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讲课教案
《草房子》阅读指导课教案详案
![《草房子》阅读指导课教案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7d2556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e6.png)
《草房子》阅读指导课教案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第九册,以《草房子》为阅读材料,详细内容涵盖小说的全文阅读及深度解析。
具体章节为:第一章“男孩桑桑”,第六章“红瓦”,第十一章“艾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草房子》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体会小说的主题思想。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与分析能力。
3. 引导学生感受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特点,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重点:阅读理解与分析能力的培养,审美情趣的引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用《草房子》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草房子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小说背景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a. 展示草房子图片,让学生谈谈对草房子的印象。
b. 提问:你们知道草房子是哪部小说的吗?小说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2. 阅读引导:a. 让学生自主阅读第一章“男孩桑桑”,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
3. 例题讲解:a. 以第六章“红瓦”为例,分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b. 以第十一章“艾地”为例,讲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4. 随堂练习:a. 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分析小说中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
b.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教师点评指导。
5. 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阅读理解与分析能力的培养。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草房子》阅读指导2. 主要人物:桑桑、细马、纸月、杜小康3. 环境描写:草房子、油麻地、红瓦、艾地4. 主题思想:成长、亲情、友情、坚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你分析小说中桑桑、细马、纸月、杜小康等人物的性格特点。
b. 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小说主题思想的理解。
2. 答案:a. 人物性格特点分析示例:桑桑勇敢、善良、乐观;细马聪明、独立、敏感;纸月温柔、内向、善良;杜小康坚韧、担当、善良。
《草房子》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讲课教案
![《草房子》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讲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0958eb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49.png)
《草房子》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讲课教案【导语】《草房子》是中国现代作家鲁迅的长篇小说,是他创作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巅峰之作。
通过本书的阅读,不仅可以了解鲁迅的思想和文学风格,也可以深入探讨人性、社会问题以及个体与集体关系等诸多主题。
本教学设计将以整本书的阅读为基础,通过导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作品中所涉及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1. 了解《草房子》的作者、主要人物和背景;2. 分析小说的结构和风格;3. 探讨小说中所体现的思想和主题;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小说的结构和风格,探讨小说中所体现的思想和主题。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准备】1. 课前阅读整本书,并做好导读材料的准备;2. PPT或黑板、粉笔等教具;3. 分组讨论的工作安排。
【四、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草房子》的封面或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引入话题,与学生进行互动对话。
例如:“你们听说过《草房子》这本书吗?它是什么样的作品?”【整体导读】1. 向学生介绍《草房子》的作者鲁迅,简要介绍其生平和作品特点。
2. 分析小说的整体结构,包括章回体和叙事层次等方面,并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叙事方式对于表达主题的作用。
3. 通过提问和学生的回答,引发对小说中人物性格、行为动机等方面的思考和讨论。
4. 引导学生探讨小说中的主题和思想,结合具体情节和对话,深入解读小说所揭示的社会问题、人性困境等。
【分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讨论一个章节或重要段落,概括讨论结果并进行展示。
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人物性格是否合理,事件的发展是否合乎逻辑等,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与讨论。
【总结归纳】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草房子》这部作品的重要性和价值。
2. 鼓励学生对于书中所涉及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品的主题和思想。
2024年【教案】《草房子》导读课教案
![2024年【教案】《草房子》导读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e070d5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83.png)
2024年【教案】《草房子》导读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第九册《草房子》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四单元的自然灾害主题,通过讲述一个小女孩在草房子里度过自然灾害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团结互助的品质。
具体章节为第四单元第14课。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房子的特点,感受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体会主人公的勇敢、坚强、善良品质。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关爱他人,增强团结互助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体会主人公的勇敢、坚强、善良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房子的特点,感受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灾害的图片,让学生谈谈对自然灾害的认识,进而引入课题。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草房子的特点,感受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 课堂讲解:a.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b. 讲解草房子的结构、特点,让学生了解草房子的优点和不足。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典型句子,让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分析其他人物性格,并进行交流分享。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1. 《草房子》2. 内容:a. 草房子的特点b. 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c. 人物性格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b. 分析课文中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
c. 谈谈自己如何在生活中关爱他人,体现团结互助的精神。
2. 答案:a. 草房子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易损坏、保暖性能差。
