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答案

合集下载

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0分)1.孔子“仁”和“礼”2.小国寡民3.性善论4.《资政新篇》5.黄老之学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简述马基雅维利和韩非思想的异同点。

2.简述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3.评述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理论。

4.简述顾炎武批判君主专制制度的思想。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试论述中国古代主要政治思想家的重民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试评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0分)1.孔子“仁”和“礼”答:仁和礼是孔子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

仁与礼是相辅相成的,仁是道德境界,礼则是实现这种道德境界的唯一途径,仁的品质是遵守礼的前提,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

孔子所说的仁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涵:①爱人为仁。

孔子认为爱人是仁的基本内容,社会的各个等级之间都应该相互仁爱。

②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认为要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个人的行为完全符合礼的规范。

③仁的特征是厚重敦朴,仁的根本是孝悌。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礼是指人们必须遵循行为规范。

广义上的礼,包括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原则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等各方面的文化规范。

孔子认为,礼是约束人的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是约束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

2.小国寡民答:“小国寡民”是老子的政治理想,他所设想的理想社会具有下列特征:①国家规模十分狭小,人口稀少;②人们在极其原始的状态下生活,没有一切可以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器具;③人们没有知识,没有欲望,对于原始质朴的生活十分满足;④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交往,过着十分封闭的生活。

老子认为人类群体生活所必须的伦理规范、礼仪制度都没有价值。

他之所以把小国寡民作为理想中的社会,根本上取决于他的社会认知意向。

老子运用倒退的观念理解人类社会的历史,他认为人类社会不是进化的而是倒退的,所以其思想具有浓重的复古倾向。

中外政治思想史判断题

中外政治思想史判断题

中外政治思想史判断题中外政治思想史判断题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是政治思想。

正确答案:A中外政治思想史是研究政治思想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正确答案:B政治思想是社会成员在政治思考中所形成的观点、想法和见解的总称。

正确答案:A7、判断题:一个社会有一种政治理想。

正确答案:B8、判断题:一个阶级有一种政治理想。

正确答案:A9、判断题:西方文化表现出很强的务实性,强调知行合一。

正确答案:B13、判断题:美国的政治思想来源于欧洲大陆。

正确答案:A14、判断题:中西两种政治思想的发展轨迹相同。

正确答案:B15、判断题: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如何管理国家。

正确答案:B16、判断题: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主要是解决如何认识国8、判断题:西方政治思想从古代一直到近代,始终重视如何认识国家、如何组织和如何管理国家的问题。

正确答案:B19、判断题: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轨迹是“一贯型”的,几千年君主集权主义的主流不变。

正确答案:B20、判断题: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发展轨迹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的演变。

正确答案:B 21、判断题:自由主义是贯穿于西方政治思想的一条主线。

正确答案:A判断题: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指导我们研究、学习中外政治思想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正确答案:B1、判断题: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氏族组织。

正确答案:B3、判断题:古希腊有100多个城邦。

正确答案:A4、判断题:希腊是中央集权的国家。

正确答案:B6、判断题:奴隶和自由人没有公民权。

正确答案:A7、判断题:外邦人可以有公民身份。

正确答案:B8、判断题:城邦中占人口半数的妇女可以有公民身份。

正确答案:B9、判断题:只有父母双方都是希腊自由人的男子才能获得10、判断题:在希腊,每个城邦都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普遍实行直接民主制度。

正确答案:A11、判断题:民主制度使雅典成为希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但也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

智慧树知到《中国近代史》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近代史》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近代史》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西方国家进入近代的时间是()A:1740年B:1640年C:1840年D:1540年正确答案:1640年2、胡绳关于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以()为标准进行划分。

A:经济发展水平B:实行的政治制度C:文化政策的转变D:阶级斗争的表现正确答案:阶级斗争的表现3、“四个阶梯说”具体指:()A:太平天国B:洋务运动C:戊戌维新D:辛亥革命正确答案: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4、从教学习惯上,中国近代历史时期划分为旧民主主义时期和新民主主义时期。

A:对B:错正确答案:对5、()被称作“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A:李鸿章B:林则徐C:曾国藩正确答案:林则徐第二章1、鸦片战争爆发之前,清廷对战争做了充分的战备工作。

A:对B:错正确答案:错2、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A:对B:错正确答案:对3、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

这表明林则徐()A:起初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正确答案:起初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4、2008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回顾历史,宁波曾是通商口岸;改革开放后,宁波又是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比较前后两次“开放”,其最主要的不同在于( )A:前者是丧权辱国的,后者是独立自主的B: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C:两次开放都取得了辉煌成果D:两次开放都增强了国力正确答案:前者是丧权辱国的,后者是独立自主的5、下列条款属于《南京条约》的有:()A:英国政府占领香港,以保护英国对华贸易B:中国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C:外国公使常驻北京D:中国海关税率,必须同英国侵略者共同商定正确答案:英国政府占领香港,以保护英国对华贸易,中国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中国海关税率,必须同英国侵略者共同商定第三章1、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内部主要原因有()。

