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哲史作业·有关柏拉图洞喻理论

合集下载

西方哲学史期中论文《柏拉图的洞穴理论》(全文5篇)

西方哲学史期中论文《柏拉图的洞穴理论》(全文5篇)

西方哲学史期中论文《柏拉图的洞穴理论》(全文5篇)第一篇:西方哲学史期中论文《柏拉图的洞穴理论》一、柏拉图的洞穴理论柏拉图的洞穴理论出自《理想国》第七卷中,柏拉图用对话的形式把受过教育的人与没受过教育的人的本质比作下述情形。

一个洞穴里关着一批人,这些人从小生活在这里,因为头脚都被锁链锁着所以无法走动甚至不能转头。

在他们的后面有东西燃烧着发出了火光。

在火光和这些囚徒的中间有一堵矮墙。

矮墙的作用如同木偶戏的屏障。

外面的人拿着各种器物举过墙头,从墙的后面走过,囚徒只能看见阴影并认为那就是真物本身。

有一天,他们中有一个人被解除了枷锁,他被迫站起来走动,当他看见火光的时候会感到痛苦,他的眼睛适应了黑暗。

因而他无法看见那些他原本只能看见其阴影的实物。

如果有人硬拉着他往一条陡峭崎岖的道路上走,且不让他半路返回,直到他走出了洞穴看见了外面的阳光,在这个过程中他会因为强迫感到痛苦和恼火。

当他来到阳光下时,他会觉得眼花缭乱,导致他无法看见任何一个真实的物体。

当他逐渐适应了光明,能够直接观看太阳本身,看见他真相了,他便得出了结论:太阳,造成了四季交替和年岁周期,主宰着可见世界的所有事物,它使他们过去看见以为是真实物体实际是阴影的情况。

他会庆幸自己看到了真实的物体,也会为仍然在洞穴里的伙伴感到遗憾。

他不会再心怀嫉妒,想和囚徒争夺洞穴里的权力地位,他宁肯生活在洞穴外做一个他人的奴隶,受尽磨难,也不会再想去过囚徒的生活。

如果他回去了,告诉囚徒他在洞外看到的真相,会被其他人无情的嘲笑他的眼睛坏了或者他疯了。

如果他想把他们带出洞外,囚徒甚至会杀掉他。

二、洞穴理论下的隐喻囚徒是指不追求真理的大部分人们,他们所处的洞穴就和我们所处的世界一样充满了局限性。

如井底之蛙,以为自己的那一小块天空便是世界,殊不知宇宙的星辰大海。

他们有能力思考,但是捆着头颈和腿脚的锁链让他们无法动弹而去察看真实,就如这尘世间的各种文化习俗条框对我们的一种束缚。

洞穴理论及其比喻义

洞穴理论及其比喻义

洞穴理论及其比喻义洞穴理论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中。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著名的“洞穴寓言”。

在这个寓言中,柏拉图描述了一群人被囚禁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无法看到外面的世界,只能看到洞穴墙上的影子。

这些影子是从洞穴入口处传进来的,是来自外部世界的光线在洞穴墙上的投影。

对于这些囚禁在洞穴中的人来说,这些影子就是他们所能知晓的全部存在,他们对于外部世界一无所知。

直到有一天,有人逃出洞穴,看到了外部世界的真实景象,才意识到自己过去所看到的只是幻影,而真实的世界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复杂和广阔。

这个寓言被认为是柏拉图对于哲学认识的一种表述和启示。

在洞穴理论中,洞穴象征着固有的思维模式和社会体系,而人类则宛如那些被囚禁在洞穴中的囚徒,受限于自身的认识和经验,无法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真实的世界则对应着哲学家和智者所追求的智慧和真理,他们能够超越常规的认识范畴,看到更广阔和更真实的世界。

这个寓言深刻地揭示了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和人类对于真理的追求。

在心理学领域,洞穴理论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曾提出“自我探索之路”的概念,将心灵比作一个幽深的洞穴,需要人们不断地去探索和发现。

洞穴在这里象征着人类内心深处的未知世界,而洞穴探险则是自我成长和心灵成熟的过程。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要面对内心的矛盾和冲突,需要不断地对自己进行探索和认知。

只有不断地深入内心,了解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洞穴还有着丰富的比喻义。

在文学作品中,洞穴往往象征着潜藏的危险或隐匿的秘密。

在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奥德赛要穿越许多洞穴才能回到故乡,这些洞穴既是他的挑战,也是他的考验。

在现实生活中,洞穴也常常被用来比喻人们遭遇的困境和挑战,暗示着需要努力探索和克服。

在艺术作品中,洞穴更是被赋予了神秘和幻想的色彩,成为了创作者表达内心情感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在宗教信仰中,洞穴更是具有神圣的象征意义。

西方政治思想史之洞喻的政治寓意

西方政治思想史之洞喻的政治寓意

西方政治思想史之洞喻的政治寓意【内容摘要】古希腊柏拉图善于运用比喻蕴意丰富的政治哲学理念1,揭示其深刻的政治理想。

笔者试图从柏拉图的“洞穴喻”出发,用“洞穴喻”的生动比喻还原柏拉图的抽象政治寓意,推导出柏拉图的“善”的终极理念,揭示其拥有“知识”的哲学家当国王的合理性,从而构建出柏拉图的政治理想——至善、正义的和谐、统一、强盛的“理想国”2。

