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法(PPT精选课件)
颈椎病的正骨推拿治疗ppt课件
再以右拇指点按C5左后隆起横 突,左手推左肩向后,重复2
—3次。亦可用转动头部达一角
度,作一闪动力”使其复正。完整版课件
32
适用于侧弯侧摆式位者。术 者一手虎口扶于患者错位颈 椎旁隆起处作“定点”,另 一手握患者对侧手腕,徐徐 用力向下推(拉)使患者颈 部侧屈约20度左右,然后轻 轻还原。重复上述动作2—3 次。一般先作健侧,使交锁 的关节易于松解,然后作患 侧复正较易成功。
脊椎生理功能 椎关节错位形式 推拿主要手法 伸屈运动 → 前后滑脱式错位 ← 推正法(2) 转体运动 → 左右旋转式错位 ← 摇正法(4) 侧屈运动 → 侧弯、侧摆式错位←搬正法(2)
完整版课件
4
(伸屈运动)+暴力→倾仰位位式错位 ←牵引下正骨法(1) →+退变→混合式错位
软组织劳损:挛缩、痉挛、退变→松解、 反向运动法(1)
完整版课件
20
3侧头摇正法:
用于C2-6勾椎关节旋转式错位。患者侧卧,低枕, 颈前屈度如上述,术者一手托其头部,另手拇指 “定点”于患椎关节下方,将头抬起作侧屈并转动 摇正(动作如 低头摇正法)。
完整版课件
21
4侧卧摇肩法
适用于C5至T2旋转错位。侧卧,平枕,术者拇、食指夹 于其横突隆起的前、后方作“定点”,另一手扶肩部作前 推后拉的摇动,“定点”配合阻力,使关节在摇动中复正 。此法与低头摇正法原理及适应症相同,只是“动点”在 下改为摇肩,使力易达颈胸交界处,避免上颈椎受损伤。
完整版课件
17
1仰头摇正法
用于枕环、环枢关节错位。
患者仰卧,低枕,术者一
手托下颌,一手托枕部,
将头作上仰,(可使2-7
后关节紧闭成“定点”)侧
转(枕环关节20-30°,环
颈椎病的正骨推拿治疗通用课件
它结合了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知识,以非手术、无创伤的方式缓解颈椎病症状。
正骨推拿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原理与适应症
治疗原理
通过正骨手法纠正颈椎关节错位,恢复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缓解肌肉紧张和痉 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根受压,从而达到缓解疼痛、麻木等症状的目 的。
按摩
适当的按摩可以缓解颈部肌肉紧张 和疼痛,但应注意按摩的力度和方 法,避免过度用力或使用不当的手 法。
05
病例分享与效果评估
病例一:轻度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对比
总结词:显著改善
详细描述:轻度颈椎病患者在进行正骨推拿治疗后,颈椎疼痛、僵硬等症状明显 减轻,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病例二:中度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对比
总结词:明显改善
详细描述:中度颈椎病患者在接受正骨推拿治疗后,颈椎活动度增加,疼痛减轻,生活质量得到明显 改善。
病例三:重度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对比
总结词:部分改善
详细描述:重度颈椎病患者在进行正骨推拿治疗后,部分症状得到缓解,但仍有部分残留症状,需要进一步治疗和康复。
THANKS
感谢观看
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 和椎动脉型颈椎病。
病因与病理
病因
颈椎间盘退行性变是颈椎病发生和发展的最基本原因。此外,颈椎的先天畸形 、颈椎的骨质增生、颈椎的急慢性损伤等也是颈椎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病理
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后,颈椎的稳定性受到破坏,进而引起颈椎的骨质增生、黄 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等病理改变,导致颈椎的脊髓、神经、血管等受到压迫 ,从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医学课件)正骨八法
医骨伤科的治疗手段,使得患者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02 03
提升中医骨伤科治疗效果
正骨八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提高了中医骨伤科的治疗效果,使得患者 能够更快更好地恢复健康,同时也增强了中医骨伤科的信誉度和影响 力。
弘扬中医文化
正骨八法属于中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 法为中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促进了中医文化的弘 扬和发展。
诊断明确
胸椎小关节紊乱是指胸椎小关节错位或半脱位,表现为胸背痛、胸闷、呼吸 困难等症状。正骨八法可针对其病机予以治疗。
治疗方法