中国近代史课后习题及答案

中国近代史课后习题及答案

历史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1、帝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1、积极作用:(1)政治:①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明清以来的“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中国一步步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潮流之中。

②加速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瓦解(2)经济:①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②一些企业家试图以“实业救国”,民族资本主义得以发展起来。

③中国的经济逐渐融入世界(3)思想文化:帝国主义的入侵唤醒了一部分中国人,他们为救国图存开始奋斗,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等一系列思想文化运动蓬勃发展。

(4)科技:电报、电话、电影等传入中国。

2、消极作用:(1)政治:从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并强迫中国政府与之订立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种种特权,从而使一个独立的中国逐渐沦为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2)经济: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①帝国主义列强根据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一切重要的通商口岸,并把许多通商口岸划出一部分土地作为它们直接管理的租界。

它们控制了中国的海关和对外贸易,控制了中国的交通事业。

因此它们便能够大量地倾销它们的商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工业品的市场,同时又使中国的农业生产服从于帝国主义的需要。

②在经济上中国逐步地形成了对帝国主义资本的依附而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

③资本主义国家一定程度上压制着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民族资本主义逐渐陷入困境。

(3)思想文化:①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冲击。

②圆明园等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被帝国主义摧毁(4)对人民:大量中国人民惨遭杀害,是历史的巨大灾难。

2、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具有什么意义?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

每一次战争,都伴随着更大的贪梦目的和更多的利益要求。

中国近代史习题及答案

中国近代史习题及答案

《中国近代史》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一种从属于(A)的畸形的社会形态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B.欧美列强C.世界殖民体系D.封建秩序2.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A)A.高度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B.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C.共和制D.分封制3.戊戌变法的性质是(B)A.资产阶级革命运动B.资产阶级改良运动C.封建统治阶级自上而下的改革D.立宪派自上而下的改革4.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的檀香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C)A.光复会B.同盟会C.兴中会D.华兴会5.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是在(C)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成立6.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的海军主力是(B)A.福建水师B.北洋水师C.广东水师D.南洋水师7.鸦片战争前英国殖民者之所以大量向中国走私鸦片,主要目的是(A)A.牟取暴利扭转对华贸易逆差B.用鸦片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C.取得在中国的贸易垄断权D.逼迫清政府增设通商口岸8.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B)A.大地主大资产阶级B.民族资产阶级C.工人阶级D.农民阶级9.中国共产党开始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是(C)A.南昌起义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C.八七会议的召开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10.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C)A.农民阶级B.民族资产阶级C.工人阶级D.地主阶级11.洋务运动时期,主要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是(D)A.京师大学堂B.工艺学堂C.船政学堂D.京师同文馆12.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B)A.兴中会的革命纲领B.三民主义学说C.中国国民党章程D.《钦定宪法大纲》二.多选题1.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是(BD)A.封建经济变成了资本主义经济B.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C.行商变成了买办D.封建的中国变成了半封建的中国2.革命派和维新派论战的问题有(ABC)A.要不要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C.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D.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3.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进行的一系列奋斗有(ABCD)A.护国运动B.第一次护法运动C.二次革命D.第二次护法运动4.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的主要手段有(ABCD)A.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B.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C.勒索赔款,抢掠财富D.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5.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方式主要有(BCD)A.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B.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C.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D.操作中国的经济命脉三.简答题1、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答:(1)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2)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3)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4)有力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5)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历史的三峡:近代中国思潮与政治(习题答案)

历史的三峡:近代中国思潮与政治(习题答案)

1、告诉你一个历史上的“中国”1.1王者无外,天下一家1【单选题】列文森说:在古代中国,“早期的‘国’是一个权力体,与此相比较,天下则是一个(C)”。

A、道德体B、共同体C、价值体D、有机体2【单选题】(C)提出了“亡国亡天下”之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A、黄宗羲B、王夫之C、顾炎武D、孙奇逢3【单选题】在古代中国,中原王朝的天下秩序,由内到外,可以分为几个层面?BA、二B、三C、四D、五4【判断题】在中国文化当中,天下具有双重内涵,既指理想的伦理秩序,又是对以中原为中心的世界空间的想象。

√5【判断题】古代的天下等同于今天所说的世界。

×1.2以夏变夷,化夷为夏1【单选题】夷夏之间,最大的不同乃在于(C)。

A、血缘B、种族C、文明D、地域2【单选题】下面哪一个时期不属于历史上夷夏之间、胡人与汉人之间的四次大融合?BA、春秋时期B、汉朝C、魏晋南北朝时期D、清朝3【单选题】下面哪一项不是来自于胡人的文化与风俗?DA、胡床B、胡椅C、佛教D、道教4【判断题】何为华夏、何为夷狄?在古代中国并非一文明性分野,乃是一种族性概念。

