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神经病学总论课件
【医学课件】神经病学总论
神经病学总论xx年xx月xx日•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神经疾病的常见病因与病理•神经病学的基本诊断方法•神经疾病的治疗现状与展望目•神经疾病的护理与人文关怀录0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携带信息的细胞,包括胞体、轴突和树突。
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神经元支持、滋养和保护神经元,并参与信息传递。
神经胶质细胞包裹神经元的细胞膜,具有信息传递和绝缘的作用。
神经膜运动和调节通过运动神经元将大脑的指令传递到肌肉和腺体,控制肌肉和腺体的活动,并调节身体各部分的生理功能。
感觉和知觉通过感觉神经元收集外部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至大脑进行处理,从而产生知觉。
认知和情感通过联合神经元将感觉和运动神经元的信息整合,使大脑具有认知、情感和思维等高级功能。
神经系统的功能02神经疾病的常见病因与病理感染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结核性脑膜炎等由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脑部炎症。
遗传因素如遗传性共济失调、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等遗传性疾病。
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重金属中毒等毒物引起神经系统的损伤。
肿瘤如脑胶质瘤、垂体瘤等脑部肿瘤。
血管病变如脑梗塞、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
血管病变血管病变可以引起脑部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神经元损伤和坏死。
神经胶质细胞损伤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元的支持细胞,损伤后会导致胶质细胞变性、增生或肥大。
髓鞘损伤髓鞘是包裹在轴索外面的脂质膜,损伤后会导致髓鞘断裂、萎缩或变性。
神经元损伤神经元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单位,损伤后会导致神经元变性、凋亡或坏死。
轴索损伤轴索是神经元突起的细长部分,损伤后会导致轴索断裂、萎缩或变性。
03神经病学的基本诊断方法详细询问病史包括起病形式、症状表现、病情发展和家族史等。
系统查体包括一般情况、皮肤和神经系统查体等,注意发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
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活检对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如肌肉活检、神经活检等。
细胞学检查通过腰椎穿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等方法进行检查。
神经病理学检查通过记录脑电波活动,判断大脑功能状态。
神经病学课件:总论
了解
感觉障碍的性质与传导通路的关系;上/下 运动神经元的解剖生理和传导通路;锥体外 系的结构与功能
神经系统疾病症状按发病机制可分为:
缺损症状
正常功能 减弱或缺失 (偏瘫\失语)
刺激症状
神经结构 受激惹→ 过度兴奋 (痫性发作 \根性痛等)
释放症状
高级中枢
休克症状
受损后
CNS急性局部
低级中枢 严重病变引起
了解:感觉障碍的性质与传导通路的关系, 上下运动神经元的解剖生理和传导通路,锥 体外系的结构与功能。
目的要求
掌握
➢ 运动系统病损的临床表现,感觉系统病损 的临床表现;锥体外系病损的临床表现; 脑干病损的临床表现。
熟悉
➢ 大脑半球损害的临床表现;小脑损害的临床 表现;脑干病损的定位诊断;锥体外系病损的 定位诊断;运动系统病损的定位诊断;感觉 系统病损的定位诊断
神经病学的范围:两个方面
一、神经系统疾病
➢中枢系统疾病: -脑 - 脊髓
