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放大器课程实践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音响放大器设计课程模拟电子技术

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班级14级电信中英

学号**********

姓名陈默

指导教师贺章擎

二〇一六年一月二日

目录

1.课程任务和要求 (3)

1.1题目 (3)

1.2设计目的 (3)

1.3课程设计内容 (3)

2.绪论 (4)

2.1 音响放大器的应用背景 (4)

2.2历史发展 (4)

2.3最新技术 (5)

3.电路的设计方案 (7)

3.1实验电路的工作原理 (7)

3.2音响放大器的基本组成 (7)

3.3音响放大器的组成框架 (7)

4.核心元器件的介绍 (8)

4.1LM324的介绍 (8)

4.2LM386的介绍 (8)

5.单元电路的设计及分析 (9)

5.1话音放大器 (9)

5.2混合前置放大器 (10)

5.3音调控制器 (11)

5.4功率放大器 (11)

6.调试 (12)

7.总结 (13)

参考文献 (15)

1.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1.1 题目

音响放大器设计

1.2 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专业课学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性环节,为综合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实践机会。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现状调研与分析能力、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书面表达与口头答辩能力、个人分工与团队合作能力。

1.3 课程设计任务(内容)

(1) 设计内容

设计一种具有音调控制、卡拉OK伴唱的音响放大器。包括话筒放大、混合前置放大、音调控制和功率放大等几个模块。

(2 )设计技术指标

额定功率:Po≤1W

功放增益:100

频率响应:40Hz~10KHz

音调控制:100Hz和10KHz处有±10dB调节范围

输入阻抗:Ri≥20Ω

负载阻抗:RL=8Ω

2.绪论

2.1音响放大器的应用背景

进入21世纪以后,各种便携式的电子设备成为了电子设备的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从作为通信工具的手机,到作为娱乐设备的MP3播放器,已经成为差不多人人具备的便携式电子设备。陆续将要普及的还有便携式电视机,便携式DVD等等。所有这些便携式的电子设备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有音频输出,也就是都需要有一个音频放大器;另一个特点就是它们都是电池供电的。都希望能够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就是在这种需求的背景下,D类放大器被开发出来了。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它能够在保持最低的失真情况下得到最高的效率。效率。2.2历史发展

音响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场效应管四个阶段。

1906年美国人德福雷斯特发明了真空三极管,开创了人类电声技术的先河。1927年贝尔实验室发明了负反馈技术后,使音响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威廉逊"放大器,较成功地运用了负反馈技术,使放大器的失真度大大降低,至50年代电子管放大器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潮时期,各种电子管放大器层出不穷。由于电子管放大器音色甜美、圆润,至今仍为发烧友所偏爱。

60年代晶体管的出现,使广大音响爱好者进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音响天地。晶体管放大器具有细腻动人的音色、较低的失真、较宽

的频响及动态范围等特点。

在60年代初,美国首先推出音响技术中的新成员--集成电路,到了70年代初,集成电路以其质优价廉、体积小、功能多等特点,逐步被音响界所认识。发展至今,厚膜音响集成电路、运算放大集成电路被广泛用于音响电路。

70年代的中期,日本生产出第一只场效应功率管。由于场效应功率管同时具有电子管纯厚、甜美的音色,以及动态范围达90dB、THD<0.01%(100kHz时)的特点,很快在音响界流行。现今的许多放大器中都采用了场效应管作为末级输出。音响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场效应管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各有其特点。预计音响技术今后的发展主流为数字音响技术。

2.3最新技术

近年来,一种称为“数码功放”的器件悄悄来到了Hi—Fi领域。有人称它为音频放大器的革命,希望给几成死水一潭的音响业带来生机。所谓“数码功放”,应该是让音频信号以纯数码的形式从输入开始保留到喇叭放音前的最后一级。基本电路就是D类放大器。

D类放大器

D 类放大器实际上是一种开关放大器,其开关频率高达100kHz 以上。输入端是直接从数码信号源如CD唱机、DVD影碟机、DVD Audio 或SACD光碟机以及DTV数码电视等输入的数码音频信号,而不是经过ADC模数转换或DAC数模转换处理的音乐模拟信号。典型的实现过程如下:

先由振荡器调制直流电源产生一个基准方波信号,其工作频率可跟随输入信号变化,设定为几十到几百千赫;脉冲宽度则随输入信号的幅度大小而变化。还可以设置一个锯齿波信号产生器,其频率为基准方波信号的一倍,并与之同步。锯齿波信号用来同需要放大的、不断变化的输入信号作比较。当锯齿波同输入信号发生差异时,便产生与其瞬时振幅一致的相移信号。再用一个逻辑上由基准信号和相移信号控制的开关电路输出一个极性经过选择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WM信号)。PWM信号经晶体管放大和高速整流,再通过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成分、平滑处理后回复为音频信号馈送扬声器放音。这种电路最大优点是功耗极小。因为它通常采用耐二次击穿、开关转换效率极高的场效应晶体管,运行中几乎没有损耗,效率可达90%以上(普通A类或AB类放大器的效率最大也只不过50%)。高效意味着耗电小、散热要求低,从而导致集成电路化的大批量生产。其另一个优点是失真小。我们都知道,为了增加频响宽度、防止信号饱和畸变,几乎所有放大器都需要使用反馈电路,可是反馈产生的延时效应却对原音重现带来失真。由于数码放大器转换时间极快,延时效应微乎其微,产生的误差只有传统模拟放大器的六分之一,所以对输出控制得更好,尤其是瞬态反应更为精确真实,特别适用于爆发力要求较高的重低音功放。应该指出,早期的数码功放仍用模拟电路来处理数字信号,虽然效率提高,但高保真效果较差并有射频干扰。真正的数码功放应该采用数字逻辑电路,以先进的数字处理技术来补偿晶体管高速导通、截止时引起的失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