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码重新编排
2024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2024临床路径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1cb3da3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03.png)
2024临床路径管理制度2024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是一种以规范化临床诊疗流程为主要特点的管理方法,旨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费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效果。
此制度的出现可以帮助医务人员规范操作、提高患者护理水平,对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2024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首先,2024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是基于医疗服务质量、医疗费用控制和医疗资源优化的考虑而提出的。
通过制定标准化护理路径,明确了医务人员在具体治疗过程中应该遵循的步骤和方法,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医疗事故的发生率,同时也减少了重复检查和药物的使用,降低了医疗费用。
其次,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具体的内容包括:制定标准化的路径,明确了各种病种的诊疗流程,明确了治疗的目标和方法;设立临床路径管理中心,由专业的护理和医疗人员负责监督和管理,保证临床路径的有效执行;完善了护理记录、病例记录和医疗费用记录等相关文件,便于医务人员和患者了解治疗进程和费用情况;定期会诊和讨论,提高了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临床路径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再次,2024临床路径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带来的效益包括:首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制定标准化的治疗路径,规范了医疗操作,降低了医疗事故的发生率,减少了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提高了医疗效果。
其次,降低医疗费用。
临床路径制度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减少了患者负担和医疗资源浪费。
一方面,临床路径规定了病种特定的治疗步骤,避免了重复检查和治疗;另一方面,临床路径通过审核医疗费用和药物的使用,减少了不必要的开药和用药,降低了医疗费用。
最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临床路径规定了明确的治疗工艺,使医务人员能够高效地调配医疗资源,提高了治疗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总结而言,2024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是一种以规范化临床诊疗流程为主要特点的管理方法。
通过制定标准化护理路径、设立临床路径管理中心、完善相关文件、进行定期会诊和讨论等措施,可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费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效果。
医学临床路径与疾病、手术编码
![医学临床路径与疾病、手术编码](https://img.taocdn.com/s3/m/e94ee12390c69ec3d4bb751c.png)
• 为了顺利推动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卫 生部成立了临床路径技术审核专家委员会, 由10位院士任首席专家,组织了22个临床 专业组,1个护理管理组和1个综合管理组, 负责临床路径审核和技术指导工作。
• 卫生部医政司共组织专家编写了22个专业 112个病种临床路径。 • 确定14个省73家医院作为试点医院。
临床路径 • 是对医生就诊流程的规范,也是对病人治 疗最公开透明的交待,可避免医生诊疗的 随意性。
临床路径 • 是针对某一个病种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 式与治疗程序,使单病种治疗有了标准化 流程。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 or Clinical Paths, CP)定义: • 从入院到出院的过程 • 核心是将某种疾病(手术)所涉及的关键 性检查、治疗、护理等活动标准化,确保 病人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得到正 确的诊疗服务,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3、ICD – 10 的组成
第一卷:类目表 A01-Z99 M800-M998 第二卷:分类指导(死亡原因) 第三卷:索引表 (汉语拼音字母顺序索引)
4、 ICD – 9 –CM – 3 的组成 合订本:一个类目表和一个字母索引 表 类目表: 00 – 99 (编码至细目) 索引表: 汉语拼音字母顺序索引
• 章、节、类目、亚目、细目的归组方 法
章: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性疾病(E00E99) 节:糖尿病(E10-E14) 类目: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E10) 亚目: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伴有昏迷 ( E10.0 ) 细目:—— 开放性锁骨骨折 S42.01 扩展码: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E10.901
• 二、疾病与手术分类的应用 1、为医疗机构的医、研、教服务 临床论文的85%来源于病案的统计与分析。 2、为医疗机构的管理服务 评估医疗质量与医疗效率 评估医疗管理效率 设计临床路径方案 设计临床准入方案
临床路径操作说明
![临床路径操作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f4f863db844769eae109ed06.png)
蓝博电子技术HIS使用说明书临床路径V1.1一:临床路径概述:临床路径管理”是指针对一个病种,制定出医院医务人员必须遵循的诊疗模式,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依照该模式接受检查、手术、治疗、护理等医疗服务。
从2010年起,中国50家医院将推行仿照工业流水线设计的“临床路径管理”,112个病种有了“标准流程图”,可望实现“同病同治”。