➢周围神经: - 颅神经(脑神经) - 脊神经
二、骨骼肌肉疾病
➢神经肌肉接头病
➢肌肉本身疾病 - 炎症 - 代谢 - 遗传
神经病学在临床学科中地位
神经医学为临床医学中的二级学科
➢神经解剖学 ➢神经生理学 ➢神经病理学 ➢神经生化学 ➢神经药理学 ➢神经组织学 ➢神经生物信息学
不同点:
传导径路不同是分离性感觉障碍(痛温觉受损, 触觉保留)的基础
深感觉、精细触觉纤维自后根神经节发出, 在 同侧后索上行, 至薄束核/楔束核
➢神经影像学 ➢神经分子生物学 ➢神经免疫学 ➢神经心理学 ➢神经行为学 ➢神经流行病学
总体目标
发展神经科学,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及 时对疾病进行合理的诊断,同时尽可能针对 病因恰当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 致残率
【医学课件】神经病学总论
神经病学总论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神经疾病的常见类型和症状•神经病学的研究方法和诊断流程•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神经康复及护理0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23具有感受刺激、传递信息、处理和整合信息的功能,包括胞体、轴突和树突三部分。
神经元支持神经元并协助修复损伤,包括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施万细胞等。
神经胶质细胞脑脊液循环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颅内环境稳定和缓冲冲击力具有重要作用。
脑脊液及其循环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能够感受外部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包括触觉、听觉、视觉、嗅觉等,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
感觉神经系统支配肌肉和关节,使身体各部分能够协调运动,实现各种复杂的动作。
运动神经系统能够处理、整合和储存来自各种感觉器官的信息,形成知觉、记忆和理解,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认知神经系统通过调节内分泌腺分泌激素、调节血管收缩或扩张等方式,维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
调节02神经疾病的常见类型和症状脑卒中包括脑出血、脑梗塞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可引起中风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帕金森病以黑质病变和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为特征,可导致肌肉僵直、震颤和运动障碍等症状。
痴呆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记忆力、注意力、判断力和语言能力等认知能力的减退或丧失。
癫痫一种反复发作的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抽搐和意识障碍等症状。
神经疾病的常见类型可由多种神经疾病引起,如偏头痛、紧张性头痛、脑血管疾病等。
头痛可由前庭神经病变、脑供血不足等引起,表现为天旋地转、恶心呕吐等。
眩晕可由视神经病变、脑血管疾病等引起,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
视力障碍可由脑卒中、脑炎等引起,表现为肌肉无力、瘫痪等运动功能障碍。
瘫痪神经疾病的症状03神经病学的研究方法和诊断流程研究方法观察和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和家族史等信息,分析病情发展过程和影响因素。
临床研究通过观察神经系统病变的组织形态、细胞结构和分子生物学变化等,深入探讨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过程。