【关键字】“洞穴喻”“理想国”哲学家善的理念古希腊先哲柏拉图的对话体作品中,我们常能发现不少比喻。

一般说来,比喻的引入是为进一步说明某一抽象的观点,以形象弥补抽象之不足,从而更好地表达观点。

3而柏拉图是政治哲学家,同时也是运用比喻的高手。

毫无疑问,柏拉图式的比喻之中孕育着的就是柏拉图思想的精髓。

“洞穴喻”则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极具其政治寓意的比喻之一。

“洞穴喻”的直接目的是要揭示“受过教育的人与没受过教育的人的本质”4的不同及相关问题,即由真正的哲学家掌握政权或政治家成为哲学家。

而它是如何体现柏拉图的理念论,太阳、洞穴、囚徒等又是如何映射柏拉图的政治理想呢?我们在“洞穴喻”中可以看到,走出洞穴的囚徒最终看到了太阳本身,明白了“造成四季交替和年岁周期的主宰可见世界一切事物的正是这个太阳,它也就是他们过去通过某种曲折看见的所有那些事物的原因”5。

而正如太阳是可见世界的光源一样,善的理念也正是可知世界中真与美的原因。

“在可知世界中最后看见的,而且是要花很大的努力才能最后看见的东西乃是善的理念。

我们一旦看见了它,就必定能得出下述结论:它的确就是一切事物中一切正确者和美者的原因,就是可见世界中创造光和光源者,在可知世界中它本身就是真理和理性的决定性源泉;任何人凡能在私人生活或公共生活中行事合乎理性的,必定是看见了善的理念的。

”6真的理念,美的理念,则是存在于那些在矮墙后面举着各式各样道具的人中。

囚徒(常人)看见的只不过是“真”与“美”的对象的影子,或者说,理念世界的某种歪曲的摹本和虚幻的影子。

柏拉图“洞喻”理论

柏拉图“洞喻”理论

柏拉图“洞喻”理论
一、洞喻理论
洞喻理论是哲学家柏拉图以其著名的“洞”作为哲学比喻时提出来的一种思想理论,主要是指一个人的认识在真正的认识前一定会通过依据一定的形式受到限制,思想也类似于一个人在洞里进行观察和思考,最终得出结论。

二、洞喻理论的历史发展
洞喻理论是柏拉图在其著作《对话马基罗摩斯之书》中提出来的一种思想,认为一个人的认识会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只有克服这些条件限制,一个人才能获得真
正的认识,实现能够发现更多还要去探索的知识。

此后,洞喻理论集英国哲学家罗素的观点与思想于一身,引起西方哲学史上的广泛关注。

三、洞喻理论的思想内容
洞喻理论主要指一个人的认识在真正的认识前一定会通过依据一定的形式受到限制,也就是一种受限认识的理论。

它主要指出,一个洞是仅能含若少许知识的有限的
地方,仅有那些能够被洞里的人看到的事物才能被接受为真实的存在,而不能被洞里的人看到的,就成为一种想象存在;进而从这一点出发,推论出,能够看到的范围和内容是限制人的认识的根本原因。

四、洞喻理论的重要意义
洞喻理论是一种以实证论和实验为前提的思维方式,突出了观念之分,即从“结论”之外提出实证,以有效地认知并辨明客观事物之 “本质”,提出客观、可验证的认
识体系,从而让人们形成观照顢及实践的思想意识。

此外,洞喻理论也为被认为
是“洞里最清楚”的客观事物和理想做出了有力的论证,为解决当今社会争论民主、法伦等诸多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发。

柏拉图洞穴理论的启示

柏拉图洞穴理论的启示

柏拉图洞穴理论的启示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是西方哲学史源头成型的理论,自它之后,西方哲学的体系才开始建立起来。

这个比喻是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讲述的,实际是他自己的意思表述,说的是一群囚徒被束缚在一个洞穴里,背对一堆篝火,面对一面墙,头颈不能转动,看到的只是一些在墙上的投影,自以为就是真实的存在,实际全都虚无;当一个人解脱了束缚,开始能够行走,看到篝火后,也就相对的明白了囚徒们所面临的情况,再去看那些投影,反倒有些不适应;如果这个人被带到了洞外,见到了阳光,看见了太阳,那么按照柏拉图的意思就是找到了真理,如果再重新返回洞穴,由于光(真理)的作用,就不能适应洞穴里的一切,或者说要有很长的时间来适应,但是,一般情况下,他是不会去适应的,因为他找到了真理,这样一来,洞穴里的囚徒们会去迫害他。

学习西方哲学,柏拉图的洞穴理论都要涉及到,后世的一些哲学家们,每每也谈到这个比喻;近日,在阅读海德格尔的《路标》时,在柏拉图的真理学说的篇章中又涉及到了这个比喻,他原封不动的重述了一遍,想来海德格尔非常重视这个理论。

海德格尔在后面的解释和阐述中,比较鲜明的有两个说明,一是真理者被洞穴囚徒迫害,是世俗中常有的现象,严重者就是苏格拉底自己的真实写照,被古希腊的群氓民主投票决定所毒死,当然,苏格拉底能够遵循世俗规矩,也就是当时的民主法律而不逃跑,自愿地走向不归路,那是高贵哲学家的体现,另当别论。

二是,真理在不同的元素环境中是不一样的,如果一条鱼在大河里可以自由的遨游,仍到陆地上,没有多长时间就得干瘪和死亡,他的这样比喻正好与柏拉图的例子是反向的,但意思是相同的;以此作为展开,实现中世俗观念、技术手段、短视有用等等都限制了哲学的探讨,如同洞穴中的囚徒们被束缚住了,缺少了真理元素的环境。

不管是柏拉图还是海德格尔,他们的己任是探讨追求真理,那么真理到底是什么呢?两位把意思说的差不多;但是,学习他们的学说只是理解了应该说不是真正的学习,延伸一下,哪怕是错误的谬论都是好事,起码有了哲学精神。