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意义: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将保证患者所接受的治疗项目精细化、标准化、程序化,减少治疗过程的随意化;提高医院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加强临床治疗的风险控制;缩短住院周期,降低费用。
二:软件说明:登陆到临床路径软件临床路径软件主界面菜单窗口说明1、系统维护 权限设置先选择增加组,填入组编号和组名称,点击保存组按钮,然后选择左边目录树中的新建组,然后点增加用户,选择操作员,然后点击保存用户按钮。
权限分配完后点击保存权限按钮。
完成权限分配。
注:这个权限分配是根据组进行分配的,在这个组中的操作员都有这些权限。
2、数据维护→疾病信息维护维护疾病信息,其中‘编码’是指的医院部编码,ICD是国际标准的ICD10码。
名称可以根据医生的习惯进行维护。
3、数据维护→基础数据维护主要维护路径类别,以供路径维护使用。
维护变异原因维护变异原因分类维护路径的专业分类。
方便形成目录树。
4、数据维护 临床路径维护路径设置:正确填写路径基本信息注:治疗周期一定要填写。
启用标志是病区是否可用此路径,如果是启用病区就能使用,不启用病区不能使用。
治疗方案:填写此路径在用什么治疗。
项目阶段设置:此路径分几个阶段治疗,每个阶段的名称填写明确。
诊断设置:这个必须填写,病人进入路径是根据这里的诊断判断是否需要进入临床路径。
路径容设置:维护此路径每个项目阶段的具体容。
注:这里的设置是根据国家规定各个医院自己设置的表单容维护一致。
一个路径一天设置一套。
医嘱设置:维护路径每个项目阶段的医嘱容。
注:这个是根据上面维护的路径容,调用医院部信息进行维护,医师在录入医嘱的时候直接调用。
医生用:临床路径操作流程(大图)
![医生用:临床路径操作流程(大图)](https://img.taocdn.com/s3/m/cd6a61fb700abb68a982fb75.png)
临床路径软件医生站操作流程1、进入住院医生站系统2、医生首先必须在“诊断诊疗”中填写与标准临床路径ICD-10相符合的入院诊断,在存盘后系统将自动弹出询问是否进入临床路径管理提示框,如图1。
进入选“是”,不进入选“否”(图1)3、在填写完符合临床路径诊断后,也可点击菜单,病人管理下路径准入直接进入临床路径准入界面。
如图2(图2)4、在病人图标上有“LC”标识的,标明是已进入临床路径的病人,如图5、进入临床路径准入界面后,在临床路径准入中需进行以下操作:①界面左边双击需进入路径患者的名字②在可进入标准路径中选择适合的临床路径诊断,如图3③选择进入临床路径时间:一是以病人入院时间为准,二是以其他时间为准,如图4开始填写对应每天所做的表单时间段,双击时间段后空格进行选择,如图5④选择符合进入临床路径标准的条件信息,在符合条件前打钩,如图6(图6)⑤完成以上操作后,则点击右下角进入临床路径,如图7,点击进入路径后弹出提示框,需再次确认进入临床路径,如图8(图7)(图8)6、录入临床路径医嘱信息过程中,点击左上角后,系统将直接进入临床路径医嘱选择界面,或者点击右上角选择临床路径医嘱,如图。
全界面如图9(图9)7、进入临床路径医嘱选择后,先选择所需医嘱内容,在相应选项前打钩;再选择每项内容相关联医嘱信息,如图10,选好后,点右下角确定,立即生成选中的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如图11。
(图10)(图11)8、如医嘱本上下有临床路径以外医嘱信息,系统将在存盘后直接进入临床路径外医嘱管理界面,进入后首先在左边路径医嘱项目内容中添加相应医嘱信息项目,然后在编辑医嘱内容中填写下达路径外医嘱原因,如图12,最后双击参考数据内已下达医嘱信息,如图13;完毕后点击右下角保存即可。
(图12)(图13)9、临床路径表单诊疗工作信息录入:①点击菜单,病人管理下诊疗工作信息录入,如图14。
(图14)②双击选中相应病人,在右边临床路径表单内将未关联的已完成“诊疗工作”、“重点医嘱”项目前打钩。
路径操作手册
![路径操作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81370175168884868762d63e.png)
临床路径的加入是根据该病人的诊断(ICD10码)来判断的,目前10个路径对应的诊分别是:结核性胸膜炎(A16.501)、不稳定心绞痛(I20.002)、自发性气胸(J93.001)、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J44.101)、社区获得性肺炎(J15.901)、支气管扩张(J47 01)、支气管哮喘(J45.902)、继发性肺结核(A16.902)(对应3个路径)1、路径执行的前提:首先,在入院记录中下相应的诊断时,诊断需要是通过拼音码检索出来如果需要修改诊断内容可以在上进行诊断内容的补充完善。
注:如果诊断不是检索出来而是手敲的,在路径执行界面将看不到相应路径供选择:在进行检索相应诊断并保存后,系统会提示进入相应的路径或者可以在住院资料—>路径执行里选择相应的路径条目加入2、不入径:如果不加入路径需要填写界面下面的进行不入径原因的填写3、加入路径:如果满足路径条件(对于多个路径提供选择的选择最符合的,如果同等符合选择天数最多的),点击,再点击,就开始路径执行了:图中标注红色星号的为强制执行项目,如果未做需要填写相应的变异记录。
4、路径执行需要注意的细节:以后,医嘱将实现自动匹配(医生下过电子医嘱后电子病历将同步过来自动进行打钩操作)主要诊疗工作和主要护理工作需要医生/护士手动打挑,考虑到执行过的阶段内容无法修改以及只有医生可以进入下阶段,所以在路径执行过程中需要医生护士进行协调,保证双方相关工作都完成后,再进入下阶段。
5、路径变异:如果该病人路径执行过程中产生变异(如并发症等)需要填写相应变异记录在上图两处都可新增相应变异记录,变异记录中选择相应类型:填写后进行保存即可。
6、退出路径:如果由于客观原因(如退院转科等)需要退出路径的点击弹出退出路径原因的填写界面:选择至少一项满足后提交即可退出相应路径7、小常识:登入电子病历系统进入病人选择界面,前面标注星星图案的病人为“在路径中”的病人或在临床路径分类中列出了路径执行中或执行过路径的病人部分科室如果需要添加路径内容的请联系医务科添加。
某市一院临床路径管理组织计划
![某市一院临床路径管理组织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657b225eba1aa8114531d905.png)
XX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医字〔〕号各科室、各部门:20XX年医院制定XX种疾病临床路径,并编写《病种质量管理标准》。
经过两年的运作,在临床路径执行与管理方面积累一些经验。
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卫医管发[2009]99号)及《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的精神和相关要求,我院结合工作实际,依照卫生部相继颁布的XX多种疾病临床路径文件,遴选了XX个专业XX个病种临床路径拟具体实施,为指导各科室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定《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请遵照执行。
