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建筑材料论文 冯向坤 (2)
适合XX地区城乡建设的新型建筑材料应用探讨
3.新型建筑材料产品技术
3.1新型材料的更新预测
建筑材料也有向细微发展的趋势,随着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的进一步发展和研究和人类智能化的发展,智能化材料也被人们重视和研发。
3.2.新型建筑材料发展重点及发展方向
生态建筑材料也在研究之中,生态建筑材料的概念来自于生态环境材料。可节省自然界中的原材料,对环保和地球资源的保护具有积极的作用。有些新型原料能够节省施工能耗,又能减轻噪音。
1.2新型建材行业发展重点
空心砖重点发展利用废渣的掺加量、高空洞率、高保温性能、高强度的承重多孔砖、外墙饰面的清水墙砖;混凝土砌块重点发展双排孔或多排孔的保温温或带饰面的装配式板材,并配合建设部门推广应用轻钢结构体系,发展各种
2. 培养学生独立检索、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3. 初步具备搜集、整理、筛选信息资料的能力,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科学研究论文的写作技巧与规范化要求,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
4.通过该论文的撰写,对建筑技能有更深的了解。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度表
时间
应完成的工作内容
2014.-2014.
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我国新型建筑材料工业虽然逐步发展,但从国外引进较多,所以还处于技术落后阶段。目前有几种较为常用的材料。(1)新型墙体材料(2)新型建筑涂料 (3)新型建筑塑料(4)新型装饰材料(5)新型防水、密封材料
3、 内容提纲:
1.新型建筑材料概况
1.1新型材料的市场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新型建材工业在30年间基本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目前,全国新型建材企业众多,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已经形成了全国范围的新型建材流通网;大部分国外产品我国已能生产,星级宾馆所需的新型建筑材料国内已能自给;不同档次、不同花色品种装饰装修材料的发展,为改善我国城乡人民居住条件、改变城市面貌提供了材料保证。我国已经形成了新型建材科研、设计、教育、生产、施工、流通的专业队伍。
耐水型石膏砌块的开发与研究
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 GY I NFORM TI ON2008N O.07SCI EN CE &TECHN OLOG Y I NFOR M A TI O N高新技术由于纯建筑石膏制造的石膏建筑制品耐水性能很低,与此相连,随着湿度的增加石膏制品的强度急剧降低和蠕变性增大,因此,在使用上受到限制。
石膏耐水性差的原因有以下三种分析:石膏有很大的溶解度(20℃时,每1L 水溶解度2.05gCa S O 4)。
当受潮时,由于石膏的溶解,其晶体之间的结合力减弱,从而使强度降低。
由于石膏体的微裂缝内表面吸湿,水膜产生楔入作用,因此各个结晶体结构的微单元被分开。
石膏材料的高孔隙也会加重吸湿效果,因此硬化后的石膏体不仅在纯水中,而且在饱和及过饱和石膏溶液中加荷时也会失去强度。
现将不同的掺合料的应用分别介绍如下。
1生石灰改进石膏性质的较早方法,就是向石膏内掺加少量的生石灰代替消石灰,使石膏的耐水性及强度增大。
生石灰使石膏的耐水性及强度增高的作用原理由于生石灰经磨细后的比表面积大约是消石灰比表面积1/100,因此在表面湿润上它需要的水比消石灰少得多。
从化学及物理-化学观点看,无论生石灰还是消石灰,它们的存在使石膏的溶解度降低。
石灰在空气的碳酸气的影响下将转变成碳酸钙,碳酸钙的溶解度是每升0.0132g,约为石膏溶解度的1/200。
此时制品内的石膏细粒实际为不溶于水的碳酸钙的保护壳所包覆,因此石膏石灰混和物耐水性大幅度提高,这特别表现在提高石膏的耐动水溶石性能上。
生石灰的存在不仅降低石膏浆体的标准稠度,使制品密度增大,提高了石膏的耐动水溶蚀性。
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发现针对不同成因的石膏矿所生产的石膏粉应相应调整生石灰的掺入量,并进行严格的工艺控制。
否则,由于生石灰本身遇水放热膨胀,容易造成石膏制品开裂。
2水泥采用水泥作为石膏掺合料,也是提高耐水性、强度和软化系数的好方法,下面我就对石膏砌块掺加水泥进行介绍。
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的研制与性能共3篇
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的研制与性能共3篇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的研制与性能1随着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建筑业对于新型高性能建筑材料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近年来,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轻质高性能建筑材料被广泛关注。
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是在泡沫混凝土的基础上引入纤维增强材料,从而提高了泡沫混凝土的强度、韧性、耐久性等。
一、研制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有多种,目前较为普遍的是在传统的泡沫混凝土中,添加一定用途的纤维增强材料。
以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金属纤维等纤维材料均可用于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中的改性。
纤维的添加量取决于混合物中砂浆、水泥和空气对纤维的容纳能力。
通常,添加量为净砂的0.5%到1.5%比例。
二、性能1.密度低: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在相同体积下比传统混凝土轻,密度约为200 kg/m³至1600 kg/m³,便于搬运和施工。
2.强度高:添加纤维材料的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具备高强度、高韧性的特点,强度可达到50 MPa以上。
3.抗渗透性强: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的表面有许多细密的气孔和孔隙,能起到良好的防水和防潮作用,因此其抗渗透能力也比传统混凝土要强。
4.隔音性好: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具有优异的隔声性能,能大幅度降低室内外噪音,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居住空间。