采用俯卧位定点复位手法和牵引手法,根据病情选择手法方向和力度,以纠 正胸椎小关节紊乱,扩大胸椎间隙,缓解胸背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运用
诊断明确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疾病,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活 动受限等症状。正骨八法可针对其病机予以治疗。
《医学课件》正骨八法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概述 • 正骨八法的基本技术 • 正骨八法的临床应用 • 正骨八法的优势和不足 • 结论
01
概述
正骨八法的起源和发展
起源
正骨八法起源于我国古代中医骨伤科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 春秋战国时期,后在明清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发展
正骨八法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渐被完善和系统化,形成了 以"摸、接、端、提、推、拿、按、摩"为主要步骤的骨伤科 治疗方法,被誉为"中医骨科的精髓"。
腰椎间盘突出的运用
诊断明确
腰椎间盘突出是由于纤维环破裂,导致髓核突出,压迫神经 根,引起腰腿痛。正骨八法可针对其病机予以治疗。
治疗方法
(医学课件)龙氏颈椎正骨十法PPT幻灯片
11
前 后 滑 脱 式 错 位
12
13
前后滑脱式错位
14
侧弯侧摆式错位
15
侧弯侧摆式错位
16
左右旋转式错位
17
左右旋转式错位
18
倾位仰位式错位
19
倾位仰位式错位
20
小关节错位、复位机理
生理功能
病理变化(确证、X线片)
正骨手法
伸屈运动 前后滑脱式错位(C6:/T3 ↑ 4↓)
推正法
25
反向运动法
仰头摇正法
低头摇正法
牵引下正骨法 侧卧推正法
正骨十法
侧头摇正法 侧卧摇肩法
俯卧冲压法
挎角搬按法
侧向搬按法
26
正骨推拿手法要诀
• 关节错位需正骨,动中求正是要诀, • 肌肉放松勿对抗,切忌粗暴伤病人。 • 定点动点选得准,椎间狭窄加牵引, • 关节开合要充分,轻巧闪动定成功。
27
1、仰头摇正法
反向运动法→对拉舒筋、对顶复位(冻结肩)
23
龙氏正骨推拿特点
1、以软组织损变、脊椎退变错位为基础 2、独特的诊断要点和三步定位诊断 3、明确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4、四步手法-筋骨并重 5、针对错位类型复位-稳准 6、生理运动正骨法-轻巧、安全
24
四步十法
1、 放松手法--使紧张的肌肉放松。 2 、正骨手法--正骨十法中选用。 3 、强壮手法--(分筋、理筋法)调和阴阳。 4、 痛区手法--镇静止痛法及兴奋调理气血法。
(侧位片:椎体后缘联线中断、成角、反张)
侧屈运动 侧弯侧摆式错位(C1346/T11、12)
中医骨伤科正骨手法图文
中医骨伤科正骨手法(图文)手法在伤科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伤科四大治疗方法(手法、固定、药物、练功)之一。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旨要》说:“关手法者,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仍复于旧也”。
该书还首次把‘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归纳为正骨八法。
并详细阐述了手法的适应症、作用及其操作要领。
一、正骨手法的注意事项(一)明确诊断复位之前,医者对病情要有充分了解,根据病史、受伤机制和X 易查结果作出明确诊断,同时分析骨折、脱位发生移位的机制,选择有效的整复手法。
(二)密切注意全身情况变化对多发性骨折气血虚弱,严重骨盆骨折发生出血性休。
以及脑外伤重症等,均需暂缓整复,可采用I临时固定或持续牵弓[等法,待危重病情好转后,再考虑骨折整复。
(三)掌握复位标准骨骼是人体支架,它以关节为枢纽,通过肌肉收缩活动而进行运:当肢体受到外力或肌肉强烈收缩造成骨折后,骨折断端发生移位,肢体就失去了骨骼的支架作用,而不能正常活动。
因此,在治疗骨折时,首先要进行骨折复位,以恢复骨骼的支架作用.折对位越好,支架越稳定,固定也越稳当,骨折才能顺利愈合,功能亦恢复满意。
对每一个骨折都应复,争取达到解剖和接近堡型堂垂婆一若某些骨折不能达到解剖对位,也应根据病人年龄、职业及骨折部位的不同,达到功能对位。
所袒功盛菇啦,即骨折在整复后无重叠移位,旋转、成角畸形得到纠正,肢体的力线正常,长度相等,骨折愈合后肢体的功能可以恢复到满意程度,不影响病人在工作或生活上的要求。
如老年患者,虽骨折对位稍差,肢体有轻度畸形,只要关节活动不受影响,自理生活无困难,疗效还算满意。
儿童骨折治疗时要注意肢体外形,不能遗留旋转及成角畸形,轻度的重叠及侧方移位,在发育过程中可自行矫正。
(四)抓住整复时机只要周身情况允许,整复时fl磁呈胁骨折后半小时内,局部疼痛、肿胀较轻,肌肉尚未发生痉挛,最易复位。
伤后4〜6小时内局部瘀血尚未凝结,复位也较易。
一般成人伤后7。
10天内可考虑手法复位,但时间越久复位困难越大。
中医正骨学ppt课件
.
