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 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
第一章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概述
一、思想政治(品德)课是“德育课”还是“智育课”?
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性质:是一门智育与德育内在统一的显性德育课程。

智育:向学生传授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知识,发展学生能力。

德育: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显性德育课程:思想政治(品德)课有稳定的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时间以及考试评价。

新课改对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性质认识的新发展:
1.从核心价值看:是一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
2.从基本内容看:是一门提高学生认识、参与当代社会生活能力的课程;
3.从培养目标看:是一门培养社会主义公民素质的课程。

(初中思想品德课:侧重于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高中思想政治课:侧重于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品德)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为核心的,具有思想性、综合性、人文性、实践性特点的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课程。

三、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程改革
广西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改革(二期课改):广西中学新课程改革分2步走:(2005年)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改;(2012年秋学期)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

(广西是最后一批开展新课改的省份,至此全国各省份都开展了新课改。


新课程改革中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新变化:
1.改变课程名称:初中“思想政治”改为“思想品德”;高中名称没变“思想政治”;
2.转变课程功能:“过去的思想政治课过分强调其社会功能、政治功能,主要考虑国家需
要和社会需要,很少考虑学生需要”转变“兼顾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构建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课程,课程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发展”、“过去的思想政治课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能力培养”转变“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视能力的培养,知识仅仅作为手段而存在”;
3.调整课程结构:高中“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必修模块: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物质
文明)、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政治文明)、思想政治3:文化生活(精神文明)、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4.更新课程内容:初中:随着课程名称的改变,删减了一些政治方面的内容,增加了品德
教育和道德方面的内容;高中:增加了文化生活模块和选修模块。

5.变革教学方式:合作探究、中学生体验公安机关的工作、高中生开展人生价值观辩论赛
6.重建评价体系:评价内容转变:“单纯重视知识评价”----“重视学生全面素质评价”;评
价方式转变:“单纯的纸质测试”转变“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转变:“一元”转变“多元”。

四、思想政治(品德)课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和标准,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状况,
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完成规定的课程教学而使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

1.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目标:总目标(知识)、分类目标(能力)、内容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分类目标(三维目标):知识(掌握必要的基本理论观点和知识基础)、能力(掌握终身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在体验与感受,实现价值观的升华)
五、思想政治学科课程的理念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①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②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③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理念:①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
②加强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③着力建构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④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⑤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第三章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二、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的类型:
1.文字、音像与实物资源:最主要的资源是思想政治教科书,其他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各类社会科学,以及时事政治等方面的报刊、书籍、图片、录音、录像、影视作品,与教学有关的实物等是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资源。

2.人力资源:1.思想政治课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和程度。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3.人力资源还包括家长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

3.实践活动资源:包括课堂讨论、辩论、演示等,也包括课堂外的参观调查、访谈等。

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教育基地等,都是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一部分。

信息化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收集网上资源,包括文字资料、多媒体资料、教学课件等。

三、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收集的主要途径:通过各种培训收集资源、读书看报、同事间共享、网络资源
(课程资源的收集和积累,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教学活动,它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此项活动,认真细致的进行资源整合,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资源。

教师积累的资源越多,课堂也就越丰富、活跃。


第四章思想政治(品德)的教学过程
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双边的认识、实践和创造性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的帮助获得知识、形成能力、修养品德和陶冶情操。

P86
二、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1.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组织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他使学生的求知活动始终围绕主要目标进行。

知识的传授者和启发者: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的讲授是不可缺少的;教师是学生求知过程中的启发者,引导学生不断向知识深度和广度进行探索。

指导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随时给学生以鼓励、督促和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2.学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①“以学生为主体,一切围绕学生”是课堂教学的根本要求,教育必须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帮助和必要条件的教育。

②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能动参与者,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认识和学习实践活动的主体。


3.教材:教材是教师教的工具、教材是学生学的材料。

教学条件:基本的物质条件(教室、黑板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等;教学手段:多媒体设备等)、教学环境(校园环境、校园周边环境、校风学风等)
三、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理论联系实际、知识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开放教学、教学生活化
四、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教师有目的地选择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争取在现有条件下,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得最大可能的结果。