5.热传导系数低: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具有较低的热传导系数,使室内外温度能够得到有效的隔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能减排。
6.性价比高:与传统混凝土相比,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的成本更低,并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性能需求。
综上所述,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具有密度低、强度高、抗渗透、良好的隔音性能和节能降耗等特点,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广泛的应用场景。
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的研制与性能2综述随着人们对建造新型建筑的热情增加,建筑材料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型建筑材料已经被引入市场。
其中,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材料之一。
化学激发淤泥焚烧灰制备生态透水砖性能研究
化学激发淤泥焚烧灰制备生态透水砖性能研究
傅林峰;李旭东;张凯凯;倪彤元;马文斌;杨杨
【期刊名称】《新型建筑材料》
【年(卷),期】2024(51)1
【摘要】通过CaO、NaOH、NaAlO2和Na2SiO3激发淤泥焚烧灰化学活性后与水泥复合作为胶凝材料制备生态透水砖,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化学激发剂对水泥净浆抗压强度的影响,探究了骨胶比对淤泥焚烧灰制备的生态透水砖劈裂抗拉强度、渗透性、抗冻性及保水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复合化学激发剂可以改善淤泥焚烧灰制备的生态透水砖的力学性能,但将降低淤泥焚烧灰制备的生态透水砖的透水性、保水性。
骨胶比与透水砖的透水系数呈正相关,当骨胶比从3.0增大到3.4时,未掺淤泥焚烧灰的对照组透水系数增大了153%,掺淤泥焚烧灰的试验组透水系数增大了184%。
为满足工程要求,淤泥焚烧灰的掺量不宜超过30%。
【总页数】5页(P21-24)
【作者】傅林峰;李旭东;张凯凯;倪彤元;马文斌;杨杨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浙工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杭州地铁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浙江省工程结构与防灾减灾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522
【相关文献】
1.生态透水环保砖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微孔生态透水砖的制备和物理性能研究
3.赤泥制备生态透水砖的研究进展
4.废弃玻璃钢夹砂管破碎物制备透水砖透水及强度性能研究
5.钢渣制备透水砖基层强度及透水性能试验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型建筑材料期末论文
新型建筑材料期末论文新型墙体材料应用与探究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开展,能源紧缺问题日益加剧,可持续开展战略思想深入人心,这就为建筑节能新材料的开展及应用创造了时机。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新型墙体材料的开展现状,论述了节约型社会开展新型墙体建材的必要性及其开展趋势,提出了墙体开展的政策措施关键词:建筑节能;新型墙体材料;开展趋势、政策措施New walling materials application and explored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economy, a growing energy shortage problem,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c thought is deeply rooted in thehearts of the people, for building energy-saving new material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creates opportunities. In this paper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of the new type ofwall materials in China,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necessityof economical society development of the new wall building materials and its developing trend, wall system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licies and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New wall materials; Development trend and policy measures前言:我国墙体材料行业处于开展的关键历史机遇期,墙体材料与每个地区的原材料资源、气候特点、建筑结构体系、经济开展水平密切相关。
新型建材的发展与应用论文
新型建材的发展与应用论文新型建材的发展与应用论文【摘要】伴随着国民经济与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建筑材料的要求也随之大幅提高。
近年来,各种新型建筑的出现,使得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范围也大幅的扩大。
当前,无论是国家主导的大型建筑工程还是群民居住用房建设,各种新型的建筑材料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新型墙体材料、特殊部位防水密封材料、建筑装修材料等建筑材料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与分析,同时阐述了当前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新型建筑材料;建筑业;居民住房;墙体材料随着开个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的提高,这些发展直接反映在了衣食住行上,尤其人们对于居住方面的新要求最为突出。
所以建筑行业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地改革创新,研究出更多的新型建筑材料,从而进一步的满足人们的相关需求。
