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宁夏城镇体系分形结构的初步研究
![宁夏城镇体系分形结构的初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34ab7f9910ef12d2af9e7d5.png)
第28卷第2期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6月V ol.28N o.2Journal o f N ing x ia U niver sity(N atural Science Edit ion)Jun.2007文章编号:0253-2328(2007)02-0184-05宁夏城镇体系分形结构的初步研究樊新刚1,文琦2,米文宝3,4*(1.宁夏大学科学技术处,宁夏银川750021; 2.咸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城市科学系,陕西咸阳712000;3.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宁夏银川750021;4.宁夏大学草业科学研究所,宁夏银川750021)摘要:利用分形理论,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分析了宁夏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及空间分布的特征,发现该体系中各等级规模的城镇数量比例有明显的层次性和可划分性,但整体处于内部结构均衡的初级发展阶段,未达到泛城镇化水平,城镇体系主要沿黄河两岸呈条带状分布,在北部灌区较为紧密,城镇间的物质、能源、信息交换强度较大,带动着全区经济发展的结论.提出了加快城镇体系增长极的培养,开发建设沿黄河城镇带以带动城镇体系发展,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建设农村特色小城镇的对策.关键词:宁夏;城镇体系;分形理论;规模等级结构;空间结构分类号:(中图)X321文献标志码:A城镇体系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存在着能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城镇群所构成的系统.目前,从空间角度的城镇体系研究,一般包括城镇规模等级和空间分布体系2部分[1].研究表明,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和规模等级结构都存在无标度性,具有分形特征[2],运用分形理论可以对城镇体系的内部结构和总体分布状况进行分析.分形理论(Fractal Stud-ies)是当代理论地理学的前沿,其中城镇体系是国内地理分形研究的突出领域,较为成熟[3].本文以非农业人口数量为测度标准,利用分形理论方法分析宁夏20个城镇的规模及空间分布状况,以期深入了解宁夏城镇体系结构,并寻找到激发其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为制定宁夏城镇发展规划提供依据.1分形理论及其在城镇体系研究中的应用1.1分形理论概述分形是指其组成部分以某种方式与整体相似的几何形态,或者是在很宽的尺度范围内,无特征尺度却有自相似和自仿射性的一种现象[4].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科学家曼德尔布罗特(B.B.Mande-l brot)提出分形理论的概念,用以研究自然界和社会活动中广泛存在的表现混乱,却在统计上具有组成部分以某种方式与整体相似的事物.分形理论有3个重要的特征:①自相似性.即分形体的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相似.如弯曲的海岸线、分支众多的河流、山系中的山脉等.但这种自相似性并不是完全数学意义上的相似,而是统计的自相似性,所以经典几何方法不适于研究分形体.②无特征尺度性.一般情况下,规则形状的几何体存在特定的数量级,而特定的量级就需要用恰当的尺子去测量.但由于分形体的形状极不规则,并存在自相似性,所以,其大小不能用通常的测度(如面积、长度、体积等)标准来度量.③分维数.是描述分形数量特征的主要参数,从整体到局部的自相似性决定了分形体在统计意义上的层次性,因此,分形理论提出了分维数的测度指数.其定义如下:如果具有大于r的特征线性尺度的客体数目N满足关系式:N=c/r D.式中:c表示常数;D表示客体的分维数,则定义一个分形集,分维数可通过公式两边取对数求得.1.2分形理论在城镇体系研究中的应用曼德尔布罗特(B.B.Mandelbrot)曾探讨过城市位序-规模分布的分维数性质.20世纪80年代前期,收稿日期:2005-06-08基金项目:宁夏大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Q N Z0610)作者简介:樊新刚(1978-),男,硕士,主要从事城市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通讯联系人:米文宝(1962-),男,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区域地理、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学研究,(电子信箱)miw bao@nx u..S.L.Arlinghans 研究了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体系,发现中心地模型具有分形几何结构.P.Frankho user 和R.Sadler 以德国为中心,对世界主要城市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分形研究.国内的陈涛、刘继生等基于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提出了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科赫雪花模型,该模型动态地定义了城镇体系的最优化空间结构,阐明了城镇体系创生和演化的自相似性法则[5].蒲欣冬对河西走廊城镇群体的空间分形特征也作了实证分析[6].分形理论在理论地理学的基础研究和区域实证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研究城镇体系结构特征及成长的动力机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和成长调控政策,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宁夏城镇体系分形结构的初步研究2.1 宁夏城镇体系概况宁夏地处黄河中上游,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辖区内拥有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和固原5个地级市,建制镇66个,县级城镇21个.2003年,宁夏的城镇化水平为35.2%,实际城镇人口为191万人,农业人口为371万人.从宁夏的城镇化水平可以看出,未来宁夏城镇体系发展有很大的潜力.2.2 宁夏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分析城镇规模主要有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2种表达方式.城镇体系规模结构是指区域内城镇群体中规模等级大小的组合关系.事实上,区域城镇群体规模等级结构的层次比例、内部结构差距往往能够映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发展趋势及与区域外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和比较优势.笔者以2003年非农业人口为数据源,对宁夏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进行了分析.2.2.1 位序-规模分析 2003年,宁夏非农业人口超过50万人的大城市只有1个,即银川市,在20~50万人的中等城市有石嘴山1个,其他均为2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各城市的非农业人口数见表1.根据马克#杰斐逊(M.Jefferson)的城市首位律,由表1可计算出宁夏城市首位指数,一般认为城市首位指数应该包括2城市指数、4城市指数和11城市指数(P n 表示按人口规模排在第n 位的城市非农业人口数)[7].S 2=P 1/P 2=60.32/32.66=1.85,S 4=P 1(P 2+P 3+P 4)=60.32/(32.66+16.02+12.15)=0.99,S 11=2P 1/(P 2+P 3+P 4+P 5+P 6+P 7+P 8+P 9+P 10+P 11)=2@60.32/(32.66+16.02+12.15+10.23+10.11+9.17+8.34+7.56+6.37+4.72)=1.03.按照城市位序-规模分布原理,正常的4城市指数和11城市指数均为1,而2城市指数为2.可见,宁夏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基本符合这一规律,银川市作为宁夏的首府,起到了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银川市非农业人口数占宁夏全区非农业人口数的30.40%,而其他19个城市非农业人口总和仅相当于2个银川市的非农业人口数,城市贡献率明显偏高,在全区的城镇体系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但宁夏城镇非农业人口数普遍偏低,平均仅为9.9万人,说明城镇体系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多数城镇在区域中的极核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由于首府银川市人口规模与其他城镇拉开了差距,导致计算结果才基本符合位序-规模分布规律.表1 宁夏回族自治区各城市非农业人口数[8]万人城 市非农业人口数城 市非农业人口数银川60.32永宁 4.53贺兰 4.23灵武10.11石嘴山32.66平罗 6.37陶乐0.63惠农 1.54利通区16.02青铜峡8.34中宁10.23盐池 4.72同心7.56原州9.17海原 2.71西吉 2.60隆德 1.71泾源0.93彭阳 1.89中卫12.15合计198.422.2.2 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分形研究 城镇体系规模分布具有自相似性,即满足分形的特征.一个区域内城镇体系若给定一个人口尺度r 去度量,则人口大于r 的城镇数N (r)与r 的关系满足N (r)W r -D.(1)式中:D 表示分维数,代表城市规模分布特征.对式(1)两边取对数,将其转化为ln N (r)=A -D ln r.(2)式中:A 表示常数;D 表示分维数.现实中,D 值大小可以反映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的水平.当D <1时,说明区域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较为松散;当D =1时,说明区域内城镇规模等级结构呈中庸态,内部差距不大;当D >1时,说明城镇规模等级结构的分布较为集中,中间位序城镇数目较多,规模结构处于均衡状态,体系整体发育成熟,称为泛城镇化状态.参照表1数据,笔者对数据取标准对数,以ln N(r)为纵坐标,ln r 为横坐标,利用SPSS 软件进行线性回归模拟,模拟结果为ln N (r )=13.702- 1.337ln r ,R 2=0.893,R 2为决定系数,其值为0.893,说明相关性较好.做直线拟合图,效果很好(图1).