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门捷列夫和他的元素周期表

合集下载

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

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

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宇宙万物是由什么组成的?古希腊人以为是水,土,火,气四种元素,古代中国则相信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之说,到了近代,人们才渐渐明白:元素多种多样,决不止于四五种。

18世纪,科学家以探知元素有30多种,如,银,铁。

氧,磷,硫等,到19世纪,已发展的元素已达54种,人们自然会问,没有发现的元素还有多少种?元素之间是孤零零地存在,还是彼此间有着某种联系呢?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揭开了这个奥秘。

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在化学元素符号的排列中,发现了元素具有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原来,元素不是一群乌合之众,而是严格地按一定次序井然有序地排列着:元素的原子量相等或相近的,性质相似相近;而且,元素的性质和它们的原子量呈周期性的变化,元素周期表的发现主要有三个方面划时代的意义:一是可以据此有计划,有目的的去探寻新元素,既然元素是按原子量的大小有规律地排列,那么两个原子量悬殊的元素之间,一定有未被发现的元素,门捷列夫据此预测了类硼,类捛,类硅,类和4个新元素的存在,不久,预言得到证实。

二是可以矫正以前测得的原子量。

门捷列夫在编制元素周期表时,重新修订了一大批元素的原于量(至少有17个)。

因为根据元素周期律,以前测定的原子量许多显然不准确。

最邻令人惊邑的一个列子是,1875年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德朗宣布发现了新元素镓。

它的比重为4.7,原子量约为59.。

门捷列夫根据周期表,断定镓的人,竟然对它的第一个发现者测定的数据加以纠正,布氏感到非常惊讶,实验的结果,果然和门市判断极为接近,比重为5.94,原子量为69.9.三是通过周期表,人类在认识物质世界的思维方面有了新飞跃,例如,周期表有力地证实了量变引起质变的定律,原子量变化,引起了元素的质变。

再如,从周期表可以看出,对立元素(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在对立的同时,明显存在统一和过渡的关系。

元素周期表把已发现的元素分成8个家族,每族划分5个周期,每个周期,每一类中的元素,都按原子量由大到小排列,周而复始,充分表明了“事物总是从简单到复杂螺旋式上升”规律。

门捷列夫和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门捷列夫和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门捷列夫和第一张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和第一张元素周期表1829年德国化学家德贝莱(J.Dobereiner)发现当时已知的44种元素中有15种元素可分成5组,每组的三个元素性质相似,而且中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较轻和较重的两个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的一半。

例如,钙、锶、钡性质相似,锶的相对原子质量大约是钙和钡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的一半。

氯、溴、碘,锂、钠、钾等组元素的情况类似,由此提出了“三素组”的概念,为发现元素性质的规律性打下了基础。

1859年,24岁的俄国彼得堡大学年轻讲师门捷列夫来到德国海德堡大学本生的实验室进修。

当年,本生和基尔霍夫发明了光谱仪,用光谱发现了一些新元素,掀起一股发现新元素热。

次年,门捷列夫出席了在化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德国卡尔斯鲁厄化学大会。

门捷列夫回忆道:“我的周期律的决定性时刻在1860年,我……在会上我聆听了意大利化学家康尼查罗的演讲……正是当时,元素的性质随原子量(相对原子质量)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基本思想冲击了我。

”此后,门捷列夫为使他的思想信念转化为科学理论,作出了10年艰苦卓绝的努力,系统地研究了元素的性质,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将元素排成序,终于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发生周期性的递变。

在门捷列夫时代,没有任何原子结构的知识,已知元素只有63种,元素大家族的信息并不完整,而完整的元素周期表。

1880年,迈耶尔坦言道:“我没有足够的勇气去作出像门捷列夫那样深信不疑的预言。

”他之所以没有勇气,在他1870发表的有关元素周期性的文章里有答案,他说:“在差不多每天都有许多新事物出现的领域里,任何概括性的新学说随时都会碰到一些事实,它们把这一学说加以否定。

这种危险的确是存在的……因此我们必须特别小心。

”迈耶尔比门捷列夫早几年也在本生的实验室里工作过。

门捷列夫发表的第一张周期表对我们来说,已经不太好懂了,因为它并不完整。

例如,门捷列夫周期表里没有稀有气体。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门捷列夫 [全国通用]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门捷列夫 [全国通用]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门捷列夫19世纪最伟大的化学家之一。

他的著作《化学原理》〔1868-1871〕一书,有各种文字的版本,这本书对无机化学家有很大影响。

当1869年门捷列夫在编写《化学原理》这本教科书时,他必须根据元素的某一体系来编写,以便在安排内容时不是以偶然因素而是以一定的科学原理作为指导方针。

这种原理不是依靠偶然的、非本质的特征,而是根据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密切联系的事物。