通过对现代建筑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建筑材料的成本大约占到了建筑物建设投资的百分之五十一,这已经是非常大的比重。
此外,建筑材料的质量和品种对于建筑物的结构形式的选择起着很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建筑材料的质量就决定着建筑物的质量。
近年来建筑物安全事故不是出现,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为此国家加大了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性、牢固性、稳定性的监控。
随着国家加大了对建筑工程的监控,施工单位的施工水平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新型建筑材料不断地涌现,在改善环境、降低投资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1、关于新型建筑材料的概述建筑材料原本就是于建筑工程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过程,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建筑材料的要求更是不断提高,在新型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建筑材料与环境、能源等各种因素紧密结合,为了减少能耗,保护生态环境,特别需要新型建筑材料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展。
新型建筑材料包括新型成品和新型原材料。
从材质上对新型建筑材料进行分类,主要包括:天然建筑材料、金属建筑材料、非金属建筑材料以及化学建筑材料等几个主要的类型;从功能上对新型建筑材料进行分类,主要包括:装饰建筑材料、门窗建筑材料、墙体建筑材料、保温防水建筑材料等类型。
浅谈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和应用毕业论文
网络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谈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和应用学习中心:广播电视大学层次:专科起点本科专业:土木工程年级:学号:学生:指导教师:完成日期:容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建筑业也蓬勃发展,对建筑材料的功能与性质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人类不断地研究开发具有更高性能、同时与环境协调的建筑材料,高分子有机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和各种复合材料、智能化材料、纳米材料这些都属于新型建筑材料的畴,目前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它们能在满足现代人日益增长的要求的同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关键词:新型建材;可持续发展;应用目录容摘要 (I)引言 (1)1 绪论 (2)1.1 概述 (2)1.2 新型建筑材料的特点 (2)1.3 发展新型建筑材料的意义 (3)1.3.1 新型建筑材料具有时代价值 (4)1.3.2 新型建筑材料绿色、环保 (4)1.3.3 新型建筑材料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5)2 新型建筑材料的种类及发展现状 (6)2.1 新型墙体材料 (6)2.1.1 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状况 (6)2.1.2 新型建筑墙体材料的类型、特性和问题 (7)2.1.3 外墙保温技术及节能材料 (7)2.2 新型保温隔热材料 (10)2.3 新型防水密封材料 (10)2.4 节能门窗和节能玻璃 (11)3 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 (12)3.1 新型防水材料在常见漏水工程中的技术应用 (12)3.1.1 防水材料的分类及选择 (12)3.1.2 常见漏水原因及处理措施 (12)3.2 防火板材的应用 (14)3.2.1 聚合秸秆多功能防火板材 (14)3.2.2 聚合秸秆多功能防火板材在鸟巢中的应用 (14)3.3 新型建材普及难度大 (15)3.3.1 环保意识缺乏 (15)3.3.2 生产成本过高 (15)3.3.3 高端产品较少 (15)4 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 (16)4.1 新型建材要更加的绿色 (16)4.2 新型建材要节能、环保 (16)4.3 新型建材要适应建筑应用的需要 (16)参考文献 (17)引言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新型建筑材料论文
新型建筑材料论文建筑行业一直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不断发展与更新的建筑材料是建筑行业持续进步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建筑材料的问世为建筑界带来了无限可能。
本文将探讨几种新型建筑材料,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分析。
一. 碳纳米管材料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简称CNTs)是一种具有高强度、低密度、导电性等独特性质的新型建筑材料。
由于碳纳米管具有直径只有几纳米级别的特点,因此可以用于制造超轻、超薄的建筑结构。
此外,碳纳米管的导电性能也为建筑物实现智能化提供了可能。
例如,可以在建筑材料中加入碳纳米管,实现温度、湿度等物理指标的监测和控制,提高建筑物的舒适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二. 透明太阳能材料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
传统的太阳能材料通常不透明,难以与建筑物的整体设计融合。
而新型的透明太阳能材料则打破了这一限制。
这种材料利用透明薄膜和纳米结构,将太阳能吸收并转化为电能,同时保持建筑物的透明性。
这样一来,建筑师可以在设计中更加灵活地运用太阳能技术,使建筑物既具备美观性又具备能源利用效率。
三. 生物砖传统的砖材料通常采用石灰石、黏土等天然材料。
然而,这些材料的采集和生产过程对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而新型的生物砖采用了可再生的生物质材料,如麦秸、稻草等作为原料。
这样既避免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与传统砖相比,生物砖还具备更好的隔热、吸音性能,使建筑物在舒适性和能源利用上有所提升。
四. 自愈合材料自愈合材料是一种能够自行修复结构缺陷的新型材料。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微胶囊内嵌有修复剂,在结构发生损伤时,自动释放修复剂填补缺陷。