有关柏拉图的“洞穴理论”的一点思考_哲学论文

有关柏拉图的“洞穴理论”的一点思考_哲学论文

有关柏拉图的“洞穴理论”的一点思考_哲学论文论文导读::有关柏拉图的“洞穴理论”的一点思考,哲学论文。

论文关键词:有关柏拉图的“洞穴理论”的一点思考柏拉图在其对话录《理想国》的第七卷中,提出了一个“洞穴”的隐喻。

关于这个隐喻,笔者有如下思考:一、对“洞穴理论”的理解:我把这个隐喻的本体简单概括成如下图示:影像——洞外的人与手偶——火光囚徒可见,囚徒处在整个过程的最末端和最底部,他们只是任人愚弄的对象。

按照柏拉图的说法,他们是有思考的能力的,但悲哀的是他们所能够认知的并不是真正的最高的存在,而是经过加工演变形成的影像,于是他们便把这影像当成了真实。

在洞穴中,被绑缚的他们永远不会知道洞外的人的行为,更不可能认识作为一切的起点与终极的火光。

他们能够感知到的关于火光的有且只有洞壁上的影像。

柏拉图的这个隐喻还有一个部分,就是一个脱离桎梏的人历经艰难见到了火光,而此时的他已经与原来的群体——洞穴中的囚徒——格格不入了,在旧友中,他已经是一个不能被接纳甚至要被杀掉的另类。

柏拉图在解释这一隐喻时说:“……现在我们必须把这个比喻整个儿地应用到前面讲过的事情上去哲学论文,把地穴囚室比喻可见世界,把火光比喻太阳的能力。

如果你把从地穴到上面世界并在上面看见东西的上升过程和灵魂上升到可知世界的上升过程联想起来,你就领会对了我的这一解释了,既然你急于要听我的解释。

至于这一解释本身是不是对,这只有神知道的。

但是无论如何,我觉得,在可知世界中最后看见的,而且是要花很大的努力才能最后看见的东西乃是善的理念。

我们一旦看见了它,就必定能得出下述结论:它的确就是一切事物中一切正确者和美者的原因,就是可见世界中创造光和光源者,在可理知世界中它本身就是真理和理性的决定性源泉;任何人凡能在私人生活或公共生活中行事合乎理性的,必定是看见了善的理念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柏拉图把“善的理念”作为一种本源,就象火光(用来喻太阳)对于囚徒一样,它是人赖以走进理想国的终极理念。

关于洞穴隐喻

关于洞穴隐喻

关于洞穴隐喻如下是有关洞穴隐喻:柏拉图思想的核心是“理念论”哲学,将真实的知识、理念(共相)作为追求的永恒普遍的真理,最高的理念是“善”的理念。

在其经典著作《理想国》,关于“善”的追求体现在具体实例,会饮篇中的“洞穴隐喻”中。

“洞穴隐喻”讲述的是:世人从小就生活在地下的洞穴里,他们的双腿和脖子都被捆绑着,不能动,不能扭头,因此只能留在洞穴里看眼前的东西。

背后有火光,火光之后有一道矮墙。

另有一些人如同演木偶戏般高举各种石制、木制的人、兽玩偶沿矮墙穿行。

囚徒们每天看着眼前洞壁上变换着的各种影像。

他们把那些影像看作是真实的物体。

他们天生如此生活并不觉悲哀。

直到有一天其中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挣脱了绳索,他生平第一次扭转头,看到那些石制、木制玩偶也看到了火堆。

刺眼的火光让他很痛苦,但是在看到那些造成影像的玩偶时,他仍然会认为这之前做囚徒时看到的洞壁影像是真实物是唯一现实之物。

当他终于来到洞口,经过长时间的适应之后,他学会了先看阴影、再看水中倒影然后看事物本身之后仰望天空“直接观看太阳本身看见他的真相了”此时,他们终于懂得先前的洞穴生活的悲哀,并会“庆幸自己的这一变迁,而替伙伴们遗憾。

”。

当已经走出洞穴的人企图下降回到洞穴中时,他首先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适应黑暗,另外,他的同伴们却不愿意离开,并嘲笑他是外面刺眼的光线弄伤了他的眼睛,与此同时,他也极有可能被当成异类被同伴联合处死。

这位先知先觉者从灵魂的上升到适应再到重返洞穴,经历了痛苦与挣扎,自我领悟后的一切行为导向实现了“灵魂转向”,是一种由对一般现实世界的认知转向对理念世界“善”的认知,并形成对真理深刻把握的过程。

柏拉图的理论可大致分为两个核心概念,即"洞穴”和“超越”。

“洞穴”是指人类意识和存在被限制的狭小空间,是由我们的感官和知觉所构成的。

而“超越”则是指超越感官和知觉的界限,进入到洞穴之中,获得更高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在柏拉图看来,只有在精神上超越狭小空间的束缚,超越感官与知觉,最终才能达到理念世界中“善”的最高境界。

洞穴理论及其比喻义

洞穴理论及其比喻义

洞穴理论及其比喻义洞穴理论是由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一种理论,被广泛运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人际交往等领域。

在柏拉图的“国家”一书中,洞穴理论用于描述人类的认知和思维过程,其中,人类被比喻成被关在一座洞穴里。

这个洞穴里的人一直背对着房间的出口,只能看到洞穴前面的墙。

墙背后有一群人在搬运各种物品,他们的影子投射在墙上,这些影子成为了洞穴里的人所能看到的唯一事物。

洞穴里的人由于没有看到外面的世界,因此以为影子是真实的。

这个比喻中的墙代表着个人的心智结构,影子是指感官所接受到的信号,洞穴代表着个人的世界观和认知范围。

洞穴里的人只能看到表象,而不能掌握事物的本质,因此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受到限制。

