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人物形象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的人物形象及其作用+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的人物形象及其作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77225b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c3.png)
思想、性格的制约,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的动作,势必会 显示出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事态度、思想品质等,所以, 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还应关注人物形象的动作描写。
5.语言描写 人物语言是小说中体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方面,精妙的语言描写可照见人物的
内心世界,或内心毒辣,或心思绵密,或憨厚诚实,或单纯可爱。在分析人物形 象时,应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1.高考中常见的提问方式
①作品中的xxx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②作品中的xxx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③概括文中xxx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④请概括文中xxx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2.审题要点 ①是性格特点还是形象特点。 ②是概括还是分析还是两者兼而有之。
3.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
(二)概括分析题
概括分析题有两种思路: 1.先概括后分析:
首先给出一个总评即用几个关键性的词语高度概括出人物形象(性格)特点, 用“xxx是一个……的人物性格/形象”的句式完成;
然后在小说中找到相关的依据、概要论证分析。
如:(2015安徽卷)奚五爷平川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奚五爷是一个做事果断、勇敢有担当、善良有同情心的商人。
1.次要人物的衬托 2.环境描写的烘托 3.故事情节的烘托 4.用物象的描绘来表现 5.用其他人物的描述或旁白体现
侧面 描写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即通过对周围人物(用次要人物烘 托主要人物)或环境(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或物象的 描绘等来表现人物,以使其鲜明突出。
二.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的区别和联系
③体现社会意义: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结合社会现实深 切理解人物对当代社会的思想指导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分析人物形 象的艺术价值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这也是作品的真正写作意图。
5.语言描写 人物语言是小说中体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方面,精妙的语言描写可照见人物的
内心世界,或内心毒辣,或心思绵密,或憨厚诚实,或单纯可爱。在分析人物形 象时,应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1.高考中常见的提问方式
①作品中的xxx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②作品中的xxx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③概括文中xxx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④请概括文中xxx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2.审题要点 ①是性格特点还是形象特点。 ②是概括还是分析还是两者兼而有之。
3.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
(二)概括分析题
概括分析题有两种思路: 1.先概括后分析:
首先给出一个总评即用几个关键性的词语高度概括出人物形象(性格)特点, 用“xxx是一个……的人物性格/形象”的句式完成;
然后在小说中找到相关的依据、概要论证分析。
如:(2015安徽卷)奚五爷平川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奚五爷是一个做事果断、勇敢有担当、善良有同情心的商人。
1.次要人物的衬托 2.环境描写的烘托 3.故事情节的烘托 4.用物象的描绘来表现 5.用其他人物的描述或旁白体现
侧面 描写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即通过对周围人物(用次要人物烘 托主要人物)或环境(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或物象的 描绘等来表现人物,以使其鲜明突出。
二.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的区别和联系
③体现社会意义: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结合社会现实深 切理解人物对当代社会的思想指导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分析人物形 象的艺术价值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这也是作品的真正写作意图。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3f11e9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18.png)
桂枝既惊又喜,婶,你进城了? 可不是,跟兰兰他们住一起了,没曾想,兰兰怀上了, 闹什么反应 婶,照料兰兰这可是大事,你偷偷跑出来干什么? 去年答应了你的,婶能不来吗?再说,又一年没见你们 一家了…… 这回,桂枝是酸在眼睛里,泪水差点儿溢了出来。她侧 过脸去,抹了一把,不由分说就动手给连婶收拾包裹,她决 计明天一早就让连婶回城去。
解题方法
●从具体做法上来看,第一要从小说中圈画出关于这个人 物言行的相关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 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
●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 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答题模式】 ●1、某某是一位怎样的人? ●常用的一般模式为:××是一个······(思想性情特点)
+···(身份地位)的人”。(个性特征+身份特征+举出实 2、例某)某具有怎样的性情特点” 就需“××的性情特点: ①性情特点+分析 ②性情特点+分析 (分条点作答)人物形象题要针对试题设题的角度具体灵活 作答,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
答题技能
(1)表述答案:根据分值,合理分配答案要点。 (2)答案要分点,分条写出人物的性情特征; (3)尽量用原文,组织答案时尽量挑选使用原文中关键词句; (4)词语要概括; (5)多选用恰当的形容词。 (6)注意答题方向、要求(注意区分“概括”和“分析”“赏 析”不同的侧 (7)重点。
