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通论十五《诗经》韵例分析

合集下载

古汉语通论-诗经的用韵

古汉语通论-诗经的用韵

古漢語通論-詩經的用韻一、《詩經》的韻例詩歌一般都要講究格律,而格律由這樣幾個元素構成:平仄、押韻、對仗等。

當然不同的詩體對格律會有不同的要求:(一)幾種詩體1古體詩就是“古風”。

它產生最早,形式多變,沒有規則的限制,比較自由。

唐代以前,寫詩不講究平仄、對仗,用韻自由,句式句數不拘,每句則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雜言諸體(後世使用古體詩,七言者較多),唐人因而將這類詩歌稱為古體詩,又稱古詩、古風。

2舊體詩、近體詩、今體詩都是指“格律詩”而言,主要分五絕、七絕、五律、七律、排律等。

不能將“今體詩”跟現在所說的“新詩”混為一談。

3詩餘指“詞”而言,有長調、小令、慢、引等不同格式,用“詞牌”作為格式的標誌。

(二)格律要素:1平仄“平仄”就是古人對聲調的區分,以今天的普通話來說,“平”就是第一聲(陰平)、第二聲(陽平),“仄”就是第三聲(上聲)、第四聲(去聲)。

以兩句詩來做例子:“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句)這兩句詩中“無邊”、“蕭蕭”、“長江”、“來”是平聲,“落木”、“下”、“不盡”、“滾滾”則屬仄聲,由此,構成七言律詩的其中一個標準句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押韻在古代,詩韻跟詞韻是不同的,無論在韻字的選擇、韻腳的安排,以及對待押韻的寬容度方面都有很大差別。

古韻跟今韻也有較大變化,比如在古代,“東”跟“冬”是不同韻部的字,“花”跟“斜”反而可以通壓。

但我們今天學寫近體詩就沒必要深究那麼多了,只要按照普通話的韻腳來使用就可以了。

3對仗對仗是近體詩的重要因素,對於增強詩歌的整齊美和聲律美極為重要。

對仗的要求,相對的兩句必須句式相同,詞性一致,平仄根據體裁不同也要符合各自的規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杜甫)第一句,“明月”對“清泉”,“松間”對“石上”,“照”對“流”,句式一致;第二句,“花”對“蓬”屬名詞植物對,“徑”對“門”名詞屬器物對,“不曾”對“今始”,“緣”對“為”,“客”對“君”,“掃”對“開”;(三)《詩經》的格律《詩經》屬於古風,不講究平仄對仗,句式句數自由,但有押韻。

《诗经》的用韵

《诗经》的用韵

《诗经》的用韵一、概念韵母:指一个音节中除声母以外其他音素的总和,包括韵头(介音)、主要元音(韵腹)和韵尾。

韵:只指主要元音和韵尾(如果有韵尾的话)。

韵脚:汉语诗歌或韵文中互相押韵的字一般放在句尾,叫做韵脚。

韵例:关于用韵的格律:什么地方用韵,什么地方不用韵,和怎样用韵。

二、《诗经》的韵例从三个方面观察:1、韵在句中的位置:句尾韵是最普遍的形式。

2、一章中所用的韵数:分为一韵到底的和换韵的两类。

3、韵脚的相互距离:情况较为复杂,大致分为三种。

A、句句押韵;B、隔句押韵;一般是奇句不押韵,偶句押韵。

这是《诗经》最常见的押韵方式。

C、交韵:奇句和奇句押韵,偶句和偶句押韵。

总的看来,《诗经》用韵的主要格式有两种:一是隔句押韵的句尾韵,一是首句入韵而后隔句押韵的句尾韵三、《诗经》的韵部1.韵部:押韵字的归类。

互相押韵的字原则上就属一个韵部。

2.古韵:清代以来,研究音韵的学者们就按照《诗经》用韵的实际情况概括出《诗经》时代的韵部来,叫做“古韵”,指的就是上古时代(主要指先秦)的韵部。

3.韵部的归纳方法:系联法先秦韵部主要从诗歌韵文的押韵归纳出来。

最主要的材料是《诗经》,其次则有《周易》、《楚辞》以及群经、诸子里的韵语。

对于从来没有用于押韵的字,可以根据谐声偏旁归入相应的韵部。

谐声字就是形声字,指由代表意义类属的义符(又叫形旁)和表示读音的声符(又叫声旁)合成的合体字。

一个声符,往往产生出一系列谐声字。

凭借经验,我们知道一组谐声字的韵母往往相同或者只有介音不同,声母也相同或者属于同一发音部位,这是谐声字的造字原理。

例如以“长”为声符的字有“张帐胀苌怅”等,韵母都是a ,声母分别是t 和t 。

造字时代一定遵守着这样一条原理。

但是我们发现,有些同声符的谐声字的读音差别很大。

例如,以“台”为声符的字有“怡贻、治始笞、胎泰怠殆”等。

这是什么缘故呢?我们已经知道语言是变化的,那么可以推想,同一谐声系列的读音存在较大差别一定是长期演变导致的后果,在造字时代,它们的读音本来是相同或相近的。

《古代汉语》古汉语通论(十五)《诗经》的用韵

《古代汉语》古汉语通论(十五)《诗经》的用韵

《古代汉语》古汉语通论(十五)《诗经》的用韵王力《古代汉语》古汉语通论(十五)《诗经》的用韵中国和外国古代的诗歌,差不多都有一定的格律;用韵是构成诗歌格律的主要手段之一。