到1869年止,已有63种元素被人们所认识。

在对物质、元素的广泛研究中,关于各种元素的性质的资料,积累日愈丰富,但是这些资料却是繁杂纷乱的,人们很难从中获得清晰的认识。

整理这些资料,概括这些感性知识,从中摸索总结出规律,这是摆在当时化学家面前一个急待解决的课题,同时也是科学和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

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道尔顿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后,许多化学家都把测定各种元素的原子量当作一项重要工作,这样就使元素原子量与性质之间存在的联系逐渐展露出来。

1829年德国化学家德贝莱纳提出了“三元素组〞观点,把当时的44种元素中的15种,分成5组,指出每组的三元素性质相似,而且中间元素的原子量等于较轻和较重的两个元素原子量之和的一半。

例如钙、锶、钡,性质相似,锶的原子量大约是钙和钡的原子量之和的一半。

氯、溴、碘以及锂、钠、钾等元素也有类似的关系。

然而只要认真一点,就会发现这样分类有许多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所以并没有引起化学家们的重视。

1862年,法国化学家尚古多提出一个“螺旋图〞的分类方法。

他将的62种元素按原子量的大小顺序标记在绕着圆柱体上升的螺旋线上,这样某些性质相近的元素恰好出现在同一母线上。

因此他第一个指出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可是他的报告照样无人理睬。

1864年,德国化学家迈尔在他的《现代化学理论》一书中刊出一个“六元素表〞。

可惜他的表中只列出了元素的一半,但他已明确地指出:“在原子量的数值上具有一种规律性,这是毫无疑义的〞。

元素的盛宴元素周期表中的化学探险史与真实故事_札记

元素的盛宴元素周期表中的化学探险史与真实故事_札记

《元素的盛宴元素周期表中的化学探险史与真实故事》读书笔记目录一、内容概览 (2)二、元素周期表的起源与发展 (3)1. 元素周期表的诞生 (4)2. 早期元素周期表的演变 (5)3. 现代元素周期表的发展与完善 (7)三、化学元素探秘之旅 (8)1. 发现元素的艰辛历程 (9)2. 元素性质的探索与发现 (10)3. 元素的应用与影响 (11)四、真实故事中的化学元素 (12)1. 梅西.福尔摩斯与化学元素的缘分 (13)2. 居里夫人与放射性的研究 (14)3. 阿伏伽德罗与阿司匹林的发明 (16)五、元素周期表与科学家的智慧 (16)1. 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的编制 (17)2. 居里夫人与镭和钋的发现 (18)3. 海森堡与量子力学的创立 (19)六、元素周期表与未来的展望 (20)1. 新元素的探索与发现 (21)2. 元素周期表在新技术中的应用 (23)3. 元素周期表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4)七、结语 (26)一、内容概览书籍开篇介绍了元素周期表的诞生和发展,从早期的化学元素分类到门捷列夫的周期性表格的构想,作者详细介绍了元素周期表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这一化学史上的里程碑是如何改变我们对元素的理解和探索的。

这一部分让我对化学的历史背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书中逐一介绍了元素周期表中的各个元素,每个元素都附有详细的背景介绍、性质描述以及其在日常生活和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这部分内容丰富有趣,涵盖了元素的发现过程、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最新研究成果。

这些介绍让我对各元素有了全新的认识,并对它们在科学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书中还穿插了诸多真实的化学故事和历史事件,这些故事展示了科学家们如何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包括新材料开发、能源利用和环境科学等领域。

这些故事不仅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也让我感受到了化学学科的魅力和价值。

作者还探讨了元素周期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潜在挑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元素周期表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元素周期表_课件PPT

元素周期表_课件PPT

人类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科学实践中,逐步认识了元 素间的内在联系和元素性质变化的规律性。那么同族元素 间有哪些规律存在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丰富多彩的物质世 界,共同探讨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梳理导引 1.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______________个 电子,都是活泼的金属;且随核电荷数增加,电子层数逐 渐______________,原子半径逐渐______________,金属 性逐渐____________。 2.碱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都有______________的 金属光泽,质______________,密度______________,熔 点____________,导电性和导热性都____________;随着 核电荷数增加,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逐渐____________, 密度逐渐____________[特殊的ρ(K)<ρ(Na)]。
4.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自左至右金属性减弱, 即失电子能力减弱,如:Zn>Cu。 (2)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同周期,从左至右金属性减 弱 。 同 主 族 , 自 上 而 下 金 属 性 增 强 。 如 : Na>Mg>Al , Na<K。 (3)根据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 度判断。置换反应越易发生的元素金属性越强。如钾与水 比钠与水反应剧烈,则K>Na(金属性)。
溶液分上 下两层,下层呈 红棕色
Cl2+ 2NaBr===2NaCl+Br2
b.将少量新制的饱 和氯水加入盛有KI溶液 的试管,振荡后加CCl4, 振荡,静置
溶液分上 下两层,下层呈 紫红色
+I2
Cl2+2KI===2KCl
实验
c.将少量溴水加 入盛有KI溶液的试管, 振荡后加CCl4,振荡,

