿女难道要在今后的很长时间内和韩国后裔进行着本不该有的对文化归属的争论吗?案例二:从清明文化节看中国传统文化2015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全新开幕,本届文化节为期10天,从2015年4月1日到4月10日,在中国清明文化传承基地开封举行。
作为本届清明文化节的主会场,国家5A 级景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清明文化名园—清明上河园景区积极策划、组织并承办了一系列清明文化活动。
(参考资料)大型文化馆建筑设计——以湖北宜城文化馆设计为例
![(参考资料)大型文化馆建筑设计——以湖北宜城文化馆设计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2da21feb87c24028915fc3fc.png)
分类号学号M201372916 学校代码10487密级硕士学位论文大型文化馆建筑设计——以湖北宜城文化馆设计为例学位申请人:叶笛学科专业:建筑学指导教师:李保峰教授答辩日期:2015.5.26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chitectureA Research of the Large Culture Center ---A Case Study of Culture Center in Yicheng,HubeiCandidate : Ye DiMajor : ArchitectureSupervisor : Professor Li Baofeng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Wuhan 430074, P.R.ChinaMarch, 2015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文化馆是政府设立的县级市、区一级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有的地区也称群众艺术馆,或者叫文化活动中心。
本文结合宜城市文化馆这一建筑设计的案例,调研了湖北地区颇具代表性的两处已投入使用多年的大型文化馆,探讨了如何在当下将文化馆建筑设计与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变化有机的结合起来。
关键词:文化馆大型建筑设计宜城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Cultural center is a county-level or district level government nonprofit cultural institutions, some area is also called the public art center, or cultural activity center. In this paper, sets the case of the Yicheng culture center design as a example, research representative two large cultural center in Hubei province which have been put into use for many years, discusses how to design cultural center building and the new demand for spiritual and cultural life of the masses in the new period ,.At last,the paper puts forward four points need special attention in the cultural center design: architectural features, function composition, activity zoning, streamline organization.Keywords: Culture center Large Architecture Design Yicheng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摘要 (III)Abstract (IV)目录 (V)1 绪论 (1)1.1研究背景与项目背景 (1)1.1.1研究背景 (1)1.1.2项目背景 (1)1.2 概念界定 (4)1.2.1 关于“群众艺术馆”与“文化馆”的概念界定 (4)1.2.2 关于“大、中、小型文化馆”的概念界定 (4)1.3 研究方法 (4)1.3.1 文献阅读 (4)1.3.2 案例调研分析 (4)1.4 毕业论文框架 (5)2 大型文化馆建筑现状调研 (6)2.1 江汉区文化馆 (6)2.1.1 区位 (7)2.1.2 周边环境 (7)2.1.3 内部空间形式 (8)2.1.4 功能分区 (9)2.1.5 建筑形式与风格 (9)2.2 武汉群艺馆 (9)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2.1 区位 (10)2.2.2 与武汉其他大型文化建筑的关系 (11)2.2.3 内部空间形式 (11)2.2.4 当前存在问题 (13)3 研究内容 (13)3.1 大型文化馆建筑特征研究 (13)3.1.1 大型文化馆建筑特征 (13)3.1.2 大型文化馆建筑的功能构成 (14)3.2 主要功能区的构成及功能研究 (15)3.2.1 增加当地非遗展示空间 (15)3.2.2 观演空间增加 (15)3.2.3 文化馆建筑空间应多关注公共空间设计 (15)3.3 大型文化馆建筑的流线设计 (16)3.4 大型文化馆建筑分区设置 (16)4 结语 (17)参考文献 (19)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 绪论1.1研究背景与项目背景1.1.1研究背景文化馆是新中国成立后成立的文化馆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定位是开展社会宣传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组织辅导群众文化艺术(娱乐)活动的综合性文化事业单位和活动场所。
文化中心案例PPT课件
![文化中心案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78d690fc4ffe473368aba6.png)
.
功能布置
7
.
8
.
与群山遥相呼应,瑞士Moréchon II 学校扩建
9
.
项目标签
10
• 设计公司:rk studio • 位 置:瑞士 • 类 型:小学幼儿园教育建筑 • 材 料:木材金属 • 文章分类:建筑 • 标 签:Savièse
.
