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名家名曲

合集下载

音乐鉴赏教案二:初中八年级上册音乐

音乐鉴赏教案二:初中八年级上册音乐

今天要为大家介绍音乐鉴赏教案二——初中八年级上册音乐精选推荐。

这是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对多首优秀音乐的精选推荐,为初中八年级的学生们带来了更加丰富的音乐体验和更加深入的音乐鉴赏。

在这份教案中,共为学生们精选了20首音乐,涵盖了古典乐、流行歌曲、民族音乐等不同类型,每一首音乐都有其特点和魅力,让学生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多样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古典乐了。

这份教案为学生们推荐了巴赫的《小步舞曲》、贝多芬的《欢乐颂》、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等多首经典作品。

这些曲目体现了古典乐的优雅和严谨,音乐构成严谨,气氛庄重,旋律优美动听,让人沉醉其中。

此外,这份教案也涵盖了流行歌曲。

推荐了许多耳熟能详的歌曲,像是李克勤的《月半小夜曲》、陈奕迅的《一丝不挂》、邓紫棋的《光年之外》等等。

这些歌曲旋律优美动听,歌词内容丰富,情感真挚,与古典乐相比,更加贴近现代生活,也更易于年轻人产生共鸣。

另外,在音乐鉴赏教案二中还有民族音乐。

比如说曲风清新的云南少数民族音乐——《金沙江畔》,舞曲中奏鸟,掀满江风,描绘出自然风光,情感丰富感人;还有广西壮族的音乐——《大海啊,故乡》,朗朗声音中蕴含着浓浓的民族情感,那壮阔的气势,让人震撼心灵。

这份教案的推荐曲目丰富多彩,涵盖了不同的音乐类型和不同的情感,令人能够充分体会音乐的多彩性和魅力。

通过这份教案,学生们可以学会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并更好地理解音乐背后所蕴含的各种情感和文化。

同时,也提升了学生们的欣赏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这份教案是一份完美的音乐学习材料,其推荐的曲目精选,既有古典乐的庄重、流行歌曲的时尚,也有民族音乐的原生态,丰富了学生们的音乐鉴赏体验和文化素养。

相信在这份教案的指引下,学生们会对音乐有更深入的体验和理解,更好地感受这种美妙的艺术语言。

二泉映月-辽海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二泉映月-辽海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二泉映月-辽海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教案所教的曲目是《二泉映月》,该曲是由古琴名家郭宝崑先生改编而成的。

该曲旋律优美,曲调缓慢,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本曲曲中所传达出的意境是在静静地夜中独自思考,也表达出思念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用正确的姿势摆放古琴,学习正确的弹奏技巧和动作;•能够熟练演奏《二泉映月》的曲目;•能够理解曲目的表达性和意境;•能够体验古琴音乐的神韵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内容1.古琴的基本知识:初步认识古琴器材,学习正确的摆放姿势;2.古琴弹奏技法:对于一些基本古琴的弹奏技法(如按、撮、扣、勾等技法)进行初步了解与练习;3.曲目学习:学习《二泉映月》的基本曲式,了解曲曲调子和乐曲形式;4.演奏技巧练习:进行《二泉映月》的手指训练和技巧练习;5.曲目演奏训练:熟悉《二泉映月》曲目,正确理解曲中表达的神韵和情感,进行曲目的演奏和弹奏;6.较高层次上体验曲目及评价:展现曲目的艺术特征、探究曲目及演奏者自身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活动1.古琴的基本知识介绍及演示(5分钟);2.弹奏技法的示范演奏及学习(20分钟);3.认识曲目并学习曲目的基本演奏技能,重点是手指的实践技巧。

(30分钟);4.演奏技巧的练习,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手指的训练,帮助学生熟悉曲目。

(15分钟);5.曲目演奏训练,按照段落进行分别演奏,集体编排,互相交流体会。

(30分钟);6.曲目演奏及体验:学生通过自主发挥,重新排列组成自己的乐曲,发现自己对于《二泉映月》的新的认识和感受。

(30分钟);7.较高层次上体验曲目及评价,通过研讨课发掘曲目表达内涵,在探究过程中标准化评分。

(30分钟)。

五、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知识,向学生示范演奏;2.学生配合老师练习和演奏,教师现场引导;3.学生自主组合乐曲,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曲目;4.研讨课,分组探究和评价学生表现。

六、教学重点•古琴基本知识,正确的摆放姿势及手指掌握练习;•学习《二泉映月》的基本曲式,了解其音乐表达;•进行演奏技巧的练习,并进行曲目演奏编排;•熟悉《二泉映月》曲目,探究其内涵和表达的情感。

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我国不同地域的音乐作品,感受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2. 通过学习音乐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民族音乐1. 歌曲:《茉莉花》、《康定情歌》、《敖包相会》2. 民乐:《二泉映月》、《赛马》第二单元:古典音乐1. 歌曲:《梁祝》、《满江红》、《思乡曲》2. 古典乐曲:《月光奏鸣曲》、《黄河大合唱》第三单元:流行音乐1. 歌曲:《外面的世界》、《海阔天空》、《童年》2. 流行乐曲:《千本樱》、《蓝色多瑙河》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能够欣赏和分析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2. 难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表达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聆听、演唱、演奏、分析、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合音乐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发展和多样性。