b. 参见课堂讲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应及时反思教学方法、课堂氛围等方面的问题,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草房子整本书阅读教案(优秀范文5篇)
![草房子整本书阅读教案(优秀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ac94ed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94.png)
草房子整本书阅读教案(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草房子整本书阅读教案草房子》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1.交流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3.感受作品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作品的人文魅力。
教学重点:感受作品中人物形象,指导学生学会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表达的角度运用停顿阅读的方法阅读文学作品。
教学过程:一、交流导入同学们,我们读《草房子》有一段时间了,你喜欢这本书吗?为什么?用简要的语言来概括地谈一谈你读完这本书后的感受?二、指导略读方法1、老师想了解一下,《草房子》这么厚的一本书,你一开始是怎样快速地了解这本书的?(读封面、读作者简介、读提要、读目录、读导读)2、师:这就是初读一本书时的整体把握(课件出示):翻书,通过看封面、作者、故事简介和序言、目录等,了解一本书最基本的内容。
3、在读《草房子》的时候,读到哪里最让你感动?4、的确,《草房子》催人泪下、撼动人心,令阅读它的人感动不已。
老师读的时候,我的脑海中还久久出现书中那感人的一幕幕画面和那一串串纯美的文字。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纯美而温馨的草房子。
三、品味作品,指导阅读方法在草房子里,生活着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
给你一段文字,你能猜出他们是谁吗?课件出示:全班交流1、她有着乡下孩子少有的灵气和书卷气,却没有一点点傲气,她丝毫也不觉得她比其他孩子有什么高出的地方,一副平平常常的样子。
她让油麻地小学的老师们居然觉得,她大概一辈子都会是一个文弱、恬静、清纯而柔和的女孩儿。
(纸月)(一个文弱、恬静、清纯而柔和的女孩。
)2、那时,她正在看着她的鸡在草丛中觅食。
她听到喊声,转过身来,隐隐约约地见到一张孩子的面孔正在水中忽闪,一双手向天空拼命地抓着。
她在震撼人心的“奶奶”的余音中,来不及爬下河堤,就扑了下去……(秦大奶奶)(一个令人久久不能忘怀的善良、执着的老人。
)3、这年秋天,他卖掉了七十多只羊,只留了五只强壮的公羊和二十五只特别能下崽的母羊。
五年级语文草房子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草房子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86299cf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e.png)
《草房子》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
2.感受小说中生动的人物形象与精彩的故事情节,感受语言美、故事美、心灵美。
3.培养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和爱好,养成爱阅读、会阅读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教学PPT、《草房子》一书、阅读记录卡教学过程:一、导入阅读《草房子》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你都认识了书中的哪些人物?人物猜一猜:桑桑、秃鹤、纸月、秦大奶奶、白雀1.他用长长的好看的脖子,支撑起那么一颗光溜溜的脑袋,这颗脑袋绝无一丝瘢痕,光滑得竟然那么均匀,阳光下,这颗脑袋像打了蜡一般地亮,让他的同学们无端地想起夜里,它也会亮的。
(秃鹤)2.他没有穿鞋,两只光脚脏兮兮的;裤子被胯骨勉强地挂住,一只裤管耷拉在脚面,而另一只裤管却卷到了膝盖以上;褂子因与人打架,缺了钮扣,而两只小口袋,有一只也被人撕得只有一点点连着。
(桑桑)3.她的字写得很秀丽,不骄不躁。
她会背许多古诗词,并且还很会朗诵。
她的作文中有一般孩子根本不可能有的灵气与书卷气。
但她却没有一点点傲气,总是一副平平常常的样子。
她让油麻地小学的老师们觉得,她大概一辈子都会是一个文弱、恬静、清纯而柔和的女孩儿。
(纸月)4.以后的日子里,她就在“被人发现在艾地里、被人抬走、又被人发现在艾地里、又被人抬走”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一日一日地度过。
(秦大奶奶)5.她往那儿一站,像棵临风飘动着嫩叶的还未长成的梧桐树,亭亭玉立,依然很耐看。
她还有一副好嗓子。
不洪亮,不宽阔,但银铃般清脆。
(白雀)二、交流故事情节(一)书中你记忆最深刻的故事是什么?(二)交流秃鹤的人物形象1.出示片段秃鹤一直走了过来。
他见到这么多人在看他,先是有点小小的不自然,但很快就换到了另一样的感觉里。
他挺着瘦巴巴的胸脯,有节奏地迈着长腿,直朝人群走来。
现在最吸引人的就是那顶帽子:雪白的一顶帽子,这样的白,在夏天就显得很稀罕、格外显眼;很精致的一顶帽子,有优雅的帽舌,有细密而均匀的网眼。
2024年【教案】《草房子》导读课教案
![2024年【教案】《草房子》导读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e7547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df.png)
2024年【教案】《草房子》导读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第九册《草房子》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详细解读小说的第一至第三章,着重探讨主人公桑桑的成长经历及其与草房子的情感联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草房子》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及文学价值。
2. 分析桑桑这一人物形象,了解其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说的艺术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教学重点:桑桑与草房子的情感联系,以及小说的主题思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草房子》教材、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草房子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草房子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a. 展示草房子图片,让学生谈谈对草房子的印象。
b. 揭示课题:《草房子》。
2.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a. 学生自读第一至第三章,了解故事情节。
b.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3. 精读课文,深入分析a. 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如环境描写、人物塑造等。
b. 重点分析桑桑这一人物形象,探讨其成长经历及其与草房子的情感联系。
4. 例题讲解a. 讲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b. 分析草房子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
5. 随堂练习a. 让学生针对课堂所学,进行小说阅读练习。
b. 教师批改并指导,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草房子》2. 主要内容:a. 主题思想b. 艺术特色c. 桑桑与草房子的情感联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概括《草房子》的主题思想。
b. 分析草房子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
c. 描述桑桑与草房子的情感联系。
2. 答案:a. 主题思想:通过对草房子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对人性的关爱。
b. 象征意义:草房子象征着故乡、童年和纯真。
c. 桑桑与草房子的情感联系:草房子见证了桑桑的成长,是他心灵的寄托。
2024年【教案】《草房子》导读课教案
![2024年【教案】《草房子》导读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6ea2de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b1.png)
2024年【教案】《草房子》导读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第九册《草房子》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文章的总体把握,了解小说的故事背景、人物关系及主要事件;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探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了解故事背景,认识主要人物,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同情心,提高道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与草房子相关的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草房子》,了解故事情节,认识主要人物。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语言特色等方面内容。