《神经病学总论》PPT课件精选全文
整理课件ppt
26
颅神经检查
面神经:
➢ 中枢性面瘫
– 病变一侧皮质核束损害所致
– 表现病变对侧眼裂以下面瘫
➢ 周围性面瘫
– 病变一侧面神经受损
– 患侧额纹变浅或消失、口角低 垂、鼻唇沟变浅、皱额、闭目、 鼓颊、露齿动作均不能
整理课件ppt
27
颅神经检查
(六)位听神经:
听力检查 Weber 试验 Rinne 试验 前庭神经检查
整理课件ppt
9
一般检查
1.意识状态 2.精神状态 3.脑膜刺激症 4.头颈部检查 5.脊柱及四肢检查
整理课件ppt
10
(一)意识状态
1.意识水平下降的意识障碍: 嗜睡 昏睡
昏迷:
痛刺激
浅+ 中 重+ 深-
自发动作 反射 生命体征
+ + 无变化 ± ± 稍变化 - - 明显变化
整理课件ppt
神经病学绪论
整理课件ppt
1
神经系统组成及功能
组成 1.中枢神经系统:
脑、脊髓 2.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脊神经 功能
整理课件ppt
2
神经系统疾病
概念:是由多种原因引起CNS、PNS及 骨骼肌损害而导致的疾病。
神经病学:研究神经系统疾病与骨骼肌 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症状、 诊断、治疗、预后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整理课件ppt
3
一、定位诊断
定位诊断:依据神经解剖学知识,以及 生理学和病理学知识,对疾病损害的部 位作出诊断。
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重要特点。
整理课件ppt
4
一、定位诊断
一.定位诊断的注意事项: 1.一元化原则 2.病变的空间分布:局灶性 多灶性 弥散性 系统性
神经病学总论(第六版)资料课件
遗传性疾病
遗传性共济失调
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神经系统发育异常,表现为共济失调等症状。
遗传性周围神经病
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周围神经发育异常,表现为四肢无力、感觉障碍等症状。
遗传性肌张力障碍
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肌肉发育异常,表现为肌张力障碍等症状。
遗传性癫痫
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癫痫易感性增加。
03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方 法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病史采集
通过询问患者或家属,了解患者的起病情况、症状演变、既往病史及家族史等 ,为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体格检查
对患者的神经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意识状态、认知功能、感觉、运动、反 射等,以发现异常表现和定位病变。
神经影像学检查
CT和MRI
利用X射线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显示脑部结构,发现脑部肿 瘤、出血、梗死等病变。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由于一过性脑血管痉挛或微血 栓形成导致短暂的脑缺血。
自身免疫性疾病
多发性硬化
由于自身免疫反应攻击神经系统,导致多处 神经纤维脱髓鞘。
格林-巴利综合征
自身免疫反应攻击周围神经,导致周围神经 脱髓鞘。
重症肌无力
由于自身抗体攻击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 碱受体,导致肌肉无力。
自身免疫性脑炎
感觉障碍
感觉障碍 病因 诊断 治疗
是指个体在感觉方面的功能障碍,表现为疼痛、麻木、感觉异 常等。
感觉障碍通常由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外伤、周围神经病变 等多种原因引起。