一、临床路径的基本概述临床路径主要是针对ICD码对应的病种或某种手术使用标准化的、综合多学科的过程来调整医疗行为,对病人的诊断,包括多种检查、治疗及护理要依据预先指定的基于时间或治疗结果的流程表顺序进行,在规定时间、预算的费用内达到预定的治疗结果。
临床路径的内容包括预期结果、评估、多学科的服务措施、病人与其家人的相关教育、会诊、营养、用药、活动、检验与检查、治疗和出院计划以及变异的记录等内容。
二、临床路径的目的意义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实现医疗服务诊疗护理常规的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内涵质量。
通过明确病种的诊疗护理操作规程,使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化、标准化,有效避免过度治疗现象,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控制非必要医疗支出,提高患者和社会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提升我院医疗服务整体形象。
三、临床路径的开发与制订1、一般应当按照以下原则选择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
⑴发病机制清楚、发病原因明确的常见病、多发病;⑵没有其他并发症、合并症的单纯性疾病或者有并发症、合并症但不需要特别处置的疾病;⑶有比较明确的诊疗规范和治愈标准,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⑷疗效确切,预后良好;⑸结合医院实际,优先选择卫生部制定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
病种选择先易后难、逐渐扩大、适时完善。
2、临床路径诊疗项目包括医嘱类项目和非医嘱类项目。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2023版)_1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2023版)_1](https://img.taocdn.com/s3/m/23797f18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65.png)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2023版)为规范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根据《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等文件精神,结合医院实行情况及目前我院实际,现调整制定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2023版)。
一、临床路径定义与内容临床路径的定义:是医生、护士和其他人员共同制定的针对某种诊断或手术所做的最适当的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整体服务计划,是标准化诊疗护理流程,是医院实施实时质量管理的最简单易行的方式。
临床路径的目的:是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服务、减少康复的延迟和资源的浪费。
它主要是针对ICD码对应的病种或某种手术使用标准化的、综合多学科的过程来调整医疗行为,对病人的诊断,包括多种检查、治疗及护理要依据预先指定的基于时间或治疗结果的流程表顺序进行,在规定的时间、预算的费用内达到预定的治疗结果。
临床路径的内容:包括预期结果、评估、多学科的服务措施、病人与其家人的相关教育、会诊、营养、用药、活动、检验与检查、治疗和出院计划以及变异的记录等内容。
二、总体目标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实现医疗服务诊疗护理常规的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内涵质量。
通过明确病种的诊疗护理操作规程,使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化、标准化,有效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现象,同时增进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控制非必要医疗支出。
三、临床路径实施(一)成立组织,明确职责:1、医院设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下设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具体人员组成及职责见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文件。
2、各临床科室必须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职责:(1)在指导评价小组指导下,开展本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工作;(2)制定科室临床路径实施目标及方案,并督促落实;(3)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4)组织科室人员进行临床路径管理方面的培训;(5)向指导评价小组提出本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调整及临床路径文本制修订的建议;(6)分析变异的原因及提出解决或修正的方法;(7)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对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进行持续改进;(8)其他需要实施小组承担的职责。
中联医院信息系统临床路径初始化操作手册
![中联医院信息系统临床路径初始化操作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7ad6343016fc700aba68fc1a.png)
临床路径初始化手册(His版本为10.32.0)资料拟订记录:拟制: 范浩日期: 2012-8-14审核: 日期:批准: 日期:资料修订记录:目录目录 3第1章临床路径业务知识 (5)1.1临床路径概念 (5)1.1.1背景 (5)1.1.2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s) (6)1.2临床路径系统 (7)1.2.1业务流程图 (7)1.3 ZLHIS临床路径系统 (7)1.3.1开发背景 (7)1.3.2系统运行环境 (8)第2章ZLHIS临床路径初始化 (9)2.1权限管理 (9)2.1.1 影响 (9)2.1.2 操作 (9)2.2基础数据准备 (10)2.2.1 数据字典工具介绍 (10)2.2.2 数据字典数据设置 (13)2.2.2 诊断数据初始化 (16)2.3临床路径管理 (18)2.3.1界面介绍 (18)2.3.2功能介绍 (19)2.4路径表设计 (24)2.4.1 新增路径版本 (24)2.4.2 路径表介绍 (28)2.4.3 项目阶段 (30)2.4.4 项目分类 (36)2.4.5 路径项目 (37)2.4.6 路径评估 (43)2.5模块参数 (51)2.5.1 医嘱类路径项目生成顺序以及其它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常见业务的处理方式 (51)2.6.1以小时为单位的阶段 (53)2.6.2手术日提前或延后 (54)2.6.3并发症的处理 (54)2.7关于路径项目定义与维护 (55)2.7.1选择生成路径项目,还是选择可用医嘱 (55)2.7.2长期医嘱的连续生成 (56)2.7.3同一病种在不同的医保可用药品不同 (56)2.7.4药品停用了 (56)2.7.5液体的规格太多 (56)2.7.6术前术后医嘱 (56)第1章临床路径业务知识1.1临床路径概念1.1.1背景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人均医疗费用为80美元,七十年代开始,医疗费用急剧上涨,到了80年代末,人均医疗费用上涨到1710美元,增加了20多倍。