11
• Moréchon 2学校位于瑞士西南部瓦莱州首府Sion附近群山环抱的小村落 Savièse之内。相互穿插的方形体量组合出疏密有致的空间,而高低起伏 的屋顶从东向西延伸。新建的学校活动中心延续了校园现有的空间秩序, 同时也与周边的传统建筑形式遥相呼应。建筑由两个巨大的体量组成, 一为小学和幼儿园,另一个则是体育馆。相互垂直的两个体量形成了一 个 L型,在契合现有室外活动场地的同时也围合出一个可以眺望山谷与 葡萄田地的小院落。极富趣味性的屋顶覆盖了两个空间,学校部分的屋 顶更为传统而体育馆的屋顶则更随意灵动。建筑的山墙朝向南北,与城 市肌理相契合。承重墙、楼板与立面组成承重系统以钢筋混凝土构筑而 成,以求达到当地相关部门对抗震的要求。屋顶结构的两重结构皆有木 材制成,而外层则覆盖着金属薄片,而类似的,建筑的立面也由鱼鳞般 的金属般构成。远远看去,建筑仿佛呼应着周围的群山,错落起伏。
• 该项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基于当下的功能需求,在这些空间之间 营造能够直接连通的方式。建筑师如同在设计拼图,每一空间与紧邻 的空间之间具有高度的连续性,不需要走廊空间,从而保证了交通流 线的通畅和功能切换的流畅。灵活性是项目的根本性问题,每一个空 间的布置都是基于对其所必需承担的灵活性能的分析上面。
《文化馆设计》课件
![《文化馆设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72769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8.png)
功能性原则
确保文化馆的设计满足其 使用功能,合理规划各区 域,满足展示、教育、交 流等多种需求。
艺术性原则
在满足实用性的基础上, 提升文化馆的艺术价值, 使其成为具有美学价值的 文化地标。
设计目标
展示与传承文化
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
通过设计,充分展示和传承地域、民 族等多元文化,使参观者能够深入了 解和体验文化的魅力。
的体验。
以人为本
设计应充分考虑参观者的需求, 创造舒适、便捷的参观环境,以 及满足不同人群的无障碍需求。
可持续发展
遵循绿色、环保的设计原则,合 理利用资源,降低能耗,以及考 虑到文化馆的未来发展,使其能
够适应社会和环境的变化。
设计原则
01
02
03
整体性原则
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文 化馆的整体性,包括空间 布局、色彩搭配、材料选 择等方面的统一。
案例三:某社区文化馆设计
总结词
温馨、亲和,注重参与性
详细描述
该社区文化馆设计风格温馨、亲和,以拉近与社区居民的距离。设计注重空间的 开放性和通透感,采用柔和的色彩和圆润的线条。此外,文化馆还设置了多种互 动设施,鼓励居民参与文化活动,增强社区凝聚力。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借助现代技术和创意设计,吸引更多 人参观文化馆,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 播。
提供优质的参观体验
以人性化的设计,为参观者创造舒适 、便捷的参观环境,提供丰富的互动 体验。
02
文化馆的功能分区
阅读区设计
阅读环境营造
提供安静、舒适的阅读空 间,采用柔和的照明和舒 适的座椅,营造出宜人的 阅读氛围。
书籍分类与陈列
《文化馆设计》ppt 课件
目录
旅游文化案例分析
![旅游文化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ff98db050876323112125b.png)
关于旅游和文化融合发展的思考—以四川阆中古城为例一、前言人类自存在旅游活动以来,文化也在不断地改变,如何将商业旅游融入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保护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和创新以适应当代社会发展至今成为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
本文以四川阆中古城为例,简要提出相应的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旨在和众多旅游研究者进行讨论和分享,为旅游学的发展和理论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二、基本情况1、地理位置阆中古城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地处嘉陵江中游,是一处被嘉陵江所环绕的风水宝地阆中古城。
建成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是四川保存最完好古城,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安徽歙县齐名,名列中国四大古城之一。
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复原面积1878平方公里。
辖46个乡镇、3个办事处,人口86.16万,其中城区人口18.71万。
阆中以风水奇特见长。
古城处于大巴山脉、剑门山脉与嘉陵江交汇处,水绕三方,整个嘉陵江是呈“U”形化绕着古城,呈龙腾虎跃之势,处处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还有建筑学、地理学各个方面等因素,风水文化无处不在,因而阆中古城有“阆苑仙境,风水宝地”、“阆中天下稀”等美誉。