这种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维修和保养中,减少人工维修的成本和工时。
例如,在混凝土中加入自愈合材料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减少因结构裂缝而引起的安全隐患。
五. 纳米涂料纳米涂料是一种由纳米级材料制成的涂料,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和防护性能。
新型建筑材料论文3000字
新型建筑材料论文3000字篇一:新型建筑材料论文新型建筑材料题目:新型材料保温砌块论文姓名;李伟班级;建工114学号;202130135新型材料保温砌块何为新型材料?我所理解的新型材料就是:以前没有的,而现在已经发明出来将要使用或者已经使用的材料。
查阅资料中保温砌块让我眼前一亮,它是能够代替传统的混凝土空心砌块,这种新型的复合墙体保温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施工快捷方便,工程造价较低,增加了隔热保温和环保的作用,实现了建筑墙体具有保温节能和降低噪音的作用,而且大幅增加建筑使用面积。
在我们身边都可以看到我国房屋建筑材料中70%是墙体材料,其中粘土砖占据主导地位,资料显示:生产粘土砖每年耗用粘土资源达1多亿立方米,约相当于毁田50万亩,同时,我国每年生产粘土砖消耗7000多万吨标准煤,不仅增加墙体材料的生产能耗,而且导致新建建筑的采暖和空调能耗大幅度增加,严重加剧了能源供需矛盾。
现在怎样减少粘土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
世界各国开展建筑节能无不首先抓建筑围护材料的革新,一些发达国家早在六十年代就开始改用保温性能好、生产能耗低的新型墙体材料替代传统墙体材料。
在建筑中,建筑墙体改革与墙体节能技术的发展是建筑节能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发展外墙保护技术及节能材料是建筑节能的主要方法之一。
按照选用材料的不同,建筑物外墙保温材一料分为单一墙体材料和复合墙体材料。
复合墙体材料很好地结合了两种材料的特性,既不会使墙体材料过厚过重,又具有保温隔热特性,因此复合墙体材料是一种使用前景广阔的新型节能材料。
下面是我通过查阅资料对新型保温砌块作出具体阐述一.传统材料和新型材料的比较:传统材料的优点:尽管传统材料具有强度高、自重轻、耐久性好、外形尺寸规整,部分类型的砌块还具有美观的饰面以及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等优点,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在建筑施工方法上与粘土砖相近似,在产品生产方面还具有原材料来源广泛、可以避免毁田烧砖并能消化部分工业废渣、生产能耗较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较小、产品质量容易控制等优点。
当代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分析论文
当代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分析论文[摘要]首先分析了新型建筑材料行业的发展状况,包括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装饰装修材料等的使用;进而论述了发展新型建材及制品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并对其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新型建筑材料;使用;发展趋势1行业发展状况分析新型建筑材料是在传统建筑材料基础上产生的新一代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
我国新型建材工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发展起来的,从1979年到2022年是我国新型建材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
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新型建材工业基本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新兴的行业,成为建材工业中重要产品门类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给新型建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
目前,全国新型建材企业星罗棋布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已经形成了全国范围的新型建材流通网;大部分国外产品我国已能生产,星级宾馆所需的新型建筑材料国内已能自给;不同档次、不同花色品种装饰装修材料的发展,为改善我国城乡人民居住条件、改变城市面貌提供了材料保证。
我国已经形成了新型建材科研、设计、教育、生产、施工、流通的专业队伍。
1.1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状况经过近30年的自我研制开发及引进国外生产技术和设备,我国的墙体材料工业已经开始走上多品种发展的道路初步形成了以块板为主的墙材体系,如混凝土空心砌块、纸面石膏板、纤维水泥夹心板等,但代表墙体材料现代水平的各种轻板、复合板所占比重仍很小,还不到整个墙体材料总量的1%,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落后40~年。
主要表现在:产品档次低、企业规模小、工艺装备落后、配套能力差。
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实心粘土砖限制的力度不够,缺乏具体措施保护土地资源,以毁坏土地为代价制造粘土砖成本极低,使得任何一种新型墙体材料在价格上无法与之竞争。
新型建筑材料论文
新型建筑材料论文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今天,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和应用正逐渐改变着我们的建筑方式和生活环境。
新型建筑材料不仅具有更好的性能和功能,还能满足人们对于节能环保、美观舒适等方面的需求。
新型建筑材料的种类繁多,其中包括新型墙体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装饰装修材料等。
这些材料在性能、质量、环保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
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实心黏土砖不仅消耗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保温性能差。
而新型墙体材料,如加气混凝土砌块、空心砖、轻质墙板等,具有重量轻、保温隔热性能好、施工方便等优点。
