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古诗三首
请说说你的童年是怎样的?
读古诗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品古诗
同学们根据课文注释理清古诗大意,写成一 个小故事,分组比赛哪个小组的故事写得好, 讲得好。
品古诗
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 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 学着种瓜。
学习“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说说前两句诗写了哪些景物? 草、池塘、水、陂、山、落日、寒漪
学习“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水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塘岸。青山 衔着红彤彤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粼粼水波中。
学习“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第一首诗中的孩子勤劳、天真;第二首诗中的孩子天真可爱, 自得其乐;第三首诗中的儿童悠闲自在、无忧无虑。
总结升华
思考: 2、这三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都写儿童自在快乐的生活状态,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充满 了童真童趣。 不同之处: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的是繁忙的劳动场面引 出儿童学种瓜的可爱场景。 《稚子弄冰》从稚子的心理出发,重点描写“脱冰作戏”。 《村晚》先写乡村晚景,再写牧童,构成了乡村晚景图。
这两句诗中小孩是怎样玩冰的? 小孩子敲打“银钲”
学习“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诗中小孩子敲打“银钲”的声音怎样呢? 声音悠远动听, 穿林响
学习“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这时候小孩子的情绪是怎样的? 喜笑颜开
学习“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为什么最后一句诗说“忽作玻璃碎地声”? 因为一不小心冰碎了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 (共31张PPT)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 (共31张PPT)

解诗题
四时田园杂兴(其 四季三十一兴)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读一读
白昼zhòu 耕耘yún 桑sā树ng
gōng (提供)
供 gòng(口供)
小声自读,边想边画:诗中都
初读
写诗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品诗意
山衔落日浸寒漪
山叼住将要落下去的太阳 寒漪:清凉的水面波纹。
品诗意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 吹。
去村 里
放牛回村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手
拿短笛,随口乱吹,吹奏着不成调的曲
子。
归纳总结
学习古诗的方法:
查字典 同桌讨论 查找课外资
料 结合课文插
图 ……
诵古诗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杨万里
明诗意
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合作学习。 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
理解字词,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2.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
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 情?
品诗情
自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每读一句想象到哪
些美好的画面?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2.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赋
予它美好的情感并流畅地描述出来。
品诗情
诗中描述的儿童的童年生活怎么样?你觉 得诗人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的?
拓展延伸
舟过安仁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 杨万里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梅子留酸软齿牙,
收篙停棹坐船中。 芭蕉分绿与窗纱。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

这首诗通过对小孩子一系列动作的描 写,如“脱”字,形象传神地写出了孩子 剜冰的样子,表现了孩子的天真烂漫。
诗 歌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和对田
结 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自由 背诵古诗。

色:金 彩 银


设 计
子 弄
形:金盆
彩丝
银钲 自得其乐

耘桑

__ji_ě__解释
__g_òn_g__ 供品
解 __ji_è__押解

__xi_è__浑身解数
__g_ōn_g__ 提供
他使出浑身解(xiè)数向官府解(jiě)释冤情,但还是
被判押解(jiè)京城。
这家商店向人们提供(gōng)清明节所需的供(gòng)品

昼(昼夜) 耘(耕耘) 晓(报晓) 尽(尽头) 耕(耕地) 浇(浇水)
比较本课三首关于古时候儿童田园 生活的古诗,这三首诗有什么异同?小 组讨论,完成表格。
古诗题目
相同点
四时田园杂兴
三首诗都描写了古时候
(其三十一) 儿童的田园生活,都通过一
稚子弄冰 件事来表现孩子的天真可爱,
村晚
都体现了作者对儿童的喜爱 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古诗题目
不同点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
十一)》是通过描写农村繁
意连起来用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整首诗
的意思。
自学提示:
① 默读古诗,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字词的 意思。
② 四人小组学习,交流不理解的词语,并说 说古诗的大意。
借助注释能把意思说完整;借助工具
交 书读懂诗意是一种学习方法,但在说的时 流 候我们还要有自己的想法。把整首诗的意 汇 思连起来说,不是简单地把诗句的意思串 报 起来,可以通过一些想象,在句子中加上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精品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精品PPT课件
书写注意: 此处不顶左边,从中间落笔。 下面是“旦”,不要写成口。
生字生词
yún