3. 注重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练习积极参与度等。

2. 阶段测试:包括歌曲演唱、乐理知识测试、音乐欣赏报告等。

3. 期末考试:包括歌曲演唱、乐理知识、音乐创作等综合素质评价。

六、教学计划第一单元:民族音乐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歌曲《茉莉花》、《康定情歌》、《敖包相会》;民乐《二泉映月》、《赛马》。

第二单元:古典音乐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内容:歌曲《梁祝》、《满江红》、《思乡曲》;古典乐曲《月光奏鸣曲》、《黄河大合唱》。

第三单元:流行音乐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歌曲《外面的世界》、《海阔天空》、《童年》;流行乐曲《千本樱》、《蓝色多瑙河》。

七、教学活动1. 音乐欣赏:让学生聆听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感受其风格和特点。

2. 歌曲学唱:指导学生学唱歌曲,培养他们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名家名曲

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名家名曲

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名家名曲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八年级上册音乐课程,主要内容为学习音乐史上的名家和名曲。

在学习过程中,旨在让学生通过欣赏、分析与比较多种音乐作品,探讨音乐的风格和表现手法,进一步理解音乐在不同时期中的变化和发展,培养对音乐的欣赏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了解音乐史上若干名家及其代表作品•学会对音乐进行分析比较•通过欣赏名曲,加强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教学内容•音乐史上的名家和名曲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学生们观看一段音乐欣赏视频,了解音乐的表现手法和特征。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音乐史上的名家和名曲,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第二步:讲解教师用PPT或黑板向学生讲解音乐史上若干个重要的名家,包括其生平、代表作品及音乐特征等,并请学生分组进行深入探讨、研究。

第三步:比较与分析请学生将几位名家的代表作品进行观赏与听取,进行比较与分析,了解不同名家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同时感受不同时期音乐的变化和发展。

第四步:欣赏与体验教师选择一些著名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体验,进一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

第五步:总结与教学反思教师与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并提出下一节课的内容,以便学生进行预习。

教学评估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诸如专题讨论、观赏听课、笔记整理、作品分析等多种评估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进度。

教学扩展在课后,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和研究,如分析名曲的音乐风格、探究音乐的历史背景等。

同时,可以设置小组展示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音乐感悟和收获。

教学资源•视频欣赏:名曲欣赏视频•展示材料:PPT或黑板板书•研究工具:音乐分析工具、图表制作工具等教学反思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掌握音乐史上的名家和名曲,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分析与比较,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分析能力,并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的思维创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了解音乐的内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第五单元名家名曲(之一)《光明行》教案粤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名家名曲(之一)《光明行》教案粤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粤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元《光明行》教学设计
开创了二胡雄壮音乐的先河。

5.分段聆听:
出示乐谱,播放音频
思考:调式是怎样的?
6.分段聆听:
旋律是怎样进行的?
7.教师播放完整作品,引导学生思考:想想结构是怎样的?
8.教师播放视频,对比探究
9.课堂小结
10.布置作业5.思考调式是怎样的?
回答:阳光、激昂的大调式
6.思考回答:旋律波浪进行,此起彼伏,跌宕人心……
7.完整聆听全曲,想想结构是怎样的?
全曲分为三个部分:A部、B 部、A部
8.欣赏名家演奏《光明行》视频片段,感受、并讨论:它与大家熟悉的二胡作品有哪些不同之处?
9.课堂小结
10.完成作业
课堂小结师:同学们,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
《光明行》的创作中刘天华大胆地借
鉴了西方音乐的创作技巧以及演奏小
提琴的指法、弓法,使音乐旋律既具
有宏大的气势,又具有鲜明的民族音
乐的亲切感,同时也使二胡演奏技巧
得到了发展。

同学们应该学习刘天华
的精神,勇于创新,继承并发扬传统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内容。

对本节课进行总
结的同时对文化
进行理解。

第五单元名家名曲(之一)《惊愕交响曲》教学设计粤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名家名曲(之一)《惊愕交响曲》教学设计粤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分段聆听,学习变奏曲式
在分段零中,分析变奏,跟随音乐律动表现
完整聆听
拓展探究
(用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唱、听、写,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进音乐赏析中来。脉络清晰,语言简洁,有助于学生结构性的掌握本课重点内容。
课堂小结
你体会到”惊愕“的感觉了吗?说一说”惊愕“效果产生的原因?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内容。
2、聆听作品音乐主题,并回答问题
(1)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引导学生从音乐的旋律、节奏、力度以及音色等方面谈感受)
3、学唱音乐主题
(1)展示音乐主题,并介绍学生认识音乐主题中的力度记号(p、pp、ff)。
(2)随琴学唱音乐主题(注意 ♯4的音准) 。
(3)用”beng”模唱音乐主题。
4、完整聆听全曲
难点
能根据不同的变奏进行声势律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小游戏:学生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鼓点(鼓点比较弱)左右律动,当学生完全放松沉浸在鼓点之中时,教师突然来一个强击。
提问:
(1)请问你刚刚有什么感受?(2)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教师:在古典音乐中就有这样的一首由于力度突强而让人感到惊愕作品。
目标
审美感知:能感受海顿交响曲的幽默风趣,认识变奏曲,了解变奏曲的创作手法。
艺术表现:能根据不同的变奏进行声势律动。
创意实践:探究变奏曲的主题变化,能够分析主题变化的具体表现。
文化理解:能喜爱世界经典交响乐作品,拥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人文情怀。
重点
能感受海顿交响曲的幽默风趣,认识变奏曲,了解变奏曲的创作手法。
对本节课进行总结的同时对文化进行理解。
板书