对于社会心理学而言,“洞穴理论”被用来描绘人们的认知取向和认知过程。

被限制在某些经验和情境中,个人会表现出行为的趋同性和理解的相似性。

同样,在组织和领导方面,洞穴理论能够帮助领导了解员工可能存在的观念机制,这有助于领导能够推广干练之道,更有效地管理和领导员工。

在教育学领域中,“洞穴理论”则代表了教学的基础理念之一:通过拓展个人的理解和感知来促进学术进步。

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从简单的信仰中走出来,向着更加完整和真实的方向发展。

通过提供多种体验和学习机会,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自己的知情范围和思维空间。

另外,“洞穴理论”能够帮助学生在自我发现和团体互动之间寻找平衡点,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群体凝聚力。

总之,“洞穴理论”的比喻意义非常丰富和广泛。

在社会交往和人类认知方面,这个比喻的重点在于,一个人的认识、行为和观点,都是根据对某些独特因素的反应来形成的。

这也意味着一个人的认知取向和认知能力可以随着经历、经验和个人动机等多种因素而改变。

因此,只有当人们能够改变自己的认知模式并拓宽自己的认知地图,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情景,创造出更多的前景。

柏拉图的“洞穴之喻”

柏拉图的“洞穴之喻”

柏拉图的“洞穴之喻”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著作中最著名的段落,就是《理想国》中的洞穴之喻,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表明了柏拉图政治哲学的基本理念。

柏拉图写道,设想在一个地穴中有一批囚徒;他们自小呆在那里,被锁链束缚,不能转头,只能看面前洞壁上的影子。

在他们后上方有一堆火,有一条横贯洞穴的小道;沿小道筑有一堵矮墙,如同木偶戏的屏风。

人们扛着各种器具走过墙后的小道,而火光则把透出墙的器具投影到囚徒面前的洞壁上。

囚徒自然地认为影子是惟一真实的事物。

如果他们中的一个碰巧获释,转过头来看到了火光与物体,他最初会感到困惑;他的眼睛会感到痛苦;他甚至会认为影子比它们的原物更真实。

如果有人进一步拉他走出洞穴,到阳光下的世界,他会更加眩目,甚至会发火;起初他只能看事物在水中的倒影,然后才能看阳光中的事物,最后甚至能看太阳自身。

到那时他才处于真正的解放状态,会开始怜悯他的囚徒同伴、他的原来的信仰和生活。

如果他返回去拯救他的囚徒同伴,他得有一段时间去适应洞中的黑暗,并且会发现很难说服他们跟他走出洞穴。

这一比喻中,洞穴之中的世界相应于可感世界,而洞穴外面的世界则比作理智世界。

要认识这一比喻,就必须认识到,人类囚禁在自己的身体之中,并且与其他的囚徒朝夕相伴,任何人都无法辨别相互之间的真实身份,甚至也无法辨别自己的身份,人类的直接经验不是关于现实的经验,而是存在于人类的思维之中。

柏拉图明确声称囚徒与我们人类相像,即是说囚徒代表人类的状态;而囚徒被拉出洞穴的过程则类似于通过教育而获得启蒙的过程,可以把人类精神从愚昧状态上升到理智世界的过程。

洞穴之喻对于后来的政治和教育理论影响甚巨。

柏拉图借洞穴解放囚徒的故事比喻思想家如同返回洞穴的自由人一样,启蒙和解救陷于悲惨境地而毫无自觉的人,思想家为公众谋幸福的途径是启蒙教育。

每个时代都会有先走出洞穴的科学巨人和思想巨人,这些巨人给人们带来了颠覆性的科学和思想,我们要不断的反省自己是否是洞穴的囚徒。

柏拉图洞穴之喻

柏拉图洞穴之喻

柏拉图洞穴之喻“柏拉图洞穴之喻”(Plato's allegory of the cave)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所提出的思想实验。

它是一种以寓言为形式的表达方式,用来描述人类对事物本质的感知和认识的局限性。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详细解释“柏拉图洞穴之喻”。

一、洞穴之喻的故事和意义洞穴之喻讲述了一群人被困在地下洞穴里,他们看到的只有墙壁上的阴影,认为这些阴影是真实的世界。

他们不知道自己被囚禁在一个虚假的世界中,并相信这个世界就是全部的世界,他们的视野只限于墙壁上的表象而无法看到更深层的本质。

其中有一个人得以逃脱洞穴,进入了阳光充足的外面世界,目睹了真正的事物,便回到了洞穴中,试图告诉其他人真相,但其他人却嘲笑他,并不相信真相。

该寓言旨在告诉人们,由于人的感觉和认识的局限性,人的认知是有限局部的,不足以把握整体,只是“看到了墙上的阴影”,缺乏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二、洞穴之喻与柏拉图的理论洞穴之喻是柏拉图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和柏拉图的其他哲学思想一样,都是为了表现出真理、美和正义的本质,并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些概念。

柏拉图认为,人们的感性认识局限于经验世界,只有通过理性思考、超越感官的世界才能看到真理、正义和美的世界。

在柏拉图看来,这个感官世界仅仅是真正存在的世界的一个模仿品或影子。

他认为,感官世界是变化无常的,而真正的世界是稳定不变的,只有靠哲学的方法才能够逐渐超越感性世界,最终达到真正的世界。

因此,柏拉图认为,哲学家应该具备静思冥想、实践理性等特质,才能够抵达真理的彼岸。

三、洞穴之喻的现实意义洞穴之喻虽然被形容为柏拉图哲学的表述方式,但其对我们面对当代社会中的一些问题,如全球化、社会分化、科技发展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在当代社会中,我们受到种种文化、思念和方法的影响,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总是存在不同的偏颇。

