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病毒学重点知识点
兽医传染病知识要点
名称特征病原流行病学禽痘(禽白喉)皮肤型:以皮肤(尤其是头部)的痘疹,继而结痂、脱落为特征。
粘膜型:引起口腔和咽喉粘膜的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常形成假膜,又名禽白喉。
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禽痘病毒属鸡易感,不分年龄品种;主要传播方式:病禽脱落的碎散痘痂;本病主要经过皮肤或粘膜的伤口感染,不经口感染;吸血昆虫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夏季流行。
口蹄疫(口疮、蹄癀)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特征是在口腔粘膜、四肢下端及乳房等处皮肤形成水疱和烂斑。
幼年动物多因心肌受损而死亡率较高。
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 口蹄疫具有多型性、易变异的特点;分为7个血清型:A、O、C、SAT1、2、3,Asia1。
(我国的)紫外线可使病毒RNA的尿嘧啶形成二聚物,病毒迅速被灭活。
偶蹄动物易感最高,黄牛〉奶牛〉耗牛〉水牛〉猪〉羊〉骆驼。
发病初期是最危险的传染源,排毒量多,毒力强。
猪的蹄部破溃水疱含毒量最高,约为牛舌面的10倍。
病牛舌面水疱液含毒量最高。
空气是重要的传播媒介,病毒常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及损伤的皮肤粘膜而感染。
3年左右大流行一次。
禽流感正黏病毒科高致病性禽流感都是H5和H7血清亚型。
病禽和带毒禽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是气源呼吸道传播和排泄物分泌物经口传播。
常以冬、春季多发。
狂犬病(恐水症,疯狗病)神经兴奋和意识障碍,继之局部或全身麻痹而死亡。
在病理组织学上,以非化脓性脑炎和神经细胞浆内出现内基小体为主要特征。
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分为4个血清型7个基因型。
几乎易感所有的温血动物。
病犬和带毒犬是家畜和人的主要传染源; 本病主要经患病动物咬伤而感染; 病毒主要存在延脑、大脑皮层、海马角、小脑和脊髓等神经中枢,唾液带有大量病毒。
流行性乙型脑炎一种蚊媒性的传染病黄病毒科黄病毒属。
病毒在血液内存留时间很短,主要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和肿胀的睾丸内。
一种蚊媒性的传染病。
畜禽隐形感染率高,特别是猪,其次是马牛。
猪是主要增殖宿主和传染源。
动物病毒学重点相关资料
说明:红色加下划线的是罗老师最后上课说的(基本上包括),红色的是老师平时上课时说的要掌握的,大家对着课件划一划吧,若有遗漏的,可以和我说哈要强调的是DNA病毒和RNA病毒的分类很重要:(如下)具有分段基因组的病毒:正粘病毒科:布尼病毒科:砂粒病毒科呼肠孤病毒科:双RNA病毒科:用于病毒的分离与培养:细胞培养、鸡胚和实验动物病毒有两种形式:一是存在于细胞外的具有感染性的病毒粒子,二是存在于细胞内的可以增值的基因组天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用疫苗消灭的传染病。
根据病毒的宿主性质将其分为:✓动物病毒(animal virus)✓植物病毒(plant virus)✓细菌病毒(bacteria virus), 即噬菌体(bacteriophage or phage)病毒的结构组成衣壳(capsid):在病毒的结构组成中,包围着病毒核酸及其结合蛋白的蛋白质鞘,由许多原体以次级键结合形成,具有保护病毒核酸的作用,同时也是病毒核酸由一个宿主细胞转移到另一个宿主细胞的工具。
包膜(囊膜)(envelope): 覆盖在病毒核衣壳外的脂蛋白膜。
其组成成分主要来自宿主细胞,是病毒的核衣壳在感染细胞内穿越核膜或在感染细胞表面“出芽”时由细胞膜获得。
病毒衣壳的对称形式1、二十面体对称(icosahedral symmetry)2、螺旋对称(helical symmetry)3、复合对称壳体(complex symmetry)1、二十面体对称(icosahedral symmetry)5、3、2构型,或5、3、2次轴对称二十面体对称有12顶、20面和30棱✓以顶点为轴旋转72°,其形不变,要转5 次复位✓以面为中心,旋转120°,其形不变,要转3次复位✓以棱为中心,旋转180°,其形不变,要转2次复位故又称5、3、2构型,或5、3、2次轴对称✓DNA病毒:虹彩病毒、疱疹病毒、腺病毒、乳多空病毒、细小病毒、圆环病毒、非洲猪瘟病毒、嗜肝DNA病毒✓RNA病毒:呼肠孤病毒、双RNA病毒、小RNA病毒、杯状病毒、戊肝病毒、披膜病毒、黄病毒、动脉炎病毒、反转录病毒2、螺旋对称(helical symmetry)副流感病毒的破碎病毒粒子,箭头所指为螺旋对称的核衣壳,右图为模式图呈螺旋对称的多为有囊膜的病毒,在动物病毒中螺旋对称的病毒均属有囊膜的单股RNA病毒。
第四篇 动物病毒学第五版
四、病毒鉴定
(一)病毒提纯
病毒提纯
化学法
离心法
层析法
硫酸铵沉淀法
超速离心法
离子交换层析法
聚乙二醇沉淀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
亲和层析法
氯仿去脂法
(二)形态特征观察:电镜
1、透射电镜观察:提纯浓缩
2、扫描电镜观察
(三)病毒理化特性鉴定
理化特性 鉴定
核酸类型
有无囊膜
抗酸性
浮密度
G+C克分 子%
DNA或 RNA
第二章 病毒分离鉴定技术
一、取材
取病毒存在较多的部位,如:粪、血、肝、脾
等。
无菌污染的直接检测,有菌污染的加双抗
1000~2000单位/ml处理或过滤除菌。
二、检查包涵体
存在的细胞种类
存在位置:胞浆或胞核。
染色性:
三、病毒分离
1、接种实验动物或本动物 2、禽胚接种 3、单层细胞接种:原代细胞、传代细胞
(五)血清学鉴定
1、已知抗体鉴定病毒抗原 补体结合反应 中和实验 对流电泳 琼脂扩散 ELISA 荧光抗体技术 血凝和血凝抑制 2、已知病毒抗原测定血清抗体及效价
(六)病毒分子生物学鉴定
分子生物学鉴定
聚合酶链反应
核酸杂交
DNA芯片
DNA病毒
RNA病毒
DNA杂交
PCR
RT-PCR
RNA杂交
套式PCR
(五)番鸭细小病毒
危害1-3周龄番鸭,又名“三周病”。 症状和病变与小鹅瘟相似。
(六)牛细小病毒
引起犊牛腹泻。
该病毒具有细小病毒属的特性,但血凝特性较
强,可凝集多种动物的红细胞。该病毒不与本属
的其他病毒发生交叉血清学反应。
动物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动物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一、传染病基本概念传染病是指能在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病原体、宿主和环境三大因素。
传染病在动物身体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空气传播、接触传播、飞沫传播、血源性传播和粪-口传播等。
二、传染病的病原体1.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约束性的微生物,无细胞结构,能在细胞内复制。