× 5 【判断题】所谓的天下,乃是一个不断的以夏变夷、化夷为夏的过程。

√1.3当你说“中国”时,说的是什么?1【单选题】从时间的延续性而言,中国是一个以中原为中心的(A)共同体。

A、政治-文明B、道德-文化C、道德-经济D、政治-道德2【单选题】在南北朝时期为北方民族融合做出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是(A)A、北魏孝文帝B、蜀汉刘禅C、东晋司马睿D、南梁萧衍3【多选题】在宋代,并存的有哪些少数民族政权?ABCA、辽B、西夏C、金D、匈奴4【判断题】古代中国虽然是一个国家,却不是近代的民族国家,而是王朝国家。

√5【判断题】古代的中国是以华夏文明所代表的价值体系,天下是以中原为中心的政治-文明共同体。

×2、中原与边疆2.1两种大一统王朝1【单选题】(D)的大一统抽去了儒家礼治的价值内涵,只剩下一统天下、富国强兵、提升国力、开拓疆土的政治内涵。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AL—2)导言一、政治思想释义1、政治的三层含义A、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它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B、政治的基本内容是处理各个阶级之间的关系,它是阶级斗争的最高的表现形式C、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2、思想,指观念、主张和理论形态3、政治思想最集中地反映社会政治斗争,它是历史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一定阶级或集团对国家政权的态度二、近现代政治思想研究的内容与对象1、内容围绕一个中心——中国往何处去,提出不同的求国、治国方案2、1840年到1949年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各个阶级的国家理论、治国方案、政治观点与主张、各种社会思潮与影响,从而揭示中国近现代思想的特点与规律3、近现代思想史的主要特点A、内容上的复杂多元性B、思想发展的快速多变性C、思想体系兼容性D、思想方法的应用性三、近现代思想史的主要特点1、内容上的复杂多元性2、思想发展的快速多变性3、思想体系兼容性4、思想方法的应用性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思想界一、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1、儒家思想认为,在基本物质生活富足的前提下,个人道德修养是建筑理想生活与政治的基础,个人道德是为构建理想社会而奋斗,其目标是建立一个合乎伦理原则的社会秩序2、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与天人感应,即将天人格化,并提出性三品说,初步完成了儒学适应君权与封建等级制的理论体系3、南北朝时期儒学地位受到挑战,玄学兴起,佛学传入4、唐朝儒释道开始合流5、在两宋时期,在二程、周敦颐、朱熹的努力下,三脚三成合流,提出了天理君权论,即认为世界存在一个客观存在的,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形而上的理,世间的一切都是这个理的投影;认为理有对立性,即万事万物都有它的对立面,但对立并不并立,因此要求人存天理去人欲;强调修身养性二、经世致用之学的兴起1、经的本义是指永恒不变的道理,后来成为古代典籍的代称,对经的研究称为经学,后因孔子对经学的贡献很大,因此又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典籍的统称2、不同时期经的内容A、西汉的五经——诗、书、礼、易、春秋B、东汉的七经——诗、书、礼、易、春秋、孝经、论语C、唐朝的九经——诗、书、易、仪礼、周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D、宋朝的十三经——诗、书、易、仪礼、周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孝经、尔雅、论语、孟子3、中国学术发展的七个阶段A、先秦诸子百家B、两汉的儒学C、魏晋的玄学D、南北朝隋唐的佛学E、宋明的理学F、清朝的汉学G、现在的新学4、清朝学术转向的标志——提出批评弊政,改革现状,反对妥协,向西方学习,富国强兵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政治思想一、改革派的形成1、阶级斗争的加深是促使改革派形成的客观条件2、清王朝日益腐朽的统治是其形成的直接原因3、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使更多的人认识到改革的必然性,进一步壮大了改革派的队伍二、改革派的政治主张1、批评封建弊政,要求进行改革,其代表人物是龚自珍,他主张重人才,变科考,重臣威2、抵御外来侵略,反对妥协投降,其代表人物是林则徐,他主张严禁鸦片,团结御侮,抗俄守边3、学习西方,富国强兵——魏源三、改革派的评价以及历史地位1、与顽固派的比较A、对西方的认识上,二者都比较模糊,但改革派头脑清醒,开眼看世界,虚心向西方学习B、在禁烟与抗战上,改革派态度坚决,措施得当C、在对待人民的立场上,虽然二者都是统治集团,但改革派却认为民为国之根本,民心可用,可利用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D、在国内政治主张上,抨击弊政,揭露危机,要求改革2、评价A、首开风气,打破了万马齐喑的政治局面B、思想启蒙,唤起觉醒,放眼看世界C、掀开近现代民族革命的序幕,部分反映了近代历史的主题3、历史地位A、爱国主义的思想家B、地主阶级的补天派C、学习西方的首创者D、近代史上第一批民族英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思想一、洪秀全对基督教的利用与改造1、利用一神教打击中国的多神理论,同时树立自己的形象2、一切人类都是平等的3、天堂改为地上天国的思想4、洪秀全对此的作用A、利用宗教的形式掩护自己,蒙蔽敌人B、利用宗教教义发动组织群众C、利用宗教的戒律仪式以严格纪律,增强内部的凝聚力D、对现实的抗议二、拜上帝教的局限1、一神论的教义的排他性违背了中国民众传统文化的心理习惯,不利于内部统一,也不利于团结更广泛的阶层加入反清行列2、宣传上帝的至高无上、全知全能的主宰性,抹杀人的作用,这既束缚了人积极性,又使其领导人思想僵化,无所作为3、神学具有虚伪性,它成为领导集团争权的合法外衣4、神学具有虚伪性,它只许诺美好的未来,但却无法解决人世间现实的矛盾三、《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1、《天朝田亩制度》A、1853年颁布,其核心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a、土地国有,平分土地b、建立圣库制c、实行乡官制d、提出男女平等B、革命性a、是历代农民运动发展的历史产物b、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符合农民的根本利益c、向农民展示了美好的未来,鼓舞了农民的斗志,具有极大的号召力C、落后性a、主观空想性b、生产与分配的脱节c、理论与实际的脱节d、损害了自耕农的利益2、《资政新篇》A、无土地问题的主张,不适合农民的口味B、因天平天国后期内部离心倾向严重,因而在实践中难以贯彻C、太平天国后期战事频繁,无暇顾及D、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四、思想评价——发生于中国社会的转型期,既有以往农民的共性,又有鲜明的时代性洋务派的政治思想一、洋务派的形成1、洋务,亦称夷务,初指禁烟、海防等,后指对外事物以及从外洋来的事物,由夷转洋是不平等条约的产物2、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官僚所进行的与外国资本主义有密切联系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外交等方面的活动,其性质属于地主阶级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3、洋务派的简况A、新兴地主阶级当权派的一部分——辛酉政变,湘淮两系a、湘淮讲经世致用b、大多出身中小地主家庭,有抱负,了解民间疾苦c、来自阶级斗争比较激烈地区,非常精明能干d、敏感性,对政治嗅觉将e、大多靠办团练起家B、镇压农民革命的产物C、也是西方列强政策变化的产物,清政府与列强勾结共同镇压农民军,中外“和好而形成的二、洋务派的主张与评价1、自强、求富主张。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简答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简答