汉族人民的诗歌从一开始就是有韵的。

《诗经》三百零五篇中只有七篇没有韵,这七篇都在祭祀诗里(《周颂》《商颂》)。

至於国风、《小雅》和《大雅》,就没有一篇是没有韵的。

要彻底了解诗歌的内容,必须了解它的格律,当然也就要了解它怎样用韵。

在本节里,我们主要谈两点。

第一是《诗经》的韵例,第二是《诗经》的韵部。

谈到韵例和韵部,首先就必须把韵和韵母分别开来。

因为韵例和韵部都是韵的问题,而不是韵母的问题。

韵母是指韵头、主要元音和韵尾,而韵则只指主要元音和韵尾(如果有韵尾的话)。

韵头不同的字如檀tán干gān涟lián廛chán貆huán 餐cān是可以互相押韵的。

这些互相押韵的字放在同样的位置上就构成诗韵。

汉语诗韵一般是放在句尾的,习惯上叫做韵脚。

(一)《诗经》的韵例韵例就是关於用韵的格律:什么地方用韵,什么地方不用韵,和怎样用韵。

我们举几首诗作例子来说明《诗经》的韵例。

字的下面加△号、○号、*号的都是韵脚。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周南?关雎)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祮△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周南?芣苢)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邶风?静女)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之死矢靡它○。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泛彼柏舟△,在彼河侧○。

通论(十五)《诗经》的用韵(页)

通论(十五)《诗经》的用韵(页)
增字加注外 ,部目也略有增订 。传统韵 书的内容 ,从唐代王仁昫的《刊谬补缺 切韵》开始 , 以及《唐韵》 ,注释逐渐 加多 ,并且引文都有出处 ,韵书便具有 辞书 、字典的性质 。到了《广韵》 ,这 种体制已经成型。
• 目前所见最早韵书是隋陆法言所撰的 《切韵》 。《切韵》成书于隋仁寿元年 (公元601年),其编写体例 、审韵原则 由当时著名的音韵学家颜之推 、萧该等 八人所定 , 由陆法言执笔。
• 入声韵:简称入声 ,指以塞音[-p][-t][-k 收尾的韵。
字的古音关系
• 双声:两个字的声母相同。 • 迭韵:两个字的韵相同。 • 音同:声母和韵相同 。即既双 声又迭韵。
•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葽: 蜩 , 宵幽合韵) •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穋: 麦 ,觉职合韵)
•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 凌阴 。(冲: 阴,冬侵合韵)
.
(侯部)
静女其变 ,始我彤管 。彤管有伟 ,说怪女美。
.Δ Δ O O
.
(元部) (微脂合韵)
自牧归黄 ,询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 ,美人之始。
.Δ O
ΔO
. (脂部) (职部) (脂部) (之部)
. 《抑风.静女》
• 韵母是指一个音节中除声母以外其他音素 的总和 ,包括韵头 、主要元音和韵尾
• 采:汉语: cǎi 上古: ts • 掇:汉语:duō 上古:t uat • 韵则只指主要元音和韵尾(如果有韵尾)
• 该书编写的目的有二: 一是为研究音韵 的人提供一本正音字典 ,一是为诗人提 供一本检韵的韵书。
• 根据韵书编写的目的 ,必须讨论语音的
古今南北异同 ,本着从严从细的原则将 具有细微差别的韵全部区分开来 , 即陆 法言在《序》 中所说的“若赏知音 , 即 须轻重有异 ”, 因论“南北是非 ,古今 通塞 ”、“捃选精切 , 除削疏缓 ”、

古汉语通论(十五)《诗经》的用韵

古汉语通论(十五)《诗经》的用韵

古汉语通论(十五)《诗经》的用韵古汉语通论(十五)《诗经》的用韵古汉语通论(十五)《诗经》的用韵中国和外国古代的诗歌,差不多都有一定的格律;用韵是构成诗歌格律的主要手段之一。