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以硅质材料和钙质材料为主要原料,经过发气剂的作用形成多孔结构,其保温性能是黏土砖的好几倍,能够有效地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空心砖则通过空心结构减少了材料的使用量,同时也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
轻质墙板采用轻质材料制成,安装方便,能够提高施工效率。
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在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常见的有聚苯乙烯泡沫板、聚氨酯泡沫、岩棉等。
聚苯乙烯泡沫板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较轻的重量,常用于外墙保温系统。
聚氨酯泡沫具有出色的保温性能和粘结性能,适用于复杂形状的保温部位。
岩棉则是一种无机保温材料,具有不燃、耐高温等特点,在防火要求较高的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这些新型保温隔热材料的使用,能够有效地减少建筑物内外的热量交换,降低空调和采暖的能耗,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新型防水密封材料对于建筑物的防水性能至关重要。
传统的沥青防水材料存在耐久性差、易老化等问题。
而新型的防水密封材料,如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密封胶等,具有更好的防水性能和耐久性。
高分子防水卷材具有拉伸强度高、耐老化、耐腐蚀等优点,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分渗透。
防水涂料可以形成无缝的防水层,适应复杂的基层形状。
密封胶能够填充建筑物的缝隙,起到良好的密封防水作用。
新型装饰装修材料为建筑物增添了美观和舒适。
例如,环保型涂料具有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友好。
新型建筑材料论文
新型建筑材料论文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摘要:本文将探讨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建筑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建筑材料在使用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
因此,研究和应用新型建筑材料成为当前建筑行业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新型建筑材料,并探讨它们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前景。
1. 碳纳米管碳纳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纳米材料,具有高强度、轻质、导电性和导热性等优良性能。
在建筑行业中,碳纳米管可以用于加固混凝土结构,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此外,碳纳米管还可以用于制备新型的建筑保温材料,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
2. 碳纳米纤维碳纳米纤维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纤维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和耐腐蚀性等优良性能。
在建筑行业中,碳纳米纤维可以用于制备新型的建筑材料,如碳纳米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提高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3. 碳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材料,具有多孔结构、大比表面积和高吸附性能等优良性能。
在建筑行业中,碳纳米材料可以用于制备新型的建筑隔热材料,提高建筑的隔热性能和节能性能。
4. 碳纳米复合材料碳纳米复合材料是一种由碳纳米材料与其他材料复合而成的材料,具有多种优良性能。
在建筑行业中,碳纳米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备新型的建筑材料,如碳纳米复合墙板、碳纳米复合地板等,提高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总之,新型建筑材料具有许多优良性能,可以为建筑行业带来许多新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新型建筑材料将会在建筑行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磷石膏改良膨胀土室内试验研究
磷石膏改良膨胀土室内试验研究2.湖北楚晟科路桥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襄阳441100摘要:为推进磷石膏综合利用,本文探讨了磷石膏与膨胀土掺配后用于路基填料的可能性,研究主要通过磷石膏、膨胀土的材料试验、击实试验、CBR试验等室内试验,确定合理的掺配比例,进而研究磷石膏改良膨胀土的力学性质,探讨磷石膏改良膨胀土用于路基填筑的边坡稳定性问题。
研究结果表明:磷石膏用于改良膨胀土路基填筑,合适的掺配比例应为20%~30%之间,可以改善膨胀土的膨胀性,适当提高膨胀土的CBR值,不仅能够满足路基填料要求,还可以实现磷石膏的综合利用。
关键词:磷石膏;膨胀土;路面基层;材料组成;引言襄阳市磷化工企业每年生产磷酸时产生大量磷石膏,但是磷石膏的利用率不高,大量堆放不仅仅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同时磷石膏中的杂质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襄阳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发文要求推进磷石膏综合利用,提出在交通领域将磷石膏用于交通工程建设,达到废物利用目的。
襄阳市范围内分布有大量的膨胀土,导致公路工程建设的路基工程缺乏合适的路基填料,一般情况下采用石灰对膨胀土进行改良,工程成本较高。
为了满足磷石膏在交通建设领域大消耗量应用要求,最好的方式是用于路基填料。
一是路基填料用量大,可达到大规模消耗固体废物的目的;二是磷石膏用于路基填筑相当于固体废物填埋,用于公路工程不需要另外征地,可节约大量土地资源。
本文研究了磷石膏和膨胀土的材料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磷石膏和膨胀土掺配比例,分析了其力学性质,探明了其材料强度C、ф值和压缩模量ES,进而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探讨了磷石膏改良膨胀土用于路基填筑的边坡稳定性问题。