4. 例题讲解:针对文章的重点、难点,进行详细讲解。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要概括《草房子》的故事情节。
(2)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举例说明。
(3)谈谈你对小说主题思想的理解。
2. 答案:(1)故事情节:讲述了草房子里的孩子们在艰苦环境中成长的故事。
(2)人物形象:示例:主人公桑桑,勇敢、善良、有爱心,面对困境不退缩。
(3)主题思想:通过草房子里的孩子们的成长故事,表现了人性的善良、勇敢、坚强和乐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小说的整体把握较好,但在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上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草房子》的其他作品,如《城南旧事》、《呼兰河传》等,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文学素养。
2024年【教案】《草房子》导读课教案
![2024年【教案】《草房子》导读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f5193c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65.png)
2024年【教案】《草房子》导读课教案一、教学内容《草房子》导读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阅读小说《草房子》第一章“在那遥远的小山村”,理解故事背景,感知主人公桑桑的生活环境;学习小说中的生动描写,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曹文轩的语言艺术。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草房子》的故事背景,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学习小说中的生动描写,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对文本的解读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主人公桑桑在艰苦环境中顽强拼搏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语言艺术。
2. 教学重点: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阅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描绘乡村生活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眼中的乡村生活,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草房子》。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草房子》第一章,了解故事背景,感知主人公桑桑的生活环境。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并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3. 例题讲解: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以桑桑为例,讲解如何通过作者的文字描绘来理解人物特点。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取其他人物,分析其形象特点,并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6.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体会桑桑在艰苦环境中顽强拼搏的精神,教育学生珍惜美好生活,努力向前。
六、板书设计1. 《草房子》导读2. 内容:a. 故事背景:乡村生活b. 人物形象:桑桑、其他角色c. 语言艺术:生动描写、形象塑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阅读《草房子》第二章,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这些人物的认识。
2. 答案:略。
《草房子》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
![《草房子》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ebe3e2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7.png)
《草房子》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导读课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整本书籍而设计的一节课。
在导读课中,教师需要以整本书为中心,选取一些关键的章节或者片段进行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进入整本书的世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本文将通过设计一节导读课,以《草房子》作为教学内容,来展示如何有效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导读。
导读课概述本节导读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草房子》这本书的主题和情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通过导读课的设计,学生能够了解该书的背景、作者以及主要人物,并且初步掌握书中的重要情节和主题。
导读课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使用图片、视频或者短小的故事引入《草房子》这本书的主题和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介绍作者和书籍(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草房子》的作者鲁迅,并且讲解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介绍《草房子》这本书的出版时间、出版背景以及受到的评价等信息,让学生对该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三、主要人物介绍(15分钟)教师以PPT或者海报等形式,向学生介绍《草房子》中的主要人物。
教师可以简要介绍每个人物的姓名、性格特点以及与主题相关的行为和言论,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四、关键情节阅读(30分钟)在导读课的这一部分,教师可选择两到三个重要情节或者片段进行阅读和分析讨论。
教师可以预先将这些情节或片段整理成手稿,或者将其显示在大屏幕上,供学生跟读或者阅读。
在阅读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情节发展和角色关系,并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五、主题讨论和总结(20分钟)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整体讨论,通过提出问题和分享意见,引导学生总结《草房子》这本书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并激发他们对该书的深入思考。
六、课堂延伸(5分钟)在导读课结束前,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与《草房子》主题相关的其他图书、电影或者文章,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阅读背景。
本节导读课设计以《草房子》为核心,通过导读课的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阅读这本书。
【优质教案】《草房子》导读课优质教案
![【优质教案】《草房子》导读课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055dc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9a.png)
【优质教案】《草房子》导读课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第九册教材,《草房子》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及其作用,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小说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2.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文朗读录音、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小说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3. 精读课文,深入分析:a. 分析人物形象:讨论桑桑、秃鹤、杜小康等人物的特点和作用。
b. 环境描写分析:探讨草房子在小说中的作用,以及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烘托。
4.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典型句子为例,讲解分析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的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其他人物和环境描写。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桑桑的性格特点。