汉族人民的诗歌从一开始就是有韵的。

《诗经》三百零五篇中只有七篇没有韵,这七篇都在祭祀诗里(《周颂》《商颂》)。

至於国风、《小雅》和《大雅》,就没有一篇是没有韵的。

要彻底了解诗歌的内容,必须了解它的格律,当然也就要了解它怎样用韵。

在本节里,我们主要谈两点。

第一是《诗经》的韵例,第二是《诗经》的韵部。

谈到韵例和韵部,首先就必须把韵和韵母分别开来。

因为韵例和韵部都是韵的问题,而不是韵母的问题。

韵母是指韵头、主要元音和韵尾,而韵则只指主要元音和韵尾(如果有韵尾的话)。

韵头不同的字如檀tán干gān涟lián廛chán貆huán餐cān是可以互相押韵的。

这些互相押韵的字放在同样的位置上就构成诗韵。

汉语诗韵一般是放在句尾的,习惯上叫做韵脚。

(一)《诗经》的韵例韵例就是关於用韵的格律:什么地方用韵,什么地方不用韵,和怎样用韵。

我们举几首诗作例子来说明《诗经》的韵例。

字的下面加△号、○号、*号的都是韵脚。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周南·关雎)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祮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周南·芣苢)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邶风·静女)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之死矢靡它。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泛彼柏舟,在彼河侧。

古汉语通论(十五、十六)

古汉语通论(十五、十六)







2021/2/7
26
六、“叶音”说:
叶音:也叫“叶韵”或“叶句”。“叶”读 作xié,是和谐的意思。这是唐宋时的一些训 诂学家在给先秦韵文作注时所采用的一种改 读先秦两汉韵文的韵脚读音以求和谐的做法 。
隋唐时沈重《毛诗音义》开始采用这一做法 ,南宋朱熹《诗集传》全面采用这一做法。
2021/2/7
韵母不同,而韵相同; 东董送:声调不同,韵母相同,而韵不同。
2021/2/7
2
按照韵尾的不同,韵可以分为三类:阴声韵( 无韵尾或韵尾是元音),阳声韵(韵尾是 鼻音),入声韵(韵尾是塞音)。古入声 韵在普通话和多数方言中已经失去了辅音 韵尾,演变成了阴声韵。
2021/2/7
3
二、韵部、韵目、韵例:
我们所说的上古音是指两汉以前的语音系统 ,所以还是以30部为准好一些,但应该知道 冬侵两部很相近。
王力先生30部说见其《汉语语音史》。
2021/2/7
21
王力上古韵部表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2021/2/7
阴声 之[ ə ] 幽[ u ] 宵[ o ] 侯[ ɔ ] 鱼[ a ] 支[ e ] 脂[ ei ] 微[ əi ] 歌[ ai ]
30
七、双声叠韵:
音韵学上把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叫做“双声”,两个字 的韵相同叫做“叠韵”。
由于语音的发展变化,双声叠韵关系也往往发生变 化。
古双声词:玄黄、颉颃、萧瑟、匍匐、邂逅、造次、 憔悴
古叠韵词:芣苢 判断双声叠韵关系必须以古音为依据。
双声叠韵在汉字通假、文字谐声研究以及连绵字考 释中运用广泛。
2021/2/7

通论15_诗经的用韵

通论15_诗经的用韵
通论十五:诗经的用韵
1
一、韵及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概念
• • 韵
指韵书中把主要元音、韵尾和声调相同的 字归在一起的单位,即韵书中的韵。 • 押韵条件是声调相同、韵尾相同、主元音 相同或相近。 • 例: • 檀tán 干gān 涟lián 廛chán 貆huán 餐cān
2
• 二、《诗经》韵例
• 以《关雎》《芣苡》《静女》《柏舟》 《伐檀》《硕鼠》为例, 看《诗经》的韵例
18
王力先秦古韵三十部 • 古韵三十部具有很大普遍性,不仅适 用于《诗经》,也适用于同时代其他诗歌 韵文。《楚辞》的时代比《诗经》晚至少 二三百年,在地域上也相差很远,但它们 的用韵基本上是一致的。 • 先秦文献不仅诗歌押韵,连散文也押 韵。《周易》大部分押韵,《老子》差不 多全部押韵,其他各书也常有押韵之处。
16
• 孔广森分古韵18部,比段氏增加1个冬部,同 时提出阴阳对转理论。 • 如果塞音韵尾脱落,就变成了阴声韵(阴、入 对转); • 塞音韵尾变成了鼻音韵尾,就是阳、入对转。 • 没有韵尾的阴声韵加上了鼻音韵尾,就是阴阳 对转。 • 所以所谓对转就是同一横排间三个韵之间语音 的转化关系。 • 同一竖行的韵,特别是相邻的两行之间的韵, 它们的主要元音发音非常接近。所以也可能发 生语音转化,这就是旁转。 • 如果两个韵既非同一横排,又非同一竖行,但 也发生了语音转化,这就是旁对转。
• 阳声韵:也简 称阳声,指以 鼻音[-n][-n g][-m]收尾的 韵。
• 入声韵:也简 称入声,指以 塞音[-p][-t][-k] 收尾的韵。
12
叶韵

《诗经》产生于先秦。随时间推移,语音发生 变化。南北朝以后的语音已经与《诗经》时代的 语音有明显差别。 • 唐宋以后语音变化更大。但南北朝乃至唐宋时 代,人们还没有确立古今音不同的观念,用当时 语音读《诗经》,遇到押韵不和谐之处,就临时 改读成自己认为合适的读音,把这种做法称为 “叶音”、“叶韵”(“叶”也作“协”)、 “取韵”。