为路基填筑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借鉴,为研究项目推广应用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一、磷石膏和膨胀土的材料试验1.颗粒分析本研究项目室内试验膨胀土取自襄阳市国道207改建工程取土场,磷石膏取自襄阳丰利化工厂。
为了解磷石膏和膨胀土的材料性质,分别进行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和自由膨胀率试验。
纤维纳米混凝土及其抗火性能
纤维纳米混凝土及其抗火性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满足工程实际对混凝土高性能的需求,需要改善混凝土材料性能,制备出高强、较好工作性和抗火性能的新型混凝土材料。
本文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发现在混凝土中掺入纤维和纳米材料,技能提高混凝土的常温力学性能,又能提高混凝土的耐高温性能。
混凝土;纤维;纳米;抗火引言从国内外混凝土技术发展历程可知,首先无论研究者或是工程技术都要求混凝土具有更高的强度。
各种大型结构的兴建要求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不断提高,虽然混凝土技术在不断发展,但飞速增长的混凝土强度似乎仍然不能满足结构的要求。
其次,由于机械施工水平和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混凝土的生产已经走上了商品化的道路,而且混凝土的品种也在不断增多,如泵送混凝土、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智能混凝土等等,这都要求混凝土要有良好的流动性、可泵性、保塑性、保水性等施工性能。
再次,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能也越来越成为国内外混凝土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良好的耐久性能不仅意味着混凝土材料的寿命延长,而且更重要的是其能适应各种不同的恶劣环境,抵御不同侵蚀介质的破坏,如在大型水利大坝、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等特殊工程中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往往比强度更为重要。
另外,为了适应新材料的发展趋势,人们还对混凝土的某些特殊功能提出了要求,如超早强、自呼吸、高耐磨、吸声、抗高温和自清洁等性能。
总之,如何提高混凝土强度、韧性、抗高温性和耐久性,这些都是急需解决的课题。
1、混凝土性能改善方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1.1钢纤维混凝土纤维混凝土(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简称FRC)又称纤维增强混凝土,它以混凝土为基体,以纤维为增强材料,通过一定数量的纤维均匀分散于混凝土基体中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纤维混凝土力学特性的研究开始于本世纪60年代。
J.P.Romualdi等【7】通过系列研究讨论了钢纤维混凝土裂缝开展的机理,提出了基于断裂分析的纤维间距理论,为钢纤维混凝土的实用化开辟了道路,RN.Swamy和A.E.Naamaii等则对钢纤维混凝土的增强机理提出了复合材料强化法则。
建筑用铁氧体电磁波吸收材料
建筑用铁氧体电磁波吸收材料
冯则坤
【期刊名称】《新型建筑材料》
【年(卷),期】1994(000)001
【摘要】建筑用铁氧体电磁波吸收材料是一种特殊的新型建筑材料,应用这种新型建材,可以解决由于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建筑物本身产生电磁波反射而破坏电磁波环境的问题。
本文简要介绍其特性和基本设计原理,给出这种特殊建筑材料的电磁参数及几种实用结构。
【总页数】2页(P40-41)
【作者】冯则坤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590.2
【相关文献】
1.GHz铁氧体电磁波吸收材料的研究 [J], 范学伟;姚敏琪;舒扬;王倩;张晓宁
2.铁氧体电磁波吸收材料的研制及应用 [J], 夏德贵;陈全周
3.旋磁铁氧体在实现低频电磁波吸收中的作用 [J], 叶康平; 裴文瑾; 郗翔; 蒲殷; 伍瑞新
4.三维结构铁氧体/碳复合材料制备及其电磁波吸收特性 [J], 蔡泽;张丰发;布和巴特尔;吴辰;刘明聪
5.积极推动高性能软磁铁氧体材料行业发展——东阳光高性能软磁铁氧体材料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型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开发
新型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开发
潘介子;刘柏贤
【期刊名称】《新型建筑材料》
【年(卷),期】1990(000)005
【总页数】4页(P24-27)
【作者】潘介子;刘柏贤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528.572
【相关文献】
1.用对比试验方法评价新型纤维增强混凝土 [J], 胡紫日;史小兴;王新民;李影
2.国外新型纤维增强混凝土及其应用 [J], 贺子岳;余红
3.新型聚合物乳胶粉对碳纤维增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J], 常森; 许金余; 杨宁
4.新型墙材──杜拉纤维增强混凝土 [J], 徐家云;玉源
5.推出新型纤维增强混凝土技术可抗9级地震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型建筑材料”铝模的应用讨论与实践
“新型建筑材料”铝模的应用讨论与实践发布时间:2022-07-20T07:38:24.130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第3月第5期作者:蒋海波1 陈玫2 唐优秀1[导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铝模材料的应用相当广泛,大至国家建筑工程,小到民用住宅,选择铝合金模板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蒋海波1 陈玫2 唐优秀1 )1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广西省南宁市5300012广西玉林农业学校,广西省玉林市537000【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铝模材料的应用相当广泛,大至国家建筑工程,小到民用住宅,选择铝合金模板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铝合金模板是建筑模板在经历了木模板、钢模板、塑料模板之后的第四代模板。
本文首先阐述了国内外新型铝模材料的发展现状及铝模材料对于当今社会的意义。
其次,分析了新型建筑铝模的优点,在城市经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铝模材料越来越受到建筑工程从业人员的关注。