感觉障碍的诊断需要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如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等。
感觉障碍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等。
神经病学总论PPT课件
30
脑神经检查
Ⅲ, Ⅳ, Ⅵ. 动眼\滑车\外展神经 (1) 外观
是否睑裂对称\上睑下垂\眼球前突或内陷\斜视
&同向偏斜等
(2) 眼球运动
两眼随检查者手指(上\下\左\右)
27
脑神经检查
Ⅱ. 视神经 (1) 视力
视力表
视力 表
远视力 近视力
光 感
指数与手动
28
脑神经检查
Ⅱ. 视神经
(2) 视野
视野: 向前方正视能看到空间范围,反映周边视力
常用手动法粗测,与检查者正常视野比较 必要时用视野计检查
29
脑神经检查
Ⅱ. 视神经 (3) 眼底检查: 正常视盘圆或椭圆形
转动, 并检查辐辏 有否眼球运动受限\复视&眼震
31
脑神经检查
Ⅲ, Ⅳ, Ⅵ. 动眼\滑车\外展神经
(3) 瞳孔
瞳孔大小\形状\位置\是否对称 瞳孔对光反射 调节反射
24
一般检查
5. 头部&颈部
(1)头颅部 p;四肢
脊柱侧弯畸形\强直\脊膜膨出 棘突隆起\压痛\叩痛 肌萎缩 指趾发育畸形\弓形足等
26
脑神经检 查
Ⅰ. 嗅神经
询问有无嗅幻觉
让患者闭目, 闭塞一侧鼻孔,用
挥发性物质(松节油\杏仁等)或香 皂\牙膏\香烟等, 置于受检鼻孔, 令说出气味并做出比较
7
神经系统症状
可分为四类: 缺损症状 释放症状 休克症状
高级中枢 受损后 CNS急性局部 正常功能 低级中枢 严重病变引起 减弱或缺失 刺激症状 功能释放 功能相关的远隔部位 (偏瘫\失语) (锥体束征) 神经功能短暂缺失 神经结构 脑休克(脑出血) 受激惹→ 脊髓休克(急性 过度兴奋 脊髓横贯性病变) (痫性发作 \根性痛等)
(精品) 神经病学总论课件
• 昏迷程度 疼痛刺激反应 无意识自发动作 腱反射 瞳孔对光反应 生命体征如BP.R
• 浅昏迷 有反应 可有
• 中昏迷 重刺激可有 很少
• 深昏迷 无
无
存在 存在
减弱或消失 迟钝
消失 消失
无变化
轻度变化
明显变化
2020/12/7
30
意识障碍的临床分类
2.意识内容改变的意识障碍
–意识模糊(朦胧):常有定向力障碍,错觉。 可见于“癔症”发作
• 功能
– 调节内脏活动 – 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感觉信息 – 影响或产生情绪 – 引起睡眠活动 – 参与学习和记忆活动
2020/12/7
24
2.间脑
(1)丘脑:对侧偏身感觉障碍。
a.各种感觉均障碍; b.深感觉、精细触觉重于浅感觉; c.肢体及躯干感觉障碍重于面部; d.感觉性共济失调; e.感觉异常; f.丘脑痛:对侧偏身自发痛。
3. 神经外科学
2020/12/7
4
神经系统 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
脑、脊髓
– 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PNS):
脑神经(颅神经)、脊神经
2020/12/7
5
2020/12/7
6
研究内容:
神经系统疾病和肌肉疾病。 包括血管病变、感染、肿瘤、外伤、自
身免疫、变性、遗传、中毒、先天发育异 常、营养缺陷和代谢障碍等。
2020/12/7
7
神经病学的特点
1. 疾病的复杂性 2. 症状的广覆性 3. 诊断的依赖性 4. 工作的风险性 5. 疾病的难治性
神经病学总论PPT
早期正常,晚 早期迅速减
期减退
退
晚期盲点扩大, 向心性视野
周边缺损
缩小
假性视乳 HP眼底改变 头水肿
正常 常不受影响
正常
不定
眼底 视乳头隆起 〉2个屈光度
视网膜血管 V淤血
出血
可见点片状
〈2个 A、V充血
少见
〈2个 血管充盈
无
可达3-6个 A硬化改变 多且广泛
二、视乳头异常
2、视神经萎缩
➢ 表现为视力减退或消失,瞳孔扩大,光反射减退 或消失。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魏伯实验 (Weber)
居中
偏向患侧
偏向健侧
许瓦巴赫试验 正常 (Schwabach)
(二)核性损害
1. 感觉核:脊束核损害表现为洋葱皮样、分离性感觉障碍 2. 运动核:咀嚼肌麻痹,肌萎缩
第五节 面神经
一、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
