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5 遗传的细胞基础
专题05 遗传的细胞基础-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三年高考真题及模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

专题05 遗传的细胞基础一、单选题1.(2021·河北高考真题)图中①、②和③为三个精原细跑,①和②发生了染色体变异,③为正常细胞。
②减数分裂时三条同源染色体中任意两条正常分离,另一条随机移向一极。
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两对同源染色体联会B.②经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有一半正常C.③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最终产生4种基因型配子D.①和②的变异类型理论上均可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2.(2021·广东高考真题)人类(2n=46)14号与21号染色体二者的长臂在着丝点处融合形成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该染色体携带者具有正常的表现型,但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其细胞中形成复杂的联会复合物(如图),在进行减数分裂时,若该联会复合物的染色体遵循正常的染色体行为规律(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关于平衡易位染色体携带者的叙述,错误..的是()A.观察平衡易位染色体也可选择有丝分裂中期细胞B.男性携带者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45条染色体C.女性携带者的卵子最多含24种形态不同的染色体D.女性携带者的卵子可能有6种类型(只考虑图中的3种染色体)3.(2021·浙江高考真题)现建立“动物精原细胞(2n=4)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模型。
1个精原细胞(假定DNA中的P元素都为32P,其它分子不含32P)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正常培养,分裂为2个子细胞,其中1个子细胞发育为细胞①。
细胞①和②的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H(h)、R(r)是其中的两对基因,细胞②和③处于相同的分裂时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①形成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B.细胞②中最多有两条染色体含有32PC.细胞②和细胞③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相等D.细胞④~⑦中含32P的核DNA分子数可能分别是2、1、1、14.(2020·海南高考真题)某哺乳动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5)

后期 I(anaphase I, AI)
●纺锤丝牵引染色体向两极运动, 使得同源染色体末端脱开,一对 同源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 ●每极具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 条(共有n条染色体),使得子细胞 中染色体数目从2n减半到n。 ●此过程并不进行着丝粒分裂,没 有发生染色单体分离;每条染色 体都仍然具有两个染色单体,并 且由着丝粒相连。
(3)可能存在少量的RNA
20
染色体的分子结构
贝克等(Bak AL, 1977):染色体四级结构模型理论能够在一定程 度上解释染色质状态转化的过程
1. 核小体+连接丝 2. 螺线体(solenoid) 3. 超螺线体
(super-solenoid) 4. 染色体
21
染色体的分子结构
串珠模型: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 位是核小体、连接丝(linker) 。每 个基本单位约180-200个核苷酸 对(碱基对, bp-base pair)。 ●核小体(nucleosome), 又称纽体 (-body)(约11nm)。 ●组蛋白:H2A、H2B、H3、H4四 种组蛋白各两分子的八聚体,直 径约10nm。 ● DNA链:DNA双螺旋链盘绕于 组蛋白八聚体表面1.75圈,约合 146bp. ●连接丝是长50~60bp的DNA, 与组蛋白H1结合。
22
23
染色体的分子结构
24
么么么么方面
• Sds绝对是假的
染色体形成过程中长度与宽度的变化
第一级 DNA 第二级 核小体 第三级 螺线体 第四级 超螺线体
宽度增加 长度压缩
核小体
5倍
7倍
螺线体
3倍
6倍
超螺线体
13倍
40倍
染色体
2.5-5倍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和分子基础”考点分析

入 小 鼠
② R型茵的 D NA十D NA 酶一 加 入 S型 菌一 注射 ② 说 明 D NA 分子结 构 的稳 定性 、 特异性 和多样 性 。
入 小 鼠
③ R 型菌 + D NA 酶一 高温 加 热 后 冷 却 一 加 入 S 能 多样 性无 关的是
型 茵的 DN 久一注射 入 小鼠 ④ S型 茵 +D NA 酶一 高 温加 热后 冷 却 一 加 入 R 型 茵的 DN A一 注射入 小鼠
以上 4个 实验 中小鼠存 活的情况依 次是
评 价人类 探索遗 传物质 的实 验设计 思想 与方法 。
转 化 实验 , 行 了 以 下 4个 实 验 : 进
答案
D
二、 N D A分 子结构 的主要 特点
“ 概述 DNA分 子结构 的主要 特 点 ” 于 理解 水 平 。 属
只有 明 确 DNA 的结 构 特 点 , 能 理 解 遗 传 信 息 的 贮 才 先应 掌 握 DNA 的 结 构 及 化 学 组 成 , 体 内 容 包 括 : 具
系上说 明基 因是控 制性状 遗传 的基 本单 位 , 基 因与染 G 与 C配对 , A—T, 从 故 G—C, 则有 A+G—A+C =T+
色 体 的关 系上 说 明基 因 的存 在 部 位 及 方 式 , 基 因与 G—T+C一总碱基 数 的一半 , G—C= 5 O × ( — 从 则 : 0 ×2 1 =
现结合 20 O8年 高 考 生 物 试 题 , 体 分 析 本 单 元 使 R型 细菌 转化 为 S型 细 菌 , 具 S型细 菌有 毒 , 可使 小 鼠
高二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总结