图1 宁夏城镇体系规模分布直线拟合图185第2期 樊新刚等:宁夏城镇体系分形结构的初步研究分维数为1.337>1,说明宁夏城镇规模结构体系发展正处于泛城镇化阶段,与前面的分析结果正好相反.宁夏人口规模低于5万人,5~10万人,10~15万人,15~20万人,20万以上的城镇数量占全部城镇的比例分别为50%,20%,15%,5%,10%,即各等级规模的城镇数量比例有明显的层次性和梯度性,城镇规模体系结构有很强的可划分性,从而造成分维数计算结果>1.事实上,宁夏城镇化水平仅为35.2%,大部分城镇非农业人口低于15万人,整体处于城镇体系发展的初级阶段.县域经济以农业为主的发展模式是造成城镇规模小的重要原因,除银川、石嘴山2个工业城市外,其他城镇均为农业区域的中心居民点.可见,宁夏城镇规模体系处于内部结构均衡的初级发展阶段,并未达到泛城镇化阶段.2.3 宁夏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析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即城镇空间分布情况,它指一个区域内的城镇存在空间相互作用,使空间上彼此分离的城镇结合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体,揭示了区域内各城市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由于每个城镇在区域城镇体系中承担着一定的职能,所以城镇空间相互作用就是其不同职能的联系.揭示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规律对发挥城镇特色、加强区域城镇体系内聚力,推进城镇体系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2.4 宁夏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特点1)空间分布特点.宁夏北部地处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降水稀少,年降水量为200mm 左右,无灌溉便无农业.因此,城镇的形成、发展、分布与农业灌溉有密切的联系[9].由于有灌溉条件便利和地势平坦的银川平原,北部城镇显现出了向黄河两岸集中分布的特点.南部地区地形多山,城镇主要分布于六盘山周边地区的河谷阶地、河谷平原处.资源优势也是城镇发展的主要依托.宁夏城镇主要有3种分布类型:①是沿黄河分布类型.如平罗县、陶乐县、银川市区、吴忠市利通区、中宁县等;②是河谷平原指向型.如固原市原州区、西吉县、同心县、隆德县、泾源县等;③是资源指向型.如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石炭井等.2)城镇密度空白差异大.受自然、社会经济及历史条件的制约,宁夏城镇密度空间差异较大.北部川区城镇发展水平远高于南部山区,全区所有城镇和2/3的建制镇,以及90%以上的城镇人口,都集中分布于北部引黄灌区,全区实际城镇化率为35.2%,银川市为71.5%,石嘴山市为63.9%,吴忠市为28.6%,而固原市仅为13.2%,分布密度呈现出由北向南急速降低的趋势.2.5 宁夏城镇体系空间相互作用的分形研究2.5.1 计算过程 利用分形理论中的关联维,建立点对点的关联维数,来模拟城镇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空间联系,基本模型为D =lim r →0ln C(r)ln r,(3)C(r )=1N 6ni,j=1H (r -d ij ), i X j ,(4)H (r -d ij )=1, d ij [r ,0,d ij >r.(5)在(4)式中:N 表示区域内城镇数目;r 表示给定的距离标度;d ij 表示第i 个与第j 个城镇之间的距离;C(r )表示城镇体系的空间关联函数;H 表示H eaviside 阶跃函数.在(3)式中,关联维D 反映了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的均衡性.关联维数D 一般在0~2之间变动,当D →0时,表明区域城镇分布集中;当D →1时,城镇群体各要素集中到一条线状区域;当D →2时,表明城镇分布密度非常均匀.借助M apinfo 测算宁夏城镇间的直线距离,形成20@20矩阵(表2),利用公式(4)和(5)计算. 在实际计算中,选取步长$r =20km 来取距离标度r ,利用公式(4)可以得到一系列点对(r,(C)r))(表3).根据表2,利用SPSS 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为y =1.188x - 1.230,R 2=0.987,相关性较好.以ln r 为横坐标、ln C (r )为纵坐标做直线拟合图,效果很好(图2).图2 宁夏城镇体系空间分布直线拟合图2.5.2 结果分析 D =1.188.因为D >1并非常接近于1,说明宁夏城镇体系呈现条带状分布.结合宁夏行政区划图可以发现,全区大部分城镇沿黄河两岸分布,包括以石嘴山市为中心的宁夏北部城镇带、以银川市为中心的银川城镇带以及吴忠市利通区为中心的周边城镇带3部分.因此,宁夏城镇体系的总体效益突出在沿黄河城镇带上,尤其在北部灌区分布较为紧密,城镇间的物质、能源、信息交换强度较大,带动着全区经济的发展.宁夏南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和信息交通联系的障碍,城镇规模体系有待进一步发展.3 宁夏城镇体系发展的对策3.1 加快城镇体系增长极的培养宁夏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处于低水平的内部均衡186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28卷状态,决定了其未来发展必须打破均衡,拉开城镇间的差距,进而产生发展的内动力,以实现高水平城镇化发展.因此,要促进宁夏经济的整体发展,必须增强银川市作为区域首位城市的地位,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核0,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城镇体系的整体水平.3.2开发建设沿黄河城镇带,带动全区城镇体系发展宁夏城镇体系沿黄河城镇带的经济社会联系十分紧密,呈典型的带状分布,是全区经济最发达的区域.沿黄河城镇带有便利的农业灌溉和交通条件,有利于以农业为主的各县城经济的发展,结合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必定会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应利用现有的基础,大力开发沿黄经济带.做好沿黄城镇体系规划,制定近中远期目标:近期,培育区域增长中心,优先发展银川市,努力将银川市做大做强,发挥其区域核心的辐射力和吸引力;中期,利用银川市及石嘴山市的增长极扩散效应带动沿黄经济发展;远期,利用沿黄经济带快速发展带来的劳务需求,继续推进移民吊庄政策,将宁南山区的富余劳力吸引到北部城市中,继而带动全区经济的发展.3.3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建设农村特色小城镇小城镇是城乡间联系的纽带,能够延伸城市辐射范围,弥补城市数量不足的缺陷,是城镇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低人口规模的城镇,是宁夏城镇化发展的主体.针对宁夏所处的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通过建设一批具有相对优势的小城镇,可以突破目前宁夏城镇体系的低水平均衡状态,使之向高城镇化水平演进.如发展以红果子金属镁为龙头的冶炼业,以宁东重化工为依托的煤业、电力等产业.提升小城镇的集约与辐射能力,进一步改善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是优化宁夏城镇体系的重点.表2宁夏城镇间直线距离-乌鸦距离阵km 银川石嘴山惠农平罗陶乐永宁贺兰灵武青铜峡利通区盐池中宁中卫同心海原固原彭阳西吉泾源隆德银川061.880.952.850.220.610.741.752.153.4124.1118.3139.2166.1215.2273.3293.6279.9331.2316.3石嘴山029.118.935.182.651.7103.5113.5115.9165.4178.0192.4228.1276.8334.8354.0341.8392.1377.7惠农028.436.5100.170.1119.0133.0133.3163.5199.7217.4245.7295.4348.1365.0358.5404.8391.9平罗017.172.942.091.7105.0105.6147.1171.1189.3218.2267.6322.5340.0331.4379.5366.1陶乐068.040.083.8100.399.3130.9167.4189.3211.0261.3312.0328.3323.4369.0355.8永宁031.322.132.533.0114.499.0122.9145.6194.9253.1273.3259.1310.6295.7贺兰051.162.363.7126.8129.1149.5176.6226.2282.9302.7290.4340.4326.0灵武023.116.5100.185.8115.7126.9176.7231.7252.1239.8289.4275.0青铜峡011.1118.466.892.8115.2163.4225.8248.4229.2283.5267.7利通区0107.269.499.4112.9162.1220.7242.2226.5278.7263.3盐池0151.9193.0154.1200.2217.3222.3245.5267.9261.1中宁042.161.4102.5176.5205.6170.0233.8214.5中卫088.7114.2198.1231.1180.9252.4230.9同心050.6115.3144.5113.7172.7154.0海原086.8122.967.6138.3116.4固原037.951.057.744.5彭阳085.647.753.0西吉079.655.0泾源024.9隆德0表3标度r及其对应的关联函数C(r)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r420400380360340320300280260240220200180160140120100806040 C(r)4003983943843723563483343102942702542382121981761341108856参考文献:[1]岳文泽,徐建华.甘肃城镇体系结构及其分形模型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1):16-20.[2]岳文泽,徐建华.分形理论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17(2):51-56.[3]刘继生,陈彦光.城市地理分形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地理科学,2000,20(2):166-171.[4]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92-401.[5]陈涛,刘继生.城市体系分形特征的初步研究[J].人文地理,1994,9(1):25-30.[6]蒲欣冬,陈怀录.河西走廊城镇群体的空间分形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3,9(1):47-67.187第2期樊新刚等:宁夏城镇体系分形结构的初步研究[7]许学强,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23-124.