2024年临床路径持续改进分析汇报
![2024年临床路径持续改进分析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ffafed24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4d.png)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临床路径改进小组的成员,今天我来为大家汇报一下2024年临床路径的持续改进情况。
一、背景介绍临床路径作为协调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管理工具,已经成为现代医院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医院于2024年开始实施临床路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2024年,我们继续深化临床路径的,持续优化和改进路径,力求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二、工作内容1.临床路径的设计和优化我们以疾病为中心,结合国内外临床指南、专家共识和实际情况,对疾病流程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路径流程。
同时,我们组织了多次专家讨论会,不断优化路径内容和流程,确保路径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临床路径的实施和推广我们临床路径改进小组成员经过培训,在各自科室开展了临床路径的实施,确保路径在各科室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我们还通过举办临床路径研讨会、编写路径操作手册等方式,积极推广临床路径的理念和方法,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认知和应用水平。
3.临床路径的监测和评估为了确保临床路径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我们建立了一套临床路径的监测和评估机制。
我们每月召开一次临床路径改进小组会议,对临床路径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另外,我们还通过定期抽样调查和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临床路径的感受和建议,为下一步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三、成效和问题1.成效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临床路径在2024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统计数据显示,我们疾病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得到了有效控制。
同时,临床路径在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面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问题然而,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路径在一些科室的执行情况还不够规范和严格,需要进一步加强监测和指导工作。
其次,一些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的认知和应用还不够深入,需要加强培训和宣传工作。
最后,由于医院制度和资源限制,我们在临床路径改进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临床路径常见问题解答
![临床路径常见问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30bb18b0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a7.png)
临床路径常见问题解答临床路径常见问题解答1.临床路径状态中“执行”、“变异”、“完成”含义分别是什么?答:“执行”表示路径节点正在执行中。
“变异”表示路径患者已经退出临床路径。
“完成”表示医生按照临床路径的步骤全部执行完路径中所有节点。
2.临床路径系统中的“住院第1天”是真实的住院第1天的吗?答:“住院第1天”,它是一个逻辑概念,代表一个治疗阶段,不是真实的住院第1天,可以是1-N天。
3.谁来决定临床路径的纳入与退出?答:医生决定路径纳入与退出。
4.碰到符合临床路径的患者,但不知道这种路径的具体信息,怎么操作?答:在弹出“进入临床路径提示”对话框时,点“查看此路径信息”按钮查看路径信息,查阅此路径的纳入、排除条件和该路径每天需要做哪些工作。
5.患者符合路径的纳入范围,已经在门诊做过路径第一节点需要做的检查,这时还需要再做吗?怎么操作?答:在“重要医嘱”标签页中,将该条检查对应的临床治疗措施勾选执行并确认签名。
6.入径患者,医生已经执行到第二个节点时,发现第一个节点有一条医嘱忘记开具,怎么操作?答:不能从第二节点返回到第一节点再开具这一条忘记的医嘱,可以在第二节点通过新增路径外医嘱的方式来补开这条医嘱。
7.附属账号收治路径患者与普通账号收治路径患者有区别吗?电子签名的格式是否为“普通账号\附属账号”?答:附属账号与普通账号收治路径患者流程一样,临床路径中不区分普通账号和附属账号。
以附属账号使用的临床路径,路径表单的签名格式为“普通账号”。
8.执行路径的过程中,病人的病情难免出现其它症状,这时如何增加路径医嘱以外的药疗医嘱?答:系统不限制医生使用临床路径外的医嘱,开具路径外医嘱与正常开医嘱方法一样,系统只要求您填写相关原因。
9.路径患者的检验、检查医生如何开具?答:检验的开具,只须像路径医嘱一样启用确认提交,检验医嘱会自动生成对应的检验申请单,无须再重新开具检验单。
检查的开具按照原有流程,检查已开具后,需要临床治疗措施勾选执行并确认签名。
临床路径概念及文本制定
![临床路径概念及文本制定](https://img.taocdn.com/s3/m/78d72f0d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b2.png)
2024/2/24
31
现行诊治和临床路径的差异
医生甲
临
医
床
院
医生乙
病 人
路 径
质 控
方
组
医生丙
案
织
2024/2/24
32
