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菱形的性质课件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共36张PPT)
拓展点一
拓展点二
拓展点三
拓展点一
拓展点二
拓展点三
拓展点二 菱形判定方法的综合应用 例2 (2016· 沈阳)如图,△ABC≌△ABD,点E在边AB上,CE∥BD,连 接DE.求证:
(1)∠CEB=∠CBE; (2)四边形BCED是菱形. 分析:(1)欲证明∠CEB=∠CBE,只要证明∠CEB=∠ABD, ∠CBE=∠ABD即可. (2)先证明四边形BCED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BC=BD即可判定.
分析:根据AB=AD及AE为∠BAD的平分线可得出∠1=∠2,从而证 得△BAE≌△DAE,这样就得出四边形ABED为平行四边形,然后根据 菱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证明:如图,∵AE平分∠BAD, ∴∠1=∠2. ∵AB=AD,AE=AE, ∴△BAE≌△DAE.∴BE=DE. ∵AD∥BC,∴∠2=∠3=∠1. ∴AB=BE. ∴AB=BE=DE=AD. ∴四边形ABED是菱形.
1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一 菱形的定义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名师解读 几何中的定义都有两重性:一是可作为一条性质,二是 可作为一条判定. (1)根据菱形的定义,判断一个四边形是菱形必须同时具备两个 条件: ①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②四边形有一组邻边相等. (2)由菱形的定义可知,一个四边形是菱形,则具有如下性质: ①菱形是平行四边形; ②菱形有一组邻边相等.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例2 (2016· 淮安)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中,点E,F分别为边 CD,AD的中点,连接AE,CF,求证:△ADE≌△CDF. 分析:由菱形的性质得出AD=CD,由中点的定义证出DE=DF,由 SAS证明△ADE≌△CDF即可. 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 ∴AD=CD, ∵点E,F分别为边CD,AD的中点, ∴AD=2DF,CD=2DE,∴DE=DF,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菱形的性质与判定》优课件(共27张PPT)
菱形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有一组邻边相等 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A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B
D
AB=BC
C
∴四边形ABCD
是菱形
感受生活
你能举出生活中你看到的菱形吗?
菱形就在我们身边
感受生活
三菱汽车标志欣赏
活动三:折一折 剪一剪
如何利用折纸、剪切的方法,既快又准 确地剪出一个菱形的纸片?
同理: DB平分∠ABC;
(2)在△DAC中,又∵AO=CO AC平分∠DAB和∠DCB
D
O
A
C
B
(1)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2)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3)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D
边 菱形的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A
O
C
菱形的四条边相等
B 数学语言
菱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四边形ABCD是菱形
第一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第一节菱形
活动一:
边 平行四
边形的 性质:
对角线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角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
活动二:
在平行四边形中,如果内角大小保持不 变仅改变边的长度,能否得到一个特殊 的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邻边相等
BD 2 BO 34 . 64 花坛的面积
S 菱形 ABCD
1 AC • BD 2
346 . 4 m 2
活动四:做一做
1、菱形ABCD两条对角线BD、AC长分
别是6cm和8cm,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
1.1.2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分层课件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课堂练习(A班)
5.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的平分线与BC边相 交于点E,∠B的平分线与AD边相交于点F,,AE与BF相 交于点O,那么四边形ABEF是菱形吗?说明你的理由。
A 12
O
3
B4
E
F
D
C
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1.1.2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教学目标:1.探索证明菱形的两种判定方法,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 方法及思路.
2.能利用菱形的判定方法进行证明.
复习旧知
1.菱形的定义?性质?
2.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则只需
补充
就可以判定它是一个菱形.
3.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并且AC=6cm,BD=8cm,则菱形ABCD的周长为_____ cm.
探索新知
根据菱形的定义,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除此之外,你认为还有什么条件可以判断一个平行四 边形是菱形?先想一想,再与同伴交流.
小明的想法
平行四边形的不少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都是互逆 命题.受此启发,我猜想: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 形是菱形.
你是怎么想的?你认为小明的想法如何?与同伴交 流一下.
A
C
议一议
以下是小刚的作法
你是怎么做的?你认为小刚的作法正确吗?与 同伴交流.
请尝试证明下面的定理
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已知:如图1- 四边形ABCD是菱形 证明:
定理 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符号语言:
∵AB=BC=CD=DA ∴四边形ABCD是菱形
试一试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吗?