[8]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宁夏统计年鉴:200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9]李陇堂,赵小勇.影响宁夏城市(镇)形成和分布的地貌因素[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0(2):169-172.Research of the Urban System in Ningxia Based on the Fractal TheoryF an X ingang1,Wen Qi2,Mi Wenbao3,4(1.Department of Scientific R esear ch,N ing x ia U niver sity,Y inchuan750021,China;2.Depar tment of Resources&Environment and U rban Science,X ianyang N or mal Institute,X ianyang712000,China;3.Sho ol o f Resources and Env ir onment,N ing x ia U niver sity,Y inchuan750021,China;4.Inst itute of P ratacultural Science,N ing xia U niversity,Yinchuan750021,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real circum stances o f N ingx ia,this paper uses the fractal theory to study the structure size and space distributing of urban system in Ning xia.The urban system can be divided into several lev els,but in an early dev elo pm ent stage of inner structure balance.The system has not reached the universal urbanization seedtim e.The system distributes along the yellow river into zones,and no rthern Ir rigatio n District distributes clo sely.T he ex chang e of substances,energy and info rmation are intense, driving the economy developing along the Ning xia.Three co unter measur es to optim ize the structure of Ning xia urban system are put foruard.Firstly,the g row th po le o f urban sy stem sho uld be cultivated ex peditely;secondly,the non-agricultural industry should be developed vigor ously;thirdly,and sm all countr y tow ns should be constr uctled w ell.Key words:Ning xia;the urban system;the fr actal theor y;the structure of size;the structur e of space(责任编辑、校对周淑霞)(上接第183页)A Reseach on Tourism Development in NingxiaM ao F engling(Schoo l o f Humanity,N ingx ia U niv ersity,Y inchuan750021,China)Abstract:During recent ten years,studies o n Ningx ia tour ism developm ent strategy,tour 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exploitation and pr otectio n of tourism reso urces,tourist market analysis and enlarg em ent,city tour ism developm ent have got m ore and m ore achiev em ents.The paper analyzes119relative resear ch papers.M ain pr oblem s include that studying field is centered on the ev aluatio n and ex ploitation o f tourism resour ces;r esearching g uide is centered on applicative study; studying method is center ed on g eog raphic method.M ain shortcom ing s include that researches o n many impo rtant problems are superficial;descriptive pr oblem s and phenomena require theoretic interpretation; many countermeasures face new challenge because of the chang e o f time and environment;problems needed to be expounded appear again unceasing ly.At last,the paper puts fo rw ar d som e sug gestions on the m ain resear ch contents o f Ning xia tourism dev elo pment.Key words:Ning xia;tourism studies;developm ent(责任编辑、校对周淑霞)188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8卷。
银川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银川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与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c923c02e87101f69e3195d8.png)
注 :“/ ”表示该数据无法确定 。
三 银川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变的 动力机制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实质上是城市在城市发展内 外动力作用下的空间移动 。促使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的内外部动力主要有 :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作 为其表现的城市功能的演变 ,还有国家或区域的宏 观经济发展状况 、政策的变动 、外部资金的投入 、城 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等等 。这些政治 、社会 、经济 、 环境等方面的众多因素其实是不可分割的 ,正是它 们的合力形成了现实银川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
城 ) 。至此 ,新旧双城空间格局形成 ,并延续至今 。 3. 计划经济时代“哑铃状 ”城市形态 1958年包兰铁路修建 , 火车站选址在新城西
侧 。另外考虑到旧城所在地带为地震断裂带 ,周围 均为灌溉良田 ;而城市以西的新城周围地区多为荒 地 ,具有很大的用地潜力 ,所以在包兰铁路以西建设 了“新市区 ”,开辟了城市发展的新空间 ,进一步强 化了新 、旧两片城区的空间格局 。但是 ,由于城市社 会经济发展缓慢 ,城市整体功能比较弱 ,建设规模有 限 ,因此城市基本上是在东西两片的基础上发展 ,是 一种大范围的分散与小片区的集中相结合的发展模 式。
但是由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城市整体功能比较弱建设规模有限因此城市基本上是在东西两片的基础上发展是一种大范围的分散与小片区的集中相结合的发展模改革开放后的带状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发展进入一个较快的阶段城市形态上逐步走向带状组团结构
总第 135 期 〔文章编号 〕 1002 - 2031 (2006) 07 - 0041 - 04
国家从 1985年开始推行住房商品化改革 ,居民 住房需求量的变化影响了城市空间扩展的量的变 化 。同时 ,由于住房分为廉租房 、经济适用房 、商品 房三类 ,三类住房房价不同 ,对区位的需求自然也不 尽相同 ,故而对城市居住空间的结构变化也有所影 响 。逐步放宽的户籍政策 ,也是推动城市空间扩展的 主要政策因素 。2003年 ,银川市实施了入户政策改 革 ,降低了银川城市的准入门槛 ,吸引了外来投资者 、 高素质人才到银川工作和生活 ,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
基于百度地图的银川市商业空间布局特征及其优化研究
![基于百度地图的银川市商业空间布局特征及其优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eb9523a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23.png)
基于百度地图的银川市商业空间布局特征及其优化研究
拓星星;汪建敏;文琦
【期刊名称】《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6(037)001
【摘要】以百度地图为研究平台,结合实地调研,总结银川市商业空间格局的基本特征,探讨商业空间布局存在的一些问题,预测商业空间布局的演变趋势,提出优化商业空间布局的建议.以期为银川市的商业健康、持续的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总页数】5页(P94-98)
【作者】拓星星;汪建敏;文琦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宁夏国际语言学校,宁夏银川 750100;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1.5
【相关文献】
1.基于GIS的银川市幼儿园空间布局特征及其优化研究 [J], 王燕华;周亮
2.基于GIS的银川市幼儿园空间布局特征及其优化研究 [J], 王燕华;周亮;
3.基于时空行为特征的商业空间优化研究——以南京市雨花台区为例 [J], 熊国平; 李胜男
4.基于主客观视角的银川市医疗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J], 郑芳;侯迎;满新帅
5.基于空间综合模型的高校地区停车场布局特征分析及选址优化研究
——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 [J], 杨禹村;谢来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银川市区回族居民社会空间研究