名曲的音乐课教案

名曲的音乐课教案

名曲的音乐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世界名曲。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音乐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欣赏名曲,理解名曲的背景和风格。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感悟音乐的魅力,提升音乐素养。

三、教学准备1.名曲录音带或CD。

2.名曲乐谱。

3.投影仪或黑板。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一首名曲,如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

2.学生闭眼聆听,感受音乐的旋律和氛围。

3.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听后感受,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新课1.名曲欣赏(1)播放名曲《致爱丽丝》,介绍作者贝多芬及其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结构、旋律、节奏和情感。

(3)学生自由发言,分享对这首曲子的理解和感受。

2.名曲分析(1)播放名曲《梁祝》,介绍作者陈钢及其创作背景。

(2)分析曲子中的民族元素和西方音乐的结合。

(3)引导学生关注曲子中的情感表达,理解梁祝的爱情故事。

3.名曲创作(1)播放名曲《春节序曲》,介绍作者冼星海及其创作背景。

(2)分析曲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引导学生感受春节的氛围。

(3)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旋律,体验音乐创作的乐趣。

4.名曲演唱(1)播放名曲《茉莉花》,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演唱技巧。

(2)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歌词和情感。

(3)学生跟唱歌曲,感受歌曲的美妙。

(三)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四)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选择一首名曲进行欣赏,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2.学生尝试创作一段简单的旋律,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欣赏、分析和创作名曲,让学生深入了解了音乐的魅力。

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对音乐的兴趣和审美能力得到了提升。

3.教师在课后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名曲的欣赏方法,提高音乐素养,为今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本节课的教学方式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激发了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梨园金曲》教案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梨园金曲》教案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梨园金曲》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中国传统文化音乐的特点与魅力;2.掌握基于传统音乐风格的演唱技巧;3.大量听取、赏析、感受中国戏曲音乐。

教学内容1.了解中国传统戏曲音乐的发展历程;2.感受兼具戏曲、音乐、舞蹈、美术等元素的魅力;3.学习《梨园金曲》乐曲演唱技巧及唱腔;4.大量听、评析、感受民族音乐的思想内涵。

教学过程第一节:引入学情分析本教材适用于八年级上学期。

学生基本能听懂普通话,能看懂常见的汉字,了解部分生活常识。

各地学生的音乐素养差别较大,大多数学生未接触过传统戏曲音乐。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戏曲音乐的发展,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整体和声、旋律、曲式、制作流程等模式特征。

教学手段项目演示、互动输入、学生讨论、慢放示范、图片介绍、多媒体演示。

教学内容1.引导学生读练习册对《梨园金曲》的文字介绍。

2.展示名角唱段,引发学生对传统戏曲音乐的兴趣,并从整体和声、乐曲旋律、曲式、表演方式等方面解读音乐模式特征。

3.通过对比西方音乐,引领学生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内在逻辑。

第二节:演唱技巧学情分析学生对传统戏曲音乐的掌握较少,需要掌握基本的演唱技巧。

教学目标掌握基于传统音乐风格的演唱技巧,包括节奏制作、声部分析、单调转换等。

教学手段互动讨论、慢放示范、多媒体演示。

教学内容1.解析唱腔特点,引导学生演唱、体会唱腔;2.分析节奏感,引导学生分析唱腔节奏特点,训练节奏感;3.分析声部特点,引导学生掌握声部设置;4.分析单调转换,引导学生掌握唱腔单调转换的技巧。

第三节:听众式赏析学情分析学生音乐素养差别较大,部分学生需要多听多比较,提高感悟能力。

教学目标大量听取、赏析、感受中国戏曲音乐,培养学生听众的意识和情感认知。

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互动讨论。

教学内容1.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戏曲音乐的基本构成要素、表演方式等;2.聆听中国传统戏曲音乐的名家演出及录音,辨析音乐的韵律与节奏、唱法的艺术表现,感受中国戏曲音乐的魅力;3.带着问题和思考走进传统戏曲音乐的感悟世界,引导学生多角度感受中国传统戏曲音乐。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完整版(1)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完整版(1)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三章节:民族器乐欣赏。

详细内容包括《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平湖秋月》等经典民族器乐作品。

2. 第四章节:歌剧与音乐剧。

详细内容包括《卡门》、《猫》、《歌剧魅影》等著名歌剧与音乐剧选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器乐的演奏技巧和艺术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歌剧与音乐剧的认识,拓展音乐视野,提高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民族器乐的演奏技巧和艺术特点的理解;歌剧与音乐剧的剧本解读和音乐欣赏。

2. 教学重点:民族器乐的代表性作品欣赏;歌剧与音乐剧的经典选段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音响、乐器(如二胡、古筝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笔记本、乐器(如口琴、笛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民族器乐作品《春江花月夜》,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第三章节内容,详细讲解《二泉映月》的创作背景、演奏技巧和艺术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上台演示二胡演奏《二泉映月》,其他学生跟随音乐演唱。