洞穴之喻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人类的思维过程,以及思考和批判自己的观点和信仰的重要性。

洞穴哲学荟萃

洞穴哲学荟萃

洞穴哲学荟萃洞穴哲学荟萃柏拉图洞穴理论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呆在自己挖的一个洞穴里,我们所见的世界只不过是被阳光抛到洞穴墙壁上的影像,而我们这些洞穴的居民却把它当作是真实的世界,因为我们没有见到过其他的东西。

而真实的世界却是在洞穴之外,在有太阳的地方。

很有可能,我们永远都走不出自己呆的洞穴。

——柏拉图的“洞穴”理论柏拉图苏格拉底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是西方哲学史源头成型的理论,自它之后,西方哲学的体系才开始建立起来。

1、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柏拉图的《理想国》里有这样一个著名的洞喻。

说的是在2400年前的理想国,生活着一群快乐的囚徒,他们终年被枷锁和铁链锁定在一个山洞中,每个人都永远不能回头,终日只能看到自己的影像,而不知身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事实上他们的身后依次排列着:矮墙/雕像—火—洞口。

他们背对一堆篝火,面对一面墙,头颈不能转动,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些在墙上的投影,优势自以为那就是真实的存在,实际全都虚无。

忽然有一天一个囚徒挣脱了枷锁和铁链回过头来,他开始看到了刺眼的火光,火光刺痛了他的双眼。

然后在遥远的前方看到了洞口,他非常恐怖,也很不情愿前行。

但是,他终于被一种神奇的力量拉出洞外。

刹那间,他被更强烈的光刺激着,身心也被莫名的痛苦折磨着。

渐渐地,他看到了阴影,然后是绿树、山川、河流和水中的倒影。

一轮喷薄而出的太阳让他由衷感到了洞外大千世界的美好。

他相对的明白了囚徒们所面临的情况,再去看那些投影,反倒有些不适应。

按照柏拉图的意思就是找到了真理,如果再重新返回洞穴,由于光(真理)的作用,他就不能适应洞穴里的一切,或者说要有很长的时间来适应,但是,一般情况下,他是不会去适应的,因为他找到了真理。

他来到洞穴想拯救囚徒们,而他们根本不相信他的“胡言乱语”,如果他执意地解去他们的链锁,要拉他们到外面的世界,那么他们将一致的攻击他,而他将可能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3、洞穴隐喻的含义柏拉图在《理想国》里面阐述了自己关于光与善相关的理论:在可见世界里面,必须要有光的照射,不然颜色形状是无法辨别的。

《西方哲学史》+第四讲+柏拉图的“洞穴”

《西方哲学史》+第四讲+柏拉图的“洞穴”



• •
(三)俄尔神话中的灵魂的抉择
• 俄尔的“冥府之旅”(《王制》614b-621d): • 场景一:天地的四个开口,以及受审的灵魂们(奖惩,以前生 作为的义与不义为参照,情形复杂,喜乐忧苦各各有别);
• 场景二:以光柱为中枢的宇宙结构体,命运女神(必然女神 的三个女儿)的住所(宣布灵魂拈阄并选择来世生活的诸般规矩); • 场景三:灵魂对来世生活的选择(“谁有能力、有知识来辨别生活的 优良和缺陷,就会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点选到更好的生活”); • 场景四:命运女神确定灵魂的选择,每个灵魂就有了自己的 命运之线; • 场景五:在忘川河边喝了忘川之水后,灵魂各自投生……俄 尔则在天色微明时分醒来。


• •
• 2、从灵魂的结构到城邦的结构:
• ①对应于灵魂的三分,城邦在构成上也是三个部分:统治者、 护卫者和劳作者(手艺人、商人); • ②统治者、护卫者和劳作者分别对应于灵魂的理性、血气和 欲望部分;
• ③当三个阶层各司其职,各安其位,统治者用智慧治理城 邦,护卫者以勇敢保护城邦的安全,劳作者忠于职守,这三 个阶层就能和谐共处,这就是城邦的有序状态,或者称之为 正义的城邦; • ④反之,任何一个阶层僭越其自身的职守,就必然导致失序 和混乱,城邦就会成为不义的渊薮;
2、哲人的政治实践:三下西西里
• ⑴政治实践:柏拉图有十三封写给王者、僭主、政治家等
的书信。尤其第七封信记述他与西西里的狄翁以及狄奥尼索 斯父子的交往——他三下西西里,传授哲学,教育统治者并 为之设计现实的政治方案。然而他基本上是无功而返……
• ⑵政治思想:第七封信展示了哲人政治思想的形成,明确 • ⑶哲人及其对统治者的教育:哲人对王者施教其可行
② 517d往后: 看到洞外美好景象的哲人,面临如下的选择:留在光明的世 界里,还是回到黑暗中——做哲人王? • ③卷七结束时,言辞中的美好城邦(哲人为王,以最理想的 方式)建立完毕……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穴之中,因为被捆绑着,眼睛只能看到洞穴后壁,在其背后高处有火光,在火光和被囚者之间有人、动物等实物在活动;因为光,这些实物的影子投射到洞壁上,被囚之人会把这些影子看成是实物本身。