病毒的核心成分是核酸,常见的动物传染病包括犬瘟热、猫瘟、家禽流感等。
2. 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形态各异,细菌导致的传染病包括布氏桿菌病、结核病、布氏链球菌病等。
3. 真菌:是一种生物体,生长缓慢,不具移动能力,常见的动物传染病有念珠菌病、皮肤癣菌病等。
4. 寄生虫:使用动物或植物作为宿主,导致宿主感染,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包括犬疥螨病、弓形虫病、钩体虫病等。
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 疫苗预防:通过注射疫苗,激发动物的自身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以预防感染。
2. 防治措施:包括隔离感染动物、加强环境卫生、防范病原体的外源传播等,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3. 营养调理:提高动物的体质,增强免疫力,减少接受感染的可能性。
4. 消毒措施:定期对饲养环境、器械设备、饲料和饮水进行消毒,杀死病原体。
四、常见的动物传染病1. 人畜共患传染病:包括犬瘟热、狂犬病、猫瘟、家禽流感等,这些疾病不仅对动物造成危害,还能通过接触传播感染人类。
2. 家畜传染病:包括口蹄疫、布氏桿菌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猪瘟等,这些疾病会对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
3. 宠物传染病:包括犬疥螨病、犬流行性呼吸道感染、犬弓形虫病等,这些疾病对宠物健康和饲主构成潜在威胁。
五、传染病的防控管理1. 健康监测:定期对动物进行健康监测,发现疾病和感染的早期症状。
2. 隔离管理:发现感染动物立即隔离,防止疾病的传播。
3. 饲料管理:确保动物的饲料无污染,避免疾病通过饲料传播。
4. 疫苗接种:对动物进行规定的疫苗接种,提高动物的免疫力,预防感染。
兽医病毒学考点总结
名词解释:病毒: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无完整细胞结构,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型,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复制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病毒学:是一门以地球上最微小的非细胞生物病毒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拟病毒:拟病毒也称为类类病毒,它是一种环状单链RNA。
它的侵染对象是植物病毒。
被侵染的植物病毒被称为辅助病毒,拟病毒必须通过辅助病毒才能复制。
单独的辅助病毒或拟病毒都不能使植物受到感染。
类病毒:目前已知最小的可传染的致病因子。
与病毒不同的是,类病毒没有蛋白质外壳,为共价闭合的单链RNA分子,呈棒状结构,这和朊病毒相反,由一些碱基配对的双链区和不配对的单链环状区相间排列而成。
朊病毒:是一类不含核酸而仅由蛋白质构成的可自我复制并具感染性的因子。
缺陷病毒:在病毒增值的过程中,由于病毒基因组发生突变产生装配不全的病毒颗粒,称为缺陷病毒。
假病毒:一种病毒的核酸被以另一病毒编码的外壳包裹,则称为假病毒噬菌斑:是指在宿主细菌的菌苔上,噬菌体使细菌裂解而形成的无色透明的空斑。
空斑:动物细胞被病毒侵染后的死细胞群落。
病斑:动物细胞受肿瘤病毒感染后细胞剧增形成的病灶。
(枯斑:植物)包涵体:在某些感染病毒的寄主细胞内,形成有结构特殊、有一定染色性、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大小、形态、数量不等的小体,称为包涵体。
传染性核酸:有些病毒去除囊膜和衣壳,裸露的DNA或RNA也能感染细胞,这样的核酸称为传染性核酸。
复制周期:自病毒吸附于细胞开始,到产生成熟子代病毒从感染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复制过程称为病毒的复制周期。
复制:病毒感染敏感宿主细胞后,病毒核酸进入细胞,通过合成与表达产生子代病毒基因组和新的蛋白质,然后由这些新合成的病毒组分装配(assembly)成子代毒粒,并以一定方式释放到细胞外。
病毒的这种特殊繁殖方式称做复制。
吸附:指病毒体表面特异性吸附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的现象。
病毒吸附蛋白(viral attachment protein,V AP):是能够特异性地识别细胞受体并与之结合的毒粒表面的结构蛋白分子,亦称做反受体(antireceptor)。
兽医传染病学重点知识总结
兽医传染病学重点知识总结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兽医传染病学这一块儿。
说起传染病,您想想,要是咱们养的那些可爱的小动物们被传染病缠上了,得多可怜呐!这兽医传染病学可重要得很。
先来说说传染病的病原。
这病原就像是捣乱的小恶魔,有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等。
您就好比病毒,那家伙个头小,却能兴风作浪,让小动物们生病。
像那流感病毒,在动物界也不老实,一不注意就能让整个养殖场的动物都倒下。
再讲讲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这传播途径就像是一条条看不见的“小道”,病原就顺着这些小道到处跑。
空气传播,这不就跟一阵风吹过,把花粉吹得到处都是一个道理嘛!接触传播呢,就像咱们手拉手,病原也能从一个动物传到另一个动物身上。
还有食物和水传播,您想想,要是吃的喝的不干净,那不就等于把病原直接请进肚子里啦?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也得说道说道。
这流行过程就像是一场戏,有开场、高潮和落幕。
一开始可能就几只动物中招,慢慢的,越来越多的动物被感染,这不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嘛!要是防控不得力,那可就麻烦大啦,整个养殖场都可能被“攻陷”。
还有传染病的诊断方法,这可是兽医的“火眼金睛”。
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就像看一个人的脸色判断他心情好不好一样,动物没精神、不吃东西,那可能就有问题啦。
实验室诊断呢,就好比拿着放大镜找线索,通过检测血液、粪便,把病原给揪出来。
预防传染病,那可是重中之重。
就像咱们提前打伞,免得被雨淋湿。
加强饲养管理,给动物们提供干净舒适的环境,吃得好住得好,抵抗力自然就强。
定期免疫接种,这就像是给动物穿上一层“防护服”,让病原没法靠近。
治疗传染病也有讲究。
对症下药,就像钥匙开锁,得找对那把合适的钥匙。
支持疗法也不能少,给动物补充营养,增强它们的战斗力,和病原好好打一仗。
