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学考试大纲
土地资源学 大纲
![土地资源学 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ae2c8d9a58da0116c1749d5.png)
《土地资源学》考试大纲《土地资源学》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最重要的基础课,属学位课程。
《土地资源学》以“土地资源”作为研究对象,是一门全面、综合、系统地研究土地资源类型与特征、数量与质量调查评价、开发与利用、治理与改造、保护与管理等诸问题的学科。
它至少回答下列问题:1.地表各种各样的土地资源类型及其形成特点、区域分异和组合结构特征;2.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状况;3.当前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以及今后合理利用(可持续利用)的方向、途径和对策;4.在土地利用过程中需要采取的治理、改造措施以及改造的方法、途径;5.为了珍惜每寸土地、合理利用每寸土地而对土地资源采取的科学保护和管理的方法、途径和措施。
这五个问题构成了《土地资源学》的五大基本任务。
此外,结合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土地资源学》还需要积极参与相关领域与方向的专题研究。
整门课程共分为十章。
本课程按“了解”、“理解”、“掌握和运用(重点)”三个层次对硕士生的学习进行要求,考试试题分布与教学要求相一致。
第一章绪论一、了解:土地资源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包括古代土地资源学思想和理论体系的萌芽、近几十年来国外土地资源研究的状况与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资源学的发展与研究成就、未来土地资源学科发展的国家战略需求和发展态势。
二、理解:土地资源学在整个土地科学学科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土地资源学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土地资源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三、掌握和运用:土地和土地资源的基本概念,土地与土地组成要素的关系,土地的特性(属性),土地资源的主要功能,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和基本任务。
第二章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本章主要围绕土地资源的评价和开发利用问题,全面了解和学习人口经济、土地报酬、地租与地价、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最优化等基本理论。
一、了解:主要人口经济理论,包括马尔萨斯《人口论》、“适度人口”理论和马寅初《新人口论》;西方古典地租理论;土地价格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理念提出的背景和发展过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619 土地资源学 考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619 土地资源学 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62bb8cf360cba1aa811da70.png)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土地资源学》考试大纲一、试卷结构1、名词解释、多项选择或判断、计算或绘图等客观题占总分值40%2、简答、论述等主观题占总分值60%二、考试内容1、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2、土地资源的概念、构成要素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要求掌握土地资源的自然要素、社会经济要素特点及其结构特征具体要求:1)了解土地资源的气候、地学、水文、生物等自然要素及其结构特征,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掌握大气圈层结构及太阳辐射的概念;掌握主要的光照指标;理解主要气候带的分布特征;掌握常用农业热量指标的应用;理解我国降水的时空变化特点。
掌握主要岩石类型的特点、转化关系。
了解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概念、类型,理解主要的水质评价指标。
掌握土壤结构与土壤改良技术与方法;理解土壤圈的概念和功能;理解不同类型的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剖面构型特点。
2)掌握土地产权制度和土地产权类型;理解土地资源的价值与价格关系;理解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3、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土地类型的概念、土地类型的划分、土地类型的分布规律及其时空演化规律;土地资源类型的概念、土地资源类型的划分、及其与土地类型的对应关系;土地资源类型的划分方法及其划分体系。
具体要求:1)掌握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类型的概念;2)了解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3)掌握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划分的基本原则;4)掌握土地资源类型的划分方法及分类系统;5)掌握中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
4、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资源调查的基本内容和调查方法、土地资源评价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土地资源自然适宜性评价、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土地经济评价方法等。
具体要求:1)掌握土地资源调查的基本内容和步骤;2)掌握土地资源调查方法;掌握精度分析、误差分析的技术与方法。
3)掌握3S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技术和条件限制;掌握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数据处理与信息提取的技术与方法;掌握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的特点;了解主流的GPS系统的精度与应用限制;掌握地图制图的知识与技术方法;了解3S技术的应用领域。
山西农业大学703土地资源学2020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山西农业大学703土地资源学2020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c05a16e5727a5e9856a619f.png)
山西农业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703
科目名称:土地资源学
Ⅰ考试性质