同时,由于阆中在古代时盛行对风水文化的研究,所以阆中古城也被誉为最大的“风水古城”。
2、交通状况阆中古城距离四川省会成都大约200公里,国道212线和省道302线穿境而过,并交叉呈十字型辐射全市。
成南高速、渝南高速的贯通和即将启动的广元—南充高速已列入阆中的“十一五”规划;嘉陵江环城而流,国家二级民用机场正在建设之中;兰渝铁路也在阆中设立二级站。
3、旅游资源阆中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阆中已有先民生息。
战国中期为巴国国都。
阆中作为由秦入蜀的交通要道和陕、甘、鄂、广、等地的商品集散地,以其险要的地势,便捷的交通,丰饶的物产而成为川北经济、军事重镇。
清朝初年,阆中为四川临时省会达17年。
是历代川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阆中至今仍保存着1.78平方公里唐宋格局、明清风貌的古街古巷,102处精致的古院落。
【各类建筑及案例分析】快题课-07 泡泡图 文化馆类建筑 davechen
![【各类建筑及案例分析】快题课-07 泡泡图 文化馆类建筑 davechen](https://img.taocdn.com/s3/m/264713bc14791711cc7917fa.png)
建筑·快题班
h
20
THANK YOU
400-858-2626
h
21
3、不对公众开放的内部专业工作部分。包括书画、美术、文艺、音乐、戏曲、舞蹈、 摄影、录音录像等工作室。
4、公共服务部分。包括门厅、休息厅(或共享大厅)、小卖部、饮食服务部、卫生 间、走廊和楼梯电梯等交通空间。
5、行政管理及辅助用房。包括党政领导办公室、站室指导室、会议室、经营管理室、 财务室、文印室、接待室、值班室、配电间、库房等。
3、乡土性。文化馆建筑与当地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等有着特殊密切 的关系。各地的文化教育、习俗风尚、产业结构、开发计划,以及当地的民族、人 口构成、动态、生活水平等因素千差万别。因而文化馆建筑的地域性非常突出和强 烈,具有浓郁的乡土性。在设施内容的决定、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应予充分的体 现。
3、游艺用房应根据活动内容和实际需要设置供若干活动项目使用的大、中、小游艺室, 并附设管理及储藏间等。当规模较大时,宜分别设置儿童游艺室及老年人游艺室。儿童 游艺室室外宜附设儿童活动场地。
4、舞厅应具有单独开放的条件及直接对外的出入口。 5、展览厅应以自然采光为主,并应避免眩光及直射光。 6、阅览用房应设于馆内较安静的部位。 7、综合排练室的位置应考虑噪声对毗邻用房的影响,室内应附设卫生间、器械储藏间。 大教室根据使用要求,可为阶梯式地面。 8、观演厅、展览厅、舞厅、大游艺室等人员密集的用房宜设在底层,并有直接对外安 全出口。
3、各用房之间应有紧密的联系,以利综合利用;当各厅室独立使用时,不互相干扰, 对人流量大且较为集中的用房,应有独立的对外出入口。
4、在基地内应设置自行车和机动车停放场地,并考虑设置画廊、橱窗等宣传设施。
文化馆案例分析课件
![文化馆案例分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7a641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b.png)
未来文化馆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02
线上线下的融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线上文化消费逐渐成为趋势。文化馆需要适应 这一变化,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模式,满足观众多样化的文化需 求。
国际化与多元化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馆需要积极与国际接轨,引进世界各国的优秀 文化展览和交流活动,促进文化的多元化和国际交流。
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者
文化馆应当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社区居民参与,增强社 区凝聚力。
社区文化资源的整合者
文化馆应当整合社区内的文化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 效率。
文化馆的教育功能与实践
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文化馆应当承担传承传统文化的 责任,通过展览、讲座等形式,
让更多人了解和继承传统文化。
分类 国家级文化馆:承担全国范围内的文化保护、传承与推广工作。
省级文化馆:侧重于展示和推广本省的文化特色与成果。
文化馆的分类和特点
市级文化馆
主要服务本市居民,展现城市文 化历史与现状。
社区文化馆
满足社区居民文化需求,推动基 层文化建设。
文化馆的分类和特点
特点 地域性:文化馆通常反映所在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传承。
THANKS
感谢观看
02
文化馆案例分析:精选案例展示
案例一:小型城市文化馆的创新运营
01
02
03
创新运营模式