当有人硬拉某个囚徒离开洞穴见到阳光时,他才终于察觉到以前一直为影像所欺骗。

这里,洞穴里的世界喻指现实世界,洞穴中的火光喻指太阳的水平;洞穴外的世界喻指理念世界。

从洞穴走到洞外,直到见到太阳的过程,就是一个灵魂转向的过程:从以个别事物(洞壁上的影像)为对象,转向理念世界(地面上事物),最终转向善(太阳)。

普通人往往只满足于对可感知事物的了解。

而哲学家则走出了洞穴,看到了阳光世界的真理以及理念。

教育就是促使灵魂的转向。

(参见张斌贤:柏拉图《理想国》研读)通过洞穴比喻,柏拉图想传达给我们的是这样的信息:我们所面对的仅仅现象,本质则是现象之外。

如果要理解本质,必须“转向”——不是身体的转向,而是“灵魂的转向”,柏拉图的意思:我们不可能从现象中理解本质,要想理解本质(理念),必须灵魂的转向:从现象转向理念。

因为在柏拉图看来,现象就是现象,现象不可能是本质的“载体”,纯洁的理念无论如何不可能存有于现象之中。

所以,柏拉图的洞穴比喻试图告诉我们的是: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仅仅现象,事实的真相在另一个世界;②要想理解事实的真相,必须灵魂的转向--从现象转向理念;③现象是感觉经验的对象,理念则是思想的对象。

这些就构成了西方哲学很长时间的基本观点。

怀特海不无夸张地说,2000多年的西方哲学史,不过是给柏拉图做注脚。

海德格尔对柏拉图洞穴的分析很有意思。

海德格尔在《柏拉图的真理学说》一文中全篇都在分析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柏拉图把日常观点颠倒了:你们看到的都是现象=假相,本质=真相在现象的背后!海德格尔则要把柏拉图颠倒了的世界再颠倒过来,不过不是简单地颠倒。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以黑暗象征现象,以光明象征本质(理念)。

海德格尔则认为,正是这个思路构成了西方形而上学“在的遗忘”。

柏拉图洞穴隐喻

柏拉图洞穴隐喻

柏拉图洞穴隐喻:从影子到真理的探索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个著名的隐喻,被称为“洞穴隐喻”。

这个隐喻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人类认识世界和真理的局限性,以及追求知识和智慧的重要性。

一、洞穴隐喻的故事柏拉图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群囚徒从小就被囚禁在一个洞穴里,他们的脖子和腿被锁住,只能面对洞穴的墙壁。

在他们背后,有一堆火光,火光将一些物体的影子投射到他们面前的墙壁上。

由于囚徒们从未见过真实的物体,他们认为这些影子就是真实的世界。

有一天,一个囚徒被释放了,他走出洞穴,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一开始,他被阳光刺得睁不开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适应了光明,并看到了真实的物体。

他意识到,他之前在洞穴中所看到的只是影子,而真正的世界远比他想象的要丰富和真实。

当他回到洞穴,试图告诉其他囚徒真相时,却遭到了嘲笑和不理解。

他们认为他疯了,坚持认为影子才是真实的。

二、隐喻的哲学意义柏拉图通过这个隐喻,表达了他对知识和真理的看法。

他认为,人类的认识过程就像囚徒从洞穴中走出来的过程。

我们大多数人生活在一个充满偏见和误解的世界中,就像囚徒只能看到影子一样。

只有通过教育和哲学的引导,我们才能逐渐认识到真理。

认识论的局限:洞穴隐喻强调了人类认识论的局限性。

我们的认知往往受到感官经验的限制,我们所认为的“真实”可能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

教育的重要性:柏拉图认为,教育是引导人们走出洞穴,认识到真理的关键。

通过哲学的思考和教育的引导,人们可以逐渐摆脱偏见,认识到更高层次的真理。

理想国的构想:这个隐喻也与柏拉图的理想国构想有关。

他认为,只有那些认识到真理的哲学家才能成为理想的统治者,因为他们能够超越感官经验,看到事物的本质。

三、洞穴隐喻的现代意义尽管柏拉图的洞穴隐喻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它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学与哲学的探索:在科学探索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新的现象和理论,这些新发现往往挑战我们原有的认知。

洞穴隐喻提醒我们,要勇于接受新知识,不断探索未知。

请你简述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请你简述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洞穴比喻”出自柏拉图‎《理想国》第七卷。

比喻讲:在一个洞穴‎的底部关押‎着一群面对‎着墙站立着‎的囚犯,这些囚犯被‎铁链牢牢地‎锁住,一点也不能‎动弹,头都不可以‎转动。

在他们身后‎,有一堆火,在火与囚徒‎之间有一堵‎矮墙,墙后面有人‎举着各种各‎样的雕像走‎过,火光将这些‎雕像的影像‎投射在墙壁‎上。

那些囚徒就‎以为这些影‎像就是真实‎的事物。

洞穴的环境‎可用下图表‎示:洞壁上的影‎像囚徒矮(被举的雕像‎)墙沿墙走的人‎火洞口太阳直到有一天‎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束缚‎,看到了火光‎下的雕像,才知道原先‎看到的只是‎一些影像。

而当他继续‎走到洞外,看到阳光照‎耀下的万物‎,才知道那些‎雕像也不是‎真正的事物‎本身,只是对事物‎的摹仿。

这时他还不‎能直接看太‎阳,而只能看事‎物在水中的‎倒影。

等他逐渐适‎应了环境,他才最终看‎到了太阳,并发现这是‎他看见其他‎事物的原因‎。

这个比喻的‎喻体有:洞壁上的影‎像、雕像、火光、太阳和太阳‎下的万物。

它们分别喻‎指:幻象、事物、善、至善和万有‎的理念。

此外,洞穴把世界‎分成了两个‎部分—洞内世界和‎洞外世界;前者喻指可‎见世界即现‎象世界,后者喻指可‎知世界即理‎念世界。

柏拉图用“洞穴比喻”实际上可作‎为柏拉图理‎想国发展的‎内在线索,其中包含了‎柏拉图的“理念”论和“哲学王”思想。

柏拉图试图‎从一个非现‎实界的、彼岸的理念‎出发(即从向善出‎发),途经“洞穴”(即人们迷惘‎于其中的表‎象世界),再经过“四线段”说(即依次通过‎印象、感觉、理智和辩证‎法),到达“太阳”下面(即见到真实‎的理念世界‎),看到远古的‎神(即建立完满‎的理想国)。