土地资源学是为山西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选拔而设置的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土地资源管理及相近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土地资源学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
2.简答题
99。
贵州大学土地资源学考研大纲
![贵州大学土地资源学考研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fdc7a1cbcd126fff7050b94.png)
7.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
考试内容:土地利用系统主要特征与分析方法、可持续土地利用概念内涵与评价方法、土地利用规划主要类型与涵盖内容、土地利用空间动态监测与质量动态监测等知识内容。
考试要求:要求考生全面认识土地利用系统特征,重点掌握可持续土地利用理、土地利用规划与设计以及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管理。
4.土地资源调查
考试内容:土地资源调查目的、任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资源质量调查,土地类型调查,土地资源调查工作程序、主要方法与制图方法以及报告总结等知识内容。
考试要求:要求考生全面认识土地资源调查基本内容,重点掌握土地资源调查方法与土地资源图编制与成果报告。
5.土地资源评价
考试内容:土地评价的基本程序以及土地资源自然适宜性评价、生产潜力评价、经济评价等知识内容。
考试要求:要求考生全面认识中国土地资源国情、土地资源类型分布、土地资源区域特征以及西部土地资源特点等。
11.中国土地资源管理战略和体系建设
考试内容:主要讲授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土地资源管理指导思想、基本观体系等。
考试要求:要求考生全面认识土地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管理体系建设,重点掌握土地资源管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目标、战略重点等宏观战略。
考试要求:要求考生认识土地资源评价概念与特点、评价目的与类型划分,土地评价阶段划分内容,掌握土地资源自然适宜性评价、生产潜力评价、经济评价三种评价过程与方法。
6.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潜力分析
考试内容: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潜力概念内涵、决定因素、研究方法,土地资源生产潜力、人口承载潜力计算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对策等知识内容。
2014年西北师范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627土地资源学考试大纲考研大纲
![2014年西北师范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627土地资源学考试大纲考研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1027839ee06eff9aef807d7.png)
《土地资源学》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627)
学院名称(盖章):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制时间:2014年7月10 日
《土地资源学》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627
一、考核要求
考生应能:1.准确掌握有关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2.准确掌握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有关理论和分析方法;3.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研究实际生活中有关的土地资源管理问题。
1、《土地资源学(第5版)》,刘黎明 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2、《土地资源学》,谭术魁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
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
第一节土地资源评价基本概念
第二节土地评价的基本程序与内容
第三节土地资源自然适宜性评价
第四节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
第五节土地经济评价
第六章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潜力分析
第一节土地、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的计算
第三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
第四节中国的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对策
第三节基本农田保护与耕地质量管理
第四节土地整理
第五节土地复垦
第九章区域土地资源开发
第一节区域土地资源开发的一般理论
第二节区域土地资源开发的内涵、形式和原则第节区域土地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第四节区域土地资源开发规划
第十章中国土地资源概况及区域分析
第一节中国土地资源的国情
第二节中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
第三节中国土地资源的区域分析
二、考核评价目标
土地资源学作为全日制土地资源管理硕士学位入学考试的专业课考试,其目的是考察考生是否具备进行土地资源管理硕士学位学习所要求的专业基础。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录取者具有基本的专业基础知识素养,并有利于本校相关专业择优选拔。
土地资源学
![土地资源学](https://img.taocdn.com/s3/m/23a3fa29ee06eff9aef80786.png)
《土地资源学》考研复习大纲《土地资源学》需要从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两个方面掌握、熟悉和了解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问题的方法。
根据本课程特点,掌握各章重点复习内容的知识要点,熟悉相关学科知识与的内容,并了解当前土地政策和热点研究问题,并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环境污染问题的能力。
第1章绪论一、掌握土地与土地资源学的概念、土地资源学的概念、土地与土地资源的关系、土地(土地资源)的资源特性与资产特性、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
二、熟悉土地概念的多种表述、土地的生态特性、社会特性与工程特性、土地资源学的研究方法。
三、了解土地资源学的学科地位及研究对象、土地资源学的发展及趋势。