b. 请谈谈草房子在小说中的作用。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以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其他有关成长题材的小说,如《城南旧事》、《小王子》等,让学生在阅读中进一步体会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的作用。
板书设计:1. 人物形象分析a. 桑桑:善良、勇敢、乐观b. 秃鹤:聪明、自私、懦弱c. 杜小康:成熟、稳重、有担当2. 环境描写分析a. 草房子:象征纯真、美好、温馨b. 草地:象征成长、希望、勇气重点和难点解析1. 人物形象分析2. 环境描写分析3. 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5. 作业设计一、人物形象分析1. 人物特点:分析桑桑、秃鹤、杜小康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善良、勇敢、乐观、聪明、自私、懦弱、成熟、稳重等。
《草房子》导读课教学设计
![《草房子》导读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fb39459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cb.png)
《草房子》导读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阅读《草房子》的兴趣,让学生产生主动阅读的欲望。
2、引导学生了解《草房子》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初步感知书中的人物形象。
3、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如预测、批注、做读书笔记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对《草房子》产生浓厚的好奇心。
(2)引导学生掌握初步的阅读方法,为深入阅读打下基础。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草房子》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并能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1、展示一些关于乡村生活的图片,如田野、农舍、炊烟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景象。
2、提问学生:“你们想象中的乡村校园生活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引出《草房子》这本书:“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本关于乡村校园生活的书——《草房子》。
”(二)作者及作品介绍(5 分钟)1、利用多媒体展示作者曹文轩的照片和简介,向学生介绍曹文轩的生平经历、文学成就以及他的创作风格。
2、简单介绍《草房子》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力,强调这本书在儿童文学领域的重要地位。
(三)初读感知(10 分钟)1、教师展示《草房子》的封面,让学生观察封面并猜测这本书可能讲述的故事。
2、教师朗读《草房子》的第一章开头部分,让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感受文字的魅力和故事的氛围。
3、请学生自由发言,分享他们听完开头部分后的感受和想法,以及对故事发展的预测。
(四)人物探秘(15 分钟)1、教师介绍书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如桑桑、秃鹤、杜小康等,通过简单的描述让学生对这些人物有初步的印象。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人物进行深入探讨,分析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成长经历以及在故事中的作用。
3、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五)阅读方法指导(15 分钟)1、预测法(1)教师举例说明预测在阅读中的作用,如根据书名、封面、开头等信息预测故事的发展和结局。
《草房子》整本书阅读课堂教学设计
![《草房子》整本书阅读课堂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ba03703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0.png)
《草房子》整本书阅读课堂教学设计导言:《草房子》是中国现代作家曹文轩的作品,是一部以中国农村为背景,通过讲述年少主人公五龙成长的小说。
本文将对《草房子》这本书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课堂教学设计。
一、课程目标通过整本书的阅读,帮助学生:1. 喜欢阅读,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阅读习惯;2. 理解和欣赏中国农村生活的表现形式和世界观;3.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提升文学素养。
二、课程安排本课程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以一部分的内容进行讲解和应用。
1. 单元一:回忆与情感- 介绍作者及小说背景;- 分享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回忆和情感;- 阅读小说第一章,理解五龙的成长环境。
2. 单元二:人物形象描写- 分析小说中的五龙、母亲、父亲等人物形象;- 运用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分享并讨论各自的表达作品。
3. 单元三:情节发展与冲突- 分析小说的情节发展,理解每个事件的作用;- 提取关键事件,进行表演、讨论和写作活动。
4. 单元四:主题思想的理解- 探讨小说中的家庭、友情、成长等主题;- 小组合作阅读进展,整理主题思想、思考问题。
5. 单元五:文学欣赏- 欣赏小说中的优美语言和描写手法;- 分组朗读,模仿小说的语言风格进行创作。
6. 单元六:整体感悟- 进行整本书的再阅读,反思阅读体验;- 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和分享。
三、教学方法1. 阅读引导:通过师生互动、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培养阅读兴趣。
2.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分享、合作完成任务。
3. 多元表达:提供多种表达方式,如绘画、写作、朗读等,展示学生的思想和创造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回答问题的质量及积极性。
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书面作品、绘画作品或朗读表演等。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中的积极性、合作性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草房子》一本书;2. 视频、图片等相关资源;3. 提供绘画、写作材料等。
《草房子》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草房子》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f3cd281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0d.png)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 趣和阅读能力
教学内容:选取书中的精彩片 段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 解作品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学生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 上的参与程度,是否能够积极 思考和回答问题。
课堂氛围:观察课堂氛围是否 活跃,学生是否能够互相交流
和合作。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 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本次课的
感受和建议。
教学方法反思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达成教学 目标
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实际 需求
教学方法是否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
教学方法是否需要改进或调 整
教学内容反思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需 求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教学效果如何
改进措施
调整教学内容,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和表达能力 及时反馈和总结教学效果,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
感谢观看
草房子整本书阅 读导读课教学设
计及反思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XXX
目 录
Part One.
添加目录标题
Part Two.
教学设计
Part Three.
