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法》-讲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教学法》讲义
SYLLABUS
CONTENTS
一、外语学习论 6课时
二、外语教学法流派介绍 6课时
三、《新课标》解读 3课时
四、任务型教学理论与实践 3课时
五、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2课时
Course Requirements:
1.attendance (30%)
2.class performance(10%)
3.final exam(60%)
主要参考资料:
1、张正东:《外语教育学》。科学出版社,1999年。
2、张正东、李少伶:《英语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3、张正东、杜培俸:《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原理与模式》。科学出版社,1998年。
4、胡春洞:《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5、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6、胡春洞、戴忠信:《英语阅读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7、高兰生、陈辉岳:《英语测试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8、聂希庸、曹宝健:《中学英语教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
9、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10、田式国:《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11、宋桂月、金莺:《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2、鲁子问:《中小学英语真实任务教学实践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
13、梁祝、卢福波:《小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14、程可拉、刘津开:《中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理念与教学示例》。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
15、张玲棣:《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16、于勇:《中小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
17、顾曰国:《英语教学法》(上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
18、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19、王蔷:《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0、肖惜:《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21、罗少茜:《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
22、Carol MORGAN and Peter NEIL:Teaching Modern Foreign Languages.Kogan Page,2001年。
23、Adrian Doff: Teach English A training course for teachers TRAINER’S HANDBOOK
24、Alan Pritchard: Ways of Learning. David Fulton,2005年。
第一讲:外语学习论
教学目的:1、了解人学习语言的机制和原理。
2、了解心理学、哲学、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第一讲外语学习论
20世纪80年代之前,人们研究“Teaching”,之后转向了“Learning”。影响最大的学科有以下四个:心理学、哲学、语言学、环境学。
一、心理学的影响
心理学对语言学习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个阶段:
1.行为主义心理学(Behaviorism)
“S-R”理论:“S”是指“Stimulus(刺激)”,“R”指“Response(反应)”,这种理论即“刺激反应论”。
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行为主义的发展可以被区分为早期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和新的新行为主义。早期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等,新的新行为主义则以班杜拉为代表。
行为主义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代表人物是华生和斯金纳。它一反传统心理学,而主张对人的意识进行研究的观点;主张心理学不应只是研究人脑中的那种无形的橡"鬼火"一样不可捉摸的东西--意识,而应去研究那种从人的意识中折射出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东西,即人的行为。他们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乎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其强度有大有小。他们认为,具体的行为反应取决于具体的刺激强度,因此,他们把"S----R"(刺激一反应)作为解释人的一切行为的公式。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就在于发现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联系,这样就能根据刺激而推知反应,反过来又可通过反应推知刺激,从而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
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
行为主义理论的三大著名实验:
Thondike(桑代克)(1874-1949),美国心理学家。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先驱,是联结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动物心理学的鼻祖,另外他还创建了教育心理学,他与吴伟士共同研究学习迁移,并设计了心理测验,为美国教育测验运动的领袖之一,被誉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
著名的迷笼实验------饿猫取食
将饿猫关入笼中,笼外放一条鱼,饿猫急于冲出笼门去吃笼外的鱼,但是要想打开笼门,饿猫必须一气完成三个分离的动作。首先要提起两个门闩,然后是按压一块带有铰链的台板,最后是把横于门口的板条拨至垂直的位置。经观察,猫第一次被放入迷箱时,拼命挣扎,或咬或抓,试图逃出迷箱。终于,它偶然碰到踏板,逃出箱外,吃到了食物。在这些努力和尝试中,它可能无意中一下子抓到门闩或踩到台板或触及横条,结果使门打开,多次实验后,饿猫的无效动作越来越少,最后一入迷笼就会立即以一种正确的方式去触及机关打开门。桑代克记下猫逃出迷箱所需时间后,即把猫再放回迷箱内,进行下一轮尝试。猫仍然会经过乱抓乱咬的过程,不过所需时间可能会少一些,经过如此多次连续尝试,猫逃出迷箱所需的时间越来越少,无效动作逐渐被排除,以致到了最后,猫一进迷箱内,即去按动踏板,跑出迷箱,获得食物。根据实验,可以画出猫的学习曲线。
桑代克把猫在迷笼中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排除错误最终学会开门出来取食的过程称为尝试错误学习,并提出了学习的“尝试-错误”理论。
Skinner(斯金纳)白鼠实验
斯金纳用动物做实验的装置称为斯金纳箱(Skinner box)。该装置是一种特殊条件的控制箱。箱内隔光、隔音,并装有自动控制和记录的光、声系统及一套杠杆和喂食器。只要在箱内按下杠杆,喂食器就自动供给食丸。在进行实验时,首先调试好实验装置,保证白鼠偶尔按压杠杆后即可获得一粒食丸。开始白鼠进入箱里时到处乱跑并向四周攀附,当它偶然触压杠杆时可以得到一粒食丸,在几次偶尔的按压杠杆后,白鼠会频繁地按压杠杆,每次都获得一粒食丸。食物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