最后,探讨铝膜的推广及在其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铝模发展趋势应用价值一、铝模的发展现状1、国外现状分析铝合金模板品质优良、耐久性较好的材料,采用高标准的工业化流水线生产,高精度的成品配套模具;模板及其支撑体系是采用电脑数字化模拟生成;模板安装采取专业化的施工,由专业化施工的队伍或者是由模板生产厂商设计制造和安装;标准化的体系比较健全,有统一和详尽设计和施工技术,标准的产品。
发达的国家、尤其是是欧美等国家,对建筑模板的技术要求非常的重视,新型的建筑模板发展也很快,目前他们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2、国内现状分析我国建筑工程中使用最多的周转材料以木质模板为主,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倡导的低碳、节能被社会接纳和认可,于是便向国外借鉴经验,把眼光投向了前景很好的金属模板,如全钢模板,全铝模板等。
全钢模板解决了对木材的损耗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施工速度,但全钢模板的自重大、对垂直运输机械设备的依赖程度高、操作不方便等缺点影响了金属模板的推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建筑材料论文论文题目:新型建筑防水材料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班级:无机101班学号:1008110373学生姓名:冯向坤指导教师:杨敏2013年06月09日新型建筑防水材料摘要本文主要从传统防水材料和新型防水材料两方面来介绍防水材料,突出强调新型防水材料,浅谈国内外新型防水材料的发展概况。
关键词:新型; 防水材料; 发展一、建筑防水材料建筑防水材料(简称防水材料)是一类能使建筑物和构筑物具有防渗、防漏功能的材料,是建筑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防水材料的作用防水材料的防渗作用是指防止地下水、雨水或地基中的盐分等腐蚀性介质渗透到建筑构件或地基基础的内部,防止由此而造成的性能劣化,甚至失效。
防漏作用是指防止雨水、雪水、地下水等从屋顶、墙面、地基或混凝土构件的接缝处渗漏到建筑使用空间,蓄水结构或渠道结构内的水向外渗漏或建筑物、构筑物内部相互止水。
所以防水材料是能保护建筑物和构筑物及其构件不受水的侵蚀和破坏,保证建筑物和构筑物正常使用的一类不可缺少的功能性材料。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建筑、地下水工程、道路、桥梁、地铁、隧道、涵洞、大坝、渠道护坡、海港工程、国防工事、洞库等领域。
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建筑防水材料,对保证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功能,延长其使用寿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二)建筑防水材料的种类建筑防水材料的品种很多,分类方法也很多,通常可按下列方法分类。
1、按材料的性质划分(1)柔性材料,柔性材料又可以分为高弹性防水材料—橡胶、柔性树脂的硫化物(固化物);塑性(延性)防水材料—非反应性材料,如腻子。
(2)刚性材料,如防水砂浆及混凝土、金属板材等。
2、按材料的外观形态及使用功能划分(1)防水卷材适用于平整的大面积施工。
施工快捷、防水效果好。
但是卷材与基层(底材)的粘接、卷材接缝处的防水处理是其薄弱环节。
不宜用于像卫生间这样面积小、形状复杂、边缘及接缝密集的部位,易被基层不平处尖角刺穿而失效。
(2)防水涂料可形成无缝的整体防水层,防水效果好。
边缘处防水处理简易,宜用于形状复杂、边缘多的部位。
涂层与基层贴合紧密,粘结强度高,提高了耐裂缝及水密性。
对基层的平整度要求不高,不会出现尖角刺穿的现象。
采用刷涂施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采用喷涂施工可提高工效,但环境污染大。
(3)防水密封材料(4)防水胶黏剂它是防水材料的主要配套材料,用于粘接防水卷材,填充基层的微裂缝,填平粗糙的表面,使卷材与基层粘贴密实。
它不仅具有较大的粘接强度,还应具有较好耐水性和水密性。
(5)灌浆材料灌浆材料能减少基础渗漏、改善裂隙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增加建筑物和构筑物地基的整体稳定性,提高其抗渗性、强度和耐久性。
在建筑工程和水利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可以分为水玻璃类灌浆材料、木质素类灌浆材料、环氧树脂类灌浆材料、甲基丙烯酸甲酯类灌浆材料(甲凝灌浆材料)、丙烯酰胺类灌浆材料(丙凝灌浆材料)、聚氨酯类灌浆材料(氰凝灌浆材料)等。
(6)刚性防水材料(7)堵漏防水材料3、按基体(母体)材料的类型划分①无机材料。
如水泥等②天然有机材料。
如石油沥青、煤沥青、焦煤油等③合成高分子材料。
如聚氨酯、环氧树脂、氯丁橡胶、有机硅、氯化聚乙烯等④上述两种或多种材料的复合材料。
(二)建筑防水材料应具有的性能建筑防水材料应具有以下性能:1、具有较高的耐水解性和抵抗水的渗透性(水密性),以及较好的耐酸、碱、盐等介质的腐蚀性。
2、有较宽的温度稳定性,在低温下不龟裂,在高温下不流淌。
3、有较大的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能承受基层的伸缩、开裂引起的位移变形,本身不开裂、不透水。
4、塑性大,与基层粘接牢固,剥离强度高,或具有较大的高弹性,能与基层形成稳定的不透水整体。
5、具有较好的耐候性,对紫外线、热、氧等有较高的稳定性。
6、工艺性好,施工简便,毒性低,对环境污染小,价格便宜。
三、新型防水材料新型建筑防水材料是相对传统石袖沥青油毡及其辅助材料等传统建筑防水材料而言的,其“新”字一般来说有两层意思,一是材料“新”,二是施工方法“新”。
改善传统建筑防水材料的性能指标和提高其防水功能,使传统防水材料成为防水“新”材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例如对沥青进行催化氧化处理,沥青的低温冷脆性能得到了根本的改变,使之成为优质氧化沥青,纸胎沥青油毡的性能得到了很大提高,在这基础上用玻璃布胎和玻璃纤维胎来逐步代替纸胎,从而进一步克服了纸胎强度低、伸长率差、吸油串低等缺点,提高了沥臂油毡的品质。
(一)新型防水材料产生背景据1983年统计,我国石油沥青油毡总产量为3345万卷,其中国家安排的17个油毡定点生产产量为2200万卷,只能满足建筑防水需要量的60%,石油沥青的缺口则更大。
1986年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颁发的建筑技术政策中明确指出要“改善沥青防水材料与防水涂料质量,发展中、高档防水卷材、涂料以及防水嵌缝密封材料,”七五“期间重点开发防水、防火和保温隔热材料新品种,全面开展应用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建立与制定产品系列、标准与应用规程,后十年普遍达到国际七、八十年代水平”。