题型(一)——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提问方式】 ●(1)简要概括××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情特征。××有哪些性 ●格特点? ●(2)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的形象特点。 ●(3)请简析××这一人物形象。 ●(4)××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加以概括。
解题方法 一 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神态(言谈举止)等 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情特征。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02f1e64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1c.png)
返回
解题方法
次要人物的作用 1.对主要人物的烘托、对照、反衬作用 2.推动情节发展或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 3.暗示社会环境,或深化主旨、升华主题 4.提供具体环境,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多是群体人 物,如《祝福》里的鲁镇人的看客心理,冷漠表现, 这样封建狭隘的社会环境氛围,奠定了小说悲剧的基 调。 5.自身的意义和作用。比如小说中的“我”是第一人 称, 就增加了见证者、增强真实性的作用。
返回
课内迁移
有“我”的小说 《最后一课》都德 《故乡》选自《呐喊》,鲁迅 《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孔乙己》选自《呐喊》,鲁迅 《祝福》
《祝福》
返回
①“我”和祥林嫂的一次会面对话,使得祥林嫂走 向绝望,“我”推动了情节发展
②“我”既是故事的参与者又是故事的见证者,祥 林嫂的经历是我所见所闻的,我”的所见所闻折射 出故乡鲁镇的闭塞、衰败和萧条。增强了小说的真 实感。“我”起着线索作用。
小说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人物,它可以凭借各 种艺术手段,从各个角度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和环境描写,既能展现人物音容笑 貌、言谈举止和衣着服饰等外在形态,也能呈现出人物心 理和思想感情等内在活动,还能完整展现人物与环境互为 作用的关系,从而塑造出饱满而成功的人物形象。小说塑 造人物的方法包括肖像、心理、行动、语言、细节等正面 描写和侧面描写。
返回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 回 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从主要人物方面
设题) 扣
(2)小说《祝福》中的“我”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从次要人物 教 方面设题) 材 (3)《老人与海》中用大量篇幅写凶猛和残暴的鲨鱼,有何作
用?(从物象方面设题)
2025届高考小说复习:形神兼品析“人”“物”共赏——分析概括形象课件
![2025届高考小说复习:形神兼品析“人”“物”共赏——分析概括形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703c02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d7.png)
2.(赏析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小说采用对照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使老开的形象更加 突出,性情特征更加鲜明。简要分析小说在哪些地方使用了对照手法。(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之前老开的木匠当得风生水起、生意红火与之后人们嫌家具又笨又重、不新 潮的对照。②之前认真做家具与之后认真做家具模型的对照。③孙子、孙媳妇对“又 笨又重”旧式家具反感和对迷你型家具的迷恋的对照,体现老开技艺的高深。④旧家具 遭孙子嫌弃时的落寞心理与新家具模型被追捧时喜悦的心理对照。 【解析】以老开自身前后的对照,老开与周围其他人的对照,周围人前后行为的对照等 作为切入点。
【方法·指津】
解答人物形象(物象)的作用题“三步骤”
【典例·突破】 【 例 3 】 ( 物 象 的 作 用 赏 析 ) 阅 读 《 麦 子 》 ( 阅 读 文 本 见 任 务 二 活 动 2 【 典 例 ·突 破】),完成后面的题目。 探究“麦子”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是全文的主线,结构上串联全文。②象征守护边疆的这对夫妇旺盛、顽 强的生命力。③揭示扎根边疆、拓荒产粮就是为守土做贡献的主题。
“形”“神”品析,“人” “物”共赏
——小说专题复习之人物形象
内容目录
活动1 人物形象特 点的概括
活动2 鉴赏人物形象 的塑造手法
活动3 人物形象(物
象)的作用
活动1 人物形象特点的概括 【必备·梳理】 一、人物形象的构成
二、整体概括与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四角度”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鉴赏 课件48张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鉴赏 课件48张](https://img.taocdn.com/s3/m/031176ed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57.png)
答案要点:憨厚朴实;重情重义; 谦恭有礼;心地善良。
答案要点:憨厚朴实;重情重义; 谦恭有礼;心地善良。
小说阅读人物鉴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审题不准、 答题不准、 答案不全……
怎么办·大家的招数
如何读懂小说中的人物形 象,大家有什么妙招?
知识储备
肖像描写 心理描写 行动描写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别人的描述 衬托、对比 环境烘托 情节推动
•教师小结
1.语言描写《红楼梦》中:因笑道:喜道:短短一段人物语言描 写,把王熙凤的倚势、虚伪、逢迎、乖巧、逞能、揽权等性格表 现得淋漓尽致。结论:“言为心声”,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外 化,因此,人物语言是小说体现人物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2.动作描写《水浒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有段描写:只一脚、 只一拳、只一拳、又只一拳。简洁有力,深刻体现鲁提辖疾恶如 仇的内在品质和拳脚利落有力的外在气概。这是鲁提辖人物个性 具体而高度的体现.结论:人物的动作是其性格外在的具体体现。 3.肖像描写 揭示了他的社会地位。“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生 活贫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 则含蓄地说明了他还要硬摆“读书人”的架子,羡慕上层阶级, 轻视劳动人民,不愿与“短衣帮”为伍。
“我才好了,你又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 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别再提了。”熙凤听了, 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 都在他身上,又是欢喜,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 宗了,该打,该打!”