P99
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的基本标准:
1.效果标准:①全面评价教学效果;②根据学校、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评价。

2.时间标准:①提高课堂效率,完成教学任务;②防止学生负担过重。

第五章思想政治(品德)的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层次:课程模块:单元---课---框---目(例如: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
二、思想政治(品德)教学方案的设计
(一)课程模块教学方案:课程模块教学方案设计,实际上是开学前进行的课程教学设计工作,通过设计课程模块教学方案,明确整个学期的教学工作任务、范围和要求,以及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措施,使工作有序开展。

课程模块教学方案设计的方法:课程模块教学方案:总的说明(授课班级、课程名称、教材版本、教学总时数、学生的基本情况、模块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分析、课外学习活动等)、教学进度计划(教学进度计划,是教学进度或进程的具体安排。

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意外情况需要教学计划的异动(调整、修改、重新安排),需要经过严格的程序才能异动。


(二)课时教学方案:课前的导学案、课堂的教学方案
课时教学方案,简称“教案”,也称为“课时教学计划”,它是教师备课的书面成果,是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方案,是教师上课的主要依据。

导学案: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

(导学案的作用:提出学习要求、划定学习范围、指导学习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等。

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导学案的主要内容:课前预习(知识预览、知识要点、自学检测、自学质疑)、课堂达标(测试、合作探究)、课后拓展(知识小结、体会和收获)
(二)课堂教学方案:简称“教案”,它是教师备课的书面成果,是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方案,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

课堂教学方案(教案)包括的主要内容:教学课题及授课时间、班级;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媒体、教具、学具;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板书设计;课后分析等。

1.教学目标设计:是整个教学设计的基础,也是教学实施的核心。

如何设计教学目标,直
接影响到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的设计,也会对教学的实际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如何确定一节课教学目标?(①依据教材的内容和课程标准确定;②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③确定合适的教学难点。


2.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
教学重点: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与基本技能,是整个教学的最核心、对关键的部分。

(就我个人认为,中学思想政治(品德)没有什么重点,都很重要,如果一定要区分重点的话,经常考试的内容就是重点。


教学难点: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

(在一般情况下,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学起来困难的内容,就是难点。

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也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

难点有时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定,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班级里不同学生中,就不一定都是难点。


3.教学内容设计: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的取舍与安排。

(教学内容哪些该讲、
哪些内容不该讲,哪些应该讲详细,哪些该讲简略,具体应该怎样讲才能让学生学好。

)教学内容设计要注意的几点:
教学内容设计:
(1)围绕教学目标(选择最能体现教学目标的内容讲)、强调学生需要(重点关注学生还没有了解和掌握的内容,学生已经比较熟悉的知识,技能、方法等,可以适当的弱化)、突出重、难点(把重、难点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予以高度重视)、调整内容(根据教学需要,对有些内容进行添加、补充和删除)
(2)教学过程设计:①教学导入设计:导入设计,顾名思义,是一节课的开头设计,
指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境界的语言艺术与行为方式。

(教学导入设计的方法:复习导入、设问导入、故事导入、情景导入、举例导入、录像导入、竞赛导入(导入的时间不宜过长,3-5分钟适合));②教学语言设计。

(3)教学情境设计:
新课改提出的新理念:新课改要求教学要坚持“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生活化教学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的反映生活特点和生活状态,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环境。

教学情境设计的方法:用语言描绘情境、用教具触发情境、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再现情境、用活动表现情境、以幽默夸张情境、用思维推理情境、用问题深化情境、
(4)教学提问设计:教学设问: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一定方式向学生质疑,促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启发学生思维,并通过学生解决问题,达到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行为活动方式。

