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唐宋诗第三课天若有情天亦老——咏史怀古鉴赏知识诗词的特殊句法...》147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词的下阙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 ①“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设想友人远去北国燕山雪飘的冰天雪地的
景象,表达了对友人远去的不舍。 ②“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不仅包含了年老力衰、无人念及的伤感,还有国家沦亡的伤
痛。 ③“东风渐绿西湖岸”至结尾,借对江南早春之景的描绘,含蓄地表达了与友人离别的伤感
例1、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正序:天外 七八个星,山前 两三点雨。 例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正序:浣女 归竹喧 ,渔舟 下莲动 。 例3、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正序:不知人面去何处,桃花依旧春风笑。
例4、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正序:我欲因之梦吴越,一 月 夜飞渡镜湖。
读懂“诗家语”
学情分析
作为文学作品中文字最精练、内涵最丰富的艺术形式之一的古典诗词,是 高考的必考题。从体裁上看,所选诗歌以唐宋诗词为主。名家非名篇作品成 为考查热点,有时也会涉及非名家的名篇作品。
古诗词所抒发的都是人之常情,文字较容易,切入点较小,但考生在考试 中诗歌鉴赏题得分率普遍较低。有的考生憋了半天就回答一句不着边际的话, 有的考生即使挥墨如雨,洋洋洒洒写几大行,但也未答到点子上。究其原因, 在于考生思路模糊,答题欠规范,而读不懂“诗家语”是最常见的原因。
(像)
3、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我)浓睡不消残酒。(我)试问卷帘人,( 海棠花怎么样?) (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我)知否?知否?(海棠花)应是绿肥红瘦”。
4、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 遇》)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辛弃疾《西江月》) 社林边旧时茅店,溪桥路转忽见。 溪桥路转,社林边旧时茅店忽见。
方法归纳2:识别“倒装”,还原语序
三、省略压缩——省略句 方法归纳3、注意“省略”,补足成分
1、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笑(于)春风
2、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苏轼《新城道中》)
1、晓镜但愁云鬓改,月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2、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3、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周邦彦《满庭芳》) 4、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阅读下列几组诗句,看看各有什么特点, 该做怎样的理解,同学间可以商量。
二、改变词序——倒装句式
状语后置 主语后置(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牛刀小试
1、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2、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4、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应笑我多情 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 晴川汉阳树历历,鹦鹉洲芳草萋萋。 无处觅英雄孙仲谋
拓展迁移 ——句序的变化
所பைடு நூலகம்,我们在解读诗歌时,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全面调动知识 储备,准确理解诗意。
一、改变词性(词类活用)
例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例2、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例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形容词的使动,使……变绿 名词作动词,下雪 形容词作动词。遮蔽
牛刀小试
方法归纳1、知晓“活用”,还原词性
和对友人仕元的不满。
诗人艾青说过:“诗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美是通过语言 表现的,所以我们在欣赏诗歌时首先要品味语言的魅力。如 果脱离了语言而去欣赏诗歌,无异于缘木而求鱼,一切都是 徒劳。
希望同学们平时多读多想,感受诗家凝练而含蓄的语言美。
【特别提醒】
1、要真正读懂诗歌,方法不是根本,多读多悟才是关键。 2、读懂是一项综合性的智力活动,要先学会分步阅读,再上 升到综合阅读。 3、这段时间做诗歌鉴赏题,不要忙于答题,要有意识地把读 懂诗歌放在首位。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课堂小结
方法归纳——读懂“诗家语”
1、知晓“活用”,还原词性 2、识别“倒装”,还原语序 3、注意“省略”,补足成分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 付新诗。纵英游、叠鼓清笳,骏马名姬。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②。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 还,人未南归。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注】①周密的友人陈君衡为蒙元朝廷所召,将要前往大都赴任。作者为此写了一首送别的词。但因作 者一向热爱宋朝,宋亡以后坚隐不仕。②方回:贺铸字。周密此处以方回自比。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 词的前三句“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以豪放的笔调描绘出送别时凄凉、冷清和萧瑟 的景象。 B. “茸帽风欹”写友人头上戴的皮帽被郊野的风吹得略略倾斜,一个“欹”字,极为传神地勾画出人物 志得意满的神气。 C. 下阙前三句阔大而凄凉的景象与上阙中“叠鼓清笳”的欢乐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下面的抒情 做了铺垫。 D. “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的意思是自己已是风烛残年,江南人谁会念及我呢?词人有一腔愁怨, 故以贺铸自比。 E. 这首词中词人既写了眼前的实景,也写了想象中的虚景,虚实结合,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词人羡慕友人 前程,哀叹自己命运复杂情感。
教学目标
1.掌握读懂“诗家语”的方法; 2.运用方法,有效读懂诗歌,解决相关题目。
明白诗歌的表层意思,能翻译出(诗歌的)大意: 即“时间、地点、人物、景物、事件。”
在古代诗歌里,尤其是在近体诗和词曲中,或出于篇幅的限制, 或出于声律的要求,或出于修辞的需要,诗人常常会打破通常的语言 结构习惯,而灵活的进行词语的使用与组合,或改变词性、或颠倒词 序、或跳跃省略……于是形成属于诗歌所特有的一种凝练而含蓄的美, 王安石把这类不合常规却能巧妙达意的诗歌语言称之为“诗家语”, 即对诗歌的语言所做的变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