教学反思
Part One
添加章节标题
Part Two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草房子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理解作者通过 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教学重点:如何通过阅读和讨 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 学鉴赏水平
草房子阅读指导课教案设计
![草房子阅读指导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f8bdc1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4c.png)
草房子阅读指导课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草房子》教材的第三章“秃鹤”,详细内容包括:分析主人公秃鹤的性格特点,理解他在故事情节中的作用;探讨作者通过秃鹤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及其深层含义;解读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草房子》第三章“秃鹤”的故事情节,分析秃鹤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2.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细节的关注与挖掘。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感悟生活,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秃鹤的形象特点及其象征意义,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草房子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讲解:详细讲解第三章“秃鹤”的故事情节,分析秃鹤的性格特点,解读其象征意义。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设想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面对秃鹤的遭遇,他们会如何应对。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秃鹤性格特点的题目,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讲解和分析,完成一道关于秃鹤象征意义的练习题。
6.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秃鹤形象的理解,以及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六、板书设计1. 《草房子》第三章“秃鹤”2. 主要内容:故事情节概括秃鹤性格特点象征意义解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草房子》第三章“秃鹤”中,作者如何通过秃鹤形象反映社会现象。
2. 答案示例:作者通过秃鹤的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残疾人的歧视和排斥,表现出人性的丑恶与善良之间的冲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阅读《草房子》的其他章节,深入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草房子阅读课教案
![草房子阅读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dc7f9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7.png)
草房子阅读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草房子》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分析书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2. 难点: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三、教学准备
《草房子》书籍、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咱们之前读了《草房子》这本书,大家觉得怎么样啊?
生:挺好看的!
师:那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好好聊聊这本书。
谁能说说这本书主要讲了啥呀?
生:就是讲了桑桑他们在油麻地的故事。
师:对,那桑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生:他很调皮,还爱搞恶作剧。
师:没错,那还有其他特点吗?
生:他也很善良,很勇敢。
师:非常好!那还有其他人物呢,比如秃鹤,谁来说说他?
生:秃鹤一开始因为秃头很自卑,后来变得很坚强。
师:嗯,大家说得都很好。
那这本书里让你们印象最深的情节是什么呢?
生:桑桑生病那段。
师:为什么呀?
生:感觉桑桑好可怜,但是他很坚强。
师:是啊,那从这些人物和情节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呢?
生:要勇敢面对困难。
师:对,这就是这本书想传达给我们的。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阅读课,学生们对《草房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同时,也可以增加一些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们相互交流,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
《草房子》导读课教案
![《草房子》导读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20961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df.png)
【教案】《草房子》导读课教案教案:《草房子》导读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草房子》一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主要内容理解、主题思想感悟。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学会本课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 感受作者对草房子的喜爱之情,体会童年的纯真与美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会生字词。
难点:体会作者对草房子的喜爱之情,感悟童年的纯真与美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草房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对草房子有什么了解?”从而引出本课课题。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5分钟)3. 学习生字词(10分钟)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检查并讲解重点生字词。
同时,设计例句,让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
4.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分析草房子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草房子的喜爱之情。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感悟童年的纯真与美好。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草房子》2. 主要内容:草房子的特点、作者对草房子的喜爱、童年的纯真与美好3. 生字词:略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写一篇关于草房子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草房子》,使学生了解草房子的特点,感受作者对草房子的喜爱之情。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同时,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更多关于童年的作品,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珍惜童年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2. 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3. 情感态度的培养4. 课后作业的设计与拓展延伸一、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1. 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自主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草房子》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讲课教案