高二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总结一:遗传的细胞基础1. 细胞的减数分裂( 1 )什么叫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的过程与有丝分裂有什么区别?【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的细胞的减少一半。
】考点细化① 为什么减数分裂后,染色体数目比原来减少了一半?【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进入两个子细胞,使染色体数目减半】② 如何判断两条染色体是否为同源染色体?【来源于上,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态、大小上一般相同(一对性染色体除外);行为上能联会、配对形成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分离】③ 什么是四分体?四分体、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 DNA 之间的数量关系?【联会配对后的同源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这一结构叫四分体。
1 个四分体 =1 对同源染色体 =4 条染色单体 =4 个 DNA 之间的数量关系】④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能形成四分体吗?【有丝分裂过程无同源染色体的联会、配对,无四分体形成】⑤ 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的发生是在细胞分裂的什么时期?【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2. 配子的形成过程( 2 )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主要区别是什么?【① 细胞质的分裂:精子形成时在减Ⅰ 后期、减Ⅱ 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卵细胞形成时在减Ⅰ 后期、减Ⅱ后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② 生殖细胞数目: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 4 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考点细化① 生殖原细胞的来源特点有哪些?【精原细胞、卵原细胞来自雄雌生殖腺细胞的有丝分裂,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等于体细胞的染色体数】3. 受精过程( 3 )什么叫做受精作用?受精作用的实质?【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细胞核与卵子细胞核形成合子(受精卵)的过程。
】( 4 )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方,一半来自母方吗?【受精卵的核遗传物质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质遗传物质绝大多数来自母方的卵细胞质】( 5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有何重要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作用。
2020版高考帮高中生物复习资料课件第四单元专题九 遗传的细胞基础(2020高考帮·生物)

生物 第四单元:遗传的细胞基础与分子基础
核心素养·科学思维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分析(以哺乳动物为例)
比较项目 场所 时间 精子的形成 睾丸 初情期 均等分裂 变形 成为4个精子(成熟配子) 卵细胞的形成 卵巢 胚胎期开始,初情期完成 卵母细胞不均等分裂;第一极体均等分裂 不变形 )和3个较小的极体(退化消失)
减 数 第
前 次级精母细胞
期 (2个)
中 次级精母细胞 期 (2个) 后 次级精母细胞 期 (2个) 末 期 精细胞(4个)
二
次 分 裂
生物 第四单元:遗传的细胞基础与分子基础
续表
时期
细胞或形成 细胞的名称
图像
主要特征
精细胞变形为蝌蚪状的精子,细胞核位于头部
精子形成 精子(4个)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考向必究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
的异同(考向1)
染色体行为的变化 (考向2)
2017全国卷Ⅱ,T1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近5年全国卷未考查
核心素养聚焦 1.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细胞结构与减数分裂的关系。 2.科学思维——比较与分类:卵细胞、精子形成过程的比较,有丝分裂和减 数分裂的异同分析;建立模型:研究减数分裂的主要特征。 3.科学探究——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分
裂
期 个)
末 次级精母细胞(2 期 个)
向两极
末期结束细胞一分为二,形成2个子细胞,每个子 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生物 第四单元:遗传的细胞基础与分子基础
续表
பைடு நூலகம்时期
细胞或形成 细胞的名称
图像
主要特征
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 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 数目暂时加倍 核膜、核仁出现,末期结束细胞一分为二,细胞 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的一半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核心知识回顾):5、遗传的分子基础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核心知识回顾五、遗传的分子基础【知识点总结】1.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1)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的结论:已经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促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转化因子”。
(2)艾弗里等人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设计思路: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了某种物质。
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实验步骤:标记大肠杆菌→标记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
(2)搅拌的目的: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3)离心的目的:让上清液中析出质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侵染的大肠杆菌。
(4)实验结果与分析(5)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3.DNA分子的结构(1)基本组成元素:C、H、O、N、P。
(2)DNA分子的结构特点①DNA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构成。
②DNA分子中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以碱基互补配对方式连接,A—T碱基对之间通过2个氢键连接,C—G碱基对之间通过3个氢键连接。
(3)DNA分子的特点:多样性、特异性和稳定性。
(4)DNA分子中有关碱基比例的计算①常用公式:在双链DNA分子中,A=T,G=C;A+G=T+C=A+C=T+G=50%。
②“单链中互补碱基之和”占该单链碱基数比例=“双链中互补碱基之和”占该双链总碱基数比例。
③某链不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与其互补链的该比值互为倒数,如一条单链中(A+G)/(C+T)=m ,则其互补链中(A +G)/(C +T)=1/m ,而在整个双链DNA 分子中该比值等于1。
4.DNA 分子复制的5个常考点(1)复制时间(核DNA):细胞分裂前的间期。
(2)复制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中。
(3)复制条件:模板——双链DNA 分子的两条链,原料——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酶——解旋酶和DNA 聚合酶,能量。
遗传学重点考点