23
骨折概论
.
24
骨折定义
❖ 由于外力作用破坏了骨的连续性或完整性
.
25
骨折的外因分析
• 直接暴力 骨折发生于外力直接作用的部位 (打、压、枪、撞击)
• 间接暴力 骨折发生于远离外力作用的部位 • 传达暴力,如:桡骨远端骨折 • 扭转暴力,如:投掷所致的肱骨干骨折
• 筋肉牵拉 肌肉附着点附近骨折(髌骨骨折) • 持续劳损 长途跋涉(跖骨骨折)
.
13
CO学派是中医正骨学不断发展的历 史积淀
❖ 汉代中医外科鼻祖华佗研制了麻沸散麻醉,进行骨 科手术,独创“五禽戏”,指出功能锻炼在骨折愈 合过程中的作用;
❖ 晋代葛洪《肘后救卒方》首先记载了夹板固定、颞 下颌关节脱位的整复方法;
❖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记载循环障碍、神经功 能障碍的症状,并指出软组织裂伤、关节开放性损 伤应立即缝合,是中医内固定的最早记载;
.
26
骨折的内因分析
• 年龄和健康状况 • 骨的解剖位置与结构状况
• 静止段与运动段连接处、疏松与致密交接处 • 幼儿:青枝骨折;少年:骨骺分离;老年:骨
折风险增加 • 骨骼病变
• 骨感染、骨软化病、骨肿瘤等
.
27
外因+内因 骨折
.
28
问题:如何描述(诊断)?
.
29
问题:如何对X片进行描述?
• 嵌插骨折
• 裂缝骨折
• 骨骺骨折
• 压缩骨折
.
45
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分
• 横断骨折
• 斜形骨折
骨
• 螺旋形骨折
折 碎
• 粉碎骨折
成 三
• 青枝骨折
块 以
(医学课件)正骨八法
2023《医学课件》正骨八法CATALOGUE目录•正骨八法简介•手法操作•临床应用•注意事项与禁忌•康复与护理01正骨八法简介《黄帝内经》是中医经典著作,奠定了正骨八法的基础。
源自《黄帝内经》从东汉末年至今,正骨八法在历代医家和武术家的实践中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
发展历程起源与发展中医理论以中医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运用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等理论指导正骨治疗。
武术理论运用武术中的力学原理和运动生理学原理,指导正骨治疗。
理论基础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因跌打损伤、扭伤、骨折等引起的骨关节损伤和疼痛。
禁忌症对于肿瘤、结核等引起的骨关节疾病,以及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等,不宜使用正骨八法治疗。
适应症与禁忌症02手法操作总结词通过旋转关节的方式,使错位的骨骼或关节恢复原位详细描述旋转复位法是一种常用的正骨手法,适用于颈椎、胸椎和腰椎等部位。
通过轻柔的旋转手法,使错位的关节逐渐复位。
在操作时需要注意力度和方向,避免过度旋转造成损伤。
手法一:旋转复位法总结词通过屈伸关节的方式,使骨骼和关节得到放松和调整详细描述屈伸收展法适用于脊柱和四肢等关节。
通过反复屈伸关节,可以放松肌肉和韧带,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
在操作时需要注意力度和频率,避免过度用力或过快频率造成肌肉疲劳。
手法二:屈伸收展法手法三:端挤提按法总结词通过端挤和提按的方式,调整骨骼和关节的位置关系详细描述端挤提按法是一种综合性的正骨手法,适用于脊柱和四肢等部位。
通过端挤手法调整关节位置,再用提按手法调整肌肉和韧带的张力,以恢复关节的正常生理结构。
在操作时需要注意用力柔和均匀,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03临床应用采用手法复位,然后用小夹板固定,再配合中药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肱骨干骨折尺骨鹰嘴骨折指骨骨折采用手法复位,然后用石膏固定,再配合中药治疗。
采用手法复位,然后用石膏固定,再配合中药治疗。
采用手法复位,然后用小夹板固定,再配合中药治疗。