第2章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一、掌握影响土地的各个要素的基本概念、掌握影响土地资源的各项要素。
三、熟悉土地资源的气候要素、地学要素、水文及地球化学要素、土壤要素、生物要素、社会经济要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三、了解土地资源各个要素所在学科与土地学科的关系。
第3章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一、掌握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的概念及相互关系、土地类型结构的概念、土地利用类型个概念、土地类型划分的逻辑体系、土地类型的命名方法、现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系统。
二、熟悉土地类型划分的原则、土地类型的分布规律、土地利用分类的原则与依据、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演变过程、土地利用各种类型的认定方法。
三、了解国外的土地类型分类简介、中国的土地类型分类系统、国外主要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第4章土地资源调查一、掌握土地资源调查的概念、类型及基本内容、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工作程序、土地资源遥感调查方法、第二次土地调查规程中的基本概念、调查内容与方法。
二、熟悉土地资源调查的任务、土地资源调查制图的一般方法与计算机制图方法。
三、了解土地资源调查的目的、调查报告的编写、土地变更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第5章土地资源评价一、掌握土地评价的概念和特点、土地评价的作用、土地评价的类别、土地评价的原则、土地资源评价的基本程序与方法、土地自然适宜性与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的概念、土地潜力与土地潜力评价的概念、土地经济评价的概念与评价指标。
2020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924 土地资源调查基础 考试大纲
![2020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924 土地资源调查基础 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c157add804d2b160b4ec0c5.png)
全日制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测绘工程方向研究生考试《土地资源调查基础》考试大纲一、总体说明《土地资源调查基础》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全日制测绘工程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科目,要求考生在具备测绘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国土资源调查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和应用技能,熟悉土地分等定级方法、土地资源主要评价类型和方法、土地资源动态监测技术以及综合制图方法,能解决国土资源管理领域资源调查与评价领域有关的工程问题。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答题方式为笔试闭卷。
试卷题型结构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计算题或绘图题等客观题(占40%)和简答题、综述题等主观题(占60%)。
三、参考书目1、《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吴次芳,中国农业出版社2、《测绘学概论》,宁津生、陈俊勇、李德仁、刘经南、张祖勋,武汉大学出版社四、考试内容1、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知识1)基础知识部分考试内容包括资源调查、资源评价、土地分类、土地类型的概念和基本理论;资源调查的技术方法;资源评价的类型;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工作程序。
2)资源调查基础知识考试内容包括土地覆盖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的概念;土地更新调查的程序和方法;土地类型调查程序和方法;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技术与3S技术应用。
3)资源评价基础知识考试内容包括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分等定级、土地承载力评价,土地生态评价、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概念、程序、技术方法。
2、测绘学基础知识1)基本概念部分考试内容包括水准面和大地水准面的概念;测量外业依据的基准线和基准面;大地坐标系的建立方法;高斯投影的原理与方法;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方法;通用坐标的建立方法;高程和相对高程的概念;直线定向、方位角、坐标方位角、象限角;坐标正算、坐标反算。
2)测量误差基本知识考试内容包括系统误差、偶然误差、中误差、相对误差、算术平均值、权;偶然误差的统计特性;由真误差和改正数计算中误差的方法;误差传播定律;加权平均值、加权平均值的中误差、单位权中误差。
华南农业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土地资源管理(852)》考试大纲
![华南农业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土地资源管理(852)》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1ce277058fafab069dc02eb.png)
1.掌握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与方法
2.了解土地资源组成的自然要素及社会经济特性;掌握土地资源组成的各种自然要素,特别是地学组成要素对区域土地资源特征的影响规律。
3.了解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类型的概念及划分的方法和土地类型的分布规律。
4.了解土地资源调查的基本内容,掌握土地资源调查一般工作程序与方法及现代技术的应用;熟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其含义;熟练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外业调绘、地物补测、航片转绘、净耕地系数测算、面积量算及统计、图件编制的基本要求与操作技术。
5.了解土地资源评价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内容;掌握土地资源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6.掌握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基本概念和测算模式及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的主要指标和方法。