总之,兽医传染病学这门学问可真是不简单呐!咱们得重视起来,才能保护好那些可爱的小动物们,让它们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陪伴在咱们身边。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动物病毒学-第5章病毒感染的检测与防治
动物病毒学-第5章病毒感染的检测与防治第五章病毒感染的检测与防治病毒感染:指病毒侵⼊体内并在靶器官细胞中增殖,与机体发⽣相互作⽤的过程。
病毒侵⼊机体是否引起发病,主要取决于病毒的毒⼒和宿主的抵抗⼒(包括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因素),⽽且⼆者的相互作⽤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
为什么对于病毒性疫病,“重在预防”⽽⾮治疗?迄今,对病毒感染的治疗药物效果远不如抗⽣素等对细菌感染的疗效,因此对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预防⼯作显得尤为重要。
第⼀节病毒感染的检测病毒检测对于病毒研究和病毒病的诊断⼗分重要。
动物病毒性疾病的确诊通常必须依赖于实验室的检测。
动物病毒感染的实验室检测(病毒学诊断)通常有三种⽅法:①病毒的分离与鉴定(最经典的⼿段,要实现对病毒的分离,具体还包括病料的采集和准备、接种与培养;对分离病毒的鉴定具体来讲还包括形态学观察、理化特性测定、⾎清学、动物回归实验、分⼦⽣物学鉴定等基本过程。
)除对病毒作分离与鉴定外,动物病毒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法还包括:②病毒的⾎清学检测(基于病毒抗原与宿主所产⽣的相应抗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可⽤已知特异性抗体检测感染细胞或组织中的病毒蛋⽩,也可检测宿主体内对病毒感染所产⽣的特异性抗体);③病毒核酸的检测(分⼦检测,可以检测感染细胞或组织中的具有特定序列的病毒核酸⽚段)。
临床诊断应根据流⾏病学资料、疾病的症状与体征综合判断可能为何种病毒感染,留取适宜的标本送检。
⼀、病毒的分离和鉴定病毒的检测通常有助于病毒病的诊断,特别是对于新发病毒性传染病⽽⾔,尤其重要。
病毒的分离鉴定包括:病毒材料的采集与准备、病毒的分离与培养、病毒的形态学观察,病毒的理化特性测定、病毒的⾎清学鉴定、动物回归实验及病毒的分⼦⽣物学鉴定等基本过程。
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可为病毒感染提供最为直接的病原学证据,同时可为进⼀步的病毒学研究提供材料。
但⽅法复杂、要求严格且需较长时间,故不适合临床诊断,只适⽤于病毒的实验室研究或流⾏病学调查。
动物病毒学课件第四章:病毒的复制
➢ 噬菌体的侵入方式 ✓ 无囊膜噬菌体—注射式侵入 有尾噬菌体:利用尾部的溶菌酶部分破坏细菌细 胞壁,尾管刺入细胞,将病毒核酸注入细胞,衣 壳留在细胞外。e.g. T偶数噬菌体:T2、T4
三、脱壳(Uncoating)
具有特异性:受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和病毒 的吸附蛋白决定
• 解吸的病毒不再具备感染性(正粘病毒和副粘
病毒除外)
并非所有的病毒都有这2个阶段
• 吸附蛋白(virus attachment protein, VAP):
病毒表面能识别特异细胞受体的结构蛋 白。主要是壳体蛋白或包膜糖蛋白
– 有包膜的动物病毒:流感病毒的HA、副粘病 毒的HN糖蛋白、弹状病毒的C糖蛋白
病毒的复制周期(replicative cycle):病毒复制 的整个过程,自病毒吸附于细胞开始,到子代病 毒从受染细胞释放出来为止的病毒增殖全过程。
动物病毒的复制周期分为5个主要阶段:
➢吸附(Adsorption/Attachment) ➢侵入(Penetration) ➢脱壳(Uncoating) ➢病毒成分的合成(Synthesis of
✓将细胞培养温度由37℃降至32℃甚至30℃, 可隔15-30天传代一次。
长 途 ✓ 取刚刚长成单层的细胞培养物,弃去营养液,加
运 送 入维持液至满瓶(勿使培养瓶内存留空气),随
细 胞 后用橡皮塞紧塞瓶口,并作适当的包扎。
培养 物的
✓ 运输途中的温度应保持在15-25℃左右。
保存 ✓ 到达目的地后,置37℃培养1天,再行传代。
– 无包膜的动物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衣壳蛋 白上的VP1多肽
《微生物篇》-主要的动物病毒(三)
《微生物篇》-主要的动物病毒(三)(十五).冠状病毒科1.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1).形态:多数为圆形或球形,核衣壳为20面体对称,有囊膜,有花瓣样纤突。
(2).分子特征:线状单股正股RNA,不分节段,有四种主要结构蛋白,包括核衣壳蛋白(N)、主要纤突糖蛋白(S)、主要嵌膜蛋白(M)及次要嵌膜蛋白(E)。
(3).抗原特性:血清型众多,各型之间仅有部分或完全没有交叉保护性。
(4).致病特性:急性暴发,1~4周龄雏鸡最易感,表现为气喘、咳嗽及呼吸抑制,并可突然死亡;弱毒株感染几乎无临床症状,但导致生长迟缓成为侏儒;产蛋量下降或者停止,产异常蛋;还出现以肾、肠或腺胃病变为主的致病型。
(5).诊断:直接免疫荧光染色,分离病毒可取病料匀浆上清接种鸡胚尿囊腔,绒毛尿囊膜血管肿胀,鸡胚卷缩并矮小化等。
2.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1).形态:呈圆形,核衣壳为20面体对称,有囊膜,有花瓣样纤突。
(2).分子特征:线状单股正股RNA,不分节段,病毒的结构蛋白有VP1、VP2、VP3、VP4四种主要多肽。
(3).抗原特性:只有一个血清型。
(4).致病特性:引起仔猪腹泻,伴有呕吐,3周龄以下仔猪有较高死亡率。
病变仅限于胃肠道,包括胃肿胀,小肠肿胀,内含未吸收的乳。
(5).诊断:荧光抗体或ELISA,病毒分离用猪甲状腺原代细胞、猪甲状腺细胞系PD5或睾丸细胞,产生CPE等。
(十六).动脉炎病毒科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蓝耳病)(1).形态:呈球形,核衣壳为20面体对称,有囊膜,有纤突。
(2).分子特征:线状单股正股RNA,不分节段。
(3).致病特性:感染猪表现厌食、发热、耳发绀、流涕等;母猪表现流产、早产、死产、木乃伊胎、产弱仔;仔猪呼吸困难,仔出生一周内半数死亡;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可出现呼吸道症状等。
(4).诊断:仅在猪肺泡巨噬细胞、非洲绿猴肾细胞系MA-104、MARC-145细胞中生长。
(十七).微RNA病毒科1.口蹄疫(1).形态:呈球形,核衣壳为20面体对称,无囊膜。
动物疾病防控与免疫学知识点
动物疾病防控与免疫学知识点动物疾病的防控是农业生产和畜牧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通过免疫学的知识和技术,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动物疾病的爆发,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重点介绍动物疾病防控与免疫学的相关知识点。