又忙拉着黛玉的手问道:“妹妹几岁了?可曾上过学?现 吃什么药?在这里别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 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也只管告诉我。”黛玉一 一答应。一面熙凤又问人:“林姑娘的东西可搬进来了? 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屋子叫他们歇歇儿 去。”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人物群像分析 课件(共29张PPT).ppt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人物群像分析 课件(共29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371d0916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cf.png)
解题指导
2.人物群像刻画的一般手法 ④用富有时代特色及个性特征的语言描写来凸显社会群像 比如《荷花淀》中的勤劳勇敢、申明大义的后方群体女性形象等; ⑤借助作者的客观评价点评社会群像 比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结尾: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 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 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 的人,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考点阐释
4.考点解读:解读与人物群像相关的试题时,我们 可从如下几个角度切入解读,比如: ②人物情感和心理活动
人物群像不仅要展现出人物的外在特征,还要 深入挖掘人物内心的情感和心理活动。通过描绘人 物的内心世界,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 、行为和动机,增强人物的立体感和可信度;
考点阐释
4.考点解读:解读与人物群像相关的试题时,我们 可从如下几个角度切入解读,比如: ③社会和文化背景
考情分析
2.考题: 【2023届高三小说阅读备考训练】《示众》(鲁迅) 题目:小说描写了一群“看客”,这群“看客”有怎样共同的性格特点? 结合鲁迅有关作品,说说他塑造这群“看客”的意义何在?(6分) 题目:小说中的人物都无名无姓,请结合文本分析为何如此安排。(4分) 【2024届高三小说阅读备考训练】《那个年三十》(安石榴) 题目:本文和下面材料(《红楼梦》元宵节片段节选)在刻画人物群像时 有共同特点,请对此加以探究。(6分)
解题指导
3.人物群像刻画的作用意义 ①衬托主要人物
小说主要人物总存在于一定的群体中,其一言一行总会在身边群体中引 起一定的反应。小说描写这类群体的言、行等反应,往往就能起到衬托主人 公的作用。 ②推动情节发展
小说的情节是以现实的矛盾冲突为基础的,而这种矛盾冲突是通过一定 的人物和事件具体表现出来的。小说中对作次要人物的群体形象的描写,有 时就可以起到激化矛盾,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③暗示文章主旨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课件56张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课件56张](https://img.taocdn.com/s3/m/83c45eeb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4c.png)
一、人物形象分析的基本角度
(一)抓住描写方法,分析综合
人物描写的常见手法: • 正面描写: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细节 • 侧面描写:环境烘托、人物衬托
语言描写
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总会反映出人物的某些特点。通过 人物对话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特点,是小说刻画人物 的重要手法,也是解读人物形象的重要方面。
(2018 全国Ⅱ)《有声电影》 请结合二姐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 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
(2018全国Ⅲ)《微纪元》 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心理变化:《秦琼卖马》
杨成岳凑近细看,看了半刻,便向王超杰点头微笑。王超杰 笑道:“这是我多年前从一个落魄商家手里收购而来。地道上品, 还请杨老板说个价钱。”杨成岳问:“此乃王先生心爱之物,何 故出手呢?”王超杰长叹一声:“生计所迫,还望杨老板成全。” 杨成岳点头笑笑:“本店小本生意,实在不好言价了。还请王先 生体谅。”王超杰脸上滑过一丝失望,杨成岳道:“买卖不成仁 义在,先不说价钱,容我再想想。”王超杰起身告辞,杨成岳却 一定留他吃饭。吃过饭,又给王超杰找了一家上等客栈,店钱饭 钱都由艺园斋开支。
我现在能想点什么呢?他暗自琢磨。没什么可想的。我什 么也不能想,就等着别的鲨鱼来吧。真希望这是一场梦,他想。 可谁知道呢?说不定有什么好结果呢?
《红楼梦》
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 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 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知己, 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 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而又何必来一宝钗哉!所悲者:父母早逝, 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今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 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症。"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 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间,不禁滚下泪来。
高考小说阅读概括人物形象答题模式与方法技巧课件68张
![高考小说阅读概括人物形象答题模式与方法技巧课件68张](https://img.taocdn.com/s3/m/f875266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ce.png)
看起来后边的是位客人,转着身子看这个新鲜地方,有一句没一句 地应酬着:
“水倒是清的,碧清的……树也荫凉……石头要是走惯了,也好 走……”
“不好走,一到下雨天你走走看,只怕扭断了脚筋。哪有你们城里 的马路好走。”