采用手法复位,然后用髋关节外展支架固定,再配合中药治疗。
腰椎正骨手法ppt课件
痛区手法可根据不同症状选用兴奋的或镇静的手
法。放松、镇痛的手法:抚摩、揉捏、按压、震颤、
叩打等。
例如:颈椎病引起头昏头痛者,在颈部正骨推拿后,患者仰卧, 术者抚摩前额,指揉头部痛区,点按印堂、攒(cuán)竹、 太阳、风池、百会等穴位,指扣及掌震头部结束治疗。
腰椎正骨手法
正骨推拿法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放松手法(掌揉、拇指揉法) 第二步正骨手法 (坐式旋转摇搬法)
第三步强壮手法(捏拿、弹拨、拍打、点穴法)
第四步痛区手法
痛区手法
推拿的传统手法,即在疼痛麻木的局部施以手法, 在脊椎综合征的治疗中,由于病变主要在脊椎部,而四
肢、头部、肩部、胸腹部疼痛麻木区,是神经、血管继
对内脏功能障碍者,痛区手法应根据内脏功能而定
属兴奋过度者用镇静手法:如心律失常、哮喘、腹泻、消化 性溃疡等,可在胸部、腹部用抚摩法和按痛点法,配远端点 穴法,如内关、手三里、合谷、足三里、三阴交、昆仑等。 对功能低下者:如消化不良、支气管扩张症、内脏下垂等病
症,可用兴奋、强壮手法,如提拿肩井穴,重力(三指或五
小结
正骨推拿疗法的要领在正骨,其他手法 可随症状变通选用,在时间分配上,正骨手 法是短而快速的。揉法贯穿在整个治疗过程 中,第一步以揉法为主,各部中重手法后都 用揉法予以调理为宜。
指点叩法)点腰背部俞穴,拍打胸部及双手重叠揉按腹部,
拇指推关元、气海穴等。 总之,痛区手法作为治疗后的辅助手法或结束手法,在时间 安排上,一般2~钟即可。
正骨手法(坐式旋转摇搬法)
适用于: 左右旋转式腰椎后关节错位者 胸腰椎其他错位类型辅助手法
以L3棘突偏左,L4棘突偏右为例:
(医学课件)正骨八法
xx年xx月xx日
《医学课件》正骨八法
பைடு நூலகம்
正骨八法简介手法操作临床应用与其他治疗比较注意事项与预防
contents
目录
01
正骨八法简介
《黄帝内经》是中医经典著作,奠定了正骨八法的基础。
源自《黄帝内经》
从东汉末年起到明清时期,正骨八法在历代医家和武术家的实践中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
发展历程
起源与发展
通过旋转关节的方式,将错位或脱位的骨骼重新对合。
详细描述
旋转复位法适用于颈椎、腰椎、髋关节等部位的错位或脱位。操作时,患者采取俯卧或仰卧姿势,医者双手托住患者的头或臀部,轻轻旋转,使骨骼产生顺应性,逐渐复位。
手法一:旋转复位法
总结词
通过屈伸关节的方式,使骨骼得以重新对合。
详细描述
屈伸收展法主要适用于肘、膝关节等部位的错位或脱位。操作时,患者采取仰卧姿势,医者一手握住关节近端,另一手握住关节远端,逐渐屈曲或伸展,使错位的骨骼复位。
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预防骨关节疾病。
定期进行体育锻炼
合理饮食和营养的摄入有助于维护骨骼健康。
注意饮食和营养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容易导致肌肉疲劳和关节僵硬。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术后护理
THANKS
感谢观看
中医理论
正骨八法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注重气血、脏腑、经络等方面的调理。
筋骨并重
强调在手法治疗中,必须同时调理肌肉、筋膜和骨骼结构。
理论基础
适应症
用于各种因姿势不正、用力不当或意外伤害引起的骨骼和关节损伤。
禁忌症
对于某些特定疾病或身体状况,正骨八法不宜使用或需谨慎使用。
(医学课件)正骨八法
相关研究
1 2 3
研究一
该研究探讨了正骨八法对骨折愈合的影响,结 果显示正骨八法能够显著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提高愈合质量。
研究二
该研究关注于正骨八法在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 ,结果表明正骨八法能够有效地缓解颈椎病的 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研究三