一、动物疾病的分类及预防措施1. 传染病传染病是指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传播的疾病,如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感染等。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动物的自身免疫力、消毒防疫和隔离措施等。
2. 寄生虫病寄生虫病是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如蛔虫病、钩虫病和伊蚊病等。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驱虫、保持环境卫生和减少动物与寄生虫的接触等。
3. 代谢性疾病代谢性疾病指由于动物体内代谢功能紊乱引起的疾病,如血吸虫病和饮水中毒等。
预防措施包括合理饲养管理、消毒饮水和定期体检等。
二、动物免疫学的基本原理1. 免疫系统免疫系统是组成动物体免疫功能的一系列器官和细胞,包括脾脏、淋巴结和白血球等。
通过免疫系统的活化和功能调节,动物可以抵御外部病原体的入侵。
2. 免疫应答过程免疫应答是指当动物体内存在病原体时,免疫系统能够做出一系列反应来抵御病原体的入侵和繁殖。
免疫应答包括免疫细胞的活化、抗体的产生和免疫记忆的形成等。
3. 免疫记忆免疫记忆是指在动物经历过一次感染后,免疫系统可以对同种病原体做出更快、更强的应答。
通过免疫记忆的形成,动物可以对病原体具有长期的免疫保护能力。
三、动物疫苗的类型与应用1. 预防性疫苗预防性疫苗是指在动物尚未感染某种病原体时,通过接种疫苗来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2. 治疗性疫苗治疗性疫苗是指在动物已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通过接种疫苗来加强免疫应答,促进疾病的治愈。
3. 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疫苗是通过改良病原体基因或合成病原体相关蛋白,来诱导动物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提高免疫保护效果。
四、动物免疫系统的调节与增强1. 免疫调节剂免疫调节剂是指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活性,来增强免疫应答或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
常见的免疫调节剂有免疫抑制剂和免疫增强剂等。
兽医病毒学归纳
病毒(virus) :形体微小,结构简单,仅含有1种核酸DNA或RNA,具有超级寄生性,且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的一类非细胞形态的微生物。
病毒与其它微生物的区别病毒的重要特性病毒生命形式的两重性病毒结构和功能的两重性病毒病理学的两重性研究病毒学的意义病毒子(virion):一个形态和结构上完整的病毒颗粒。
包涵体:病毒感染寄主细胞后,在细胞质或细胞核内所形成的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小体,多为圆形、卵圆形或不定形,称为包涵体。
噬菌斑: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使细菌细胞破裂死亡,连续的重复感染使大量的细菌死亡,这样,在培养细菌的平板上可以看到一个个透明不长细菌的小圆斑,这些圆斑由无数个噬菌体粒子组成的群体,称为噬菌斑。
空斑:人工培养的单层动物细胞感染病毒后,也会形成类似噬菌斑的动物病毒群体,叫做空斑。
感染性核酸:有些病毒去除囊膜和衣壳,裸露的DNA或RNA也能感染细胞,这样的核酸称为感染性核酸。
ICTV: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亚病毒(subvirus):比病毒更小、结构和化学组成更为简单,具有感染性的致病因子。
卫星因子(satellites):是指必须依赖宿主细胞内共同感染的辅助性病毒才能复制的核酸分子或小病毒。
卫星RNA:自身不能编码衣壳蛋白,而是包裹在辅助病毒的外壳蛋白中,核酸与辅助病毒很少有同源性,且影响辅助病毒的增殖类病毒(viriod):由环状RNA分子组成,不含蛋白衣壳。
类病毒主要使植物致病,与人类疾病的关系尚未见报道。
朊病毒(prion):是一类感染人与其他哺乳类动物,仅具有传染性蛋白质,而无核酸的病原体。
朊病毒蛋白(prion protein, PrP)病毒的群体形态病毒的结构感染性核酸具备条件何谓感染性核酸?构成感染性核酸需具备哪些条件?病毒由哪些化学成分组成?病毒的分类系统及命名书写规则。
亚病毒、朊病毒的概念及朊病毒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第三章病毒的培养细胞培养(cell culture)是指利用机械、酶或化学方法使动物组织或传代细胞分散成单个乃至2~4个细胞团悬液进行培养。
实验动物疾病学重点 已打印
普通动物:指不携带主要人兽共患病病原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病原的动物。
清洁动物:指除普通级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的动物。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指除普通、清洁级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还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的动物。
无菌动物:指无可检出一切生命体的动物。
悉生动物来源于无菌动物,指在无菌动物体内,植入一种或几种已知微生物的动物。
检测频率:(1)普通级动物:每三个月至少检测动物一次;(2)清洁动物:每三个月至少检测动物一次;(3)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每三个月至少检测动物一次;(4)无菌动物:每年检测动物一次,每当-4周检查一次动物的生活环境标本和粪便标本。
取样要求:选择成年动物用于检测。
取样数量:每个小鼠、大鼠、地鼠、豚鼠和兔生产繁殖单元;每个犬、猴生产繁殖群体,根据动物多少,取样数量。
小鼠:泰泽氏病(名解):毛发状芽胞杆菌,传染性疾病。
特征是肝脏多发性灶样坏死和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肝坏死灶的细胞内可见到毛发样菌体。
小鼠和兔泰泽氏病主要以出血性肠炎和盲肠炎为特征。
1.防治: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综合性卫生。
饲料、垫料污染毛样芽胞杆菌的繁殖体,侵入幼龄动物的消化道可引起疫病,应加强对饲料、垫料的管理。
2.影响:以腹泻为主的急性临床症状,死亡率很高(95%)。
大多数以慢性、潜伏性感染为主,无明显临床症状。
当动物处于应激状态时(X射线、腹水移植等),抵抗力下降,可表现出腹泻、体重减轻等慢性消耗性症状,多数则发生不明原因的突然死亡。
传染性结肠增生症:自然发生的疾病。
特征:结肠粘膜增生和结肠炎。
病原:弗氏柠檬(枸橼)酸杆菌绿脓假单胞杆菌病(名解):1.病原:又称铜绿假单胞菌,惯称绿脓杆菌。
是伤口感染较常见的一种细菌。
能引起化脓性病变。