已知:如图1-3,在□ABCD中,对角线AC与
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课件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 BD∥ CE. ∴∠ABO= ∠E=50°.
又∵四边形ABCD 是菱形,∴ AC⊥ BD. ∴∠ AOB=90°.
∴∠ BAO=180 °-∠ AOB-∠ ABO=40°.
感悟新知
知2-练
2-1. 如图, 在菱形ABCD 中, ∠ BAD=
80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对角线
AC 于点F,E 为垂足,连接DF,
∴AB∥CD.∴∠BEC=∠DCE.
∵点O是AD的中点,∴AO=DO.
又∵∠AOE=∠DOC,
∴△AEO≌△DCO(AAS).∴AE=DC.
又∵AE∥DC,∴四边形ACDE是平行四边形.
感悟新知
知1-练
(2)若AB=AC, 判断四边形ACDE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解:四边形ACDE是菱形.理由如下:
学习目标
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学习目标
1 课时讲授 菱形的定义
菱形的性质
菱形的判定
2 课时流程 菱形的面积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感悟新知
知识点 1 菱形的定义
知1-讲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如图1-1-1,在ABCD 中,若
AB=BC( 或BC=CD 或CD=DA 或DA=AB),
B.1
D. 3
D )
感悟新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知3-讲
知识点 3 菱形的判定
感悟新知
元
素
文字语言
边 定 有一组邻边相
义 等的平行四边
法 形叫做菱形
定 四边相等的四
理 边形是菱形
对 定 对角线互相垂
又∵四边形ABCD 是菱形,∴ AC⊥ BD. ∴∠ AOB=90°.
∴∠ BAO=180 °-∠ AOB-∠ ABO=40°.
感悟新知
知2-练
2-1. 如图, 在菱形ABCD 中, ∠ BAD=
80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对角线
AC 于点F,E 为垂足,连接DF,
∴AB∥CD.∴∠BEC=∠DCE.
∵点O是AD的中点,∴AO=DO.
又∵∠AOE=∠DOC,
∴△AEO≌△DCO(AAS).∴AE=DC.
又∵AE∥DC,∴四边形ACDE是平行四边形.
感悟新知
知1-练
(2)若AB=AC, 判断四边形ACDE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解:四边形ACDE是菱形.理由如下:
学习目标
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学习目标
1 课时讲授 菱形的定义
菱形的性质
菱形的判定
2 课时流程 菱形的面积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感悟新知
知识点 1 菱形的定义
知1-讲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如图1-1-1,在ABCD 中,若
AB=BC( 或BC=CD 或CD=DA 或DA=AB),
B.1
D. 3
D )
感悟新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知3-讲
知识点 3 菱形的判定
感悟新知
元
素
文字语言
边 定 有一组邻边相
义 等的平行四边
法 形叫做菱形
定 四边相等的四
理 边形是菱形
对 定 对角线互相垂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第1课时)课件
结
定理(对角线的性质):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
垂直.
所有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面积都 等于其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教学过程
分层作业
课
第一层:第4页习题1、2题.
后
巩
第二层:第4页习题1、2、3、4题.
固
教学过程
结 束
感谢聆听
新
课
定理(对角线的性质):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有两条对称轴,它们互相垂直.
将△ABO沿点A到点C的方向平移, 通过上面的折纸活动,我们可以发现:
已知:如图 ,在菱形 ABCD 中,AB = AD,对角线 AC 与 BD 相交于点O.
精 得到△A'B'O'.当点A'与点C重合 定理(边的性质): 菱形的四条边相等. 析 时,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为 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AC=4,BD=16,将△ABO沿点A到点C的方向平移,得到△A'B'O'.
A
授 (2)AC⊥BD.
B
O
C
D
教学过程
证一证
用菱形纸片折一折,回答下列问题:
你能列举一些这样的性质吗?
菱形的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
证明:(1)∵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定理(边的性质): 菱形的四条边相等.
通过上面的折纸活动和证明,菱形有如下的性质: (2)菱形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
新 ∴AB=CD,AD=BC(菱形的对边相等). 定理(边的性质): 菱形的四条边相等.
新 对称图形.
授
定理(边的性质): 菱形的四条边相等.