7.理解土地持续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了解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制约因素;掌握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中的应用。
6.了解土地利用管理的内容和任务及土地用途管制的目标和重点,掌握土地利用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施土地利用管理的主要手段。
7.掌握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管理的内容和方式及我国城市土地市场价格管理政策和制度;
8.了解土地信息技术基础,国内外GIS技术的发展进展,掌握土地信息的概念、土地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土地数据及其类型的特征。
10.了解中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和特点及我国土地资源的开发战略
11.了解世界土地资源现状和世界土地资源的共同对策
(二)土地管理学
考试内容土地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土地管理原理、土地管理一般过程、地籍管理、土地权属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城市土地市场管理、土地信息管理。
考试要求
1.掌握并理解土地概念、特征及土地、人口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土地资源学复习提纲 (凌静)
![土地资源学复习提纲 (凌静)](https://img.taocdn.com/s3/m/591d6ab4336c1eb91b375d61.png)
第一章1、土地、土地资源的概念2、土壤与土地的区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说明:(1)从相互关系上看,土壤仅仅是土地的一个组成要素,即土地包含土壤。
(2)从本质特征上看,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其具有肥力,而土地的本质特征是生产力,它是在特定的管理制度下,对某种(或一系列)用途的生产能力。
(3)从形态结构上看,土地是由地上层的近地面气候(大气圈)、地表层的生物圈和土壤圈以及地下层的地下水和岩石圈组成的立体垂直剖面,土壤只是其地表层的一部分,二者在形态结构上相差甚远。
3、土地的基本特性(资源、资产特性)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4、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6个方面)第二章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包括:自然要素-气候、地貌地质、水文、土壤、生物等;社会经济因素-人类活动、社会经济等。
各要素以不同方式,从不同侧面,按不同程度,独立地或综合地影响着土地资源的综合特征。
气候要素:气候从宏观尺度影响土地资源条件和土地利用分区,即光、温、水条件的差异,或热量区的划分,决定了我国东西南北的土地资源地带性分布规律,以及全国的土地利用分区。
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的光照指标主要是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和光照质量。
衡量热量特征的指标体系较多,与土地资源关系密切的主要有温度、积温和无霜期等。
积温:是指日平均温的累积,农业上常用的积温指标是≥10℃的温度总和。
一个地区的积温数表明某种作物在当地成熟的可能性,以及一定种植制度的选择和适宜性。
水:水分是土地利用的基本自然条件之一,光、热、水因素共同决定了一个地区气候生产力的高低。
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大气降水和地下水两部分。
降水不仅决定土地资源的水文条件,同时直接影响地下水的成分、数量与分布等。
根据降水变化全国从东南到西北依次可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降水量空间变化400mm等降水线以北、西——我国主要牧区以南、东——我国主要农区800mm等雨量线以北——旱作(雨养)农业以南——水田农业降水与土地资源利用的关系A:影响土壤肥力补充土壤水分,供植物吸收利用B:影响地貌形成造成地表径流改变地貌从而影响土地类型C:影响土地质量降水分布不均或强度过大影响土地利用和土地质量降水形式影响土地利用地学要素地学要素为区域性因素,主要是使区域内的光、温、水、土四大要素在大的气候规律控制下进行了重新的组合分配,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土地资源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
815-海南大学土地资源管理学考试大纲
![815-海南大学土地资源管理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643b55d9b6648d7c1c746c8.png)
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815-土地资源管理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二、考试时间
180分钟。
三、考试方式与分值
闭卷、笔试。
满分150分。
四、考试内容
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目考试内容由“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土地利用规划学”,“地籍管理”和“土地管理学”五部分组成。
(一)土地资源学
土地资源学部分主要测试以下内容:
1.土地资源学在土地学科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2.地资源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基本概念、特性
3.土地类型及土地资源分类基础知识
4.土地人口承载力基本概念及其测算基础知识
5.土地调查与评价基础知识
6.土地资源利用保护基础知识
(二)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部分主要测试以下内容:
1.人地关系及土地人口承载力
2.土地供给与需求
3.地租与地价理论
4.区位理论
(三)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部分主要测试以下内容:
1.土地利用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概念
2.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理论
3.土地利用系统分析内容与方法
4.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类型及程序、内容(四)地籍管理
地籍管理部分主要测试以下内容:
1.地籍与地籍管理的基本概念、作用和目的
2.地籍调查
3.土地登记
4.土地统计
5.地籍信息系统与地籍信息管理
(五)土地管理学
土地管理学部分主要测试以下内容:
1.土地与土地管理的基本概念、特征
2.土地管理的基本理论
3.土地制度与政策
4.征地与建设用地管理。
2022湖南农业大学考研考试大纲-832土地资源学