该研究探讨了正骨八法在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中 的效果,结果表明正骨八法能够减轻疼痛、恢 复腰椎功能,且效果持久。
免影响治疗效果。
定期复查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按照医生建 议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
情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
饮食调理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保持清淡、易 消化的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 性食物。
预防复发
在康复过程中,患者应加强关节功 能锻炼和身体素质的锻炼,以预防 骨伤科疾病的复发。
06
相关研究与文献综述
目前,正骨八法已经成为中医骨伤科的经典治疗方法之一,备受医学界的认可和 推崇。
02
正骨八法的基本理论
理论基础
基于中医理论
正骨八法以中医理论为基础, 特别是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 理论,通过调整骨骼和肌肉的
生理位置,达到治疗目的。
气血理论
中医认为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 动的基础,正骨八法通过调整骨 骼和肌肉的位置,改善气血的运 行,从而治疗疾病。
择正确的手法进行治疗。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对骨骼和肌肉的活动 起到调节作用,正骨八法需要 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以便选择正确的手法进行治疗
。
生理学基础
生理机能
正骨八法需要了解人体的生理机能,特别是骨骼、肌肉和神经系 统的生理机能,以便正确地应用手法进行治疗。
生理反应
正骨八法对人体的生理反应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对疼痛、炎症等 反应的缓解和消除具有重要作用。
中医正骨学精品课课件
运用现代康复医学理念和技术,如理疗、运动疗 法等,加速骨折愈合,恢复关节功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与前景
优势互补 减少并发症 拓展治疗范围 推动学科发展
中医正骨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现代医学注重客观检查和 精准治疗,两者结合可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减少单一治疗手段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如 感染、愈合延迟等。
向患者和家属传授中医正骨相关知识和技 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安排随访和复诊计划,确保患者得到持续关 注和治疗。
06 现代医学在中医正骨学中 的应用
现代医学检查技术在中医正骨诊断中的应用
X线检查
通过X线平片、CT等影像技术, 观察骨折类型、移位情况和愈合 过程,为中医正骨提供客观依据。
MRI检查
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评估软组织 损伤、脊髓和神经损伤等,提高中 医正骨诊断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中医正骨学的理论基础
经络学说
中医正骨学认为,经络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 通道,与骨骼、肌肉、关节等组织器官密切 相关,通过调节经络气血可以治疗骨伤疾病 。