但现实却向‎他展示了另‎外的图景:人们砸碎了‎原来的“洞穴”(即否定了原‎来的现实世‎界),却进入了一‎个更大的“洞穴”(即个人由于‎突然摆脱了‎束缚而又寻‎不到确定性‎时的茫然无‎所依的心态‎),而且连原来‎墙壁上的影‎子也看不到‎了,更无从说通‎向洞口的小‎路和“等候”在外面的“太阳”。

洞穴理论及其比喻义

洞穴理论及其比喻义

洞穴理论及其比喻义洞穴理论是哲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最早由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他用洞穴来比喻人们的认识和生活状态。

洞穴理论及其比喻义已经成为人们思考生活、认识和理想的重要工具。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洞穴理论及其比喻义,以及它对我们的生活和思考的影响。

洞穴理论最重要的核心观点是,人们的认识和体验往往受限于自身所处的环境和条件。

柏拉图把人们比作生活在一个洞穴里的囚犯,他们的头上有一根竖着的柱子,柱子上有一道光线从外面射进来,于是囚犯们只能看到光线投射在洞穴墙上的影子,而无法看到外面的真实世界。

这个比喻告诉我们,人们的认识和体验常常被局限于自身所处的环境和条件,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的影子,而无法真正认识和体验外面的真实世界。

洞穴理论还包含了人们的认识和观念的产生和变化。

在柏拉图的观点中,囚犯最终被释放出洞穴,来到了外面的世界,他在外面的世界中看到了真实的事物,认识了真理和美善。

这个比喻告诉我们,人们的认识和观念是可以被改变的,只要我们有勇气和毅力去面对真实世界,去寻找真理和美善。

洞穴理论的比喻义不仅仅适用于哲学思考,它还可以用来解释和理解我们的生活和社会。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和条件的影响,我们的认识和体验也往往被局限于这些限制和条件。

我们可能被困在某种观念或者习惯中,无法看到不同的可能性;我们可能受到社会的风气和价值观的影响,无法做出真正符合自己内心的选择;我们可能被困在自身的懒惰和恐惧中,无法迈出一步去尝试新的事物。

洞穴理论告诉我们,要想改变自身的认识和观念,首先要有勇气去正视自身所处的条件和环境,然后要有毅力去寻找真理和美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摆脱洞穴的束缚,走向外面的真实世界,认识和体验更广阔的可能性。

洞穴理论及其比喻义对我们的生活和思考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教会我们审视自身的认识和观念,认识到它们可能受到各种限制和条件的影响。

在这样的认识下,我们就可以更客观地分析和思考问题,而不是盲目地受到自身的观念和偏见的影响。

柏拉图的洞穴寓言

柏拉图的洞穴寓言

柏拉圖的洞穴寓言在《理想国》第七卷当中,柏拉图曾经以洞穴的比喻来描述人类知识的本质。

他秉持一贯的想像式对话写着:苏格拉底(以下简称苏):我要你想像下列这个情境,看看人的天性开明或无知到什么程度。

想像有一个地洞,洞穴的开口朝向外面的阳光,但是洞穴本身在地下很长。

在洞穴里有一群从小就被监禁的囚犯,他们的双脚与脖子都被铁链紧紧绑住,以致于只能向前看而不能转头。

在他们背后上方烧着火,在火与囚犯之间有一条走道相通。

这条通道的前端矗立着一堵墙,这堵墙就像是表演皮影戏时,介于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布幕。

再假设这道墙之后有人正在搬运各种束西,包括用木材或石头制造的人形或动物。

很自然的,这些人里有些在谈話,有些沉默不语。

设定好场景后,柏拉图开始描述他想像中的对话:葛乐康(柏拉图的兄长古希腊哲学家,以下简称葛):真是古怪的景象,古怪的囚犯。

苏:这都是依据真实生活描绘出来的,我可以这么回答你。

请你告诉我这些可怜的囚犯,除了火炬的光亮投射在洞穴墙上的影子之外,能不能看见自己或者身边的囚犯?葛:假若这些囚犯沒办法转过头去,那他们怎么能看得见呢?苏:那么,他们看得见在通道上被搬运的那些东西吗?葛:当然不行。

苏:如果他们可以彼此交谈,那么他们会不会认为自己看见的影子就是真实的事物?葛:这是难以避免的。

苏:假如他们面前的墙会反射声音,你认为他们会不会觉得通道上有人说话时,其实是由墙上的影子所说出来的?葛:他们只能这样想。

苏:所以,囚犯们会相信这些物体的影子就是真实的了?葛:这是难以避免的。

这则寓言最后是,有个囚犯逃脱了束縛,逐渐走向充满阳光的洞外世界,他开始能分辨出真实物体与壁上影子的不同,他看到了真实世界的情形,看到太阳的光芒与阳光所形成的阴影,他了解过去在洞穴里的那些影子根本不是真实事物,而他那些被捆绑的囚犯朋友根本不知什么是自由与真实。