4. 例题讲解:分析《卡门》中的著名选段《斗牛士之歌》,讲解歌剧的剧本解读和音乐欣赏方法。

5.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让学生选择一个音乐剧选段进行剧本解读和音乐欣赏,并展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八年级上册音乐教学2. 板书内容:a. 第三章节:民族器乐欣赏《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平湖秋月》b. 第四章节:歌剧与音乐剧《卡门》《猫》《歌剧魅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欣赏并分析民族器乐作品《平湖秋月》,描述其音乐特点和演奏技巧。

b. 选择一个歌剧或音乐剧选段,进行剧本解读和音乐欣赏,写出心得体会。

2. 答案:a. 《平湖秋月》音乐优美、宁静,采用古筝独奏,表现出湖面月光的皎洁。

演奏技巧主要有揉弦、颤音等。

初中八年级音乐教案-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简谱) 春江花月夜-“黄冈杯”一等奖

初中八年级音乐教案-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简谱) 春江花月夜-“黄冈杯”一等奖

《春江花月夜》民族管弦乐合奏授课人:苟欢一、教材分析:《春江花月夜》是由引子、主题乐段、主题的多次变奏及尾声构成的。

这首具有中国特色的变奏曲,每个乐段前面都有一个小标题。

分别为:江楼钟鼓、月上东山、花影层叠、水云深际、渔歌唱晚、回澜拍岸、欸乃归舟、尾声。

二、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使学生了解有关的音乐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和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2.了解中国传统音乐“鱼咬尾”、“换头合尾”的结构特点。

3.背唱〈〈春江花月夜〉〉的主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特点:换头合尾。

2.能否感受“春江花月夜“的音乐意境。

教具:多媒体、电子琴等。

四、教学过程:播放中国古曲《十面埋伏》,请同学们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知道刚才播放的乐曲曲名吗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准确。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它有着丰富的艺术创造和健康的审美观念,特别强调艺术作品文与质的和谐,情和理的统一。

它的文学精髓不仅渗透在诗、词、散文和字中间,同样也渗透在我国的古典音乐中。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民族管弦乐队演奏的古曲《春江花月夜》,看看同学们能从中感悟到一些什么【课件演示】1、向学生展示写有《春江花月夜》标题的页面。

《春江花月夜》作品简介:《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古典音乐名曲中的名曲,是中国古典音乐经典中的经典。

乐曲以优美流畅的旋律,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在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

2、这首乐曲共分为8段,人们遵循中国古典标题音乐的传统,为每一段加了一个富于诗意的小标题。

(出示音乐结构图)3、下面请同学们初次聆听《春江花月夜》前三段音乐,并思考下面几个问题,听完后谈谈音乐带给你的感受:(先分组讨论,再全班自主发言)。

a.音乐带给的大家的是怎样的情绪b. 你联想到了什么c. 乐曲的意境是通过什么途径来表达的呢d. 在乐曲中多次出现了哪些中国民族乐器小组一回答:乐曲带给我们典雅、优美、抒情,给人以恬静安谧、令人陶醉的心情。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全册完整版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全册完整版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音乐与生活1.1 音乐的魅力1.2 生活中的音乐2. 第二章:民族音乐2.1 中国民族音乐概述2.2 外国民族音乐概述3. 第三章:音乐家与名作3.1 巴赫与莫扎特3.2 贝多芬与柴可夫斯基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提高对我国及世界民族音乐的认识。

3. 通过学习音乐家与名作,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民族音乐的特点及其分类,古典音乐名作的欣赏。

2. 教学重点:音乐与生活的联系,音乐家的生平与创作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钢琴、黑板、PPT等。

2. 学具:音乐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引言:通过实际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举例说明音乐在生活中的应用。

(2)介绍民族音乐的特点及分类,播放代表性作品,让学生感受不同民族音乐的风格。

(3)讲述音乐家的生平与创作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名作的背景及内涵。

3. 例题讲解:针对重难点内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详细讲解。

4.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 内容:(1)音乐与生活的关系(2)民族音乐特点与分类(3)音乐家与名作介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音乐与生活的关系。

(2)举例说明民族音乐的特点及分类。

(3)介绍一位你喜欢的音乐家及其名作。

2. 答案:(1)音乐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处处都有音乐的身影,如电影、电视剧、广告等。

(2)民族音乐分为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等,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各异,如我国的京剧、昆曲,印度的拉格音乐等。

(3)示例:贝多芬,德国作曲家,代表作有《第九交响曲》、《月光奏鸣曲》等。

八上名家名曲中国系列

八上名家名曲中国系列
音乐播放器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演唱《送别》,什么时候的歌曲?词曲作者?
提问
回答问题
集中注意力,引领学生回到“学堂时代”
讲授新课
中国办学堂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பைடு நூலகம்学堂音乐简介
踊跃的说出自己的答案
学生活跃的课堂思维有助于课堂的愉悦氛围
1、讲解《春游》:文辞秀丽,富有诗意,原是一首诗,填曲成为歌曲的。
四句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
认真的聆听、感受音乐
学生听、赏、感受
分析曲式结构:复三部曲式。
A B A·
有助学生快速学唱歌曲,更深一层地理解歌曲
让学生感受歌曲中不同段落中的叹息、含蓄、激动、沉吟的情感
了解本曲风格。
了解二胡的特点和此曲含义。
本课小结
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名家名曲,了解了中国早期“学堂乐歌”创始人李叔同等四位音乐家及其作品,让学生从近代音乐史的角度看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状况,学会了演唱《春游》。
课题
名家名曲——中国系列
教学内容分析
通过介绍中国早期“学堂乐歌”创始人李叔同等四位音乐家、作曲家的作品,让学生从近代音乐史的角度看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状况,在学唱及赏析这个时期作品的过程中,了解前辈为振兴中华,摆脱贫穷落后进行的奋斗
学生学情分析
懂得基本的乐理知识。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演唱《春游》,欣赏《问》、《光明行》等几首歌曲。
过程与方法
先进行讲解,然后学唱、欣赏歌曲,分析曲式结构。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介绍中国早期“学堂乐歌”创始人李叔同等四位音乐家、作曲家的作品,让学生从近代音乐史的角度看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状况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 乐曲五首 主课件配套教案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 乐曲五首 主课件配套教案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 乐曲五首主课
件配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五首乐曲的演奏历程及相关知识
2. 发掘学生音乐潜能和创新能力
3. 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和欣赏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表现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五首乐曲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
2. 如何通过音乐表达情感
3. 协作与表现的平衡
三、教学方法
1. 观看相关视频资料,研究有关演奏技巧及历史背景
2. 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演奏,提供指导和帮助
3. 小组合作进行音乐表达并进行互动交流
四、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五、教学步骤
导入
- 介绍“五首乐曲”并分发训练材料。