古汉语通论(十五、十六) (2)

古汉语通论(十五、十六) (2)

昌[ȶ’] 船[ȶ] 清[ts’] 初[ʧ] 从[dz] 崇[ʤ]
牙音
喉音
见[k]
影[ø]
溪[k’]
群[ɡ]
晓[x]
匣[ɣ]
疑[ŋ]
上古三十二字母:

钱大昕的“古无轻唇音”与“古无舌上
音”之说:

《十驾斋养新录》:《古无轻唇音》、 《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

《古无轻唇音》:凡轻唇之字,古读皆为重唇。 古读附如部;古读佛如弼,亦如勃;古读蕃如卞 ;古读汾如盆;古读敷如布;古读匪如彼,古读 望如茫。扶服即匍匐;伏羲及庖羲。 这就是说,中古音中的轻唇音“非、敷、奉、微 ”在上古时期一律读成重唇音“帮、滂、並、明 ”,实际上是告诉人们,中古“非、敷、奉、微

根据不同发音方法又可以把三十六字母分 为全清、次清、全浊、次浊四大类。
三十六字母表说明:

唐末和尚守温首创了“三十字母”,到了
宋代,有人对三十字母进行了整理增并,
改“不方”为“帮滂”,新增“非、敷、
奉、微、娘、床”六母,称“守温三十六 字母”。


清浊音的分别:
全清:不送气、不带音的塞音、擦音和塞擦 音。

”是由上古“帮、滂、並、明”分化出来的。

用现代汉语语音对照,即上古只有b、p,没有f, 今天读f的声母,在上古读b、p,是中古才从b、p 中分化出来的。

谐声偏旁的证据: 以“非”为声符的形声字有两组,“扉蜚 诽菲匪翡”等今音声母读f,“悲辈裴排徘 ”今音声母读b或p。 以“分”为声符的形声字也有两组,“芬 纷氛忿粉份”今音声母读f,“颁贫盆邠 bīn攽bān”今音声母读b、p。



对那些通过韵脚目前还无法归类的字,则结 合谐声偏旁进行系联。一般来说,同谐声偏 旁的字大致可以归为一类。这样先秦古韵分 类情况就逐渐明朗、精确了。 形声字是由表示意义类属或范畴的形旁和表 示读音的声旁两个部分组成的。声旁因为是 表示声音的符号,所以又叫“声符”或“谐 声偏旁”。声符相同的字,读音往往相同或 相近。如“其”和从“其”得声的“棋欺期 棋旗淇基祺……”等一系列字都属于“之” 部字。因为是成系列的,所以叫做“谐声系 统”。

古汉语通论-诗经的用韵

古汉语通论-诗经的用韵

古漢語通論-詩經的用韻一、《詩經》的韻例詩歌一般都要講究格律,而格律則由這樣幾個元素構成:平仄、押韻、對仗等。

當然不同的詩體對格律會有不同的要求:(一)幾種詩體1古體詩就是“古風”。

它產生最早,形式多變,沒有規則的限制,比較自由。

唐代以前,寫詩不講究平仄、對仗,用韻自由,句式句數不拘,每句則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雜言諸體(後世使用古體詩、七言者較多),唐人因而將這類詩歌稱為古體詩,又稱古詩、古風。

2舊體詩、近體詩、今體詩都是指“格律詩”而言,主要分五絕、七絕、五律、七律、排律等。

不能將“今體詩”跟現在所說的“新詩”混為一談。

3詩餘指“詞”而言,有長調、小令、慢、引等不同格式,用“詞牌”作為格式的標誌。

(二)格律要素:1平仄“平仄”就是古人對聲調的區分,以今天的普通話來說,“平”就是第一聲(陰平)、第二聲(陽平),“仄”就是第三聲(上聲)、第四聲(去聲)。

以兩句詩來做例子:“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句)這兩句詩中“無邊”、“蕭蕭”、“長江”、“來”是平聲,“落木”、“下”、“不盡”、“滾滾”則屬仄聲,由此,構成七言律詩的其中一個標準句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押韻在古代,詩韻跟詞韻是不同的,無論在韻字的選擇、韻腳的安排,以及對待押韻的寬容度方面都有很大差別。

古韻跟今韻也有較大變化,比如在古代,“東”跟“冬”是不同韻部的字,“花”跟“斜”反而可以通壓。

但我們今天學寫近體詩就沒必要深究那麼多了,只要按照普通話的韻腳來使用就可以了。

3對仗對仗是近體詩的重要因素,對於增強詩歌的整齊美和聲律美極為重要。

對仗的要求,相對的兩句必須句式相同,詞性一致,平仄根據體裁不同也要符合各自的規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杜甫)第一句,“明月”對“清泉”,“松間”對“石上”,“照”對“流”,句式一致;第二句,“花”對“蓬”屬名詞植物對,“徑”對“門”名詞屬器物對,“不曾”對“今始”,“緣”對“為”屬人事對,“客”對“君”屬人倫對,“掃”對“開”屬動詞對;(三)《詩經》的格律《詩經》屬於古風,不講究平仄對仗,句式句數自由,但有押韻。