【课外阅读】门捷列夫

【课外阅读】门捷列夫

门捷列夫在化学教科书中,都附有一张“元素周期表”。

这张表揭示了物质世界的秘密,把一些看来似乎互不相关的元素统一起来,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体系。

它的发明,是近代化学史上的一个创举,对于促进化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看到这张表,人们便会想到它的最早发明者——门捷列夫。

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生于一八三四年二月七日俄国西伯利亚的托波尔斯克市。

门捷列夫从小就热爱劳动,热爱学习。

他认为只有劳动,才能使人们得到快乐、美满的生活;只有学习,才能使人变得聪明。

门捷列夫在学校读书的时候,一位很有名的化学教师,经常给他们讲课。

热情地向他们介绍当时由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始创的新原子论。

由于道尔顿新原于学说的问世,促进了化学的发展速度,一个一个的新元素被发现了。

化学这一门科学正激动着人们的心。

这位教师的讲授,使门捷列夫的思想更加开阔了,决心为化学这门科学献出一生。

门捷列夫在大学学习期间,表现出了坚韧、忘我的超人精神。

由于门捷列夫学习刻苦和在学习期间进行了一些创造性的研究工作,一八五五年,他以优异成绩从学院毕业。

毕业后,他先后到过辛菲罗波尔、敖德萨担任中学教师。

这期间,他一边教书,一边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进行研究,写出了《论比容》的论文。

文中指出了根据比容进行化合物的自然分组的途径。

一八五七年一月,他被批准为彼得堡大学化学教研室副教授,当时年仅二十三岁。

攀登科学高峰的路,是一条艰苦而又曲折的路。

门捷列夫在这条路上,也是吃尽了苦头。

当他担任化学副教授以后,负责讲授《化学基础》课。

在理论化学里应该指出自然界到底有多少元素?元素之间有什么异同和存在什么内部联系?新的元素应该怎样去发现?虽然有些化学家如德贝莱纳和纽兰兹在一定深度和不同角度客观地叙述了元素间的某些联系,但由于他们没有把所有元素作为整体来概括,所以没有找到元素的正确分类原则。

年轻的学者门捷列夫也毫无畏惧地冲进了这个领域,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工作。

他不分昼夜地研究着,探求元素的化学特性和它们的一般的原子特性,然后将每个元素记在一张小纸卡上。

《元素周期表》PPT课件

《元素周期表》PPT课件

63 95
64 96
65 97
元素周期表的整体结构
短周期(3个):第1.2.3 周期 周期 (7个) 元素周期表 主族(7个)ⅠA ~ ⅦA 族 副族(7个)ⅠB ~ ⅦB 过 渡 元 素
长周期(3个):第4.5.6周期
不完全周期(1个):第7 周期
(16个) Ⅷ族 第8 9 10 三个纵列 零族 稀有气体元素
练习:
1、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判断 其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 决定
周期序数 主族序数
4、下列各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表 中为原子序数),其中正确的是( D ) (A)
2 3 11 19 4
(B)
2 10 11 18 19
(C)
6 11 12 13 24
(D)
2)卤素单质与碱反应
X2+ 2NaOH = NaX+ NaXO+H2O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化 合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 2 形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 金属越强。 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 非金属性越强
4 非金属性强的元素可以把非金属性弱的元素从其盐 溶液中置换出来
长周期(3个):第4.5.6周期
不完全周期(1个):第7 周期
类别
周期序 数 1 2 3 4
起止元 素 H—He Li—Ne Na—Ar K—Kr Rb—Xe
包括元素 种数 2 8 8 18 18
核外电子 层数 1 2 3 4 5
短周期
长周期
5
6
不完全 周期 7
Cs—Rn

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律

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律

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律摘要:元素周期律的形成与发展,是化学发展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它促进了化学体系特别是无机化学体系的形成,是化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它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前人的艰苦探索与后人的修改完善,而在这其中门捷列夫对于元素周期律的形成的贡献一直受后人称颂,本文中将对元素周期律形成的历史背景,门捷列夫对其的最初想法,研究进程,不断修正至最后形成较完备体系的过程进行陈述,以及对他在元素周期律研究上所体现出的思想方法和探索精神进行深一步的挖掘。

关键词:化学,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思想方法。

一、引言门捷列夫的一生是伟大的,仅一项元素周期律的最初确立就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但这一过程必然是艰难困苦的,而且难以用几个词语概括,期间有着难以计数的实验,大量的资料积累,不断地思考挖掘,反反复复地进行枯燥乏味的事情,正是有门捷列夫自身有的素质,不懈的坚持,不放弃,不抛弃,终于获得了成果,下文将对门捷列夫对于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进行陈述。