“下雨天也洗衣服?” “一下十天呢,二十天呢。就是三天不洗也不行。嗐,现在一天是 一天的事情,真是日日清,月月结。” 客人随即称赞: “你真能干,三表妹,没想到你有这么大本事,天天洗这么多。”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 “人物形象”(一)
教学目标
01 了解小说人物形象鉴赏的三个考查角度及考查题型。 02 明确小说形象题解题思路,规范答题。 03 学会将解题方法应用于考题中。
人物形象
考
“人物形象”鉴赏考查的三个角度及题型
题
一、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分
二、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析
三、人物形象的作用
“下吧!”她的眼睛盯着他,赌气似的说道。 达子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穿着“鹰鞋”的脚,说:“我是说,下了 雨,你的地也快整好了,我明天雇来一辆小拖拉机,咱们一块儿耕地 吧。”
小格的心里一热。但她还是垂下眼睫,有些执拗地说: “不,不。还是我自己用铁锹翻吧……”
达子笑了笑,走开了。 …………
1984年11月 (选自《张炜中短篇小说年编·采树鳔》,有删改)
生活。
01
必备知识 人物形象术语
01
必备知识 人物形象术语
(1)性格类
善解人意、富有爱心、温柔沉静、心灵手巧、通情达理、纯 真质朴、聪明伶俐、天真可爱、富有活力、朝气蓬勃、懂事能 干、有主见、有骨气、人穷志不短、自尊自爱、沉稳果断、开 朗自信、真诚善良、友好谦恭、宽容忍让、勤劳朴实、慈爱宽 厚、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彬彬有礼、不拘小节、睿智大气、 聪慧通达、幽默风趣、善于变通、隐忍内敛、个性张扬、严慈 相济、向往自由、追求平等、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珍爱自己、 乐于挑战、永不服输、富有智慧、精明强干、大智若愚、足智 多谋、沉着冷静、从容镇定、目光敏锐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第三课小说的人物形象+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第三课小说的人物形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f11c31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79.png)
分析形象(物象)作用——次要人物的作用
(2)在人物形象上的衬托作用
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两种,都是通过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来 突出主要人物。通过次要人物的活动和形象来衬托主要人物的活动和形象, 这样使主要人物更加鲜明突出。如《变色龙》一文中,火红色头发的巡警叶 尔德林就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从端着一个“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的筛 子到报告“好像出乱子了”,从给警官脱穿大衣到两次对狗的来历进行判断, 既表现出他忠实而驯服,又从侧面衬托了警官的专横多变、媚上欺下、见风 使舵的性格。这样,通过次要人物的衬托来表现主要人物性格特点,使文章 更含蓄、更客观、更有力。
《麦子》红柯
12.小说用多种风格的人物语言塑造了主人公多方面的品格,试 作分析。 ①质朴的语言,塑造主人公长期守土的坚毅品格,如作品第一自 然段中的人物语言。 ②诗化的语言,塑造主人公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乐观品格,如“我 们种的是太阳”。 ③含蓄的语言,塑造主人公大美不言的奉献品格,如“我们是簸 箕命”。
分析形象(物象)作用——“我”的作用
4.主题表达上:通过“我”的言行表现及内心感触等能揭示主旨, 深化作品主题。 5.叙事人称角度: ①故事叙述者:故事由“我”叙述出来的,更真实可信,使叙事 (人物事迹/人物形象)更真实感人; ②便于抒情:直接表达“我”的内心感受,抒情更真切感人; ③增强文章真实感与可信度。
分析形象(物象)作用——次要人物的作用
(3)在主题上的揭示或深化作用 小说中的次要人物不只为塑造主要人物服务,更为揭示小说
主题服务。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一起或丰富或揭示或深化了小说 主题。如《祝福》中的“我”就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具有现代意识 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新旧历史交替时期种种精神上的矛盾。
分析形象(物象)作用——次要人物的作用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人物形象 课件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人物形象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e269a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ed.png)
方向的名词。
结合本文简要分析。[《书匠(节选)》]
整体概括与分析型: (1)(2022·全国甲卷)老胡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 本一简要分析。[《支队政委(节选)》] (2)(2022·浙江卷)敦厚具有怎样的品格?(《逛》) (3)(2021·新高考Ⅰ卷)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在不同层面有 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石门阵》)
落实关键能力
概括分析形象“5角度”
二、合作探究 学习活动一:回扣教材
命题角度1
命题角度2
命题角度3
即时训练
1.(必修上册《哦,香雪》)你认为这篇小说中的香雪这个主人公形象具有 怎样的特点? [答案] ①美丽,文静,腼腆,清纯;②朴实(纯朴),诚实,自尊,执 着;③向往现代文明,热爱家乡,想改变家乡面貌;④有着丰富的内心世 界,又有着崇高的精神追求。
命题角度1
命题角度2
命题角度3
即时训练
1.性格特征:善良、勤劳、正直、豪爽、含蓄、固执、乐于助人…… 2.精神品质特征:乐观、悲观、积极、消极、精神矍铄…… 3.身份地位特征:人大代表、建筑工人…… 4.思想特征:爱党爱国、传统守旧、封建愚昧、思想先进…… 5.外貌特征: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穿着时尚、邋遢、穿着讲究……
导入:
小说是社会生活在文学上的表现,作者通过对小说 中人物的塑造、环境的描写和故事情节的推动,表达自 身的审美和对生活的感悟。其中,环境塑造人物形象, 情节发展展现人物性格,因此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是理解小说,理解作者的核心与重点。本命题点常见的 有三种题型:人物形象概括题、人物形象手法赏析题和 人物形象(物象)作用分析题。
二、合作探究 学习活动一:回扣教材
命题角度1
命题角度2