跟老师在书上勾的差不多医学遗传学重点、考点第一章概论学习要求:识记:医学遗传学及遗传病的概念;理解:遗传病的分类;医学遗传学的各研究领域;医学遗传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
复习要点:医学遗传学:医学遗传学是医学和遗传学相互渗透的一门边缘学科。
它研究人类疾病和遗传的关系,主要研究遗传病的发病机理、传递规律、诊断、治疗和预防等,从而降低人群中的发病率,提高人类的健康素质。
遗传病:是指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的遗传物质在数量、结构和功能上发生改变所引起的疾病。
遗传病的分类:染色体病、单基因病、多基因病、体细胞遗传病和线粒体遗传病。
第二章遗传的分子基础学习要求:识记:基因、半保留复制、转录、翻译、基因突变等概念;理解:结构基因的结构特点;中心法则的内容。
复习要点:基因:是特定的DNA 片段,带有遗传信息,可通过控制细胞内RNA和蛋白质(酶)的合成,进而决定生物的遗传性状。
半保留复制:DNA的复制方式。
DNA的双链解开,两条单链各自作为模板,在引物酶的催化下,以游离的三磷酸核苷酸为原料,按碱基互补原则合成新的DNA链,以后新合成的互补链和各自的模板链互相盘绕,形成稳定的DNA结构。
这样新的子代DNA 中,一条单链来自亲代,另一条单链是新合成的,就称为半保留复制。
转录:是指以DNA为模板,在RNA聚合酶作用下合成RNA的过程。
翻译:指mRNA指导下的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或数目发生改变。
人类结构基因的结构特点:编码序列不连续,被非编码序列所分隔,是典型的断裂基因。
人类结构基因分为:1 编码区,包括外显子和内含子。
2 侧翼序列,位于编码区两侧,包括调控区、前导区和尾部区。
调控区包括启动子、增强子和终止子等。
前导区和尾部区分别为编码区外侧5’端和3’端的可转录的非翻译区。
中心法则:是关于遗传信息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中的传递的法则。
DNA上的基因先转录成mRNA,再翻译成细胞内的蛋白质(酶),进而决定生物的性状。
重点高中生物必修2知识点及考点总结

重点高中生物必修2知识点及考点总结————————————————————————————————作者:————————————————————————————————日期: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知识点归纳——必修2专题一遗传的细胞基础1.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的细胞的减少一半。
实质: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新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2.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及特征(1)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2)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3.精子的形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不同点形成部位精巢卵巢过程精细胞变形不需变形形成细胞一个精原细胞形成四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相同点都经过减数分裂,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联会是指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配对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体也随之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了四个精细胞,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每个精细胞都含有数目减半的染色体。
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大小不同的两个细胞,大的叫做次级卵母细胞,小的叫做极体,次级卵母细胞进行第二次分裂,形成一个大的卵细胞和一个小的极体,因此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4.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特点: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专题五 遗传的分子基础(精讲)-备战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通用版)