于是他回到洞穴里想告诉他同伴外界的情形,结果他竟无法适应洞穴里的黑暗,当他描述外界情形时,竟被取笑他眼睛瞎了,根本沒人相信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柏拉图的洞喻想到的
柏拉图的洞喻说:那些缺乏哲学的人可以比作是关在洞穴里的囚犯,他们只能朝一个方向看,因为他们是被锁着的,他们的背后燃烧着一堆火,他们的面前是一座墙。

在他们与墙之间什么都没有,他们所看见的只有他们自己和他们背后的东西的影子,这些都是由火光投射到墙上来的。

他们不可避免地把这些影子看成是实在的,而对于造成这些影子的东西却毫无概念。

最后有一个人逃了洞穴来到光天化日之下,他第一次看到了实在的事物,才觉察到他此前一直是被影子欺骗的。

如果他是适于做卫国者的哲学家,他就会感觉到他的责任是再回到洞里去,回到他从前的囚犯同伴那里去,把真理教给他们,指示他们出去的路。

但是,他像说服他们是有困难的,因为离开了阳光,他看到的影子还不如别人那么清楚,而在别人看起来,他仿佛比逃出去以前还要愚蠢。

我觉得那个走出来的人想要说服洞穴里的人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无论他用什么办法,语言也好,动作也好,图画也好,任何形式的描述本身就像是墙上的影子,从逃出者这里所传达出的一切都只不过是太阳这个大火炬下的一副更大更美的投影。

对囚犯们而言,相信眼前的黑影,和相信逃出者口中的花花世界并无分别,并且如果他们相信那个更明亮的真实世界,那么他们之前的人生就被否定了而他又被铐在洞里,无力走出去,那么抛弃过去而又得不到未来,他的存在也就面临严峻的挑战。

没有了历史的支撑和希望的指引,人生顿时一片茫然,仅仅孤立地活在当下,这有什么意义呢?
要使洞外的世界变得值得相信,只有让每个囚犯自己走出洞看一看。

但这又是不可能的,从出生时他们就被绑着。

束缚导致愚昧,愚昧使他们屈服于束缚。

并非囚犯们更喜欢洞中的黑影而是他们被锁着,他们没有选择。

而当第一个人获得自由的时候,他很自然地逃了出来,他会逃说明显然他在摆脱束缚之前,早就对眼前的世界有所怀疑了,这时所有的人仍和他在同一状态,所有人都怀疑过,只是在束缚之下,在没有自由的情况下,精神的放飞显得比现实的囚禁更加残酷。

枷锁是什么呢?枷锁是人类自身的局限性,人不是神,人生下来就不是完美的。

灵魂囚禁在肉体之中,而个人又囚禁在社会之中。

人是有限的,人有生老病死,喜怒哀乐,在体能与智能上,人都不是万能的,因而我们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忙于基本的生存,同时也孜孜不倦地追求着知识,学得越多,越发现宇宙的浩瀚,自我的渺小,苏格拉底说:“智慧是自知无知。

”人类是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东西。

人类从兽类进化而来,或者说,人类带着原罪降生世间,肉体这个容器,带着许多不好的东西,贪婪、暴力、懒惰、短暂……对于一头兽来说这些都没什么不对的,相反,这正是它们的生存之道。

而人受到了灵魂的感召,意识到了自己,人类就开始追求真、善、美,追求永恒,想要向着神去靠近。

这就像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与超我,肉体对灵魂有束缚。

由于自身的不足,为了克服无力与无知,人和人聚到一起,形成社会。

社会通过分工,将个人的力量整合起来,变得强大又效率。

但在这一过程之中,个人将自己奉献给了社会,他不再像从前那么独立了,社会给了他生存的保障,但使他遗忘了如何一个人活下去。

孤独是和自我并存的,因为没有人能看到我眼中的世界,没有人能体会我心中的感受,当人与人达成一种共识,其实是通过相同的权衡的办法得出了相同的结果。

坚持自我,也是坚持孤独,放弃孤独,也是放弃自我。

豪猪两难,靠远了可能被冻死,靠近了会扎伤自己。

社会在人从兽类带来的劣根性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枷锁:财富,地位,荣誉……这些东西所威胁的已不再是个体的生存而是个体的存在。

一个社会的制度为我们描绘了它的骨架与经脉,它借此吸
收着每一个个体,包括统治阶层,滋养着自己。

人类总是不断犯矫枉过正的错误。

为了摆脱原始蒙昧的状态而开创文明结成社会,却又过度地将自我投入其中,以至于不断地被同化,就像洞中的人毫无怨言地去接受镣铐和墙上的黑影一样。

那么人类文明几千年来最终所孕育的不过是一只巨大饕餮而已。

我们在阿波罗面前顶礼膜拜,可望太阳所播撒出的理性,而极端的理性使人变得神经质,缺乏人性的温暖。

而当我们同与酒神狄俄尼索斯做作乐时变得放纵沉沦和混乱。

比起西方哲学,我觉得东方的哲学更为亲切暖人。

老子的“小国寡民,无为而治”在我看来要比柏拉图的“亚特兰蒂斯”和谐的多,当然对这种无政府的社会而言,生产力将是一大问题,可能人民将始终与严酷的自然作艰苦的斗争。

但人民的幸福并不与生产力的发达程度成正比。

在我看来当今的世界,来自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压力早就远远大过自然对人类生存的挑战了。

总之我觉得,虽然道家与释家提倡的是“无”与“空”,但是在那样一个宁静祥和的气氛中,连种地的老农都能呼吸到人生天地间的从容,又何必挖空心思追究那些让人迷惘又狂热的深邃思辩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信机08电气二班
080145057 朱佳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