【题型:简答】【100分】[1]为什么说中国近代的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极不合理、十分落后的经济结构?得分:100分答:近代工业软弱无力,根本不能为改造传统经济和经济部门提供坚实有力的经济实力;传统经济部门特别是传统农业在实现工展的重负下,在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经济压迫和掠夺下,几乎丧失了推动经济发展和贡献经济要素的能力。

在这种严重畸变上,追求国家经济的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必然是异常艰难崎岖,是没有希望取得成功。

【题型:简答】【100分】[2]怎样理解近代外国资本在华享有种种特权?得分:70分答:外国资本在华享有种种特权,他们是西方列强刺入中国经济命脉的利剑。

它们以格子的政府为依仗,在中国为所欲为,或借大小军阀,控制政局并划分势力范围;或投资于国民经济命脉部门,垄断并独占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战略产业;或称雄于中国吞并中国资本企业。

不彻底摆脱并改变外国资本控制中国社会经济的局面,就不可能改变中国经济的依附地位,赢得中国经【题型:简答】【100分】[3]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的自然经济性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得分:100分答:第一,这种经济结构具有明显的自给性和封闭性。

第二,这种经济结构具有突出的离散性。

第三,这种经济结构还具有显这种经济结构还具有典型的同构性。

【题型:简答】【100分】[4]中国封建地租(形态)结构构成情况如何?得分:100分答:地租分为劳役地租,货币地租,实物地租。

近代中国的地租性态,大致讲:是无敌组占主要地位,货币地租次之,而劳役缘少数民族地区比较典型。

【题型:简答】【100分】[5]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主要途径是什么?得分:100分答:一是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二十商人通过各种方式控制和剥削小生产者转化为从事资本主义经营的资本家,三十在农业的富农和经营堵住向租地经营的农业资本家转化。

直到鸦片战争前,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还处在星星点点的状态之中,未【题型:简答】【100分】[6]鸦片贸易的危害是什么?得分:80分答:第一,鸦片贸易的急剧增加,改变了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是中国从19世纪初期开始,逐渐由一个出超国转变为入超输入,使清政府的统治更加腐朽和反动。

2018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题与答题参考

2018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题与答题参考

下载可编辑.专业.整理. 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题及答题参考(仅供参考)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考10题,共20分)1、周公认为,要做到敬天保民,周王朝应该做到(ABC)。

A.要牢记商朝灭亡的教训B.要体察民情C.要慎用刑法D.要礼法并用2、儒家学派的特点有(ABCD)。

A.崇尚西周以来的传统文化B.重视伦理道德的作用C.崇尚仁义D.以孔子为师3、孔子的德治主的主要容是(ABCD)。

A.礼治与正名B.举贤才C.实行平均主义D.愚民政策4、世民君臣从多方面对隋朝灭亡的原因进行了反思,主要有以下几方面(ABC)。

A.奢侈无度B.杜绝言路C.用人不贤D.严刑峻法5、邦即位不久,相继颁布了(ABC)等诏令,充实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恢复与发展农业经济。