部 首 “耒”
书写注意: 左半部分上为三横,不要写 错。
生字生词
sāng

部 首 “木”
书写注意: 上半部分为三个“又”, “又”的第二笔为点。
生字生词
gòng 多音字

gòng 供品 口供 gōng 提供 供应
士。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
淳元年(1265)进士。其诗见《宋诗纪事》
卷七十四。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读一读,想一想: 我们应该带着怎样 的感情去读? 朗读节奏是怎样的?
古 诗 解
读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注释
【陂】池岸。 【衔】含着,叼住。
“童孙未解供耕织”
“童孙”指那些孩子们。 “未解”即不懂。“供”即从事,参加。 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只有那些孩子们不会耕 田,也不会纺织。其中,诗人用“未解”,不但 表明了孩子们——“童孙”对“耕织”的“未 解”,为下文奠定了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诗人对 农民生活艰辛的“未解”。其实,诗人这样写, 从侧面暗示了农民生活的艰难处境。
01
02
03
生字生词
xiǎo

基本释义: 1.天刚亮的时候:拂~。 2.知道:家喻户~。 3.使人知道:~以利害。
谢 谢 观 看
第一课 古诗三首
第三课时 语文 · 人教版 · 五年级下




通过对小孩子一系列动作的描
写,刻画出一个( 天真活泼 )的
儿童形象。“脱”字形象传神,写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第一课古诗三首ppt课件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第一课古诗三首ppt课件

雷震:
宋代诗人。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 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 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其诗见《宋诗纪事》 卷七十四。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认
zhòu
yú n gòng
昼夜 耕耘 供品
zhì
幼稚

涟漪
多音字
gò ng
供 童孙未解供耕织。
gōng
提供
我会写
xiǎo

注意与“戈”的区别
巧记:用火“烧”, 用水“浇”,东方 日出是指“晓”。
词语解释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1.耘田:在田间锄草。 2.绩麻:把麻搓成线。 3.解:理解,懂得。 4.供:从事。 5.傍:靠近。 6.阴:树荫。
《稚子弄冰》
1.稚子:幼小的孩子。 2.金盆脱晓冰: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 来。 3.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形状像钟,有 长柄。 4.磬:一种金属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
《村晚》
1.陂:池塘。 2.漪:水中的波纹。 3.腔:曲调。 4.信口:随口。
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 式自由读诗,把古 诗读正确、读流利。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如何理解题目“四时田园杂兴”? xìng
结构梳理
景美: 草 池塘 水
山 落日 寒漪 村 晚
横牛背 人乐: 信口吹
优美恬静 天真烂漫
主题概括
《村晚》这是一首描写 乡村晚景 的诗, 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 喜爱 和 赞美 之情。
这三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儿童自在快乐的生活状态 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 充满了童真童趣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1《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人教部编版 (共38张PPT)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1《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人教部编版 (共38张PPT)