二、元素周期律的历史背景19世纪初,自道尔顿的原子论提出以后,人们对化学元素的概念更加清晰了。

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分子”的概念,解决了之前因分不清分子和原子而造成的各种矛盾。

经过将近50年的反复曲折,19世纪60年代,物质的原子一分子论终于获得公认。

到1869年时,已经发现的元素达到了63种。

到19世纪中叶,他们积累了大量关于元素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感性材料,同时,19世纪上半叶能量守恒定律、进化论和细胞学说三项重大发现,又从思想上促进了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1829年,德国化学家德贝莱纳提出了“三元素组’的分类方法,把三种性质相似的元素划为一组,把十五种元素分为五组:铿、钠、钾; 钙、锶、钡; 磷、砷、锑; 硫、硒、碲;氯、溴、碘。

发现中间元素的原子量约等于前后两元素原子量的平均值。

1862年,法国化学家和地质学家尚古多按照原子量由小到大递增顺序排列了一个“螺旋图”来表现元素周期性,他将已发现的元素绘在一条带子上,然后将这条带子缠绕在一根柱子上,如果垂直地从上往下看,就会发现这些元素之间有某些相似的性质。

15从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里我们学习到什么方法论你有什么体会

15从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里我们学习到什么方法论你有什么体会

到了19世纪末,实践有了新的发展,放射性元素和电子被发现了,这本来是揭 开原子内幕的极好机会。可是门捷列夫在实践面前却产生了困惑。一方面他害怕 这些发现“会使事情复杂化”,动摇“整个世界观的基础”;另一方面又感到这 “将是十分有趣的事……周期性规律的原因也许会被揭示”。但门捷列夫本人就 在将要揭开周期律本质的前夜——1907年带着这种矛盾的思想逝世了。
10
从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里我们学习到的
科学在不断发展,观念需不断更新
化学元素是同类原子的总称。所以,人们常说,原子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 砖石”,这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还是可以的。然而,化学元素周期律说明,化 学元素并不是孤立地存在和互相毫无关联的。这些事实意味着,元素原子还肯 定会有自己的内在规律。这里已经蕴育着物质结构理论的变革。
正是由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系列伟大发现和实
践,揭示了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扬弃了门捷列夫那个时
代关于原子不可分的旧观念。在扬弃其不准确的部分的
11
同时,充分肯定了它的合理内涵和历史地位。在此基础
上诞生的元素周期律的新理论,比当年门捷列夫的理论
更具有真理性。
谢谢!
8辛的劳动
当有人将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律的发现看得很简单、轻 松,说他是用玩扑克牌的方法得到这一伟大发现时,门 捷列夫却认真地回答说,从他立志从事这项探索工作起, 一直花了大约20年的功夫,才把化学元素从杂乱无章 的迷宫中分门别类地理出了一个头绪,终于在1869年发 表了《元素周期律》。
9
从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里我们学习到的
只有建构模型,工作效率才会大幅提高
元素周期律揭示了一个非常重要而有趣的规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的增加 呈周期性的变化,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门捷列夫根据这个道理,不但纠正了一 些有错误的原子量,还先后预言了15种以上的未知元素的存在。结果,有三个元 素在门捷列夫还在世的时候就被发现了。1875年,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德兰,发现 了第一个待填补的元素,命名为镓。这个元素的一切性质都和门捷列夫预言的一 样,只是比重不一致。门捷列夫为此写了一封信给巴黎科学院,指出镓的比重应 该是5.9左右,而不是4.7。当时镓还在布瓦博德兰手里,门捷列夫还没有见到过。 这件事使布瓦博德兰大为惊讶,于是他设法提纯,重新测量镓的比重,结果证实 了门捷列夫的预言,比重确实是5.94。这一结果大大提高了人们对元素周期律的 认识,它也说明很多科学理论被称为真理,不是在科学家创立这些理论的时候, 而是在这一理论不断被实践所证实的时候。当年门捷列夫通过元素周期表预言新 元素时,有的科学家说他狂妄地臆造一些不存在的元素。而通过实践,门捷列夫 的理论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重视。

门捷列夫玩纸牌发现元素周期表的作文

门捷列夫玩纸牌发现元素周期表的作文

门捷列夫玩纸牌发现元素周期表的作文
《门捷列夫和他的神奇发现》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特别有趣的故事。

有一个叫门捷列夫的科学家,他可厉害了!他特别喜欢思考和研究各种东西。

有一天,门捷列夫在玩纸牌。

他一边玩,一边想着那些化学元素。

突然,他的脑袋里好像有了一道亮光。

他把纸牌当成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摆来摆去。

嘿!就这样,他发现了元素周期表。

比如说,氢元素就像一张小小的纸牌,很轻很轻;氧元素就像一张有点重要的纸牌,对我们的生活可重要啦!
门捷列夫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断思考,给我们带来了这么重要的发现。