![2022湖南农业大学考研考试大纲-832土地资源学](https://img.taocdn.com/s3/m/4125dd18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51.png)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土地资源学考试大纲I. 考试目的《土地资源学》作为湖南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是教育部授权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培养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其目的是考察考生对土地资源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素养及综合利用专业基础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II. 考试性质与范围本考试力求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删评考生的专业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考试范围包括土地资源相关概念、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土地与土地资源类型、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承载潜力分析、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土地资源保护与整治、中国土地资源概况及区域分析等相关内容。
III. 考试基本要求1. 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 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十•地资源相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 深入了解本学科发展趋势和学术研究前沿,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和方法。
IV. 考试形式本考试采取笔试、闭卷。
V. 考试内容本次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名词解释、成对名词的异同解析、简答和论述等题型,总分为150分。
1. 土地及土地资源的概念土地、土地资源概念;土地的属性及基本功能;土地资源学学科任务、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理论和方法;土地资源学的发展历史、现状、前景。
2.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气候、地学、水文、生物等自然要素及其结构特征,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土地产权制度和土地产权类型;土地资源的价值与价格关系;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3. 土地类型土地类型、土地分级、土地分类、土地类型空间结构、土地数量结构,土地类型演替的概念;土地类型划分的目的;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类型的关系;土地分级与分类的原则;土地分类方法:土地分级与土地分类的关系;土地类型的形成机制;土地类型的地域分异规律; 土地类型地域分异的表现形式;土地类型空间结构类型;土地类型空间结构的定量表达方法; 土地数据类型的定量表达方法:土地理性演替的类别及原因;土地类型结构与演替研究的意义。
土地资源学815
![土地资源学815](https://img.taocdn.com/s3/m/d0ba58dcad51f01dc281f1e7.png)
土地资源学考试旨在考查考生土地资源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研究内容的掌握程度,并在考察考生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运用土地资源学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类型
主要包括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相关书目
[1]刘黎明.土地资源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考试范围
(一)土地资源学概述
(十)中国土地资源概况及区域分析
1中国土地资源的分析
2中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
3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的区域分析
4我国西部地区土地资源特点及开发战略
(十一)世界土地资源现状分析
1世界土地资源现状
2世界土地资源问题分析
3世界土地资源共同对策
甘肃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土地资源学》科目考试大纲
学院名称(盖章):资源与环境学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制时间:2011年9月10日
《土地资源学》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类型
课程类别
学术型科目代码ຫໍສະໝຸດ 807科目三科目四
√
考查目标
通过该门课程的考试以真实反映考生土地资源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相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可以作为我校选拔硕士研究生的重要依据。
1土地资源学研究对象
2土地资源学研究内容与方法
3土地资源学发展趋势
(二)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
1土地资源的气候要素特征分析
2土地资源的地学要素特征分析
3土地资源的水文及地球化学特征要素分析
4土地资源的土壤要素特征分析
5土地资源的生物要素特征分析
6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特征分析
(三)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分类
土地资源学考点提纲
![土地资源学考点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efa9608383d049649b6658bb.png)
土地资源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一、土地、土地资源的概念①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业也包含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②土地资源: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二、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具体见课本8-10页)1、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①土地、土地资源的科学内涵及基本特性研究;②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