![《草房子》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讲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2e56a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ac.png)
Part Five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选择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的表现,评估 学习效果
测试与作业:通过测试和作业评估 学生的学习效果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互相评 价学习成果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 况进行评价
反馈方式设计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测验与考试:定期进行测验和考试,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
课堂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课堂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 学习成果,增强自信心和表达
能力
总结与作业布置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作业布置: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相关练习题和阅读任务。 预习要求:提前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准备好相关资料。 课外拓展:推荐相关书籍和资料,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Part Six
教学反思与改进
反思教学内容与过程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教学目标和 要求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能否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
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学生的反 馈和互动,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有哪 些地方需要改进和优化
分析学生表现与问题
学生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 参与程度,识别积极参与和消极参 与的学生。
案例分析法:通过对草房子中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分析问题 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手段运用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草房子》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草房子》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3768f1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2.png)
《草房子》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第一部分:导言在本篇教学设计中,我们将关注于整本书籍《草房子》的阅读教学。
《草房子》是中华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是巴金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通过对该书的深入研读,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现实主义文学的内涵和艺术风格,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1. 掌握《草房子》中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和主张。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其对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解读能力,训练他们的文学表达和批判思维能力。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安排1. 教材介绍及背景知识讲解a. 对巴金先生的生平介绍以及《草房子》的创作背景、历史背景和文学背景的讲解。
b. 引导学生了解并讨论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和主要代表作品。
2. 情节分析与角色解读a. 分析《草房子》中的情节展开和人物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冲突和转折点。
b. 对主要人物形象进行深入解读,让学生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内心冲突和成长历程。
3. 主题与思想阐释a. 帮助学生分析小说的主题和主张,引导他们思考作品中探讨的社会问题和人性困境。
b. 引导学生批判性地思考作者要传达的信息,对小说中的思想进行深入讨论和解读。
4. 文学形式与艺术手法分析a. 分析小说中的语言运用、叙事手法和艺术形式,让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之美。
b. 引导学生发现并讨论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对话技巧等文学表现手法。
5. 阅读体验与情感沟通a. 组织学生进行书籍感想分享,让他们表达对《草房子》的阅读感受和思考。
b. 鼓励学生与书中人物进行情感连接,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情感共鸣和情感表达能力。
第四部分: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通过讲述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基本框架和背景。
2. 提问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解读小说中的问题和意义。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统编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快乐读书吧”《草房子》导读课教学设计
![统编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快乐读书吧”《草房子》导读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0ffc041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29.png)
统编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快乐读书吧”《草房子》导读课瓦》、《根鸟》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被译成英、法、日、韩等文字。
三、介绍读书方法,了解故事梗概1.当我们要读一本新书时,你会先看这本书的哪些部分呢?(封面、内容提要和目录)2 .看封面。