A.复故爵田宅令B.以有功劳行田宅令C.释放奴婢令D.驱民而归之农6、鲍敬言认为,伴随着国家与君主而来的是庶民的苦难,主要表现在(ABC)。

A.君主穷奢极欲,对人民极尽盘剥压榨之能事B.辅以繁重,小民不堪负担C.滥用刑罚,百姓困苦不堪D.穷兵黩武,百姓不得安生7、顾炎武政治思想主要包括(ABCD)。

A.经世致用的思想主B.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C.“寓封建之意于郡县”的政治主D.正人心、后风俗的主8、顾炎武在反对君主个人独裁专断的基础上,提出了分权治众的主。

分权的基本容(ABCD)。

A.辟官B.莅位C.理财D.治军9、章太炎坚决反对在中国实行议会民主,原因是(AB)。

A.中国人口多B.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C.中国老百姓的文化素质差D.西方国家不允许10、三民主义的基本容是(BCD)。

A.民主主义B.民族主义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11、晚清地主阶级改革派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掌握实权的中上层,一类是没有掌握权力的知识分子。

下列人物中属于没有掌握权力的知识分子有(BC)。

A.林则徐B.魏源C.龚自珍D.曾国藩12、魏源明确指出,夷之长技有(ABC)。

A.战舰B.火器C.养兵练兵之法D.量天尺13、黄宗羲提出变法救世的具体措施有(ABC)。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

论述题1、试论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特定主题和特征答: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主题是救亡图存,即爱国主义。

在近代中国,爱国主义的主要内涵是发展资本主义,实现现代化。

没有民族的独立,就不能实现近代化;没有近代化,政治经济文化落后,就不能出现真正的独立。

实现民族独立,从根本上说是变革生产关系的问题;实现近代化,从根本来讲是发展生产力的问题。

先解决近代化问题,后解决民族独立问题,实践证明行不通。

当时中国已经失去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条件和可能。

只有先实现民族独立,才能为近代化开辟道路。

其特征表现为,第一、思潮纷繁、反复多变,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改造中国,走近代化道路是主题,是时代的最强者;第二、发展曲折、基础脆弱,各种思潮的泉涌风起,形成中外历史上罕见的奇观,并带有紧迫性和某些超前现象;第三、尖锐激励,始终与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交织在一起;第四、科学社会主义在各种思潮钟逐渐取得了主导地位。

2、请简要评价一下洋务运动答:洋务运动进行30多年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虽然引进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为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但是本质上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可能担负起发展资本主义的使命,没有使中国富强。

对外国侵略者有一定的抵制作用,但是又与外国势力有勾结,妥协。

没有阻止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引进了先进的企业组织方式,但是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方式。

冲击了传统的思想观念,但没有破坏封建体制束缚。

3、试论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大论战的内容和争论重点五四前后的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是指大约从1915年到1925年的十年间,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为代表的西化论者为代表的新旧复古守旧的封建思想文人之间关于东西文明比较的一场争论。

这场争论的实质是中国封建旧文化和西方资产阶级新文化的斗争,也可以说是清末以来中学、西学之争的继续。

2018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题及答题参考

2018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题及答题参考

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题及答题参考(仅供参考)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考10题,共20分)1、周公认为,要做到敬天保民,周王朝应该做到(ABC)。

A.要牢记商朝灭亡的教训B.要体察民情C.要慎用刑法D.要礼法并用2、儒家学派的特点有(ABCD)。

A.崇尚西周以来的传统文化B.重视伦理道德的作用C.崇尚仁义D.以孔子为师3、孔子的德治主张的主要内容是(ABCD)。

A.礼治与正名B.举贤才C.实行平均主义D.愚民政策4、李世民君臣从多方面对隋朝灭亡的原因进行了反思,主要有以下几方面(ABC)。

A.奢侈无度B.杜绝言路C.用人不贤D.严刑峻法5、刘邦即位不久,相继颁布了(ABC)等诏令,充实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恢复与发展农业经济。

A.复故爵田宅令B.以有功劳行田宅令C.释放奴婢令D.驱民而归之农6、鲍敬言认为,伴随着国家与君主而来的是庶民的苦难,主要表现在(ABC)。

A.君主穷奢极欲,对人民极尽盘剥压榨之能事B.辅以繁重,小民不堪负担C.滥用刑罚,百姓困苦不堪D.穷兵黩武,百姓不得安生7、顾炎武政治思想主要包括(ABCD)。

A.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B.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1C.“寓封建之意于郡县”的政治主张D.正人心、后风俗的主张8、顾炎武在反对君主个人独裁专断的基础上,提出了分权治众的主张。

分权的基本内容(ABCD)。

A.辟官B.莅位C.理财D.治军9、章太炎坚决反对在中国实行议会民主,原因是(AB)。

A.中国人口多B.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C.中国老百姓的文化素质差D.西方国家不允许10、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是(BCD)。