视频研究
- 学生们一起观看视频并了解乐曲的背景和演奏技巧。

乐曲演奏
-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合作演奏五首乐曲。

音乐表达
- 学生小组合作进行音乐表达和互动交流。

总结
- 对这次课程进行总结,回答学生的问题并展示优秀作品。

六、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课程,学生们在听、说、读、写等多方面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同时,在协作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现意识。

音乐不仅是美好的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在实践中感受音乐,展示自我,扩展自我,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今夜无人入睡-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今夜无人入睡-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今夜无人入睡-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及要求1.了解曲子的历史背景、创作特点以及歌曲的歌词含义。

2.掌握曲子的基本节奏和旋律,能够唱出整个曲子。

3.增强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审美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曲子的歌词含义及情感表达。

2.掌握曲子的复杂的节奏变化和旋律演绎。

3.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认识音乐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1. 歌曲介绍《今夜无人入睡》是中国著名作曲家黄自刚先生创作的一首歌曲。

曲子风格独特,旋律婉转悠扬,歌词深情而又含蓄。

此曲由深圳市合唱团演唱,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合唱”。

2. 曲子分析曲子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旋律安静悠扬,描绘大自然的寂静和宁静;第二部分音乐风格转变,速度加快,旋律跳跃,表现人们担心和惊慌的心情;第三部分曲子反复演绎歌曲的主旋律,歌声渐次减弱,淡出乐曲。

3. 歌曲歌词{%raw%} 今夜无人入睡,落叶似纷飞. 疏窗扉,铁马寂穹微. 老屋徘徊芳草香,浓区牵良才. 思悠悠,难诉凄凉意. {%endraw%}4. 演唱方式教师可根据曲子的特点和歌曲要求,进行分声部合唱或单独演唱。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练习基本的节奏和旋律演绎。

本教案以三个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歌曲介绍1.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夜无人入睡》的历史背景及创作特点。

2.引领学生分析曲子的音乐结构、节奏变化和歌词的表达意义。

3.播放他人演唱的录音,引导学生听歌,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

4.鼓励学生将听觉感受进行简单的表述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感性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练习演唱1.教师向学生讲解曲子的节奏特点和重点演唱部分。

2.对学生进行分声部合唱或单独演唱的训练。

3.练习音高与节奏的配合,加深对曲子的理解。

4.通过教师和同学的评价,鼓励学生相互借鉴和交流,提高演唱质量。

第三课时:合唱演出1.学生进行集体排练,加强各声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2.教师适当指导和引导学生,深化对曲子的理解。

翻身农奴把歌唱-苏少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翻身农奴把歌唱-苏少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翻身农奴把歌唱-苏少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背景介绍《翻身农奴把歌唱》是中国著名作曲家冼星海根据陕北民歌创作的历史歌曲,这首歌曲一经推出便成为广为传唱的经典名曲。

该曲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精神和新生活的奋斗精神,成为代表中国农村的革命歌曲之一。

而苏少版八年级音乐上册,也通过对这首经典歌曲的传唱和解析,旨在让学生通过音乐,秉持核心素养,理解中国近代史和文化传承。

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通过《翻身农奴把歌唱》这首经典歌曲的学唱、学习和再创作等活动,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近代史中的农村组织和社会问题,并学会了解音乐如何通过传唱和传承表达历史内涵。

2.通过音乐学习,提高学生对文化传承、美学领悟等核心素养的把握,锻炼他们的音乐素养和情感鉴赏能力。

3.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通过歌曲唱和说的过程,促进他们的语言表达和语言理解能力。

4.学会通过合唱和团队协作去完成任务,并展现对艺术的理解和创造。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普及《翻身农奴把歌唱》歌曲的知识和练唱技巧,让学生学会欣赏和传承经典歌曲,领悟中国农民阶级反抗斗争的精神和新生活的奋斗精神。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翻身农奴把歌唱》歌曲的历史遗产和文化传承内涵,让他们能发扬传统文化,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教学过程1.预习环节:让学生听一遍《翻身农奴把歌唱》歌曲,并用感性印象记下自己听完后的感受。

2.引入环节:教师通过教学视频、图片等形式,介绍《翻身农奴把歌唱》歌曲的历史背景、创作背景和歌曲内涵。

3.学唱环节:让学生通过对歌曲歌词的学习和练习考核、对歌曲的听力考核等方式,学习歌曲所在的主旋律的练唱方法和技巧。

4.合唱环节:将学生分成不同组别,让他们自行练习各自的歌曲部分,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合唱完整版《翻身农奴把歌唱》。