引导学生看封面:你在封面上看到了什么?这么多人中,有一个人是与众不同的。
找找看是谁?你们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看看书中的故事呢?3 .看提要。
(1) 一本书的内容很多,我们可以用快速浏览的方法进行阅读。
阅读时,可以一个词语、一个词语地看,也可以半句半句地看,还可以一行一行直接看,能够从文字中快速获得信息。
(2)出示内容提要:快速浏览内容提要,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
六年中,他亲眼目睹了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男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
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4 .看目录。
(1)出示目录: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遍目录,了解这本书有哪些故事?这本书的目录非常有意思,都是采用人名或地名为目录。
②看一看出示图片:图上这个光头的男孩叫什么名字呢?对,就叫秃鹤,他原名陆鹤,因为是个秃子,被同学们称为秃鹤。
纸月,自小没有父母,跟着外婆生活,是一个温柔、乖巧而且学习成绩很好的女孩子。
③猜一猜第一章秃鹤第四章艾地 第七章白雀(二) (2)学生交流。
①说一说。
第二章纸月 第五章红门(一) 第八章红门(二) 第三章白雀(一) 第六章细马 第九章药寮桑桑吃完瓜,正想再回到河里去,但被突发的奇想留住了。
他想:在这样的天气里,我将棉衣棉裤都穿上,人会怎样?他记得那回进城,看到卖冰棍的都将冰棍捂在棉套里。
《草房子》阅读指导课教案
![《草房子》阅读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c4a6b6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30.png)
《草房子》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阅读《草房子》的重要性:通过阅读指导课,希望同学们能够认识到阅读《草房子》的重要性了解这本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掌握故事背景与人物关系:通过阅读指导,让同学们对《草房子》的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有所了解,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行为。
体会作品情感与人情味:通过赏析书中精彩片段,引导同学们感受书中充满的亲情、友情和成长的温情,培养同学们的人文情感。
让我们带着这些目标,一起走进《草房子》,感受其中的美好与感动吧!1. 了解《草房子》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人物《草房子》是一部充满乡村韵味和时代特色的作品。
这本书描述了在油麻地小学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展现了孩子们纯真的友情、成长的烦恼以及面对生活的勇气。
书中既有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性善恶的深入探讨。
主人公桑桑:他是一个聪明、活泼又顽皮的孩子,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未知。
他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波折,但最终在挫折中找到了成长的力量。
纸月:一个温柔善良的女孩,对生活充满乐观和热爱。
她的出现给桑桑带来了许多启示,是桑桑成长路上的重要伙伴。
杜小康:油麻地小学的学霸,家境优越但在面对家庭变故时,展现出了坚韧和勇气。
臼雀:美丽动人的姑娘,有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她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
这些主要人物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他们的成长历程和感情纠葛构成了这本书的主要故事线索。
通过了解这些人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状态,进一步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草房子》是一部充满情感和人性的作品,它讲述了一个关千成长的故事。
让我们带着对这本书的基本了解和主要人物的认识,一起走进这个美妙的世界,感受作者笔下的人性之美和生命的力量吧!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们还会深入剖析书中的情节和主题,让我们共同期待!2. 理解《草房子》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当我们翻开《草房子》这本书的每一页,都会被其中独特的情感和主题所吸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房子》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草房子》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作品分析】《草房子》是曹文轩继《山羊不吃天堂草》之后又一部扛鼎力作。
这部优秀的少年长篇小说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
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
作品沿袭了曹文轩一贯的厚重、质朴的写作风格,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气息。
在今天这样浮躁的社会、冷漠的世态中,它能真正感动所有的孩子,让他们回归精神的家园。
【导读理念】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就要我们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畅游在书海中。
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
恰当的课外阅读指导,不仅有益于学生情感熏陶,良好品德的形成,更重要的是能有助于学生语言的积淀。
学生在积淀语言的过程,不断的感悟书本的内涵,让书籍丰富的营养源源不断的流入到学生的心中。
虽然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很强的自主的阅读能力,可是从语言的积淀到内涵的感悟,教师的指导都是不可缺少的。
阅读量的增加必须以质作保证,不是随便什么书都能让学生读的。
《草房子》作为一部备受人们关注的儿童小说,给了我们带来学生阅读的新方向。
不仅要在书籍中去感受语言,体会内容,更要去感悟内涵,去感悟童年带来的美好。
即使碰到了苦难、病痛等心也有对美的无限向往。
就想作者曹文轩说的那样“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
一个在深刻的思想都可能变成常识,只有一个东西是永远不变的,那就是美。
”【指导目标】1、通过部分事例,让学生对桑桑这一故事主角有初步的认识,并对他的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起学生阅读《草房子》一书的兴趣。
2、品味《草房子》中的部分语言文字,感受作品中蕴含的美。
3、适当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4、通过一步步的引导,教给学生阅读一整本书的方法。
【指导重点】1、由对作品部分片段的关注而产生阅读《草房子》一书的兴趣。
2、掌握阅读长篇小说的一些方法,能在自我阅读中循法而读。
【指导过程】一、开篇引言中央电视台《芝麻开门》的作者祈智叔叔和一个小朋友有过这样一段对话:叔叔,你希望有人敲门吗?希望。
那我去敲门,你会去开门吗?当然开门。
我要是晚上敲门呢?我讲故事给你听,你讲故事给我听。
那一一我怎样才能找到你呢?我就在书中等你。
是啊,我就在书中等你,这是作者与读者的心灵相约。
我们展开书页,其实就是在走进作家的心田,我们的目光走过文字,其实是在和作家亲密的对话,去赴一个不见不散的心灵之约。
二、初步感知主人公桑桑形象,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这本书中那些优美的文字,那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深深吸引着我,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我想分享个大家:1、出示文字,感受桑桑的异想天开、淘气、天真那天,他在河边玩耍,见有渔船在河上用网打鱼,每一网都能打出鱼虾来,就在心里希望自己也有一张网。
但家里却并无一张网。