➢ 为混合神经,主要成分为运动神经,次要成分为 中间神经,含有内脏运动纤维、特殊内脏感觉和 躯体感觉
1.运动纤维:行程,分布,中枢支配 2.感觉纤维:味觉;一般躯体感觉 3.副交感神经纤维
➢缩瞳和会聚不一定同时受累 ➢会聚不能见于帕金森病及中脑病变 ➢缩瞳反应丧失见于白喉(损伤睫状神经经节)或累及中脑的 炎症
4、特 殊 瞳 孔
(1)阿罗瞳孔
➢ 表现两侧瞳孔较小,大小不等,边缘不整,光反射消失而 调节反射存在
➢ 由顶盖前区的光反射径路受损所致,见于神经梅毒、偶见 MS或带状疱疹
(2)艾迪瞳孔
累,以动眼神经多见,常为不完全性,瞳孔回避)
❖ ①动眼神经麻痹:略 ❖ ②滑车神经麻痹:略 ❖ ③外展神经麻痹:略 ➢ 三对神经合并麻痹:略。常见于海绵窦血栓或
神经病学PPT课件精选全文
53
❖经皮质性失语: 经皮质运动性失语(TCMA):病变位于
Broca区前上部,语言启动及扩展障碍,理解 相对好,非流利性失语。
经皮质感觉性失语(TCSA):病变为颞顶叶分 水岭区,有错语及模仿性语言,理解严重障 碍,流利性失语 。
神经病学总论
1
学习目标
• 了解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知识 • 熟悉神经系统疾病诊断过程 • 掌握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及定位诊断
2
绪论
Introduction
3
神经病学
主要研究脑、脊髓、周围神经及骨骼 肌疾病。对这些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 病理、临床症状、诊断、治疗、预后及预 防进行研究。
• 神经眼科学
• 上丘脑epithalamus
• 缰三角 缰连合 • 松果体 丘脑髓纹 • 后连合
40
下丘脑 hypothalamus
• 组成和分区
脑底可见:视交叉、灰结节、 乳头体、漏斗、垂体等结构
• 内部结构
分为视上区、视前区、结节 区和乳头体区
视上核 室旁核
• 纤维联系 • 功能
41
下丘脑的功能:
神经内分泌的中心、皮质下植物性中枢
额上沟
额下沟
外侧沟 颞上沟 颞下沟
顶内沟 缘上回 角回
21
半球内侧面的主要沟、回
扣带回
中央旁小叶
顶枕沟
胼胝体
距状沟
钩 海马旁回
侧副沟
22
半球下面
额叶
嗅球 嗅束
23
大脑皮质功能定位
神经病学总论 ppt课件
高级中枢受损
中枢急性严重病变
下 级 中 枢 功 导致与之功能相关
能亢进(锥体束): 的远隔部位神经功
肌张力高
能抑制:
腱反射亢进
,病变水平
病理反射(+) 以下迟缓性瘫,即
脊髓休克
7
神经系统疾病的特点(3)—临床表现的多变性
1 各种原因的
颅内压高
突然脑疝死亡
2 重症肌无力
神经病学总论
神经病学总论
(第一章绪论)
2
神经病学
“神经病”不是“精神病”(大脑功能紊乱导致 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障碍)
是研究神经系统(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和骨 骼肌疾病的一门临床科学,由内科学发展而来
主要研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 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等研究
3
解剖+临床症状和体征 辅助检查
病史特点 定位 血管病变、感染、肿瘤、外伤、变性、中毒
遗传、自身免疫、先天发育等
17
刺激症状
释放症状
休克症状
神经结构损害 正 常功能缺失: 优 势 半 球 侧 梗 塞 出现失语、对侧偏 瘫和感觉障碍 面 神 经 炎 出 现 同 侧面肌瘫痪 脊 髓 横 贯 性 损 害 导致病变平面以下 运动、感觉和尿便 功能障碍
神经组织受激惹 过度兴奋:
大 脑 皮 层 运 动 区:癫痫发作 感 觉 神 经 根 : 疼痛
危象
呼吸肌麻痹
3
肌萎缩侧索硬化:
早 期 : 肌 肉 萎 缩 和锥体束征 病 情 进 展 , 肌 肉 萎缩的加重,锥体 束损害体征可以被 下运动神经元的受 累掩盖
8
密切观察体征的变化!
神经系统疾病的特点(4)— 疾病的难治性
《神经病学总论一二》PPT课件
感觉障碍-解剖学基础
不同点
传导径路不同是分离性感觉障碍 (痛温觉受损, 触觉保留)的基础
深感觉\精细触觉纤维自后根神经节发出, 在同 侧后索上行, 至薄束核\楔束核
后角细胞司痛温觉, 发出纤维交叉至对侧脊髓 丘脑束上行
髓内感觉传导束的排列(图2-15)