定理(对角线的性质):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
垂直.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
1 2
BD.
∵AC=6cm,BD=12cm,
∴AO=3cm,BO=6cm.
在Rt△ABO中,由勾股定理得
AB AO2 BO2 32 62 3 5 cm.
∴菱形的周长=4AB=4×3 5 =12 5 (cm).
例2 如图,在菱形ABCD中,CE⊥AB于点E, CF⊥AD于点F,求证:AE=AF.
欣赏视频,前面的图片中出现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和视频中菱形一致,那么什么是菱形呢?这节课让 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讲授新课
一 菱形的性质
思考 如果从边的角度,将平行四边形特殊化,内角 大小保持不变仅改变边的长度让它有一组邻边相等, 这个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叫什么呢?
平行四边形 邻边相等
菱
形
归纳总结
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不一定是菱形.
D.对角线相等
2.如图,在菱形ABCD中,AC=8,BD=6,则
△ABD的周长等于
(B)
A.18
B.16
C.15
D.14
3.根据下图填一填:
(1)已知菱形ABCD的周长是12cm,那么它的边长
是 __3_c_m__.
(2)在菱形ABCD中,∠ABC=120 °,则∠BAC=
___3_0_°__.
(3)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cm和8cm,
1
九年级数学上(BS) 教学课件
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1.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第1课时 菱形的性质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当堂练习
课堂小结
1.了解菱形的概念及学其习与目平行标四边形的关系.
2.探索并证明菱形的性质定理.(重点) 3.应用菱形的性质定理解决相关计算或证明问题.(难点 )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1.1.3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综合应用课件(共25张PPT)
学以致用
如图两张等宽的纸条交叉重叠在一起, 重叠部分ABCD是菱形吗?为什么?
学以致用
A
D
┓N
B
MC
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
北师大2011版九年级上 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3)若AB=6,则
,
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请以AB为边构造菱形ABEF,要求点E、F分别在BC、AD上。
我是菱形
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
AC与BD相交于点O.
B
菱形的四条边相等
A
C
O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D
(3)若AB=6,则
,
对角线AC与BD的关系是
。
我是菱形
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
AC与BD相交于点O.
B
菱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A
C
O
菱形的对角线平分每一组对角
D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4 (2)如果将菱形绕着O点旋转180°,得到的新图形会与原图形重合吗?
(5)若AB=6,∠ABC=120°,则AC=
。
北师大2011版九年级上 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菱形的对角线平分每一组对角
(1)如果沿着BD所在的直线将菱形折叠,两边会重合吗?
(5)若AB=6,∠ABC=120°,则AC=
(4)若∠ABC=120°,则
。
我是菱形
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 AC与BD相交于点O.
B
A
(4)若∠ABC=120°,则 (5)若AB=6,∠ABC=120°,则AC=
C O D
。 。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1.1.3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综合应用课件(共18张PPT)
从角看: 菱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从对角线看: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 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复习回顾:(菱形的判定)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适当添加辅助线,把菱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求解,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判定定理1:有 一组邻的边平相行等四边形是菱形.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进一步理解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并能运用菱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相关问题。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添加方式2:
.
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判定定理3:对角线 互相的垂平直行四边形是菱形. 掌握菱形面积的两种求法。
适当添加辅助线,把菱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求解,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菱形的对边平行,四条边相等。
菱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推论:对角线 互相垂直的、四平边分形是菱形. 菱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应用
A.8
B.7
C.4
D.3
3.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2,
∠A=60°,则对角线BD的长为
.
4.如图,在菱形OABC中,点B在
x轴上,点A的坐标为(2,3),则
点C的坐标为
.
x轴5上,. 点如A的图坐标为,在(2,3平),则行四边形ABCD中添加一个条件
使其成为菱形: 复习回顾:(菱形的判定)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应用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并能运 用菱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相关问题。
2.掌握菱形面积的两种求法。
3.适当添加辅助线,把菱形问题转化为三 角形问题求解,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从对角线看: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 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复习回顾:(菱形的判定)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适当添加辅助线,把菱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求解,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判定定理1:有 一组邻的边平相行等四边形是菱形.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进一步理解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并能运用菱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相关问题。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添加方式2:
.