5.表演环节:让学生在家里或在学校的大礼堂等场合,进行歌曲演唱,最好能够邀请学校领导或社会团体等重要人物到场观看演出。

6.创意环节:要求学生在《翻身农奴把歌唱》的音乐和歌曲基础上,自行创造相关的音乐作品,比如改编歌曲、创作歌词、编曲、合唱等等。

花城版八年级上册全册音乐教案

花城版八年级上册全册音乐教案

歌曲《伟人-孙中山》、粤曲《荔枝颂》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伟人-孙中山》,让学生了解我国伟人孙中山,并启发学生爱伟人,爱珠江,爱祖国的情怀。

2、通过音乐情景的学习,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唱歌曲《伟人——孙中山》,二声部合唱练习,通过歌曲的学习了解孙中山的相关事迹。

三拍子感觉的巩固与复习。

3、通过欣赏粤曲《荔枝颂》,让学生初步感知广东粤曲的特点,萌发对粤曲的兴趣和对粤曲艺术家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地方文化的情感。

4、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音乐情绪,激发学生用体态动作去尝试粤曲表演。

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歌曲《伟人-孙中山》引入:世上有三种人:一为先行者、二是墨守中道的人、三是落后者,而先行者往往要付出代价,甚至牺牲,但他们为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20世纪中国的一位先行者——孙中山。

2006年中共中央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胡锦涛讲话:“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一生不懈奋斗,始终坚韧不拔;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

”那我们就通过此课一起走进这位时代的伟人。

看视频,学生简介孙中山人生历程:立志求学、致力革命、创建民国、讨袁护法、伟大转变、巨星陨落。

以孙中山先生的3大历史时段,概括总结孙中山历史轨迹。

1、听中设问。

播放歌曲《伟人-孙中山》旋律。

提问:这首旋律美不美?教师讲解:美的音乐有其美的内涵,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蕴涵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2、讲故事。

教师播放课件《伟人-孙中山》,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与方式讲述孙中山少年时代,青年时代以及致力于民主主义革命的故事,让学生懂得孙中山是我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

伟人孙中山是广东的骄傲。

3、范唱。

在歌曲的教学中,教师尤其要重视范唱。

2021年八年级音乐 名曲览胜教案 湘教版

2021年八年级音乐 名曲览胜教案 湘教版

2021年八年级音乐名曲览胜教案湘教版1.独奏曲的神韵(1)月光奏鸣曲(2)思乡曲(3)小步舞曲2.交响乐的魅力(1)蓝花花的故事(2)蜜蜂过江教学目标:1、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能专注地听、赏音乐,并能用恰当语言表达自己体验到的感受。

2、能根据所欣赏的音乐进行丰富的联想,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共同讨论探究解决问题。

3、能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相关资料,进行开放性学习。

教学重点:1、欣赏并感受《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春节序曲》。

2、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相关资料。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脑教学系统(要能上互联网),多媒体电脑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1、学生分成四个方阵,进行名曲知识竞赛。

2、设问:你听过这些乐曲吗?你能说出其中几首乐曲的标题?3、(课件)播放《名曲联奏》。

4、学生分组讨论,并选派代表回答。

(1)、《献给爱丽斯》贝多芬(2)、《思乡曲》马思聪(3)、《四小天鹅舞曲》柴科夫斯基(4)、《土耳其进行曲》莫扎特(5)、《二泉映月》华彦均(6)、《命运交响曲》贝多芬(7)、《梁祝》何占豪陈钢三、欣赏体验:刚才我们听到的都是世界名曲,你们喜欢吗?遗憾的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只能听到乐曲的片段,下面让我们来听两首完整的音乐作品好吗?(一)《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

1、你们曾经学过一篇课文,讲述贝多芬如何创作《月光奏鸣曲》,还记得吗?2、(课件)播放《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

(课件)同步播放作品简介:贝多芬(1770-1827)的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作于1801年。

第一乐章持续的慢板,升c小调,2/2拍子,三段体,为奏鸣曲形式的幻想性的、即兴性的柔和抒情曲。

一反钢琴奏鸣曲的传统形式,贝多芬在本曲的首乐章中运用了慢板。

关于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说一天傍晚,贝多芬散步时路过一个陋室,里面传来阵阵琴声,他推门进去,看到一位盲眼少女在弹琴,月光洒满了小屋,令贝多芬灵感大发,写下了此作。

音乐初二上花城版第四单元名家名曲教案

音乐初二上花城版第四单元名家名曲教案

音乐初二上花城版第四单元名家名曲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介绍中国早期“学堂乐歌”创始人李叔同等四位音乐家的作品,让学生从近代音乐史的角度了解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状况2、通过观赏学习欧洲巴罗克时期的优秀音乐作品,让学生广泛接触与了解古今中外的名家名曲,力图全方位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学内容:1、观赏李叔同,萧友梅,赵元任,刘天华等音乐家的艺术作品2、观赏亨德尔和巴赫,海顿,莫扎特的音乐作品教学安排:1、重点:观赏学唱20世纪初中国音乐作品,了解前辈为振兴中华摆脱贫困落后进行的奋斗2、难点:通过观赏了解巴罗克时代的音乐风格3、课时安排:六课时教材分析:1、李叔同〔1880年-1942年〕浙江平湖人,出身于清朝进士、盐商的家庭。