《诗经》的用韵

《诗经》的用韵


叶韵说
南北朝人沈重 注《诗经邶风燕燕》: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诗音义》:"协句,宜乃
林反.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之子:指被送的女子 下上其音:言鸟声或上或下 南(古音您nín):指南郊.一说"南" 和"林" 声近字通.林指野外.劳:忧伤
语音随时代的更替而不断的发展变化, 我们今天读诗经觉得不押韵的地方,是 语音变的结果,但是古人认为古代的语 音和后代的语音是一致的,之所以有不 各谐的韵脚,是因为古代押韵宽泛,于 是临时改读某些字词,以求押韵.宋代 的朱熹是叶韵说的代表人物,
押韵字归类,可以在一起押韵的字,原 则上就属一个韵部. 可以根据谐声偏旁来了解古代的语音.
者:诸,著,煮,渚,箸,堵,睹,赌,都 长:张账帐胀怅 吓 吓
诗经三十韵部
对 转 : 元 音 相
转韵
尾 发 音 部 位 也 相 同1.对 ,同不 同 : 不 同 类 转
通 转 : 元 音 相 而 元 音 相 尾 同 , 韵 尾 发 音 部 位 同 相 , 韵 近
诗经》 《诗经》的用韵
古汉语通论(十五)
为什么要学习汉语古音
字义的理解有时要涉及古音.
《左传成公七年》:"余必使尔罢于奔 命."
古代诗歌及其他韵文,通过语音手段构 成它们的特有体裁. 古籍校勘需要古音知识.
《老子》: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 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 其德乃丰.
(一)《诗经》的韵例
1,韵的位置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古代文学通论十五《诗经》的用韵

古代文学通论十五《诗经》的用韵

《诗经》的用韵(上古的韵部)(一)汉语语音史的分期汉语语音史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上古、中古、近古和现代四个时期:上古音:指先秦两汉的语音,以《诗经》用韵等为主要研究对象。

中古音:指六朝至唐宋时的语音,以《广韵》等韵书为主要研究对象。

近古音:指元明清时的语音,以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为主要研究对象。

现代音:指“五四”以来的语音,以北京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

就学习古代汉语来说,懂点上古音是很重要的。

通论十五、十六就是谈一些上古音的知识的。

(二)韵和韵母(见教材534页)韵:韵母:(三)《诗经》的韵例(见教材534-535)韵例韵脚(句尾韵)偶句韵首句入韵变相的句尾韵一韵到底合韵换韵交韵句句押韵隔句押韵(四)《诗经》的韵部1、韵部:指押韵字的归类,互相押韵的字原则上就属同一个韵部。

(教材538页)上古韵部,清代学者称为“古韵”,主要就是《诗经》时代的韵部。

2、《诗经》韵部是怎样归纳出来的?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材料,二是方法。

(1)根据《诗经》的用韵字,采用系联的方法《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A、《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B、《小雅·菁菁者莪》:“菁菁者○莪,在彼中○何;既见君子,乐且有○仪。

C、《邶风·北门》:“……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等等,这样就得出一组在《诗经》中可以互相押韵的字:皮、仪、为、紽、蛇、莪、河、何……(音韵学家命之为“歌”部)(2)、先秦两汉的其它诗歌韵文,如《楚辞》等。

(3)、根据谐声偏旁那些没有用作韵脚的字,则主要根据谐声偏旁来归纳。

一般地说,同一谐声偏旁的字(指早期形声字)在上古属于同一个韵部。

段玉裁说:“同声必同部”。

如:“我”,属“歌”部,那么凡从“我”得声的字亦属“歌”部,如:俄、峨、娥、蛾、饿、鹅、儀、議……同样,我们知道“皮”属歌部,那么凡从“皮”得声的形声字也是属“歌”部,如:波、彼、披、陂、破、被、跛、颇、簸……等。

古代汉语通论十五《诗经》韵例分析

古代汉语通论十五《诗经》韵例分析

古代汉语通论十五《诗经》韵例分析(总1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重点:诗经有些要会默写和分析韵律,要会背韵部&声母和重要结论:韵例(押什么韵),押韵格式(韵数,押韵位置,换韵or一韵到底),分为几章。