• 施行临床路径的目的,主要是想由病人 治疗的结果来分析及评估治疗的方法, 希望依据每天对于病人的观察与记录, 找出一种最适当的治疗方法,而這种治 疗方法是可以减少医疗费用,又可以维 持或改进医疗质量的治疗模式,并且是 大部份病人可以接受的。
2024/2/24
14
医保付费方式改革的目的
• 对医保付费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目标 在于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和控制医疗费用之间 寻求一个平衡点,充分体现付费方与服务提供 方进行博弈的过程。支付方式作为一种激励手 段关系到整个医疗服务体系的良性运行,改革 的目的应该超越过去医保控制费用保持基金平 衡的单一行政目的,应通过支付方式的创新, 发挥合理的支付方式手段对服务提供方的激励 机制,改革不合理的医疗行为,规范引导医疗 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医疗机构加 强内涵建设和自我管理
2024/2/24
4
• 将传统的回顾性付费(Petrospective payment)改变为前瞻性付费(定额或包干) (Prospective reimbursement),即:同一病种 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时均按同一标准支付医疗 费用。
• 如果医院能使提供的实际服务费用低于DRG— PPS的标准费用,医院就能从中获得盈利,否则 ,就会亏损。
2024/2/24
33
临床路径的作用
• CP在医疗护理上的作用 • CP对患者的作用
2024/2/24
临床路径病种名称、ICD码及文件号全汇总
![临床路径病种名称、ICD码及文件号全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9ac147726fff705cd170a31.png)
序号
疾病名称 ICD-10
1 声带息肉(J38.102) 2 慢性鼻-鼻窦炎(J32) 3 喉癌(C32,D02.0) 4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H66.1-H66.3/H71) 5 鼻出血(R04.0) 6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C30.0/C31) 7 鼻中隔偏曲(J34.2) 8 分泌性中耳炎(H65.3) 9 甲状腺肿瘤(C73/D09.302/D34/D44.0) 10 慢性扁桃体炎(J35.0) 11 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H90.3) 12 突发性耳聋(H91.2) 13 下咽癌(C13) 14 腺样体肥大(J35.2) 1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G47.3)
80 老年性白内障(H25.901) 81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H40.203)
行血栓性外痔切除术(49.47)
卫办医政发〔2009〕179号
行乳腺肿瘤切除术或病变导管切除术(85.21)
卫办医政发〔2011〕88号
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06.3902) 行甲状腺部分切除、甲状腺次全切除或甲状腺近全切除术 行甲状腺癌根治手术(06.2-06.4伴40.4)
卫办医政发〔2011〕88号 卫办医政发〔2011〕88号 卫办医政发〔2011〕88号
行直视肺动脉瓣膜切开术或/和右室流出道疏通术(35.13,35.25, 35.26,35.34,35.35,35.96),年龄在1-18岁的患者。 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35.81) 行主动脉瓣位人工机械瓣置换术(35.22) 行主动脉根部机械瓣带瓣管道置换术(Bentall手术)(38.4401)
卫办医政发〔2010〕91号
行开腹胆囊切除术(51.22)
卫办医政发〔2011〕88号
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1.23)
医学临床路径与疾病、手术编码
![医学临床路径与疾病、手术编码](https://img.taocdn.com/s3/m/e94ee12390c69ec3d4bb751c.png)
根据美国家庭医师学会的调查,编码不足使家 庭医师的收费每个患者平均少收$27, 每天 少收$240,一年少收入$57,600。
三、临床路径 • 临床路径是我国第二次医院管理革命 • 临床路径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抓手
临床路径 • 是为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和 保证医疗安全,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 利、扎实、有效进行。
(3)疾病名称只包含某个疾病的某种类型 例1、先天性巨结肠 包括疾病: • Q43.101 先天性短段型巨结肠 • Q43.102 先天性普通型巨结肠 • Q43.103 先天性长段型巨结肠 不包括疾病: • Q43.104 先天性全段型巨结肠 • Q43.105 先天性超短型巨结肠
例2:吉兰 – 巴雷综合征 G61.0 包括疾病: • 脱髓鞘型 G61. 001 • 轴索型 G61.002 不包括疾病: • 变异型 G61.003 • 慢性 G61.004 • 未特指型 G61.005
3、为病种付费与管理服务
费 用
质 量
患 者
美国2000年的财政年度医疗保险(medicare) 估计错误赔付率是6.8%,合119亿美元 (年度共1736亿美元)。1999年错误赔付 率是8%,合135亿美元。1996年错误赔付 率是14%,合232亿美元。
美医疗财务管理局(Health Care Financing Administration)希望到2002年错误赔付率 可以降至5%。但实际上还达到6.3%,错 赔134亿美元。这些错误根据美国监督总局 (office of inspector General)报告,全部 是医师提供医疗信息有误和编码有误的结 果。
(2) IgA肾病 • 第一诊断为慢性肾炎综合征、复发性或持 续性血尿 • 需行经皮肾穿刺活组织检查病理诊断证实, 按共用亚目分类。 • 注意:病理诊断是IgA肾病,但临床诊断不 是慢性肾炎综合征、复发性或持续性血尿 的患者,不进入本临床路径。
2024年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2篇)
![2024年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2篇)](https://img.taocdn.com/s3/m/53f0ca94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e6.png)