➢ 脊髓丘脑束自外向内骶\腰\胸\颈(SLTC)排列 ➢ 薄束\楔束自外向内颈\胸\腰\骶(CTLS)排列
第十节 躯体感觉障碍 Disorders of Somatic Sensation
感觉障碍-概念
感觉-作用于各感受器的
各种形式刺激 在人脑中反映
1. 一般感觉 ❖ 浅感觉(痛\温\触觉)
来自皮肤\粘膜 ❖ 深感觉
(运动觉\位置觉&震动觉) 来自肌肉\肌腱\骨膜&关节 ❖ 皮质感觉 (复合感觉:实体觉\图形觉\ 两点辨别觉\定位觉\重量觉 1. 特殊感觉--视\听\嗅\味
支配一片皮肤感觉 (31个皮节) ➢ 每个皮节均由3个后根重叠 支配--三根定律(图2-17) ➢ 脊髓损伤上界比查体平面 高1(–1)
节段性感觉支配
乳头平面 脐平面 腹股沟平面 上肢桡侧 上肢尺侧 股前 小腿前面 小腿及股后 肛周、鞍区
胸4 胸10 胸12 颈5-7 颈8-胸2 腰1-3 腰4-5 骶1-2 骶3-5
感觉障碍-解剖学基础
颈\腰&骶部脊神经前支 形成颈丛\腰丛&骶丛
节段性支配关系有助于定位诊断 周围神经(体表分布与脊髓的 节段性分布不同)图2-18, 2-19
感觉障碍-症状分类
抑制症状
完全性感觉缺失(e.g, polyneuropathy) 分离性感觉障碍 (e.g, syringomyelia)
神经病学课件:《神经病学》总论
绪论
三、神经病学的实践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过程:
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神经解剖生理等基础 知识
疾病的起病形式 疾病演变过程
个人史 家族史
临床资料
初
步
病变部位
的 临
床
诊
病变性质
断
辅助检查 进一步证实
绪论
三、神经病学的实践
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方法 :
影像学检查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螺旋CT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磁共振成像(MRI)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神经病学》总论
第一章 绪 论
绪论
第一章 绪 论
概述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疾病
神 经
周围神经系统
病
学 肌肉疾病
脑 脊髓 脑神经 脊神经
绪论
第一章 绪 论
神经病学主要内容
症状
神经病学 主要内容
发病机制 病因和病理 诊断和鉴别诊断
预防和治疗
绪论
一、神经病学的目标
神经病学总体目标
人类四大 死亡原因
心血管病 肿瘤 脑血管病 老年变性病
一些疾病可以完全治愈,如:大多数炎症和营养 缺乏性疾病
一些疾病虽然不能根治,但可以控制或缓解症状, 如特发性癫痫、震颤麻痹和脑血管病
一些疾病目前尚无好的治疗方法,如变性病和恶 性肿瘤
绪论
二、神经病学的特性
疾病的难治性
不同疾病在临床上应该区别对待: ➢对能根治的疾病,应及时进行有效治疗 ➢对能控制和缓解的疾病,应采取及时的措施 ➢对难治之症的患者,应给予对症和支持治疗
第四节 周围神经
第五节 肌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19
7
神经病学的特点
1. 疾病的复杂性 2. 症状的广覆性 3. 诊断的依赖性 4. 工作的风险性 5. 疾病的难治性
2020/11/19
8
诊断(定位、定性)
1. 完整和详尽的病史
2. 细致和正确的体检
3. 适当的辅助检查
• 功能
– 调节内脏活动 – 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感觉信息 – 影响或产生情绪 – 引起睡眠活动 – 参与学习和记忆活动
2020/11/19
24
2.间脑
(1)丘脑:对侧偏身感觉障碍。
a.各种感觉均障碍; b.深感觉、精细触觉重于浅感觉; c.肢体及躯干感觉障碍重于面部; d.感觉性共济失调; e.感觉异常; f.丘脑痛:对侧偏身自发痛。
3. 脑血流测定:TCD、局部脑血流测定(rCBF)
4. CSF检查:常规生化、细胞学、寡克隆带(OB)、
IgG指数、特异抗体及细胞因子
5. 肌肉和神经组织活检 6. 基因诊断技术:PCR、DNA测序
2020/11/19
10
学习方法
• 向书本学习 • 向病人学习 • 理论联系实际 • 反复温故知新