感染后因脓汁和渗出液等病料呈绿色,故名。
绿脓杆菌是一种条件病原菌。
病理主要以败血症的病变为特征。
动物间的传染也主要通过直接接触。
动物疫病基本常识
动物疫病基本常识1.传染病的有关概念传染:传染是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动物机体与侵入体内的病原微生物相互斗争所表现的不同程度的感受过程。
病原微生物在动物机体内一定部位定居、繁殖,引起机体产生一系列病理反应的过程。
呈现出一定的临床症状的传染称为显性传染。
反之,如果动物不显临床症状,称为隐性传染。
传染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败血症:病原体在机体的局部感染后,不断繁殖并进人血液,在血液中继续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各实质器官的严重病变与全身反应的综合征。
变态反应:被抗原致敏的动物机体,当第二次接触同一个抗原时,发生强烈的生理功能紊乱和严重的组织损伤,这种病理的异常免疫反应称为变态反应。
按其临床症状出现的快慢,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两种。
按其发病机理不同,可分为Ⅰ、Ⅱ、Ⅲ、Ⅳ四型。
疫苗: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致病微生物杀死或致弱而制成的一种无致病性、有免疫原性的制剂,或者是直接提取致病微生物的免疫原性蛋白或编码免疫蛋白的基因,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制成的具有免疫原性而无致病性的制剂。
目前的疫苗有病毒(细菌)死苗、病毒(细菌)活苗、亚单位苗、基因工程苗等。
血清型:是指微生物学中种以下的一种分型。
因为微生物在种内有不同的抗原性,因此可分不同的抗原型或血清型。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①传染源。
即传染来源,就是被感染的动物,包括传染病病畜禽和带菌(毒)动物,如潜伏期带菌(毒)、病愈后带菌(毒)及健康动物带菌(毒)等。
②传播方式和途径。
有直接接触传播及间接接触传播。
③易感动物。
就是对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有易感性的动物。
2.动物疫病的分类根据动物疫病对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动物疫病分为三类:①一类疫病:指对人畜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性的预防、控制、扑灭措施的动物疫病。
②二类疫病:指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防止扩散的动物疫病。
动物传染病学复习资料整理(全)
传染病: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人兽共患传染病:人和脊椎动物都能感染,并且能互相传播的疾病。
病原携带者: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的微生物。
传染:病原微生物进入机体后,并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的过程。
传染源:是指某种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活的动物机体,也即传染源就是受感染的动物,包括患病动物和病原携带者。
传播途径:病原由传染源排除后,经一定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的途径。
易感性:动物对某种病原体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的特性叫做易感性。
有易感性的动物叫易感动物。
內源感染:条件致病性微生物,在机体正常时不表现为致病性,当受不良因素影响而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导致病原微生物活化、毒力增强并大量繁殖,最后引起发病。
隐性感染:在感染后无任何临诊症状而呈隐蔽经过的感染。
慢病毒感染: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性最后常以死亡为转归的病毒感染。
垂直传播:即从亲代到子代的纵向传播方式。
包括:经胎盘传、播经卵传播、经产道传播。
水平传播:是指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行传播。
包括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被感染的动物(传染源)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交配、舐咬等),不需要任何外界条件因素的参与而引起的传播方式。
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传染的方式,称为间接接触传播。
传播媒介:从传染源将病原体传播给易感动物的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称为传播媒介。
胎盘传播:受感染的怀孕动物经血流传播病原微生物感染胎儿。
疫源地:有传染源及其病原体排出存在的地区。
自然疫源地:存在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地方称为自然疫源地,即某些可引起人和动物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长期存在和循环的地区。
自然疫源性疾病:没有人类或动物的参与,通过传播媒介感染宿主造成流行并能长期在自然界循环延续的一类疾病。
潜伏期:病原侵入机体繁殖时起,直到疾病的最初症状开始出现为止。
动物病毒学
LDV(鼠乳酸脱氢酶增高症病毒) EAV(马动脉炎病毒) SHFV(猴出血热病毒)
PRRSV病毒粒子与病毒粒子
PRRSV为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
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为48-83nm, 平均大小为50-65nm
核衣壳直径25-30nm,核衣壳呈二 十面体对称 外绕一脂质双层膜,囊膜表面有明 显的纤突
3、流行病学特点 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呈地方流行性。
持续性感染是PRRSV流行病学的重要特征 。 * PRRSV可在感染猪体内存在很长时间。 *猪感染病毒后2~14周均可通过接触将病毒 传播给其它易感猪。
七、PRRSV的防治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药物进行治疗。主要采取综合 措施,加强管理,彻底消毒,严格检疫,切断传播 途径。 (1)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建立稳定的种猪群,不轻 易引种。 (2)建立健全规模化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定期对猪 舍和环境进行消毒,保持猪舍、饲养管理用具及环 境的清洁卫生。