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判定定理3:对角线 互相的垂平直行四边形是菱形. 掌握菱形面积的两种求法。
适当添加辅助线,把菱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求解,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菱形的对边平行,四条边相等。
菱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推论:对角线 互相垂直的、四平边分形是菱形. 菱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应用
A.8
B.7
C.4
D.3
3.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2,
∠A=60°,则对角线BD的长为
.
4.如图,在菱形OABC中,点B在
x轴上,点A的坐标为(2,3),则
点C的坐标为
.
x轴5上,. 点如A的图坐标为,在(2,3平),则行四边形ABCD中添加一个条件
使其成为菱形: 复习回顾:(菱形的判定)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应用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并能运 用菱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相关问题。
2.掌握菱形面积的两种求法。
3.适当添加辅助线,把菱形问题转化为三 角形问题求解,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第1章第1课时 菱形的性质PPT课件(北师大版)
解:∵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AB∥CD,∴∠1=∠ACD. ∵∠1=∠2,∴∠2=∠ACD. ∴MC=MD. ∵ME⊥CD,∴CD=2CE. ∵CE=1,∴CD=2.∴BC=CD=2.
知识点 2 菱形面积的计算 ☞ 例 3 如图,在菱形 ABCD 中,对角线 AC,BD 相 交于点 O,AB=5,AC=6,过点 D 作 AC 的平行线交 BC 的延长线于点 E,求△BDE 的面积.
6.(2018·贵州贵阳)如图,在菱形 ABCD 中,E 是 AC 的中点,EF∥CB,交 AB 于点 F,如果 EF=3,那 么菱形 ABCD 的周长是( A )
A.24 B.18 C.12 D.9
7.(2018·辽宁锦州)如图,菱形 ABCD 的对角线 AC, BD 相交于点 O,过点 A 作 AH⊥BC 于点 H,连接 OH. 若 OB=4,S 菱形 ABCD=24,则 OH 的长为 33 .
第1课时 菱形的性质
核心提要 典例精炼 变式训练 基础演练 能力拔高 拓展培优
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2.菱形的四条边相等, 对角角线线互相垂直,并且每 一条 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菱形是 轴轴对称图形,它有 2 条对称轴. 4.菱形的面积是 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知识点 1 菱形性质的运用 ☞ 例 1 如图,在菱形 ABCD 中,AB=5,∠BCD= 120°,则△ABC 的周长等于( B )
BE 的长.
解:菱形 ABCD 的面积为21×16×12=96(cm2). ∵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AC⊥DB, ∴CD= 62+82=10(cm). ∵S△BCD=12S 菱形 ABCD,∴12CD·BE=48, 即12×10BE=48,解得 BE=458. ∴菱形 ABCD 的面积为 96cm2图,在菱形 ABCD 中,过点 B
知识点 2 菱形面积的计算 ☞ 例 3 如图,在菱形 ABCD 中,对角线 AC,BD 相 交于点 O,AB=5,AC=6,过点 D 作 AC 的平行线交 BC 的延长线于点 E,求△BDE 的面积.
6.(2018·贵州贵阳)如图,在菱形 ABCD 中,E 是 AC 的中点,EF∥CB,交 AB 于点 F,如果 EF=3,那 么菱形 ABCD 的周长是( A )
A.24 B.18 C.12 D.9
7.(2018·辽宁锦州)如图,菱形 ABCD 的对角线 AC, BD 相交于点 O,过点 A 作 AH⊥BC 于点 H,连接 OH. 若 OB=4,S 菱形 ABCD=24,则 OH 的长为 33 .
第1课时 菱形的性质
核心提要 典例精炼 变式训练 基础演练 能力拔高 拓展培优
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2.菱形的四条边相等, 对角角线线互相垂直,并且每 一条 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菱形是 轴轴对称图形,它有 2 条对称轴. 4.菱形的面积是 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知识点 1 菱形性质的运用 ☞ 例 1 如图,在菱形 ABCD 中,AB=5,∠BCD= 120°,则△ABC 的周长等于( B )
BE 的长.