默写一首诗经,再分析它的韵例ps要背王力的三十韵部,默写的诗经范围(卷耳,桃夭,芣苢,静女,相鼠,木瓜,风上古三十韻部列表序号阴声韵入声韵阳声韵第一类之职k蒸第二类幽 u觉 uk冬 u第三类宵Ô药Ôk第四类侯 o屋 ok东 o第五类鱼 a铎 ak阳 a第六类支 e锡 ek耕 e以上收g[k]尾,舌根,清塞音以上收ng[],舌根,浊鼻音第七类脂 ei质 et真 en清浊七音全清次清全浊次浊清浊牙音见溪群疑舌音端(知)透(彻)定(澄)泥(娘)余(喻四)章(照三)昌(穿三)船(床三)书(审三)禅唇音帮(非)滂(敷)并(奉)明(微)齿音精清从心邪庄(照二)初(穿二)崇(床二)山(审二)喉音影晓匣(喻三)半舌音来半齿音日(二)一些結論1、古無輕唇音:所有輕唇音2、古無舌上音:上古舌頭音實際上包括中古的舌頭和舌上音3、喻三歸夏,喻四歸定:中古的喻母只和三等、四等韻相拼,與三等韻相拼的喻母字上古屬於匣,與四等韻拼的喻母字在上古屬定。

4、照二和照三分屬不同古紐:即把莊、初、崇、生並入上古精、清、從、心,把章、昌、船、書、禪並入端、透、定5、娘、日二紐歸泥:中古的娘、日二音紐,在上古都歸為泥紐,本來上古的娘和泥就是一個聲母,中古时分化為兩個聲母,泥母和娘母诗经韵例分析从《卷耳》到《月出》是1班给的重点《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韵部:筐、行,阳部。

句尾韵,一韵到底,隔句押韵)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韵部:嵬、隤、罍、怀,微部。

句尾韵,一韵到底,句句押韵)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诗经》韵例分析

《诗经》韵例分析

《诗经》韵例分析
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学著作之一,收录了大量春秋前期的文学精品。

《诗经》的诗
歌大部分采用四言或七言的诗体,极为的精练,但是文学表现力又十分浓郁。

“诗经”中
有一些特殊的诗歌形式,如四义词、联义、同韵和调头等。

其中以四义词和同韵诗最有特色。

四义词又称“四言双义诗”,指在四行中将两次重叠出现的两个义,即前两行表达一
个意思,后两行表达另一个意思,称为四义词。

贵舜的《南国风雅:至令》便是名著,其
中写到:“两车并驱,似鸟相随,此公此乡,令政如意” 。

前两句,表达两车并驱,说
明两车同行;后两句,表达似鸟相随,说明要令政如意,要有公道节操。

四义词重视言外
之意,说明古人早已善于深刻凝练,思想开阔。

同韵诗则是将数行诗句作对,使用相同的韵脚使其成句对照式押韵,以呈现出韵律疏
密的表现形式,例如:“彼此歌酒,歌者偃卧,前往竞渡,后行垂钓。

” 。

诗人以同韵
押韵的形式,同时描述了过江渡船那一活跃、宴乐的景象,与绝境无人的景象形成了对比,充满着旷古的意境,动人心魄。

诗经中的韵律也十分重要,它以一种简单而又有常见节律感的方式呈现出诗歌的行文性。

据统计,在《诗经》中,有十韵、另十韵、调头韵、双韵、上下韵等五种韵例,要把
握各种韵例的变换,丰富诗歌的文学表现力。

以上便是《诗经》中韵例分析的简介,古人用高超的文字表现力,将韵律、押韵结合
在一起,以及特殊的诗歌形式,如四义词、同韵诗,加上调头等手法的深刻运用,使《诗经》中的文学艺术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深受诗人们的赞叹。

古汉语通论-诗经的用韵

古汉语通论-诗经的用韵

古汉语通论-诗经的用韵(总32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古汉语通论-诗经的用韵一、《诗经》的韵例诗歌一般都要讲究格律,而格律由这样几个元素构成:平仄、押韵、对仗等。

当然不同的诗体对格律会有不同的要求:(一)几种诗体1古体诗就是“古风”。

它产生最早,形式多变,没有规则的限制,比较自由。

唐代以前,写诗不讲究平仄、对仗,用韵自由,句式句数不拘,每句则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後世使用古体诗,七言者较多),唐人因而将这类诗歌称为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

2旧体诗、近体诗、今体诗都是指“格律诗”而言,主要分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等。

不能将“今体诗”跟现在所说的“新诗”混为一谈。

3诗余指“词”而言,有长调、小令、慢、引等不同格式,用“词牌”作为格式的标志。

(二)格律要素:1平仄“平仄”就是古人对声调的区分,以今天的普通话来说,“平”就是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仄”就是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

以两句诗来做例子:“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句)这两句诗中“无边”、“萧萧”、“长江”、“来”是平声,“落木”、“下”、“不尽”、“滚滚”则属仄声,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其中一个标准句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押韵在古代,诗韵跟词韵是不同的,无论在韵字的选择、韵脚的安排,以及对待押韵的宽容度方面都有很大差别。