投无路了,你只要足够坚定,运气会眷顾你;永远不要轻易放弃,或许再坚持下这个坎儿就过去了,一旦熬过阴霾,你会发现发现自己会变的无比强大。人生在世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如果遇到挫折和困难,我们必须激
励自己努力前行。不少朋友会写一些励志的话语贴在办公桌上,那么励志的句子致自己简短有哪些?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经典有气质内涵的句子,看看正能量的句子经典语句,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充满生机,向着美好的 未来前行!一、励志的句子致自己简短1、前方无绝路,希望在转角。2、穷则思变,既要变,又要实干。3、欲望如海水,越喝越渴。4、不去追逐,永远不会拥有。不往前走,永远原地停留。5、勇气不是感觉不到恐惧而 是感觉到恐惧也继续做下去。、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7、只要还有明天,今天就永远是起跑线。8、现实很近又很冷,梦想很远却很温暖。9、松驰的琴弦,永远奏不出时代的强音。10、东西,让你羡慕,却 不能拥有;有些错过,让你留恋,却终生遗憾。11、人生应该树立目标,否则你的精力会白白浪费。12、前方无绝路,希望在转角。13、最后的措手不及是因为当初游刃有余的自14、瞄准天上的星星,或许你永远也射不到, 但却比你瞄准树梢射得高远。15、一个人有生就有死,但只要你活着,就要以最好的方式活下7、过去是经历,现在是尝试,未来 是期待。经历过,尝试着,就有期待。18、别放弃你的梦想,迟早有一天它会在你手里发光。19、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拥有什么样的世界。20、当你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不要忘记别人还在奔跑。二、经典有气质内 涵的句子1、不要问自己收获了多少果实,而是要问自己今天播种了多少种子。2、别为小小的委屈难过,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智者懂得隐忍,原谅周围的那些人,让我们在宽容中壮大。3、如果你热爱一件事, 那么你整天都能埋头于这件事而不觉得无聊,这样你才能在这个领域内出类拔萃。如果你全力以赴地去做你真心热爱的事情,那没有人会是你的对手。4、把圈子变小,把语言变干净,把成绩往上提,把故事往心里收一收, 现在想要的以后都会有。5、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总会变得越来越宽容,所以很多事情到最后并不是真的解决了,而是算了吧。6、人和人真是说不清的劫数,你为了一个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那个人又为了别人,神魂颠倒 食不知味。7、突然发现有些感情,有些事,不是几句煽情的文字就能决定的,终究抵不过内心的波涛汹涌以及现实的无奈。8、过去的人,有他们出现的意义,但不要太念念不忘。过去的人有过去的好,但最好的,都是你 身边的那个。9、不是谁辜负了誓言,而是被时间扯淡了思念。0、总有一天,你会在我的世界里下落不明,我会在你的世界里杳无音信1、在前进的路上,别急着一口气狂奔到底。静得下心,才能守住目标,沉得住气,才 能持续发力。以笃志力行的心态,做久久为功的努力,踏踏实实的你,终将变得很了不起。2、不再向往单纯,而是让心底的单纯唤醒梦魇迷住的躁动与孤寂,于是慢慢的,开始懂得了感恩,懂得了珍惜,懂得了生命中那些 真正重要的东西,有一种单纯的幸福幸福。3、我们总是喜欢拿顺其自然,来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荆棘坎坷,却很少承认,真正的顺其自然,其实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4、因为平时你们没有利益 冲突,自然相安无事。但有些人就是一旦触及利益,就绝不会忍耐你。所以啊,看一个人爱不爱你,重点是看有矛盾时,他会不会忍你。忍你的是好心,吼你的要当心。5、心,是静的才好,能静下来的,才是心情。不然, 烦躁中怎么能让自己染上心思。心思,是美的那种,女子的心思就是在安静的时间里,想一些事,看一本书,想一个人,那种心情只能在静的环境里生存。6、如果自己都在偷懒,命运又怎么会认可你。别再虚度光阴,叫醒 那个沉睡的自己。记住,只要开始,就永远不晚。7、人最大的对手,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懒惰。别指望撞大运,运气不可能永远在你身上,任何时候都要靠本事吃饭。你必须拼尽全力,才有资格说自己的运气不好。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

