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与问答题(右医学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述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1)呼吸心跳停止;

(2)不可逆性深昏迷;

(3)脑干神经反射消失;

(4)瞳孔散大或固定;

(5)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

(6)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2.哪种类型脱水易造成低血容量性休克?为什么?

低渗性脱水。因为低渗性脱水时,体液丢失使细胞外液量减少;又由于失钠多于失水,细胞外液相对呈低渗状态,水分向细胞内转移,细胞外液进一步减少。另外由于细胞外液低渗,对口渴中枢的刺激减少而饮水减少;细胞外液呈低渗使ADH分泌减少,早期尿量增多可加重细胞外液量的进一步减少,故易导致休克。

3.分析水中毒对机体的影响。

水中毒又称为高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的影响有:

(1)细胞外液量增加,血液稀释

(2)细胞内水肿:血Na+浓度降低,细胞外液低渗,水自细胞外向细胞内转移,造成细胞内水肿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脑细胞的肿胀和脑组织水肿使颅内压增高,引起各种中枢神经系统受压症状,如头痛﹑记忆力减退﹑神智混乱等。

(4)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降低,早期多尿,尿比重下降。

4.试述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导致水肿的机制。

血管内外的液体交换维持着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的平衡。

影响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的因素主要有:

1 细血管流体静压和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是促使液体滤出毛细血管的力量;

2 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间液流体静压,是促使液体回流至毛细血管的力量;

3 淋巴回流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当上述一个或两个以上因素同时或相继失调,影响了这一动态平衡,使组织液的生成大于回流,就会引起组织间隙内液体增多而发生水肿。

组织液生成增加主要见于下列几种情况:

1 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常见原因是静脉压增高;

2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主要见于一些引起血浆白蛋白含量降低的疾病,如肝硬变、肾病综合征、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等;

3 微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大量滤出,使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上升,促使溶质和水分滤出,常见于各种炎症;

4 淋巴回流受阻,常见于恶性肿瘤细胞侵入并阻塞淋巴管、丝虫病等,使含蛋白的水肿液在组织间隙积聚,形成淋巴性水肿。

5.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对机体分别有哪些影响?

低钾血症:

(1)对神经肌肉的影响:兴奋性降低,横纹肌溶解,(严重时呼吸机麻痹)。

(2)对心脏的影响:心肌兴奋性增高,自律性增高,传导性降低,收缩性先增高后降低。

(3)肾脏尿浓缩功能障碍,胃肠运动功能减弱,代谢性碱中毒(反常性酸性尿)。

高钾血症:

(1)对神经肌肉的影响:兴奋性先增高后降低,轻时感觉异常、刺痛,重时腱反射消失、驰缓性麻痹。

(2)对心脏的影响:心肌兴奋性先增高后降低,自律性降低,传导性降低,收缩性降低。还可导致心律失常、心搏骤停而死亡。

(3)对酸碱平衡的影响:酸中毒(反常性碱性尿)。

6.剧烈呕吐易引起何种酸碱平衡紊乱?试分析其发生机制。

剧烈呕吐常引起代谢性碱中毒。其原因如下:

1 H+丢失:剧烈呕吐,使胃腔内HCI丢失,血浆中HC03-得不到H+中和,被回吸收入血造成血浆HC03-浓度升高;

2 K+丢失:剧烈呕吐,胃液中K+大量丢失,血[K+]降低,导致细胞内K+外移、细胞内H+内移,使细胞外液[H+]降低,同时肾小管上皮细胞泌K+减少、泌H+增加、重吸收HC03-增多;

3 Cl-丢失:剧烈呕吐,胃液中Cl-大量丢失,血[Cl-]降低,造成远曲小管上皮细胞泌H+增加、重吸收HC03-增多,引起缺氯性碱中毒;

4 细胞外液容量减少:剧烈呕吐可造成脱水、细胞外液容量减少,引起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高。醛固酮促进远曲小管上皮细胞泌H+、泌K+、加强HC03-重吸收。

5 以上机制共同导致代谢性碱中毒的发生。

7.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可发生什么类型酸碱平衡紊乱?酸碱平衡的指标会有哪些变化?为什么?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HCO3-原发性降低, AB、SB、BB值均降低,AB

原因有:

1 体内分解代谢加剧,酸性代谢产物形成增多;

2 肾功能障碍导致酸性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除;

3 肾小管产氨与排泄氢离子的能力降低。

8.失血性休克可引起哪种类型的缺氧。

(1)大出血会后Hb量减少,导致血液性缺氧。

(2)失血性休克早期心排出量减少,平均动脉压下降,组织灌流不足,组织缺血﹑缺氧,引起循环性缺氧;

(3)休克中期心排出量进一步减少,有效循环血量锐减,酸中毒和细菌毒素的释放损伤细胞,出现循环性缺氧和组织性缺氧。

(4)休克晚期由于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发生呼吸衰竭或抑制,出现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和低张性缺氧。

9.肺水肿可引起哪种类型的缺氧?其缺氧的机制?

引起低张性缺氧和循环性缺氧,机制如下:

(1)肺水肿时引起氧的弥散障碍,使肺换气功能障碍而致外呼吸功能障碍,使经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的氧气减少导致低张性缺氧。

(2)肺泡缺氧所致血液H+过高可引起肺小动脉收缩,使肺动脉压升高,从而增加右心后负荷,引起体循环淤血,心排出量减少,从而导致循环性缺氧。

10.分析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机制是什么?

慢性缺氧时,肾小管间质细胞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骨髓造血增强,使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加。

11.试述初上高原的人呼吸急促的机制。

高原氧气稀薄会引起低张性缺氧,血氧分压降低可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冲动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12.试述四种缺氧的发生机制

乏氧性缺氧:

(1)吸入气PO2过低(大气性缺氧),

(2)外呼吸功能障碍(呼吸性缺氧),

(3)静脉血分流入动脉。

血液性缺氧:

(1)贫血,

(2)一氧化碳中毒,

(3)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4)Hb与氧的结合力增加。

循环性缺氧:

(1)组织缺血,

(2)组织淤血。

组织性缺氧:

(1)线粒体功能受抑制:某些药物或毒物阻断呼吸链,

(2)呼吸酶合成减少:辅酶缺乏VB1、VB2、VPP,

(3)线粒体损伤:高温、放射线、细菌毒素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