1905——1910年间在日本东京学西洋绘画和音乐,归国后,在浙江两极师范、南京高等师范等学校任绘画、音乐教员。

创作歌曲有《春游》、《早秋》等,并引进外国歌曲予以填词作为教材,对中国早期的艺术教育具有启蒙意义。

2、萧友梅〔1884~1940〕字思鹤,又字雪朋。

原籍广东香山〔今中山县〕,现代音乐教育家。

童年随父亲寓居澳门。

早年在日本、德国学习音乐。

在日本时,曾参加同盟会,掩护过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

1920年回国后,先在北京主持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和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同时组织了我国第一支管弦乐队,自任指挥。

1927年,在蔡元培的支持下,他到上海创办国立音乐院〔后改称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毕生从事高等音乐教育,为中国现代音乐的进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萧友梅的作品要紧写于二十年代,有一百余首歌曲和其它体裁的作品。

1922年出版的歌曲集《今乐初集》和次年出版的《新歌初集》,是我国最早的两本作曲家个人的创作专集。

其中艺术歌曲《问》曾在学生和知识分子中广泛流传。

此外,《南飞之雁语》、《女子体育》、《落叶》、《踏歌》等篇都在当时留下一定妨碍。

他还创作了一些有妨碍的爱国歌曲,如《五四纪念爱国歌》、《国耻》、《国民革命歌》等。

民间音乐家阿炳-西南师大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民间音乐家阿炳-西南师大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民间音乐家阿炳-西南师大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民间音乐家阿炳及其代表作品的基本情况。

2.通过听、演奏和表演,欣赏民间音乐风格的特点,提高音乐素养。

3.学习《二泉映月》的曲式和演奏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民间音乐家阿炳及其代表作品的基本情况。

2.学习《二泉映月》的曲式和演奏技巧。

三、教学难点1.熟练掌握《二泉映月》的演奏技巧。

2.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

四、教学过程课前导入通过播放阿炳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民间音乐的风格,了解阿炳及其音乐作品的基本情况。

第一部分:阅读阿炳的生平及其音乐代表作品1.教师简要介绍阿炳的生平和创作经历,介绍《二泉映月》的背景和曲式。

2.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阅读或阅读部分,了解阿炳的生平及其音乐代表作品。

第二部分:学习《二泉映月》的曲式和演奏技巧1.教师现场演奏《二泉映月》,带领学生感受和理解曲式和演奏技巧。

2.教师简要介绍《二泉映月》的曲式和演奏技巧,带领学生理解曲调和节奏,了解演奏技巧及其要领。

3.学生分组学习,先通过模仿教师演奏,逐渐掌握《二泉映月》的演奏技巧。

4.学生分组演奏《二泉映月》,互相学习,共同完善表现。

第三部分:演奏表演1.学生自由组合演奏《二泉映月》。

2.选出优秀的表演进行汇报。

五、教学评价1.通过学习《二泉映月》和阅读阿炳的生平,让学生了解并欣赏民间音乐,提高音乐素养。

2.教师在课后进行评价和巩固,创设多种情境,强化学生的印象和理解,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六、板书设计民间音乐家阿炳阿炳的生平和创作经历阿炳的代表作品《二泉映月》的曲式《二泉映月》的演奏技巧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较高。

通过阅读阿炳的生平和创作经历以及学习《二泉映月》的曲式和演奏技巧,学生们能够较好地理解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提高了音乐素养,培养了音乐表现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个别学生基础薄弱,表现不够出色,需要在课后进行个别巩固和辅导。

民间音乐家阿炳-西南师大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民间音乐家阿炳-西南师大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民间音乐家阿炳-西南师大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民间音乐家阿炳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2.学习分析阿炳的音乐风格和特点;3.通过演唱/演奏阿炳的经典曲目,加深对民间音乐的认知;4.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其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阿炳的生平及代表作品阿炳(1893年-1953年),是中国著名的民间音乐家,因其出色的琵琶技艺和传统古典曲目的演奏而闻名于世。

他最出色的作品是《二泉映月》,这首曲子已成为琵琶经典之作,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2. 音乐风格和特点分析阿炳的音乐风格独具特点,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其具体特点如下:•运用古老的琵琶演奏技巧,酷爱音乐艺术,较注重琴艺的修养;•擅长演奏传统曲目,如古琴曲、民乐曲、戏曲曲、小提琴曲等;•擅长大幅度起伏的音乐结构,以及较长的琴音来表达音乐情感。

3. 经典曲目演唱/演奏本课教学重点是阿炳最著名的曲目《二泉映月》,通过演唱/演奏,了解其音乐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讲解。

三、教学步骤1. 了解阿炳的生平及代表作品通过教师介绍或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阿炳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并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 分析阿炳的音乐风格和特点让学生通过聆听经典曲目,感受阿炳的音乐特点,并进行分析和讲解。

3. 欣赏《二泉映月》通过教师演示或播放录音,让学生欣赏阿炳的经典作品《二泉映月》,感受其音乐情感。

4. 演唱/演奏《二泉映月》让学生分组,进行合唱或乐器演奏,并进行分析和讲解。

可以要求学生表现曲目中的情感,增强演唱/演奏的感染力。

四、教学反思通过阿炳的经典曲目《二泉映月》的演唱/演奏和阐述,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民间音乐家阿炳的音乐风格和特点,从而培养学生对民间音乐的浓厚兴趣和热爱,提高其音乐素养。