采取与企业、社区等合作 的模式,实现文化资源的 共享,增加文化馆的运营 收入。
多元化文化活动
举办文艺演出、文化讲座、 艺术展览等多种形式的文 化活动,吸引更多的观众 参与。
打造文化品牌
通过精心策划的文化活动, 积极塑造文化馆的文化品 牌形象,提高知名度。
文化馆典型案例
![文化馆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15220b8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0d.png)
文化馆典型案例
1、新加坡南洋艺术馆。
新加坡南洋艺术馆位于新加坡的中心地带,是一所专业性的艺术馆,
拥有众多的展览空间,囊括了当代艺术、艺术史以及古代艺术。
该馆致力
于展示乃至探索南洋、亚洲半岛以及亚洲其他地区艺术作品,也经常举办
国际级活动,拉近新加坡海外艺术家之间的联系,以及进一步拓展新加坡
艺术的影响力。
2、香港文化博物馆。
香港文化博物馆是香港文化及艺术的重要聚集地。
该馆内有三大部分:香港文学精品馆、艺术家长跑馆、普及素质馆,其中香港文学精品馆收藏
了珍贵的文献及书画,艺术家长跑馆则收藏了许多著名艺术家的作品,而
普及素质馆则举办了一系列培训活动,以及提高大众艺术素质的各种艺术
创作活动。
3、香港文化中心。
香港文化中心是一个集艺术、文化、社会的多功能文化机构。
该文化
中心不仅设有各种展览空间,还设有社区文化空间、文化服务中心、文化
娱乐中心、中央图书馆、视听资料库等。
文化中心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文化
活动,如戏剧表演、歌舞演出、电影放映、展览等,鼓励大众参与到文化
活动当中来。
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地方特色文化融入案例分享
![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地方特色文化融入案例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b2bffef6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da.png)
《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地方特色文化融入案例共享》1. 前言幼儿园园本课程是指根据幼儿成长发展规律和特点,结合地方特色文化特点,构建并实施的全面、系统、有机的学习计划。
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既能提高幼儿对当地文化的了解,也能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
本文将通过案例共享,探讨地方特色文化如何融入园本课程,为幼儿的成长提供有益的教育体验。
2. 案例一:传统手工艺品体验在某幼儿园的园本课程中,教师结合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品,设计了手工制作活动。
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了解并学习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品,比如陶艺、编织等。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会向孩子们介绍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让孩子们在动手制作的对当地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3. 案例二:民间传统节日活动另一所幼儿园在园本课程中融入了民间传统节日活动。
比如春节期间,幼儿园会组织孩子们一起包饺子、挂灯笼、剪窗花等,让孩子们亲身感受中国传统新年的氛围。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在欢乐的氛围中,增进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4. 案例三:当地特色食材烹饪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当地的特色文化,某幼儿园在园本课程中安排了当地特色食材烹饪活动。
教师会向孩子们介绍当地特色饮食文化,带领他们一起去市场挑选食材,并在教室里亲自动手制作当地特色的美食。
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会了简单的烹饪技能,也增进了对当地特色文化的了解。
5. 总结回顾通过上述案例的共享,我们可以看到,地方特色文化如何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幼儿的学习内容,也让他们更加贴近当地的文化。
这也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让他们在欢乐的氛围中,增进对本地文化的了解和感受。
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园本课程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和发展。
6. 个人观点作为我的个人观点,我认为地方特色文化的融入园本课程对幼儿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
