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列传(马)讲义
《管仲列传》(上课实用版)

被囚禁
以……为羞 以……为耻
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3)知我不羞小节而耻
显扬
判断句
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翻译句子
• 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 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我被囚禁遭受屈辱,鲍叔不认为我没有廉耻, 知道我不因小节而感到羞愧,却以功名 不显扬于天下而感到耻辱。
• 明确:“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是知己, 是自己的再生父母。一句简单的评价表现出管仲 对鲍叔的感激,正是因为有好友鲍叔的相知举荐, 管仲才能在一展所长,不负此生。
• ⑹但是本文的传主是管仲,司马迁为什么在此 花这么多的文字提及鲍叔牙呢?
• 明确:
• ① 衬托出管仲的贤能。(管仲如此,但鲍叔 牙始终不以为意,正可见管仲之“贤”已经掩 盖了他身上所有的缺点。)
翻译
• 管仲在齐国执政任相,使地处海滨的小小 齐国流通货物,积聚财帛,富国强兵,办 事能够与百姓同好恶。所以他说:“仓库 充实了,人才知道礼仪节操,衣食富足了, 人才懂得荣誉和耻辱。君主如能带头遵守 法度,那么,父母兄弟妻子之间便会亲密 无间。礼义廉耻得不到伸张,国家就要灭 亡。国家颁布的政令像流水的源泉一样畅 通无阻,是因为它能顺应民心。”因为道 理浅显,容易实行。百姓所要求的,就顺 应他们的愿望提供给他们;百姓所反对的, 就顺应他们的愿望抛弃它。
• ⑷举荐的结果如何?
• 明确:“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 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 也。”管仲帮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与诸 侯多次会盟),一匡天下(使天下归正 于一),使齐国称霸天下,将齐桓公推 上春秋五霸之首。
• ⑸管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但这一切的基础 都源于好友的知己之恩,那么功成名就后的管仲 又是如何评价好友鲍叔的呢?
《管仲列传》逐段讲解.ppt

第五段
孔子论管仲,褒甚于贬,所不
太满意史者动,公器曰量以:小…,管…不仲为节世小俭所,不谓知贤臣,然孔 子小之。岂以为礼周。道衰微,征桓戎 公既贤, 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 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岂管仲之谓乎?
伐楚,守约
2019/10/17
孔子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 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 发
叙事简洁 语言生动
选材典型 议论精辟
2019/10/17
课堂检测
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 语相同的一项是(C ) A.不以为言B.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C.鲍叔不以我为无耻D.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2.选出下列加粗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B)
其
于
而
焉
2019/10/17
课堂检测
• 1. 贵轻重,慎权衡
意动词 形容词做动词
2.管仲因而信之
趁机 使 ……守信用
3.知与之者为取
给予(与)
2019/10/17
第四段所表现管仲任政的最基本 的理念是什么?
提示:要充分利用课本资源。
答:因势利导。
2019/10/17
第五段疑难指点
►1.【周道】周朝的统治。 ►2.【至王】建立新的王朝。
【成语】管鲍分金 管鲍之交
人们用“管鲍分金”比喻 情谊深厚,相知相悉;用 “管鲍之交”来表示知心朋友。
唐代杜甫的《贫交行》里 就有这个典故:“君不见管鲍 贫时交,只道今人弃如土。”
2019/10/17
千古一朋——鲍叔牙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
第三段重点词句
• 1.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 富国强兵
管仲列传公开课共28页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管仲列传》pptx课件(13页)

功业彪炳
研读3、4段 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管仲的执政主张或 举措,你最欣赏哪一个?为什么?
措施: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理念:以民为本、顺民心、上下相亲 外交: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事例:桓公袭蔡——管仲伐楚 桓公征山戎——管仲令燕修召公 桓公欲背约——管仲信之 原则: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 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多:推重,赞美) 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反而赞 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探讨:司马迁为管仲立传的原因
知己之情 知遇之恩
节义功名
为素无深交的李陵辩诬,身陷 囹圄,“家贫,货赂不足以自 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 不为一言”,最后腐刑受辱。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 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 鄙陋没世,而文采表于后世也。
有感情地朗读管仲的话 请从内容、感情、语言选一角度,说说这段话 是如何表达管仲的感激之情的
管鲍之交
鲍叔荐相
齐桓公欲拜叔牙为相,叔牙诚恳地辞谢说: “主公如果只想管理好齐国,有高傒和我就 够了。如想建树王霸天下的不世功业,那非 用管仲不可!” 我有五个方面不如管夷吾:宽惠爱民,我不 如他;治国不失权柄,我不如他;忠信以交 好诸侯,我不如他;制定礼仪以示范于四方, 我不如他;披甲击鼓,立于军门,使百姓勇 气倍增,我不如他。管仲好比人民的父母, 将欲治理儿子,就不可不用他们的父母。
笔者心声
挚交千古
交 叔 牙 万 古 高 风
相 桓 公 一 匡 天史公借孔子而言己意”, “己意”是褒是贬 ?
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也沦为同披发 与左扣衣襟的夷狄一样的民族了。
4-6讲义《史记·文选》之《管仲列传》