桑桑心里痒痒的,觉得自己非有一张网不可。
他在屋里屋外转来转去,一眼看到了支在父母大床上的蚊帐。
这明明是蚊帐,但在桑桑的眼中,它却分明是一张很不错的网。
他三下两下就将蚊帐扯了下来,然后找来一把剪子,三下五除二地将蚊帐改制成了一张网,然后又叫来阿恕他们,用竹竿做成网架,撑了一条放鸭的小船,到河上打鱼去了。
河两岸的人都到河边上来看,问:“桑桑,那网是用什么做成的?”桑桑回答:“用蚊帐。
”桑桑心里想:我不用蚊帐又能用什么呢?两岸的人都乐。
女教师温幼菊担忧地说:“桑桑,你又要挨打了。
”桑桑突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在两岸那么多有趣的目光注视下,他却还是很兴奋地沉浸在打鱼的快乐与冲动里。
自由读,说说这段文字讲了一件什么事?猜想一下桑桑父母知道这件事后会怎样惩罚他?这样的事情你干过吗?桑桑是个怎样的孩子?2、出示文字,感受桑桑的勇敢文中的这个孩子有大胆的想法、不着边际的想法,这些想法就叫做异想天开,这个淘气、顽皮、异想天开的桑桑做的这样的事情在这本书中可有很多呢,一个故事怎么能吸引我们呢?我们接着看:出示文字:桑桑已经看出来了,他们要在这里欺负纸月。
教师提问:看到这,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教师:是呀,为什么会欺负纸月,接着往下读这个故事出示文字:桑桑心里其实是害怕的。
他不是板仓的人,他面对着的又是三个看上去都要比他大比他壮实的男孩。
但桑桑很愿意当着纸月的面,好好地与他人打一架。
他在心里战栗地叫喊着:“你们来吧!你们来吧!”两条细腿却如寒风中的枝条,瑟瑟发抖。
他甚至想先放下手中的砖头,到大树背后撒泡尿,因为他感觉到他的裤子已经有点潮湿了。
指名读,说一说从这段文字中你有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桑桑?教师:我最欣赏他读的这句话“你们来吧!你们来吧!”从中你听出了什么?试着读读。
三、了解作者,介绍作品、揭示读新书的方法过渡语:怎么样这个调皮、这个异想天开的有些胆小但却又非常勇敢的桑桑,在纸月被别人欺负的时候,明知不是别人的对手却要挺身而出,这就叫“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怎么样这个故事?这样的书想不想读?这样的书是出自谁之手呢?他就是著名作家曹文轩,这部作品就是《草房子》,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写一下这部作品、这位作家的名字。
(板书:《草房子》、曹文轩)当我们要读一本新书时,你会先看这本书的哪些部分呢?同学们有一个方法可以很快的对这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出示“封面、封底、作者、内容提要、目录”(一)看封面、封底。
课件出示《草房子》的封面、封底。
引导学生看封面、封底:你从封面上看到了什么?(二)介绍作家曹文轩出示:曹文轩,江苏盐城人,1954年1月出生。
他是一位来自农村的孩子,因为爱好文学创作,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先后两次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使他成为中国作家富豪榜当红上榜作家。
他一生精擅儿童文学创作,迄今为止共创作了近40多部作品。
其中长篇小说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细米》、《青铜葵花》、《天瓢》、《大王书》等。
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追随永恒》、《甜橙树》《曹文轩文集》等。
读到这,你有什么想说的是呢?用一个字赞他。
在曹文轩的众多作品中,有一部小说非同凡响,从1998年问世至今,这部小说各种版本印刷突破300余次,翻译成30多种文字,全球发行,发行超过千万册,创造了出版史上的奇迹。
出示《草房子》获奖档案《草房子》长篇小说曾获:国际安徒生提名奖、中国安徒生奖、国家图书奖、宋庆龄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奖金奖、中国作协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台湾“好书大家读”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奖《草房子》电影曾获:北京市文学艺术奖、第19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98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影童牛奖优秀剧本奖、第14届德黑兰国际电影节“金蝴蝶”奖。
我一口气读不下去了,曹文轩拿奖拿的手软,然而老师我读的气喘,这本书就是它就是著名的儿童长篇小说《草房子》讲述曹文轩的经历及《草房子》写作背景:曹文轩,童年的经济状况不太好,生活贫困。
他回忆道,身在那样的贫困中,最大的希望就是回家能有一碗干饭、一碗红烧肉吃。
不过家里有一些书,后来他也经常去父亲任教的一所小学的校图书室读书,童年时期广泛的阅读为曹文轩的文学创造奠定了基础《草房子》描写的很多故事都是曹文轩童年的生活印记,《草房子》中的桑桑身上就有曹文轩童年的影子。
曹文轩家住在一条大河边上。
一条烟雨濛濛的大河。
在飘动着,流水汩汩。
这是他最喜欢的情景。
因此,他不止一次地在作品中写过这一迷人的景色。
曹文轩的父亲做了几十年的小学校长,他的工作是不停地调动的,所以不停的搬家,但不管迁移之至何处,家永远傍水而立。
那里的人家,都是住在水边上,所有的村子也都是建在水边上,不是村前有大河,就是村后有大河,要不就是一条大河从村子中间流过,四周都是河的村子也不在少数。
开门见水,满眼是水,到了雨季,常常是白水茫茫。
那里的人与水朝夕相处,许多故事发生在水边、水上,那里的文化是浸泡在水中的。
曹文轩已经习惯了那样的湿润的空间。
现如今,他虽然生活在都市,但那个空间却永恒地留存在了他的记忆中。
可惜的是,这些年来水面在极度萎缩,一些过去很有味道的小河被填平成路,出于对河流处处,水色四季时代的怀念。
于是曹文轩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历,在1995年开始创作小说《草房子》。
《草房子》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样的水乡。
这个故事的背景,桑桑小学毕业是在1961年,他在油麻地待了六年,也就是1955年到1961年。
1950年,开始土地改革。
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鼓励发展文化和艺术。
1956年到1966年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其中1958年到1960年是赫赫有名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期,两年赶超英美、年产几十亿吨粮食都在这个时候。
但是,从1959年开始,情况急转直下,天灾加上前几年连年的谎报收益,酿成了惨绝人寰的饥荒,中外学者都估计,1959年到1961年间国内饿死的便有大约2000万人,而八年抗战是3000万人。
那这些背景和书有什么关系呢?拿土地改革来说。
秦大奶奶是在1949年和秦大伯通过多年奋斗买下的地、盖上的房,但是第二年,地上的麦子刚收成,土地就被没收了。
她辛辛苦苦买下土地,还没有见到收益就被迫上交土地以及所有财产。
之后村里派人给她盖了房子,估计这是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有关系。
但并不能说明这是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法。
实际上,对于土地改革,向来褒贬不一,最惨的是那些刚刚拿到土地便被迫上缴,数年辛劳一日成土的农民。
读《草房子》的时候,一直出现桑乔校长特别热衷文艺演出,仅凭他自身对荣誉的热爱,根本很难做成这件事。
文艺演出需要很多财力、人力和物力。
而当时的油麻地,说白了就是个一穷二白的地方。
尽管作者说油麻地的草房子是用特别好的草做成的、特别结实、冬暖夏凉,但它的本质就是草屋。
而且,作者也说明了,村里最有钱的是杜小康家,他们家住的是砖房,整个油麻地仅此一家。
那为什么还要大费周章地举办文艺演出呢?而且是整个大区都如此。
因而这就是面子工程。
大跃进运动不仅要在经济建设上赶超英美,在文化建设上同样有需求。
(三)看提要。
课件出示内容提要:(1)同学们,看一本书可不像读一篇课文那样,一本书的内容很多,老师教给你们一种新的方法叫快速浏览法。
这种方法可以一个词语、一个词语地看,也可以半句半句地看,还可以一行一行直接看,是一种能够从文字中快速获得信息。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这本书的内容提要。
出示内容提要这是一部讲究品位的少年长篇小说。
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
六年中,他亲眼目堵了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男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