白的抗体均是非中和性的抗体。
4种次要囊膜蛋白GP2、GP3、GP4及E蛋白。
蓝耳病病毒基因组组成与复制
五、PRRSV的生物学特性
根据基因序列不同PRRSV分为两类: (1)以Lelystad virus(LV株)为代表的欧洲型(简称A亚群) (2)以ATCC VR-2332毒株为代表的美洲型(简称B亚群) 两者在抗原上有显著差异, 只有很少的交叉反应 A亚群:广泛的基因组变异 B亚群:较为保守性 两种毒株间氨基酸的同源性为78%~81% 不同毒株之间在毒力和致病力上有明显的差异,Gilbert等 (1997)建立了一种快速多联PCR法以区分这两型病毒的 基因型。
1996-2009年国内PRRSV分离株基
因组的遗传进化,揭示我国PRRSV 存在4个亚型
兽医传染病学复习重点
兽医传染病学是研究动物传染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预防和消灭这些传染病的方法的科学.动物传染病对当今社会的影响;1影响人身健康2经济损失A大批畜禽暴发传染病死亡,直接损失惨重。
B生产性能严重下降c影响外贸出口d防治、检疫、封锁工作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及财力。
感染:病原体侵入动物机体,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的过程构成感染的三要素;病原体:致病力。
动物机体:免疫力。
环境:二者共同相处的环境。
感染的类型;感染的类型:⒈外源性和内源性感染;⒉单纯感染、混合感染、原发感染和继发感染;⒊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⒋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⒌典型感染和非黄型感染;⒍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感染;⒎持续性感染和慢病毒感染;传染病的分类:1按病原体分类病毒病,细菌病,支原体病,衣原体病,螺旋体病,放线菌病,立克次体病和霉菌病2按动物种类分猪传染病,鸡,鸭,鹅,牛,羊,马,犬,猫,兔,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及人畜共患传染病3按受侵害的主要器官和组织分全身败血性传染病和以侵害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皮肤或运动系统等位主要的传染病4按病程长短分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5按疾病的危害程度分一类疾病和二类疾病6按疾病来源分外来病,地方病,自然疫源性疾病7其他传染病的特征:⒈特异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⒉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⒊被感染的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⒋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⒌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⒍具有明显的流行规律;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并进行繁殖时起,直到疾病的最初临诊症状开始出现为止,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
、前驱期:从出现疾病的最初症状开始,到传染病的特征症状刚一出现为止这段时间叫前驱期。
明显期:前驱期之后一直到传染病的特征性症状逐步明显、充分表现出来这段时间叫明显期。
转归期:动物体的抵抗力得到改进和增强,可以转入恢复期。
如果病原体的致病性增强,或动物机体的抵抗力减弱,则动物可发生死亡。
《动物传染病》之动物传染病基础知识和技能
动物传染病基础知识和技能知识目标1.掌握动物传染病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特征,掌握动物传染病基本技能操作,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动物传染病的目的2.掌握动物传染病的发展阶段、流行过程和表现形式,控制动物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
3.掌握动物传染病综合防控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4.掌握动物传染病发生后的报告制度。
5.熟悉动物传染病的一般诊断技术和国内外先进诊断技术。
6.掌握动物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7.掌握传染病的消毒技术以及杀虫、灭鼠、防鸟的方法。
8.掌握动物免疫接种技术。
9.掌握动物传染病药物预防的一般技术。
10.掌握动物传染病的扑灭措施。
能力目标1.具备动物传染病流行病学的调查和报告撰写能力。
2.具备养殖场消毒技能。
3.具备动物免疫接种技能。
4.具备动物传染病发生后的现场处置技能模块一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任务1 动物传染病的概念和特征一、动物传染病的概念凡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动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动物传染病。
动物机体对病原微生物有不同程度的抵抗力,在多数情况下,体内防御机能可以将侵入的病原微生物消灭,只有侵人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多、毒力强,动物有易感性才能引起发病。
二、动物传染病的特征动物传染病的表现虽然多种多样,但亦具有一些共同特征,以此可与非传染病相区别。
1、动物传染病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由病原微生物与动物机体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每一种传染病都由其特定的病原微生物引起。
如猪瘟是由猪瘟病毒感染猪引起的,没有猪瘟病毒就不会发生猪瘟。
2.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性是指从患传染病的动物体内排出的病原微生物,侵人另一个有易感性的健康动物体内,并能引起同样症状的疾病。
流行性是指当一定的环境条件适宜时,在一定时间内,某一地区易感动物群中可能有许多动物被感染,致使传染病蔓延散播而形成流行。
这是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相区别的一个重要特征。