我们也要像他一样,多思考,说不定也能有大发现呢!
《门捷列夫玩纸牌的大秘密》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有个叫门捷列夫的人,他的一个举动可太神奇啦!
门捷列夫呀,特别喜欢研究那些化学元素。

有一回,他玩纸牌的时候,心里还在想着元素的事儿。

他就把纸牌当成元素摆弄起来,这一摆弄不要紧,他居然发现了元素周期表!
就好像是在玩游戏的时候,找到了宝藏一样。

比如说铁元素,就像是一张坚固的纸牌;铜元素呢,就像是一张闪闪发亮的纸牌。

门捷列夫就是这么厉害,从一个小小的纸牌游戏中,做出了大大的发现。

我们也要多动脑,说不定也能有惊喜哟!。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一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
第一节
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
第一张元素周期 表是俄国化学家 门捷列夫于1869 年绘制完成的。 他将元素按相对 原子质量由小到 大排列,化学性 质相似的元素放 在一个纵行。
第一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
第一节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原子序数:依原子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编号,这种 编号叫原子序数。
七个横行为七个周期
周期序数 = 原子电子层数 第1周期 2 种元素 短周期 (3个) (2)周期的分类 第2周期 8 种元素 第3周期 8 种元素 第4周期 18 种元素 第5周期 18 种元素
(若排满也 是32种)
第6周期 32 种元素 不完全周期 第7周期 26 种元素
长周期 (3个)
三长三短一不全
(二)卤族元素
Br2 I2
1、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递 变 性
颜色
F2 Cl2
状态
熔沸点 密度
相 似 性 都有颜色 熔沸点较低 不易溶于水(除F2) 易溶于有机溶剂

浅 → 深 低 →
小 →
→ 液 → 固
Br2
I2


注意:溴、碘单质在不同溶剂中的颜色 Br2 I2 水溶液 黄(稀)→ 橙色(浓) 深黄(稀)→褐色(浓) 油(CCl4、苯等)溶液 橙红色 紫红色
(2)卤素与水反应
与水反应 F2 Cl2 Br2
剧烈反应,生成氟化氢和氧气 2F2+2H2O=4HF+O2
与水缓慢反应 Cl2+H2O=HCl+HClO 与水反应更弱 Br2+H2O=HBr+HBrO 与水只微弱反应 I2+H2O=HI+HIO

化学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化学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化学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开启元素奇妙世界之门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是化学界重要的基础工具之一,它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化学性质和电子结构等特性进行排序的一张表格。

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的提出不仅为元素的分类和研究提供了指导,更为我们揭示了元素间的相互关系,展示了化学的丰富多样性。

本文将带您进入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的色彩斑斓的世界,揭开元素的神秘面纱。

在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这个规律主要是原子的电子结构。

原子的核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而外围由电子组成。

核心的质子数量称为原子序数,也是元素在周期表中排名的基准。

根据电子结构,元素又可以被分为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三类。

周期表呈现了元素之间的周期性规律,比如周期性表现周期表的周期分布、周期性性质以及周期规律的内在原因。

一个周期就是所含的不同元素的周期性重复。

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从左到右由相同数量的电子壳组成,这些壳命名为K、L、M、N、O、P等,按照填充顺序排列。

在同一个周期中,原子的电子壳数是相同的,但每一个周期的化学性质会有显著的变化。

另一方面,周期表中的每一列称为一个族或者一个群,每个族中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因为它们有相同数量的外层电子。

这些族有时候也会以数字来代表,比如称为第一族、第二族等。

值得注意的是,具有相同价电子数的元素在同一族中的周期表位置是相似的。

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的中央为过渡元素区。

这个区域分高和低两部分,每一部分元素有着不同的性质。

过渡元素区的元素是化合物中最常见的元素之一,它们的化合物具有丰富的颜色,广泛的用途和重要的工业价值。

这些过渡元素可以通过变化价态来形成不同的化合物,这也是它们在广泛的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所在。

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不仅具有基本的化学性质的信息,还展示了一些特殊元素和重要的发现。

其中,同位素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它们具有相同的原子序数但是质量数不同。

同位素在科学研究、药物治疗等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

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

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有关人物介绍:捷列夫对化学这一学科发展最大贡献在于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

他在批判地继承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大量实验事实进行了订正、分析和概括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元素(以及由它所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现根据国家标准称为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既元素周期律。

他根据元素周期律编制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把已经发现的63种元素全部列入表里从而初步完成了使元素系统化的任务。