2、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3、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的研究4、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力:人与土地的定量关系研究5、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①区域土地利用优化模式研究;②区域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6、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三、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答: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有两个:1)、土地的资源特性:(1)生产性(2)区域型(3)动态性(4)可更新性(5)多功能性(6)有限性(7)不可替代性2).土地的资产特性:(1)商品特性(2)产权特性(3)增值特性(4)不动产特性四、土地资源学的发展前景和方向A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求(1)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2)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性研究(3)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4)生态脆弱区土地资源保护和开发B提高对土地资源学科的认识水平(1)基础理论研究(2)土地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体系(3)学科规范化问题第二章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1.研究和评价区域土地资源特征应考虑哪些因素?应从哪些指标去研究?(以广东省为例分析)包含以下六个部分:(1)气候要素特征分析: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的气候要素:光——太阳辐射(衡量指标有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光照质量);温——热量(衡量指标主要有温度、积温、无霜期、生长期与多年极端低温平均值);水——降水(2)地学要素特征分析:地形、地貌、地质对区域土地资源特征的影响规律;地质条件分析。
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年724土地资源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年724土地资源学](https://img.taocdn.com/s3/m/35b39383763231126fdb110d.png)
《土地资源学》(含地籍管理)一、考试科目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土地资源学作为资源科学和土地学科的重要分支科目,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土地资源这一自然经济综合体,是研究其类型与特征、数量与质量、调查与评价,以及开发与利用、治理与改造、保护与管理等问题的一门综合学科.《土地资源学》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的专业必修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让学生树立科学的、系统的资源观;学习、掌握土地资源的基本知识和土地资源研究的基本理论,并能够结合我国的实际,运用土地资源学原理管理土地资源二、考试内容与要求1、土地资源学第一章绪论1.明确土地资源学研究对象、内容与学科性质;2.明确土地资源学在土地科学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
本章重点土地资源学研究对象。
第二章土地资源的组成要素分析1.了解土地资源的基本构成要素;2.掌握影响土地资源类型分布、质量特征和土地利用的主要因子;3.通过实践掌握各要素对土地资源质量的制约与影响。
本章重点太阳能、水—热对比关系、地面组成物质及其形态的土地意义;各组成要素对土地资源质量及其利用的影响。
第三章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类型1.了解土地类型、土地资源类型及及相互关系;2.掌握造成区域土地类型分异的因素及土地个体单位的划分方法;3.明确土地类型与个体单位之间的区别;4.通过实践掌握土地类型研究方法。
本章重点针对具体土地个体单位的土地分类研究方法、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
第四章土地资源调查1.掌握土地资源调查的内容和方法;2.掌握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工作程序;3.了解xx动态监测的手段和方法。
本章重点土地资源调查方法;土地资源调查成果表现方法。
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了解土地资源评价的目的与评价类型;2.了解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2.掌握土地评价的基本程序与方法;4.掌握土地经济分级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本章重点一般土地评价的基本程序与方法、农用土地评价、城镇土地评价原理与方法。
第六章土地人口xx分析1.了解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的特点与方法;2.掌握土地生产潜力计算基本原理和工作程序;3.掌握土地人口承载力计算方法和土地人口承载力分析方法;4.了解土我国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策略。
202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924 土地资源调查基础 考试大纲
![202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924 土地资源调查基础 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dfe798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40.png)
全日制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测绘工程方向研究生考试《土地资源调查基础》考试大纲一、总体说明《土地资源调查基础》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全日制测绘工程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科目,要求考生在具备测绘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国土资源调查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和应用技能,熟悉土地分等定级方法、土地资源主要评价类型和方法、土地资源动态监测技术以及综合制图方法,能解决国土资源管理领域资源调查与评价领域有关的工程问题。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答题方式为笔试闭卷。