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本地的文化传统,也可以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这也为幼儿园教育提供了更多元化和丰富化的内容,使教育更具吸引力和深度。
主题一第4课走进传统文化馆(教学设计)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主题一第4课走进传统文化馆(教学设计)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2462f9d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ea.png)
本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文化认同、审美判断、实践操作和创新思维。通过参观传统文化馆,学生可以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了解传统文化的种类和价值,培养审美判断能力。同时,学生在实地考察过程中,需要进行实践操作,如观察、记录、交流等,从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此外,学生还需要运用创新思维,对传统文化进行思考和解读,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提升核心素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② 传统文化馆的重要性
① 表达能力
② 团队合作意识
③ 问题解决能力
① 传统文化馆的案例
② 案例分析
① 传统文化馆的认识
② 传统文化的理解
① 传统文化馆的魅力
② 传统文化的价值
① 拓展阅读材料
② 课后自主学习
③ 传统文化实践活动
板书设计应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通过板书设计,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掌握关键知识点,提高学习效果。
主题一第4课走进传统文化馆(教学设计)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部分,主题是“走进传统文化馆”。教材以实地考察为主要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参观传统文化馆的过程中,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传统文化馆的介绍、传统文化的种类、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等。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 观察:观察和思考传统文化馆的展览内容,选择一个或多个元素进行创作。
- 创作: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进行创作,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作品中。
- 分享:将作品展示给他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与他人交流和互动。
文化馆案例分析讲义
![文化馆案例分析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f03977c09b6648d7c0c74688.png)
文化宫大厅内部空间
文化宫内部屋顶采光口
设置在大厅上方的采光口 有利于大厅里面更好的采 光,同时也有着指引作用, 对于来文化宫的人会被采 光口照射着的舞台所吸引!
流线分析
文化宫的流线较其他文化宫较 为分散,不会出现人流太过于复 杂与密集,有利于疏散和分散过 多人流,大厅与工作区域都有独 立的出入口,避免了人流交叉的 现象,对于不同的房间,阿尔托 也对人流的进行了分析,对于大 厅人流较多的地方,采取多个疏 散口保证疏散,工作区人流不是 太大所以就设置了两个疏散口!
建筑红墙的由来
• 1945-1953年,阿尔托创作趋于成熟。这个时期他喜欢用自然材料与精致的人工构件相对比。 建筑外部经常用红砖砌砖,造型富于变化。他还善利用地形和原有的植物。室内设计强调光 影效果,讲求抽象观感。这就是所说的红色时期,赫尔辛基文化宫就是在那个时候诞生的。
建筑背景
时间:1955~1958 地点:赫尔辛基 1952年,芬兰共产党委托阿尔托设计一座适合总 部办公,并有文化设施的多功能综合大楼。1955 年开始动工,1958年完成。谈到文化宫会堂的声 学处理时,阿尔托说:“它的多功能性需要一流 的声学设备,因此把它设计成螺旋形,采用混凝 土墙体、木材和面砖搭配,墙和顶棚都能同时吸 收或反射声波。代用墙板不仅满足不同声学需要, 同时保证了建筑线条的完整性。”文化宫因卓越 的声学处理闻名,频繁使用于会议、乐队排练及 录音。在外部,不规则形体密切配合内部空间变 化。外墙几乎没有窗户,使砖墙弯曲起伏富于动 感。为实现这个效果,阿尔托特意制造了V形砖。
文化宫立面
阿尔托大胆采用了立面砖在外 形上,使得该文化宫的立面造型 富有多样性,文化宫正立面也不 同于其他文化宫那样,是以弧形 的主入口为主,使得这个建筑独 一无二在当时那个年代,红墙的 外砖使得这个建筑更多了一分浓 重的文化氛围!采用红色也是当 时那个时期他设计建筑的主要概 览!