他还在表中留下空位预言了类似硼、铝、硅的未知元素(门捷列夫叫它类硼、类铝和类硅即以后发现的钪、镓、锗)的性质并指出当时测定的某些元素原子量的数值有错误。

而他在周期表中也没有机械地完全按照原子量数值的顺序排列。

若干年后他的预言都得到了证实。

门捷列夫工作的成功引起了科学界的震动。

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把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称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和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攀登科学高峰的路是一条艰苦而又曲折的路。

门捷列夫在这条路上也是吃尽了苦头。

当他担任化学副教授以后负责讲授《化学基础》课。

在理论化学里应该指出自然界到底有多少元素元素之间有什么异同和存在什么内部联系新的元素应该怎样去发现这些问题当时的化学界正处在探索阶段。

近五十多年来各国的化学家们为了打开这秘密的大门进行了顽强的努力。

虽然有些化学家如德贝莱纳和纽兰兹在一定深度和不同角度客观地叙述了元素间的某些联系但由于他们没有把所有元素作为整体来概括所以没有找到元素的正确分类原则。

年轻的学者门捷列夫也毫无畏惧地冲进了这个领域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工作。

他不分昼夜地研究着探求元素的化学特性和它们的一般的原子特性然后将每个元素记在一张小纸卡上。

他企图在元素全部的复杂的特性里捕捉元素的共同性。

但他的研究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

可他不屈服不灰心坚持干下去。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他又走出实验室开始出外考察和整理收集资料。

1859年他去德国海德尔堡进行科学深造。

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了物理化学使他探索元素间内在联系的基础更扎实了。

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

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

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到目前为止,在元素周期表这座大厦里已经有112位主人找到了自己的家。

元素周期表成为人们寻求新元素、研究元素性质时不可缺少的“武器”。

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编制出第一张周期表的人——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

在门捷列夫时代,没有任何原子结构的知识,已知元素只有63种,元素大家族的信息并不完整,而且当时公认的许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化合价都是错误的,确定元素的原子序数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门捷列夫通过阅读很多的化学论著,搜集大量的实验数据、实验方法和各种观点,通过对比元素的性质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重新测定了一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先后调整了17种元素的序列。

例如,他确认应将铍的相对原子质量从14纠正为9,使元素按相对原子质量递增的顺序H-Li-B-C-N-Be-O-F纠正为H-Li-Be-B-C-N-O-F。

经过调整,门捷列夫还发现每隔大约七个元素,就会出现性质十分相似的元素。

也就是说化学元素按照原子量的大小依次排列,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出现周期性的变化,他把这个规律叫做“化学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使人类认识到化学元素性质发生变化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把原来认为各种元素之间彼此孤立、互不相关的观点彻底打破了,使化学研究从只限于对无数个别的零星事实作无规律的罗列中摆脱出来,从而奠定了现代化学的基础。

接着在1869年,门捷列夫根据自己发现的元素周期律,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他除了在表中以相对原子质量为序排列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外,还大胆地预言了11种尚未发现的元素,为它们在相对原子质量序列中留下空位,并预言了它们的性质。

同时,他并没有机械地完全按照当时测定的原子量的大小排列,当他发现元素的原子量与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不相符合的时候,他就根据元素的其他性质综合考虑,按照周期律大胆地改正了原子量。

如金在当时被公认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9.2,应排在锇、铱、铂之前,门捷列夫却坚持认为金应排在这三种元素的后面,他重新修订了这四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确定金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7.2。

门捷列夫与1869年化学元素周期表ppt讲解稿

门捷列夫与1869年化学元素周期表ppt讲解稿

第一张:主题解释1869 1871 1879 1906(序章发展高潮反思总结)第二张:1869年俄国化学家Mendeleev在元素研究中,将元素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使其化学性质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成为元素周期率,其表格形式称为元素周期表(periodic table of the elements)。

在从前,人们一提到化学元素周期表,马上就联想到俄国化学家Mendeleev,甚至有些时候,人们干脆就把二者连在一起,称之为门捷列夫周期表。

其实,第三张:在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整个发展过程中,门捷列夫既不是元素周期表的创始人,也不是诸多制表人中的最优秀者,他只是制表次数最多和享有的声望最高。

第四张:这些是门捷列夫的前辈们,时间皆早于门捷列夫的1869年。

第五张:周期王国第一位制图人德国化学家约翰德贝赖纳于1817年提出的元素三元组合。

第六张:这是由法国地质学家贝古耶德尚库尔托伊斯于1862年提出的第一个总体模式第七张:英国化学家John Newlands于1864年提出一种更好的排列模式,每8个元素出现一次性质上的“和声”。

第八张:几乎就在同一时期,德国的朱利叶斯洛萨尔迈耶证明,元素的相互形成化合物的能力随原子量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这些照片和资料都来自书中,网络上很难找到有关以上这些科学家以及他们所作出的贡献的资料。