![银川市区回族居民社会空间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efc6041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14.png)
银川市区回族居民社会空间研究摘要:社会空间研究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学研究领域,它关注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身份、文化背景等因素对个人社会行为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银川市区回族居民社会空间的研究,探讨如何理解回族社会空间的构建和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利用社会空间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分析银川回族社区中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社会空间、回族、社区、认同、文化一. 研究背景社会空间是指个体或集体社会生活中体验和使用的地方,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及非物质空间,既是人们交往的场所,也是社会经济活动的载体。
社会空间包括大型公共场所、社区、住宅等不同层次的空间,人们通过对这些空间的使用和体验彰显出自己的社会地位、消费能力、文化归属等方面的特征。
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其中,银川是一个回族人口比例较高的城市。
回族社区是银川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社区具有价值观、信仰、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特殊性,因此必须对这类社会空间进行深入的社会学研究,以了解其在银川市区扮演的角色,以及对回族民族认同和文化维护的重要性和影响。
二. 社会空间的理论和实践社会空间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来源和依据,其中最为重要的有三个学科领域,即地理学、城市规划和社会学。
不同领域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对空间现象的认识和解释不同,但它们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基础,即强调人的需求和权利作为空间使用者的依据。
而社会学是社会空间研究中最为重要和广泛的学科领域,它关注的焦点是人们在社会空间中的实践行为和对空间的使用与感知。
社会空间研究除了理论方面的探讨,还有实践应用,例如城市社区建设、旅游开发、文化维护等。
空间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对空间进行分析和解释,并提供实践的建议和方案以促进空间优化。
然而,空间研究不仅仅是对物理空间的探讨,也涉及到社会空间的构建和使用,如对社区公共空间的探讨和建设。
三. 社区空间的构建和影响因素回族社区是由回族人口定居的社会和地理空间组成,具有着特定的文化、信仰和经济特征。
城市空间结构的集中与分散实例--银川
![城市空间结构的集中与分散实例--银川](https://img.taocdn.com/s3/m/1b7a450a79563c1ec5da71c7.png)
城市空间的集中与分散实例分析----银川摘要: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每个城市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集中与分散则是研究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一个基本视角。
本文从集中与分散的角度分析城市空间的演化过程,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城市银川市作为实例进行分析。
银川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建国以来,由民国初期的“哑铃状”发展到“带状组团式”,改革开放后进行了一次大的规划,最终形成银川市“三中心并联式”的格局。
在这一系列的变革中,城市空间经历了集中---分散---再集中—再分散的过程。
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集中分散银川市规划一.城市空间结构的集中与分散城市空间结构指的是城市物质要求在特定社会生产和生活水平以及自然环境资源多种背景下所形成的城市功能组织方式以及背后社会政治、经济、生态、文化等内在机制相互作用所决定的空间布局特征。
集中与分散是城市空间演化中的基本表现,它们贯穿于城市发展运动的全过程,并体现于不同尺度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组织上。
因此,集中与分散是研究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一个基本视角。
集中是城市空间的基本特征,它是城市空间演化过程中集聚与扩散等作用引力聚焦的过程。
集中的相对性决定了集中的复杂性。
集中主义的代表是勒柯布西埃,他提出用城市的三维结构来解决大城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著名的“平行城市”方案。
分散是城市空间的一种异化现象,是对城市空间过度集中的—种反动,也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中的必然行为。
分散的相对性只有与集中空间联系起来考察后才有真实的意义。
分散的城市形态所反映的正是空间内人类活动分散化了的表征,同时也是受制于各种自然条件与环境的结果。
分散主义的代表是霍华德,为了解决城市中存在的问题,他提出了田园城市理论。
集中与分散作为城市空间结构的一种状态,所反映的是空间结构内在的相互关系。
集中与分散的空间运动总是在一定的人类行为动力的驱使下以或聚或散的空间表现而呈现两相依依的社会与空间关系。
银川市产业园区空间格局演变特征研究
![银川市产业园区空间格局演变特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8788a50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12.png)
银川市产业园区空间格局演变特征研究
宋郃;杨树文;高丽雅
【期刊名称】《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年(卷),期】2022(45)6
【摘要】通过收集整理了银川市产业园区数据,采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分析、最近邻指数、最近邻层次聚类分析和Ripley′s K(d)函数研究分析了2005—2019年间银川市产业园区的空间格局演变规律与集聚特征。
结果表明:1)银川市不同类型产业园区增长速度不同,生产制造型园区保持匀速增长,商办型与物流仓储型园区增长速度最快。
2)产业园区空间分布方向总体呈现“西北—东南”方向,集聚方向趋势性逐渐减弱,扩张方向几乎不变。
3)产业园区集聚特征显著,呈现由“单核心”向“多核心”的演变规律,逐渐形成4个核心区域。
不同年份之间集聚范围和规模存在差异,并形成了不同的热点集聚区域。
【总页数】6页(P61-66)
【作者】宋郃;杨树文;高丽雅
【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地理国情监测工程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08
【相关文献】
1.海岸带建设用地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研究
2.河南旅游外汇收入空间格局演变特征研究
3.平遥古城住宿业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4.中国高技术产业空间格局演变特征研究
5.山西偏关古城城市格局演变和空间特征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银川平原城镇区域空间网络特征分析
![银川平原城镇区域空间网络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ea883458fb770bf78a55b1.png)
银川平原城镇区域空间网络特征分析摘要:本文从银川平原空间网络的形态入手,论述了在特定的地理空间格局下的城镇区域网络的形态特征。
并通过等级分形、分布分形分析银川平原城镇区域空间网络的演进的状态,得出了银川平原空间网络仍然处于发展的较低级状态,并对通过对银川平原城镇区域自然条件、资源条件、产业结构论述,探讨了未来银川平原城镇区域空间网络的发展。
关键词:城镇区域;空间网络;演进状态;Abstract: in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Yinchuan plain space network form,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area network in a specific geographical space pattern. And through the grade distribution fractal, fractal analysis of urban spatial evolution of Yinchuan plain network state, the Yinchuan plain spatial network is still in the development of lower status, and through the town of Yinchuan plain regional natural conditions, resource conditions,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discuss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urban spatial network in Yinchuan plain.Keywords: urban regional spatial network; evolution;1.概述银川平原地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北部,自古以来已黄河水系为根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绿洲城镇群带。
商业综合体对城市空间的影响——以银川市金凤区为例
![商业综合体对城市空间的影响——以银川市金凤区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66bb367b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90.png)
商业综合体对城市空间的影响——以银川市金凤区为例摘要:商业综合体作为现代城市娱乐休闲的场所,对于城市空间结构有着重要的作用,每个城市都有各自不同的风格与形式,代表了这个地区的形象与气质,探究城市中商业综合体对于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有助于理清城市空间结构,梳理图底关系。
文章以银川市金凤区为切入点,选取万达商圈地段,探究商业综合体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商业综合体、万达商圈1.研究背景城市不断发展,土地集约化越来越明显,建筑功能越来越复合,商业综合体随之应运而生。