背诵这首诗!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
彩丝/(穿取)/(当银钲 )。
敲成/( 玉磬)/( 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
结构梳理
色彩: 金 彩 银
形态: 盆 稚
有声有色 有喜有忧
子 声音: 穿林响 碎地声 以冰为钲 自得其乐
弄 动作: 脱 穿 敲
天真活泼 童趣盎然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如何理解题目“村晚”? 村晚
乡村傍晚的风景画
解题: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诗人即景 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
互动课堂
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古诗,结 合注释,说说这两句诗写了什么。
语文 五年级 下册
1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图中的儿童分别在做 什么?古代儿童的童年生 活是怎样的?让我们走进 古诗中去看一看吧!
第一课时
范成大:
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南 宋诗人。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 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 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 宋“中兴四大诗人”。
杨万里: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如何理解题目“稚子弄冰”?
稚子 幼小的孩子
弄冰 提着冰块玩耍
解题:幼稚、天真的孩子以冰做玩具玩耍。
互动课堂
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古诗,结 合注释,说说这两句诗写了什么。
早晨从金属盆里把 幼小的孩子 冰取出来
一种打击乐器, 形状像曲尺
儿童自得其乐,体现喜爱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声音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共202张PPT)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共202张PPT)

一种打击乐器, 形状像曲尺
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古诗,结 合注释,说说这两句诗写了什么。
白天 在田间除草 把麻搓成线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农事繁忙,热爱劳动
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诗意:白天在田间除草,到了夜晚回来把麻搓成线,村 里的男男女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前两句描写了什么场面?
主要作品:《石湖集》《石湖词》《吴郡 志》等。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 (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诗人,与尤袤、 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南宋四大家”。
主要作品:《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小池》等。
雷震:南宋诗人。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
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 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其诗见《宋诗纪事》 卷七十四。
《四时田园杂兴》描写了乡村农民男耕女织 以及 儿童学大人的样子劳动 的情景,赞颂了乡村劳动人 民的 勤劳 ,以及儿童的 天真可爱 。
我会写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注意诗句的停顿、语调、 重音等,读出节奏的和谐之美。学习结合插图和注释 理解古诗的意思。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古代儿童童 年生活的趣味。抓住诗中重点字词,体会诗人所表达 的情感。反复诵读,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学习 古诗中的场景描写。
【耘田】 【绩麻】 【理解,懂得。 从事。 在田间除草。 把麻搓成线。 树荫。 靠近。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稚子】 【金盆脱晓冰】 【取】 【钲】 【磬】 【玻璃】
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幼小的孩子。
这里没有实在意义。 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 的玻璃。 一种金属打击乐器,形状像钟,有长柄。 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精美课件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精美课件

品读诗歌
诗句赏析:
前一句诗写出了孩子敲冰块时的得意, 后一句诗写出了孩子的懊恼,表达了作者对 孩子的喜爱之情。
品读诗歌
稚子是怎么玩冰块的?你是从哪些词语 想象到的?
孩子清晨将冻了一夜的冰块从盆中取出 来,用彩色的丝线穿过冰块,提在手中,当 作银钲敲打。我是从“脱”“穿”“敲”等 动词想象到儿童“弄冰”的过程的。
随堂练习
二、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这句诗是从( B )的角度来描写的。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2.这句话运用了( B )的修辞手法。
A.夸张 B.比喻 C.拟人
随堂练习
三、课外阅读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随堂练习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从这三句诗中,我看到了古代儿童有趣的生 活,感受到了他们的无忧无虑、天真烂漫, 我也不知不觉地沉醉在惬意、愉快的乡村生 活中了。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选做 根据古诗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
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参考答案: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改写 风景优美的山脚下,住着一户勤劳的
人家,这户人家有一个可爱、聪明的女儿, 一家人甜甜蜜蜜地过着幸福的生活。
冒出一缕炊烟,不一会儿,一阵香喷喷的饭 香弥漫在空气中。妻子又拿起扫帚,仔仔细 细地把房前屋后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去 厨房装好可口的饭菜,提上一壶开水,给正 在田间劳作的丈夫送去。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丈夫正满头大汗地在田间除草。看见妻 子送饭过来,他连忙放下手中的工具,走上 田埂。妻子拿毛巾擦擦丈夫脸上的汗水,让 他赶紧吃饭。看着丈夫大口大口吃饭的样子, 妻子开心地笑了。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共93张PPT)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共93张PPT)
落在地上,发出像玉石破碎一样的声音。 感受
“玉磬”说明声音清脆悦耳,“穿”表明孩子边跑 边敲。刻画出儿童天真活泼可爱的形象。
诗句赏析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 将敲冰的声音比作玉磬的声音,把冰碎裂后落地的声音比作玉 石破碎的声音。这样写能让人直观地感知诗中所描写的画面,仿佛 身临其境听到了冰发出的声音一般。 敲击冰块的声音不可能穿透整个树林,而作者写其声却用了 “穿林响”,这里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这首诗写的是孩童在冬天里的一场嬉戏:一大块冰 被穿上彩线,当成钲来敲打,冰发出的声音清越嘹亮。 忽然冰被敲碎落地,发出像玉石碎裂一样的声音。诗中 的这一番描写表现了孩童的天真烂漫。
部编版 五年级上
村晚
雷震
看到题目,我 想知道……
初读感知
我知道古诗学习方法
1.初读古诗,声情并茂; 2.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3.三读古诗,领会情感; 4.四读古诗,鉴赏诗作。
理解诗意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描写颜色的词
句意 金属盆里的水结成坚冰,儿童早晨起来后把它从
盆里剜出,用彩线穿起来当作钲来敲。 感受
天寒结冰,小孩子不怕冷,早早起来玩冰,还开动 脑筋,在冰块上穿上丝线当锣敲。既顽皮又聪明。
理解诗意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句意 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样穿越树林,忽然冰钲碎裂