A.民主主义B.民族主义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11、晚清地主阶级改革派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掌握实权的中上层,一类是没有掌握权力的知识分子。

下列人物中属于没有掌握权力的知识分子有(BC)。

A.林则徐B.魏源C.龚自珍D.曾国藩12、魏源明确指出,夷之长技有(ABC)。

A.战舰B.火器C.养兵练兵之法D.量天尺13、黄宗羲提出变法救世的具体措施有(ABC)。

中国近代史课后答案(完整版的)

中国近代史课后答案(完整版的)

综述:风云变换的八十年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答: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新的阶级和新的思想。

因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答:(1)在错综复杂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前一个是最主要矛盾。

(2)在两种矛盾的作用下,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一下一些基本特征:①、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②、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压迫奴役中国人民。

③、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阻碍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

④、所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存在,但势力很弱。

⑤、政治势力不统一,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

⑥、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答: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国开(西安)《中外政治思想史》形考作业1答案

国开(西安)《中外政治思想史》形考作业1答案

国开(西安)2024年《中外政治思想史》形考作业1答案1.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轨迹是()的。

单选题 (4 分)A.演变型B.静止型C.渐变型D.过渡型2.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

单选题 (4 分)A.国家政权B.国家政治C.国家经济D.国家文化3.()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各种思想意识的基本方法。

单选题 (4 分)A.矛盾分析B.阶级分析C.政治分析D.文化分析4.外国只是指通常所说的西方国家,即古代希腊罗马,经过欧洲中世纪直到19世纪以前的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以及在文化上与其一脉相承的( )。

单选题 (4 分)A.法国B.美国C.英国D.德国5.()是西方文化的发祥地。

单选题 (4 分)A.古代罗马B.古代希腊C.雅典D.费城6.()在《六家要旨》中说“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

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也。

”单选题 (4 分)A.司马迁B.司马光C.司马谈D.司马懿7.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史上,提出与民为敌而“民必胜之”的只有贾谊,这是传统()的认识顶点。

单选题 (4 分)A.天人合一B.重民思想C.抑民思想D.重农思想8.()是研究中国和外国,即中国和中国以外的各个国家政治思想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单选题 (4 分)A.中国政治思想史B. 外国政治思想史C.中外政治思想史D. 中外政治史9.中国政治思想是指先秦至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不包括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和当代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

单选题 (4 分)A.政治思想B.传统政治思想C.传统政治D.传统思想10.()把政治理解为对国家事务的管理。

单选题 (4 分)A.中国古代B.古希腊C.古罗马D.古埃及11.秦国改革和谋求统一的指导思想是()。

单选题 (4 分)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12.作为秦帝国政治制度和统治政策的主要制定者,()积极实践了法家思想,同时也推动了法家思想向着极端化方向的发展。

中国政治思想史

中国政治思想史

一、单项选择题(1%*20=20%,在括号内填上对的选项的编号,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1.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史上,提出与民为敌而"民必胜之"的只有贾谊,这是传统的(B)的认识顶点。

A.天人合一B.重民思想C.抑民思想D.重农思想2.清末,(B)震惊于深重的社会危机,于是疾呼衰世已到,倡言改革,开一代风气之先,社会影响很大。

他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前夕的一位思想家,也是传统政治思想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

A.徐光启 B.龚自珍C.康有为D.孙中山3.(A)是理学的开山祖师,他引老庄思想入儒,提出太极说。

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又名《易通》)。

A.周敦颐B.胡瑷C.韩愈D.邵雍4.汉武帝时,(D)以儒为主,吸收阴阳五行、法、墨等家的观点,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政治论,为君主专制、政治大一统、等级尊卑等作了系统的理论论证。

A.李斯B.陆贾C.贾谊D.董仲舒5.元代,儒家面临着空前的危机。

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儒学进行了积极调整。

郝经(A)主张的提出为儒学与蒙古统治者的结合作了论证,扫清了思想障碍。

A.以夏变夷B.理一分殊C.三教合一D.性品说6.在(B)中,谭嗣同提出冲决一切网罗,冲决君主制网罗。

A.《仁学》B.《谭嗣同全集》C.《嘉定屠城纪略》D.《天演论》7.(D)是传统政治哲学的集大成者。

他对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达到了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发展的最高峰。

在近代,其思想的价值为人们所发现和承认,对推动中国社会政治思想的变革和进步起了积极作用。

A.韩愈B.王安石C.朱熹D.王夫之8.清代(A)直言“帝王皆贼”,揭露了帝王的历史罪恶。

但他仍寄希望于君主,提出了调整对君权的具体设想。

A.唐甄B.戴震C.王守仁D.黄宗羲9.在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B)是“拉车前进的好身手”和“有学问的革命家”。

A.孙中山B.章太炎C.康有为D.梁启超10.面对宋朝严峻的局势,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思潮兴起,其重点是(A)。