第2讲《管仲列传》(节选)一、内容导引管仲是春秋初期的政治家,他在齐国进行改革,使齐国日渐富强,国力大振,他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孔子称赞他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读《管仲列传》,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务本求实、以民为本的为政才能,以及他因势利导、转败为功的政治家风范。
下面我们就走进管仲,走进《管仲列传》,来学习知识,感悟精神。
二、作品特色在这篇列传中,作者对他们采取了赞美和褒扬的态度。
管仲相齐,凭借海滨的有利条件,发展经济,聚集财物,使国富兵强,与百姓同好恶。
他善于“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贵轻重、慎权衡”,内政、外交功名垂著。
他辅佐桓公,一匡天下,使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晏婴事齐三世,节俭力行,严于律己,三世显名于诸候。
二人虽隔百余年,但他们都是齐人,都是名相,又都为齐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故合传为一。
本文通过鲍叔和晏子知贤、荐贤和让贤的故事,刻意探索和说明了如何对待贤才的问题。
管仲其人,经商多分财利,谋事反而更糟,作官被逐,打仗逃跑。
鲍叔却不认为他贪、愚、不肖、怯和无耻。
反而从囚禁中把他解放出来,并推荐给桓公,使之有机会一展才能。
晏子贵为国相,却以石父为知己,即使他在囚禁中,也要迫不及待地解放他,尊重他。
一个地位卑贱的车夫,只要知过自改,便予以提拔,荐为大夫。
司马迁极力赞美鲍叔和晏子,正是慨叹自己未遇解骖赎罪的知己。
所以,他在赞语中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此实乃本传之真意。
作者善于用特定人物的动作、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石父虽贤,不幸而为囚犯。
晏子遇到他解左骖把他赎出,载回家去,只因“弗谢,入闺,久之,”就被石父深责并要求绝交。
行文到此,作者写道,“晏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晏子于是延人为上客。
”首句写出晏子心灵深处的震撼,以及由震撼而形于外在的惶惑之色;二句补写了由震撼而引发出的严肃、敬畏、谦虚、惶惑的表情;晏子的问话又以谦虑的口吻写出他由解骖赎人的壮举而引发的自矜心理;末句晏子的转变也正是心理转变的结果。
管仲列传优秀ppt课件

+ 8、鲍叔遂进管 推荐
仲
+ 9、管仲既用, 任政于齐
被录用 状语后置 于齐任政
+ 10、齐桓公以 在齐国施政
霸,九合诸侯, 因为;名作动,称霸
一匡天下
召集 纠正;匡正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实词积累
+ 1、尝与鲍叔贾 经商、买卖
+ 2、分财利多自与 多与自 宾语前置 多分
给自己
+ 5鲍叔不以我为 不肖
+ 6、吾尝三战三 走
+ 7、召忽死之, 吾幽囚受辱
+ 8、知我不羞小 节而耻功名不显 于天下也
古:不贤;今:品行不好
逃跑
死:动词为动用法 为…而 死
被囚禁
形容词意动,以…为羞; 以…为耻 显耀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第一段
+ 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时曾与 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很有才能。管仲 生活贫困,常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始 终对他很好,不把这种事对外说。后来鲍 叔侍奉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 等到小白立为齐桓公,公子纠被杀死,管 仲也被囚禁起来了。鲍叔于是向桓公推荐 管仲。管仲被任用以后,执掌齐国的政事, 齐桓公的霸业因此得以成功,多次会集诸 侯,使天下一切得到匡正,都是根据管仲 的计谋。
高中语文 专题四 第10课 管仲列传讲义 苏教选修《史记》选读苏教