商业综合体是集办公、居住、休闲文化为一体的综合建筑形式,满足如今紧张的土地需求,体现了城市高度复合化的特质。
功能多元、有机组织的商业综合体成为了城市有机组成的一部分,延续城市空间网络,对城市空间产生影响。
享受商业综合体带来便捷的同时,其空间也会对城市空间产生影响。
2.银川市金凤区空间结构银川市城市布局呈现“哑铃状”分布,由于经济发展缓慢,建设水平不高,城市基本上集中在东西两片区发展,总体城市布局呈现大范围分散和小范围集中。
改革开放后,城市呈现组团式分布,城市结构由哑铃状转变为带状组团,形成“一城两区四片”发展格局。
自银川市形成“三区两县一市”的发展格局后,城市东西空间开始延伸,金凤区是主要的开拓空间。
现金凤区已成为银川市的重要行政文化中心.沿正源南街南北向延伸,主要商业综合体均分布在正源南街两侧,较大的三个商业综合体为:银川市金凤万达商圈、悦海新天地和建发大阅城。
3.万达商圈与周边城市空间影响分析银川作为三线城市,商业综合体起到了发展经济、拉动内需的重要作用。
商业综合体不是建筑的堆砌组合,而是人们活动的空间载体,与周边城市空间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
3.1对城市空间影响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是附属关系,建筑空间是城市空间的组成部分。
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曾提出过灰空间的说法,灰空间是介于两个不同属性之间的一种模糊空间,是封闭空间与开放空间的中介。
银川平原地城镇区域资源空间分布与城镇形成
![银川平原地城镇区域资源空间分布与城镇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e84eb41a79563c1ec4da7100.png)
银川平原地城镇区域资源空间分布与城镇形成摘要:本文从银川平原城镇区域资源的分析入手,采用分形理论结合GIS 软件空间分析技术,对银川平原资源的空间分布进行定量化的分析,得出银川平原城镇区域的资源呈现出集中分布的特征形态。
并以此形态特征为基础对其与银川平原城镇的空间的分布的关系进行分析。
认为银川平原资源空间分布的集中特征,影响着居民对居住地选址以及工农业生产的进行,与银川平原城镇空间格局形成有密切关系关键词:银川平原;城镇区域;资源空间分布Abstract: From yin chuan plain town of analysis, using fractal theory combining GIS spatial analysis technology of softwar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yin chuan plain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urban area of yin chuan plain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resents. And based on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yin chuan plain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urban spatial relations. Think in the yinchuan plain water space distribution of centralized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e the inhabitants of residence location and of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and the urban space pattern formation in the yinchuan plain has close relationship.Key Word: In the yin chuan plain, Urban areas, distribution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1.银川平原城镇区域资源总量分析地银川平原地处黄河中游地区,2004年底有耕地面积399.99万亩,未利用土地面积416.54万亩,牧草地915.89万亩,水域面积282.28 万亩,土地资源尚待加强利用。
银川市三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研究
![银川市三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38d0a92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87.png)
银川市三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研究陈丽1(1.宁夏自然资源信息中心,宁夏银川750002)摘要:基于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利用ArcGIS 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制作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变化图谱,计算土地利用强度等指数分析银川市三区2009-2018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2009-2018年,研究区耕地减少最多,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增长明显;土地利用空间变化方向呈东西-南北走向;土地利用变化模式以稳定型为主;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和耕地的土地利用强度较大,林地和草地有下降的趋势,交通运输用地的动态度相对较高,后期动态度指数更高。
该研究可为银川市三区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ArcGIS 软件;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动态度中图分类号:P208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4623(2022)02-0079-05收稿日期:2019-11-29。
项目来源:新疆绿洲区域地理国情监测项目(2019lzqujc001)。
doi:10.3969/j.issn.1672-4623.2022.02.016Study on Spatio-temporal Land Use Changes in Three Districts of Yinchuan CityCHEN li 1(1.NingXia Natural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NingXia 750002,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land use survey data,we used ArcGIS software to make the land use transfer matrix and change map and calculated the land use intensity and other indexes to analyze the spatio-temporal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use in three districts of Yinchuan City from 2009to 2018.The results show that from 2009to 2018cultivated land decreased the most,and urban villages,industrial and mining land in-creased significantly.The land usespatialchange direction is east-west-north-south.The land use change mode is mainly stable.The intensities of urban villages,industrial,mining and cultivated land use are larger.The forestsand grassland have a downward trend.The dynamic index of land for transportation is relatively high,especially at the later period.This study can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land use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planning in the three districts of Yinchuan City.Key words:ArcGIS software,land use,spatio-temporal change,dynamic degree目前,国内关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主要是研究方法和研究区域不同[1-2],大致分为以下几类研究:最多的一类是探究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如张浚茂[3]等利用GIS 技术手段,结合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东南诸河流域1990-2015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一类是探究土地利用变化与城镇化的关系,如陈娟[4]等利用RS 、GIS 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建立函数响应度模型,探究土地利用变化与城镇化的关系;一类是基于土地利用变化探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如吕霜霜[5]等利用RS 和GIS 技术基于LUCC 进行了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研究;一类利用转移矩阵等方法的简单分析土地利用空间及时空变化情况,如张永彬[6]等利用转移矩阵、信息熵等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分布特征等进行分析;一类是引入景观格局相关指标分析土地利用情况,如佟光臣[7]等分析南京市土地利用/覆被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因素。
银川市城市功能区的初探
![银川市城市功能区的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53b0539f31b765ce04081482.png)
银川市城市功能区的初探(总3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1.标题:银川市城市功能区的初探2.摘要:银川的商业区基本集中在老城,主要的购物场所有新华购物中心、银川商城、宁夏商都、宁夏文物总店、银川百货大楼等。