若不是为了课题去查书,我可能至今还认为Mendeleev首创化学元素周期表。

第九张:据说,门捷列夫在撰写化学教科书时,打了一个短暂的瞌睡,梦中还为解决元素排列问题而冥思苦想。

醒来,他立刻按照梦中假想的最后模式,匆匆地画下了他的元素排列草图。

第十张:1869年2月,俄国彼得堡大学化学教授门捷列夫发表文章,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化学元素周期律,即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的递增出现周期性变化。

他把自己制作的能反映这种规律的无框架式元素表称为元素体系,并详细介绍了自己的具体制作过程:Mendeleev按原子量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元素,发现它们的性质有着周期性的变化。

关于元素周期表的科普文章

关于元素周期表的科普文章

关于元素周期表的科普文章说起元素周期表,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门捷列夫。

因为我们今天看到的而且比较通用的元素周期表就是这个人总结出来的,当然在整个元素周期表发展和演化的过程,很多的科学家做出了杰出的铺垫和贡献。

据说当时的“沙皇”(俄国的皇帝)为了表彰门捷列夫的杰出贡献,奖励了他一个铝杯。

对,没错,的确是铝杯。

至于为什么是铝杯,不是金杯,我们在后面再告诉大家。

还有就是人们为了纪念门捷列夫,把原子序号为101的元素以门捷列夫的名称命名,其英文名称为Mendelevium,缩写是Md(曾经用Mv),中文名称为钔。

就像世界地图一样,元素周期表也有很多版本。

但不同的是,世界地图,不同的国家总是把自己的国家放在地图中央,这也是我们中国“雄鸡”为什么在地图中间,这可不是仅仅因为我们叫“中国”哦。

如果你有一天到美国了,就会发现那里的世界地图美国在中间了。

而元素周期表却不是这样的,尽管有着无数的版本,但是我们课本中那个版本不仅仅在中国最流行的,在整个世界也是最流行的。

这也验证了“科学家是有国界的,但科学却是整个世界的”。

而且当门捷列夫在1869年3月总结出第一个元素周期表的时候,当时科学家只已知63种元素,表中共有67个位置,尚有4个空位只有原子量而没有元素名称,门捷列夫假设,有这种原子量的未知元素存在。

也正是他的这种预测,到今年的上半年科学家合成了第117号元素。

门捷列夫为什么能够预测未知的元素呢?规律。

实际上,元素周期表就是科学家们通过对已知元素的性质的总结而发现的规律。

有了这些规律后,科学家又开始大胆的预测未知的元素,然后科学家们就会寻找他们。

从第一版元素周期表诞生到现在150年时间里,从刚开始的64种元素到今天的117种元素。

也许有人会问“发现这么多元素有用吗?”首先给大家说一个事实这一百多种元素可以分为“被发现的”和“被合成的”。

“被合成的”现目前很难说它有什么用途,但是我想在不远的将来肯定会大有用处的。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 阅读材料:门捷列夫和他的元素周期表素材 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 阅读材料:门捷列夫和他的元素周期表素材 沪教版

门捷列夫和他的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俄国化学家。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1834年2月7日生于西伯利亚托博尔斯克,1907年2月2日卒于彼得堡(今列宁格勒)。

1850年入彼得堡师范学院学习化学,1855年毕业后任敖德萨中学教师。

1857年任彼得堡大学副教授。

1859年他到德国海德堡大学深造。

1860年参加了在卡尔斯鲁厄召开的国际化学家代表大会。

1861年回彼得堡从事科学著述工作。

1863年任工艺学院教授,1865年获化学博士学位。

1866年任彼得堡大学普通化学教授,1867年任化学教研室主任。

1893年起,任度量衡局局长。

1890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外国会员。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介绍

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介绍

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介绍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19世纪俄国科学家,发现化学元素的周期性,依照原子量,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并据以预见了一些尚未发现的元素。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是现代化学学科的依据,也是很多化学家进行实验和化学研究最好的帮手,可以说元素周期表真正把化学这门学科发扬光大了,门捷列夫本人也给世界的自然科学发展带来了太大的贡献,其实元素周期表是门捷列夫在一个偶然的环境下发现的:他将当时已知的几种元素的原子量写在一张纸上,企图查找之间的共同点,然后把它们反复排列组合进行各种猜测,最后发现了原子是按照元素周期规律排列的,就是因为这个元素周期规律才制定了元素周期表。

在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中门捷列夫就告诉以后的科学家,如果把元素按照原子量的大小排列起来的话,那么就会出现很明显的周期性,这就是元素周期表的来源,也是制定元素周期表最大的依据。

再后来一个个新发现的化学元素证实了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的真实性,也证明了门捷列夫这种排列组合方式的正确性,后世的科学家根据元素周期表找寻新的化学元素就变得非常容易。