红色文化馆案例
![红色文化馆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941596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1a.png)
红色文化馆案例红色文化馆是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革命精神。
近年来,各地纷纷投入建设红色文化馆,旨在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本文将分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文化馆案例,探讨其特点和实践创新,以期为今后红色文化馆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
一、红色文化馆的背景与意义红色文化馆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肩负着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
它不仅是展示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的场所,还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党风廉政教育的重要阵地。
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背景下,红色文化馆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红色文化馆案例的分类与特点1.分类根据红色文化馆的主题和内容,可将其分为革命历史类、英烈事迹类、红色遗址类等。
2.特点(1)突出政治性:红色文化馆以传承红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核心,强调政治立场和政治导向。
(2)强调教育功能:红色文化馆注重发挥教育引导作用,传播正能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丰富表现形式:红色文化馆采用多种表现手法,如实物展示、影像资料、场景还原等,增强观众体验。
三、红色文化馆案例的实践与创新1.案例一: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该馆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如VR、AR等,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历史。
同时,开展丰富的社会教育活动,如主题讲座、红色之旅等,拓宽受众范围。
2.案例二:江西井冈山红色教育基地该基地将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相结合,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引导游客在体验自然风光的同时,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文化。
3.案例三:陕西延安红色教育基地该基地以延安精神为核心,创新推出一系列红色演出、红色主题活动,将红色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让更多人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四、红色文化馆案例的影响与启示1.影响(1)提升红色文化的影响力:红色文化馆案例通过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激发民众的爱国情怀。
(2)推动红色旅游发展:红色文化馆案例将红色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中小型公共建筑建筑设计——文化馆
![中小型公共建筑建筑设计——文化馆](https://img.taocdn.com/s3/m/5e57a661c1c708a1284a44ed.png)
4.2 文化馆地域性的表达
文化是多维的,与政治、宗教、民俗文脉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化建筑集中体现 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主流文化的特征,我国中小城市原有的文化基础设施大多是 在建国之初建造的。
云南多民族地区的文化馆方案:设计运用了汉、黎、白、傣、藏、瑶六个民族的 民间建筑素材,六角杜鹃花,凤凰花图案为当地各民族所推崇。
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
目录
>> 1.文化馆的概念及其发展 >> 2.文化馆公共空间形态及设计手法 >> 3.文化馆丰富空间层次的塑造 >> 4.地域性与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 >> 5.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 >> 6.结语 >> 7.参考文献
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
01 文化馆的概念及其发展
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
01文化馆的概念及其 发展
我国文化馆的发展历程
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
03文化馆公共空间形 态及设计手法
02 文化馆公共空间形态及设计手法
2.1 与其它公共建筑共有的空间特征 2.2 适合中小型文化馆的空间特征及处理手法
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
02文化馆公共空间形 态及设计手法
1.人均使用面积大、数量多:除亚洲国家外,欧美洲、大洋洲城市人口密集 度较低,使文化中心在相同建筑面积条件下,服务对象所占有的人均使用面 积相对较高;另一方面,国外许多国家对公众文化活动高度认同和重视,在 文化活动设施的建设上也不遗余力,文化类建筑往往数量多、服务半径小, 非常方便市民使用。例如日本东京,公共设施的服务半径一般都要求在 2km 范围以内,使公民可徒步到达,公共设施有很高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事业单位考试案例分析题解析 (7)