气血津液学说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 基本物质,中医正骨学认为,骨伤疾病的发 生与发展与气血津液的盈亏和运行不畅密切 相关。
脏腑学说
中医正骨学强调脏腑与筋骨的内在联 系,认为脏腑功能失调可导致筋骨疾 病,治疗时需注重调理脏腑功能。
牵引手法
通过拉伸肢体或脊柱,增加关 节间隙,减轻神经压迫。
旋转手法
对关节进行旋转运动,调整关 节位置,改善关节功能。
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明确诊断
在施行手法前,必须明 确疾病的诊断和病理改
变。
循序渐进
手法的力度、频率、持 续时间等应逐渐增加,
正骨ppt课件
操作轻柔
正骨手法要求轻柔、准确,避免粗暴操作,以免加重损伤或导致并发 症。
患者配合
患者在接受正骨治疗时,需保持平静、放松,配合医生的治疗,不要 过度紧张或抗拒。
治疗时机
正骨治疗需在受伤后24-48小时内进行,此时软组织尚未发生粘连, 治疗效果较好。
错位。
腰椎正骨手法
01
02
03
04
腰椎定点复位法
通过定点按压的方式,纠正腰 椎错位,缓解腰椎疼痛。
腰椎牵引法
利用牵引力量,拉伸腰椎,缓 解腰椎紧张。
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斜扳法
在侧卧位下,对腰部施加适当 压力,使腰椎回归正常位置。
腰椎旋转复位法
通过旋转腰椎的方式,纠正腰 椎错位,改善腰椎活动度。
四肢关节正骨手法
肩关节旋按法
由于颈部突然扭转或过度后伸而致颈椎小 关节错位,出现颈椎及枕部疼痛、活动受 限等症状。
由于突然的弯腰、扭伤或搬重物时姿势不 当,导致胸椎小关节错位,出现胸背疼痛 、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腰椎小关节紊乱
骶髂关节紊乱
由于腰部突然扭转或过度前屈而致腰椎小 关节错位,出现腰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由于长期姿势不当或外伤引起骶髂关节错 位,出现腰骶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通过旋转和按压肩关节的方式,纠正肩关节 错位,缓解肩部疼痛。
腕关节拔伸法
通过拔伸腕关节的方式,纠正腕关节错位, 缓解腕部疼痛。
肘关节按压法
通过按压肘关节的方式,纠正肘关节错位, 缓解肘部疼痛。
膝关节牵引法
利用牵引力量,拉伸膝关节,缓解膝关节紧 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12
13
操作应用(四) 提按端挤
• 1.适应症和作用 用于矫正前后侧移位和内外侧移位。
14
操作应用(四) 提按端挤
• 2.操作方法 前后侧移位用提按手法,操作时,医者两手拇指按突出的一端
向下,两手四指提下陷的骨折另一端向上。内外侧(即左右侧) 移位用端挤手法。操作时,医者一手固定骨折近端,另一手握住 骨折远端,用四指向医者方向用力谓之端,用拇指反相用力谓之 挤,将向外突出的骨折端向内挤迫。 • 3.要领:操作时手指用力要适当,方向要正确,部位要对准,着 力点要稳固。术者手指与患者皮肤要紧密接触,通过皮下组织直 接用力于骨折端,切忌在皮肤上来回摩檫,以免损伤皮肤。
浅及伸,由远到近,两头相对,确实了解骨折端在肢体内移位的 具体方位,再与X线片所显示的骨折端移位情况结合起来,在术 者头脑中构成一个骨折移位的立体形象。 • 3.要领:先轻后重,由浅及深,从远及近,两头相对。
3
4
5
操作应用(二) 拔伸牵引
1.适应症和作用: 是正骨手法中重要步骤,用于克服肌肉拮抗力,矫正患肢的
操作应用(五) 摇摆触碰
•
3.操作方法
触碰法(即叩击法)用于须使骨折部紧密嵌插
者,横型骨折发生在干骺端时,骨折整复夹板固定后,
可用一手固定骨折部的夹板,另一手轻轻叩击骨折的
远端,使骨折断端紧密嵌擦,复位更加稳定。
•
4.要领:术者两手固定骨折部,由助手在维持
牵引下轻轻地左右或前后方向摆动骨折远段。
21
15
16
17
18
19
操作应用(五) 摇摆触碰
• 1.适应症和作用 用于横断、锯齿型骨折,使骨折端紧密接触,
增加稳定性。 • 2.操作方法