专题五: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一篇:回归教材【基础回扣】1.遗传物质的特点:遗传物质必须稳定,要能储存________,可以准确地________,传递给下一代等。
2.S型细菌的________能使活的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噬菌体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在侵染细菌时只有________注入细菌内。
3.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质是________。
4.艾弗里和赫尔希等人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共同的思路:________。
5.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选择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对________标记而不用14C和3H同位素标记的原因:________。
6.对噬菌体进行同位素标记的大致过程:先用含相应同位素的培养基培养________,再用得到的________培养________,就能得到含相应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
7.选用细菌或病毒作为实验材料研究遗传物质的优点:________。
8.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1)两条长链按________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________和________交替连接,排列在DNA分子的外侧,构成基本骨架,________排列在内侧。
(3)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_______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____________原则。
9.8.DNA分子杂交技术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种生物DNA分子的差异。
两种生物的DNA分子杂交________,说明这两种生物亲缘关系越近。
10.DNA分子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稳定性等特点。
11.DNA分子复制的时期是________。
DNA复制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和________复制。
12.将一个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
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原因是________。
新教材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基础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基础1.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1 -1.2分离定律 ......................................................................................................................... - 13 -1.3自由组合定律 ................................................................................................................. - 25 -1.4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 35 - 1.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或卵细胞一、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或卵细胞1.减数分裂可以看做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2.减数分裂可分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两个主要阶段。
3.减数分裂的意义(1)子代既能有效地获得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确保遗传的稳定性,又能保持遗传的多样性,增强子代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2)减数分裂是生物有性生殖的基础,也是生物遗传、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证。
二、减数第一次分裂1.减数分裂前间期(1)主要变化:精原细胞经过生长发育,体积增大,细胞核中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后,发育成为初级精母细胞(primary spermatocyte)。
高考生物知识点汇总及解析

高考生物知识点汇总及解析生物作为高考中的重要科目,涵盖了丰富的知识点。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下面对高考生物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汇总及解析。
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细胞膜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具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以及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其中,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重要的考点,要理解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的分布及作用。
2、细胞质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内质网与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脂质的合成有关,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3、细胞核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要掌握核膜、核仁、染色质(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
二、细胞的代谢1、酶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 RNA。
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等特性。
2、细胞呼吸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进行,需要理解每个阶段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分为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大多数植物、酵母菌)或产生乳酸(动物、乳酸菌)两种类型。
3、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反应在类囊体薄膜上进行,将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将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
要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影响因素(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以及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三、细胞的生命历程1、细胞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重点,要理解各个时期的特点。
减数分裂是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要掌握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区别。
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复习提纲