2024年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2篇)目录第1篇州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规定第2篇附一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州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规定自治州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规定为了规范我院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院安全,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按照卫生厅云卫发[2010]87号和卫生部卫办医政发[2009]116号文精神制定本规定。
一、成立我院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临床路径指导评价专家小组、各科室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实小组。
二、患者入院时,主管医师对患者进行初步的检诊工作,主管医师、科室科主任根据临床路径进入标准,对住院患者能否进入临床路径进行评估。
三、经评估符合准入标准的,按照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流程实施诊疗,主管医师根据医师版临床路径表开具诊疗项目,向患者介绍住院期间为其提供诊疗服务的计划,并将评估结果和实施方案通知相关护理组,主管医师或相关护理人员在病历首页左上角及相关检查单上盖“临床路径”标识;医技科室对有“临床路径”标识的相关检查优先安排检查;病案统计科对临床路径病案进行管理并对临床路径评价指标进行统计,每月将统计结果报指导评价专家小组。
四、相关护理人员在为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作入院介绍的同时,向其详细介绍其住院期间的诊疗计划(术前注意事项)以及需要给予配合的内容;五、主管医师根据当天诊疗服务完成情况及病情的变化,对当日的变异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并做好记录;六、医师版临床路径中的服务项目完成后,科主任在相应的签名栏签名。
七、出现以下情况时,患者应当退出临床路径:(一)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需要转入其它科室实施治疗的;(二)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患者要求出院、转院或改变治疗方式而需退出临床路径的;(三)发现患者因诊断有误而进入临床路径的;(四)患者出现严重的医疗相关感染等情况不适应继续完成临床路径的。
八、在临床路径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异常情况,处于危险边缘,应迅速给予患者有效干预措施和治疗。
中联HIS系统临床路径操作手册(医生站操作)
![中联HIS系统临床路径操作手册(医生站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19b938bc3b3567ec112d8ad1.png)
目录第1章临床路径应用操作 (2)1.1临床路径应用介绍 (2)1.1.1临床路径介绍 (2)1.1.2界面整体介绍 (2)1.2路径功能操作步骤 (5)1.2.1路径导入功能 (5)1.2.2项目生成功能 (8)1.2.3项目补充功能 (14)1.2.4新开医嘱功能 (15)1.2.5项目执行功能 (17)1.2.6路径评估功能 (18)1.2.7路径完成功能 (22)1.2.8打印临床路径表 (24)第2章临床路径跟踪操作 (25)2.1路径跟踪应用介绍 (25)2.1.1路径跟踪介绍 (25)2.1.2跟踪功能界面介绍 (25)2.2跟踪功能操作步骤 (26)2.2.1路径监控功能 (26)2.2.2查询变异原因功能 (28)2.2.3概况分析功能 (31)第1章临床路径应用操作1.1临床路径应用介绍1.1.1临床路径介绍临床路径是针对某种疾病(或手术),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治疗或护理手段为纵轴,制定标准化治疗护理流程(临床路径表)。
其目的是运用图表的形式来提供有时间的、有序的、有效的照顾,以控制质量和经费,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
路径操作流程如图【1-1-1-1】所示:【1-1-1-1】病人导入路径条件是通过病人的诊断、病情、性别、年龄、科室进行判断,如果该病人满足导入条件则允许导入路径,导入路径后根据流程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包括生成路径项目、执行项目、评估阶段项目、结束路径。
1.1.2界面整体介绍临床路径应用管理模块如图【1-1-2-1】所示,该模块包含了以下几个功能块,分别是操作按钮、病人列表、路径相关信息、路径阶段名称、路径项目列表。
【1-1-2-1】要点说明1.如果当前科室或病区,没有使用的路径表,则不会显示“路径状态”图标和“临床路径”选项卡。
“路径状态”图标和“临床路径”选项卡所在位置如图【1-1-2-2】所示。
临床路径退出及变异原因(仅供参考)
![临床路径退出及变异原因(仅供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0758f3ee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94.png)
临床路径退出及变异原因(仅供参考)
临床路径退出原因:
1、第一诊断修改,第二诊断严重影响临床路径第一诊断的实施。
2、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不相符。
3、出现严重并发症导致路径不能执行。
4、严重并发症导致住院时间大幅延长或者必须实其他诊疗措施。
5、发生医疗纠纷,导致路径不能执行。
变异原因分析
1、病人/家属因素
1.1、病情变化(含并发症)
1.2、入院即合并有其他影响路径的疾病
1.3、要求增加或决绝某些治疗或检验
1.4、依从性差,无法配合医护指导
1.5、其它
2、医生/护士因素
2.1、医嘱延迟
2.2、执行医嘱延迟
2.3、会诊延迟
2.4、发现因误诊而进入临床路径
2.5、医、护人员间沟通、协作不良
2.6、其它
3、系统因素
3.1、设备故障
3.2、排定之检查(验)延迟
3.3、检查(验)报告延迟
3.4、手术室排刀问题
3.5、没有合适病床供转入使用
3.6、支持部门所致的作业延迟
3.7、其它
4、出院计划因素
4.1、病人/家属拒绝出院安排
4.2、家属无法依预定时间接病人出院4.3、病人/家属要求退出临床路径管理4.4、其它。
icd编码重组应用在临床路径同质化管理中的实践
![icd编码重组应用在临床路径同质化管理中的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8b8b0638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85.png)
icd编码重组应用在临床路径同质化管理中的实践icd编码重组应用在临床路径同质化管理中的实践1. 概述在当今医疗领域,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是一个持续的挑战。
临床路径同质化管理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管理方法,旨在通过标准化医疗流程和降低医疗变异性来提供更好的患者护理。
而在临床路径同质化管理中,icd编码重组是一项关键的实践,它能够帮助医疗机构更好地管理诊断和治疗过程,从而实现医疗质量的提升。