因此,提高防水工程的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解决石油沥青系制品的供应不足,研究新型防水材料及施工技术就成为建筑防水工程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1985年全国技术成果交易会防水系列材料及施工技术的交易额高达一亿元以上,成为交易会上成交金额最高的项目,这充分说明了对新型防水材料开发与应用的迫切要求。
(二)主要新型防水材料新型建筑防水材料主要有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以及防水涂料、防水密封材料、堵漏材料、刚性防水材料等。
1、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系以高聚物改性的沥青为涂盖材料,以玻纤毡、黄麻布、聚酯毡为胎体所制成的卷材,它克服了普通沥青油毡的不足,具有高温不流淌、低温不脆裂、拉伸强度高、延伸率较大等优异性能,是我国今后大力发展和推广的防水卷材之一。
2、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系以合成橡胶、合成树脂或两者的共混体为基料,加入适当化学助剂和填充料等经过塑炼混炼、压延或挤出成型、硫化、定型等工序加工而成。
该卷材具有抗拉强度高,断裂伸长率大,抗撕裂强度高,耐热、耐低温性能好以及耐腐蚀、耐老化、可冷施工等优良特性,是高档次防水卷材,也是我国今后要大力发展的新型防水材料。
3、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高聚物该性沥青防水材料通常是用再生橡胶、合成橡胶、SBS或树脂对沥青进行改性而制成的溶剂型或水乳型涂涂膜防水材料。
通过对沥青改性的防水涂料,具有高温不流淌、低温不脆裂、耐老化、增加延伸率和粘结力等性能,能够显著提高防水材料的物理性能,扩大应用范围。
4、刚性防水材料主要是水泥防水砂浆及混凝土、金属板材等。
刚性防水本身具有很好的水密性,但其接缝处仍需采用柔性防水材料来密封。
混凝土性脆、易产生裂缝而漏水。
金属板材易锈蚀而失效,而且造价较贵,所以在使用上收到一定的限制。
5、堵漏材料这是针对建筑物和构筑物由于种种原因形成裂缝或孔洞而产生的渗漏进行修补或抢修用的材料。
堵漏止水材料应不溶于水,且具有较好的耐水解性和水密性。
自身强度和粘接强度较高,能在潮湿面上或水中快速固化、粘接,最好具有较大的高弹性和水胀性。
6、防水密封材料又称嵌缝材料。
主要用于建筑物和构筑物中各种接缝或裂缝的嵌填以保持水密性。
防水密封材料应具有较大的塑性和粘结性,或具有较大的高弹性,以适应接缝或裂缝拉压等位移变形,保持水密性。
防水密封材料可以分为定性密封材料,如带状、条状、棒状、卷状等定性产品,包括硫化型和非硫化型两种;不定形密封材料,包括液状和膏状两大类。
(三)我国新型防水材料的发展前景新型防水材料的开发、应用,它不仅在建筑中与密封、保温要求相结合,也在舒适、节能、环保等各个方面提出更新的标准和更高的要求。
应用范围已扩展到铁路、高速公路、水利、桥梁等各个领域。
如今,在生产和施工中高能耗、低质量、使用寿命短、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防水材料易被淘汰,相继发展的防水材料是符合国情、能与国际接轨的新型防水材料。
按国家建材行业及制品导向目录要求及市场走势,SBS、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仍是主导产品,将大力发展;高分子防水卷材重点发展三元乙丙橡胶(EPDM)、聚氯乙烯(PVC)P型两种产品,并积极开发热塑性聚烯烃(TPO)防水卷材。
防水涂料前景看好是聚氯酯防水材料(尤其是环保单组分)及丙烯酸酯类。
密封材料仍重点发展硅酮、聚氨酯、聚硫、丙烯酸。
防水保温一体化材料、刚性防水材料、防渗堵漏材料、金属屋面材料、沥青瓦、土木材料有一定市场。
在“十五”期间,我国经济进入新的阶段,新型防水材料年平均增长率将逐步加大,预计在全国防水工程的占有率达到50%以上。
新型防水材料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特别是住宅建筑的屋面、地下室、厕浴、厨房、地面防水外,还将广泛用于新建铁路、高速公路、轻轨交通(包括桥面、隧道)、水利建设、城镇供水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垃圾填埋工程以及建筑物外墙防水。
我国的建筑防水材料虽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值得注意的问题:(1)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不合格产品充斥市场,施工方法不规范,用偷工减料形式降低成本,不能保证施工质量。
(2)高分子卷材质量达到标准要求,但有个别施工单位技术不成熟,不能保证施工质量。
个别生产(施工)单位使用EPDM粘合剂不过关。
(3)防水涂料质量达不到要求,有些涂料仍是有味溶剂型,应向水质、厚质方向发展。
彩色聚氨酯防水涂料直接应用户外时,抗老化性差、掉色、使用寿命短。
聚合物乳液建筑防水涂料品质和抗污染性差,应需解决。
建筑工程防水历来是建筑界十分关心的问题。
据有关资料介绍,由于建筑工程防水的渗漏,给国家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建筑防水工程质量问题,是一门综合科学,涉及到各方面因素,如主体结构设计、防水构造设计、防水材料选择、防水材料质量、防水施工技术、管理与维护等等。
仅就防水施工而言,施工人员不懂施工或者称无证上岗,施工不认真、有章不循,更有甚者在施工当中偷工减料,用劣质不合格防水材料充当合格品,欺骗用户等等,显然,这些因素是造成建筑渗漏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建筑物整体结构的变化,建筑物防水构造多样化设计,要求匹配的应该是质量好、使用年限长、施工方便、没有污染、功能型、甚至是纳米防水材料及应用技术。
防水材料的生产与应用面临新的挑战,从而促进新型防水材料的发展。
四、结语随着新型建筑防水工业的发展及其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人们需要进一步的学习有关新型建防水料有关的专业知识。
因此,作为求学阶段的我们应拥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在努力学习专业课的同时,积极探索了解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以后自身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①俞苗庭,张钰,国产新型建筑防水材料介绍[M].北京:中国建筑工程公司科技情报站,中国建筑第一工程建筑科学研究所,1991.②张树培,防水材料选用[M].中国建筑防水出版社,1998.③韩喜林.新型防水材料应用技术[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④邓钫印.建筑工程防水材料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⑤蔡建中,傅雁,陆继光.新型建筑材料应用技术[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⑥沈朝福,周新,谢征薇,李筠花,艾胜兰,王晓斌.新型防水材料及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