考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B)遗传的细胞基础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的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考点2、配子的形成过程(一)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特征(B)1、精子的形成过程及特征:场所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a)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交换(交叉互换)。
中期:每对同源染色体都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b)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特征:场所卵巢小结:动物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精子卵细胞部位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卵巢原始生殖细胞动物:精原细胞动物:卵原细胞细胞质分裂情况减Ⅰ的初级精母细胞和减Ⅱ的次级精母细胞都是均等分裂。
减Ⅰ的初级卵母细胞和减Ⅱ的次级卵母细胞都是不均等分裂。
(但:减Ⅱ过程中第一极体是均等分裂)分裂结果1精原细胞→4精细胞(生殖细胞)1卵原细胞→1卵细胞+ 3极体(生殖细胞)(消失)是否变形变形不需变形相同点①染色体的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相同。
②产生的子细胞数目都是4个,且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二)配子的形成与生物个体发育的联系(B)考点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B)【特别提示】(1)同源染色体条件: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遗传的细胞基础(精)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有丝分裂 细胞类型 体细胞
减数分裂 生殖细胞 一次 二次 减半 有联会、互换
DNA复制 细胞分裂次数
子细胞数目 染色体数目 前期Ⅰ 中期Ⅰ 后期Ⅰ
一次 一次
不变
子细胞二个 子细胞四个 无联会、互换
第四节 精子和卵子的发生 一、精子的发生 1、部位: 睾丸曲精细管上皮 2、过程: (1)增殖期:精原细胞(2n),有丝分裂 (2)生长期: 体积增大为初级精母细胞(2n) 第一次:2个次级精母细胞(n) (3)成熟期: (减数分裂) 第二次:4个精细胞(n) (4)变形期:
10倍
6倍
40倍
5倍
(二)袢环结构模型学说
螺线管折 叠成袢环 非组蛋白 支架上 沿染色体纵轴伸 出放射环 18个袢环形 成微带
106个微带构成染色单体
染色单体
袢环模型(loop model)
11 12 10 9 8 7 6 5 16 17 18 1 2 3 4
微 带
13 14 15
袢环( 30nm 螺旋管)总长 520nm 30000~ 100 000万个bp
小
结
一、染色质与染色体 二、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三、精子与卵子发生 四、性别决定的染色体机制
三 基 要 求
一、基本概念 染色质与染色体 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 结构异染色质、兼性异染色质(x染色质) 二、问题 细胞周期各时相的事件 精子、卵子发生的异同 减数分裂的生物学意义
H4
DNA双螺旋(140-160bp、1.75圈)
H2A
H2A H2B
H3
H1
H4
连接DNA(5060bp)
H1
H3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复习思考题及答案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异源染色体):这一对染色体与另一对形态结构不同的染色体,互称为异源染色体。
姊妹染色单体与非姊妹染色单体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mitosis and meiosis):mitosis称有丝分裂:主要指体细胞的繁殖方式,DNA分子及相关的蛋白经过复制后平均的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meiosis:又称成熟分裂:是在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因为它使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所以称减数分裂。
(07A)交叉与联会:减数分裂的前期Ⅰ的偶线期同源染色体紧靠在一起,形成联会复合体,粗线期联会复合体分开,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出现交叉。
自花授粉(self-pollination):同一朵花内或同株上花朵间的授粉。
异花授粉(cross pollination):不同株的花朵间授粉。
受精(fertilization):雄配子(精子)与雌配子(卵细胞)融合为一个合子。
胚乳直感(xenia)或花粉直感:如果在3n胚乳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
一些单子叶植物的种子常出现这种胚乳直感现象。
例如:以玉米黄粒的植株花粉给白粒的植株授粉,当代所结种子即表现父本的黄粒性状。
果实直感(metaxenia):如果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
例如:棉花纤维是由种皮细胞延伸的。
在一些杂交试验中,当代棉籽的发育常因父本花粉的影响,而使纤维长度、纤维着生密度表现出一定的果实直感现象。
无融合生殖(apomixis):雌雄配子不发生核融合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
可分为两大类:营养的无融合生殖(vegetative apomixis):指能代替有性生殖的营养生殖类型。
例如:大蒜的总状花序上常形成近似种子的气生小鳞茎,可代替种子而生殖。
无融合结子(agamospermy):指能产生种子的无融合生殖。
必修2 专题一 遗传的细胞基础

生物必修2 专题一遗传的细胞基础考点1 细胞的减数分裂1.减数分裂的概念:1)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2)时期:从原始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3)特点:细胞连续分裂次,而染色体在整个过程中只复制次。
4)结果:成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
考点2 配子的形成过程1.精子的形成过程:场所:(哺乳动物称睾丸)结果:1个精原细胞最终形成个精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场所:。
结果:1个卵原细胞最终形成个卵细胞和个极体。
考点3 受精过程1.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特点:精子的细胞核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实质:受精作用实质上就是的过程。
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重要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是十分重要的。
【历年广东省学业水平考试试题】1.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A.保持不变B.减少一半C.减少一条D.增加一条2.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最终形成A.1个精细胞 B.2个精细胞 C.3个精细胞D.4个精细胞3.1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最终能形成A.1个卵细胞 B.2个卵细胞 C.3个卵细胞 D.4个卵细胞4.右图是某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2n)的受精作用示意图。
精细胞、卵细胞和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A.2n、2n和2n B.2n、2n和n C.n、n和2n D.n、n和n5.正常情况下,人精子的染色体数目为23条、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也为23条,则人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应为A.23条B.46条 C.69条 D.92条6.右图所示细胞正在进行A.减数分裂B.有丝分裂C.受精作用D.细胞分化7.(多选)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共同具有的主要特点是A.核膜消失 B.出现纺锤体 C.出现染色体 D.细胞只分裂一次【巩固练习】1.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B)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C)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一次(D)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两次2.人的卵巢中的卵原细胞所进行的分裂为:①有丝分裂②无丝分裂③减数分裂A.① B.③ C.①②③ D.①③3.精原细胞增殖的方式是:A.减数分裂 B.有丝分裂 C.无丝分裂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4.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A.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B.同源染色体联会C.有纺锤体形成D.着丝点分开5.如果有15个初级卵母细胞,5个初级精母细胞,它们都正常发育并受精,最多能形成的受精卵数目是:(A)20个(B) 5个(C) 10个(D)15个6.10个精原细胞和10个卵原细胞分别经过了减数分裂后形成的成熟生殖细胞,可结合成受精卵的数目是: A.10个B.40个C.30个D.1个7.已知某动物的体细胞内含2N条染色体,那么该动物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染色体多少条: A.2N B.4N C.N D.3N8.某生物细胞中有6条染色体,其中来自这个生物父方的染色体(A)有2条(B)有3条(C)有6条(D)无法确定9.受精作用进行时:(A)卵细胞进入精子中(B)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中(C)精子进入卵细胞中(D)精子的尾部进入卵细胞中10.在受精作用过程中,体现受精实质的是(A)同类生物的精卵互相识别(B)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C)卵细胞膜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D)精子与卵细胞核互相融合11.每种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染色体数量能保持相对恒定,这是由于生物具有(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B)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D)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
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图文详解