古韵跟今韵也有较大变化,比如在古代,“东”跟“冬”是不同韵部的字,“花”跟“斜”反而可以通压。

但我们今天学写近体诗就没必要深究那麽多了,只要按照普通话的韵脚来使用就可以了。

3对仗对仗是近体诗的重要因素,对於增强诗歌的整齐美和声律美极为重要。

对仗的要求,相对的两句必须句式相同,词性一致,平仄根据体裁不同也要符合各自的规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诗经有些要会默写和分析韵律,要会背韵部&声母和重要结论:韵例(押什么韵),押韵格式(韵数,押韵位置,换韵or一韵到底),分为几章。

默写一首诗经,再分析它的韵例ps要背王力的三十韵部,默写的诗经范围(卷耳,桃夭,芣苢,静女,相鼠,木瓜,风上古三十韵部列表序号阴声韵入声韵阳声韵第一类之职k 蒸第二类幽 u 觉 uk 冬 u第三类宵 ? 药 ?k第四类侯 o 屋 ok 东 o第五类鱼 a 铎 ak 阳 a第六类支 e 锡 ek 耕 e以上收g[k]尾,舌根,清塞音以上收ng[],舌根,浊鼻音第七类脂 ei 质 et 真 en第八类微I 物t 文n第九类歌 ai 月 at 元 an以上收d[t],舌尖中,清塞音以上收n[n],舌尖中,浊鼻音第十类缉 ep 侵 em 第十一类叶 ap 谈 am以上收b[p],双唇,清塞音以上收m[m],双唇,浊鼻音上古32生母清浊七音全清次清全浊次浊清浊牙音见溪群疑舌音端(知)透(彻)定(澄)泥(娘)余(喻四)章(照三)昌(穿三)船(床三)书(审三)禅唇音帮(非)滂(敷)并(奉)明(微)齿音精清从心邪庄(照二)初(穿二)崇(床二)山(审二)喉音影晓匣(喻三)半舌音来半齿音日(二)一些结论1、古无轻唇音:所有轻唇音2、古无舌上音:上古舌头音实际上包括中古的舌头和舌上音3、喻三归夏,喻四归定:中古的喻母只和三等、四等韵相拼,与三等韵相拼的喻母字上古属於匣,与四等韵拼的喻母字在上古属定。

4、照二和照三分属不同古纽:即把庄、初、崇、生并入上古精、清、从、心,把章、昌、船、书、禅并入端、透、定5、娘、日二纽归泥:中古的娘、日二音纽,在上古都归为泥纽,本来上古的娘和泥就是一个声母,中古时分化为两个声母,泥母和娘母诗经韵例分析从《卷耳》到《月出》是1班给的重点《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韵部:筐、行,阳部。

句尾韵,一韵到底,隔句押韵)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韵部:嵬、隤、罍、怀,微部。

句尾韵,一韵到底,句句押韵)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韵部:冈、黄、觥、伤,阳部。

句尾韵,一韵到底,句句押韵)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韵部:砠、瘏、痡,鱼部。

句中韵,一韵到底,句句押韵)崔嵬、虺隤,叠韵连绵词;玄黄,双声连绵词《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韵部:华、家,鱼部。

句尾韵,一韵到底,隔句押韵)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韵部:实,室,质部。

句尾韵,一韵到底,隔句押韵)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韵部:蓁、人,真部。

句尾韵,一韵到底,隔句押韵)《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韵部:采、友,之部。

句中韵,一韵到底,隔句押韵)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韵部:掇、捋,月部。

句中韵,一韵到底,隔句押韵)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韵部:袺、襭,质部。

句中韵,一韵到底,隔句押韵)《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韵部:姝、隅、蹰,侯部。

句尾韵,一韵到底,首句入韵而后偶句押韵)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韵部:娈、管,元部;炜,微部;美,脂部。

句尾韵,换韵,句句押韵)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韵部:异,职部;贻,之部。

句尾韵,换韵,隔句押韵)踟蹰,双声联绵词《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韵部:皮、义、义、为,歌部。

句尾韵,一韵到底,句句押韵)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韵部:齿、止、止、俟,之部。

句尾韵,一韵到底,句句押韵)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韵部:体、礼、礼、死,脂部。

句尾韵,一韵到底,句句押韵)《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韵部:瓜、琚,鱼部;报、好,幽部。

前两句句尾韵,后两句句中韵,换韵,句句押韵)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韵部:桃、瑶,宵部;报、好,幽部。

前两句句尾韵,后两句句中韵,换韵,句句押韵)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韵部:李、玖,之部;报、好,幽部。

前两句句尾韵,后两句句中韵,换韵,句句押韵)《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

云胡不夷?(韵部:凄、喈、夷,脂部。

句尾韵,一韵到底,首句入韵而后偶句押韵)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韵部:潇、胶、瘳,幽部。

句尾韵,一韵到底,首句入韵而后偶句押韵)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韵部:晦、已、喜,之部。

句尾韵,一韵到底,首句入韵而后偶句押韵)《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韵部:衣,微部;师,脂部;袍、矛、仇,幽部。

句尾韵,交韵,句句押韵)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韵部:衣,微部;师,脂部;泽、戟、作,铎部。