同时,本课教学也可以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文化自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名家名曲
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中国早期“学堂乐歌”创始人李叔同等四位音乐家的作品,让学生从近代音乐史的角度了解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状况
2、通过欣赏学习欧洲巴罗克时期的优秀音乐作品,让学生广泛接触与
了解古今中外的名家名曲,力图全方位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学内容:
1、欣赏李叔同,萧友梅,赵元任,刘天华等音乐家的艺术作品
2、欣赏亨德尔和巴赫,海顿,莫扎特的音乐作品
教学安排:
1、重点:欣赏学唱20世纪初中国音乐作品,了解前辈为振兴中华摆
脱贫困落后实行的奋斗
2、难点:通过欣赏了解巴罗克时代的音乐风格
3、课时安排:六课时
教材分析:
1、李叔同(1880年-1942年)浙江平湖人,出身于清朝进士、盐商的
家庭。

1905——1910年间在日本东京学西洋绘画和音乐,归国后,在
浙江两极师范、南京高等师范等学校任绘画、音乐教员。

创作歌曲有《春游》、《早秋》等,并引进外国歌曲予以填词作为教材,对中国
早期的艺术教育具有启蒙意义。

2、萧友梅(1884~1940)字思鹤,又字雪朋。

原籍广东香山(今中山县),现代音乐教育家。

童年随父亲寓居澳门。

早年在日本、德国学习音乐。

在日本时,曾参
加同盟会,掩护过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

1920年回国后,先在北京
主持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和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同时
组织了我国第一支管弦乐队,自任指挥。

1927年,在蔡元培的支持下,他到上海创办国立音乐院(后改称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毕生从
事高等音乐教育,为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萧友梅的作品主要写于二十年代,有一百余首歌曲和其它体裁的作品。

1922年出版的歌曲集《今乐初集》和次年出版的《新歌初集》,是我
国最早的两本作曲家个人的创作专集。

其中艺术歌曲《问》曾在学生
和知识分子中广泛流传。

此外,《南飞之雁语》、《女子体育》、
《落叶》、《踏歌》等篇都在当时留下一定影响。

他还创作了一些有
影响的爱国歌曲,如《五四纪念爱国歌》、《国耻》、《国民革命歌》等。

3、赵元任(1892~1982)语言学家。

赵元任出版的歌集有《新诗歌集》、(1928)、《儿童节歌曲集》(1934)、《晓庄歌曲》(1936)、《民众教育歌曲集》(1939)、《行知歌曲集》和《赵元
任歌曲集》(1981)。

1987年在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贺绿汀提议并推动下,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了五线谱版的《赵元任音乐作品全集》(由
其长女、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赵如兰编辑),收有歌曲八十三首、编配
合唱歌曲二十四首、编配民歌十九首、器乐小品六首,总计一直32首
作品。

刘半农,名复,原名寿彭,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
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

1924年写成《四声实验录》,第一次
给四声以科学说明。

1925年初完成《汉语字声实验录》和《国语运动史》两篇论文,获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

《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1925年度康士坦丁伏尔内语言学专奖。

4、刘天华(1895-1932),江苏江阴人。

原名寿椿,刘半农二弟,中
国现代民族音乐事业的开拓者,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中国现代
民族音乐的一代宗师。

他是民族乐器的革新者,第一次将二胡、琵琶
的表现力达到前所有的境地。

他在我国音乐第一个沿用西方五线谱记
录整理民间音乐,不但创作了《病中吟》、《良霄》、《空山鸟语》、《光明行》等不朽名曲,而且培养了大批二胡、琵琶传人。

5、德国作曲家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1685—1759), 亨德
尔一生勤奋创作,写有歌剧46部,清唱剧32部,大合唱100部,以
及篇卷浩繁的其他声乐、器乐作品。

他的代表作是选用宗教题材写作
的清唱剧。

如:《弥赛亚》、《参孙》、《以色列人在埃及》、《扫罗》等。

器乐作品中的大协奏曲,以及组曲《水上音乐》、《焰火音乐》等,充满了动人的世俗生活气息。

亨德尔死后荣誉更高。

1784年为纪念他百岁诞辰,全欧洲都举行纪念会。

1791年,在伦敦举行的又一次纪念会上。

海顿面对千人,含泪说道:“他是我们一切人的老师”。

6、巴赫(1685—1750),德国的古典作曲家。

巴赫在创作中除未涉足
歌剧外,几乎包罗了音乐中的所有体裁。

他写有二百余部宗教及世俗
大合唱、多部宗教的《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以及《平均律钢琴曲集》、《古钢琴曲集》、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四首《乐队组曲》和大量的管风琴曲。

巴赫创作以复调手法为主民构思严谨,感情内在,并在使用德国民族
音乐基础上,广泛汲取尼德兰、法国、意大利等国音乐素养,使其创
作对欧洲音乐发展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7、海顿(1732——1809),奥地利作曲家。

海顿的音乐创作包括各类
音乐体裁。

其中以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最为杰出。

他共创作交响曲一
百零八部,弦乐四重奏八十三部,很多作品至今仍广为流传。

海顿把
交响曲固定为四个乐章的形式,并在配器上形成较为完整的管弦乐队
的编制原则,为后来交响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人民常尊海顿为
“交响曲之父”。

海顿作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
品旋律动人,富有民间气息而获人们喜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