高中语文专题四第10课管仲列传讲义苏教选修《史记》选读苏教管仲列传春秋第一相——管仲管仲(约前723或前716—前645),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人。
名夷吾,字仲,史称管子。
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经鲍叔牙力荐,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被称为“春秋第一相〞。
管仲的言论见于《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
不拘一格降人才春秋时期,社会剧烈动乱。
周室衰微,诸侯壮大,周王室以血缘宗法维系的系统出现了崩溃趋势。
在严酷的争霸过程中,各诸侯国国君为了在乱世中求得生存纷纷招揽贤才,因此,一些在政治、外交、军事、经济方面有才能的人,不管其身份地位的贵贱都得以重用。
管仲就是这样的幸运者。
在鲍叔牙的举荐下,齐桓公抛弃前嫌,任他为齐相,从此他有了用武之地,其政治才能也得以充分展现。
在他的辅佐下,齐桓公终于成就了霸业,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本文通过生动形象的笔触、简约的笔墨,记述了管仲与鲍叔牙交往、任政于齐、辅佐齐桓公称霸等故事,表现了管仲达而念旧、富不忘本的高贵品质,以民为本、务本求实的为政理念和施政才能,以及因势利导、羞于转败为胜的政治家风范,展现了一位千古贤相的迷人风采。
一、古今异义1.鲍叔不以我为不肖..古义:不贤,没有才能今义:品行不好2.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古义:交换货物今义: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3.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古义:困窘,不得志今义:贫穷4.贵轻重..,慎权衡古义:耻辱和荣誉的选择今义:重量的大小5.鲍叔不以我为无耻..古义:不知羞耻今义:卑劣6.以区区..之齐在海滨古义:小今义:少或不重要7.少时常..与鲍叔牙游古义:时,时候;常,常常今义:常常、经常8.故上下能相亲..也古义:相,互相;亲,亲近 今义:定亲前家长或本人到对方家相看 二、一词多义 1.游⎩⎪⎨⎪⎧ ①少时常与鲍叔牙游.动词,交际,交往②二十而南游.江淮《太史公自序》动词,游玩③游.目骋怀《兰亭集序》动词,放纵2.善⎩⎪⎨⎪⎧①鲍叔终善.遇之 形容词,友好,亲善②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动词,擅长,善于③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劝学》形容词,美好④亦余心之所善.兮《离骚》动词,认为好⑤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动词,交好 3.将⎩⎪⎨⎪⎧①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动词,扶持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名词,带兵的人③君子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副词,将要 4.相⎩⎪⎨⎪⎧①管仲既任政相.齐 动词,做丞相②吕公者,好相.人《高祖世家》动词,给人看相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名词,丞相 5.为⎩⎪⎨⎪⎧ ①其为.政也 执政处理②善因祸而为.福 动词,成为③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动词,是④此中人语云:“缺乏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介词,向⑤不者,假设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介词,被 6.既⎩⎪⎨⎪⎧ ①管仲既.用 副词,已经,……以后②肴核既.尽《赤壁赋》副词,全、都③七月既.望《赤壁赋》副词,……以后7.与⎩⎪⎨⎪⎧ ①知与.之为取 动词,给予②尝与.鲍叔贾 介词,同,跟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动词,交好,亲附三、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1)名词作动词齐桓公以霸.霸:称霸 (2)名词作状语①桓公实北.征山戎 北:向北 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 南:向南 2.动词活用(1)动词使动用法管仲因而信.之 信:使……守信用 (2)动词为动用法召忽死.之 死:为……而死 3.形容词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将顺其美.美:美好的事 ②匡救其恶.恶:不好的事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①然孔子小.之 小:以……为小,轻视 ②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羞:以……为羞耻:以……为耻③贵.轻重 贵:以……为贵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富.国强.兵 富:使……富 强:使……强四、文言句式1.判断句①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管仲列传》优秀课件-