句尾韵,交韵,句句押韵)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韵部:衣,微部;师,脂部;裳、兵、行,阳部。

句尾韵,交韵,句句押韵)《月出》月出皎兮。

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

劳心悄兮。

(韵部:皎、僚、悄,宵部;纠,幽部。

句中韵,换韵,句句押韵)月出皓兮。

佼人懰兮。

舒忧受兮。

劳心慅兮。

(韵部:皓、懰、受、慅,幽部。

句中韵,一韵到底,句句押韵)月出照兮。

佼人燎兮。

舒夭绍兮。

劳心惨兮。

(韵部:照、燎、绍、惨,宵部。

句中韵,一韵到底,句句押韵)窈纠、忧受、夭绍,叠韵连绵词《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韵部:鸠、洲、逑,幽部。

句尾韵,一韵到底,首句入韵而后偶句押韵。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韵部:流、求,幽部。

句中韵,一韵到底,隔句押韵。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韵部:得、服、侧,职部。

句尾韵,一韵到底,首句入韵而后偶句押韵。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韵部:采、友,之部。

句中韵,一韵到底,隔句押韵。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韵部:芼,宵部;乐,药部。

句中韵,换韵,宵药合韵,隔句押韵。

)参差,双声联绵词;窈窕,叠韵连绵词;辗转,双声叠韵连绵词《北门》出自北门,忧心殷殷。

终窭且贫,莫知我艰。

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韵部:门、殷、贫、艰,文部;为、何,歌部。

前四句句尾韵,之后换句中韵,换韵,句句押韵)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

我入自外,室人交遍谪我。

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韵部:适、益、谪,锡部;为、何,歌部。

前四句句尾韵,之后换句中韵,换韵,句句押韵)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

我入自外,室人交遍摧我。

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韵部:敦,文部;遗、摧,微部。

前四句句尾韵,之后换句中韵,换韵,句句押韵)《柏舟》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之死矢靡它。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韵部:河、仪、它,歌部;天、人,真部。

前五句句尾韵,之后换句中韵,换韵,前四句隔句押韵而后句句押韵)泛彼柏舟,在彼河侧。

髧彼两髦,实维我特。

之死矢靡慝。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韵部:侧、特、慝,职部;天、人,真部。

前五句句尾韵,之后换句中韵,换韵,前四句隔句押韵而后句句押韵)《墙有茨》墙有茨,不可扫也。

中冓之言,不可道也。

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韵部:扫、道、道、丑,幽部。

句中韵,一韵到底,前四句隔句押韵之后转句句押韵)墙有茨,不可襄也。

中冓之言,不可详也。

所可详也,言之长也。

(韵部:襄、详、详、长,阳部。

句中韵,一韵到底,前四句隔句押韵之后转句句押韵)墙有茨,不可束也。

中冓之言,不可读也。

所可读也,言之辱也。

(韵部:束、读、读、辱,屋部。

句中韵,一韵到底,前四句隔句押韵之后转句句押韵)《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韵部:蚩、丝、丝、谋、淇、丘、期、媒、期,之部。

句尾韵,一韵到底,前八句句句押韵而后两句偶数句押韵。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韵部:垣、关、关、涟、关、言、言、迁,元部。

句尾韵,一韵到底,前六句句句押韵而后四句偶数句押韵)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韵部:落、若,铎部;葚、耽,侵部;说、说,月部。

前两句句尾韵而后转句中韵,换韵,首句入韵而后偶句押韵)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韵部:陨、贫,文部;汤、裳、爽、行,阳部;极、德,职部。

句尾韵,换韵,前四句隔句押韵,后六句句句押韵)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韵部:劳、朝、笑,宵部;暴、悼,药部。

句中韵,换韵,宵药合韵,隔句押韵)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韵部:怨、岸、泮、宴、晏、旦、反,元部;思、哉,之部。

句尾韵,换韵,首句不入韵而后句句押韵)《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韵部:离、靡,歌部;苗,摇,宵部;忧、求,幽部;天、人,真部。

句尾韵转句中韵,前四句交韵,后四句换韵,句句押韵)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韵部:离、靡,歌部;穗,质部;醉,物部;忧、求,幽部;天、人,真部。

句尾韵转句中韵,前四句交韵,后四句换韵,句句押韵)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韵部:离、靡,歌部;实、噎,质部;忧、求,幽部;天、人,真部。

句尾韵转句中韵,前四句交韵,后四句换韵,句句押韵)《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曷至哉?鸡栖于埘。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韵部:期、哉、埘、来、思,之部。

句尾韵,一韵到底,隔句押韵)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曷其有佸?鸡栖于桀。

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韵部:月、佸、桀、括、渴,月部。

句尾韵,一韵到底,隔句押韵)《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韵部:檀、干、涟、廛、貆、餐,元部。

句中韵,一韵到底,一二三五七九句用韵,隔句押韵)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韵部:辐、侧、直、亿、特、食,职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