2. icd编码重组的概念与应用icd编码(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是一种国际通用的疾病分类标准,它用于识别和记录各种疾病、症状、伤害和外部因素。
icd编码的重组是指将不同的icd编码进行重新组合,形成适用于特定临床路径的新编码。
在临床路径同质化管理中,icd编码重组有以下几个主要应用:2.1 诊断准确性的提高通过将多个细分的icd编码进行重组,能够更加精确地描述患者的病情和临床表现。
这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的诊断进行准确的判断,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在某一特定临床路径中,某种疾病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病情,通过重组icd编码,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制定治疗计划时更具针对性。
2.2 患者分类的优化通过icd编码重组,可以对患者进行更细致的分类。
这有助于医疗机构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制定相应的临床路径和管理方案。
在某一临床路径中,对于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重组icd编码,将其进一步分类为不同的亚型,从而制定更为精细的治疗计划和管理策略。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2.3 临床指标的监测与评估通过对icd编码进行重组,可以将不同诊断和治疗环节的信息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临床路径。
这有助于医疗机构对临床过程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估。
在某一临床路径中,通过对不同诊断和治疗事件的编码重组,可以实时跟踪患者在整个医疗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如手术效果、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80.100 O80.800 O80.900 O86.402 P22.000 P23.900 P24.001 P55.100 P59.901 Q35.100 Q35.101 Q35.300 Q35.302 Q35.500 Q35.501 Q35.502 Q35.700 Q35.900 Q35.901 Q35.902 Q35.903 Q35.904 Q35.905 Q35.906 Q36.000 Q36.001 Q36.002 Q36.003 Q36.100 Q36.900 Q36.901 Q36.902 Q36.903 Q37.000 Q37.100 Q37.200 Q37.300 Q37.400 Q37.500 Q37.800 Q37.900 Q53.902 Q89.207 R04.000 S02.600 S02.611 S06.400 S06.500 S06.502 S36.000 S36.002 S36.011
E04.902 E05.003 E05.900 E11.900 G12.201 G37.301 G40.308 G70.000 H02.400 H17.801 H25.900 H33.001 H40.403 H66.301 H91.200 I05.000 I21.100 I21.101 I21.102 I49.500 I50.100 I61.004 I61.005 I61.006 I61.100 I61.101 I61.200 I61.300 I61.301 I61.400 I61.500 I61.600 I61.800 I61.801 I61.802 I61.803 I61.900 I61.905 I62.003 I71.000 I72.002 I83.200 I83.900 I83.903 I83.905 I84.300 I86.101 J15.700 J15.902 J15.903 J18.000 J21.900
结节性甲状腺肿 格雷夫斯病(Graves病)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2型糖尿病 肌萎缩侧索硬化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 重症肌无力 上睑下垂 角膜白斑 老年性白内障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突发性耳聋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急性ST段抬高型下壁心肌梗塞 急性ST段抬高型下间壁心肌梗塞 急性ST段抬高型下侧壁心肌梗塞 病窦综合征 左心衰竭 基底节出血 内囊出血 外囊出血 大脑皮质出血 脑叶出血 大脑半球出血 脑干出血 脑桥出血 小脑出血 脑室出血 多发性脑出血 特指脑内出血 间脑出血 丘脑出血 丘脑下部出血 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 慢性硬膜下血肿 主动脉夹层 颈内动脉瘤 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感染 下肢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曲张 小隐静脉曲张 血栓性外痔 精索静脉曲张 肺炎支原体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非重症 社区获得性肺炎,重症 支气管肺炎 急性细支气管炎
S52.000 S52.010 S52.100 S52.101 S52.102 S52.110 S52.200 S52.201 S52.210 S52.211 S52.300 S52.310 S52.400 S52.410 S52.500 S52.510 S52.600 S52.610 S52.701 S52.711 S52.801 S52.802 S52.803 S52.804 S5
M16.301 M16.400 M16.500 M16.501 M16.600 M16.700 M16.701 M16.900 M16.901 M17.000 M17.100 M17.101 M17.200 M17.300 M17.301 M17.400 M17.500 M17.501 M17.900 M47.001+ M47.101+ M47.201 M47.802 M51.202 M81.901 M87.002 N00.902 N10.x02 N13.000 N17.800 N17.900 N18.000 N18.001 N18.800 N18.900 N19.x00 N19.x01 N20.100 N40.x00 N43.301 N43.302 N61.x05 N80.001 O00.100 O00.101 O00.102 O48.x00 O62.201 O66.401 O72.001 O72.002 O80.000
临床路径编码信息
