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凤阳县农民培训中心项目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凤阳县农民培训中心

项目书】

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摘要(一)项目名称:**省**县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二)主管单位:**省**县农业委员会(三)建设单位:**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四)项目由来:为进一步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三新”技术运用普及,提高广大农民科技生产水平,依据党的十六大和中共中央、 ___[xx]1号文件以及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等都对发展科技生产提出了具体要求,结合**实际,提出本项目,并编制《**省**县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七)投资规模及资金:该项目总投资3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00万元,地方配套100万元。

(八)建设期限:1年(xx年1月—xx年12月)(九)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农业展览每年可接待6000人次,收取参观费3万元; 3800平方米设施农业示范基地每年可获利15万元;每年可培训农民1万人,受训农民的科技生产水平显著提高,全县可增加农业效益300万元。项目实施后,**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提高;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新模式的普及速度明显加快,同时可带动和促进全县及周边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得到优化。

二、结论与建议(一)综合评价 **县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和大包干发源地,建立**县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十分必要。**县农业科技推广中心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具有雄厚的科技力量和一定的农业科学仪器设备,具备相应的基本条件,能够承担农民培训工作的组织与开展。

(二)结论意见在**省**县实施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项目,既符合中共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又符合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要求,也是当前广大农民增强科技意识和“两个文明”建设的迫切希望。因此,在农业“大包干”发源地—小岗村,通过建立**省**县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项目,推动**县农业科技生产是可行的。

(三)问题与建议 **县是农业大县,但广大农民普遍存在着农业科技意识不强,科技对农业贡献率偏低等现象。因此,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必须加大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力度,依托科技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编制依据(一)中共中央、 ___《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 ___》(中发〔xx〕1号)(二)《 ___办公厅转发农业部等部门xx—xx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 ___》( ___[xx]79号)(三)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 ___关于促

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 ___》的实施意见(**发[xx]8号)(四)《**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九五”计划和xx年远景规划》(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七)**县统计年鉴(xx--xx年)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一、项目建设背景 xx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都把加强农民培训,增强农民科技意识,加速农村科技普及与推广,推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做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 ___’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县地处**东,农业“大包干”的发源地,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乡,辖26个乡镇,392个行政村,3420个村民组,14.9万农户,是全国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是全国优势农产品规划区域,粮食商品率在60%以上。作为“三个80%”的农业大县(80%人口在农村、80%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农民的80%收入于农业),农业特别是粮食增产增效潜力巨大。但是,目前广大农民普遍存在着农业科技意识不强,科技对农业贡献率偏低等现象,这些是制约农民增收和农业经济效益提高的障碍因素。因此,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通过建立节水农业展示基地十分必要。这是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提高农民科技意识,依托科技进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依据有关政策和文件精神,特编制《**省**县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项目区现状(一)地理位置 **县地处**东北部,淮河中游

**,地理位置为东经117o19′-117o51′,北纬32o37′-33o03′之间。属淮河流域,江淮分水岭地区,北与**相接,西与**毗邻,距省会**140公里,离六朝古都**200公里,属**经济圈。

(二)土地资源全县国土面积1949.5平方公里,承包耕地108万亩。土壤类型以棕壤、黄棕壤为主。

(三)气候资源 **县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冷同期,雨量适中,气候条件适宜,年平均温度

14.9℃,年均降雨量867毫米,多集中在6-9月份,年平均**时数2248.7小时,无霜期212天,辐射总量120.0千卡/cm2·年,光能充足,适宜多种亚热带植物生长。

(四)农业资源 **是个农业大县。是全国首批商品粮基地县之一、100个产粮大县之一、商品瘦肉猪生产基地县之一,**省黄牛综合开发牵动项目基地县之一。主要种植作物有水稻、小麦、油菜、玉米、花生、山芋、棉花、芝麻及各种蔬菜;可放牧面积20万亩,畜禽养殖以牛、猪、羊、家禽为主;总水域总面积 32万亩中,可养面积已达16.5万亩,是**市水产养殖三强县之一。

(五)农村劳动力状况到xx年底,全县实有人口7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62万人,乡村劳动力37.81万人,男劳力占55%,女劳力占45%。在知识结构中,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者22.5%,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56.7%,高中文化程度占16.9%,系统接受专业教育的占3.9%。

(六)农业现状 **县是典型的一年两熟区,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20多万亩,其中粮食160万亩,粮食总产12亿斤。xx年农业总产值11.9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970元,xx年预计农业总产值可达1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突破2000元。

(七)发展目标项目建成后从xx年开始运行,年培训农民1万人,基本上可以在15年时间内,为全县15万农户每户培训出1个具备现代农业生产与营销管理技能的乡土人才。

三、项目建设必要性(一)提高农民的农业科技素质需要 **县是农业大县,长期以来,农民的农业科技素质低下,科技意识偏低,科学种田水平不高,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因而也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和市场农业发展需要,特别是部分农民广种薄收的现象较为普遍,难以适应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国家要求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生态农业的需要。要努力实现科技兴农、科技兴县,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必须要加速农业科技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