解:菱形 ABCD 的面积为21×16×12=96(cm2). ∵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AC⊥DB, ∴CD= 62+82=10(cm). ∵S△BCD=12S 菱形 ABCD,∴12CD·BE=48, 即12×10BE=48,解得 BE=458. ∴菱形 ABCD 的面积为 96cm2图,在菱形 ABCD 中,过点 B
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第2课时 菱形的判定PPT课件(北师大版)
第2课时 菱形的判定
新知导航
变式训练 1.如图,CE是△ABC外角∠ACD的平分线,AF∥CD 交CE于点F,FG∥AC交CD于点G. 求证:四边形ACGF是菱形. 证明:∵AF∥CD,FG∥AC, ∴四边形ACGF是平行四边形,∠2=∠3, ∵CE平分∠ACD,∴∠1=∠2, ∴∠1=∠3,∴AC=AF, ∴四边形ACGF是菱形.
,
∠EOD=∠FOB
∴△DOE≌△BOF(ASA);∴OE=OF,又∵OB=OD,
∴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 ∵EF⊥BD,∴四边形BFDE为菱形.
第2课时 菱形的判定
新知导航
3.将Rt△ACB沿直角边AC所在直线翻折180°,得到Rt△ACE
(如图所示),点D与点F分别是斜边AB,AE的中点,连接
第2课时 菱形的判定
轻松过招
6.如图,在Rt△ABC中,∠ACB=90°,∠BAC=60°,DE 垂直平分BC,垂足为D,交AB于点E. 点F在DE的延长线上,且AF=CE. 求证:四边形ACEF是菱形. 证明:∵AC⊥BC,DE垂直平分BC, ∴DE∥AC∴点E是BA中点,∴在Rt△ACB中,CE=AE 又∵∠BAC=60°,∴△ACE是等边三角形 ∴AC=CE=AE,又∵AF=CE,∴AF=AE 又∵DF∥AC,∴∠FEA=∠CAE=60° ∴△AEF为等边三角形,∴EF=AF. ∴CE=AC=AF=EF,∴四边形ACEF是菱形
第2课时 菱形的判定
轻松件是( B )
A. AC=AD B.BA=BC C.∠ABC=90° D.AC=BD
第2课时 菱形的判定
轻松过招
2.(202X·宁夏)如1题图,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
角线相交于点O,且互相平分.添加下列条件,仍不
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结合课件
C▱EFGH = 60m .
1.1.3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结合
新知学习
思考
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那么能否利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计算菱形
EFGH 的面积吗? S菱形ABCD = 底×高 = EH·FP .
F
G
∟
E
H
P
1.1.3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结合
解: ∵四边形 EFGH 是菱形,
F
∴EG⊥FH, ∴S菱形EFGH = S△EFH + S△GFH
1.1.3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结合
(2)若 CE=4,∠BCF=120°,求菱形BCFE的面积.
解:∵∠BCF = 120°, ∴∠EBC = 60°, ∴△EBC 是等边三角形, ∴菱形的边长为4,高为2 3, ∴菱形的面积为4×2 3 = 8 3 .
1.1.3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结合
课堂小结
(2) 菱形 ABCD 的面积.
解:(2) 菱形 ABCD 的面积 =△ABD的面积+△CBD的面积 A
=2×△ABD的面积 =2× 1 ×BD×AE
2
=2× 1 ×10×12
2
E B
D
= 120(cm2) C
1.1.3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结合
归纳
菱形的面积计算有如下方法: (1) 一边长与这条边上的高 ( 即菱形的高 ) 的积; (2) 四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之和 ( 或一个小直角三角形面积的4倍); (3) 两条对角线长度乘积的一半.
1.1.3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结合
新课引入
如图,小明家有两块地,如图,CD = 20m,AC = 15m,CH = 10m,EF = 15m,FH = 15m,EG = 25m . 求 ▱ABCD 和 ▱EFGH 的周长与面积.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1.1.1菱形的性质 课件(共31张PPT)
平行四边形
菱形
思考
归纳总结
定义:
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不一定是菱形.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1)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具有一般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你能列举一些这样的性质吗?(2)你认为菱形还具有哪些特殊的性质?
思考
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除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外,还有平行四边形所没有的特殊性质.
(2)∵AB = AD, ∴△ABD是等腰三角形. 又∵四边形ABCD是菱形, ∴OB = OD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在等腰三角形ABD中, ∵OB = OD, ∴AO⊥BD, 即AC⊥BD.