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图文详解1、精子(卵细胞)的形成与受精作用2、减数分裂的主要特点(1)特有染色体行为: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2)基因重组的表现类型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3)遗传物质减半发生时期①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②与体细胞相比DNA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规律性变化4、数目变化曲线(1)染色体复制只发生于减Ⅰ间期。
(2)减Ⅰ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同时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3)减Ⅱ与有丝分裂相似,但不同的是减Ⅱ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5、配子多样性的原因—基因重组(1)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2)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6、受精作用的理解(1)细胞膜的识别功能:同种生物的两性生殖细胞才能融合。
(2)生物膜的流动性:使两性生殖细胞融合为一个受精卵。
(3)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02考点二: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比较1、区别与联系2、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主要分裂时期的图像辨析3、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与受精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4、细胞分裂与变异类型的关系03考点三:遗传物质的探索和发现、DNA分子的结构和基因的概念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是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2)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其蛋白质变性失活。
DNA在加热过程中,双螺旋解开,氢键被打断,但缓慢冷却时,其结构可恢复。
(3)转化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了R型细菌的DNA中,即实现了基因重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5 遗传的细胞基础
1.(2010·安徽高考·T2)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
比较C1与C2、S1与S2细胞核中DNA数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正确的是()A.DNA数目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B.遗传信息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C.DNA数目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D. 遗传信息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细胞增殖过程中DNA数目变化和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思路点拨】一般情况下,有丝分裂中的母细胞和子细胞细胞核遗传物质保持不变,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DNA数目减半。
【规范解答】选B。
C1与C2是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二者DNA数目和遗传信息均相同;S1、S2是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二者的DNA数目相同,但其贮存的遗传信息不同。
【类题拓展】
细胞增殖过程中遗传物质的变化
(1)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因此母细胞与子细胞遗传物质保持不变。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DNA数目减半,两个子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不相同;减数
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来自同一个次级性母细胞的两个子细胞遗传物质相同。
2.(2010·江苏高考·T21)人类精子形成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最多可达92条
B.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
C.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
D.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223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对精子形成过程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思路点拨】解答此题应注意以下关键点:
(1)精子形成过程的分析;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规律。
【规范解答】选A、B、C。
A项,人体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6条,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细胞中染色单体数达92条,由此判断A项正确;B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由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使得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由此判断B项正确;C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此判断C项正确;D项,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2,由此判断D项错误。
【类题拓展】
减数分裂过程中数量关系
(1)染色体数=着丝点数(通过观察题目细胞图,获取此数据)。
(2)DNA数的计算公式:无论题目有没有图,首先判断细胞染色体是否含有姐妹
染色单体:①如果细胞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则DNA数=姐妹染色单体数;
②如果细胞染色体不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则DNA数=染色体数。
(3)一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姐妹染色单体;四分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
3.(2010·海南高考·T14)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A.基因发生突变而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
B.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
C.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D.Aa杂合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的性状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如何通过相关实例推测基因和染色体的平行关系。
【思路点拨】分析细胞分裂的过程可以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分布、数目、行为变化表现一致,由此可以推断基因和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
【规范解答】选A。
非同源染色体和非等位基因均表现自由组合、二倍体生物的配子中染色体和基因数目均减半都明显说明了基因和染色体之间存在着平行关系,B、C正确; Aa杂合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的性状,说明染色体缺失后导致了A基因的缺失,也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D正确。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