高考语文小说人物形象题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高考语文小说人物形象题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b65bdd8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80.png)
命题角度一 指定语段(句)分析人物的心理或性格特点 这一命题角度是对人物形象的局部考查,往往结合小说中
对人物的某一方面的描写来进行,多侧重要求考生揣摩人物的 心理、情感活动。全国卷往往在选择题中以选项形式考查对语 段中人物心理或性格特点的分析。
栏目 导引
第二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题干需要这样审——审题干,明题型 (2017·高考江苏卷)文中画线句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情 感? (2016·高考全国卷Ⅰ)“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
栏目 导引
第二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三小时后我们回到厨房,把拉回家的满满一车风吹自落的 山核桃的壳剥去。欢快的裂壳声像是微弱的雷鸣,核桃肉散发 着甜美的香气。奎尼求我们给她点尝尝,我的朋友时不时偷偷 给她一点,但我俩是绝对不可以吃的,“这些山核桃还不见得够 做三十个水果蛋糕呢”。明月高照,小车空了,碗满满的。
题干 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
示例 合全文进行分析。 (2015·高考安徽卷)请依据画线①处的文字,简要分析小格 的心理活动。
栏目 导引
第二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其他设问方式: 题干 (1)×××语句,可以看出人物怎样的心态? 示例 (2)小说人物×××的行为折射出人物怎样的心理?请结
栏目 导引
第二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晚。我的朋友手持蜡烛坐到我的床沿:“我一点也睡不着,心像 兔子一样乱跳。你说罗斯福夫人会在晚餐时端上我们的水果蛋 糕吗?”我俩在床上挤作一团,她在我的手心里写“我爱你”。 “你的手比以前大了。我想我大概不愿你长大。你长大了,我 们还能继续当朋友吗?”我说我们永远是朋友。
第二天,我最喜欢的事开始了:大采购。樱桃,柑橘,香 草,葡萄干,威士忌,大量的面粉和黄油……嗬,简直要一匹 小马才能把车拉回家。我们没钱,但每年总能用尽各种办法, 筹到一笔水果蛋糕基金:卖破烂,卖摘来的一桶桶黑莓、一罐 罐自制的果酱、苹果冻,为葬礼和婚礼采集鲜花。
对人物的某一方面的描写来进行,多侧重要求考生揣摩人物的 心理、情感活动。全国卷往往在选择题中以选项形式考查对语 段中人物心理或性格特点的分析。
栏目 导引
第二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题干需要这样审——审题干,明题型 (2017·高考江苏卷)文中画线句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情 感? (2016·高考全国卷Ⅰ)“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
栏目 导引
第二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三小时后我们回到厨房,把拉回家的满满一车风吹自落的 山核桃的壳剥去。欢快的裂壳声像是微弱的雷鸣,核桃肉散发 着甜美的香气。奎尼求我们给她点尝尝,我的朋友时不时偷偷 给她一点,但我俩是绝对不可以吃的,“这些山核桃还不见得够 做三十个水果蛋糕呢”。明月高照,小车空了,碗满满的。
题干 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
示例 合全文进行分析。 (2015·高考安徽卷)请依据画线①处的文字,简要分析小格 的心理活动。
栏目 导引
第二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其他设问方式: 题干 (1)×××语句,可以看出人物怎样的心态? 示例 (2)小说人物×××的行为折射出人物怎样的心理?请结
栏目 导引
第二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晚。我的朋友手持蜡烛坐到我的床沿:“我一点也睡不着,心像 兔子一样乱跳。你说罗斯福夫人会在晚餐时端上我们的水果蛋 糕吗?”我俩在床上挤作一团,她在我的手心里写“我爱你”。 “你的手比以前大了。我想我大概不愿你长大。你长大了,我 们还能继续当朋友吗?”我说我们永远是朋友。
第二天,我最喜欢的事开始了:大采购。樱桃,柑橘,香 草,葡萄干,威士忌,大量的面粉和黄油……嗬,简直要一匹 小马才能把车拉回家。我们没钱,但每年总能用尽各种办法, 筹到一笔水果蛋糕基金:卖破烂,卖摘来的一桶桶黑莓、一罐 罐自制的果酱、苹果冻,为葬礼和婚礼采集鲜花。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人物形象作用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人物形象作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38d62f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23.png)
• 标题语言:富有诗意、清新雅致//幽默 诙谐、富有讽刺意味 //一语双关,平中 见奇,含蓄而有韵味……
小说标题的作用
• 1、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 ① 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②突 出小说主题;③线索作用、设置悬念的作用。
• 2、如果以物件(物象)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① 作为结构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② 设置悬念,引发联想,吸引读者;③概括故事情节、 寄托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 作用。
人
避免平铺直叙。
物 环境
这个人交代出当时的某种社会环境和 背景。
主题 这个人或直接或间接体现某种主题。 这个人身上寄寓着作者的某种情感。
次要人物的作用
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其作用一般有: (1)个性鲜明,侧面衬托主要人物; (2)牵线搭桥,推动情节,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
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说 的真实性; (3)暗示或交代社会环境,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 凸显主旨。
• 5、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①表明
人物……性情(品质), ②表明作者……的情
感与态度
(塑造人物)
• 6、①贯穿全文线索,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②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③铺开情节,