(第4题图)
4.如图,四边形 是菱形, 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过点 的三条直线将菱形分成阴影和空白部分.当菱形的面积为24时,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
12
知识点三 菱形的性质
(第5题图)
5.如图, 为菱形 的对角线,已知 ,则 的度数为( )
C
A. B. C. D.
D
A.12 B.16 C.10 D.5
(第9题图)
9.如图,在 中, , ,以点 为圆心,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 于点 ,再分别以点 , 为圆心,大于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 ,连接 并延长交 于点 ,连接 ,则 的长为_ _____.
10.如图,点 为菱形 的对角线 上一点,连接 , .点 在边 上,且 .求证: .
. 四边形 是菱形, . . . .
(2) 若 ,求菱形 的周长.
解:由(1)知, , . . 菱形 的周长 .
周长=边长的四倍
角
对角线
1.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2.四条边相等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邻角互补邻角互补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菱形的判定)课件
(2)∵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有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对角线互相垂直,且有一组邻边相等 的四边形是菱形;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求证: 是菱形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1)求证:AF=CD。 的四边形是菱形;
∴四边形ABCD就是所作的菱形
D
D1
A
A1
C
C1
B
B1
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D 的中点,过点A作BC的平行线交BE的延长线于点 F,连接CF。 (1)求证:AF=DC; (2)若AB⊥AC,试判断四边形ADCF的形状,并 证明你的结论。(小测P26第3题)
C
F
ED
A
B
判定回顾
四条边都相等
四边形
菱形
平行四边形
3、有四条边相等的四边 形是菱形。
老师说下列三个图形都是菱形,你相信吗?
(2)求证:四边形ADCF是菱形。
3 4 ∴四边形ABCD是菱形 5 如图:将菱形ABCD沿AC方向平移至A1B1C1D1, 4 3 求证: 是菱形
(2)∵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3 44
3
∴四边形ABCD是菱形.
5 (3)当△NPC为等腰三角形时,求∠B的度数.
(2)若AC=BD,则□ABCD是矩 形;
(3)若∠ABC是直角,则□ABCD是矩 形;
(4)若∠BAO=∠DAO,则□ABCD菱是 形。
D
C
O
A
B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长为9,两 条对角线长是12和6 5,这是一个特 殊的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求出它 的面积。
A
D
35
9
(3)对角线互相垂直,且有一组邻边相等 的四边形是菱形;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求证: 是菱形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1)求证:AF=CD。 的四边形是菱形;
∴四边形ABCD就是所作的菱形
D
D1
A
A1
C
C1
B
B1
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D 的中点,过点A作BC的平行线交BE的延长线于点 F,连接CF。 (1)求证:AF=DC; (2)若AB⊥AC,试判断四边形ADCF的形状,并 证明你的结论。(小测P26第3题)
C
F
ED
A
B
判定回顾
四条边都相等
四边形
菱形
平行四边形
3、有四条边相等的四边 形是菱形。
老师说下列三个图形都是菱形,你相信吗?
(2)求证:四边形ADCF是菱形。
3 4 ∴四边形ABCD是菱形 5 如图:将菱形ABCD沿AC方向平移至A1B1C1D1, 4 3 求证: 是菱形
(2)∵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3 44
3
∴四边形ABCD是菱形.
5 (3)当△NPC为等腰三角形时,求∠B的度数.
(2)若AC=BD,则□ABCD是矩 形;
(3)若∠ABC是直角,则□ABCD是矩 形;
(4)若∠BAO=∠DAO,则□ABCD菱是 形。
D
C
O
A
B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长为9,两 条对角线长是12和6 5,这是一个特 殊的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求出它 的面积。
A
D
35
9
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课件(共2课时)
端点的连线。我们知道,这样得到的四边形是一个平行
四边形.若转动其中一个木棒,重复上面的做法,当两
个木棒之间的夹角等于90°时,得到的图形是什么图形 呢?
图 20.3.1
如图20.3.2,你还可以作一个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 行四边形.
图 20.3.2
和你的同伴交换一下,看看是否成了一个菱形. 由此可以得到判定菱形的一种方法: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结论: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有2条
对称轴,它们互相垂直。
首先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考:菱形的对角线有什么特征呢?
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小试牛刀
定理: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 求证:AB=BC=CD=DA. A 分析:由菱形的定义,利用平 行四边形性质可使问题得证.
AC平分∠BAD和∠BCD,BD平分∠ADC和∠ABC.
下课了!