不要出现以下提问:
①表面性提问。

为了追求热闹场面,问题简单肤浅,往往是学生一起回答,表面热闹,
实则意义不大。

例如,师问:这样做对不对呀?生集体答:不对。

这种属于无效提问。

②随意性提问。

问题未经精心设计,随口提出问题,发问不少,收效甚微。

③惩罚性提问。

发现某一学生精力分散,心不在焉,突然发问,借机让学生丢丑。

(5)教学板书设计
教学板书:是教师在教学时在黑板上书写的文字、符号、图表等,传递教学信息的一种言语活动方式。

板书:①正板书:经过精心设计,通常写在黑板的中部突出位置;②副板书:教学过程中随讲、随写、随擦的辅助性文字、符号等,一般写在黑板的两边。

常见的几种教学板书设计:
演绎式板书:把一个概念或原理派生的几个层次的论点,按其知识的内在联系组成知识结构体系的板书形式。

三、思想政治(品德)说课设计
说课: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其他教师或教研人员述说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以教育教学理
论为指导,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

说课与备课、上课的区别:
备课:课前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以书面形式表现出来。

说课:在备课的基础上进行的,以口语表达为主,说课主要是说“如何教”。

上课:指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活动。

说课的基本内容:
1.说教材:说明本节课所教内容在本章或本书中的地位,前后之间的内容联系,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值得教师应注意的问题等,通常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分析教材地位:分析本课题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可以从结构、内容、教育意义等方面说。

(2)分析内容结构:分析本课题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主要介绍本课题内容编排的顺序及原因。

2.说学情: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设计:
(1)学生学习本课题内容的已有基础:包括以往学习获得的相关知识,已有的生活体验,以及有关能力和思想状况等。

(2)学生学习本课题内容的现有困难:包括由于本课题内容过深过难导致理解上的困难,也包括学生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能力水平等不够带来认识上的困难,也包括由于各种因素造成思想上的困难等等。

3.说教学目标:分析本课题教学要达到的预期效果,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设计:
(1)提出教学目标的内容:按三维目标的结构设计。

(2)阐释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这种依据可以从课程目标、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社会形势等方面考虑。

4.说重点难点: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设计:
(1)教学重点、难点所在:即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

(2)教学重难点确定的依据:为什么这些是重难点?重点“重”在哪里?难点“难”在哪里?要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依据可以从教学内容、课标要求、学生实际、理论层次,对学生的作用等方面考虑。

5.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明确这节课主要采用哪些教学方法。

(2)说学法:分析学生适宜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这些学习方法有何特点,这些学习方法的具体操作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进行学法指导等。

6.说教学过程,重点要突出以下方面:
(1)教学的课堂结构:要把教学的基本环节、教学思路等说清楚,对每一个教学环节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等问题作简明扼要的交代。

(2)师生互动环节安排:要把师生间的互动说清,哪个环节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什
么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如何提出问题并将问题引向深入,引导学生思考等。

(3)重点与难点的处理:要明确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并分析如何运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

7.说板书设计,主要说清板书设计及设计意图,一般说来,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征,教学空间、教学媒体的利用等,设计教学板书、分析板书设计的具体原因,如能体现知识结构、突出重点难点、直观形象、利于巩固新知识、有审美价值等。

8.说有关练习及训练意图,主要说清有什么样的练习和训练安排,以及安排这些练习和训练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等。

第六章思想政治(品德)的教学实施
一、思想政治(品德)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类型(单一课类型):绪论课、授新课、复习课、考查课(测验、考试)、评讲课(测验、考试后的讲评)、
课堂教学的类型(综合课类型):在一节课内同时完成多项教学任务或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例如包括复习检查旧知识和学习新知识等。

教学模式: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比较稳定、简明的教学结构、活动程序及其实施的方法论体系。

教学模式:讲授式、学导式、参与式、情景教学、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
1.讲授式教学模式:以老师讲授给学生的教学方法,作为一个古老而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法一直在课堂中普遍采用。

①优点:讲授法是其它教学方法的基础;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学习内容;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

②局限:易产生课堂灌输;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和被动。

③注意问题:选择合适的讲授内容;讲授要富于启发性、趣味性;注意与其他教学法的融合。

2.学导式教学模式:学生自学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基本程序:自学—讨论—精讲—演练—小结)
3.参与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和活动的教学模式。

(基本程序:确立目标—参与活动—总结提高)
4.情景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教学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引导学生对新课学习的欲望和一定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况下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

(基本程序:创设情景—参与活动—总结转化)
5.案例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社会或身边发生的事例为题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