住宅区主要在兴庆区:领秀一居:凤凰北街,建发城市花园:中房集团(牡丹园、高尔夫,天鹅湖小镇),工业区宁夏金诺雅服装有限公司,银川市群芳服装厂,银川富强食品加工厂,银川穆舒心食品加工厂,银川宝塔石化集团,其他功能分区主要有银川德胜工业园区。
3.关键词:传统新华街商圈,解放街商圈,西夏区综合商圈,新华街,同心路,中房集团,银川宝塔石化集团。
4.正题:(1)银川地处中国西北地区宁夏平原中部,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下辖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永宁县,贺兰县,灵武县等3区2县1县级市,2011年城市建成区面积为平方公里。
2009年,各县(市)区共辖23个街道办事处、21个镇、6个乡和211个居委会、271个村名委员会。
常住人口约万(2011年),城镇人口为万,乡村人口乡村人口万;大部分为汉族,回族约为万人。
银川自古有塞上明珠的说法,城西有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区西夏王陵。
城区内多穆斯林风格建筑,以鼓楼为中心,城南有大型的清真寺和承天寺塔等著名古迹.(2)商业区:上图区域为银川市中心区域的传统新华街商圈,现主要以新华百货、国芳百盛、新百购物中心、新百东方红店等几个百货商场和银川商场、东方商城、温州商场3个小商品批发市场为主,附带多个小型综合商场构成的一个集中商业圈. ,解放街商圈主要以百货商场和电脑手机市场组成:原野手机电脑市场、鼓楼电脑市场、新华百货老大楼(银川最早的商业点,后经过90年代的低谷,被新华百货收购后重新焕发商业活力。
)、现代城、青春财富广场、盛世春天(同样为银川最早的商业点之一。
拉普斯水上购物城位于北京中路与清水大街交汇处,北京中路。
拉普斯置业在此打造一个小型区域性综合商业项目,以嘉禾影院、北京物美、世纪金花三个商业项目构成。
城市空间网络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方法探索——以银川平原为例
![城市空间网络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方法探索——以银川平原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0ad0680ceff9aef8941e06f4.png)
市空 间 网络结 构 演变 的根 本动 力 , 而城 市规 划 、 技术
进步 和社 会人 文类 型等 是 城市 空 间结构 演变 的外 生 力量 , 们共 同作用 , 断改 变着 城 市 的空 间 网络 形 它 不 态[2 0 6 0 6年 , 玉 瑶 以 珠 江 三 角 洲 城 市 群 为 例 , 1 . 叶 对 城市 群 空 间 网 络演 进 的 动 力 机 制 进 行 了初 步 的 探 讨 , 将 城市 群空 间 网络演 进 的动力 归结 为 三类 , 并 即 自然 生长 力 、 场 驱动力 以及政 府调 控 力 , 以此 为 市 并 基 础 构建 了城 市群 空 间网络 演进 动 力模 型 ,初步 揭
( 西北 大学 城 市 与环 境 学 院 , 西 西安 陕 702 ) 1 17
摘
要 : 银 川 平 原 空 间 网络 生成 演进 入 手 , 述 了在特 定 的 历 史 地理 格 局 下 的城 镇 区域 空 间 网络 的 演 进规 律 . 过 从 论 通
以 自组 织 过 程 分 析 银 川 平 原 城 镇 区域 空 间 网络 的 形 成 , 出 了银 川 平 原 空 间 网络 演进 与 宏观 经 济协 调 发 展 的 关 系 , 得 预 测 了银 川 平原 城 镇 区域 空 间 网络 的未 来状 态 , 技 术 层 面指 出该 种 方 法在 区域 规 划与 城 市体 系规 划 中的应 用 前景 . 并从
示 了城 市群 空 问 网络演 进 动力作 用机 制 、 成原 则 , 合 以及不 同演 变 阶段 主导 动力 与空 间 网络演 进 特征 的
城镇 化率 为 5 . % 30 . 6
从 银川 平 原 空 间 网络 上 来看 , 兰线 、 包 银新 线 、 平 汝 线穿 越其 境 ,从银 川平 原最 南部 的吴 忠 市利通 区到 最 北 部 的石 嘴 山惠农 区公 路 里 程仅 16k ” , 4 m o l
银川市近30年城市扩展时空演变
![银川市近30年城市扩展时空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3fb916c727d3240c8547ef6a.png)
水土保持研究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Vol.26,No.5 Oct.,2019
银川市近30年城市扩展时空演变
张佳瑜,白林波,杨美玲
(宁夏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银川 750021)
摘 要:应用1991年、1999年、2006年、2011年和2017年五期 Landsat TM/ETM/OLI影像数据,在遥 感 和 地 理 信 息 系统软件支持下 ,人机交互提取5个时期银川市建成区边界,通过城市空间扩展强度、重心坐标、紧凑度指数和分形维 数等指标 ,对银川市城市空间扩展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时 序 上,除 1991—1999 年 慢 速 扩 展外 ,其余3个时段都为快速扩展期,扩展强度为20.32%,扩展速率7.88km2/a,至2017年银川市建成区面积净增了 204.96km2,为1991年的6.29倍。(2)空间格局上,银川市 建 成 区 由“东、西 分 离”扩 展 成“整 体 发 展”,城 市 重 心 总 体 往东南偏移 ,扩 展 的 主 要 方 位 在 东 南、正 东,分 别 增 加 了 45.44km2,41.49km2,而 正 南、正 北 扩 展 较 少,仅 增 加 6.26 km2 ,8.05km2 。 (3)城 市 形 态 上 ,紧 凑 度 逐 渐 增 加 ,由 0.17 上 升 到 0.32,分 形 维 数 逐 渐 减 小 ,由 1.71 下 降 至 1.25,说 明 在研究期间 ,扩展以内部和边缘填充为主,随着城市的扩展银川市空间形态日趋简单,稳定。 关 键 词 :城 市 空 间 扩 展 ;遥 感 影 像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银 川 市 ;时 空 演 变 中 图 分 类 号 :F293.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5-3409(2019)05-0359-07 DOI:10.13869/ki.rswc.2019.05.051
银川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与发展研究
![银川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与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20ac33983c4bb4cf7ecd1ab.png)
银 改造 城市道 廓 。银川 自公元前 19年始建 , 元 1 3 1 公 0 3年李 元吴称帝 , 建大 夏 即城市 向西 的发 展。进入新 世纪 以来 , 川市新建 、 5 全 0 道 国, 定都兴庆府 ( 今银川 旧城 )城 市开 始大规模发展 , , 城市 空间形 路 2 条 , 面拓宽改 造双 向六车道 以上城市 主干道 1 余条 , 路总长度近 10k 其 中号称 5 0 m, 0里长街 的北京路 (4 8k 、 2 . m)黄 态开始形成。兴庆府城池位 于淤 积而成的高地 上 , 四周湖 沼星罗 棋布 , 因受南北 湖泊群 的限制 , 只能横 向发展 , 成为东西 长 、 北 河东路和南北向主干道 丽景街 这两横 一纵 最重要 的城市 主干道 南 银古高 速路 ( 机场路 ) 也拓宽为 短的矩形城廓 , 呈朝南偏西方位 。至 明代 , 城市规模 扩大 , 但城 市 由双 向四车道拓展为双 向八车道 , 双 向六车道 , 这些道路 两侧 同时建设宽 幅城市景观林带 。 空间形态基本 未变 。银川古代空 间形 态的形成 , 主要是为政 治军
间格局形成 , 并延续至今 。
空 间结构在进一步拓展的同时逐步充 实 ; 进入 2 世纪后 , 1 城市 中
6 0 5 0
4 0
3计划经济时代“ ) 哑铃状” 城市形态 。15 年包兰铁路修建 , 部地 区的进一步崛起对于城市整体结构 的调整具有重大影响。 98
火车站选址在新 城西 侧 , 另外 考 虑到 旧城 所在 地带 为地 震 断裂 带, 城市 在原有旧城基础上 向周 围发展 , 具有相 当大 的风 险 , 而且
1 银 川城 市 空间形态 、 能的发 展演 变 功
1 1 银 川城 市空 问形 态的演化u .
银川市空间
![银川市空间](https://img.taocdn.com/s3/m/277484c908a1284ac85043b4.png)
银川市一.银川市基本概况1.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西北地区东部,黄河中上游,是传统的农业省区。
从自然地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看,分为北部川区和南部山区两个自然生态区域,山川面积、人口基本各占一半。
自秦汉开始就有着悠久的引黄河水自流灌溉的历史,久享黄河之利,旱涝无虞,农业发展水平很高,是西北地区农业的精华之地,素有“西部粮仓”“塞上江南”之誉。
这是一幅政区图和卫星影像图,了解整个宁夏的地理形貌2.银川市这是市徽基本情况:首府所在地,地处宁夏平原引黄灌区中部,东临黄河之滨,西傍贺兰山脉,全市总面积7129.5平方公里,辖三区两县一市,即兴庆区、金风区、西夏区、永宁县、贺兰县、灵武市位于黄河上游宁夏平原中部。
西依贺兰山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邻;北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相邻(以明长城为界)。
(1)气候条件:平均海拔1120米,年平均气温8. 8 ℃, 年平均日照时数2800-3000h,是全国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之一。
气候特点:冬寒漫长,春暖较快,风沙频繁,夏热短,秋凉早,四季分明,干旱少雨,日照充足,蒸发强烈,昼夜温差大,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
这是卫星影像图遥感影像融合是将在空间、时间、波谱上冗余或互补的多源遥感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或算法)进行运算处理,获得比任何单一数据更精确、更丰富的信息,生成具有新的空间、波谱、时间特征的合成影像数据。
影像通过融合既可以提高多光谱影像空间分辨率,又保留其多光谱特性。
高分一号”卫星设计寿命5至8年,卫星研制突破了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与宽覆盖相结合的光学遥感等关键技术。
3.银川市经济主要从农业主产业了解(1)这是2002-2010 GDP增幅情况,我们大概能了解到他的经济增长情况,经济增长基本是持续稳定的态势,这是我查阅好多资料得到的数据,自己做了这样一个图,对数据这样简单的统计估计也是有错误的GDP即,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
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用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通用的指标(2)下面是农业主产业,这里我主要从农业经济总结分析,查阅资料对数据进行简单处理,当然有许多错误不足之处,但基本能宏观的了解银川市的农业基本经济情况,(3)农业资源情况这个扇形图也是我查阅资料后,制作的一个农业产值组成部分图,这里还有几个重要的数据需要阐明,农业内部,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6.8%、畜牧业占32.8%、渔业占2.9%、服务业占2.6%。
