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地理学练习题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2.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3.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以及研究思维方式的变化。
4.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地理学家麦克尼提出了公司(企业)地理的概念。
5.20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经济区位选定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6.20世纪60年代的计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法,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活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二、选择题
1.以下为史志描述阶段代表性著作的是:( ABCDE )
A《山海经》B《禹贡》C《地理学》 D《货殖列传》 E地理志和《食货志》
2.以下属于商业地理学者的是(ABC)
A瓦伦纽斯 B 奇泽姆C 斯坦普D弗莱德曼 E徐霞客
3.经济地理学从地理学分化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 B )
A罗蒙诺索夫(M. F. Lomonosov)的《地理考察》B葛茨(W. Götz)《经济地理学的任务》C 奇泽姆《商业地理手册》D《柏林地理学会会志》E《地理志》
4.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ABCD)
A经济活动的内容B经济活动区位C经济活动空间组织D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E城市化
5.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中包括以下(ABCD)
A通论经济地理学B区域经济地理学C部门经济地理学D公司(企业)地理学E城市地理学
6.根据经济活动的部门划分,以下属于部门经济地理分支的是:(ABCDE)。
A农业和工业地理学B金融地理学C交通运输地理学D商业地理学E信息业地理学
第二章
一、填空题
1.经济活动不仅受地理空间有限性的制约,也受空间移动的制约,即不管是水平还是垂直方向的空间移动,都受到空间摩擦或距离摩擦的制约。
2.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韦伯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那里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生产的可能性。
3.在经济学的生产理论中,自然投入(包括土地、原材料、能源等)、劳动力和资本作为生产的最基本要素,被通称为生产的三要素。
4.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之一,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特性及其所处经济区位对经济活动发生影响的。
5.任何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必须达到一定规模的需求才能够支持其基本的运营成本,这一规模即所谓的需求门槛。
二、选择题
6.一般的交通现象,可以用以下要素来概括(ABE):
A交通线或“交通网” B交通流 C场站D中转站E地域
7.在下图中,(a)、(b)、(c)的连结度β分别为0.8 、1.0 、1.4,说明(c)的交通网络最发达。
第三章
一、填空题
1.杜能农业区位论的目的在于探索农业生产方式的一般地域配置原理(或空间配置原理),按照这一理论,在追求最大地租收入的前提下,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2.为排除其它要素像土质条件、土地肥力、河流等的干扰,杜能采用了“孤立化”的方法(即演绎方法)来考察问题,即不考虑所有的自然条件差异,而只考察在一个均质的假想空间里,农业生产方式的配置与距城市距离的关系。
3.在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中,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的连接曲线称为地租曲线。
4.辛克莱尔通过研究美国中西部的许多大城市周围的土地利用,提出了同杜能圈完全相反的城市周围土地利用模式,即所谓的“逆杜能圈”。
5.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构建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运费指向论、劳动力成本指向论和集聚指向论。
6.运费指向论中设定了两个与原料运费相关的工业生产区位决定因子,即原料指数和区位重量。
7.韦伯为了判断工业受劳动力成本指向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劳动力成本指数”的概念,即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
8.继韦伯之后,瑞典经济学家帕兰德(Tord Palander)1935年把不完全竞争的概念引入区位论研究,以价格为变量研究区位空间的均衡,并在运费分析上,提出了远距离运费衰减理论,对区位论发展做出了一大贡献。
9.以廖什为代表的利润最大化区位理论从需求出发,认为最佳区位不是费用最小点也不是收入最大点,而是收入和费用之差的最大点即利润最大化点。廖什提出区位决策的最终目标是寻取最大利润化点,因此大多数工业区位是选择在能够获取最大利润的市场地域。
10.按照廖什的理论,区位空间达到均衡时,最佳的空间模型是正六边形。
11.胡佛对运费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运费分为两类:随距离的变化呈递减趋势的线路运输费用和与距离变化无关的场站作业费用。
12.区位的行为主义研究,是一种考虑与分析人的主观因素(对环境的感知和相应的行为)对工厂区位决策影响的区位理论。
13.史密斯区位理论的基本原理是:能够得到最大利润的区位是总收入超过总费用金额最大的地点。
14.决策者进行怎样的区位决策,区位决策是否合理,取决于决策者的信息占有量以及信息利用能力,这是普雷德行为区位理论的重要思想。
二、选择题
15.杜能圈的结构是指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分布(C)
A 自由式农业、轮作式农业、林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B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三圃式农业、谷草式农业、畜牧业
C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D自由式农业、林业、三圃式农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畜牧业
E自由式农业、谷草式农业、林业、三圃式农业、轮作式农业、畜牧业
16.已知以下三种工业的原料指数分别为:①水泥工业2.11,②石油精制工业1,③啤酒酿造业0.035,依据韦伯的运费指向论,三者的区位倾向应该分别为:①接近原料地布局,③接近消费地布局,②既可在原料地也可在消费地布局。(填写代号)
17.帕兰德在韦伯的等费用线分析的基础上,加入了(ABCD)等概念,重点关注了运费率与等费用线间的关系。
A等距离线 B等时间线 C等商品费用线 D等运送费线 E等利润线
第四章
一、填空题
1.克里斯泰勒认为中心地的空间分布形态,受市场因素、交通因素和行政因素的制约,因而形成不同的中心地系统空间模型,分别被称为K =3、 K =4 和7的中心地系统。
2.服务业区位选择的理论主要包括中心地理论和集聚理论。
3.关于零售业活动的空间模型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关于零售业活动的空间分布和职能结构模型,一是关于零售业活动的区位模型。
4.赖利(W. J. Reilly)归纳出类似牛顿引力定律的零售引力法则,即当在A和B两城市间存在着一个等级相对低的C城市,两城市对C城市吸引的零售额的比率与两城市的人口成正比,与到C 城市的距离比的平方成反比。
二、选择题
5.在构建市场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时,克里斯泰勒提出的基本前提条件是(ABCD )。
A均质平原,自然条件和资源相同。
B交通条件相同,运费与距离成正比。
C消费者就近购买。
D相同商品和服务价格一致。
E商品价格等于原料价格加生产价格和运费
6.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对(ABCDE)研究具体指导意义:A城市等级划分研究;
B城市与腹地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
C城市内和城市之间的社会和经济空间模型的研究
D城市的区位、规模和职能等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