呼应细节//对照讽刺,强化效果。(展开情节)
• 7、突出主题。含蓄或形象的揭示主旨//深化主
题,使小说的主题思想深刻、丰厚。(表现主题)
• 8、①有暗示隐喻象征的作用,引人寻思,使小 说的象征意蕴含蓄多元//②似拙实巧、俗中见雅、 以小写大,以实写虚//③照应开头或结尾,或与 之对照反衬//④一语双关,一语道破。
(运用的手法技能)
• 修辞手法 :①使用某种修辞,新颖特殊, 引起阅读兴趣;②生动形象、新颖含蓄、 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发读者寻思。 双关、比喻、拟人,对照反衬、象 征、讽刺
小说标题的作用
• 1、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 ① 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②突 出小说主题;③线索作用、设置悬念的作用。
• 2、如果以物件(物象)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① 作为结构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② 设置悬念,引发联想,吸引读者;③概括故事情节、 寄托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 作用。
人
避免平铺直叙。
物 环境
这个人交代出当时的某种社会环境和 背景。
主题 这个人或直接或间接体现某种主题。 这个人身上寄寓着作者的某种情感。
次要人物的作用
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其作用一般有: (1)个性鲜明,侧面衬托主要人物; (2)牵线搭桥,推动情节,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
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说 的真实性; (3)暗示或交代社会环境,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 凸显主旨。
• 5、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①表明
人物……性情(品质), ②表明作者……的情
感与态度
(塑造人物)
• 6、①贯穿全文线索,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②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③铺开情节,
呼应细节//对照讽刺,强化效果。(展开情节)
• 7、突出主题。含蓄或形象的揭示主旨//深化主
题,使小说的主题思想深刻、丰厚。(表现主题)
• 8、①有暗示隐喻象征的作用,引人寻思,使小 说的象征意蕴含蓄多元//②似拙实巧、俗中见雅、 以小写大,以实写虚//③照应开头或结尾,或与 之对照反衬//④一语双关,一语道破。
(运用的手法技能)
• 修辞手法 :①使用某种修辞,新颖特殊, 引起阅读兴趣;②生动形象、新颖含蓄、 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发读者寻思。 双关、比喻、拟人,对照反衬、象 征、讽刺
高考专题复习:概括分析小说人物形象课件
![高考专题复习:概括分析小说人物形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f0447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31.png)
本人创新分析理解如下: 如何具体塑造?这是命题组是在暗示学生答题的方向性,就是描写的手法。也在
考察学生对描写手法掌握的熟悉程度。 思路一: 1、形象描写,包括了,外貌、肖像、白描、细节等描写方法。学生如果只答出其 中一个肯定是要扣分的。在描写的手法里也本身没有形象描写的说法。 2、言行描写,其实也包括的语言个性化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方法,但是 在描写手法里也没有言行描写的说法。高考命题组做出这样的答案实际是坑学生不 浅啊。 思路二:这样的“中国的脊梁”?那样的呢?其实就是暗示考生概括人物形象 1、艰苦卓绝的实干家形象。始终在同众大员的对照中塑造禹及其随员,从而凸显其“中国的脊梁” 形象。 4、“中国的脊梁”要贴合当代时下,我们公务员的实干精神。
【题型2】赏析人物形象(或物象)描写的作用
(2)次要人物的作用(自身作用+衬托主要人物+情节+环境+主题) ①展现了具有某种鲜明特征以次要人物为代表的一类人 ②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突出主要人物形象); 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 证人的作用,增强小说的真实性;推动情节的发展。 ④同主要人物一起凸显或揭示主旨; ⑤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群体)
(3)物象的作用(人物+情节+环境+主题+读者)
①物象衬托了人物品行,突出了人物形象。应格外注意物象本身的特点 从哪些方面对主要人物做了映衬,如从心理、行为、语言方面等。 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③一是指它对时代特色氛围做了怎样的揭示或暗示,二是指对人物活动 的具体环境的刻画作用。 ④"物象"往往具有衬托或象征意义,有揭示和深化主题的作用。 ⑤丰富文章内容(文学性)引起读者兴趣,激发读者想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主要人物的作用
(1)对情节的推进作用; (2)对文章主题的作用,也就是作者塑造人物的用意—
—反映社会现实和寄托情感;(以这两条为主) (3)对社会的作用,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解人物对当代
社会思想指导等方面的作用,分析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 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这也是作品的真正写作意图。
24
分析《祝福》中的“祥林嫂”形象的作用:
(1)祥林嫂是中国旧社会劳动妇女的典型,善良刚烈, 勤劳能干,却在封建礼教和思想的压制下走向毁灭。 (人物形象) (2)作者通过对祥林嫂形象的塑造,控诉了封建思想和 礼教对人的戕害。(主题)
25
次要人物的作用
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其作用一般有: (1)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 (2)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
外在、内在的形象特点+简要分析
12
(2018年全国I卷《赵一曼》)
类型(四)题目: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人的文人气 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文人的气质:喜欢丁香花,情趣不俗;时常深 情、甜蜜地回忆战斗生活,文雅浪漫;用大义与真情感化 青年,智慧过人。 职业军人的冷峻:遭严刑拷打而不屈服,意志坚定;笑对 死亡,从容淡定;充满母爱又不忘大义理智沉稳。
29
2014年重庆卷《战争》
分析文中的“电话”的作用?