![事业单位考试案例分析题解析 (7)](https://img.taocdn.com/s3/m/9e053970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09.png)
二、给定材料资料1在祖g的山山水水间,有这么一群人。
他们或俯首案前,呕心沥血研究民间文化;或献身舞台,孜孜以求编演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精彩节目;或走村串寨,把精神文化食粮播撒在田间地头……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基层文化人”。
2017年1月9日晚,“最美基层文化人”颁奖典礼在H省音乐厅举行,H省“最美基层文化人”名单正式出炉。
以下是几位“最美基层文化人”的简要事迹。
欧阳老师是M县偏远山区的一名普通文化辅导员。
2014年退休后,他走乡串户收集改编民谣,为留守儿童编写了一本《十里山童谣》,融文明礼仪、F治安全、良好习惯、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等内容于一体,易读、易记、易懂,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为了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欧阳老师捐出自己的全部藏书和住房公积金创建“十里山留守儿童文化街”和“十里山书香文化社区”,为留守儿童建造了一个精神“粮仓”。
DS文化馆的王先生只有小学学历,自学成才。
数十年来,他利用节假日和工作之便,自费跑遍了该S100多个乡镇村组,收集地方文化遗产资料三百余万字。
利用在当地流传的“孟姜女传说”“荆河戏”等资料撰写了五部学术专著,著作的出版在当地学术界和文艺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Y自治州85岁的田大爷是民间戏曲--灯戏最忠诚的守护者。
他14岁开始走上灯戏舞台,70年来坚守传承灯戏文化,将古老的灯戏撒播在家乡秀美的山水间。
唱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即使褪了青丝,没了牙齿,他依然咿咿呀呀地唱着,颤颤巍巍地舞着……为群众需求而奔走,为精神食粮而劳作,是基层文化工作者们的真实写照。
本次“最美基层文化人”评选活动由H省文化厅、H省委网信办、H省报业集团主办,各S州文(体)广新局承办。
活动自2016年3月31日启动以来,共有1568名基层文化人报名,产生了热烈的社会反响。
在这些报名者中,既有80多岁默默坚守一线的老艺术家,也有20多岁走时尚路线的文艺新秀,涵盖了基层文化工作者、艺术工作者、文化传承者、文化创意者四大群体。
大学生活动中心案例分析
![大学生活动中心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88339e719e8b8f67c1cb917.png)
大学生活动中心方案设计分析一:基地条件分析大学生活动中心是大学设立的组织指导大学生进行文化艺术娱乐活动的场所。
属于文化馆类建筑。
可以组织课外活动以及为学生们提供疑难解答的场所。
所选用地位于学校内部较宽阔区域(图1-1),周围紧邻中和食堂,学生宿舍,以及教学实验楼,属于人流较密集之地,也是学校主要的区域。
所以建筑要求的流动空间比较大。
需要很大的人流疏散场地。
在图1-5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此处南面毗邻校园主干道。
因此,本建筑的主要入口设立在南立面。
通过周边环境的布置即可以使人流从三方均可方便通过。
在建筑的东立面开有一辅助入口,使得使用者更加方便的在建筑之中进行穿插(图1-9)。
二、总体环境布局分析首先: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创造环境在大学生活动中心的设计过程中,并没有把他单独的孤立起来,而是把它放在大学校园这个特定的环境里,考虑它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巧妙利用环境中的有利条件如古树、道路等,创造出一个和谐的人造环境。
这其中开敞的集散广场、活动用地、停车场所构成主要的空间区域。
停车场按照设计要求安排在西北角,入口处设计开敞的集散广场,采用围合式结构,内部设置庭院,布置活动场地。
为了体现出大学生活动中心较其他教学楼的区别,在建筑的材质和颜色上采取了特殊的处理手法(图1-4)。
前端采用纯净明亮的浅色,在弱化了其与天空的界限,多种样式的开窗方式强化了与周边树木的呼应,一强一弱将建筑完美的融合到了周边的环境之中。
这样使两部分建筑不会显得过分的对比、显得格格不入,互相融合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还通过学生们在建筑内部行走中的空间体验得到。
门厅---室外---工作室等内部空间---屋顶大面积开窗。
通过侧面开窗创造出光影的变幻,使得外部空间变成了建筑的一部分,在室外学生们看到弧形及多变的线条建筑形体呼应基地的不同特质,构成了室外环境空间的完美组合唤醒学生的活力与奔放。
形式分析--几何特征分析----总体以大的方形连接半圆形为主。
几个1/4圆形围绕形成半闭合、半开敞空间(图1-2)。
文化馆 文化遗产保护 典型案例
![文化馆 文化遗产保护 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1fdc7b5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08.png)
文化馆文化遗产保护典型案例一、文化馆的作用与意义文化馆是一个地方性质的博物馆,主要收藏和展示各种文物和资料。
它将文化遗产搬上了舞台,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魅力。
文化馆的存在,不仅使人们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更能够增进国民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在文化馆中,我们能够看到各种珍贵的文物、历史文献、传统工艺品等,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
通过文化馆,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及文化遗产的珍贵性。
另外,文化馆也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基地,它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给青少年传授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