疾病编码 A08.000 A15.000 A15.100 A15.108 A15.200 A15.300 A15.308 A16.200 A16.500 A86.x00 C13.900 C32.900 C34.000 C34.001 C34.100 C34.101 C34.102 C34.200 C34.201 C34.300 C34.301 C34.800 C34.801 C34.802 C34.803 C34.900 C34.901 C34.902 C45.000 C50.000 C50.001 C50.100 C50.200 C50.300 C50.400 C50.500 C50.600 C50.800 C50.801 C50.802 C50.803 C50.804 C50.900 C50.901 C50.902 C71.000 C71.001 C71.002 C71.003 附加码 疾病名称 轮状病毒肠炎 肺结核,痰镜检(+) 肺结核,痰培养(+) 浸润型肺结核,痰培养(+) 肺结核,病理(+) 肺结核经证实(+) 浸润型肺结核经证实(+) 肺结核 结核性胸膜炎 病毒性脑炎 下咽恶性肿瘤 喉恶性肿瘤 主支气管恶性肿瘤 肺门恶性肿瘤 上叶,支气管或肺的恶性肿瘤 肺上叶恶性肿瘤 肺上沟恶性肿瘤 中叶,支气管或肺的恶性肿瘤 肺中叶恶性肿瘤 下叶,支气管或肺的恶性肿瘤 肺下叶恶性肿瘤 支气管和肺交搭跨越恶性肿瘤 肺中上叶恶性肿瘤 肺中下叶恶性肿瘤 肺上下叶恶性肿瘤 肺恶性肿瘤 支气管恶性肿瘤 细支气管恶性肿瘤 胸膜间皮瘤 乳头恶性肿瘤 乳晕恶性肿瘤 乳房中央部恶性肿瘤 乳房上内象限恶性肿瘤 乳房下内象限恶性肿瘤 乳房上外象限恶性肿瘤 乳房下外象限恶性肿瘤 乳房腋尾部恶性肿瘤 乳房交搭跨越恶性肿瘤 乳腺恶性肿瘤,上部 乳腺恶性肿瘤,下部 乳腺恶性肿瘤,内侧 乳腺恶性肿瘤,外侧 乳腺恶性肿瘤 男性乳腺恶性肿瘤 副乳腺恶性肿瘤 大脑恶性肿瘤 幕上恶性肿瘤 丘脑恶性肿瘤 胼胝体恶性肿瘤 疾病编码 C71.100 C71.200 C71.300 C71.400 C73.x00 C85.100 C92.100 C92.400 C92.401 D11.001 D14.300 D24.x00 D25.900 D32.000 D32.001 D32.002 D32.003 D32.004 D32.005 D32.006 D32.007 D32.008 D32.009 D32.010 D32.011 D32.012 D32.013 D32.014 D32.015 D32.016 D32.017 D32.018 D32.019 D33.400 D33.401 D33.402 D33.403 D33.404 D33.405 D34.x00 D46.900 D64.900 D64.901 D64.902 D64.903 D64.904 D69.000 D69.300 E03.802 附加码 疾病名称 额叶恶性肿瘤 颞叶恶性肿瘤 顶叶恶性肿瘤 枕叶恶性肿瘤 甲状腺恶性肿瘤 B细胞淋巴瘤 慢性髓系白血病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完全缓解 腮腺多形性腺瘤 肺良性肿瘤 乳腺良性肿瘤 子宫平滑肌瘤 脑膜瘤 蝶骨嵴脑膜瘤 颅中窝脑膜瘤 前床突脑膜瘤 额叶脑膜瘤 顶叶脑膜瘤 大脑镰旁脑膜瘤 矢状窦旁脑膜瘤 嗅沟脑膜瘤 中央区脑膜瘤 脑室内脑膜瘤 颞叶脑膜瘤 颅后窝脑膜瘤 颅前窝脑膜瘤 鞍区脑膜瘤 鞍结节脑膜瘤 鞍背脑膜瘤 枕部脑膜瘤 小脑幕脑膜瘤 小脑桥脑角脑膜瘤 脊髓良性肿瘤 脊髓颈段良性肿瘤 脊髓胸段良性肿瘤 脊髓腰段良性肿瘤 脊髓骶段良性肿瘤 脊髓圆锥良性肿瘤 甲状腺良性肿瘤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贫血 轻度贫血 中度贫血 重度贫血 继发性贫血 过敏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发育异常性单侧髋关节病 创伤后双侧髋关节病 特指创伤后髋关节病 创伤后单侧髋关节病 继发性双侧髋关节病 特指继发性髋关节病 继发性单侧髋关节病 髋关节病 老年性髋关节病 原发性双侧膝关节病 特指原发性膝关节病 原发性单侧膝关节病 创伤后双侧膝关节病 特指创伤后膝关节病 创伤后单侧膝关节病 继发性双侧膝关节病 特指继发性膝关节病 继发性单侧膝关节病 膝关节病 G99.2* 椎动脉型颈椎病 G99.2* 脊髓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 混合型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 骨质疏松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盂肾炎 肾盂积水伴输尿管肾盂连接处梗阻 特指急性肾衰竭 急性肾衰竭 肾终末期疾病 慢性肾脏病5期 特指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 肾衰竭 尿毒症 输尿管结石 前列腺增生 睾丸鞘膜积液 精索鞘膜积液 急性乳腺炎 子宫腺肌症 输卵管妊娠 输卵管妊娠流产 输卵管妊娠破裂 过期妊娠 宫缩乏力 试产失败后剖宫产 胎盘粘连伴出血 胎盘滞留伴出血 头位顺产
臀位顺产 特指单胎顺产 单胎顺产 产褥期感染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新生儿ABO溶血症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硬腭裂 双侧部分硬腭裂 软腭裂 隐性腭裂 硬腭裂伴软腭裂 单侧硬腭裂伴软腭裂 单侧硬腭裂伴软腭裂和齿槽裂 悬雍垂裂 腭裂 双侧完全性腭裂 单侧完全性腭裂 不完全性腭裂 Ⅰ度腭裂 Ⅱ度腭裂 Ⅲ度腭裂 双侧唇裂 双侧完全唇裂 双侧混合型唇裂 双侧不完全唇裂 正中唇裂 单侧唇裂 单侧完全唇裂 单侧不完全唇裂 隐性单侧唇裂 硬腭裂伴双侧唇裂 硬腭裂伴单侧唇裂 软腭裂伴双侧唇裂 软腭裂伴单侧唇裂 硬腭和软腭裂伴双侧唇裂 硬腭和软腭裂伴单侧唇裂 腭裂伴双侧唇裂 腭裂伴单侧唇裂 隐睾 甲状舌管囊肿 鼻出血 下颌骨骨折 开放性下颌骨骨折 创伤性硬膜外出血 创伤性硬膜下出血 创伤性急性硬膜下出血 脾损伤 创伤性脾破裂 开放性脾破裂
鼻中隔偏曲 慢性扁桃体炎 声带息肉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扩张 自发性气胸 急性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 急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 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出血 急性阑尾炎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双侧腹股沟疝 双侧腹股沟斜疝 双侧腹股沟直疝 双侧滑动性腹股沟斜疝 腹股沟疝 腹股沟斜疝 腹股沟直疝 腹股沟滑动疝 复发性腹股沟斜疝 复发性腹股沟直疝 复发性腹股沟疝 肠套叠 肛裂 肛周脓肿 直肠息肉 结肠息肉 升结肠息肉 降结肠息肉 乙状结肠息肉 多发性结肠息肉 I98.3* 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I98.3* 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I98.3* 肝硬化伴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胆总管结石伴胆管炎 胆总管结石伴急性胆管炎 胆总管结石伴急性胆囊炎 胆管结石伴慢性胆囊炎 胆总管结石伴慢性胆囊炎 急性胰腺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痛风 原发性双侧髋关节病 特指原发性髋关节病 原发性单侧髋关节病 发育异常性双侧髋关节病 特指发育异常性髋关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