3.被传染的动物发生特异性反应和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在传染发展过程中,由于病原微生物的抗原刺激作用,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或变态反应等。
动物病毒学-第1章.病毒的基本特征与分类
第一章病毒的基本特征与分类上一节课我们谈到了病毒的本质,病毒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可以通过病毒的定义及其特征予以回答。
什么是病毒呢?所谓病毒,它是一类比较原始的、有生命特征的、能够自我复制和严格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生物。
其的特征包括5个方面,即病毒形体微小,具有比较原始的生命形态和生命特征,缺乏细胞结构;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依靠自身的核酸进行复制,DNA或RNA含有复制、装配子代病毒所必须的遗传信息;缺乏完整的酶和能量系统;严格的细胞内寄生,任何病毒都不能离开寄主细胞独立复制和增殖。
关于病毒的特征,有几点需要强调和补充。
这里所讲的病毒的特征都是针对自然情况下的病毒而言。
因为在特定的人工实验条件下,人们已经建立了可使病毒的组成成分——核酸和蛋白质,在无细胞系统下复制并装配成感染性病毒的技术(动物病毒的反向遗传学),例如猪瘟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乙型脑炎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等等。
在烟草花叶病毒以及随后的动物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被提纯为结晶体以后,有人曾怀疑病毒是否还属于生物范畴? 的确,细胞外的病毒,特别是病毒的结晶型,没有新陈代谢,不表现生命活性。
但是必须指出,病毒在进入宿主细胞后,病毒核酸迅即启动和复制,并且合成病毒特异的蛋白质,包括酶类,最后产生数量增多的子代病毒,却又表现出明显的生命特征;此外,病毒所呈现的遗传性和变异性,也是证明病毒确实属于生物界。
因此,对于病毒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病毒具有生命活动型和生命静止型的双重存在形式,即病毒具有生命和非生命两种形式。
b:利福平可抑制痘病毒繁殖根据单细胞微生物的大小和复杂性可分为:原虫、真菌、细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和衣原体。
这些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但仍具有细胞结构。
它们有自身DNA携带的遗传信息,同时也含RNA,本身具有产生能量和大分子物质的机制。
通过合成自身的大分子物质(核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质)而生长。
它们绝大多数通过二分裂进行繁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病毒必须在活的敏感细胞内才能生长繁殖?答:因为:1病毒本身没有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一核糖体,故必须借助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2由于病毒缺乏完整而又必须的酶,故必须借助细胞的某些酶才能复制;3只有敏感细胞上才有病毒的受体,病毒与受体结合后才能进入细胞内生长繁殖。
简述病毒复制的基本过程。
答:病毒复制的基本过程为:1吸附,即病毒颗粒与细胞膜的受体发生相互作用后病毒颗粒特异性地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2穿入,病毒吸附于宿主细胞膜后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入细胞,此即穿入;3脱壳,病毒在宿主细胞内脱去核壳,病毒核酸随后进入细胞的一定部位;4病毒大分子的生物合成,病毒基因组进入宿主细胞后,一方面表达与合成病毒复制过程中所必需的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另一方面进行复制合成子代病毒核酸;5装配与释放,病毒核酸与壳体蛋白合成完毕后,在细胞核内或胞浆内装配成熟为病毒颗粒(核衣壳),此即子代病毒体,然后子代病毒体以不同方式从感染细胞中释放到细胞外环境。
简述病毒鉴定的基本原则。
答:鉴定病毒的基本原则包括:根据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如病毒的形态、大小与结构等加以鉴定;根据病毒的宿主范围及受染宿主的症状加以鉴定;根据病毒的理化性质如核酸的类型及其对理化因素的抵抗能力等加以鉴定:根据病毒的血清学反应加以鉴定。
流感病毒的快速诊断方法有哪几种?答:(1)免疫方法检测标本中抗原如IFA、EIA及放射免疫技术均可检测培养物及标本中的抗原。
(2)分子杂交检测病毒RNA。
(3)RT-PCR检测培养物及标本中流感病毒RNA,并能进行病毒分型及分亚型。
(4)免疫电镜技术。
目前最常用的培养病毒的方法是细胞培养。
根据细胞来源和性状的不同可分为三类:(1)原代细胞:新鲜组织经胰酶消化后形成单细胞,加入培养液后37℃培养,数日可贴壁长成单层细胞,即为原代细胞培养。
原代细胞经胰酶消化后再传一次即为次代细胞培养。
原代细胞培养可用于多种病毒分离和疫苗的制备。
但其来源不易是限制其应用的主要原因。
(2)二倍体细胞:是目前最常用的细胞,该细胞可以在体外连续40~50代仍保持23对染色体的特点,故广泛用于病毒的分离和疫苗的制备。
(3)传代细胞:是体外可以无限传代的细胞,来源于肿瘤细胞或细胞株传代过程中发生的变异株。
传代细胞可用于病毒的分离、鉴定和研究,但不能用于疫苗的生产。
流感病毒的分离:可采用鸡胚羊膜腔或尿囊腔培养,因其具有血凝素,可收集鸡胚羊水或尿囊液作血凝试验判定病毒是否生长;若阳性可通过血凝抑制试验来鉴定其型别。
抗原漂移:甲型流感病毒亚型内经常发生的抗原结构小变异称为抗原漂移。
抗原漂移可引起流感的中、小型流行。
抗原转变:甲型流感病毒的血凝素或神经氨酸酶的抗原性发生大变异,形成了新的亚型,称为抗原转变。
抗原转变可导致流感的大流行。
为什么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流感病毒抗原性变异的频率快,其变异主要以两种方式进行:抗原漂移和抗原转变。
抗原漂移可引起ha和(或)na的次要抗原变化,而抗原转变可引起ha和(或)na的主要抗原变化。
单一位点突变就能改变表面蛋白的结构,因此也改变了它的抗原或免疫学特性,导致产生抗原性的变异体。
而当细胞感染两种不同的流感病毒粒子时,病毒的8个基因组片段可以随机互相交换,发生基因重排。
通过基因重排有可能产生高致病性毒株。
基因重排只发生于同类病毒之间,它不同于基因重组。
从病原学角度解释发生口蹄疫后难以控制的原因。
本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特征是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部皮肤发生水疱和烂斑。
病原体有以下特点:a.有七个主型A、O、C、南非1、2、3型,亚洲1型,60多个亚型,并不断发现新性的亚型。