2021/10/10
32
实词积累
+ 1、管仲既任政 相齐
+ 2、以区区之齐 在海滨
+ 3、通货积财
名词作动词 做宰相
凭借 居于处于
古:交换货物 今:在 社会经济活动中作为流 通手段的货币。
+ 4、富国强兵
形容词使动,使…富; 使…..强
+ 5、与俗同好恶 百姓
2021/10/10
33
+ 6、故其称曰 称言;主张
+ 1.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 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桓公因而 称霸,并以霸主的身份,多次会盟诸候, 使天下归正与一,这都是管仲的智谋。
2021/10/10
15
第一段
+ 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时曾与 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很有才能。管仲 生活贫困,常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始 终对他很好,不把这种事对外说。后来鲍 叔侍奉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 等到小白立为齐桓公,公子纠被杀死,管 仲也被囚禁起来了。鲍叔于是向桓公推荐 管仲。管仲被任用以后,执掌齐国的政事, 齐桓公的霸业因此得以成功,多次会集诸 侯,使天下一切得到匡正,都是根据管仲 的计谋。
2021/10/10
11
实词积累
+ 1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交往
+ 2、鲍叔知其贤 + 3、常欺鲍叔 + 4、鲍叔终善遇之
动词 知道 懂得 欺负
+ 5、不以为言
对待
+ 6、已而鲍叔事公子 小白
+ 7、管仲囚焉
不把这种事对外说 名词作动词,追随 被囚禁
2021/10/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仲既任政相齐, 管仲做了宰相,在齐国执政,依据地处
以区区之齐在海滨, 海边的小小的齐国,流通货物(发展贸易),
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积聚财富,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使执政者
与俗同好恶。故其称
与百姓同心同德。 所以他主张说:“人们家中仓库充足了,就
曰:“仓廪实而知礼 会讲究礼仪节操,衣食富足了,就会关注荣
遭刑,不能自赎,交游莫救,故作此二传,寄意独深, 使当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之,或可劝君解免,有知越 石夫之晏子知之,亦可援法代赎。多鲍叔之知人,与 执鞭所欣慕,皆情见乎辞矣。故落笔时,有不胜望古 遥集之悲,反复抑扬,又有笔欲住而意不住之妙。”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 (第1-2段): 介绍管仲与鲍叔牙的交往和深挚友情。 第二部分 (第3-4段): 叙述管仲任政相齐的显著政绩。 第三部分 (第5段): 司马迁的赞词。
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 耻,知道我不在意小节,而以功名不能显赫
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 于天下为羞耻。
母,知我者鲍子也。
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
问题探导
1.齐读第二段,思考该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 什么表达效果?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回顾自己同鲍叔牙多年 的深交,从经商、谋事、出仕、作战、事君五个方面 写鲍叔牙对自己的深知和理解,突出强调了鲍叔牙的 大度和“知己”,饱含着对鲍叔牙的感激,洋溢着对 真挚友情的礼赞。
在政治上,他推行国、野分治的参国伍 鄙之制,即由君主、二世卿分管齐国,并在 国中设立各级军事组织,规定士、农、工、 商各行其业;在经济上,实行租税改革,对 井田“相地而衰征”(见先秦租税),并采 取了若干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政策。
在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得到稳定和改善的 基础上,管仲积极促使齐桓公采取尊王攘夷、 争取与国的方针,以建立霸权。
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 和不利的时候。 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 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被国君贬斥,鲍叔牙 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不认为我没有才能,知道我没有遇到好时机。
我曾经多次作战,多次逃跑,鲍叔牙不认为 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 我胆小,知道我是因为家里还有老母。 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公子纠争夺君位失败,召忽为他而死,我 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 (却选择)被囚禁受辱,鲍叔牙不认为我无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
教学目标
•1.推断文中文言词义,掌握重要文言词语 及语法现象。 •2.了解管仲与鲍叔牙之间真挚而伟大的友 情,以及管仲任政的基本理念。
写作背景
• 司马迁生活在一个没有知己、无人救援的冷酷世
界里,他多么希望身边有晏子、鲍叔那样的知音!
• 清代的李晚芳在其《读史管见》中有云:“太史
《<史记>选读》——
管仲列传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
《<史记>选读》之《管仲列传》
管仲,春秋时齐国政治家。名夷吾,字仲, 亦管敬仲。
据说他早年经营商业,后从事政治活动。 在齐国公子小白(即齐桓公)与公子纠争夺 君位的斗争中,管仲曾支持公子纠。小白取 得君位后,不计前嫌,重用管仲;管仲亦辅 佐齐桓公,施行改革。
疏通课文 第1、2段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 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 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 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 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 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 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 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 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 知我者鲍子也。
的谋划。
管仲曰:“吾始困时,
管仲说:“我原先不得志时,曾经和鲍
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叔一起经商,分财分利时常常自己多拿,但
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鲍叔牙不认为我贪财,知道我是贫穷所致。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我曾经替鲍叔出谋划策,却使他更加处境艰
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 难,鲍叔牙不认为我愚笨,知道时运有有利
疏通课文 第3、4段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 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 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 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 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 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 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修召公之政。 于柯 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 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辱的取舍。
上服度则六亲固。四 居上位者遵循礼法行事,那么,父母兄弟妻
维不张,国乃灭亡。 子之间自然和睦而关系稳固。
下令如流水之原,令 顺民心。”故论卑而 易行。俗之所欲,因 而予之;俗之所否, 因而去之。
礼义廉耻得不到伸张,国家就会灭亡。 下达的政令像流水起于高山流入平原一样 (畅通无阻),必能顺应民心。” 所以他的主张平易,容易实行。 百姓想要做的,就趁机提倡;百姓认为不好 的,就顺应着革除掉。
事公子纠。及小白立, 奉公子纠。
为桓公,公子纠死,管 等到小白登位做了国君(即齐桓公),
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 公子纠被杀死,管仲也被囚禁了。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鲍叔牙于是就向桓公推荐管仲。
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
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齐桓公 因他的辅佐而称霸,多次召集诸侯,完
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全控制(统一辅助)天下,这全靠管仲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
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
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他年轻时经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
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
道他有才能。 管仲家里穷,处境艰难,经商时常常占
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 鲍叔牙的便宜,但鲍叔牙始终对他很友
之,不以为言。已而鲍 好,不把这种事对外说。
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 不久鲍叔牙侍奉齐国公子小白,管仲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