(基本程序:选择和呈现案例—分析讨论案例—总结评价)
二、思想政治(品德)的课外活动
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在思想政治(品德)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指导下,学生自觉参加的各种课外教育、教学活动。

它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织形式。

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课外阅读、学科讲座、知识竞赛、参观访问、社会服务、辩论活动、模拟实践活动
课外活动方案的撰写(P122)
1.标题:单位+事由+文种(例如:金湖中学开展经济生活优秀小论文评选活动的方案)
2.正文:①活动目的;②时间;③地点;④参加人员;⑤活动要求
3.落款:①单位;②日期
三、思想政治(品德)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教学思想、观念,以及参与的教学活动,对其中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进行思考,获得一定的有关教学的新认识,从而不断提升教学的合理性,并使自己更好地成长的一种方式和途径。

教学反思的内容:从教学活动顺序看教学反思内容(教学设计反思、教学进程反思、教学效果反思);从教学涉及的要素看教学反思内容(教师教的反思、学生学的反思、教学内容的反思)
教学反思的方式:写教学后记、做案例分析、教学观摩、交流研讨、教学反馈
教学后记:是下课后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自我评析和反省。

用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便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1.写成功之处2.写不足之处3.写学生的感受4.写改进的措施)教学后记贵在及时、坚持,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第七章思想政治(品德)的教学评价
二、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评价的基本追求:
1.评价目的转化:甄别选拔-----促进发展
2.评价指标多元:维智育-----“五育”并举
3.评价方法多样化:定性与定量“分离”-----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
4.评价主体多元:单一主体-----多元主体
5.评价重点转移:终结性评价-----重形成性评价
三、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评价的主要原则:发展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四、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评价的基本程序:确定评价目的、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收集和获取评价信息、汇集整理和评议评分、分析和处理评价结果
五、思想政治(品德)学生学业评价:
从评价对象划分教学评价:对教师教的评价、对学生学的评价
思想政治(品德)学生学业评价:日常考察(观察法、测验法、描述性评估、项目评价、调查法、成长记录袋、同伴评价与自我报告)、学科考试
1.观察法:教师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和行为,并记录下来,作为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引导的依据。

2.测验法: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测验题,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例如,课堂上的随堂测验。

3.描述性评语: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学生在思想品德某一方面的表现,如态度、能力和行为等写成评语,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项目评价:按照不同项目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学生自主设计活动计划,学生可以围绕真实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收集、组织、解释或表达信息,如汇报活动成果、提交调查报告或小论文等。

师生可以对小组成果进行分析,将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

4.调查法:运用座谈、访问、问卷调查等方式,有计划地、系统地从评价对象或与评价对象共同学习生活的第三人收集资料,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了解评价对象的情感态度和思想行为表现,然后对其进行评价。

5.成长记录袋:教师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袋。

记录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学习中的各种表现,主要是进步和成就。

以学生的自我记录、自我小结为主,教师、同学、家长共同参与,学生以评价对象和评价者的双重身份参与评价过程。

6.同伴评价与自我报告:同伴评价:指同学间的相互评价。

自我报告:学生如实对自己进行评价。

7.考试:开卷笔试\闭卷笔试。

(我们最熟悉的考试:月考、段考、期考、中考和高考……)按评价目的不同分类(P176)
1.达标性考试:目的在于检查所进行教学的效果如何,即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掌握情况及教学目标达到的情况。

2.诊断性考试:目的在于摸清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状况和能力状况。

3.选拔性考试:选拔合格或优秀人才的考试,例如,中考、高考。

考试题型:客观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主观题(简答题、辨析题、分析题、论述题)
考试命题的基本要求:以基础性考查为主、突出对综合能力的考查、密切联系现实生活、重视开放试题的设置
思想政治(品德)命题的特点:
1.注重命题的教育功能
(各市中考题都能以典型材料、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关注生活。

试卷中既有正面教育引导,又有反面的教训和思考,注意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例如:通过对问题的回答,让学生知道该如何保护环境、为什么要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如何远离罪恶不做违法的事、如何孝敬父母等。

2.联系实际、回归生活、富有地方特色
(今年各市试题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突出考查学生对重大时政热点和当地社会热点问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