可以说如果没有门捷列夫世界化学的发展至少要倒退很多年。

门捷列夫的成就门捷列夫的成就之一还是元素周期表,毕竟它的发现对于化学的发展是做出了很多贡献的,他将那些令人头疼的元素以一定的规律驯服在一张表上,给人们后面的学习、研究都带来了方便,而且还预测了一些没被发现的元素。

他对元素之间存在的规律的总结,为后来新元素的发现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

这些贡献和成就是不可以被忽视的,所以这必然要作为第一点来说。

门捷列夫的成就之二,其实还是与化学有关,毕竟他一生的主攻方向就是化学。

所以他不仅仅是发现了那些规律,其实他在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等方面也有所涉及,而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只是被第一个成就的光芒盖住了,所以对它的介绍就比较少。

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发现过程

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发现过程

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发现过程1869 年,德米特里·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通过原子量对元素进行排序,创造了一种不仅可以对已发现的元素进行排序,还能预测未发现的元素的工具——元素周期表。

在随后的几年,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演变成为一种参考工具,被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使用。

从早期的奋斗到先进的学术德米特里·门捷列夫于 1834 年 2 月 8 日出生于西伯利亚的Verkhnie Aremzyani。

据说他有 11 个兄弟姐妹,他是其中最小的一个。

门捷列夫的早年生活经历并不顺利,很难预见到他未来的伟大成就。

他的父亲是一名教师,在门捷列夫出生的同一年失明了。

在刚开始接受教育时,门捷列夫被莫斯科的一所学校拒绝,之后被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的他父亲的母校所录取。

年轻的门捷列夫在科学研究方面表现出卓越的天赋。

然而,在他学习的最后阶段,他感染了肺结核,不得不搬到克里米亚休养。

在恢复健康后,他继续进行学习和教学工作。

等到完全康复后,他回到圣彼得堡大学(University of Saint Petersburg)完成了他的化学硕士学位。

德米特里·门捷列夫很少修剪他的头发和胡须,这使他看起来有点古怪,但他是一位受欢迎的教授。

图像来自公共领域,通过 Wikimedia Commons 共享。

门捷列夫在 1856 年获得学位,在搬到德国海德堡专注于化学研究之前,他担任教师工作并同时进行化学研究。

1861 年,他回到了圣彼得堡,在技术学院任教。

1865 年,他因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水与酒精的结合”的论文(传说他发明了俄罗斯伏特加背后的真相)而成为科学博士。

在参加位于德国卡尔斯鲁厄举行的第一届国际化学会议时,门捷列夫讨论了对化学进行标准化的必要性,以及如果没有对元素进行分类的系统,理解这门学科是多么困难……一本教科书和一个梦想当门捷列夫持续投身教学中时,他对当时的教科书不太满意。

他决定自己编写教科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捷列夫和他的元素周期表
门捷列夫
俄国化学家。

1834年2月7日生于西伯利亚托博尔斯克,1907年2月2日卒于彼得堡(今列宁格勒)。

1850年入彼得堡师范学院学习化学,1855年毕业后任敖德萨中学教师。

1857年任彼得堡大学副教授。

1859年他到德国海德堡大学深造。

1860年参加了在卡尔斯鲁厄召开的国际化学家代表大会。

1861年回彼得堡从事科学著述工作。

1863年任工艺学院教授,1865年获化学博士学位。

1866年任彼得堡大学普通化学教授,1867年任化学教研室主任。

1893年起,任度量衡局局长。

1890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外国会员。

门捷列夫的最大贡献是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

他在批判继承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大量实验事实进行了订正、分析和概括,总结出一条规律:元素(以及由它所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现根据国家标准称为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这就是元素周期律。

他根据元素周期律编制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把已经发现的63种元素全部列入表里,从而初步完成了使元素系统化的任务。

他还在表中留下空位,预言了类似硼、铝、硅的未知元素(门捷列夫叫它类硼、类铝和类硅,即以后发现的钪、镓、锗)的性质,并指出当时测定的某些元素原子量的数值有错误。

而他在周期表中也没有机械地完全按照原子量数值的顺序排列。

若干年后,他的预言都得到了证实。

门捷列夫工作的成功,引起了科学界的震动。

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把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称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和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激起了人们发现新元素和研究无机化学理论的热潮,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在化学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把几百年来关于各种元素的大量知识系统化起来形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统一体系,进而使之上升为理论。

门捷列夫因发现周期律而获得英国皇家学会戴维奖章(1882年)。

他还曾获英国科普利奖章(1905年)。

1955年科学家们为了纪念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门捷列夫,将101号元素命名为钔。

门捷列夫运用元素性质周期性的观点写成《化学原理》一书(1869年),曾被译成多种文字。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