神经病学的实践,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三个阶段:病史及体格检查获取 详尽的临床资料;结合多项辅助检查,综合分析起病情况,发生发展综合分 析,达到初步诊断。
神经病学的特性:疾病的复杂性;症状的广泛性;诊断的依赖性;疾病的 严重性;疾病的难治性。 (二)了解
神经病学的发展:神经疾病谱的变化;诊断手段的变化;治疗技术的变化。
(2)下丘脑(调节体温、体重、代谢、内分泌、饮食、生
殖、睡眠、觉醒)
2020/11/19
25
3.脑干 P15
1. Weber综合症:病灶侧III麻痹,对侧VII、XI麻痹、偏瘫 2. 桥脑腹外侧综合症(Millard-Guler,S):病灶侧VI、VII麻痹,对侧
偏身感觉障碍、偏瘫。小脑下前A闭塞
20
( 三)、颞叶:听觉、语言、记忆、精神活动
• 颞上回后部(Wernicke区):感觉性失语 • 颞中回后部(anomic aphasia):命名性失语 • 颞叶钩回:钩回发作:幻嗅、幻味、舔舌、咀嚼 • 海马:癫痫、幻觉、自动症、精神、情感异常、记忆障碍。 • 颞叶广泛:精神、记忆、人格、情绪症状 • 颞叶深部视辐射:对侧视野同向上象限盲
2020/11/19
26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 ①神经脊髓束、三叉神经脊束核和脊髓丘脑束:受损后表 现为病侧面部和对侧躯干和肢体(不包括面部)痛、温觉障 碍,即交叉性感觉障碍;②疑核:受损后出现病侧软腭麻 痹、构音及吞咽障碍,咽反射减弱或丧失;③前庭神经下 核:受累后表现眩晕及眼球震颤;④网状结构交感下行纤 维:受损时表现为病灶侧不全型Horner征,主要表现为 瞳孔小和(或)眼睑轻度下垂;⑤前后脊髓小脑束和绳状体: 受损后出现同侧肢体和躯干共济失调。
–谵妄状态:定向力、自知力均障碍,常见于高 热、中毒(阿托品、酒精)。
2020/11/19
31
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
• 去皮层综合症(decorticated):去皮层强直状态,因
中脑、桥脑上行网状激活系统未受损,故可保持觉醒-睡 眠周期,可无意识咀爵、吞咽动作,如缺氧性脑病。 • 无动性缄默症(akinetic mutism):为脑干上部或丘脑网 状激活系统及前额叶-边缘系统损害,伴有自主神经功能 紊乱。 • 植物状态(vegetative state):大脑半球严重受损而脑干 功能相对保留。持续植物状态:脑外伤后>12月,其他原 因>3月。
• 昏迷程度 疼痛刺激反应 无意识自发动作 腱反射 瞳孔对光反应 生命体征如BP.R
• 浅昏迷 有反应 可有
• 中昏迷 重刺激可有 很少
• 深昏迷 无
无
存在 存在
减弱或消失 迟钝
消失 消失
无变化
轻度变化
明显变化
2020/11/19
30
意识障碍的临床分类
2.意识内容改变的意识障碍
–意识模糊(朦胧):常有定向力障碍,错觉。 可见于“癔症”发作
2020/11/19
9
神经诊疗技术:
1. 影像技术:1972年Hounsfield(英)设计CT仪而获取 1979年诺贝尔医学奖,影像技术发展迅速,如CTA、
MRI、DSA、SPECT、PET-CT
2. 神经电生理技术:EMG、NCV、EP(BAEP SEP VEP)、
事件相关电位(ERP)、EEG(动态、视频)
2020/11/19
34
脑死亡(brain death):
• √1.过深昏迷:对外界刺激无反应 • √ 2.自主呼吸停止,须呼吸机维持(Pco2↑60mmHg,100%O2) • √ 3.五项脑干反射消失(光反射消失、角膜反射消失、玩
偶头试验眼球无运动、眼前庭反射消失、咽反射消失)持 续时间至少12小时
2020/11/19
2
神经病学(neurology)概述
• 定义:
是从内科学中派生的学科,为二级学科,是 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骨胳肌疾病 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 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为神经科学一门临床 分支。
与研究神经系统的结构与机能、病因与病理的
诸多神经学科的基础学科息息相关。它们之间互 相渗透,互相推动。特别是神经影像学、分子生 物学的发展意义更大。