《中国政治思想史》A答案

《中国政治思想史》A答案
二、材料分析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孔子的伦理原则与政治原则是浑然一体的,可称之为伦理政治。
第一.伦理原则。孔子把人际关系主要概括为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四个方面。夫妇问题基本没有涉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他用过许多概念,如仁、义、忠、恕、孝、信、智、勇、温、良、恭、俭、让、慎、直等等,要之,可以礼、仁为纲。
第二.无为政治的内容和实现无为的手段。《老子》的无为决不是纯因自然或消极的观望,而是一种政策,用于实际叫做“为无为”。在《老子》看来,当时人们都是沿着“有为”的道路行事,这些正是产生祸乱的根源。“为无为”首先要把这一切祸源铲除。为了把人们从有为的道路上拉到无为的道路上来,《老子》想了许多主意,要之有二,一是劝统治者减少活动,二是使民失去有为的条件。对统治者,《老子》要求他们减少政事活动,总的原则是“三去”,即轻刑罚、慎用兵、尚节俭。
5、《老子》的政治指导思想,可称之为“无为政治”。
第一,“无为”的提出,既有哲学根据,又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入分析。从哲学上讲,《老子》认为“无”是万物的本源和本性,“有”生于“无”。因此,应守住“无”,而反对“有”。“无”表现于人事便是无为。《老子》指出,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伪、恶、丑现象。一般人只限于鄙弃这些伪、恶、丑,《老子》却要揪出造成伪、恶、丑的罪魁祸首。在老子看来,罪魁祸首正是人们的聪明、才智和欲望,即有为。
所以说它不正确,是因为它混淆了政治关系与道德关系。政治与道德是不同范围的两回事。政治关系决不是道德关系,它首先是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集团的利害关系。解决其间的矛盾不是靠道德的说教与规劝,而是靠权力、暴力。把道德与政治混为一谈,就掩盖了政治的本质。
从认识上来看,过分强调道德便堵塞了人们对政治问题的认识。
4、在势、法,术方面,韩非无疑是集大成者。他明确地宣布,势、法、术三者都是帝王手中的工具,三者缺一不可。韩非除把三者结为一体外,在内容上也多有发挥,与法家先辈相比,势、法,术均有新的特点。第一、势治以及自然之势与人为之势。在势、法、术三者当中,韩非更注重势。他把势分为“自然之势”与“所得而设之势”,即人为之势。第二.法治与以法防奸。“法者,事最适者也”.‘所谓“事最适者”就是适合时代、符合事理、利于君主之用,也即“治事”。治事的中心是尊公废私。为了使所有的人都能遵法、守法,以法律为准则,法要详细具体。韩非认为,臣的作用和使命是贯彻法令。韩非主张依法治国,针对贤人政治,他提出:“上法而不上贤。”第三、术治与驭臣之术。术有君主驭臣之术,也有臣弄君之术。韩非是君主的讴歌者,他所讲的术都是维护君主专制的驭臣之术。由于韩非把君臣关系视为虎狼与买卖关系,所以除了讲考课监察之外,更多的是讲阴谋诡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它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即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将土地按亩产高低划分为9等,好坏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

凡16岁以上的男女,每人皆可分得一份数量相同的土地,不满16岁的减半。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农、副业产品的生产与分配,都以农村政权的基层组织“两”来实行管理,每25户为1“两”。

生产所得,“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圣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

“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但有限式,不得多用一钱”。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颁国库以养”。

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希望通过施行这样的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所以,《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越,具有进步意义。

不过,它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

它所描绘的理想天国,仍然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又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和绝对平均的社会。

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

正因为如此,《天朝田亩制度》在太平军占领地区从未实行过,也不可能实行。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

1859年,洪仁玕从香港来到天京,被封为干王,总理朝政。

不久,他提出了一个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它的主要内容是: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并学习西方,制订法律、制度。

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尤其是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对穷人“宜令作工,以受所值”,这就把向西方的学习,从生产力的领域扩展到生产关系的领域,即开始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了。

在思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闻官、新闻馆,破除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

在外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并“与番人竞雄”,但严禁鸦片人口,强调外人不得干涉天朝内政。

《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洪秀全看到后,几乎逐条加以批示,对其中绝大部分条款都表示赞同,并下令镌刻颁布。

但是,由于它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直接产物,又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施。

洋务派政治思想、早期维新思想与资产阶级之间有何联系与区别(1)相同点:政治上两派保皇保清保君主制;经济上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教育上都主张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2)不同点:一是政治上:洋务派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兴民权,开议院。

二是经济上:洋务派兴办官办工业,维新派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

三是思想文化上: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单纯学习外国的制造技艺,维新派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更应该学习先进的思想文化。

他们的根本分歧在于向西方学什么的问题上。

(3)内在联系:洋务派与维新派都是鸦片战争以来“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的产物;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从洋务派中分离出一部分,形成早期的维新派。

(4)产生差异的根源:一是由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

洋务派产生于国内阶级矛盾尖锐、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年代,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尚未产生。