九年级数学(上) 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判定
驶向胜利 的彼岸
想一想
1.菱形的定义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2.菱形的特征 菱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A)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B)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我们可以根据定义来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除 此之外,还能找到其他的判定方法吗?
如图20.3.3,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互 相垂直,我们可以证明: 四边形ABCD是菱形.
证明
∵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OA=OC 又∵AC⊥BD ∴ BD所在直线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 ∴ AB=BC ∴ 四边形ABCD是菱形
图 20.3.3
例如图20.3.4,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
四边形.若转动其中一个木棒,重复上面的做法,当两
个木棒之间的夹角等于90°时,得到的图形是什么图形 呢?
图 20.3.1
如图20.3.2,你还可以作一个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 行四边形.
图 20.3.2
和你的同伴交换一下,看看是否成了一个菱形. 由此可以得到判定菱形的一种方法: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结论: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有2条
对称轴,它们互相垂直。
首先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考:菱形的对角线有什么特征呢?
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小试牛刀
定理: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 求证:AB=BC=CD=DA. A 分析:由菱形的定义,利用平 行四边形性质可使问题得证.
AC平分∠BAD和∠BCD,BD平分∠ADC和∠ABC.
下课了!
九年级数学(上) 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判定
驶向胜利 的彼岸
想一想
1.菱形的定义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2.菱形的特征 菱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A)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B)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我们可以根据定义来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除 此之外,还能找到其他的判定方法吗?
如图20.3.3,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互 相垂直,我们可以证明: 四边形ABCD是菱形.
证明
∵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OA=OC 又∵AC⊥BD ∴ BD所在直线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 ∴ AB=BC ∴ 四边形ABCD是菱形
图 20.3.3
例如图20.3.4,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已知:如图1-1,在菱形ABCD中, AB=AD, 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
求证:(1)AB=BC=CD=AD; (2)AC⊥BD.
证明: (1)∵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 = CD,AD= BC(菱形的对边相等). 又∵AB=AD, ∴AB=BC=CD=AD.
(2)∵AB=AD ∴△ABD是等腰三角形
1.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第1课时 菱形的性质
一、情景引入
图片中有你熟悉的图形吗?
与左图相比较,这种平行四边形特 殊在哪里?你能给菱形下定义吗?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二、合作探究
想一想 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具 有一般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你能列 举一些这样的性质吗?
菱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 等,对角线互相平分。中心对称图形。
菱形还具有哪些特殊的性质?请 你与同伴交流。
做一做
请同学们用菱形纸片折 一折,回答下列问题:
(1)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有几 条对称轴?对称轴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
(2)菱形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
结论
•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是菱 形领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两条对称轴互 相垂直。
• 菱形的邻边相等,对边相等,四条边都相 等。
又∵四边形ABCD是菱形 ∴OB=OD(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在等腰三角形ABD中, ∵OB=OD, ∴AO⊥BD. 即AC⊥BD.
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除具有 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外,还有平行四边形 所没有的特殊性质:
定理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定理 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典例精讲
例1
如图1-2,在菱形ABCD中, 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 ∠BAD=60°,BD=6,求菱 形的边长AB和对角线AC的 长。
☆思考:菱形面积 是如何求出的?
课堂练习
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菱形,
其中对角线BD=12cm,AC=16cm.
求:(1)菱形的边长;
(2)求菱形一条边上的高. 答案:(1)10cm,(2)9.6cm
☆思考:求菱形面积的方法有几种?
☆知者加速1:已知菱形的周长为40,一条对角
线长为16,则这个菱形的面积是
课堂练习
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 线AC与BD 相交于点O. 已知 AB=5cm,AO=4cm ,Fra bibliotek BD的 长.
典例精讲
例2
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 13cm的菱形,其中对角线 BD长为10cm.
求:(1)对角线AC的长度; (2)菱形ABCD的面积.
☆思路启迪:菱形的对角线有什么特点?
.
方法启迪 (1)同学们在我们刚才完成的例题及 变式训练中你有什么方法感悟或 者经验? (2)求菱形面积的方法有几种?
☆重大发现:菱形的面积等于其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知者加速1答案:96.
三、课堂小结
1、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菱形的性质:①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两条对角线 所在的直线;②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③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 直平分。 3、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应用菱形的性质可以进行计 算和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