• 不能根治,但可使症状控制或缓解:脑血管病、癫痫(EP)、 PD、MS、MG、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周期性瘫痪等
• 目前尚无有效方法:恶性肿瘤、变性病(AD、MND、MSA)、 遗传病、CJD、AIDS所致神经系统疾病。
2020/11/19
15
神经系统损害定位诊断
1. 脑功能定位 2. 脑神经 3. 感觉系统 4. 运动系统 5. 反射
3. 脑桥腹内侧综合症(Foville,S):病灶侧VI、 VII麻痹,对侧偏
瘫,双眼凝视偏瘫侧—脑干旁正中A闭塞
4. 延髓内侧综合症(Dejerine,S):病灶侧XI麻痹,对侧偏瘫及 深感觉和触觉障碍—椎动脉及分支或基底A阻塞
5. Wallenberg综合症(小脑后下A闭塞):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
意识内容:即为高级神经活动,包括定向力、感知力、 注意力、记忆力、思惟、情感和行为等。
影响意识最重要结构是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或双测大 脑半球急性病变。
2020/11/19
28
2020/11/19
29
意识障碍的临床分类
• 1.意识水平下降的意识障碍 • 嗜睡(somnolent) • 昏睡(sopor) • 昏迷(coma):分浅、中、深昏迷
3. 了解: 感觉障碍的性质与传导通路的关系;上/下运动神经元 的解剖生理和传导通路;锥体外系的结构与功能。
2020/11/19
12
症状:
据发病机制分四类
–缺损症状: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面瘫
–刺激症状:癫痫、神经痛
–释放症状:锥体束征、舞蹈症
–休克症状:脑休克、脊髓休克
2020/11/19
13
3. 神经外科学
2020/11/19
4
神经系统 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
脑、脊髓
– 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PNS):
脑神经(颅神经)、脊神经
2020/11/19
5
2020/11/19
6
研究内容:
神经系统疾病和肌肉疾病。 包括血管病变、感染、肿瘤、外伤、自
2020/11/19
3
神经科学组成:
1. 神经基础学科:神经解剖学、神经组织胚胎学、神经生理学、 神经病理学、神经生化、神经免疫学、神经遗传学。神经流行 病学和神经药理学等。
2. 神经病学:神经眼科学、神经耳科学、神经心理学、神经内分 泌学、神经肿瘤学、神经影像学、实验神经病学、神经生理学、 分子生物学等。
2020/11/19
32
昏迷鉴别
–意志缺乏症(abulia):呈严重淡漠状态,见于双额叶 病变
–闭锁综合症(locked-in syndrom):双侧皮质核
束和皮质脊髓束受损,但意识清,睁闭眼示意。
–木僵(stupor):精神分裂症、严重抑郁症、反应性 精神病。
2020/11/19
33
伴发不同症状和体征意识障碍的病因诊断
• 必须具备下列2条:①提示病灶在延髓,即构音障碍和吞 咽困难二者必具其一;②提示损害在背外侧,即痛温觉障 碍、肢体共济失调和Horner征三者必具其一。
2020/11/19
27
意识障碍 P65
意识(consciousness)在医学中是指大脑的觉醒程度,
是机体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感知和理解的能力,并通过人们 的语言、躯体运动和行为表达出来;或被认为是中枢神经系 统对内外环境的刺激所做出的应答能力,该能力减退或消失 就意味着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 伴发症状和体征
• 头痛 • 视乳头水肿 • 瞳孔散大
经药中毒
• 肌震颤 • 偏瘫 • 脑膜刺激征 • 肌强直 • 癫痫发作 • 发热 • 体温过低 • 血压升高 • 心动过缓
可能病因
脑炎、脑膜炎、SAH、脑外伤 高血压脑病、 颅内占位病变 脑疝、脑外伤、乙醇中毒或抗胆碱能与拟交感神
乙醇中毒或镇静药过量与拟交感神经药中毒 脑梗塞、脑出血、脑外伤 脑膜炎、脑炎、SAH 低钙血症、破伤风、弥漫性脑病 脑炎、脑出血、脑外伤、颅内占位病变、低血糖 脑膜炎、脑炎、败血症 低血糖、肝性脑病、甲减 脑梗塞、脑出血、SAH、高血压脑病 甲减、心脏疾病
根据病变范围可分3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