试卷题型结构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计算题或绘图题等客观题(占40%)和简答题、综述题等主观题(占60%)。
三、参考书目1、《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吴次芳,中国农业出版社2、《测绘学概论》,宁津生、陈俊勇、李德仁、刘经南、张祖勋,武汉大学出版社四、考试内容1、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知识1)基础知识部分考试内容包括资源调查、资源评价、土地分类、土地类型的概念和基本理论;资源调查的技术方法;资源评价的类型;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工作程序。
2)资源调查基础知识考试内容包括土地覆盖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的概念;土地更新调查的程序和方法;土地类型调查程序和方法;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技术与3S技术应用。
3)资源评价基础知识考试内容包括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分等定级、土地承载力评价,土地生态评价、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概念、程序、技术方法。
2、测绘学基础知识1)基本概念部分考试内容包括水准面和大地水准面的概念;测量外业依据的基准线和基准面;大地坐标系的建立方法;高斯投影的原理与方法;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方法;通用坐标的建立方法;高程和相对高程的概念;直线定向、方位角、坐标方位角、象限角;坐标正算、坐标反算。
2)测量误差基本知识考试内容包括系统误差、偶然误差、中误差、相对误差、算术平均值、权;偶然误差的统计特性;由真误差和改正数计算中误差的方法;误差传播定律;加权平均值、加权平均值的中误差、单位权中误差。
2023年全国土地资源管理师考试大纲
![2023年全国土地资源管理师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a725381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a2.png)
2023年全国土地资源管理师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及内容简介1. 土地资源管理学科:涉及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等内容。
2. 土地经济学科:包括土地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土地市场运行机制、土地评估等知识。
3. 土地法律法规学科:涉及相关土地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及土地合同、土地流转、土地承包等方面的知识。
二、考试形式及要求1. 2023年全国土地资源管理师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3小时。
2. 考试试题分为选择题和论述题两部分,其中选择题占总分的60%,论述题占总分的40%。
3. 考试内容紧扣大纲,注重对考生对相关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综合考察。
三、考试大纲具体内容1. 土地资源管理学科:a. 土地资源管理基本概念及原则;b.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管理要点;c. 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开发管理;d. 土地调查与测量;e. 土地整治与保护;f. 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g. 土地综合管理与利用。
2. 土地经济学科:a. 土地经济学基本原理;b. 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c. 土地增值及土地收益的分析与计算;d. 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e. 土地流转与土地交易市场;f. 土地评估与估价。
3. 土地法律法规学科:a. 中国土地法律法规的体系与原则;b. 土地法律责任与违法行为;c. 土地合同法与土地承包法;d. 土地征收与补偿制度;e. 土地权属与土地登记管理。
四、备考建议1. 充分准备教材和考试大纲中所列知识点,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3. 梳理重点难点知识,形成笔记或复习提纲,方便日后温习。
4. 多做模拟试题,熟悉考试形式和答题技巧。
5. 保持良好的学习和休息节奏,保持身心健康。
通过认真学习和备考,相信考生们一定能够充分掌握相关知识,并在2023年全国土地资源管理师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愿每一位考生都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为土地资源管理事业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资源学考试大纲
学院(盖章):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负责人(签字):
专业代码:120405 专业名称:土地资源管理
考试科目代码:840 考试科目名称:土地资源学
一、考试内容
试题以王秋兵主编的《土地资源学》(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为蓝本,重点考察学生对土地资源学以下内容的掌握程度:
(一)土地资源学概述、
1、土地资源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2、土地资源学的发展趋势;
(二)土地资源学构成要素分析及土地类型划分
1、研究不同构成要素的特点,特别是在土地资源中的地位与作用
2、分析要素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作用,不主要研究某个要素内部问题
3、研究每个要素与其他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对土地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规律
(三)土地类型及土地资源分类;
1、土地类型的概念、土地类型的划分、土地类型的形成结构与地域分异;
2、土地类型的结构与演替、土地利用分类。
(四)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1、土地资源调查的基本内容和调查方法;
2、土地资源评价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3、土地资源自然适宜性评价、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土地承载力评价、土地资源经济评价等。
(五)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开发与整治
1、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利用与规划设计、土地生态系统的特征与功能
2、土地资源退化及防治对策;
3、土地整治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