银川城市外部空间结构的探析
![银川城市外部空间结构的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1374137331b765ce0508146a.png)
城市 外部空间 , 即城市所 在 区域 和城 市 的周边地 区 , 是城市 念 。从 区域 的角度 出发探析银川 城市空 间结 构的规律 , 寻找城 市 生长的腹地 , 它影响并制约着城市 的发 展。当今世界城 市发展 的 发展 的最优化途径 , 成为研究 银川城市发展 的首要课题 。 事实证 明 , 的以单个 城 市为 中心 视点 的城 市研究 思维模 式 , 1 银川 在 宁夏城 镇体 系中的角 色建 构 传统 已经无法适应城市 发展的新境况。因此 , 宏观和 中观两个层面 从 对城 市的外部 空间结构 进行研 究, 是重要而且是必须的。
仿生建筑 的意义既是 为 了使建筑 应用 类 比的方法 从 自然界 中吸 新技术 的基础和先导 。建 筑结 构的发 展与建 筑材 料 的发 展 密切 取灵感 , 得到创新 , 同时也是为 了与 自然 生态环境相协调 , 保持生 相关。建筑材料仿 生就是 仿 照生物 躯体 的组织 结构 、 化学 成分 、 态平衡 。自然界是 人类 最好 的老 师 , 人们无 时无 刻不在从 自然界 色彩及生态特征 , 究出卓 有成效 的新 型材料 , 满足人 类对 建 研 来 中获 得启发并进行 着有 益 的创 造 。但 仿生 并不 是单 纯地模 仿照 筑材料性能和品种 日益提高 、 增长 的需要 。 抄, 它是吸收动植物 的生长 肌理 以及一 切 自然 生态 的规律 , 结合 人们从蜂巢上获得 启示 , 创造 发 明了蜂窝 泡沫 混凝土 、 沫 泡 建筑 的 自身特 点而适应 新环境的一种创 作方法 , 它无疑 是最具有 塑料 、 橡胶 、 泡沫 泡沫玻璃 等等 , 实践证 明 , 这些 内有 气泡 的蜂窝 生命 力的、 最便捷 的 , 也是可持续发展 的保证 。 状材料 , 既隔热 又保 温 , 结构轻巧又美 观。最近 , 国的建筑 师试 英
调研报告--宁夏银川城市规划
![调研报告--宁夏银川城市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194448236edb6f1aff001fa2.png)
调研报告绪言我的家乡在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银川市地处祖国的西北边塞,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同时也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银川市是一个多民族的居住区,共有汉、回、满、蒙、朝鲜等26个民族。
历史的年轮,多元的文化在这里积淀,中原文化、边塞文化、河套文化、丝路文化、西夏文化、伊斯兰文化等多种文化激荡交融,浓郁的回乡风情、雄浑的大漠风光、秀丽的塞上水色、古老的黄河文明、神秘的西夏文化、构成了“雄浑贺兰,多彩银川”的城市形象,形成了“塞上湖城,西夏古都,回族之乡”的鲜明特色。
一,城市基本状况1,行政区划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2011年城市建成区面积为107平方公里以上。
下辖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永宁县、贺兰县、灵武市。
下表为各辖区面积及人口情况:2.城市定位银川作为西北地区东部的重要城市,银川市承担着陕甘宁蒙毗邻地区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和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及信息中心的职能,承担着自治区的政、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的职能。
所以结合国家对西部地区城市发展的宏观政策和银川市的特点,银川市城市性质为:宁夏的首府;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西北地区东部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
二,银川城市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化1,银川古代城市空间形态为横向发展,均衡对称的矩形城廊。
银川自公元前119年始建,公元1033年李元昊称帝,建大夏国,定都兴庆府。
从那时起,城市开始大规模的发展,城市空间形态开始形成。
兴庆区府城池位于淤积而成的高地上,四周湖沼星罗棋布,因受南北湖泊限制,只能横向发展,成为东西长,南北短的矩形城廊。
呈朝南扁西方位。
至明代城市的空间形态基本没变。
银川古代的空间形态,主要是为政治军事服务,但是其中很大程度上反应了“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和“天人感应的思想观念”。
2,清乾隆年间城市形态为新,旧双城空间格局。
清雍正年间设镇守总兵驻扎宁夏府,并建“宁夏满宫”。
乾隆三年宁夏遭遇8次大地震,府城和满城均遭毁灭性破坏。
优化本土形态的银川居住建筑地块控制方法研究
![优化本土形态的银川居住建筑地块控制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2282a96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4a.png)
1980年以来伴随现代化城市建设带来的地域内涵和城市记忆逐步丢失等城市问题,宁夏作为约35%回族人口的回族集聚地,也面临着城市更新转型与传承本土文化精神的空间优化需求。
银川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具有从西南山地向东北平原倾斜的地形、风大沙多和干旱少雨且日照强烈的气候,是回族、汉族、蒙古族等多民族交融,汉文化、回族文化和西夏文化等多元文化交融的典型城市 [1],其传统民居所承载的聚落、街巷与地块肌理、庭院空间、建筑形制和细部装饰等形态特征是城市本土文化满足现代人生活需求的同时传承传统生活习俗的城市设计关键[2]。
马歇尔提出对地块形态的控制方法可通过建立建筑指标和相关规定,解决城市功能问题,形成与环境协调的空间形态 [3]。
地块与建筑是人可以直接感知的城市空间[4],地块建筑属性主要包括地块尺度、地块划分数、地块用地和权属边界、建筑高度等,是优化城市形态的关键要素[5]。
因此,在城市设计导则等规定中加载适应当地居民生活与融入地域特征等本土优化的形态指标,对完善相关城市建筑规定、实现将传统融入现代城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基于本土形态的银川居住建筑地块特征分析与样本选取1.1银川居住建筑地块类型、分布及其本土形态特征分析1.1.1银川居住建筑地块类型与分布概况银川的居住建筑主要包括传统的回族、汉族民居,更新摘要 文章聚焦居住建筑地块,在梳理银川市居住地块典型样本选取与本土形态特征分析、相关地块指标规定的基础上,采用法规模型、图示设计演绎与对比方法,分析了居住地块形态特征与地块指标的关联性,提出优化本土形态的城市居住地块的形态指标控制方法。
研究能够为科学认知宁夏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复杂空间、完善地域记忆的城市建筑规定、明确城市设计精细化可控区间和提升城市品质提供参考依据,具有理论探索与实践价值。
关键词 本土形态特征;居住地块;地块指标;建筑布局规定;关键形态指标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 A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68064);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2NDJC071YB)DOI 10.19892/ki.csjz.2023.07.41Abstract Focusing on residential building plots, based onthe selection of typical samples of residential building plots in Yinchuan, the analysis of local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gulations of relevant plot indicators, this paper adopts the methods of regulation model, graphic design deduction and comparison, analyz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sidential plots and plot indicators, and proposes a morphological control method for optimizing local morphology of urban residential plots. The paper is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 for scientifically cognizing the complex urban space in Ningxia ethnic areas, for improving the urban architectural regulations with local memory, for clarifying the fine control zone of urban design and for improving the urban quali ty.Key words local morphology; residential building plots; plot indicators; architectural layout regulations; key morphological indicato rs作者简介:高彩霞(1977-),女,副教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和行政管辖区域扩大了一倍多 ,城市空间东西断 续绵延 30多公里 。
二 银川现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 变的特征
银川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主要分为外延式 扩展和内涵式扩展 ,以外延式扩展为主 。所谓外延 式扩展 ,即指城市空间在数量上的增加 ,在空间上的 蔓延 ;而内涵式扩展主要是指城市空间利用集约度 的提高和空间使用性质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 ,银 川城市空间扩展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 。
1. 银川城市空间扩展的年度变化 从 1978—2002年银川市区城市建设用地量分 析 ,城市空间逐年扩大 ,但由于市区人口的增长 ,银 川城区人均建设用地面积逐年下降 ;随着人口向市 区集中 ,市区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也不断提高。 2002年 ,城市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 ,城市建成区面积 扩大 ,居住用地、绿地和道路广场用地面积增加较多 ,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也相应得到了提高 。但城市主城 区内人口密集 , 2003年兴庆区人口密度为 1072人 /平 方公里 ,与 2002年相比仍呈扩大趋势 (见表 1) 。