小说阅读之形象鉴赏
人物形象
概括分析人物形象或特点
赏析塑造形象的手法 分析形象的作用【复习目标】1. 掌握分人物形象、人物性格特点的方 法。
2. 总结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思路。
【典题再现】
2018全国I卷《赵一曼女士》
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人的文
人 品气 简质 要和 分职 析业 。军(人6分的)冷峻”,请结合作。
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性; (3)推动情节发展; (4)暗示或交代社会环境,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
旨。
26
分析《祝福》中的“我”的形象的作用:
(1)“我”是小说中的线索人物,通过“我”的见 闻展开祥林嫂悲剧的过程。 (2)“我”是具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形象,具有 反封建思想但无力解决。 (3)作者通过“我”这一形象,探讨新文化新思潮 的局限性。
请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①性情谦卑,甚至有点窝囊;见了晚辈,也要 鞠躬,说话谦和;②胆小怕事,有点狡黠;撞了玻璃偷偷 溜掉,别人问起也不敢承认;③有点固执,但不失本分善 良:怀疑酒店诚意,承认自己责任,不愿借机发财。(每 答出一点得2分。意思答对即可。
内在的形象特点+简要分析
9
(2015年全国I卷《马兰花》) 题目: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
参考答案:守明是一个有着朴实、善良、柔顺品性和 传统美德的农村的青年妇女形象。
性格特点+形象定位
11
(2013年全国II卷《峡谷》) 类型(三)题目:小说中的“骑手”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外形:相貌不凡,身体强壮,肌肉结实,有着 朴质自然的力与美;②举止:一人一骑,独行于峡谷中,虽 山路崎岖,但因骑术高超而从容沉稳;③性情:大口吃肉, 大碗喝酒,不拘生活小节,粗犷而有野性。 (答出一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13
形象特点+简要分析
分析人物形象的 方法
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借助作者评价分析人物形象
14
解题步骤 第一步:仔细审题,分清类型 第二步:划句分析,讲求方法 第三步:归类合并,准确表达
15
实战演练 P42 《素姑》
16
塑造形象的方法
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正面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
方法。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
通过对环境的描绘(烘托渲染)以及周围人物的描写 (反应、评价)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 突出。
18
解题步骤
第一步,指明描写手法。 第二步,分析这种描写手法在文句中是如
何体现的。 第三步,明确有何效果或作用。即点明此手法 突出了人物的什么形象特点。
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1)大方善良,富有同情心。 听说麻婶的不幸后, 不时发呆,还及时探望。(2)做人有原则。尽管挣钱不易, 但不为钱伤情义。 (3)坚强,不妥协。丈夫的言行过分,她 会据理力争。
10
(2014年全国II卷《鞋》) 类型(二)题目:小说中的守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形象?
2017全国卷1《天嚣》
选择题B小说中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 开门前实验员一句“桌子上有资料没有?” 体现了科研工作者的责任意识。
2016全国卷II《玻璃 》
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 要分析。(6分)
课文形象回放
封建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的形象
5
桑提亚哥 硬汉形象
6
如果时空可以穿越,朴瑾惠的初恋应 该是三国演义中哪个人物?
19
实战演练 P44 《跨栏高手》
20
小说形象的作用
小 说 形 象
22
主要人物 次要人物 物象
提示:分析小 说人物的作用,要 挖掘人物形象的典 型性和代表性,把 握人物性格特征所 折射出来的社会历 史的内涵,明确其 对现实生活中人们 思想的引导或警示 作用。
小说形象的作用提问方式
1.小说塑造××这一主要人物形象,有何意义? 2.小说中塑造××形象(物象),有何作用? 3.小说又写到了××,请分析其作用。
不顾一切去救主公夫人和刘禅,这种忠诚护主的 英雄气概是政治家喜欢的,加上朴槿惠特殊的命运, 父母皆被暗杀,朴槿惠自己也遭过暗杀,所以她很渴 望拥有像赵云这样的同僚。
7
言归正传
形象特点
人
物
的
形
象
性格特点
8
身份、外在特征 职业、技能 行为习惯
外在
精神
品行
内在
情感
典题释法
2016全国卷II《玻璃 》
类型(一)题目: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
27
分析《祝福》中的“柳妈”形象的作用:
(1)柳妈是一个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下层劳动妇女的典 型; (2)她的无聊愚昧,推动了祥林嫂悲剧的展开; (3)柳妈的无聊麻木是对祥林嫂挣扎反抗形象的反衬。
28
事物形象的作用
(1)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的作用。 (2)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章结构能更加严谨。 (3)暗示或衬托社会环境,或者具有象征意义。
主要人物的作用
(1)对情节的推进作用; (2)对文章主题的作用,也就是作者塑造人物的用意—
—反映社会现实和寄托情感;(以这两条为主) (3)对社会的作用,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解人物对当代
社会思想指导等方面的作用,分析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 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这也是作品的真正写作意图。
24
分析《祝福》中的“祥林嫂”形象的作用:
(1)祥林嫂是中国旧社会劳动妇女的典型,善良刚烈, 勤劳能干,却在封建礼教和思想的压制下走向毁灭。 (人物形象) (2)作者通过对祥林嫂形象的塑造,控诉了封建思想和 礼教对人的戕害。(主题)
25
次要人物的作用
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其作用一般有: (1)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 (2)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
外在、内在的形象特点+简要分析
12
(2018年全国I卷《赵一曼》)
类型(四)题目: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人的文人气 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文人的气质:喜欢丁香花,情趣不俗;时常深 情、甜蜜地回忆战斗生活,文雅浪漫;用大义与真情感化 青年,智慧过人。 职业军人的冷峻:遭严刑拷打而不屈服,意志坚定;笑对 死亡,从容淡定;充满母爱又不忘大义理智沉稳。
29
2014年重庆卷《战争》
分析文中的“电话”的作用?