维新派是洋务运动暴露出一些问题和资本主义产生后出现,在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条件下成长起来。

二是由政治地位决定的。

洋务派代表人物多是封建官僚,他们必然要维护封建制度。

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多是中下级知识分子,容易接受西方政治思想,提出变革主张。

无政府主义的本质与危害本质:l9世纪中叶出现于欧洲的一种小资产阶级政治思潮,其基本观点是否定一切权威和任何形式的国家政权,主张个人绝对自由,幻想不经过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而建立一个没有国家的、完全平等和绝对自由的社会。

这种思想以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世界观为基础,反映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一部分破产的小资产者的情绪和愿望。

危害:认为“革命”只是感情冲动的结果,无须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方法是和革命理想相冲突的,并且荒谬地认为只要人们主观上愿意,不需要经过任何艰苦的阶级斗争,不需要经过努力奋斗和流血牺牲,也不需要任何物质条件的准备,就可以立即实现所谓没有阶级、没有压迫、没有国家的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开展起了很大的阻碍和破坏作用。

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新的革命和工人运动正在兴起的时候,无政府主义者公开反对苏俄的无产阶级专政,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反对建立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引导人们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革命斗争,其危害性就愈来愈严重而且明显了。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影响(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

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

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

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

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

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

(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如何正确评价中体西用思想(1)“中体西用”即以封建正统思想为根本,把西学的“用”嫁接到中学的“体”上,严重削弱了与传统观念相抗衡的力量,冲击了保守的传统思想,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2)“中体西用”是用西方先进的科技来维护清王朝腐朽、没落的旧制度,违背了“只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才能推动生产力发展”这一原理,注定了以此思想为指导的洋务运动最终以破产告终浅析近代中国背景下的民族主义思想民族主义的基础是民众对民族前景的明确期待,最主要目标是维护民族的整体利益,最基本特征是具有政治属性,这是民族主义兴起的最显著的特征。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民族”、“民族主义”的概念是在晚清时期从日本传入中国的。

中国本来只有天下意识,没有民族—国家意识。

在中国文化中,中国就是“天下”,是世界的中心,其他地方都是“蛮夷”和“化外”,是围绕中国旋转和朝贡的。

在天下观念中,“中国”指的王朝或文化,而不是民族国家或政治共同体,王朝的合法性在于代表文化的正朔。

在经历了漫长的这种“天下”观念的主宰后,19世纪的鸦片战争的炮火迫使中国进入了基本上由民族国家组成的充满竞争的国际社会,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中国人才被迫以陌生的国家观念取代传统的“天下”观念。

中国民族主义在历史上曾经有多种选择,首先是晚清政府选择的君主制的立宪制度,包括当时的洋务运动和康、梁唯心派;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以推翻皇权建立共和为目的的革命派;以胡适为代表的“全盘西化论”和中国共产党以及马克思主义为意识形态的共产主义革命等。

这些不同选择的分水岭在于是用改良还是改革的方法或者是用革命的暴力手段,是君主立宪制还是共和宪政。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族主义领袖提出了“三民主义”纲领,标志中国民族主义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中华民族”这个概念产生于对于国家认同危机以及文化、道德和政治认同危机的回应,形成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历史进程中。

在这一进程中,国家、社会、个人被整合入“中国民族”的共同体。

其中,20世纪的辛亥革命、30至40年代的抗日战争和1949年革命是标志中国民族主义的里程碑。

这些历史事件强化了民族主义观念,把“中华民族”凝结为一个共同体,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在承担生死存亡共同命运的关头发扬光大,并使中国进入了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之中。

从洋务运动、戊戌维新、经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经过抗日战争,民族主义意识已经在中国深深的扎下了根,中国现代民族主义获得了与现代文明相一致的崭新面貌,从而成为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第一,实践斗争。

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从此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沦为半殖民的半封建社会,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各阶层的仁人志士以天下为己任,纷纷站出来提出各种理论试图解决中国存在的种种问题,这些努力主要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等。

所有这些努力的失败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和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新的社会力量寻求先进理论。

第二,思想启蒙。

一是新文化运动。

这是一场由民主主义知识分子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一方面,它大力宣传民主和科学,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另一方面,它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宜的土壤,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

二是五四运动。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同时,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实际斗争中逐步转变成马克思主义者。

第三,阶级基础。

五四运动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

在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得到迅速发展,五四运动前,中国的工人数量已达到200多万,这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另外,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比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更强大的力量,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革命前景产生了极大的希望。

第四,外来影响。

一是中国人对资本主义方案的怀疑,主要表现在: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充分的暴露出来;“一战”以极端的形式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屡遭失败的事实,更使他们对资产阶级共和方案在中国的可行性产生了极大的疑问。

二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十月革命给中国一个启示,那就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道路;十月革命后的俄国反对帝国主义,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和启示,给陷于彷徨、苦闷的中国人昭示了新的理想目标和建国方案,这就是走俄国人的路,搞社会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