保护文化遗产对于维护国家文化自信和自豪感,保持民族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强文化软实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对民族发展和进步的一种贡献,也是对后人的责任和承诺。
在当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张,许多古老的建筑、传统的手工艺等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它们可能随时会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
文化遗产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三、典型案例分析1. 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是我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代宫廷建筑群,也是世界上仅存的规模最大、现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故宫以其丰富的藏品、优美的建筑和独特的历史价值而闻名于世。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通过加强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文化遗产,有效地保障了故宫的安全和稳定,使其得以延续至今,并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
2. 国家博物馆国家博物馆是我国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它收藏、研究和展示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
作为国家的文化宝库,国家博物馆不仅致力于文物的收集和保护,更在积极的开展文化遗产的展览和研究工作。
通过举办各种文化展览和公共教育活动,国家博物馆将丰富的文化遗产呈现给社会公众,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感受和了解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文化中心流线设计分析
![文化中心流线设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a23758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7.png)
文化馆: 文化馆是国家设立的县(自治县)、旗(自治旗)、市辖区的文化 事业机构,隶属于当地政府;是开展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组织辅导 群众文化艺术(娱乐)活动的综合性文化部门和活动场所。
群众活动部分 学习辅导部分
专业工作部分
行政管理部分组成
各类用房根据不同规模和使用要求可增减或合并
部分功能分区设计注意
观演用房
包括门厅、观演厅、舞台和放映室等。 规模一般不宜大于500座,当观演厅规模超过300座时,观演厅的座位排列、走道宽度、 视线及声学设计以及放映室设计,均应符合《剧场建筑设计规范》和《电影院建筑设计 规范》的有关规定。 当观演厅为300座以下时,可做成平地面的综合活动厅,舞台的空间高度可与观众厅同 高,并应注意音质和语言清晰度的要求。
文化中心空间系统的 特征是“内向集约”。 内向性是指建筑内部 空间相对于城市交通 的外向组织原则而言, 其有自主独立的结构 和组织体系,即通过 建筑内部公共空间系 统有机联系各功能空 间系统,且无论公共 结构性空间的形态如 何形变其内向的本质 是不变的。“集约” 含义是各种不同功能 性质的空间形态的高 度集中和相互联。且 有不同目的行为的人 群的集聚和多种信息 的广泛交流的含义。
演 播 室
室
日 本 大
船
渡
市
民
文
化
剧场
中
心
设
计
二层平面
演播室
餐厅
剧场
茶室 图书馆
中山文化艺术中心
中山文化艺术中心
一层平面
办公、宿舍
绘画展厅
教室 餐厅、艺术培训中心
侧台 主台 前厅、演艺中心
功能分区三维展示
采用既集中又分散的综合式布局,将功能相近的大、小剧 场组合在一起,和群众艺术馆围合成内庭院,且各自都拥有自 身的出入口和疏散前厅,方便独立经营,同时又相互有机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绩溪博物馆
文化:徽文化
它绩是溪绩博溪物的馆城位市于名安片徽。绩溪县旧城北 传部统,的基马址头曾墙为,县小衙青,瓦后和建象为县政府 征大绩院溪,现因古城整体保护修整规划, 山迁水移的原现有代功化能连,续改桁建架为坡博屋物馆。包 顶括,展使示空间、4D影院、观众服务、 它商与铺整、个行城政市管形理态、自库然藏和等谐功能,是 地一融座为中小型地方历史文化综合博物 一馆体。。
国家大剧院
它是湖中明珠 它的外形简洁,平静 巨大的体量却没有哆哆逼人 内部空间丰富,充满活力 阳光渗透进来,斑驳陆离
国家大剧院
流线
下沉的入口 水下长廊 通高大 厅 体-体交通
音乐厅
穹顶
国家大剧院
文化:中华民族文化 文化:中华文化
国家大剧院
文化:中华民族文化 文化:中华文化
国家大剧院
文化:中华民族文化 文化:中华文化
红砖美术馆
红砖美术馆
红砖美术馆
拓扑:
建筑与场所
材料、光影——本土自然、纯净 空间、园林——趣味、体验
谢谢观看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红砖美术馆
城市:北京
文化:本土材料 场地特点 园林
红砖美术馆
拓扑:
建筑、材料、自然
南部-红砖:展示空间——原“白房子”改造,光影 北部-青砖:景观园林——呼应场地东北的自然风景 南北间-青红砖:庭院部分——北部园林与南 部的建筑间的连接 也作为对清水会馆的思考延伸
红砖美术馆
红砖美术馆
红砖美术馆
绩溪博物馆
流线 主入口 入口庭院 中心庭院 巷
空间: 庭院
绩溪博物馆
流线 主入口 入口庭院 中心庭院 巷
空间: 庭院
绩溪博物馆
细节:小青瓦
国家大剧院
文化:中华民族文化
地理位置:北京西长安街沿线, 人民大会堂西侧,西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街以 南
周围大部分是传统建筑,轴线 明确。大剧院采用格格不入的 巨蛋外形也是长安街上一道亮 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