想象儿童从“脱晓冰”到“当
银钲”再到敲“玉磬”至最后的
“忽作玻璃碎地声”的心理特征,
体会孩子从快乐到失望的心理变化。
比喻
穿了彩丝的冰块
敲打成形的玉磬 比喻 形状的冰块
冰块落地时的声 犹如 音
银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同之处: 都写儿童自在快乐的生活状态,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充满了童真童 趣。 不同之处: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的是繁忙的劳动场面引出儿童学 种瓜的可爱场景。 《稚子弄冰》从稚子的心理出发,重点描写“脱冰作戏”。 《村晚》先写乡村晚景,再写牧童,构成了乡村晚景图。
总结升华
思考: 1、三首诗中的孩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学习“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你觉得这个小孩子怎样的感情变化? 喜笑颜开 —— 失望无比
学习“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小孩儿的情绪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因为一不小心冰碎了
总结全诗
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 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诗人发自内心地尊重儿童的天真,才 能把孩子玩冰的情趣描绘得如此真切酣畅。全诗摄取瞬间快景,避 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象的“穿林”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者的 眼光开掘稚子的情趣。
第一首诗中的孩子勤劳、天真;第二首诗中的孩子天真可爱, 自得其乐;第三首诗中的儿童悠闲自在、无忧无虑。
总结升华
思考: 2、这三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都写儿童自在快乐的生活状态,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充满 了童真童趣。 不同之处: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的是繁忙的劳动场面引 出儿童学种瓜的可爱场景。 《稚子弄冰》从稚子的心理出发,重点描写“脱冰作戏”。 《村晚》先写乡村晚景,再写牧童,构成了乡村晚景图。
村晚
读古诗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品古诗
从课题中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 地点:乡村 时间:傍晚,古诗写得是乡村的傍晚
知作者
雷震,生平不详。或以为眉州 (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 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今属江 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 (1265年)进士。其诗见《宋 诗纪事》卷七十四。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对闲适自由、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的喜 爱与向往之情。
总结升华
1、三首诗中的孩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第一首诗中的孩子勤劳、天真;第二首诗中的孩子天真可爱,自得其乐; 第三首诗中的儿童悠闲自在、无忧无虑。
总结升华
这三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学习“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1、 从一、二句你觉得这两句写了什么 做乐器
学习“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小孩子是怎么把冰做成乐器的? 彩丝穿取:用彩丝穿起来
学习“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你觉得这个小孩子怎样的特点? 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强
学习“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学习“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说说前两句诗写了哪些景物? 草、池塘、水、陂、山、落日、寒漪
学习“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水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塘岸。青山 衔着红彤彤的落日浸寒漪。”
诗中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做什么?
村庄男女 童孙
耘田、绩麻 学种瓜
品古诗
村庄儿女和童孙分别有什么特点?
品古诗
从哪里看出来村庄儿女农务繁忙?
品古诗
昼出 夜绩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品古诗
从哪里看出来小孩懂事 天真的特点?
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 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 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
介绍背景
(《四时田园杂兴》是宋代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田园 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 生活。这首诗就是第三十一首。“兴”在这里读四声,“杂兴” 就是随兴而写的诗;“四时”在这里表示的是一年四季。题目的 意思是: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的感想。
品古诗
总结全诗
展现了农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主要表达了对天真 可爱、勤劳好学的农村儿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稚子弄冰
读古诗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知大意
一个小孩子,早上起来,从结有坚冰的铜盆里剜冰, 用彩丝穿起来当铮来敲。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 越树林,突然冰落在地上发出玻璃一样的碎裂声。 。
用一个小标题概括这幅画面? 乡村落日美景
学习“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牧童在做什么? 骑着牛,吹着短笛
学习“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从哪里看出来随意? 无腔:没有曲调;信口:随口。
学习“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你觉得牧童的童年生活怎么样? 无忧无虑
学习“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古诗三首
请说说你的童年是怎样的?
读古诗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品古诗
同学们根据课文注释理清古诗大意,写成一 个小故事,分组比赛哪个小组的故事写得好, 讲得好。
品古诗
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 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 学着种瓜。
这两句诗中小孩是怎样玩冰的? 小孩子敲打“银钲”
学习“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诗中小孩子敲打“银钲”的声音怎样呢? 声音悠远动听, 穿林响
学习“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这时候小孩子的情绪是怎样的? 喜笑颜开
学习“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为什么最后一句诗说“忽作玻璃碎地声”? 因为一不小心冰碎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