总第 135 期 〔文章编号 〕 1002 - 2031 (2006) 07 - 0041 - 04
城市问题
2006 年第 7 期
银川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王晓燕
〔摘 要 〕 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演变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城市形成的渊源 ,并据此推测城市发展的未来 。以我国西部城 市银川市为例 ,对其发展各个时段的内部空间演变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从而为城市空间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 依据 。
城市建设与发展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城市问题 》2006 年第 7 期
银川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峻的挑战 ,新兴产业存在很大的发展潜力 ,但还没有 成为支柱产业 。城市的二 、三产业并没有形成明显 的主导职能 ,城市与周边其他城市的经济合作的方 式也比较单调 ,而且在某些合作领域处于被动甚至 是从属的位置 。表现在空间的拓展上 ,就是城市空 间发展的框架已经拉开 ,但是内部土地利用效率并 不高 ,内部空间的潜力尚未完全挖掘 。
城 ) 。至此 ,新旧双城空间格局形成 ,并延续至今 。 3. 计划经济时代“哑铃状 ”城市形态 1958年包兰铁路修建 , 火车站选址在新城西
侧 。另外考虑到旧城所在地带为地震断裂带 ,周围 均为灌溉良田 ;而城市以西的新城周围地区多为荒 地 ,具有很大的用地潜力 ,所以在包兰铁路以西建设 了“新市区 ”,开辟了城市发展的新空间 ,进一步强 化了新 、旧两片城区的空间格局 。但是 ,由于城市社 会经济发展缓慢 ,城市整体功能比较弱 ,建设规模有 限 ,因此城市基本上是在东西两片的基础上发展 ,是 一种大范围的分散与小片区的集中相结合的发展模 式。
1. 银川城市空间发展的经济因素 改革开 放 以 来 , 银 川 市 的 GDP 从 1978 年 的 3127亿元上升到 2003年的 156. 78亿元 ;尤其是 20 世纪 90年代以来 , GDP 增长速度加快 。经济的快 速发展不仅对城市土地的需求量不断上升 ,也为城 市的改造和开发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证 。 根据配第 —克拉克定理 :随着经济发展 ,人均国 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 产业转移 ;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 ,劳动力便 向第三产业转移 。银川市的三次产业在第二产业继 续发展的同时比重也在逐渐上升 (见图 2 ) 。地区 GDP中三次 产业 的结 构 比 例 由 1978 年 的 15. 9: 5619: 27. 2变为 1995年的 15. 7: 43. 6: 40. 7, 2003年 的 9. 2: 47. 4: 43. 4,这种产业结构的转变也显示出 银川综合服务功能的强化 。正是这种功能的演变推 动了城市空间用地结构的调整 (见表 2) 。
2. 银川城市扩展的空间特征 银川市城市空间的扩展主要为水平方向上城市
地域的蔓延 ,即城市向西的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 , 银川市新建 、改造城市道路 25条 ,总长度近 100 公 里 ,使城市边缘区外扩 。
但是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 ,尤其是在城市的边缘 地区 ,城市扩展几乎是全方位的扩张 ,没有连片集中 建设 ,这样做不利于在短时期内形成完善的配套设 施 。边缘地区的规划大都是不成系统的一片片用地 拼加起来 ,城市的架子拉开很大 ,却缺乏全局性的总 体关照 。这些问题使得目前银川城市空间的扩展只 停留在“量 ”的改变上 ,而未能与城市功能的调整很 好地协调起来 。
注 :“/ ”表示该数据无法确定 。
三 银川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变的 动力机制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实质上是城市在城市发展内 外动力作用下的空间移动 。促使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的内外部动力主要有 :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作 为其表现的城市功能的演变 ,还有国家或区域的宏 观经济发展状况 、政策的变动 、外部资金的投入 、城 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等等 。这些政治 、社会 、经济 、 环境等方面的众多因素其实是不可分割的 ,正是它 们的合力形成了现实银川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
图 2 银川市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
2. 银川城市空间发展的政策因素 1988年 ,国家通过了“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
律规定转让 ”的宪法修正案 ,同年国务院颁布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的暂 行条例 》。1993 年 ,银川市也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法 规 。这些法令 、法规的实施 ,使得城市土地的区位优 势真正得到了体现 。土地的级差地租为土地使用性 质的置换提供了可能 ,从而促进了城市空间结构的 优化 。同时 ,土地的有偿使用和使用权的出让在很 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 。
国家从 1985年开始推行住房商品化改革 ,居民 住房需求量的变化影响了城市空间扩展的量的变 化 。同时 ,由于住房分为廉租房 、经济适用房 、商品 房三类 ,三类住房房价不同 ,对区位的需求自然也不 尽相同 ,故而对城市居住空间的结构变化也有所影 响 。逐步放宽的户籍政策 ,也是推动城市空间扩展的 主要政策因素 。2003年 ,银川市实施了入户政策改 革 ,降低了银川城市的准入门槛 ,吸引了外来投资者 、 高素质人才到银川工作和生活 ,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
3. 银川城市空间发展的规划引导 城市规划作为空间政策是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 之一 ,用以保证城市建设的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其对 城市空间扩展的推动和引导是不言而喻的 。 2002年 ,银川市提出了“跳出银川看银川 ,立足 全国看银川 ,面向世界看银川 ”的城市规划新理念 , 为城市发展目标丈量出了一个新高度 ,并从“大银 川 ”的视角整合城市空间布局 。从城市道路系统入 手 ,改造拓宽了上海路 、新夏路等城市干道 ,逐步完
4. 改革开放后的带状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 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城市发展进入一个较快的 阶段 ,城市形态上逐步走向带状组团结构 。迈入新 世纪后 ,银川市在国家和自治区的支持下 ,进行了行 政区划大调整 ,撤销了原老城区 、郊区 、新城区 ,从东 至西成立了兴庆区 、金凤区 、西夏区 。银川市城市规
〔作者简介 〕 王晓燕 (1974—) ,女 ,汉族 ,山西运城人 ,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讲师 ,硕士 ,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 。 〔收稿日期 〕 2006 - 03 - 13 〔修回日期 〕 2006 - 06 - 26
〔关键词 〕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形态 ;演变机制 ;银川市 〔中图分类号 〕 TU984; F713 〔文献标识码 〕 A
一 银川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1. 古代为横向发展 、均衡对称的矩形城廓 银川自公元前 119 年始建 。公元 1033 年李元
昊称帝 ,建大夏国 ,定都兴庆府 (今银川旧城 ) ,城市 开始大规模发展 ,城市空间形态开始形成 。
3. 银川城市空间扩展的时空特征
·42·
图 1 银川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4. 银川城市空间扩展的功能特征及问题 城市空间发展是城市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投 影 ,同时也是城市功能的支撑实体 。银川一直以来 都是周围地区的生产 、生活 、物资流通中心 ,具有混 合型的城市功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 ,城市功能不断 强化和完善 ,在上世纪末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 ,强化 了综合服务功能 、辐射带动功能和承载功能 。目前 城市的功能定位尚在转换之中 ,传统产业面临着严
兴庆府城池位于淤积而成的高地上 ,四周湖沼 星罗棋布 。因受南北湖泊群的限制 ,只能横向发展 , 成为东西长 、南北短的矩形城郭 。城市平面具有均 衡 、对称的特点 。至明代 ,城市规模扩大 ,但城市空 间形态基本未变 。
2. 清乾隆年间形成新 、旧双城空间格局 清雍正年间 ,设镇守总兵驻扎宁夏府 ,并于府城 外东北五公里处筑“宁夏满营 ”。乾隆三年 ,宁夏遭 遇八级大地震 ,府城 、满城均遭毁灭性破坏 。乾隆五 到六年 ,修复府城 ,城市空间形态未发生大的变化 。 满城移建于府城西 15里 ,即“新城满营 ”(今银川新
2001年 ,银川市提出将城市建设新增土地的一 级市场与基础设施建设捆绑运作 ,条件改善后再引 资开发附近区域的城市建设方案 ,实现了城市资产 的大幅增值 。另外还推出了一系列的经营城市的方 案 ,如路名权的出让 、市政设施经营权的转让及有偿 使用等 ,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筹措了大量的资金 , 在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城市空间规模 的扩大奠定了基础 。
城市建设与发展
·41·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城市问题 》2006 年第 7 期
银川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表 2 主要建设用地所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 % )
类别 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