摇摆法:术者用两手固定骨折部,由助手在维 持牵引下轻轻地左右摇摆或前后方向摆动骨折的远端, 待骨折断端的骨擦音逐渐变小或消失,则骨折断端已 经紧密吻合。
20
• 1.适应症和作用 主要用于矫正骨折断端的旋转及成角畸形。
9
操作应用(三) 旋转屈伸
• 2. 操作方法 肢体有旋转畸形时,术者手握其远端,在拔伸下围绕肢体纵
轴向左或向右旋转,以恢复肢体的正常生理轴线;屈伸时,术者 一手固定关节的近端,另一手握住远端沿关节的冠轴摆动肢体, 以整复骨折脱位。 • 3.要领:旋转时在牵引下沿肢体纵轴向左或向右旋转。屈伸 时一手固定关节近段,另一手握住远段沿关节的冠轴摆动肢体。
24
25
26
操作应用(七) 折顶回旋
•
1.适应症和作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折顶法用于横断或锯齿型骨折,肌肉发达,单靠牵引力量
不能完全矫正重叠移为位时。
回旋法用于矫正背向移位的斜形、螺旋型骨折,或有软组
织嵌入的骨折。
27
操作应用(七) 折顶回旋
•
2.操作方法
折顶法:术者两手拇指抵于突出的骨折一端,其他四指重
叠环抱于下陷的骨折一端,在牵引下两拇指用力向下挤压突出的
损伤软组织,若感到回旋时有阻力,应改变方向,使背向移位的
骨折达到完全复位。
30
31
32
33
操作应用(八) 按摩推拿
•
1.适应症和作用
用于骨折复位后,调整骨折周围的软组织,使扭转曲折的
肌肉、肌腱,随着骨折复位而舒展通达,尤其是对关节附近的骨
折更为重要。
34
操作应用(八) 按摩推拿
•
2.操作方法
正骨法
此课件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关注我 每天分享干货
操作应用(一) 手摸心会
1.适应症和作用: 为施行手法前的诊断手法。达到“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
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的目的。
2
操作应用(一) 手摸心会
• 2.操作方法: 骨折整复前,术者用手触摸骨折部位,触摸时3先轻后重,由
别握远近骨折段,按原来骨折移位方向逆向回旋,使断端相对,
从断端的骨擦音来判断嵌入的软组织是否完全解脱。
29
操作应用(七) 折顶回旋
•
4.折顶回旋要领
折顶法:用力大小,以原来重叠移位的多少而定。用力的
方向可正可斜。单纯前后移位者,正位折顶;同时有侧方移位者,
斜向折顶。
•
回旋法:操作时,必须谨慎,两骨折段须相互紧贴,以免
按照肌肉、肌腱的走行方向由上而下顺骨捋筋,达到散瘀
舒筋的目的。
•
3.要领:顺肌肉、肌腱的走行方向由上而下顺骨捋筋,操
作时手法要轻柔。
35
36
37
感谢您的聆听 您的关注使我们更努力
谢谢!
此课件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关注我 每天分享干货
38
骨折端,加大成角,依靠拇指的感觉,估计骨折的远近端骨皮质
已经相顶时,而后骤然反折。反折时环抱于骨折另一端的四指将
下陷的骨折端猛力向上提起,而拇指仍然用力将突出的骨折端继
续下压。
28
操作应用(七) 折顶回旋
•
3.操作方法
回旋法:有软组织嵌入的横断骨折,须加重牵引,使两骨
折段分离,解脱嵌入骨折断端的软组织,而后放松牵引,术者分
短缩移位,恢复肢体的长度。
6
操作应用(二) 拔伸牵引
• 2.操作方法: 开始牵引时,肢体先保持在原来的位置,沿肢体的纵轴,由
远近骨折段作对抗牵引,然后,再按照整复的步骤改变肢体的方 向,持续牵引。 • 3.要领:先顺势牵引,再 沿肢体纵轴牵引,力量轻重适宜, 持续稳妥,避免过牵。
7
8
操作应用(三) 旋转屈伸
22
操作应用(六) 夹挤分骨
• 1.适应症和作用 用于矫正两骨并列部位的骨折,骨折段因受骨间膜或骨间肌
的牵拉而呈相互靠拢的侧方移位。
23
操作应用(六) 夹挤分骨
• 2.操作方法 整复骨折时,可用两手拇指及食、中、无名三指由骨折部的
掌背侧对向夹挤两骨间隙,使骨间膜紧张,靠拢的骨折端分开, 远近骨折段相对稳定,并列双骨折就象单骨折一样复位。 • 3. 要领:两手拇指挤食、中、无名指三指由骨折部的掌背侧 对相夹挤两骨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