b.各型间抗原性不同不能交互免疫,各型之间相互免疫力差,防制困难。
c.各型之间引起的临床症状完全相同。
d.各亚型容易变异,一旦发生一个亚型可能重点暴发又暴发一个新亚型。
e.该病毒毒力大,1g水疱液和皮肤可感染108个病毒病毒:是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生命形态,寄生于动物、植物或细菌的细胞中,只能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复制的微生物。
复制(replication):病毒感染敏感的宿主细胞后,病毒核酸进入细胞,通过自我复制和表达产生子代病毒核酸和子代病毒蛋白质,然后由这些新合成的病毒组分装配成子代病毒体,并通过一定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病毒的这种特殊繁殖方式称为复制。
蛋白亚单位(Protein subunit):指一条特殊折叠的多肽链,例如分子量为35kDa的脊髓灰质炎病毒VP1蛋白,口蹄疫病毒 VP3蛋白。
结构单位(structure unit)(蛋白质亚基或原体protomer):由一种或一种以上不同蛋白亚单位聚合而成的病毒组件。
壳粒(capsomer)(形态单位morphological unit):一定数目的结构单位以特殊方式聚集形成的在电镜下可见的结构。
壳粒通常由5个或6个原体聚集形成,分别称作五聚体和六聚体。
衣壳(capsid):在病毒的结构组成中,包围着病毒核酸及其结合蛋白的蛋白质鞘,由许多原体以次级键结合形成,具有保护病毒核酸的作用,同时也是病毒核酸由一个宿主细胞转移到另一个宿主细胞的工具。
侵染性:指将从病毒颗粒或病毒感染的细胞中抽提分离的病毒核酸导入敏感宿主细胞后,能够产生完整病毒体的现象。
粘性末端(sticky ends):某些线性双链核酸分子延伸出的5,或3,单链末端。
末端冗余(terminal redundancy)(末端重复):基因组核酸分子两端存在的相同核苷酸序列,在单链和双链DNA或RNA 病毒中均可能存在。
倒转末端重复序列(倒转重复序列)(inserted repeats):病毒基因组中核酸分子的每条单链DNA的两端所具有的自身互补的序列。
重叠基因(overlapping genes):某些病毒基因组的特定序列能够以二个或三个不同的框架阅读,产生2种或3种有不同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
结构蛋白(Structural protein): 指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成熟的病毒颗粒所必需的蛋白质,包括壳体蛋白、包膜蛋白和存在于病毒体中的酶。
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 ):指由病毒基因组编码的,但并不结合于病毒颗粒中的蛋白质。
吸附:病毒与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发生碰撞,病毒附着于细胞受体而引起的病毒感染的第一阶段。
侵入:病毒不可逆地吸附于细胞受体后,病毒以核酸或核衣壳或病毒颗粒等形式进入细胞的过程。
细胞内吞:许多有囊膜或无囊膜的动物病毒的侵入方式。
细胞膜先将病毒粒子包裹,再经膜内陷形成吞噬泡,吞噬泡与细胞器(溶酶体等)发生膜融合而释放出病毒粒子。
膜融合:病毒囊膜与细胞膜的融合过程,在除去囊膜的同时,将核衣壳导入到细胞内。
是有囊膜病毒的主要侵入方式。
直接侵入:许多无囊膜病毒通过病毒吸附蛋白与细胞受体结合后,细胞膜的流动性引起病毒衣壳蛋白的重排和构型变化,加之细胞膜上可能存在的水解酶的作用,从而导致病毒核酸进入细胞质中,侵入与脱壳同时完成。
半保留型复制:病毒基因组的DNA双链解链成两条单链,并以每条单链为模板合成互补的新链,结果产生由一条新生链和一条亲代链构成的子代dsDNA。
全保留型复制:指母代双链在复制子链过程中,一方面产生子链,一方面母链又重新结合,结果在产生的两个子代中,一个仍是母代原来的双链。
吸附蛋白:病毒表面能识别特异细胞受体的结构蛋白。
病毒(细胞)受体:位于细胞表面能够被病毒吸附蛋白特异性识别的结构,多为糖蛋白。
潜伏期(latent period):病毒体吸附于宿主细胞(病毒体在培养基中消失)到受染细胞释放出子代病毒体(培养基中重新出现病毒体)所需的最短时间。
隐蔽期(eclipse period):自感染性的病毒在细胞内消失到细胞内出现新的感染性的病毒之间的时间。
不同病毒的隐蔽期长短不一,如痘病毒10h,脊髓灰质炎病毒2-4h。
病毒的非增值性感染(流产感染):病毒在感染细胞内合成了某些甚至全部的病毒成分,但不能产生完整的具有感染性的子代病毒粒子的现象。
允许细胞(permissive cells):病毒能在其中完成复制循环的细胞。
非允许细胞(non-permissive cells):病毒不能在其中完成复制循环的细胞。
缺损病毒:基因组中一个或多个复制必需基因缺失或失活的病毒。
干扰缺损病毒:在病毒感染时产生的一类亚基因组缺失突变体。
因失去了亲代病毒基因组中的复制必需片段,所以不能单独进行复制,而必需在其同型的完全病毒(标准病毒)的辅助下,由完全病毒提供DI颗粒已丧失的、但又为复制所必需的基因功能才能复制。
标准病毒(standard virus,SV):与DI颗粒相关的完全病毒。
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平均每个细胞感染病毒的数量。
卫星病毒: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种绝对的缺损病毒,必须依赖辅助病毒才能复制,但其基因组与辅助病毒的基因组无任何同源性。
假病毒体(伪装性缺损病毒):指具有病毒衣壳及完整外表,但衣壳内的病毒核酸被细胞源性的核酸完全所取代的缺损病毒。
主要见于多瘤病毒和噬菌体。
假型病毒(pseudo-type virus):在病毒混合感染时,一种病毒的基因组被装配在另一种病毒编码的衣壳或囊膜里而形成的病毒粒子。
条件性缺损病毒:在一定条件下能增殖,但在其它条件下不能增殖的缺损病毒。
病毒的拯救:使处于流产感染中的病毒完成复制周期并产生感染性病毒粒子的过程或方法。
协同培养:将潜伏感染某种病毒的非允许细胞(病毒基因性细胞virogenic cell)与该病毒的允许细胞(指示细胞indictor cell)混合培养,使潜伏病毒被拯救。
协同感染:将在细胞内不能正常复制的病毒与相应的辅助病毒混合培养。
原代细胞:应用胰酶等分散剂将动物组织消化成单个细胞悬液,适当洗涤以后,加入营养液,使其贴附于玻璃瓶壁上,并生长增殖。
传代细胞(异倍体细胞):由于遗传突变或者在理化学物质和致瘤病毒的作用下,组织培养细胞中出现的恶性变细胞(癌变细胞)。
这种病变细胞具有很高的增殖势能,而且几乎可以无限地传代。
继代细胞:将已长成单层的原代细胞消化分散成单个细胞再进行培养获得的细胞。
整合性感染(细胞转化):某些DNA病毒以及逆转录病毒感染细胞后,病毒核酸整合于细胞染色体中,形成原病毒(Provirus),并随细胞分裂分配到子代细胞中,称为整合感染。
包涵(含)体:病毒感染细胞后,在细胞核内或细胞质内复制过程中,剩余的复制中间体及核衣壳成分等积聚而成的斑块状结构,光学显微镜下为可见的异常染色区域。
细胞融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之间膜结合后出现多核细胞的现象。
合胞体:细胞融合产生的同一细胞质内含有数个细胞核的融合细胞。
合胞体病毒:能够引起细胞融合的病毒。