小说阅读之形象鉴赏
人物形象
概括分析人物形象或特点
赏析塑造形象的手法 分析形象的作用【复习目标】1. 掌握分人物形象、人物性格特点的方 法。
2. 总结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思路。
【典题再现】
2018全国I卷《赵一曼女士》
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人的文
人 品气 简质 要和 分职 析业 。军(人6分的)冷峻”,请结合作。
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性; (3)推动情节发展; (4)暗示或交代社会环境,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
旨。
26
分析《祝福》中的“我”的形象的作用:
(1)“我”是小说中的线索人物,通过“我”的见 闻展开祥林嫂悲剧的过程。 (2)“我”是具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形象,具有 反封建思想但无力解决。 (3)作者通过“我”这一形象,探讨新文化新思潮 的局限性。
请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①性情谦卑,甚至有点窝囊;见了晚辈,也要 鞠躬,说话谦和;②胆小怕事,有点狡黠;撞了玻璃偷偷 溜掉,别人问起也不敢承认;③有点固执,但不失本分善 良:怀疑酒店诚意,承认自己责任,不愿借机发财。(每 答出一点得2分。意思答对即可。
内在的形象特点+简要分析
9
(2015年全国I卷《马兰花》) 题目: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
参考答案:守明是一个有着朴实、善良、柔顺品性和 传统美德的农村的青年妇女形象。
性格特点+形象定位
11
(2013年全国II卷《峡谷》) 类型(三)题目:小说中的“骑手”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外形:相貌不凡,身体强壮,肌肉结实,有着 朴质自然的力与美;②举止:一人一骑,独行于峡谷中,虽 山路崎岖,但因骑术高超而从容沉稳;③性情:大口吃肉, 大碗喝酒,不拘生活小节,粗犷而有野性。 (答出一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13
形象特点+简要分析
分析人物形象的 方法
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借助作者评价分析人物形象
14
解题步骤 第一步:仔细审题,分清类型 第二步:划句分析,讲求方法 第三步:归类合并,准确表达
15
实战演练 P42 《素姑》
16
塑造形象的方法
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正面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
方法。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
通过对环境的描绘(烘托渲染)以及周围人物的描写 (反应、评价)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 突出。
18
解题步骤
第一步,指明描写手法。 第二步,分析这种描写手法在文句中是如
何体现的。 第三步,明确有何效果或作用。即点明此手法 突出了人物的什么形象特点。
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1)大方善良,富有同情心。 听说麻婶的不幸后, 不时发呆,还及时探望。(2)做人有原则。尽管挣钱不易, 但不为钱伤情义。 (3)坚强,不妥协。丈夫的言行过分,她 会据理力争。
10
(2014年全国II卷《鞋》) 类型(二)题目:小说中的守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形象?
2017全国卷1《天嚣》
选择题B小说中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 开门前实验员一句“桌子上有资料没有?” 体现了科研工作者的责任意识。
2016全国卷II《玻璃 》
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 要分析。(6分)
课文形象回放
封建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的形象
5
桑提亚哥 硬汉形象
6
如果时空可以穿越,朴瑾惠的初恋应 该是三国演义中哪个人物?
19
实战演练 P44 《跨栏高手》
20
小说形象的作用
小 说 形 象
22
主要人物 次要人物 物象
提示:分析小 说人物的作用,要 挖掘人物形象的典 型性和代表性,把 握人物性格特征所 折射出来的社会历 史的内涵,明确其 对现实生活中人们 思想的引导或警示 作用。
小说形象的作用提问方式
1.小说塑造××这一主要人物形象,有何意义? 2.小说中塑造××形象(物象),有何作用? 3.小说又写到了××,请分析其作用。
不顾一切去救主公夫人和刘禅,这种忠诚护主的 英雄气概是政治家喜欢的,加上朴槿惠特殊的命运, 父母皆被暗杀,朴槿惠自己也遭过暗杀,所以她很渴 望拥有像赵云这样的同僚。
7
言归正传
形象特点
人
物
的
形
象
性格特点
8
身份、外在特征 职业、技能 行为习惯
外在
精神
品行
内在
情感
典题释法
2016全国卷II《玻璃 》
类型(一)题目: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
27
分析《祝福》中的“柳妈”形象的作用:
(1)柳妈是一个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下层劳动妇女的典 型; (2)她的无聊愚昧,推动了祥林嫂悲剧的展开; (3)柳妈的无聊麻木是对祥林嫂挣扎反抗形象的反衬。
28
事物形象的作用
(1)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的作用。 (2)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章结构能更加严谨。 (3)暗示或衬托社会环境,或者具有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